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教案及反思 杠杆的类别与应用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杠杆》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杠杆》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杠杆》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杠杆》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1节教学内容,属于力学基础知识的重要部分。

本节课内容主要围绕杠杆的概念、杠杆的五要素、杠杆的平衡条件等知识点展开,为后续学习滑轮、轮轴等复杂机械打下基础。

(一)知识与技能1. 理解杠杆的概念,能识别生活中的杠杆实例。

2. 掌握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并能正确绘制杠杆示意图。

3. 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应用条件分析杠杆的平衡状态。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通过绘制杠杆示意图和计算过程,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和计算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2.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杠杆的五要素及其识别。

2. 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1. 正确绘制杠杆示意图。

2. 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四、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力学基础知识,但对杠杆的概念和原理可能仍感陌生。

学生对实验和直观教学兴趣浓厚,但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有待提升。

因此,教学中应注重直观演示和实验探究,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逐步深化对杠杆的理解。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一)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介绍杠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 实验法:通过实验演示和分组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杠杆的作用和平衡条件。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生活中的杠杆实例,加深对杠杆原理的理解。

(二)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

2. 直观化教学:利用教具、实验和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形成直观印象。

3. 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杠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六、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 激发兴趣: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杠杆应用实例,如剪刀、撬棍、秤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的共同特点。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12.1杠杆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12.1杠杆教案

教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 12.1杠杆一、教学内容1. 杠杆的定义和分类:介绍什么是杠杆,以及杠杆的分类,包括一、二、三类杠杆。

2. 力臂和杠杆平衡:讲解力臂的概念,以及杠杆平衡的条件。

3. 杠杆的原理应用:介绍杠杆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剪刀、钳子等工具。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杠杆的定义和分类,掌握力臂的概念和杠杆平衡的条件。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杠杆的分类和力臂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杠杆模型、剪刀、钳子等工具。

2. 学具:学生用手中的笔和一张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剪刀、钳子等工具,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工具为什么能起到省力的作用。

2. 知识讲解:介绍杠杆的定义和分类,讲解力臂的概念和杠杆平衡的条件。

3.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有关杠杆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手中的笔和纸,画出生活中常见的杠杆,并标出力臂。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杠杆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杠杆定义:能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分类:1. 一类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费距离。

2. 二类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力不费力。

3. 三类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省距离。

力臂: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七、作业设计1. 请描述一下生活中你见过的杠杆,并画出其示意图。

答案:略A. 撬棍是一类杠杆,因为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B. 剪刀是二类杠杆,因为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C. 钳子是三类杠杆,因为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答案:A一根杠杆,动力为10N,动力臂为2m,阻力为15N,阻力臂为0.5m。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第十二章第1节杠杆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第十二章第1节杠杆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2章第1节杠杆一、教学内容1. 杠杆的定义和分类2. 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3. 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 = F2L24. 杠杆的分类:一等臂杠杆、二等臂杠杆、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二、教学目标1. 了解杠杆的定义和分类,掌握杠杆的五要素。

2. 能够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杠杆的五要素,杠杆的平衡条件。

2. 难点:杠杆分类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杠杆模型、PPT2. 学具:笔记本、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杠杆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杠杆的定义和作用。

2. 理论讲解:介绍杠杆的五要素,讲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3. 实例分析:分析一等臂杠杆、二等臂杠杆、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的特点和应用。

4. 动手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杠杆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六、板书设计1. 杠杆的五要素2. 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 = F2L23. 杠杆的分类:一等臂杠杆、二等臂杠杆、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下列杠杆属于哪种类型,并说明理由。

(1)撬棒(2)天平(3)剪刀(4)钳子答案:(1)省力杠杆(2)一等臂杠杆(3)费力杠杆(4)省力杠杆2. 题目: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下列杠杆的力臂。

(1)F1 = 10N,L1 = 2m,F2 = 15N,L2 = 1.2m(2)F1 = 8N,L1 = 0.5m,F2 = 12N,L2 = 1.5m答案:(1)L1 = 3m,L2 = 0.8m(2)L1 = 1m,L2 = 2.4m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在上述教案中,提到了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 = F2L2。

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学生理解杠杆原理的关键。

在本部分内容中,学生需要掌握杠杆平衡条件的推导过程、理解其含义,并能运用该条件分析实际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2.1 杠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2.1 杠杆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2.1 杠杆一、教学内容1. 杠杆的定义和分类:介绍杠杆的概念,区分一、二、三类杠杆。

2. 力臂和杠杆的长度:讲解力臂的概念,分析力臂与杠杆长度之间的关系。

3. 杠杆的平衡条件:介绍杠杆的平衡条件,即力与力臂的乘积相等。

4. 杠杆的应用:通过实例分析,展示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杠杆的定义和分类,掌握力臂的概念及杠杆的长度。

2. 理解并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能够运用平衡条件分析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杠杆的定义、分类、力臂的概念、杠杆的平衡条件。

2. 难点:杠杆的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杠杆模型、力臂模型、演示文稿。

2. 学具:学生手册、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杠杆现象,如撬棍、剪刀、钳子等,引导学生思考杠杆的作用原理。

2. 概念讲解:介绍杠杆的定义、分类,讲解力臂的概念及杠杆的长度。

3. 平衡条件讲解:讲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分析理解平衡条件的应用。

4.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生活中应用杠杆的实例,引导学生运用平衡条件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杠杆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平衡条件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杠杆的定义与分类一、杠杆:能够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二、分类:1. 一类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费距离。

2. 二类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力不费距离。

3. 三类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省距离。

七、作业设计实例1:撬棍(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实例2:剪刀(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实例3:钳子(动力臂小于阻力臂)2. 答案:实例1:一类杠杆,因为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省力费距离。

实例2:二类杠杆,因为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所以不省力不费距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一节-杠杆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一节-杠杆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一节杠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的第一节——杠杆。

杠杆是简单机械的一种,它包括动力臂和阻力臂,根据两者的长短关系,杠杆可以分为一类杠杆、二类杠杆和三类杠杆。

本节课将重点讲解杠杆的分类、特点以及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杠杆的概念,掌握杠杆的分类和特点。

2. 能够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杠杆现象,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杠杆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2. 难点: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杠杆模型、图片、视频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杠杆现象,如撬棒、剪刀、钳子等,引导学生思考杠杆的概念。

2. 讲解:讲解杠杆的定义、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概念,以及杠杆的分类和特点。

3. 演示:用杠杆模型进行现场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杠杆的平衡条件,引导学生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5. 讲解:讲解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钓鱼竿、撑杆跳等。

6.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杠杆的概念及分类2. 杠杆的特点3. 杠杆的平衡条件4. 杠杆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题目:根据杠杆的分类和特点,分析生活中的一些杠杆现象,如秋千、翘板等。

2. 答案:学生可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并解释这些杠杆现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杠杆的概念、分类和特点掌握较好,但在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进一步研究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发明一些简单的杠杆工具,提高生产效率。

本节课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杠杆现象,讲解杠杆的分类、特点和应用,让学生掌握了杠杆的基本知识,并能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下册12.1杠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下册12.1杠杆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2.1杠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第1节,主要内容包括:1. 了解杠杆的定义和分类;2. 掌握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3. 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4. 学习杠杆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理解杠杆的概念,掌握杠杆的五要素;2. 能够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杠杆的概念、五要素及杠杆的平衡条件;难点: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杠杆模型、滑轮组、绳子;学具:课本、练习册、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演示用杠杆撬起重物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杠杆的作用。

2. 概念讲解教师讲解杠杆的定义和五要素,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理解杠杆的作用。

3. 平衡条件学习教师通过实验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典型例题,讲解如何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讨论并解答练习册上的题目,教师巡回指导。

6. 应用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剪刀、钳子等。

7. 板书设计板书课题:杠杆;列出杠杆的五要素;写出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六、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题目;2. 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杠杆,分析其作用和原理。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学生分组讨论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对杠杆的理解。

本节课通过实验、讲解、练习等形式,使学生掌握杠杆的概念、五要素和平衡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杠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这是因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整个章节的核心,是理解杠杆原理的关键,同时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杠杆》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杠杆》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杠杆》教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杠杆》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案栏目。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杠杆》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杠杆的分类;2.能说出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能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相关计算教学难点:画杠杆的力臂教学过程学习指导一、杠杆的分类●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79面,完成下面填空: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叫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叫费力杠杆;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叫等臂杠杆;钓鱼杆、铡刀、筷子、啤酒瓶起子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铡刀、啤酒瓶起子;辨别省力、费力、等臂杠杆,你的方法是看动力臂与阻力臂大小关系.●小组讨论1.跷跷板属于上面的哪类杠杆?托盘天平呢?说说你的看法。

解:等臂杠杆.2.说一说你身边还有哪些杠杆属于省力杠杆,哪些属于费力杠杆?哪些属于等臂杠杆?分析使用各种杠杆的好处.3.分析各种杠杆,完成下表:●教师点拨不存在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跟踪训练1.如图所示,下列工具的使用,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A B C D2.如图所示的四种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B)A.独轮车B.镊子C.钢丝钳子D.扳子3.衣服夹是一种常用物品,如图所示给出了用手捏开和夹住物品时的两种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当用手将其捏开时,它是费力杠杆B.当用其夹住物品时,它是费力杠杆C.无论用手将其捏开还是夹住物品时,它都是费力杠杆D.无论用手将其捏开还是夹住物品时,它都是省力杠杆学习指导二、杠杆的应用●小组讨论如何画出使杠杆平衡时的最小动力?结合下图给同学们介绍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技巧.●教师点拨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杠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识别出杠杠,并能准确找出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第一节杠杆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第一节杠杆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 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撬棒、剪刀、钳子等
- 现代科技中的应用:飞机的飞行原理、吊车的运行原理等
5. 实验和观察
- 实验设置:观察杠杆的平衡条件
- 观察和分析: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之间的关系
6. 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
- 小组讨论:探究杠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 案例分析:分析杠杆在不同情境下的作用和重要性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第一节 杠杆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杠杆原理。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八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力的作用效果、力的计算等基础知识,本节课将在力的基础上引入杠杆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杠杆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简短介绍杠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杠杆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 让学生了解杠杆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杠杆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杠杆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杠杆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杠杆的特性和重要性。
7. 课后作业
- 撰写一篇关于杠杆的短文或报告,巩固学习效果
板书设计应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简洁明了,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板书设计应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板书设计,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杠杆的基本概念、分类、平衡条件以及应用,并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八、典型例题讲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实验法和讨论法,通过设置实验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杠杆的原理和应用。这种教学方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也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然而,我也发现,对于一些概念和原理,学生们需要更多的讲解和示例来理解和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杠杆的类别与应用
知识与技能.知道杠杆种类及三种杠杆的特点;能从常见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并能进行1 分类。

.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

2 .会画力臂;能用杠杆平衡条件进行计算。

3 过程与方法.经历绘制杠杆示意图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

1 2.练习使用杠杆,体会杠杆的作用,提高观察力、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心生活、生产和自然现象中杠杆的使用,体验科学源自生活,提高对生活的关注1 和对科学的学习兴趣。

.乐于在周围生活中发现和分析各种杠杆,具有利用杠杆方便自己工作的意识。

2 教学重点杠杆种类及特点,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

教学难点画力臂,识别杠杆。

教具准备
筷子、镊子、多媒体课件等。


一、情景引入
我们先来听一个小故事:“只要您让我有一个地方站着,我就可以把地球推动起来。

”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对国王说。

“哈哈!你太会吹牛了!”国王大笑着说,“你先给我推动一样东西看看,看你讲的话怎么样!”当时,国王造了一只很大的船,可是没有办法推到水里去。

即使把全城的人都集合起来,恐怕也不能推动。

国王对阿基米德说:“那么,就请你来帮忙吧,把这条船推动到水里去吧,我的吹牛家!”阿基米德满口答应。

他精心设计了一套复杂的杠杆和滑轮组合成的机械,末端留了一条拉绳,然后请国王来看表演。

这一天,海边人山人海。

那艘大船,长十几丈,高几层楼,确实是一个庞然大物。

阿基米德将那一条小绳交给了国王,说:“请你拉一下吧,一切就都解决了。

”国王半信半疑,手里拿着绳子,先看了看,然后轻轻一拉,奇迹出现了:大船移动起来,渐渐地向海里滑去,就像变魔术一样。

国王瞪大了眼睛,张着嘴半天才说:“这,这是怎么回事,莫非有上帝在相助?”顿时,岸上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在这个小故事里,聪明的阿基米德巧妙地运用了杠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杠杆的应用。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杠杆的类别及应用
多媒体展示:跷跷板。

从幼儿园放学后的小明、小伟和大勇正在玩跷跷板,他们三人一起站在跷跷板上,站在同一边的小明、小伟一下子将大勇翘了起来,大勇怎样才能将他们两人翘起来呢?
大勇迅速滑向跷跷板的外端,也就是增加大勇的重力的力臂,这样大勇一个人就可以将他们两个人翘起来。

对于大勇来说跷跷板这时候就是一个省力杠杆。

那么小明、小伟怎样才能将大勇再次翘起来?坐在哪里才能使跷跷板平衡?他们可以像大勇一样,通过增加力臂的方法,滑向跷跷板的外端;还可以再加上一个人,通过三个人的力量将大勇翘起来。

这时对于他们三人来说,跷跷板就是一个费力杠杆。

通过上面的动画可知,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另外还有一种等臂杠杆。

下面请同学通过列举事例或实验说明日常生活中一些杠杆的作用,并加以区分。

1.省力杠杆
多媒体展示:压水机的手柄杠杆示意图。


请同学们根据杠杆示意图发现它有什么特点?再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判断一下。

归纳总结: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省力但费距离。

请同学们回答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省力杠杆?
多媒体展示省力杠杆如:铡刀(图甲)、瓶盖起子(图乙)、独轮车(图丙)。

2.费力杠杆
多媒体展示:铁锹挖土。


请同学们根据杠杆示意图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再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判断一下。

归纳总结: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费力但省距离。

请同学们回答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费力杠杆?
展示费力杠杆,如筷子、镊子等。

筷子简介:筷子,被外国人誉为“东方的文明”。

它的使用,标志着中华民族文明的进步。

美国哈佛大学一位人类学家认为,中国最古老的筷子的出现,大约是在公元前1200多年以前,比西方人使用刀叉要早几百年。

3.等臂杠杆
多媒体展示:天平。

特点: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

等臂杠杆最重要的应用是天平,天平是支点在中间的等臂杠杆。

多媒体展示:人体内有许多骨骼、关节构成的杠杆。

教师结合一些具体的动作(例如举、拿、抬、踢等)来讲解这些杠杆是如何工作的。

三、板书设计
第1节杠杆
第2课时杠杆的类别与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领悟到杠杆的理论知识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并且让他们知道杠杆在我国古代就有了许多巧妙应用,大约在三千多年前就有用来捣谷的舂,用来井上汲水的桔槔,还有能够做精确称量的天平和杆秤。

这些在古书《墨经》中就有相关记载,同学们应该为祖国悠久的文化历史感到自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