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几何部分模型大全
立体几何专题:外接球问题中常见的8种模型(学生版)

立体几何专题:外接球问题中常见的8种模型1.知识梳理一、墙角模型适用范围:3组或3条棱两两垂直;可在长方体中画出该图且各顶点与长方体的顶点重合直接用公式(2R )2=a 2+b 2+c 2,即2R =a 2+b 2+c 2,求出R【补充】图1为阳马,图2和图4为鳖臑二、麻花模型适用范围:对棱相等相等的三棱锥对棱相等指四面体的三组对棱分别对应相等,且这三组对棱构成长方体的三组对面的对角线。
推导过程:三棱锥(即四面体)中,已知三组对棱分别相等,(AB =CD ,AD =BC ,AC =BD )第一步:画出一个长方体,标出三组互为异面直线的对棱;第二步:设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 ,b ,c ,AD =BC =x ,AB =CD =y ,AC =BD =z ,列方程组,a 2+b 2=x 2b 2+c 2=y 2c 2+a 2=z 2⇒(2R )2=a 2+b 2+c 2=x 2+y 2+z 22,补充:V A −BCD =abc −16abc ×4=13abc 第三步:根据墙角模型,2R =a 2+b 2+c 2=x 2+y 2+z 22,R 2=x 2+y 2+z 28,R =x 2+y 2+z 28,求出R .三、垂面模型适用范围:有一条棱垂直于底面的棱锥。
推导过程:第一步:将ABC 画在小圆面上,A 为小圆直径的一个端点,作小圆的直径AD ,连接PD ,则PD 必过球心O .第二步:O 1为ABC 的外心,所以OO 1⊥平面ABC ,算出小圆O 1的半径O 1D =r(三角形的外接圆直径算法:利用正弦定理a sin A =b sin B=csin C =2r ,OO 1=12PA .第三步:利用勾股定理求三棱锥的外接球半径:(1)(2R )2=PA 2+(2r )2⇔2R =PA 2+(2r )2;(2)R 2=r 2+OO 21⇔R =r 2+OO 21.公式:R 2=r 2+h 24四、切瓜模型适用范围:有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的棱锥推导过程:分别在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上取外心O 1、O 2过两个外心做两个垂面的垂线,两条垂线的交点即为球心0,取B C 的中点为E ,连接OO 1、OO 2、O 2E 、O 1E 为矩形由勾股可得|OC |2=|O 2C |2+|OO 2|2=|O 2C |2+|O 1C |2-|CE |2∴R 2=r 21+r 22-l 24公式:R 2=r 21+r 22-l 24五、斗笠模型适用于:顶点的投影在底面的外心上的棱锥推导过程:取底面的外心01,连接顶点与外心,该线为空间几何体的高h ,在h 上取一点作为球心0,根据勾股定理R 2=(h -R )2+r 2⇔R =r 2+h 22h公式:R =r 2+h 22h六、矩形模型适用范围: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同一边,则该边为球的直径推导过程:图中两个直角三角形ΔPAB 和ΔQAB ,其中∠APB =∠AQB =90°,求外接圆半径取斜边AB 的中点O ,连接OP ,OQ ,则OP =12AB =OA =OB =OQ 所以O 点即为球心,然后在ΔPOQ 中解出半径R 公式:R 2=l22(l 为斜边长度)七、折叠模型适用范围:两个全等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拼在一起,或菱形折叠.推导过程: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或者等腰拼在一起,或者菱形折叠,设折叠的二面角∠A EC =α,CE =A E =h .如图,作左图的二面角剖面图如右图:H 1和H 2分别为△BCD ,△A BD 外心,分别过这两个外心做这两个平面的垂线且垂线相交于球心O CH 1=r =BD 2sin ∠BCD,EH 1=h -r ,OH 1=(h -r )tanα2由勾股定理可得:R 2=OC 2=OH 21+CH 21=r 2+(h -r )2tan 2α2.公式:R 2=r 2+(h -r )2tan 2α2八、鳄鱼模型适用范围:所有二面角构成的棱锥,普通三棱锥方法:找两面外接圆圆心到交线的距离m ,n ,找二面角α,找面面交线长度l 推导过程:取二面角两平面的外心分别为O 1,O 2并过两外心作这两个面的垂线,两垂线相交于球心O ,取二面角两平面的交线中点为E ,则O ,O 1,E ,O 2四点共圆,由正弦定理得:OE =2r =O 1O 2sin α①在ΔO 1O 2E 中,由余弦定理得:O 1O 2 2=O 1E 2+O 2E 2-2O 1E O 2E cos α②由勾股定理得:OD 2=O 1O 2+O 1D 2③由①②③整理得:OD2=O 1O 2+O 1D 2=OE 2-O 1E 2+O 1D 2=O 1O 2sin α2-O 1E 2+O 1D 2=O 1E2+O 2E 2-2O 1E O 2E cos αsin 2α-O 1E 2+O 1D 2=O1E2+O2E2-2O1EO2Ecosαsin2α-O1E2+O1B2记O1E=m,O2E=n,AB=l,则R2=m2+n2-2mn cosαsin2α+l22公式:R2=m2+n2-2mn cosαsin2α+l222.常考题型3.题型精析题型一:墙角模型1(2023·高一单元测试)三棱锥A-BCD中,AD⊥平面BCD,DC⊥BD,2AD=BD=DC=2,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表面积为()A.3π2B.9π2C.9πD.36π1.(2022秋·陕西西安·高一统考期末)在《九章算术》中,将四个面都为直角三角形的三棱锥称之为鳖臑.已知在鳖臑A-BCD中,满足AB⊥平面BCD,且AB=BD=5,BC=3,CD=4,则此鳖臑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25πB.50πC.100πD.200π2.(2023·高一课时练习)《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它在几何学中的研究比西方早1000多年.在《九章算术》中,将底面为矩形且一侧棱垂直于底面的四棱锥称为阳马.如图P-ABCD是阳马,PA⊥平面ABCD,PA=5,AB=3,BC=4.则该阳马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1252π3B.50πC.100πD.500π33.(2023·广西南宁·统考二模)在《九章算术》中,将四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称为鳖臑,在鳖臑A -BCD 中,AB ⊥平面BCD ,CD ⊥AD ,AB =BD =2,已知动点E 从C 点出发,沿外表面经过棱AD 上一点到点B 的最短距离为10,则该棱锥的外接球的体积为.4.(2023春·辽宁朝阳·高二北票市高级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已知四棱锥P -ABCD 的外接球O 的表面积为64π,PA ⊥平面ABCD ,且底面ABCD 为矩形,PA =4,设点M 在球O 的表面上运动,则四棱锥M -ABCD 体积的最大值为.题型二:麻花模型1(2023春·广东梅州·高二统考期中)已知三棱锥S -ABC 的四个顶点都在球O 的球面上,且SA =BC =2,SB =AC =7,SC =AB =5,则球O 的体积是()A.83π B.3223π C.423π D.823π1.(2022春·江西景德镇·高一景德镇一中校考期中)在△ABC 中,AB =AC =2,cos A =34,将△ABC 绕BC 旋转至△BCD 的位置,使得AD =2,如图所示,则三棱锥D -ABC 外接球的体积为.2.(2023秋·吉林·高一吉林一中校考阶段练习)如图,在△ABC 中,AB =25,BC =210,AC =213,D ,E ,F 分别为三边中点,将△BDE ,△ADF ,△CEF 分别沿DE ,EF ,DF 向上折起,使A ,B ,C 重合为点P ,则三棱锥P -DEF 的外接球表面积为()A.72π B.7143π C.14π D.56π3.(2023·江西·统考模拟预测)在三棱锥P -ABC 中,已知PA =BC =213,AC =BP =41,CP =AB =61,则三棱锥P -ABC 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77πB.64πC.108πD.72π4.(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四面体ABCD 的棱长满足AB =AC =BD =CD =2,BC =AD =1,现将四面体ABCD 放入一个轴截面为等边三角形的圆锥中,使得四面体ABCD 可以在圆锥中任意转动,则圆锥侧面积的最小值为.题型三:垂面模型1(2023·高一单元测试)在三棱锥P -ABC 中,PA ⊥平面ABC ,PA =6,BC =3,∠CAB =π6,则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半径为()A.3B.23C.32D.61.(2023·全国·高一专题练习)已知A ,B ,C ,D 在球O 的表面上,△ABC 为等边三角形且边长为3,AD ⊥平面ABC ,AD =2,则球O 的表面积为()A.4πB.8πC.16πD.32π2.(2020春·天津宁河·高一校考期末)在三棱锥P -ABC 中,AP =2,AB =3,PA ⊥面ABC ,且在△ABC 中,C =60°,则该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20π3B.8πC.10πD.12π3.(2023·全国·高一专题练习)已知A ,B ,C ,D 在球O 的表面上,△ABC 为等边三角形且其面积为334,AD ⊥平面ABC ,AD =2,则球O 的表面积为()A.πB.2πC.4πD.8π4.(2022春·山东聊城·高一山东聊城一中校考阶段练习)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平面ABCD ,四边形ABCD 为矩形,BC =2,PC 与平面PAB 所成的角为30o ,则该四棱锥外接球的体积为()A.433π B.43πC.823πD.833π题型四:切瓜模型1(2023·贵州贵阳·校联考模拟预测)在三棱锥A -BCD 中,已知AC ⊥BC ,AC =BC =2,AD =BD =6,且平面ABD ⊥平面ABC ,则三棱锥A -BCD 的外接球表面积为()A.8πB.9πC.10πD.12π1.(2023·四川达州·统考二模)三棱锥A -BCD 的所有顶点都在球O 的表面上,平面ABD ⊥平面BCD ,AB =AD =6,AB ⊥AD ,∠BDC =2∠DBC =60°,则球O 的体积为()A.43πB.32π3C.49π3D.323π2.(2023春·陕西西安·高一长安一中校考期中)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 ⊥BC ,AB =BC =AA 1=4,点P 为B 1C 1的中点,则四面体PABC 的外接球的体积为()A..41416π B.41413π C.41412π D.4141π3.(2022·高一单元测试)四棱锥P -ABCD 的顶点都在球O 的表面上,△PAD 是等边三角形,底面ABCD 是矩形,平面PAD ⊥平面ABCD ,若AB =2,BC =3,则球O 的表面积为()A.12πB.16πC.20πD.32π4.(2021·高一课时练习)在四棱锥P -ABCD 中,平面PAD ⊥平面ABCD ,且ABCD 为矩形,∠DPA =π2,AD =23,AB =2,PA =PD ,则四棱锥P -ABCD 的外接球的体积为()A.163π B.323π C.643π D.16π5.(2023春·全国·高一专题练习)在四棱锥P-ABCD中,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AP=PD=10,平面PAD⊥平面ABCD,则四棱锥P-ABCD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4πB.8πC.136π9D.68π3题型五:斗笠模型1(2023·全国·高一专题练习)正四面体S-ABC内接于一个半径为R的球,则该正四面体的棱长与这个球的半径的比值为()A.64B.33C.263D.31.(2022·高一专题练习)已知正四棱锥P-ABCD(底面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顶点P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的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底面正方形的边长为10,若该正四棱锥的体积为50 3,则此球的体积为()A.18πB.86πC.36πD.323π2.(2022·全国·高一专题练习)某四棱锥的底面为正方形,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正方形中心,该四棱锥内有一个半径为1的球,则该四棱锥的表面积最小值是()A.16B.8C.32D.243.(2022春·安徽·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在三棱锥P-ABC中,侧棱PA=PB=PC=10,∠BAC=π4,BC=22,则此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题型六:矩形模型1(2022春·全国·高一期末)已知三棱锥A-BCD中,CD=22,BC=AC=BD=AD=2,则此几何体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2π3B.2π C.82π3D.8π1.(2022春·广东惠州·高一校考期中)在矩形ABCD中,AB=6,BC=8,现将△ABC沿对角线AC翻折,得到四面体DABC,则该四面体外接球的体积为()A.1963π B.10003π C.4003π D.5003π2.(2022春·河北沧州·高一校考阶段练习)矩形ABCD中,AB=4,BC=3,沿AC将三角形ABC折起,得到的四面体A-BCD的体积的最大时,则此四面体外接球的表面积值为()A.25πB.30πC.36πD.100π3.(2022春·四川成都·高一统考期末)在矩形ABCD 中,AB =6,AD =8,将△ABC 沿对角线AC 折起,则三棱锥B -ACD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36πB.64πC.100πD.与二面角B -AC -D 的大小有关题型七:折叠模型1(2022春·陕西西安·高一长安一中校考期末)已知菱形ABCD 的边长为3,∠ABC =60°,沿对角线AC 折成一个四面体,使平面ACD 垂直平面ABC ,则经过这个四面体所有顶点的球的体积为().A.5152π B.6πC.515πD.12π1.已知等边△ABC 的边长为2,将其沿边AB 旋转到如图所示的位置,且二面角C -AB -C 为60°,则三棱锥C -ABC 外接球的半径为2.(2023·广西南宁·统考二模)蹴鞠,又名“蹴球”“蹴圈”等,“蹴”有用脚蹴、踢的含义,鞠最早系外包皮革、内饰米糠的球,因而“蹴鞠”就是指古人以脚蹴、踢皮球的活动,类似今日的足球,现已知某“鞠”的表面上有四个点A ,B ,C ,D 满足AB =BC =CD =DA =DB =433cm ,AC =23cm ,则该“鞠”的表面积为cm 2.3.(2022秋·福建泉州·高三校考开学考试)在三棱锥S -ABC 中,SA =SB =AC =BC =2,SC =1,二面角S -AB -C 的大小为60°,则三棱锥S -ABC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4.(2022秋·山东德州·高二统考期中)已知在三棱锥中,S -ABC 中,BA ⊥BC ,BA =BC =2,SA =SC =22,二面角B -AC -S 的大小为5π6,则三棱锥S -ABC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56π3B.58π3C.105π4D.124π9题型八:鳄鱼模型1(2022春·四川成都·高一树德中学校考期末)已知在三棱锥S-ABC中,AB⊥BC,AB=BC=2,SA =SC=22,二面角B-AC-S的大小为2π3,则三棱锥S-ABC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124π9B.105π4C.105π9D.104π91.(2023春·全国·高一专题练习)如图,在三棱锥P-ABC,△PAC是以AC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且CB=22,AB=AC=6,二面角P-AC-B的大小为120°,则三棱锥P-ABC的外接球表面积为()A.5103π B.10π C.9π D.4+23π2.(2023·陕西榆林·统考三模)在三棱锥A-BCD中,AB⊥BC,BC⊥CD,CD=2AB=2BC= 4,二面角A-BC-D为60°,则三棱锥A-BCD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16πB.24πC.18πD.20π3.(2023春·安徽阜阳·高三阜阳市第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如图1,四边形ABCD中,AB=AD =2,CB=CD=2,AB⊥AD,将△ABD沿BD翻折至△PBD,使二面角P-BD-C的正切值等于2,如图2,四面体PBCD的四个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A.4πB.6πC.8πD.9π4.(2023·江西南昌·校联考模拟预测)在平面四边形ABCD中,AD=CD=3,∠ADC=∠ACB =90°,∠ABC=60°,现将△ADC沿着AC折起,得到三棱锥D-ABC,若二面角D-AC-B的平面角为135°,则三棱锥D-ABC的外接球表面积为.5.(2023春·广东广州·高三统考阶段练习)在三棱锥P-ABC中,△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2,△PAC为正三角形,且二面角P-AC-B的平面角为π6,则三棱锥P-ABC的外接球表面积为.。
立体几何平行证明题常见模型及方法

立体几何平行证明题常见模型及方法立体几何中的平行证明题常见的模型和方法有很多。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模型和方法,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立体几何的平行证明。
一、常见模型1.平面与平面的平行证明:常见的模型有两条平行线或两个平行四边形,通过证明平面与平面内对应的直线或四边形是平行的,即可得证。
2.直线与直线的平行证明:常见的模型有平行四边形和交叉角等,通过证明两直线间的对应角相等或同位角互补,即可得证。
3.平面与直线的平行证明:常见的模型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对对角线、三角形的高、垂足、垂线等,通过证明直线与平面内的直线或线段互相垂直,即可得证。
4.空间中的平面与平面的平行证明:常见的模型有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高度等、点到平面的垂直距离等,通过证明两个平面内的垂直线的相互平行性,即可得证。
二、常见方法1.剪影法:利用平行关系特殊的剪影形状进行证明。
例如,通过剪影的形状可以直观地判断两根线段平行。
2.联立法:通过建立适当的方程组,将待证的平行条件与已知条件进行联立,最终得到结论。
常见的方法有正投影、平行投影等。
3.直角法:利用直角关系进行证明。
通过找到合适的垂线、垂足等直角线段,可以推导出平行关系。
4.反证法:假设不平行,然后找到与之矛盾的证据,从而推出平行的结论。
5.三角形法:构造适当的三角形,通过三角形的性质和形状关系进行证明。
6.同增减法:通过分析多个角度相应的同增减性质,推导出平行的结论。
7.通道法:利用另一个已经知道的已知命题,构造合适的通道来推导出平行的结论。
以上仅是常见的模型和方法,实际的平行证明题在解题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不同的情况和策略。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要有良好的几何直观和分析能力,熟练掌握几何定理和性质,并能够合理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立体几何四个重要模型

立体几何四个重要模型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朱星如模型1:在棱长为a 的正面体ABCD 中:1.求证它是一个正三棱锥。
证明:即证顶点A 在底面BCD 的中心H 的连线与底面垂直。
取BC 的中点E,BD 的中点F,连CF,DE 相交于点H,则H 是三角形BCD 的中心,且H 是CF,DE 的一个三等分点,连AH,由BC ⊥DE,BC ⊥AE,AE 交DE=E,AE,DE 的平面AED 内,得BC ⊥平面AED,由此得BC ⊥AH,即AH ⊥BC。
(1)同理:AH ⊥BD。
(2)由BC 交BD=B,BC,BD 在平面BCD 内及(1)(2)得:AH ⊥平面BCD。
所以四面体ABCD 是正三棱锥。
2.设E、F、S、T 分别是BC、BD、AD、AC 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ST 是正方形。
证明:由于E、F、S、T 分别是BC、BD、AD、AC 的中点,故有ST 12DC EF,ST EF,所四边形EFST 是平行四边形。
同理:SF 12AB TE ,DC=AB ,所以四边形EFST 是菱形。
仿题1可证DC ⊥平面ABH,故DC ⊥AB,故有四边形EFST 是正方形。
注;由此可得到相对的两棱所成角为90o 。
3.设E、S 分别是BC、AD 的中点,求证:ES ⊥BC,ES ⊥AD,并求ES 的长。
证明:可证BC ⊥平面AED,从而BC ⊥ES;可得AD ⊥平面BCS,从而AD ⊥ES。
在直角三角形SBE 中,SB=32a,BE=12a,从而,2222ES SB BE =-=4.求任何一条棱与它相交的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只要求AB 与平面BCD 所成的角。
AH ⊥平面BCD,∴AB 与平面BCD 所成的角是ABH ∠。
22333323BH DE ==⨯=,在直角三角形ABH 中,2263AH AB BH =-=,故6sin 3AH ABH AB ∠==。
5.求相邻两个面的夹角的余弦值。
解:只要求二面角A-BD-C 的平面的余弦值。
九年级数学初中常见几何模型汇总(图片版)

九年级数学初中常见几何模型汇总(图片版)初中常见几何模型汇总全等变换平移:平行等线段(平行四边形)对称:角平分线或垂直或半角旋转:相邻等线段绕公共顶点旋转对称全等模型说明:以角平分线为轴在角两边进行截长补短或者作边的垂线,形成对称全等。
两边进行边或者角的等量代换,产生联系。
垂直也可以做为轴进行对称全等。
对称半角模型说明:上图依次是45°、30°、22.5°、15°及有一个角是30°直角三角形的对称(翻折),翻折成正方形或者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对称全等。
旋转全等模型半角:有一个角含1/2角及相邻线段自旋转:有一对相邻等线段,需要构造旋转全等共旋转:有两对相邻等线段,直接寻找旋转全等中点旋转:倍长中点相关线段转换成旋转全等问题当遇到复杂图形找不到旋转全等时,先找两个正多边形或者等腰三角形的公共顶点,围绕公共顶点找到两组相邻等线段,分组组成三角形证全等。
中点旋转:说明:两个正方形、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或者一个正方形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及两个图形顶点连线的中点,证明另外两个顶点与中点所成图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证明方法是倍长所要证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转化成要证明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和已知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或者正方形)公旋转顶点,通过证明旋转全等三角形证明倍长后的大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得证。
几何最终模型对称最值(两点间线段最短)对称最值(点到直线垂线段最短)说明:通过对称进行等量代换,转换成两点间距离及点到直线距离。
旋转最值(共线有最值)说明:找到与所要求最值相关成三角形的两个定长线段,定长线段的和为最大值,定长线段的差为最小值。
剪拼模型三角形→四边形四边形→四边形说明:剪拼主要是通过中点的180度旋转及平移改变图形的形状。
矩形→正方形说明:通过射影定理找到正方形的边长,通过平移与旋转完成形状改变正方形+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面积等分旋转相似模型说明: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成旋转全等,两个有一个角是300角的直角三角形成旋转相似。
立体几何篇(球、三视图)

立体几何篇(空间球专题)空间球:三个重要的模型三个重要的技巧三个重要的模型1、正方体模型2、正四面体模型3、长方体模型1、正方体模型正方体的常用结论(假设边长为a )(1)外接球a r 231=,棱切球a r 222=,内切球a r 213= (2)最大投影面积为23a ,最小投影面积为2a2、正四面体正四面体的常用结论(假设边长为b )(1)任何一个正四面体都对应一个正方体且a b 2=(2)外接球即为正方体的外接球b a r 46231==;棱切球即为正方体的内切球b a r 42222==; 内切球半径为外接球半径的31,b r r 1263113== 等体积331431r S h S V ••=•= h r h r 434113=•= 3113=r r b h 36= (3)正四面体的高等于b 36,且正四面体内任意一点到四个面的距离之和为定值(正四面体的高) (4)正四面体对棱互相垂直,对棱之间的距离为b 22; (5)最大投影面积为221b ,最小投影面积为242b例1、正三棱锥ABC S -的侧棱与底面边长相等,如果F E ,分别为AB SC ,的中点,那么异面直线EF 与SA 所成的角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2、已知ABC S -是一体积为72的正四面体,连接两个面的垂心F E ,,则线段EF 的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长方体模型长方体的常用结论(c b a ,,为长方体的长、宽、高)(1)三边两两垂直或三面两两垂直,即称“墙角”可补成对应长方体,体对角线即为直径,即有22224R c b a =++;(2)具有公共斜边的直角三角形,斜边即为球的直径。
例3、(辽宁高考)已知点D C B A P ,,,,是球O 表面上的点,⊥PA 平面ABCD ,四边形ABCD 的边长为32正方形,若62=PA ,则OAB ∆的面积为___________例4、(浙江高考)如图,已知球O 点面上四点D C B A ,,,,⊥DA 平面ABC ,BC AB ⊥,3===BC AB DA ,则球O 的体积等于_______________4、空间球的三个重要的准则1、外接球的球心在底面三角形的外心向上作的垂线;2、常用垂径勾股定理;3、内切球常用等体积;4、复杂的可以建系求解。
初中几何46种模型大全

初中几何46种模型大全篇一:初中几何46种模型大全引言几何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分支,其知识点涵盖了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向量等多个方面。
在学习几何时,掌握各种几何模型是非常重要的,这些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几何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本文将介绍初中几何中的46种常见的模型,包括它们的名称、定义、性质和应用。
正文1. 正方形模型正方形模型是几何中最基本的模型之一,它是一种边长相等的矩形。
正方形模型的定义如下:在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正方形模型的性质有:- 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 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其边长的平方。
2. 长方形模型长方形模型是有两个相等的长和两个不相等的宽的英雄。
长方形模型的定义如下:在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小于斜边的平方。
长方形模型的性质有:- 长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长方形的宽比长大,长比宽大;- 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
3. 平行线模型平行线模型是相互平行的直线。
平行线模型的定义如下:- 两直线平行,当且仅当它们的对应角相等且且它们的方向相同。
平行线模型的性质有:- 平行线之间有且仅有一个交点;- 平行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相等;- 平行线的方向相同。
4. 菱形模型菱形模型是具有四个相等的直角边的矩形。
菱形模型的定义如下:在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且任意两条边的长度小于第三条边的长度。
菱形模型的性质有:- 菱形的四条边相等;- 菱形的对角线相等;- 菱形的面积等于其四条边长度的平方和。
5. 等腰三角形模型等腰三角形模型是有一个相等的腰部的两个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模型的定义如下:- 在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等腰三角形模型的性质有:- 等腰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相等;- 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相等。
6. 等边三角形模型等边三角形模型是具有三个相等的边长的三角形。
18个经典几何模型(word400多页)

18个经典几何模型(word400多页)1.分享:200个精美几何画板文件2.再分享:149个精美几何画板文件3.二次函数压轴题精选40道(word含答案)4.最全的“一线三等角”模型解析5.重磅:2G多初中数学赛课好资料(打包分享)6.中考满分之路—必刷的30个专题7.史上最全: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word分享)8.重磅分享:中考数学压轴题十大题型(word含详细答案)9.初中数学满分讲义重磅分享10.重磅分享:最新旋转中考题精粹11.精品分享:将军饮马六大模型12.破解中考数学压轴题12讲(上)13.破解中考数学压轴题12讲(下)14.中考必备的15个word好专题(上)15.中考必备的15个word好专题(下)16.重磅分享:1991-2018年初中数学联赛试题及答案17.重磅分享:各类型全等三角形专题78页125题18.燃炸分享:初中数学选择通关题19.重磅:中考数学压轴题12讲(word分享)20.初中数学选择题精选400题(含答案)21.九年级数学暑假专用资料22.八年级最实用讲义23.勾股定理及逆定理专题(电子版分享)24.必看:中考数学考前指导!25.初高中数学衔接——超好教材26.燃爆分享:初中数学综合复习资料27.相似三角形模型(word分享)28.旋转型相似三角形(word分享)29.收藏:一文搞定二次函数30.史上最全: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word分享)31.初中数学选择题精选400题(含答案)32.初中数学选择题精选300题(含答案)33.一张图读懂“代数几何”模型34.刚刚,第11届全国赛课一等奖获奖资料打包分享35.四边形通关题(word分享)36.将军饮马的六种常见模型37.重磅分享:初中数学几何模型38.初中数学解题技巧大全39.重磅分享:学霸必备的23讲word40.1991-2018年初中数学联赛试题及答案(打包分享)41.81套2019年全国各地中考真题(word含答案)42.分享:初中几何辅助线大全43.学霸拥有满分无忧44.收藏:常见的线段最值问题45.最新:二次函数压轴题及答案(word分享)46.最全初中数学几何动点问题专题分类归纳汇总47.word分享:12个专题模型(word分享)48.特殊平行四边形专题(word含详细答案)49.最值问题和路径问题精选(word分享)50.初中好题难题总动员(word分享)51.最全:2018年全国中考数学真题汇编(word含答案)52.助力中考:旋转专题53.最短路径12个基本问题(PPT分享)54.平移和旋转专题含答案(word分享)55.助力中考:相似三角形56.助力中考:半角模型(word分享)57.助力中考:手拉手模型(word分享)58.初中数学模型解题策略59.截长补短模型(word分享)60.共顶点模型(word分享)61.费马点最值模型(word分享)62.胡不归最值模型(word分享)63.隐圆模型(word分享)64.收藏:初中经典几何模型大全65.阿氏圆最值模型(word分享)66.角含半角模型(word分享)67.轴对称最值模型(word分享)68.弦图模型(word分享)69.对角互补模型(word分享)70.中考数学考前指导!最后一课!(ppt分享)71.2019年全国各市中考真题111套(word含解析)72.中点模型(word分享)73.构造平行四边形解题(word分享)74.中考押题:等边三角形(word分享)75.主从联动模型(word分享)76.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word分享)77.一题30问及解答78.中考二次函数压轴题汇总(163页word含详细解析)79.最全:2020年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总结(word分享)80.函数“存在性”问题(word分享)81.初中数学培优资料1-10讲(word分享)82.探索性问题(74页word分享)83.折叠问题(word分享)84.初中数学培优资料11-20讲(word分享)85.初中数学培优资料21-26(word分享)86.初中数学常用几何模型及构造方法大全87.重磅:几何应用题(word分享)88.100多套2020年中考真题(word分享)89.章建跃教授:我们应该如何教几何(PPT分享)90.2020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word分享)91.一文搞定初中数学几何模型92.初中数学第一课:迷人的数学(PPT分享)93.对初中数学复习教学的思考(PPT分享)94.常见几何基本图形及结论95.三角形的中位线(ppt分享)96.大树理论和工匠精神(PPT分享)97.初三复习建议(PPT分享)98.初中第一课:走进数学世界(PPT分享)99.动找规律,静下结论(PPT分享)100.一文搞定瓜豆原理101.最全的将军饮马模型(word分享)102.图形变换背景下的轨迹思想的研究(ppt分享)103.相似三角形六大证明技巧(word分享)104.最全的辅助圆模型(word分享)。
八年级下册数学几何模型大全

八年级下册数学几何模型大全数学几何模型是指通过数学方法和几何原理,将现实世界的物体、图形、结构等抽象为数学模型进行研究和分析。
数学几何模型的建立和研究,在实际应用和理论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平面几何模型、立体几何模型以及几何变换模型等方面,介绍数学几何模型的相关内容。
一、平面几何模型1.点、线、面的模型平面几何模型的最基本元素是点、线、面。
点可以用坐标表示,线可以用两点或斜率截距等式表示,平面可以用点和法向量、点法式方程等表示。
2.三角形的模型三角形是平面几何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图形,它可以通过三个顶点的坐标或边长、角度等参数进行描述。
三角形的性质和关系是平面几何模型中的重要内容。
3.圆的模型圆的模型是由圆心和半径来描述的,圆心可以用坐标表示,圆的方程可以用一元二次方程表示。
圆与直线、圆与圆之间的关系以及圆的切线、法线等性质也是数学几何模型的重要内容。
4.多边形的模型多边形是由多条线段构成的封闭图形,可以通过顶点坐标或各边长、角度等参数来描述。
多边形的性质包括内角和、边长和、面积、重心、外心等。
二、立体几何模型1.长方体、正方体的模型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几何模型,可以通过边长、面积、体积等参数来描述。
它们在实际应用中广泛存在,如建筑、容器、器具等。
2.圆柱、圆锥、球体的模型圆柱、圆锥和球体是常见的曲面立体几何模型。
圆柱可以由轴线和底面圆描述,圆锥可以由轴线和底面描述,球体可以由球心和半径描述。
它们的体积、表面积以及与其他几何体的关系是数学几何模型的重要内容。
3.棱柱、棱锥的模型棱柱和棱锥是由棱和面构成的多面体。
棱柱可以通过底面形状和高度来描述,棱锥可以通过底面形状、高度和斜高来描述。
它们的体积、表面积以及与其他几何体的关系也是数学几何模型的重要内容。
4.多面体的模型多面体包括正多面体和一般多面体。
正多面体是指所有面都是相等正多边形的多面体,如四面体、六面体、八面体等。
一般多面体则是指不是正多边形的多面体,如五面体、十字切半正十二面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