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DNS服务简单应用(参考)附360云盘分享地址

合集下载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实验任务3 DNS服务配置72》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实验任务3 DNS服务配置72》

实验任务3:DNS效劳器的配置仿真DNS构建相对复杂,对一般网络管理而言,必须在本地构建至少一台DNS效劳器用于实现内部网络的域名解析。

这个DNS 效劳器下所有的内部域名可以自由地由管理人员分配。

而其上级域名那么必须注册到它的上级DNS效劳器,并且在上级效劳器上绑定本地DNS效劳器的IP地址。

例如 是分配给河南科技学院的域名,河南科技学院在 这个域名的根底上可以自由分配自己的下一级域名,例如 等。

因此学院需要设置一个本地的DNS效劳器,在本地注册所有的下一级域名。

需要解析外部所有的域名时,那么需要将本地的域名效劳器连接到其上一级的域名效劳器即可。

本节进行的DNS效劳仿真配置以企业内部DNS构建和企业外部DNS构建为例。

企业内部DNS效劳器构建1〕给Web效劳配置IP地址,开启对应的HTTP站点效劳,关闭HTTPS效劳。

如图。

2〕给FTP效劳器配置IP地址,开启对应的FTP效劳,设置一个访问用户的账号与密码,并开启相关的操作权限。

3〕在DNS效劳器上配置IP地址,切换到config选项下,单击DNS按钮,添加域名/IP地址映射表。

4)在PC0上配置IP地址和DNS效劳器地址。

5)测试在PC0上的web browser中输入 ,观察站点页面是否正常显示。

在PC0的命令输入窗口,ftp 登录FTP效劳器在PC0的命令输入窗口,Ping两个域名和两个IP地址,查看是否能够连通。

企业外部网络DNS效劳器构建实例外部网络DNS的仿真过程中要求至少构建两个企业内部网络,这两个企业内部网络都连接到根DNS效劳器,实现DNS效劳器之间的数据互通,实现在整个网络上解析所有域名的过程。

构建如下列图所示网络拓扑。

1〕路由器的根本配置R1的配置:Router>enableRouter#conf t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Router(config)#interface fa0/1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2021Router(config-if)#no shutRouter(config-if)#interface fa0/0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0.0.0.2021Router(config-if)#no shutRouter(config-if)#router ripRouter(config-router)#version 2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2021参考R1的配置方法,配置R2和R3。

dns配置实验报告

dns配置实验报告

dns配置实验报告DNS配置实验报告一、引言DNS(Domain Name System)是互联网中用于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的系统。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进行DNS配置实验,通过配置DNS服务器,实现域名解析的功能。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的背景、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以及实验总结。

二、实验背景在互联网中,每个设备都被分配了一个唯一的IP地址,用于标识设备的位置。

然而,IP地址并不易于记忆,因此人们使用域名来代替IP地址进行访问。

DNS 服务器的作用就是将域名解析为对应的IP地址,使得用户可以通过域名访问特定的网站或服务。

三、实验步骤1. 搭建DNS服务器环境首先,我们需要搭建一个DNS服务器的环境。

选择一台Linux服务器作为DNS服务器,并确保服务器已经正确连接到互联网。

2. 安装和配置DNS服务器软件在DNS服务器上安装并配置DNS服务器软件,常见的DNS服务器软件有BIND、PowerDNS等。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软件,并按照软件提供的文档进行安装和配置。

3. 添加域名解析记录在DNS服务器上添加域名解析记录,将域名与对应的IP地址进行绑定。

可以添加多个解析记录,以支持多个域名的解析。

4. 测试域名解析功能在其他设备上进行域名解析测试,通过ping命令或浏览器访问域名,验证DNS服务器是否能够正确解析域名并返回正确的IP地址。

四、实验结果经过以上步骤,我们成功搭建了DNS服务器并进行了域名解析测试。

在测试过程中,DNS服务器能够正确解析域名并返回正确的IP地址,验证了DNS配置的正确性。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DNS的工作原理和配置过程。

DNS作为互联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用户提供了便利的域名访问方式。

合理配置和管理DNS服务器,能够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DNS配置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DNS缓存导致的解析延迟、DNS劫持等安全问题等。

因此,我们需要继续学习和研究DNS技术,不断提升DNS配置的能力。

dns服务器安装与配置实验报告

dns服务器安装与配置实验报告

dns服务器安装与配置实验报告配置DNS服务器实验报告DNS服务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DNS服务器的安装步骤。

2.配置DNS服务器并对其进行测试。

二、实验环境:局域网Windows Server 2003提供的服务器。

三、实验内容:1. 学习配置DNS域名服务器,实验前先绘制一棵虚构的域名树。

2. 掌握DNS服务器的安装步骤。

3. 配置DNS服务器并对其进行测试。

四、实验步骤:1. 在进行DNS域名服务器配置之前先画出一棵虚构的域名树。

我负责的本地主机的IP地址是192.168.20.36子网掩码:255.255.255.02. 配置Windows Server 2003 DNS服务器。

a. DNS服务器的安装如果在第一次安装Windows 2003 Server时没有选择安装DNS 服务,可按下列操作添加DNS服务:(1)执行“开始”|“设置”|“控制面板”菜单命令,打开“控制面板”窗口,再双击“添加/删除程序”项,打开“添加/删除程序”窗口。

(2)在”添加/删除程序”窗口左侧单击“添加删除Windows 组件”项,打开“Windows组件向导”对话框。

(3)在“Windows组件向导”对话框中选择“网络服务”,单击“详细信息”按钮,打开“网络服务”对话框,选中“域名系统(DNS)”左侧的复选框,如图所示。

图选择安装DNS服务(4)单击“确定”按钮,回到“Windows组件向导”对话框,单击【下一步】按钮,待文件复制完毕,单击【完成】按钮即可。

3. 配置DNS服务器并对其进行测试。

打开VMware Workstation配置DNS服务器。

a. 在Windows Server 2003 Enterprise Edition中点击“开始”|“所有程序”|“管理工具”|“DNS”。

打开DNS控制台。

b. 创建用于存储授权区域名字信息的DNS数据库。

建立一个“”区域,并将该区域的域名信息存储在指定的数据文件中。

DNS实验报告_4

DNS实验报告_4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了解DNS服务器的基本概念与服务掌握DNS服务器提供的基本DNS配置与使用方法二、实验仪器、设备或软件(1)Windows虚拟机(2)windowsXP系统三、实验内容及原理(1)DNS定义:DNS服务器是计算机域名系统 (Domain Name System 或Domain Name Service) 的缩写,它是由解析器和域名服务器组成的。

域名服务器是指保存有该网络中所有主机的域名和对应IP地址,并具有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功能的服务器。

其中域名必须对应一个IP地址,而IP地址不一定有域名。

域名服务器为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中的服务器方,它主要有两种形式:主服务器和转发服务器。

将域名映射为IP地址的过程就称为“域名解析”。

(2)DNS原理:DNS分为Client和Server,Client扮演发问的角色,也就是问Server 一个Domain Name,而Server必须要回答此Domain Name的真正IP地址。

而当地的DNS先会查自己的资料 DNS服务器库。

如果自己的资料库没有,则会往该DNS 上所设的DNS询问,依此得到答案之后,将收到的答案存起来,并回答客户。

DNS 服务器会根据不同的授权区(Zone),记录所属该网域下的各名称资料,这个资料包括网域下的次网域名称及主机名称。

四、实验步骤(或过程)(1)启动虚拟机—>开始—>程序—>DNS配置(2)新建区域(3)新建主机(5)DNS配置完成五、实验结论1、实验结果2、分析讨论DNS配置后使用nslookup进行域名解析。

六、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

DNS服务器实验的配置参考

DNS服务器实验的配置参考

实验七Windows server下DNS服务器的配置一.实验目的:1.掌握在Windows 下DNS服务器的建立、配置和管理;2.理解如何从客户机测试DNS服务;二.实验内容1.利用PC虚拟机已安装的Windows 2K Server操作系统平台;2.在Windows server下DNS服务器的建立、配置和管理;3.DNS客户机设置与验证;三.实验环境的搭建1. 准备vmware 汉化版软件,并安装软件;2. 准备好用PC虚拟机安装的Windows Server操作系统平台;3 . PC机电脑一台。

四.实验操作步骤1.DNS服务器的建立、配置(1) 在服务器上安装DNS服务步骤1) 单击“开始”--“设置”--“控制面板”, 单击“添加/删除程序”, 出现“添加/删除程序”窗口, 单击“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 打开“Windows组件向导”窗口, 在组件中选择“网络服务”2) 单击“详细信息”, 出现“网络服务”窗口, 选择“DNS”, 载入映像文件, 单击“确定”, 开始配置DNS, 单击“下一步”, 直到完成.3) 安装完成后, 单击“开始”--“程序”--“管理工具”, 管理工具出现如下菜单内容(2) 在服务器上配置DNS服务1)新建区域:在正向查找区域单击右键,选择新建区域。

进入新建区域向导2)新建主机:在建好的区域名上单击右键,如下图所示2.DNS客户机的设置3.DNS服务器的检测在客户机:单击“开始”--“运行”,输入CMD, 单击“确定”, 出现“命令提示符”DOS状态对话框.1)使用“ping + 域名”的方式测试网址是否能正常使用。

2)使用nslookup测试dns服务器是否工作正常。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1《实训3-DNS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8》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1《实训3-DNS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8》

实训3 DNS效劳器的配置与管理【实训环境和条件】1 VMware Worstation 虚拟机软件。

2 Windows Server 2021虚拟机三台,两台作为主DNS和辅助DNS,剩下一台充当域客户端。

【实训目的】通过上机实训,熟悉DNS效劳的主要概念及工作原理,掌握WIN2021系统中DNS效劳器的安装、配置与测试方法。

主要包括正向查找区域和反向查找区域的创立、资源记录的创立与管理、DNS客户端的配置、DNS效劳器的测试、子域和委派域的创立。

【实训内容】1 三台虚拟机连入自定义网络vmnet2。

2 虚拟机1,计算机名改为DNS1-学号姓名缩写,Id进入命令行,使用nsloou d进入命令行,使用nslooup命令分别测试web 学号姓名缩写和ftp 学号姓名缩写。

〔虚拟机3 命令行窗口截图〕学号姓名缩写,添加主机记录tstoys学号姓名缩写,IP是。

〔虚拟机2 DNS配置界面截图〕虚拟机1 DNS配置界面,右击效劳器名,选转发器选项卡,设置转发至虚拟机2。

〔虚拟机1 转发器配置界面〕虚拟机3,使用nslooup测试tstoys学号姓名缩写〔虚拟机3 命令行窗口截图〕/displaydns查看客户机缓存dns记录。

使用ipconfig/flushdns清空缓存。

〔虚拟机3 命令行窗口截图〕13 虚拟机1正向查找区域,右击tsfuture学号姓名缩写节点,选择属性,设置允许区域传送,只允许传送到虚拟机3。

虚拟机3安装DNS效劳器角色并创立辅助区域tsfuture学号姓名缩写并输入虚拟机1的IP地址作为主效劳器,从而设置为辅助DNS效劳器。

右击辅助区域节点,手动执行区域传送。

〔虚拟机3 DNS配置界面截图,查看记录是否传送到位〕。

dns服务器的配置实验报告

dns服务器的配置实验报告

dns服务器的配置实验报告
《DNS服务器的配置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配置DNS服务器,了解其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掌握DNS服
务器的基本配置方法和技巧。

二、实验环境
1.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16
2. 软件:Microsoft DNS Server
三、实验步骤
1. 安装DNS服务器软件
在Windows Server 2016上安装Microsoft DNS Server软件,并进行基本配置。

2. 配置DNS区域
创建DNS区域,并添加域名解析记录,包括A记录、CNAME记录等。

3. 配置DNS转发
配置DNS服务器的转发功能,以实现对外部域名的解析。

4. 配置DNS安全性
设置DNS服务器的安全策略,包括防止DNS缓存投毒、DNS劫持等安全措施。

5. 测试DNS服务器
使用nslookup等工具测试配置的DNS服务器,验证其解析功能和安全性。

四、实验结果
经过以上配置和测试,DNS服务器正常工作,能够正确解析本地和外部域名,
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DNS服务器的工作原理和配置方法,掌握了DNS服务器的基本配置技巧,提升了对网络基础设施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DNS 服务器作为互联网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配置和管理对于保障网络通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和能力。

六、参考资料
1. 《DNS和BIND》
2. 《Windows Server 2016技术手册》
3. 《网络安全基础》。

dns配置实验报告

dns配置实验报告

dns配置实验报告《DNS配置实验报告》在互联网世界中,DNS(Domain Name System)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充当着将人类可读的域名转换成计算机可读的IP地址的关键角色。

DNS配置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网络的稳定性和性能。

因此,进行DNS配置实验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DNS的工作原理,进而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效率。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DNS配置进行实际操作,探讨不同配置对网络性能的影响,并总结出最佳实践。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DNS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包括域名解析、DNS缓存、递归查询等内容。

然后,我们通过在实验环境中进行不同配置的设置,比如配置主机名、设置本地DNS服务器、修改DNS解析器等,来观察不同配置对网络连接速度、域名解析速度、访问稳定性等方面的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首先,正确配置本地DNS服务器可以显著提高域名解析速度,特别是对于频繁访问的网站。

其次,合理设置DNS解析器可以有效减少DNS查询的时间,提高网络连接速度。

另外,及时清理DNS缓存也可以避免因缓存过期而导致的访问问题。

通过实验,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常见的DNS配置错误,比如配置错误的DNS服务器地址、缺乏备用DNS服务器等,这些错误都可能导致网络连接不稳定或者无法访问某些网站。

总的来说,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DNS配置的重要性,掌握了一些常见的DNS配置技巧,并总结出了一些最佳实践。

正确的DNS配置可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性能,减少因域名解析问题导致的访问延迟和故障,对于企业和个人用户都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本次实验报告的分享,能够帮助更多的人更好地理解和掌握DNS配置,从而建立更加稳定和高效的网络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 DNS服务简单应用
一、实验目的
掌握Linux环境下DNS服务的安装及其相关文件的配置方法、DNS客户端的配置方法。

二、实验环境
在VMware虚拟机环境中安装一台Linux主机,作为DNS服务器端,名称为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

其中要注意,将虚拟机网卡设置为“仅主机模式”,如图1所示;并且在网络编辑器中将将VMnet1和VMnet8的“使用本地DHCP服务将IP地址分配给虚拟机”功能勾除,如图2、图3所示。

图1 虚拟机网卡设置
图2 将VMnet1的“使用本地DHCP服务将IP地址分配给虚拟机”功能勾除
图3 将VMnet8的“使用本地DHCP服务将IP地址分配给虚拟机”功能勾除
三、实验内容
某单位所在的域为“”内有3台主机,主机名分别为、、。

其中,DNS服务器的地址为192.168.10.3,3台主机的IP地址分别为192.168.10.4、192.168.10.5、192.168.10.6,现要求DNS服务器可以解析3台主机名和IP地址的对应关系。

四、实验步骤
1. 将DNS服务器的主机名修改为自己姓名的拼音(要求通过修改配置文件来修改主机名),并重启系统,让命令提示符处显示修改后的主机名。

如图2所示:
将实现该步骤的截图粘贴在以下位置:(包括修改配置文件的过程)
2. 将该服务器的IP地址设置静态IP地址192.168.10.3,重启网卡,并查询该服务器的IP地址是否配置成功,实现该步骤的截图:
3. 查询该服务器是否安装了DNS服务器的相关程序,如果没有安装,请安装。

实现该步骤的截图:(包括挂载软件安装盘的实现情况)
4. 确定安装完毕DNS服务相关程序后,根据实验内容的要求,进行DNS服务的配置。

第一步:查看DNS进行查询的顺序位置是否为(order hosts, bind)。

第二步:修改/etc/hosts,添加DNS服务器的IP地址、域名、主机名。

第三步:设置DNS客户端/etc/resolv.conf,指明搜索区域名和DNS服务器的IP 地址。

第四步:修改/etc/named.caching-namedserver.conf主配置文件中相应的授权。

(切记:该配置文件是在/var/named/chroot/etc目录中!!)
第五步:修改/etc/named.rfc1912.zones主配置文件,添加相应的正反向区域。

第六步:在/var/named/chroot/var/named目录中创建区域对应的区域数据库文件。

第七步:在刚刚创建好的区域数据库文件中添加相应的记录。

(包括正向区域文件和反向区域文件)
第八步:启动BIND服务
第九步:测试域名服务器(用host –l 域名/IP地址)
360云盘的分享地址:/QicZw2Q6ISZ6M 访问密码7c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