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顿将军

合集下载

小乔治史密斯 巴顿

小乔治史密斯 巴顿

个人荣誉
巴顿一生获得无数奖、勋章,以下为他所获准配带的军功勋章 ·杰出服役十字勋章加铜质橡叶 ·杰出服役勋章加2枚铜质橡叶 ·银星勋章加铜质橡叶 ·功绩勋章 ·铜星勋章 ·紫心勋章 ·银质救援勋章 ·墨西哥服役勋章 ·一 次 大 战 胜 利 勋 章 加 5 枚 战 斗 勋 标 ·欧 - 非 - 中 东 战 役 勋 章 加 银 质 和 2 枚 . . . . . .
小乔治·史密斯·巴顿 你们不会全部牺牲。每次主要战斗下来,你们当中只可能牺牲百分之二。不要怕死。每 个人终究都会死。没错,第一次上战场,每个人都会胆怯。如果有人说他不害怕,那是撒谎。有的人胆小,但这 并不妨碍他们象勇士一样战斗,因为如果其他同样胆怯的战友在那奋勇作战,而他们袖手旁观的话,他们将无地 自容。真正的英雄,是即使胆怯,照样勇敢作战的男子汉。有的战士在火线上不到一分钟,便会克服恐惧。有的 要一小时。还有的,大概要几天工夫。但是,真正的男子汉,不会让对死亡的恐惧战胜荣誉感、责任感和雄风。 战斗是不甘居人下的男子汉最能表现自己胆量的竞争。战斗会逼出伟大,剔除渺小。美国人以能成为雄中之雄而 自豪,而且他们也正是雄中之雄。大家要记住,敌人和你们一样害怕,很可能更害怕。他们不是刀枪不入。在大 家的军旅生涯中,你们称演习训练为“鸡屎”,经常怨声载道。这些训练演习,如军中其它条条框框一样,自 有......
个人著作
巴顿之墓 《狗娘养的战争》作者:乔治·巴顿
简介:巴顿在这本书中对自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时远征北非,西西里、横扫欧洲大陆进行了回顾,并同 时表达了自己对战争的一些看法。
相关纪念
美国多处街道以巴顿为名,纪念这位将军。 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巴顿路(PattonDrive) 田 纳 西 州 那 希 维 尔 市 乔 治 ·巴 顿 将 军 路 ( G e n e r a l G e o r g e P a t t o n R o a d ) 尚有由巴顿将军设计的M1913骑兵军刀,也称为巴顿军刀(PattonSaber)。 美国M46坦克、M47坦克、M48坦克、M60坦克均命名为巴顿坦克。 参考资料 1 第二次世界大战敌对双方的将领 .人民网[引用日期2019-07-05]

巴顿将军

巴顿将军

巴顿将军1943年2月。

英美联军在北非的卡塞林战场,美军第二兵团司令部所属士兵战斗情绪低落,部队纪律涣散。

联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决定,将已在摩洛哥登陆的美陆军中将乔治·巴顿调任第二兵团司令官,并由布莱特雷担任他的副手。

巴顿约五十多岁,毕业于西点军校,他永远衣着整齐,神情严肃,一向以治军严整、作战勇猛著称。

巴顿上任后整饬军纪,官兵们摆脱了失败、畏战的情绪,兵团成为纪律严明、斗志旺盛的部队。

巴顿不仅是个武将,还颇富于诗人气质。

他崇拜古代的战争英雄,常常在想象中把自己带到千年前的古战场去,甚至相信他自己就是古代英雄转世的。

号称“沙漠之狐”的天才军事家,德国元帅隆美尔研究了巴顿的为人和他的战略,先发制人地向巴顿发起了攻击。

但进攻的电讯被美方截获,在充分准备和强有力的空军配合下,德军大败,全部撤出了非洲。

但听到这场战役中,隆美尔本人不在非洲而在柏林养病时,巴顿的自尊心大受伤害。

他说:“我不愿与隆美尔的副手作战,这有损我的荣誉。

”新来的参谋柯德曼中校机灵地指出,作战计划是隆美尔制订的。

于是巴顿才回嗔作喜。

在进攻西西里之前,巴顿与英国蒙哥马利将军各有一套作战计划,艾森豪威尔出于各方面的考虑,也为了照顾英方情绪,采纳了蒙哥马利的作战方案。

这当然不合巴顿胃口。

1943年7月,英美军队分别在西西里岛东南的帕斯洛角和南部的基拉湾附近等地登陆。

德军无法分兵抵抗,便把主力阻挡蒙哥马利的东部战线,掩护部队北撤。

因此,英军遭到德军的顽强抵抗,而美军面前的敌人则兵力薄弱。

巴顿见蒙哥马利受阻,暗自高兴。

他命令部队快速进军,打算仍按他的计划去攻打西西里岛的西北重镇巴勒莫。

正在这时,联军司令亚历山大为了让东部英军打开战局,命令布菜特雷把维吉民公路让给英军。

美军只能在崎岖的山路上行军,如果再要冒险突进,必将遭到严重伤亡。

可是巴顿却不管这些。

他不顾亚历山大停止进军的命令和布莱特雷的反对,依旧命令步兵不顾死活地越过中部大山,横穿半岛,竟然攻占了巴勒莫,巴顿得意非凡,在与记者谈话时,嘲笑蒙哥马利胆小怯阵。

巴顿将军之死

巴顿将军之死

巴顿将军之死星条旗上的光辉——美国巴顿将军之死1945 年5 月6 日是巴顿将军率领的第3 集团军战斗的最后一天。

5 月7 日,德国最高统帅部以它全部的陆、海、空军无条件地向盟军投降。

枪炮声停止了,巴顿很感失望,因为他过于习惯战争了。

但是他所受到的欢呼又使他很快振作起来。

这位在两年半之前还只被少数职业军人和曲棍球爱好音所了解的人,现在成了一位历史性人物。

这位在西西里受到指责,在英国由于无关紧要的口误而受到非难,之后又侥幸没有被撤职的坚韧不拔的老战士,现在成了仅次于艾森豪威尔的最受欢迎的伟大圣战的英雄。

难以忍受的折磨已在胜利时得到的辉煌的奖赏中忘却了。

巴顿凯旋回美,引起了不同人的不同反应,因为巴顿一直到最后都是一位令人迷惑不解的人物。

当巴顿被邀请到波士顿讲演时,他仍然以战时的那种紧张势头去发表演讲,显然是为了保持国内战线对日作战的高昂士气。

巴顿坚持用激昂的语调,继续在不适当的时间和不适当的地点,眉飞色舞地大喊大叫他讲话。

由于他的颠狂的言词和激动的感情,他多次受到牧师、知识分子、甚至“星条报”的批评。

他们不得不费尽心机地去解释,他把和平和战备联系起来的真正意思是什么,但不幸的是,从他嘴里说出来的话却又像一个好战分子在号召对另外一个敌人重新开战。

显然,他的为打仗而打仗的嗜好受到了严厉的抨击。

不久之后,这位胜利的英雄的形象又变得暗淡起来。

在他事业的顶峰存在着一点阴影——他与艾森豪威尔的关系有点不正常。

很难确切地说明他们俩人互相不满的原因。

实际上,这俩位伟大战士的关系是随着战争的进程而紧张起来的,直到战争结束时人们仍然感到莫名其妙。

巴顿那些激动而敏感的部下对最高司令部的不满已不时带有怨恨的情绪,时而发脾气,时而进行嘲弄,其中有些是针对艾森豪威尔本人的。

这类今人不快的俏皮话最初来自第3 集团军的司令部,并且由于不断他讲来讲去最后不可避免地传到了艾森豪威尔的耳朵里。

这种话说明了巴顿部下普遍的情绪,就巴顿来说,他极力想表白自己与这些公然侮辱性的比喻没有关系。

铁血将军巴顿的著名演说词

铁血将军巴顿的著名演说词

铁血将军巴顿的著名演说词铁血将军巴顿(George Smith Patton, Jr.),是美国二战期间最具有代表性的将军之一。

他的名字已经被永载于美国军史的篇章之中,成为了军人们关于勇气、荣誉和使命的象征。

巴顿将军擅长激发士气、鼓舞士气和发表演讲,他的讲话激励了成千上万的美国士兵,不仅仅是今天,他的演说也成为了公认的经典名言。

本文将对巴顿将军的著名演说进行探讨。

1. 《让他们去死吧》1943年7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北非战场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巴顿将军在战场上殊死作战,已赢得了士兵和指挥官们的高度评价。

在一次战斗结束后,巴顿将军立即开始对手下官兵进行演说,这个演说由于其极富激情和刺激性,很快成为了二战后期最为著名的军事演说之一。

这就是《让他们去死吧》。

这篇演讲其实并不是巴顿将军专门为了打出知名度而编写的一篇演讲稿,而是他在前线战斗之后,随着他的心情进行的即兴演说。

在这篇演说中,巴顿将军细细讲述了不同意战争的敌人攻向他们的壕沟,以及他们无畏地将这些敌人杀死的情景。

他还告诫大家,只有那些愿意出生入死的士兵,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英雄。

这篇演讲语气激动人心,充满了军人特有的锐气和勇气,慷慨激昂的讲话方式激励了一代年轻人。

同时,这个简短而又振奋人心的演讲,也成为了二战期间最为流行、最有影响力的军事演讲之一,让巴顿将军的名字广为人知。

2.《永不放弃》1944年6月6日,北约盟军在诺曼底海滩登陆,发动了欧洲战场上的决定性战役。

在这次战争的第二天,巴顿将军对他的第三军进行了一次勉励,这次勉励被后人称为《永不放弃》勉励。

在这篇演说中,巴顿将军强调了士兵们的责任感和义务,并表达出他们需要在这场并非战争的战斗中毫不松懈,将战争还给敌人的决心。

他的标志性句子是:“每个人都需要有计划地去杀死一些德国人。

你们从来没有看过这么多的德国人。

” 这些话语并不是在鼓吹暴力,在表达一种必须的战争意义上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这篇演讲激起了巨大的情感共鸣,传达了士兵内心深处的使命感,感召他们努力战斗并为爱国之意献出自己的生命。

军事家乔治巴顿的简介资料

军事家乔治巴顿的简介资料

军事家乔治巴顿的简介资料乔治史密斯巴顿,一位美国陆军军官,一位四星上将,美国著名军事家。

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乔治巴顿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乔治巴顿简介乔治巴顿(1885年11月11日–1945年12月21日)是美国的一名高级军官,他指挥的美国第七军在二战地中海和欧洲作战,但最出名的是他指挥了著名的阿登战役。

1885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军人世家,乔治巴顿进入了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后来考入了美国军事学院西点军校。

他参加了1912夏季奥运会五项全能。

在法国学习击剑后的巴顿,被誉为欧洲最优秀的剑术大师。

巴顿还设计了M1913骑兵军刀,俗称“巴顿剑”。

同年,乔治巴顿作为一个学生被分配到堪萨斯。

正是在这里,他写下了“1913式骑兵操典”。

后来他加入了新成立的美国坦克部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指挥在法国的美军坦克投入战斗,战争临近结束负伤。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巴顿一直是装甲战理论的核心人物。

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了美军第二装甲师的指挥官。

乔治巴顿率领的美国军队在卡萨布兰卡突入地中海战区。

他指挥的美国第七军在西西里岛作战,他是第一个到达墨西拿的盟军司令。

1944年巴顿指挥第三军,在诺曼底登陆的战役中,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他带领军队救援陷入困境的美军,并在战争结束前率领军队进入了纳粹德国。

战争结束后,巴顿成为巴伐利亚州的军事长官,但后来因为他的不当言论被解除。

最终,巴顿于1945年12月21日在德国去世。

巴顿将军是怎样的一个人1904年,巴顿进入西点军校学习,在那里学习的第一年,因外语、数学成绩挂科而留级。

补考后再次挂科。

两次补考才勉强通过。

巴顿毕业后,通过他父亲的关系,直接分配到了骑兵部队担任营长。

1916年的时候,巴顿跟随约翰潘兴将军前去墨西哥剿灭叛乱武装,这是巴顿军旅生涯的第一战。

那么,到底巴顿将军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艾森豪威尔曾经这样评论巴顿:“他有一种非凡而又残酷的推动力”。

如果他的部队因为遇到雷区阻挡而不能前进时,他会率领部队缓慢地但却壮观地走过雷区,只为鼓舞士兵们的军心。

巴顿

巴顿


1945年3~5月率军突破齐格菲防线,强渡莱茵河, 突入德国腹地,占领捷克斯洛伐克西部,进抵捷奥 边境。9个月间,歼敌140万,解放大小城镇1.3万 座,且相对伤亡最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擢升四星 上将,德国投降后任巴伐利亚军事长官。同年10月 转任第15集团军司令。西西里岛登陆战役期间,巴 顿因殴打士兵遭到媒体抨击(即“打耳光事件”), 引起盟军总部的反感。战争结束不久,他又在正式 场合出言不慎,被媒体加以利用,使他在军中的地 位更受到影响。1945年12月9日,打猎途中遇车祸 受伤,12月21日殁于德国海德堡。
二战英雄人物之
家世背景
生世自叙 军事生涯 家庭成员 人物评价
铁血将军

乔治· 巴顿(George Smith Patton),是一位美国陆 军四星上将,是第二次世 界大战中著名的美国军事 统帅。乔治· 巴顿作战勇猛 顽强, 重视坦克作用,强 调快速进攻,有“热血铁 胆”、“血胆老将”之称。 巴顿不仅是将军也是文人; 是一个具有政治、军事、 哲学头脑的人;更是一个 最具个性和人性的人。使 之成为第二世界大战中一 颗耀眼军事明星。
巴顿将军

四星上将巴顿
小乔治· 史密斯· 巴顿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南部
的圣加布里埃尔(San Gabriel),父亲乔 治· 史密斯· 巴顿(1856年9月30日—1927年6 月)是一名地方检察官,1877年毕业于维吉 尼亚军校(Virginia Military Institute,简称 VMI),曾担任加利福尼亚州圣马力诺(San Marino)首任市长,之后继承了威尔逊事业, 生活富裕。母亲露斯· 威尔逊(Ruth Wilson), 外公本杰明· 威尔逊(Benjamin Wilson)是帕 萨迪纳市 Pasadena)大地主、洛杉矶首任 市长,也是加利福尼亚州最大的葡萄酒和白 兰地酒制造商。

乔治·巴顿

乔治·巴顿
,有他自己独创 的一套硬性常规,一直都在拼命地摸索,希望得 到别人的理解和爱戴。但是,他内心深处又有一 种奇怪的恐惧感,一旦得到别人的谅解和爱戴, 他又逃避或躲开。

尽管他有充沛的力量和超人的精力,但是他 却有一种病态的惧怕心理,担心自己身上有某些 潜在的弱点——即可能损害他的形象的脆弱性或 易碎性——就像一个天才在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的全盛时期,总是担心自己会精神错乱而感到苦 恼。 巴顿在这个世界上只敢向两个人暴露他的内 心世界,这就是他的妻子和内弟弗雷德里克· 艾尔, 因为他们总是同情他的。他那粗暴的态度和刺耳 粗野的语言,把别人都拒之于千里之外。他生怕 别人与他太接近了会发现他生活中的这一隐秘。 他以为,他这种倔强的脾气与北美印第安族辛尼 加人相仿,他们是宁玉碎而不瓦全的。
生平概述




巴顿,1885年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军人世家。他 从小爱出风头,立志要成为将军。 1919年回国后,返回骑兵部队任职,同时从事坦克研 究工作。 1932年毕业于陆军参谋学院。 1935年任夏威夷军区情报处长。 1940年春夏,德国以坦克为主力兵种横扫西欧后,美 国开始重视装甲兵建设。巴顿于 7月被起用为装甲旅旅长, 12月升任为新成立的第 2装甲师师长,并晋升为少将。 1942年再升任第 1装甲军军长。同年 11月,作为北非 远征军西部特遣部队司令,率部参加北非登陆战役,占领 法属摩洛哥。后负责组建美国第7集团军。 1943年 3~4月,他参加整装被隆美尔击败的第2军, 并接替弗雷登道尔任该军军长;4月晋升为中将。同年 7~8月,指挥美军第 7集团军参加西西里岛登陆战役,抢 在蒙哥马利之前拿下了该岛首府墨西拿。


乔治· 巴顿(George Smith Patton),是一 位美国陆军四星上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著名的美国军事统帅。乔治· 巴顿作战 勇猛顽强, 重视坦克作用,强调快速进 攻,有“热血铁胆”、“血胆老将”之称。 巴顿不仅是将军也是文人;是一个具有政 治、军事、哲学头脑的人;更是一个最具 个性和人性的人。他是第二世界大战中一 颗十分耀眼的军事明星。

(完整版)巴顿将军的传奇一生_励志

(完整版)巴顿将军的传奇一生_励志

巴顿将军的传奇一生在枪林弹雨中,他勇敢地闯过敌人炮火的封锁线,进入敌军阵地;身为高级将领,他固执地出现在战争的前沿阵地,站在士兵中间。

这位勇士就是小乔治•史密斯•巴顿。

巴顿是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将军之一,是美国陆军四星上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具有出色的表现,为盟军在欧洲战场上取得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

他作战勇猛顽强,富有进攻精神,被部下称为"•血战老将”,同时他自信勇敢,富有冒险精神,又被称为“现代骑士”。

1885年11月11日,巴顿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加夫列尔出生了。

他的父亲乔治•史密斯•巴顿是一名地方检察官,曾担任过加利福尼亚州的圣马力诺首任市长,母亲蘇斯•威尔逊,从她父亲手中继承了1800英亩的大农场,因此,巴顿一家生活得非常富裕。

巴顿的祖父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立下卓著战功后死在疆场上的一位将军。

巴顿的祖父毕业于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联邦军上校,曾自己组建过一支训练有素而又名扬一时的队伍——“坎那华步兵”,最后在第二次温切斯特战斗中牺牲,巴顿的家中一直珍藏着祖父战死时留下的马鞍。

巴顿的父亲也毕业于弗吉尼亚军事学院,由此,巴顿家庭中浓厚的军事氛围可见一斑。

巴顿从懂事起,听到显多的就是大人们讲的关于打仗和战争的话题。

长大一点后,他总是缠着长辈或者来访的亲属给自己讲有关打仗的故事,而且总是听得特别认真,特别投入。

跟其他小男孩一样,小巴顿总是特别喜欢拿着玩具刀枪冲杀。

对刀枪特别感兴趣的巴顿总是把农场看做战场,并且在农场上到处游逛、玩耍。

虽然巴顿家在圣加夫列尔镇有很好的房子,但小巴顿总是喜欢过农场生活,因为在农场里他可以把田野里的向日葵、牛马随意想象成敌军,可以制定各种进攻方案,向“敌军”冲杀过去,也可以用自制的望远镜望整个农场。

巴顿有个博学多才而且喜欢农场生活的姑妈,姑妈毎天都有一个任务,那就是在夜幕降临时从农场上把巴顿俘获回家。

巴顿家的藏书非常多,姑妈为了能够让小巴顿安静下来,经常会给巴顿读包括司各特的《海盗》《十字军故事》,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在内的作品而每当听到这些富有传奇色彩的作品时,小巴顿就会安静下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物简介( ) 人物简介(2)
巴顿将军作战勇猛顽强, 重视坦克作用, 巴顿将军作战勇猛顽强, 重视坦克作用,强 调快速进攻, 热血铁胆” 血胆老将” 调快速进攻,有“热血铁胆”、“血胆老将” 之称。 之称。 巴顿不仅是将军也是文人;是一个具有政治、 巴顿不仅是将军也是文人;是一个具有政治、 军事、哲学头脑的人; 军事、哲学头脑的人;更是一个最具个性和人 性的人。 性的人。 他是第二世界大战中一颗耀眼军事明星。 他是第二世界大战中一颗耀眼军事明星。
二战英雄 ——巴顿将军
人物简介( ) 人物简介(1)
外文名: 外文名:George Smith Patton 中文名: 中文名:乔治·巴顿 国籍: 国籍:美国 出生地: 出生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出生日期: 出生日期:1885年11月11日 逝世日期: 逝世日期:1945年12月21日 职业:美国陆军四星上将 职业: 毕业院校: 毕业院校:西点军校 主要成就: 主要成就:二战中著名的美国军事统帅
所获军功奖章( ) 美国陆军勋章 所获军功奖章(1)—美国陆军勋章
杰出服役十字勋章加铜质橡叶 杰出服役勋章加2枚铜质橡叶 银星勋章加铜质橡叶 功绩勋章 铜星勋章 紫心勋章 银质救援勋章 墨西哥服役勋章 一次大战胜利勋章加5枚战斗勋标 欧-非-中东战役勋章加银质和2枚铜质服役星章 美国防卫服役勋章 二次大战胜利勋章 作为德国巴伐利亚地区首任占领军司令,1955年美国陆军追赠陆军占 领勋章,以表扬他的表现。
主要战绩( ) 主要战绩(2)
1943年 3~4月,他参加整装被隆美尔击败的第2军,并接 替弗雷登道尔任该军军长;4月晋升为中将。同年 7~8月, 指挥美军第 7集团军参加西西里岛登陆战役,抢在蒙哥马 利之前拿下了该岛首府墨西拿。 1944年 1月,到英国就任美国第 3集团军司令。6月,盟 军在诺曼底登陆 诺曼底登陆后,率第 3集团军跟进,8月进入布列塔 诺曼底登陆 尼半岛和法国中部,随即协同盟军在法莱斯战役中重创德 军,并向洛林方向追击。在当年 12月开始的阿登战役 阿登战役中, 阿登战役 他奉命率部驰援被围困在巴斯托捏的美军,打退了德军。 1945年 3~5月,巴顿率部突破德国“齐格菲防线”,强 渡莱茵河,突入德国腹地,进至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边 境。德国投降后,调任第 15集团军司令兼巴伐利亚军事 行政长官 。
所获军功奖章( ) 外国勋章 所获军功奖章(2)—外国勋章
大不列颠巴斯勋章 大不列颠帝国勋章 比利时猎豹勋章 比利时十字勋章 法国荣誉勋章 法国十字勋章 ……
回顾老照片我的评价来自巴顿将军是一个伟大的士兵、战术天才, 是一个具有政治、军事、哲学头脑的人 。
THE END 谢 谢!
主要战绩( ) 主要战绩(1)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巴顿组建了美国第一支坦克部 队,他因此获得“美国第一坦克兵”的美誉 。 1940年春夏,德国以坦克为主力兵种横扫西欧后,美 国开始重视装甲兵建设。巴顿于 7月被起用为装甲旅 旅长,12月升任为新成立的第 2装甲师师长,并晋升 为少将。 1942年再升任第 1装甲军军长。同年 11月,作为北非 远征军西部特遣部队司令,率部参加北非登陆战役, 占领法属摩洛哥。后负责组建美国策 7集团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