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诵读之《弟子规》校本教材修改

合集下载

国学经典诵读之《弟子规》校本教材

国学经典诵读之《弟子规》校本教材

(校本教材·试用版)主编:翟杨琴目录《弟子规》总序…………………………………………()《弟子规》内容简介…………………………………………()《弟子规》全文…………………………………………()《弟子规》总序《弟子规》共分七大段,讲的是七桩事情,前面讲的是「总叙」,后面有个「结劝」,总共有九个部分。

「总叙」就有点像佛经的序分,中间的这七大段,孝、弟、谨、信、爱众、亲仁、学文,这七大部分犹如经的正宗分。

最后「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这是结劝,最后结束了,劝导大家学习圣贤,这部分犹如一个佛经的流通分。

所以经开三分《弟子规》都有。

中间讲的七个部分,总共讲了一百一十三则。

《弟子规》内容简介《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

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弟子规》是按照三字一句的押韵形式写成的,毋庸置疑,这一点肯定是学习《三字经》。

《弟子规》全文仅仅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字,对孩子的言语、行动、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提出了详细而明确的要求。

《弟子规》的文字浅显易懂,押韵顺口,朴实无华,说理透彻,循循善诱,内容又来自于中国传统基本的道德、伦理、规范,所以影响非常之大。

从清朝中晚期开始,这本书就成为广泛流传的儿童读本和启蒙读物,几乎可以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相媲美。

《弟子规》全文〈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既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亲仁〉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余力学文〉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德育校本教材《弟子规》

德育校本教材《弟子规》

东坑二小校本教材《弟子规》诵读主编:冯广飞参编人员:刘妮高建伟封面设计:米海红目录序言 (2)第一章《弟子规》全文及解读 (7)第一节总述 (8)第二节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 (9)第三节兄弟相处之道,以及如何和长辈在一起的规矩 (12)第四节做事谨慎小心要讲信用 (15)第五节诚实守信 (18)第七节行有余力而后学文 (24)第二章弟子规故事选编 (27)第三章现代道德故事选编 (39)序言近几年,从社会发生的一些事看出来,现代人的道德呈现下滑趋势,在中小学阶段实施德育教育是扭转道德现状的基础,学校在加强德育教育上做了大量工作,现就如何规范中小学生道德行为规范,我们编写了此本德育校本教材。

意义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传承中华文化。

通过国学经典诵读,初步学习、感悟优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使我们从阅读经典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汲取民族精神的丰富营养,不断增强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与自信。

(二)弘扬人文精神。

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

在诵读中提升境界,丰富内涵、开阔眼界、净化灵魂、启迪智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崇高志向、自强人格、诚信品质等。

让中华民族智慧的精华引领我们的生命追求,促进和谐发展。

(三)推进素质教育。

通过诵读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让学生感受汉语语言的魅力,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爱好,打下扎实的文字功底,提高学习能力,为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哈拉拉说了一通,几个学生半懂不懂地点点头。

我心情沉重地回到科室,心道:孩子,我不骗你们,努力读经典,对你们的人生绝对有好处的。

现在不禁胡思乱想,经典的好处,何止上述意义……古德有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引导学生坚持诵读文化经典,则可为国家扶助摇摇欲坠之纪纲,为世界进行人心道德之成功教化;假如人人都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心念,则国运亦自此昌隆矣。

有识之士,面对当今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国内外严峻的青少年道德问题,在探讨原因,在希求解决之道。

《国学 弟子规》校本课程纲要

《国学 弟子规》校本课程纲要

《国学弟子规》校本课程纲要课程名称:经典诵读课程类型:语言文字类主讲教师:班主任教学材料:选编经典《弟子规》等内容为主;辅以故事、名言、古诗词名句等内容。

授课时间:每周一课时,每学期16课时。

授课对象:一——初中学生一、课程开发背景⒈经典文学是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

根据相关调查,大部分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古文化常识严重不足。

在《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这一重要精神,不能离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传统文化。

⒉《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增加阅读量,并明确提出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怀”,也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古典文化积累、书写的指导,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经典文化,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古文中的经典恰恰可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

重视古典文化积累,诵读经典,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新课程的要求。

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需要:经典文学作品的思想意义深远,尤其是在“重礼明德”方面更是值得今人传承的。

诵读如《弟子规》等经典,必将对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方向上给予指导,对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深远的意义。

⒊学校办学理念与校园文化的体现:包括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理、健康的人格。

古典文学经典作品中的许多思想也折射出做人、做事的道理,对于形成良好的人格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活动为载体,学习、践行《弟子规》为重点,全面推动学生和学校的发展,把学校建成一所特色鲜明、教师队伍充满活力、学生素质和谐发展的学校。

三、课程目标1、总体目标: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让孩子打好传统的根基。

弟子规(修订稿)

弟子规(修订稿)

礼仪文化建设与学生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行动研究计划红山区第五小学2009年3月礼仪文化建设与学生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计划本课题研究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文件精神,加强对全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我校启动了《弟子规》系列教育,主要是及早让儿童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美好的时刻接触最有智慧的经典,逐步培养他们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仁义敦厚和高尚的人格品德,开启孩子的创新思维,从而奠定孩子一生中具有高远的智慧和优秀的人格与秉性的基础。

在上学期实施的基础上,制定本学期研究计划。

具体方案如下:一、研究总体思路及内容:1、在诵读的基础上做到知行合一,利用经典文化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指导学生用圣人的言行来规范自己。

2、以“做”为重点,从学生的行为训练入手,综合运用故事启迪法、模拟表演等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

3、把“诚”、“敬”、“信”这些优良品质有机地融于《弟子规》内容里。

对低年级学生主要进行“敬”的礼仪规范教育;对中高年级学生主要进行“诚”、“信”的礼仪规范教育。

二、研究方法:1、案例研究法:在实验过程中,要求教师注意积累总结一些典型事例,并整理成案例集。

2、调查研究法:主要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来了解学生的诵读情况以及思想动态、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情况。

3、行动研究法: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使行动与研究相结合,通过专家引领提升研究的实效性。

4、观察法: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发现学生有了不足,及时制定策略,帮助孩子改变不良习惯,尤其是对一些行为习惯后进生,强化他们的言行举止,通过谈话聊天、一帮一等形式来帮助他们。

如果发现学生有了出色的表现,应及时予以表扬、激励。

三、具体实施措施1、在管理上下功夫。

①首先确保诵读时间。

把诵读《弟子规》活动融入校本课程。

要求班主任教师充分利用早晨十分钟、午读十分钟的时间,指导学生认真诵读理解背诵《弟子规》。

《弟子规》经典诵读教学设计(精选5篇)

《弟子规》经典诵读教学设计(精选5篇)

《弟子规》经典诵读教学设计(精选5篇)第一篇:《弟子规》经典诵读教学设计《弟子规》经典诵读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弟子规》经典诵读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弟子规》经典诵读教学设计1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弟子规》中“亲爱我,孝何难。

亲憎我,孝方贤”的含义。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背诵《弟子规》中的两句经典原文。

3、体验活动的快乐,萌发感恩父母的情感。

活动准备:1、动画故事《卧冰求鲤》。

2、白板教具:爱、孝。

句卡: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初步理解“亲爱我,孝何难”的意思。

1、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我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家里有谁?他们爱我们吗?他们是怎样爱我们的`?2、提问:亲人这么爱我们,我们怎样爱他们呢?3、小结:亲人这么爱我们,我们孝顺他们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4、多种形式变化学习诵读“亲爱我,孝何难”。

(1)你想用什么方式来读这句话?(点头读)(2)还想怎么读?(摇头,加节奏)(二)观看动画,初步理解“亲憎我,孝方贤”的意思。

1、观看第一部分:动画片里有谁?妈妈的态度怎么样?2、观看第二部分:接下来后发生什么?妈妈怎么了?3、观看第三部分:王祥是怎么捉到鱼的?妈妈说了什么?4、小结:为了妈妈王祥克服了这么多的困难捉到了鱼。

他真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孩子,真了不起。

在《弟子规》中有一句话说的就是这种了不起的孝顺行为。

出示“亲憎我,孝方贤”,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当亲人们讨厌我们的时候,我们还是很孝顺他们,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5、多种方式变化学习诵读“亲憎我,孝方贤”。

(三)巩固诵读。

1、听学:听一听播音员阿姨是怎么读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2、藏图游戏。

(四)复习诵读。

1、教师:学习了弟子规,让我们懂得了要做一个孝顺亲人的好孩子,其实在生活中还有许多小事,也能表达我们的孝心,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小学校本课程《弟子规》教案

小学校本课程《弟子规》教案
教学
重点难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积累.




一复习弟子规第三章9~12
齐背,
二学习弟子规第四章1~5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译文:凡是开口说话,首先要讲究信用,欺诈不实的言语,在社会上可以永远行得通吗?
话说得多不如说的少,凡事实实在在,不要讲些不合实际的花言巧语,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1读文,正音.
2师出示译文,学生根据译文理解.
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4背诵积累.
四堂总结:
课题
弟子规第三章4~8名言警句第4条
授课时间
2013年月日(星期)
执教者
苏彬彬
课时
备注
教学
目标
知识技能
弟子规第三章4~8名言警句第4条
过程方法
理解,抄写并背诵.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谨慎诚实,有信用.
教学
重点难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积累.




一教学弟子规
学生读前五条,读后并理解,师出示译文,为学生提供帮助.
1、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译文】《弟子规》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他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遐,更应努力的学习礼、乐、射、御、书、术等六艺,各种经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学问。
奸邪巧辩的言语,脏不雅的词句及无赖之徒通俗的口气,都要切实戒除掉。

国学经典诵读之《弟子规》校本教材

国学经典诵读之《弟子规》校本教材

(校本教材·试用版)主编:翟杨琴目录《弟子规》总序…………………………………………()《弟子规》内容简介…………………………………………()《弟子规》全文…………………………………………()《弟子规》总序《弟子规》共分七大段,讲的是七桩事情,前面讲的是「总叙」,后面有个「结劝」,总共有九个部分。

「总叙」就有点像佛经的序分,中间的这七大段,孝、弟、谨、信、爱众、亲仁、学文,这七大部分犹如经的正宗分。

最后「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这是结劝,最后结束了,劝导大家学习圣贤,这部分犹如一个佛经的流通分。

所以经开三分《弟子规》都有。

中间讲的七个部分,总共讲了一百一十三则。

《弟子规》内容简介《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

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弟子规》是按照三字一句的押韵形式写成的,毋庸置疑,这一点肯定是学习《三字经》。

《弟子规》全文仅仅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字,对孩子的言语、行动、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提出了详细而明确的要求。

《弟子规》的文字浅显易懂,押韵顺口,朴实无华,说理透彻,循循善诱,内容又来自于中国传统基本的道德、伦理、规范,所以影响非常之大。

从清朝中晚期开始,这本书就成为广泛流传的儿童读本和启蒙读物,几乎可以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相媲美。

《弟子规》全文〈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既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亲仁〉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余力学文〉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弟子规》校本课程详细教案(2024)

《弟子规》校本课程详细教案(2024)

2024/1/29
25
分析存在问题和挑战
教学内容难度
部分学生反映《弟子规》中的部 分内容较为深奥,难以理解透彻 ,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 导和解释。
教学方法改进
虽然本次校本课程采用了多种教 学方法,但仍有改进空间,如增 加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实践性 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和学习效果。
学生个体差异
排。
02
举办亲子共读讲座
邀请专家或教师为家长举办亲子共读讲座,指导家长如何与孩子共同阅
读《弟子规》,提高阅读效果。
2024/1/29
03
开展亲子共读实践活动
组织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亲子共读实践活动,如共同朗读、角色扮演、
讨论交流等,增进亲子关系,同时加深对《弟子规》的理解。
22
分享成功案例,促进经验交流
27
THANKS
2024/1/29
28
教材。
5
校本课程设置目的
03
传承中华文化
培养良好品德
提高人文素养
通过《弟子规》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传 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引导学生学习并实践《弟子规》中的道德 规范,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通过经典诵读和讲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 养和审美情趣。
2024/1/29
6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熟练背诵《弟子规》,并理 解其中的基本含义和道理。
谨”、“信”等。
2024/1/29
内容解读
深入解读所选篇章的内涵,包括其 道德观念、行为准则和人际交往的 智慧,引导学生理解并领悟其中的 道理。
文化背景
介绍《弟子规》的历史背景、作者 及创作目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文本内容和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本教材·试用版)
主编:潘玉
目录
《弟子规》总序…………………………………………()《弟子规》内容简介…………………………………………()《弟子规》全文…………………………………………()
《弟子规》总序
《弟子规》共分七大段,讲的是七桩事情,前面讲的是「总叙」,后面有个「结劝」,总共有九个部分。

「总叙」就有点像佛经的序分,中间的这七大段,孝、弟、谨、信、爱众、亲仁、学文,这七大部分犹如经的正宗分。

最后「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这是结劝,最后结束了,劝导大家学习圣贤,这部分犹如一个佛经的流通分。

所以经开三分《弟子规》都有。

中间讲的七个部分,总共讲了一百一十三则。

《弟子规》内容简介
《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

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弟子规》是按照三字一句的押韵形式写成的,毋庸置疑,这一点肯定是学习《三字经》。

《弟子规》全文仅仅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字,对孩子的言语、行动、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提出了详细而明确的要求。

《弟子规》的文字浅显易懂,押韵顺口,朴实无华,说理透彻,循循善诱,内容又来自于中国传统基本的道德、伦理、规范,所以影响非常之大。

从清朝中晚期开始,这本书就成为广泛流传的儿童读本和启蒙读物,几乎可以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相媲美。

《弟子规》全文
〈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出则弟〉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谨〉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信〉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泛爱众〉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扬人恶既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亲仁〉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余力学文〉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rù zé xiào
【入则孝】
在日常生活中要孝顺父母
fù mǔ hū yìng wù huǎn fù mǔ mìng xíng wù lǎn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解读: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推辞或偷懒。

fù mǔ jiào xū jìng tīng fù mǔ zé xū shùn chéng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解读: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

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能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

(君子闻过则喜,小人闻过则怒。


dōng zé wēn xià zé qìng chén zé xǐng hūn zédìng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解读: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二十四孝的黄香(香九龄),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

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

chū bì gào fǎn bì miàn jū yǒu cháng yè wú biàn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解读: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

平时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shì suī xiǎo wù shàn wéi gǒu shàn wéi zǐ dào kuī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解读: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

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母担心,是不孝的行为。

wù suī xiǎo wù sī cáng gǒu sī cáng qīn xīn shāng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解读:公物虽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

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亲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qīn suǒ hào lì wèi jù qīn suǒ wù jǐn wèi qù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解读:父母亲所喜好的,应该尽力去做,父母所厌恶的,要小心谨慎的去除(包含自己的坏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