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羟色胺综合征
5-羟色胺综合征的临床管理【临床必备】

5-羟色胺综合征的临床管理【临床必备】5-羟色胺综合征是由5-羟色胺受体过度刺激引起的药物性综合征。
该综合征是典型的临床三联征,包括精神状态改变、自主神经过度活跃和神经肌肉异常。
临床表现具有多变性,严重程度从轻微到危及生命不等。
5-羟色胺综合征的发病率和预防尚未明确。
5 -羟色胺综合症可能被低估,因为轻度病例往往由于非特异性症状而被忽视。
此外,医生对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症状和体征以及鉴别诊断缺乏认识,可能导致漏诊或误诊。
致病原因5-羟色胺综合征通常是5-羟色胺能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的结果,可能是由于药物滥用、过量服用、开始使用5-羟色胺能药物或增加目前处方的5-羟色胺能药物的剂量所致。
5 -羟色胺综合征相关的药物作用机制包括:抑制5-羟色胺的再摄取;抑制5-羟色胺代谢;5-羟色胺合成增加;5-羟色胺受体的激动作用。
最可能导致5-羟色胺综合征的5-羟色胺能活性的数量尚不清楚。
病理生理学。
血清素,也被称为5-羟色胺(5-HT),是氨基酸色氨酸的代谢物。
这种神经递质位于中枢和外围神经系统。
5-羟色胺能系统的调控开始于突触前神经元,其中色氨酸脱羧和羟化导致5-羟色胺合成。
5-羟色胺一旦产生,就被释放到突触间隙中,在那里它与5-羟色胺受体结合。
受体结合后,5-羟色胺再摄取发生在突触神经元中,在那里它可以可被单胺氧化酶代谢。
最后,代谢物在尿液中排出。
5-羟色胺综合症是由于突触后5-羟色胺受体受到过度刺激(主要是通过5-HT2A和5-HT1A受体的激动作用)而导致这一调节系统被破坏。
非特异性表现不幸的是,5-羟色胺综合症的许多症状都是非特异性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
症状的出现通常发生在摄入5 -羟色胺能药物后6-8小时内。
重要的是要立即认识到这些症状,并制定鉴别诊断,因为症状的突然进展是常见的,可能会导致危及生命的情况。
在轻微的5-羟色胺综合征病例中,患者可能有低烧或无发热。
中度和重度患者往往会出现体温升高,在危及生命的病例中体温为>41°C(105.8°F)。
5羟色胺综合征诊断标准

5羟色胺综合征诊断标准
5-羟色胺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神经系统疾病,通常由饮
食中摄入的大量5-羟色胺引起。
根据国际医学界的共识,诊
断5-羟色胺综合征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标准:
1. 典型病症和体征:患者需出现典型的5-羟色胺综合征症状
和体征,如间歇性肌肉僵直、震颤、锥体束征等。
2. 5-羟色胺食源性诱发:患者在接触食物或药物后出现症状加重,或者在接触到可能引起5-羟色胺释放的刺激物后出现症
状加重。
3. 排他性诊断:需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相似症状的疾病,如癫痫、脑退化性疾病、帕金森病等。
4. 正常的血和尿中5-羟色胺代谢产物:患者血液和尿液中的
5-羟色胺及其代谢产物的浓度应处于正常范围。
5. 长期治疗反应:患者对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治
疗应有明显的反应,包括症状缓解和生活质量改善。
需要注意的是,5-羟色胺综合征的诊断是一项临床诊断,没有
特异的实验室检查来确诊。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评估,并排除其他可能疾病的可能性,最终做出诊断。
5-羟色胺

5-羟色胺综合征SS是一种罕见的、由抗抑郁药引起的特异的药物并发症。
虽然少见但危险性很高,有报导SS的死亡率约为11%。
它和恶性综合征(NMS)表现有些类似,但SS属于5-羟色胺能神经功能紊乱,而NMS 为多巴胺能神经功能紊乱。
目前抗精神病药和抗抑郁药的联用十分普遍,临床表现又差不多,因此碰到联合用药时就不好区分,但两者的治疗并不相同,比如SS禁用溴隐停,而NMS需要用溴隐停治疗。
除病史外两者症状差别不明显:SS肌强直与肌阵挛均很明显,而NMS肌强直明显震颤不明显,很少见到肌阵挛;SS出汗明显但体温不很高,NMS则高热明显;SS可有瞳孔扩大,NMS则无瞳孔扩大;此外,NMS常可见肌酸激酶升高。
SS主要有三方面的临床表现:认知-行为改变、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和神经肌肉功能异常。
其中肌肉强直可作为有意义的SS的临床标志,下肢表现尤为明显。
单侧肌肉强直或局部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未见报道。
抽搐通常是全身性的,持续时间短。
发热通常是中度,但体温超过 41℃也不少见。
高血压的发生率是低血压的两倍。
认知一行为改变包括精神紊乱/定向障碍、高热、肌阵挛、激越、出汗、反射亢进、昏迷。
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肌强直、焦虑、高血压、震颤、轻躁狂、呼吸增快、功能亢进、嗜睡、瞳孔扩大、共济失调、抽搐。
神经肌肉功能异常有皮肤潮红、巴氏征、失眠、低血压、眼球震颤、幻觉、腹泻、磨牙、眩晕、腹绞痛、角弓反张、流涎、牙关紧闭。
有很多药物可引起SS,但最常见的是联合使用了导致中枢5-羟色胺神经递质增加的药物。
多数情况下并不是大剂量时发生,只有约13%的病例是因药物过量引起的。
常见的药物是阿米替林,西酞普兰,氯米帕明,氟西汀,氟伏沙明,丙咪嗪,吗氯贝胺,舍曲林,曲马多,帕罗西汀等等。
另外合用丁螺环酮,曲唑酮,圣约翰草,金刚烷胺,溴隐停,卡马西平时也应注意。
SS常在强效的5-羟色胺激动剂加量后很短的时间内发生,也可在加用第二个5-羟色胺活性药物后短期内发生。
麻醉与5羟色胺综合症

麻醉与5-羟色胺综合症5-羟色胺综合症(serotonin syndrome)是由于应用影响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的药物过量,或是这些药物的作用叠加,导致5-HT在突触间隙浓度过高,表现为中枢和外周的5-HT能神经元过度兴奋的一种临床综合症。
5-HT综合症的临床表现并非典型,轻微的症状可能不被察觉,而严重者可以致命。
目前,老年抑郁患者日益增多,其在应用麻醉镇痛药物的同时复合应用一些影响5-HT的药物,如:5-HT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RI),可能导致5-HT综合症。
对于麻醉医生来说5-HT综合症并非罕见,已经有一些个案报告。
5-HT系统的异常可以导致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可能是5-HT综合症的一种临床表现。
因此,麻醉医师应当对5-HT综合症有所认识。
一、5-HT系统简介5-HT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5-HT能神经元参与情绪、摄食行为、体温调节、睡眠等的调节。
5-HT合成的底物是色氨酸,经色氨酸羟化酶生成5-羟色氨酸,再经5-羟色氨酸脱羧生成5-HT,它不易通过血脑屏障。
5-HT在胞浆合成以后,进入囊泡储存;释放到突触间隙的5-HT主要通过5-HT转运体重摄取进入突触前膜中止生理功能,或者通过单胺氧化酶降解。
5-HT的受体有7种,即:5-HT1-7,还可以进一步分为不同的亚型。
5-HT3受体为离子通道型受体,其它均为G蛋白偶联受体。
二、5-HT综合征(一)诱发因素多种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使5-HT在突触接头处的浓度增加,从而诱发5-HT综合症,这些药物包括:1)增加5-HT的从突触前膜的释放药物,如:可卡因(cocaine),苯丙胺(amphetamine);2)减少突触前膜对于5-HT的重摄取药物,如:SSRIs,三环类抗抑郁药(tricyclic antidepressant,TCA),哌替啶等;3)减慢5-HT的降解速度的药物,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onoamine oxidase inhibitor,MAOI)。
5-羟色胺综合征一例

·病例报告·5-羟色胺综合征一例仲英洁 徐珊珊 刘晓利 作者单位:200331 上海,上海德济医院(青岛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综合内科通信作者:刘晓利,电子邮箱为liu.xiaoli@foxmail.com1 病例资料 患者男,71岁,汉族。
主因“反复胸闷气促5年,加重1周”于2018年4月30日收入上海德济医院内科。
患者既往患高血压病10年,心房颤动(简称房颤)5年,便秘5年,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和心力衰竭4年,癫疒间4年,焦虑症和抑郁症3年,慢性阻塞性肺病2年,脑梗死2年,结肠冗长症2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2年,2型糖尿病1年。
平时服用阿托伐他汀降血脂稳定斑块,华法林抗凝,呋塞米和螺内酯利尿改善心力衰竭,坎地沙坦降血压、比索洛尔和地尔硫艹卓控制房颤与心室率,左乙拉西坦抗癫疒间,左旋甲状腺素治疗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二甲双胍降糖,兰索拉唑抑酸(30mg,1次/d,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0.5mg/10mg,2次/d,口服)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10mg,1次/d,口服)抗焦虑抑郁治疗。
体格检查:血压152/82mmHg(1mmHg=0.133kPa),心率92次/min,呼吸20次/min,体温36.7℃。
末梢血氧饱和度98%。
神清,颈软,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双肺可闻及散在湿啰音。
心脏听诊:心率110次/min,心律不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
查脑钠肽前体1 220pg/mL,肝功能和肾功能正常。
心电图示房颤,心率100次/min,V4至V6导联ST段压低0.1mV,T波倒置。
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56。
入院诊断考虑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房颤,心力衰竭。
入院后予以呋塞米和螺内酯利尿,坎地沙坦降血压,比索洛尔和地尔硫艹卓控制心室率,华法林抗凝,阿托伐他汀降血脂稳定斑块等治疗后,患者胸闷、气促与心慌症状明显好转。
同时,继续给予兰索拉唑、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等药物维持治疗。
5-羟色胺综合征

相关药物
布斯哌隆、L-多巴、锂、 LSD、L-色氨酸、曲唑酮
安非他命、可卡因、MDMA(致 幻剂)、苯氟拉明、蛇根碱
SSRI 、TCA 、曲唑酮、万 拉法新、哌替啶 MAOI,如异唑肼、司来吉 兰
LSD:麦角酸二乙基胺;MDMA:亚甲二氧基去氧麻黄碱;SSRI:选择性5 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TCA:三环抗忧郁药;MAOI: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5-HT综合征没有特效实验
据报道有总CK,白细胞计数和转氨酶 水平增高,碳酸氢盐减低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衰竭,酸中毒或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为继发并发症
鉴别诊断:
首要鉴别诊断为恶性综合征(NMS) 共同的标准是意识改变,多汗,自主性不稳定,高热和肌酸激酶水 平增高。NMS多见于精神抑制药的快速加量
治疗:
1. 2. 3. 4.
高热的控制: 消除过度的肌肉活动 高热(体温超过41.1℃)的重度病人应该采 用非去极化药物(如维库溴铵)迅速诱导肌 肉麻痹,随后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 临床医师要避免使用琥珀酰胆碱,因其有 与横纹肌溶解症相关的高钾血症所致心律 失常的危险 退热药对治疗5羟色胺综合征不起作用, 体温升高由肌肉活动而不是下丘脑体温调 定点改变所致
诊治经过:
治疗:8月25日
氯硝安定1mg,bid 阿普唑仑0.4mg,qn 赛乐特10mg,qd 患者症状稍有改善,没有出现不良反应
9月1日:
赛乐特 加量至20mg,qd 患者症状进一步缓解,没有出现加量的副反 应
9月4日:赛乐特 30mg,qd
由于前次的加量患者可以耐受,所以缩短了 加量的时间,本次加量为 患者24小时内即出现了多汗,口干,烦躁等 症状,并且在女 性中的发病率比男性要高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城市人口中大约有 4.1%到6.6%在他们的一生中会得 焦虑症 焦虑症的焦虑和担心持续在六个月以 上
5羟色胺综合征诊断标准

5羟色胺综合征诊断标准5羟色胺综合征(serotonin syndrome)是一种由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5羟色胺(serotonin)水平异常升高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它通常是由于过度使用或错误使用影响5羟色胺系统的药物导致的。
下面将介绍5羟色胺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根据美国精神病学协会(APA)的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的定义,5羟色胺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如下:1.有过性状变化的病人同时服用或停用了诱发5羟色胺综合征的药物或药物组合。
2.至少有下列一项症状出现:肌肉僵硬,震颤,快速的反射反应或常常妨害功能反射,肌肉松弛,震颤,震颤,不安,烦躁,偏爱的位置,困难,烦躁,自主神经系统兴奋,例如多汗,脸红,潮红,心跳加快,心率加快,高血压,体温升高,瞳孔扩大以及皮肤潮红。
3.至少有一个下述症状出现:认知功能障碍,例如困惑,模糊视觉,觉得在梦中,意识丧失,嗜睡,攻击性,激动,神智不清。
4.上述症状不能只是由于另一种药物或其他精神疾病,如中风,抗胆碱药过量,抗精神病药滥用或停用,而引起。
5.症状必须引起临床上的苦恼或严重干扰患者的社交、工作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
在对5羟色胺综合征进行诊断时,医生通常会通过对病史的详细询问和体格检查来进行评估。
如果怀疑患者可能患有5羟色胺综合征,医生可能会对患者进行相关药物的检测来确认诊断。
药物检测可以通过血液、尿液或唾液等样本进行,以检测药物浓度是否超过了安全范围。
医生还要排除其他疾病或症状与5羟色胺综合征类似的可能性,如内分泌紊乱、急性中风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等。
因此,在诊断5羟色胺综合征时,需了解患者的全面情况,包括所有用药情况和病史。
总之,5羟色胺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并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
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用药历史来做出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及早发现和治疗5羟色胺综合征对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因此患者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五羟色胺综合征_百科

五羟色胺综合征_百科展开全文五羟色胺综合征是指神经系统五羟色胺功能亢进所引起的一组症状和体征,表现为认知功能/行为改变、神经肌肉异常、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三联征,包括激越、焦虑、轻躁狂、意识模糊、昏睡、大汗、腹泻、瞳孔扩大、发热、恶心、呕吐、心动过速、共济失调、反射亢进、肌肉强直、肌阵挛、震颤、寒战、静坐不能、牙关紧闭等。
基本信息•中文名:五羟色胺综合征•又名:血清素综合征•症状:五羟色胺亢进所引起的症状体征•类型:神经性病症简介五羟色胺综合征,因五羟色胺又名血清素,故五羟色胺综合征又名血清素综合征。
5-HT是位于脊核的神经元的一种神经传递介质。
5-HT神经元对睡眠-醒觉周期、心境、情绪、摄食行为和体温调节有影响。
5-HT综合征是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和其他5-HT能药物过度刺激5-HT1A受体的结果。
SSRIs的使用也综合征出现的频率有关。
无论年龄与性别,随着投药或者5-HT能药物的超高剂量使用24小时内就可以观察到发病。
5-HT综合征具有精神、自主性和精神病学障碍三联征的特征,出现4个主要症状和3和主要症状加上2个次级症状就可以确诊。
5-HT综合征是致命性的,但在众多的报道中当药物治疗停止均有良好的预后。
据报道随着投药以赛庚啶或冬眠灵病情即有改善。
进一步研究5-HT1A受体阻滞药物心得安和齐拉西酮的疗效尚有待于确证。
症状五羟色胺综合征是指神经系统五羟色胺功能亢进所引起的一组症状和体征,表现为认知功能/行为改变、神经肌肉异常、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三联征,包括激越、焦虑、轻躁狂、意识模糊、昏睡、大汗、腹泻、瞳孔扩大、发热、恶心、呕吐、心动过速、共济失调、反射亢进、肌肉强直、肌阵挛、震颤、寒战、静坐不能、牙关紧闭等。
5-HT综合征的机制:(1)增加L-色氨酸剂量能按比数增加5-羟基色胺(5-HT,或血清素)的生成;(2)苯异丙胺和其他药物增加了储存的5-羟色胺的释放;(3)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所致的5-羟色胺代谢抑制能增加突触前5-HT的浓度;(4)由再摄取抑制剂(如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所致的突触前神经元内5-HT受体的减少能增加突触的5-HT浓度;(5)直接的5-HT激动剂能刺激突触后5-HT受体;(6)锂盐能增强突触后受体的反应性,治疗表1:导致5-HT1A受体过度刺激的情况导致5-HT1A受体过度刺激的情况相关药物5-HT 前体或激动剂过剩布斯哌隆L-多巴,锂,LSDL- 色氨酸,曲唑酮5-HT释放增加安非他命,可卡因,MDMA(致幻剂),本弗拉明,蛇根碱5-HT再摄取减低SSRI ,TCA,曲唑酮,万拉法新,哌替啶5-HT 代谢减慢MAOI类如异唑肼,司来吉兰注:LSD:麦角酸二乙基胺;MDMA:亚甲二氧基去氧麻黄碱;SSRI:选择性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TCA:三环抗忧郁药;MAOI: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必须停用5-HT能药物,住院监测下给与静脉注射(IV)电解质溶液以利尿,尿量大于50–100 mL/h,以避免肌红蛋白尿症的风险,给予抗焦虑药物以缓解焦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HT综合症的机制:
(1)增加L-色氨酸剂量能按比数增加5-羟基 色胺(5-HT,或血清素)的生成
(2)苯异丙胺和其他药物增加了储存的5-羟 色胺的释放
(3)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所致的5-羟色胺代谢 抑制能增加突触前5-HT的浓度
作为自体活性物质 约90%合成和分布于 肠嗜铬细胞,通常 与ATP等物质一起储 存于细胞颗粒内
编辑课件
在刺激因素作用下, 5-HT从颗粒内释放、 弥散到血液,并被血 小板摄取和储存,储 存量约占全身的8% 5-HT作为神经递质, 主要分布于松果体和 下丘脑,对睡眠-醒觉 周期、心境、情绪、 摄食行为和体温调节 qd,之后症状明 显好转
患者为什么出现症状加重?
编辑课件
5羟色胺综合征
编辑课件
什么是5-HT综合症?
5羟色胺综合征是一种有可能危及生命 的不良药物反应,由治疗性药物使用、故 意服药自杀或意外药物相互作用所致 药物: 1. 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 2. 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 3.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4. 其他5-HT能药物过度刺激5-HT1A受体
这些症状可以是单独出现,也可以是 一起出现
编辑课件
焦虑症的诊断标准
A、在过去六个月中的大多数时间里,对某 些事件和活动(比如工作进度、学业成绩) 过度担心 B、个体发现难以控制自己的担心 C、焦虑和担心与至少下面六个症状中的三 个(或更多)相联系(至少有某些症状至少 在过去六个月中的大多数时间里出现) D、焦虑、担心和躯体症状给个体的社交、 工作和其他方面造成了有临床显著意义的困 难
编辑课件
5-HT综合征是致命性的 但在众多的报道中当药物治疗停止均 有良好的预后 据报道随着投药以赛庚啶或冬眠灵病 情即有改善 进一步研究5-HT1A受体阻滞药物心得 安和齐拉西酮的疗效尚有待于确证
编辑课件
5-羟色胺:又名血清素(serotonin) (5-hydroxytryptamine,5-HT)
编辑课件
辅助检查
血常规:正常 生化:正常 甲功: 大便:隐血(-) 小便:正常
诊断:焦虑症
编辑课件
焦虑症
焦虑症是一种并有显著与持续心理与身体 焦虑症状的状态,且非其它疾病造成的 1. 持续症状:( 广泛性焦虑症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 2. 阵发症状 : 3. (1)畏惧焦虑症 phobic anxiety disorders : 特殊状态下阵发的焦虑 (2)恐慌症 panic disorder: 任何情况下都可能发生的焦虑
编辑课件
患者主要症状:
情绪激动、抑郁交替,言语较多,回答不切 题,反复说一件事,重复一个动作(洗手、 打扫卫生等),坐立不安、心神不定、踱来 走去 自诉家人不关心自己,不陪同自己,大吵大 闹,甚至有轻生念头 一直担心自己身体健康状况,认为自己疾病 治不好 自觉心悸、心慌、胸闷、心前区不适或疼痛, 心跳和呼吸次数加快,全身疲乏感,失眠, 头昏
编辑课件
5-HT综合征是无论年龄与性别,随着 投药或者5-HT能药物的超高剂量使用 24小时内就可以观察到发病
编辑课件
5-HT综合征经常都被描述为一种包括 精神状态改变、自主神经机能亢进和 神经肌肉异常的临床三联征,但并非 所有该病患者都一致存在全部三种表 现 临床表现: 轻微病例:震颤和腹泻 威胁生命病例:谵妄、神经肌肉强直 和高热
编辑课件
焦虑症的治疗方法
生物医学研究者、认知行为研究者、和精 神分析学派的研究者从各自的理论出发, 为焦虑症提供了各自不同的治疗方法: 1. 精神分析治疗:因为精神分析学把焦虑症 的起因归结为压抑的无意识冲突 2. 认知行为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的不 同,运用行为治疗的医生有两种不同的方 法来治疗焦虑症 3. 药物治疗:抗焦虑药物是最常用的治疗焦 虑症的方法
编辑课件
E、焦虑和担心的内容不是其他(一轴)障 碍的特征内容。也就是说,焦虑和担心的内 容,不是关于被细菌感染(强迫症)、惊恐 发作(惊恐症)、当众出丑(社交恐怖症)、 长胖(神经性厌食症)、严重疾病(疑病 症),等等
F、上述症状不是由于药物的生理作用(例 如,服药,吸毒,酗酒)或者躯体疾病所引 起(例如,甲状腺分泌降低),也不仅仅是 发生在情绪障碍、精神病性障碍、或普遍发 展障碍之中
编辑课件
诊治经过:
治疗:8月25日
氯硝安定1mg,bid 阿普唑仑0.4mg,qn 赛乐特10mg,qd
患者症状稍有改善,没有出现不良反应
编辑课件
9月1日:
赛乐特 加量至20mg,qd 患者症状进一步缓解,没有出现加量的副反 应
9月4日:赛乐特 30mg,qd
由于前次的加量患者可以耐受,所以缩短了 加量的时间,本次加量为 患者24小时内即出现了多汗,口干,烦躁等 症状,并且其焦虑症状加重
编辑课件
焦虑症的症状学
焦虑症是一种普遍的心理障碍,在女 性中的发病率比男性要高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城市人口中大约有 4.1%到6.6%在他们的一生中会得 焦虑症 焦虑症的焦虑和担心持续在六个月以 上
编辑课件
焦虑症的症状学
其具体症状包括以下四类: 1. 身体紧张 2. 自主神经系统反应性过强 3. 对未来无名的担心 4. 过分机警
编辑课件
焦虑症临床表现
基本上有三组,亦可视为焦虑症的三大症状: 1. 病理性焦虑情绪:持续性或发作性出现莫名其妙的
恐惧、害怕、紧张和不安 2. 躯体不适症状:常为早期症状。在疾病进展期通常
伴有多种躯体症状:心悸、心慌、胸闷、气短、心 前区不适或疼痛,心跳和呼吸次数加快,全身疲乏 感,生活和工作能力下降 3. 精神运动性不安:坐立不安、心神不定、搓手顿足、 踱来走去、小动作增多、注意力无法集中、自己也 不知道为什么如此惶恐不安
编辑课件
5-羟色胺(5-HT)综合征
病案简介 定义 病理生理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及预防
编辑课件
病案:
张小娥,女,因“反复乏力、食欲下 降6+月,腹痛4天”入院 查体:T36.5℃,P70次/分,R18次/分, BP110/70mmHg,神清,精神差,心、 肺、腹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肿 入院时辅助检查:暂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