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2018)—青海省乡村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与研修整
国培计划(2018)教育部示范性项目

“国培计划(2018)”教育部示范性项目简报2018年第3期淮北师范大学2018年10月17日邂逅在淮师大的秋风习习中,用热情滋润着共同的幼教梦没有地域的阻隔,没有年龄的代沟,在这金秋的季节,我们齐聚在淮北师范大学,一起学习,一起探讨,一起交流。
在“国培计划(2018)”教育部示范性项目——紧缺领域骨干教师培训学前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子项目这个平台上,滚动着学员们如火的热情,流淌着专家们深邃的思想,碰撞出朵朵智慧的火花。
学习只有起点,研修没有尽头。
广西容县幼儿园的的甘东萍老师带着学员们做着生动趣味的课前小游戏。
上午,来自江苏常熟理工学院的张丹枫教授对《观察记录与案例撰写》这一专题从选题的目的意义、幼教科研中的观察记录以及幼教科研中的案例撰写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专业的解读,让我们夯实了专业知识,有了专业引领,相信在幼教的道路上我们会越走越宽!今天下午学员们有幸继续聆听了张教授关于《信息技术背景下幼儿园园本教研的诊断》专题讲座,张教授主要从两个部分展开这个讲座。
在导论部分,张教授带领大家追本溯源对学前教育的内涵、学前教育的目标、幼儿园课程、幼儿园教育活动、幼儿园游戏、江苏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进行了讲述与研讨,帮助大家更清晰的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
在幼儿园园本教研部分,张教授从园本教研的缘起,园本教研的涵义、园本教研的意义、园本教研的核心要素、园本教研的要求、园本教研的实施、信息技术背景下园本教研的资源建设、园本教研存在的问题这些方面娓娓道来让大家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10月12日,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领衔人国培教育项目专家徐志国老师,给大家分享了“幼儿行为观察——基于充分了解基础上的有质量支持”的课程,更是让参与学习的教师们心血澎湃,徐志国老师理论结合实际,生动的向大家诠释怎么做有高效的观察和有质量的支持,连环式的提问、对话、交流,充分调动起教师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现场高潮不断,幽默的讲课风格牵动着每一位教师的心,重新唤醒了教师们内心深处那份对幼教的热情,老师们纷纷下定决心要用红烛上摇曳的火光带给幼儿光明、方向、爱和温暖。
国培计划教师网络研修项目方案解读

国培计划教师网络研修项目方案解读背景为提升全国教育教学水平,国家教育部于近年来陆续推出多个教师培训项目,其中之一便是“国培计划教师网络研修项目”。
该项目主要针对中小学教师,旨在利用网络技术提供线上课程及交流平台,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及专业素养,促进教学与教育改革的深度融合。
本文旨在探讨该项目方案及其重要性。
方案内容该项目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研修内容与形式项目将提供线上研修班,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教学管理、课堂教学示范等课程。
研修方式为网络自主学习及线上交流讨论,在时间、地点上更为灵活,且便于不同地区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
2. 研修对象该项目主要针对中小学的教师,覆盖范围较广,不局限于特定学科及年级。
教师可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研修项目。
3. 研修期限研修期限为一年,根据课程设置和教师自主学习进度,研修时间更为灵活,无需要与地点限制。
4. 研修证书研修内容及交流互动记录将被存档,合格的教师将获得研修证书,且该证书具有权威性及可信度,有助于教师职业发展及评价。
重要性针对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研修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推进行业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而网络研修方案则更为灵活和便捷。
首先,网络研修突破了时间、地点的限制,教师可以在空闲之余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及地点,避免了人为安排上的烦恼。
其次,网络研修具有互动性,通过线上交流讨论以及互动学习,教师之间也能够促进交流与思想碰撞,从而提升自身水平。
最后,网络研修证书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也进一步挑战了传统线下培训的过程和结果,拓宽了教师的职业价值。
总的来说,“国培计划教师网络研修项目”通过提供线上课程及交流平台,为教师提供了更为便捷、灵活的研修方式。
通过该项目,教师不仅可以提高自身水平,还可以接受行业及政策的最新动态,促进个人职业发展及业内知识共享,并对于推进全国教育教学、行业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国培计划—青海省乡村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与研修整

国培计划()—青海省乡村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与研修整合培训心得体会赵志龙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入,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因此,对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力度,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是推动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推行新课标、实施新教材和学科教学整合的有力保证。
通过国培计划()—青海省乡村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与研修整合培训有以下的感触一、树立新理念随着信息化快速发展,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
作为一名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二、提升专业知识、通过聆听专家教授的讲解,真正理解了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掌握了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和软件的基本应用。
、通过聆听专家们对“信息化与课程融合”、“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中学体育教学研究”、“新技术、新媒体的学习”等等的解析,才真正的意识到自己在信息技术方面太落后了。
、通过聆听体育方面专家们对“如何开展激发中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初中球类运动项目中的教学问题”、“体育课中如何进行体能练习”、“体育课堂教学环节的有效设计与实施”等等,使我真正认识到体育专业方面知识的不足。
三、交流零距离、远程研修教育不再局限在课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媒体通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可以随时将自己的薄弱环节强化学习,直到完全巩固.更加便于对每个知识内容的融会贯通,使原来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成为现实。
、通过这个平台,与全国教育专家进行了一次“零距离”的接触,“面对面”聆听他们的辅导讲座、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让我开阔了视野。
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2018

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2018)”--中小学一线优秀教师和教研员研修项目河南师范大学初中生物(教研员)班工作简报二○一八年第二期本期内容【宝泉实践】 (2)“国培计划(2018)”—中小学一线优秀教师和教研员研修项目河南师范大学初中生物(教研员)班学员宝泉实践 (3)【学员大讲堂】 (4)“国培计划(2018)”—中小学一线优秀教师和教研员研修项目河南师范大学初中生物(教研员)班学员大讲堂 (4)【专家讲座】 (5)开封市教研室高级教师刘富林老师给学员作报告 (5)石家庄市教科所特级教师周予新给学员作报告 (6)我校陈广文教授给学员作报告 (6)山东威海教研室张涛老师给学员作报告 (7)我校高义栋副教授给学员作报告 (8)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刘新选教师给学员作报告 (9)我校赵荣栓教授给学员作报告 (10)【培训体会选登】 (11)大自然中的神奇生物“教具” (11)涤荡心灵专业盛宴 (12)“学做快乐奔跑的蜗牛”心得 (14)念好教研员能力提升的“三字经” (15)2018国培心得 (16)【宝泉实践】“国培计划(2018)”—中小学一线优秀教师和教研员研修项目河南师范大学初中生物(教研员)班学员宝泉实践10月13日早上,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李卫国、办公室主任杨献光等领导老师一早来送行即将去宝泉实践的学员,李院长与学员亲切交流,并对上山的一些注意事项进项了详细嘱咐,以确保每一位学员的安全。
在李发启老师、牛瑶老师以及学科班主任王棋文老师的带领下,学员共同乘车到达宝泉。
宝泉位于两省(河南、山西)三县(辉县、修武、陵川)交界处的辉县市薄壁境内,属于典型的峡谷生态观光景区,总面积110平方公里,是国家森林保护区,国家级重点生态公益林和太行猕猴保护区,年平均气温10度左右,气候宜人,空气清新。
宝泉地势险峻,百转千回,学员观看至此不仅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同时也深深地对开辟此山的人民感动敬佩。
午饭后,学员们继续向山上出发,一路山,李发启老师对植物独到的讲解深深地折服了学员,有学员说,关于植物学的好多知识现在已经大都变得模糊,今天听了李老师的讲解,又把理论和实践再次结合了起来。
“国培计划”——乡村教师工作坊研修学习及平台操作指南

研修 结果 评价
主题 研修 成果
新任 教师
青年 教师
骨干 教师
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方案”。被评为优秀记15分,良好10分, 合格6分,不合格0分
一节课的针对教学疑难问题“有效教学课例”(教学实录、微 课、微视频+教学反思)。被评为优秀记15分,良好10分,合 格6分,不合格0分
一节课的针对教学疑难问题“有效教学课例”(教学实录、 微课、微视频+教学反思)。被评为优秀记15分,良好10分 ,合格6分,不合格0分
15分 15分
骨干 教师
一份“教学模式创新方案”(精品课例、教学示范课等)。 被评为优秀记15分,良好10分,合格6分,不合格0分
15分
备注
网络研修共100学时,满分100分,累计达80分及以上为合格
工作坊主持人考核方案
工作坊主持人考核方案
考核维度
评价指标
考评标准
分值
集中研修 网络研修 线下研修
学习出勤率 缺席一次课,扣5分。
作业批阅率 主持活动
学员提交的作业批阅率达100%记10分,若批阅率 小于100%,则此项得分=批阅率×10
结合学员3次线下集中活动内容,组织指导3次线 上主题研讨活动
“国培计划(2019)”——乡村教师工 作坊网络研修已开始。请凭:用户名 (身份证号),密码(123456),登录
/ 学习。登录后请到学习指南下载操作手 册,如遇问题可咨询4008121228。
PART TWO
登录项目演示:
10分
线下 研修 情况
至少提交一份线下研修活动总结(包含培训内容、心得体会 研修活动总结 、本人和会场合影等)至继教网平台,提交得5分,被批阅为 10分
基于工作坊研修,构建TSSP联校研训体系

基于工作坊研修,构建TSSP联校研训体系摘要:校本研修是一种实效性的研究取向,也是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国培计划2018”网络研修后,我们思考是否继续线下研修,把工作坊成员联合成一个教研大组,七校联动教研,并形成围绕一个主题分校准备、集中展示研讨的TSSP研修模式。
即将教研主题、课例、研讨和学习四者有机结合,打破以往研讨活动就课论课的局限。
开展方式为:网络团队协作(The Network Team)完成——课题研究(Subject?Study)引领——展示交流与培训(Show And Train)结合——总结与评价(Professional Promotion)四步校本研训模式。
所以,对学校,对我们教师而言,本课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较高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这样解决了教师少、素质相对低的问题,同时起到了同伴互助的作用和高素质教师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校本研修;工作坊;七校联动;TSSP模式中图分类号:G6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7-026-02一、问题的提出习主席讲过:“坚持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
教师是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素质及其发展状况与教育质量紧密相关。
作为承载了新世纪教书育人这一重大使命的教师来说,只有自我更新、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才能承载职业使命、走上专业化发展旅程,终身学习对于教师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在信息技术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必须成为一名学习者。
而大多数教师是“一群渴望通过个人奋斗追求最大人生价值”的追梦者,都希望自己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提升专业精神,增强专业修养与掌握规律,拓展专业知识,强化专业技能的过程,有强烈的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
因此,探索形成一套引导教师追求成功,又具有校本特色的、行之有效的教师成长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这就需要探索老师们在立志、育人、教学、教研等方面的专业成长因素和路径。
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

学科简报第2期Array奥鹏学科组微课与翻转课堂本期导读 信息技术技巧 专家简介 问题答疑 拓展延伸苏小平简介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学术委员、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党建研究基地研究员。
曾任北京教育党校办公室主任、北京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等职务。
任职期间,曾担任 2001 年和 2007 年北京市高中新课改干部培训项目负责人,北京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绿色耕耘”、“春风化雨”和“名师培训”项目质量监控小组组长,2010 年全国中小学校长安全大规模远程培训以及一些地区中小学校长、园长核心能力建设与发展专题培训的主要设计者和组织实施者。
专家简介问题答疑本次答疑聚焦学员的五个共性问题,分别解答如下:1.什么是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我们先通俗地讲一下,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就是网下资源传到网上,网上资源取到网下;网下个人资源和团队资源在网上听取同伴和专家意见,优化、深化、升华,增加专业含量,再到网下实践中应用;网上他人资源取为己用,增加个人或团队的成长资本,或作为眼前的应用补缺,或作为长远的能量储存;校本研修变为开放式,对接网络研修,将本校的同伴变成行业同伴,将行业同伴的教育智慧带回本校;地上的校门被打开了,空间的校门也被打开了,地上与空间架起了一座桥,让您学习和发展的时空扩展了;不过,需要您勇敢地踏上这座桥,在地上与空间来回穿梭……所以说,资源不再仅是个人的,更是大家的;宝贵资源是要共建共享的。
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就是网上研修与面对面的校本研修(即在线学习与在场学习)结合,但是这种结合绝不是简单的相加或混合,而是在线学习与面对面学习的优势互补,使之创造性地融合为以一种新的方式,从而激发教师学习的在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形势要求下,网络以其灵活便捷连通的特点和高度的互动性促使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在向网络延伸,网络研修不仅大大扩展了交流的范围和内容,并有可能积累、共享较多的实践性知识,促进教师之间学习共同体的建立。
教师2018国培个人研修计划

教师2018国培个人研修计划【篇一】一、对国培计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二、感觉其内容的丰富性和别致性三、培训形式多样,参与性强四、理论性和实践性强五、对我业务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六、感觉可以进一步完善之处我从今年年初参加国培计划的幼师骨干培训以来,从通过听视频、做作业、参加讨论和评论,和老师与同学们不断的交流,感觉自己的理论水平提高了,知识视野开阔了,相信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我的教学技能和管理能力会得到一次根本性的转变和提高!现将具体五条心得总结如下:一、对国培计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幼教的国培计划是我们国家立足长远,通盘考虑后实施的一项重大培训项目,重点是解决学幼教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技能,让其在思想能得到一次解放和提高。
这项工作对我国的幼教事业势必会有一个巨大的推动效应。
对基层的幼儿老师会有一个明显的业务提高,对基层的幼教事业发展会有很好的带动作用。
二、感觉其内容的丰富性和别致性这次国培活动专家阵容强大,有很诸多教育专家的报告,很多都非常知名,学术地位高。
他们中有来自高校的学者,有来自知名幼儿园的园长,如此强大的专家阵容足以让我们领略各个领域专家的学术专业之深,接触了一次精彩的视听觉脑力激荡的培训盛会,专家的学识、睿智、幽默时刻回旋,茅塞顿开与豁然开朗充斥着我们,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专家的人格魅力,散发出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各个.报告精彩纷呈,理论知识有理有据,引发我们思考领悟,案例翔实有效。
三、培训形式多样,参与性强这次培训不但有老师视频授课,而且有作业,有评论、有上传资源,参与讨论!形式多样的参与活动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理论,巩固了技能,开阔了视野。
而且每项培训还有明确的考核和打分,让学员有了压力,有了标准,也有了动力。
通过这样形式多样的培训肯定会取得预期的效果。
四、理论性和实践性强这次培训的很多内容使我掌握了许多专业理论知识,也使我了解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这是一种对思想的陶冶、知识的启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培计划(2018)—青海省乡村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与研修整合培训
心得体会
-------赵志龙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入,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因此,对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力度,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是推动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推行新课标、实施新教材和学科教学整合的有力保证。
通过国培计划(2018)—青海省乡村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与研修整合培训有以下的感触
一、树立新理念
随着信息化快速发展,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
作为一名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二、提升专业知识
1、通过聆听专家教授的讲解,真正理解了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掌握了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和软件的基本应用。
2、通过聆听专家们对“信息化与课程融合”、“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中学体育教学研究”、“新技术、新媒体的学习”等等的解析,才真正的意识到自己在信息技术方面太落后了。
3、通过聆听体育方面专家们对“如何开展激发中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初中球类运动项目中的教学问题”、“体育课中如何进行体能练习”、“体育课堂教学环节的有效设计与实施”等等,使我真正认识到体育专业方面知识的不足。
三、交流零距离
1、远程研修教育不再局限在课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媒体通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可以随时将自己的薄弱环节强化学习,直到完全巩固.更加便于对每个知识内容的融会贯通,使原来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成为现实。
2、通过这个平台,与全国教育专家进行了一次“零距离”的接触,“面对面”聆听他们的辅导讲座、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让我开阔了视野。
专业方面,通过论坛与同仁们的谈化学、探迷惑,使我在思想、专业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这种平台,使我们的距离变得更近、更方便交流。
四、细节渗透
本次培训中,专家教授们都注重细节上的教学渗透,他们通过专题讲与案例分析和演示操作的方式,不仅教给我们知识和技巧,更在无形中用自己的言行来引导大家,在一些细节的讲解上十分细致,恰当地渗透一些学科常识,使不同程度的老师都能得到提高,真正的学有所获。
五、更新教学方法
此次远程教育培训,教育观念有所更新,教学方法更新,让我们农村教师也充分享受了运用远程教育培训的成果。
结合专家讲座、作业练习、教师间相互交流等学习方式,更新教学理念,也明确了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
六、增进友谊
1、在培训的整个过程中,我不仅仅是在学怎样教学生,更为重要的是,我学到了一些原来自己也不是太清楚的知识,巩固和升级了自己的知识库,这一点是非常有价值的。
在本次培训过程中,通过完成研修日志、教学策略、问题分析、教学反思等作业,我发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深深感到自身的不足,感到加强学习的重要性。
很多老师的作业中提供了精彩的案例,优秀的教学设计,完美的教学策略,这些都是值得我去学习的。
2、培训是短暂的,效益是明显的,收获是充实的。
研修平台上的老师都在努力地学习,积极地参与互动,发表文章和评论。
3、这一次培训活动后,我要把所学的教学理念,咀嚼、消化,
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要不断搜集教育信息,学习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课后经常撰写教学反思,以便今后上课进一步提高。
这次研修,使我耳目一新。
通过深入学习,知道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具有丰富的知识含量,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才能适应社会,适应学生。
这次培训我感觉增强了自身学习的紧迫性,危机感和责任感,树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只有不断进行教学观念的更新,树立新的教学观,转变教学方法,才能上出好课,才能上出学生喜欢的课。
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往往我们考虑到的只是“我该如何教”,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去学和练”的问题。
有人说过:上好一节课,不仅是知识信息的传播过程,更是一个心灵交汇的心理场。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的表现只是平平淡淡,没有激情,那么学生的情绪也不会特别高涨。
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自我的情感体现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这是收获丰厚的一次培训,充实和完善了自己,我很荣幸,但更多感到的是责任、是压力,也是促进我教学上不断成长的一次培训。
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
它让我站在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上审视了我的教学,使我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