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新手入门必看基础
工程测量基础知识

工程测量基础知识工程测量基础知识(上)工程测量是现代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工程测量中,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工程测量基础知识。
一、坐标系坐标系是测量中用来表示物体位置的工具。
在工程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有直角坐标系、极坐标系和三维空间坐标系。
直角坐标系:以两条与直角相交的数轴作为基准线,设定一个起点,以此为原点建立坐标系。
水平方向的数轴称为x 轴,垂直方向的数轴称为y轴,建立如此的坐标系称为直角坐标系。
极坐标系:以一个点(极点)为原点,以一个正方向(极轴)为基准线,在平面内任取一条射线(极径),沿极轴逆时针方向旋转一个角度即可表示一个坐标点。
三维空间坐标系:包括直角坐标系和球面坐标系。
直角坐标系是正交的三条数轴构成的坐标系,每个空间点的坐标由三个数值确定。
球面坐标系是以一固定点(球心)为原点,确定一条射线(北极星指向赤道)为定向基准,该射线为z轴,建立球面坐标系。
二、水准高程水准高程是指相对于海平面的高度,是工程测量中常用的高程指标。
水准高程的测量一般采用水准仪来进行,通过测量基准面上某一点到被测点的真实高度的差值,可以得到被测点的高程。
三、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是指实际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距,在工程测量中是不可避免的问题。
测量误差可以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由于测量仪器的缺陷或使用不当,导致测量结果具有一定的偏差,称为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由于测量仪器、环境等因素引起的误差称为随机误差,其大小和方向不定,难以去除。
四、测量精度测量精度是指测量结果与实际值之间的差距,是表征测量结果优劣的重要指标。
测量精度的高低取决于测量仪器的精度、实施测量时的环境和测量员的技能水平等因素。
测量精度常用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绝对误差,另一种是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的绝对值,相对误差是指绝对误差与真实值之比。
在实际工程测量中,通常以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和误差限等指标来评价测量精度的好坏。
测量的基本知识

图2.6-2
子午线收敛角 通过地球上经度不同的两点P′点与C点的子午线不是平行的,而是彼此渐渐接近,向两极收敛。如下页图2.6-3。若通过P′和C两点作子午线的切线P′T,CT,则该两切线所组成的角度γ称为子午线收敛角。
图2.6-3
求子午线收敛角的近似公式:
01
B为C、P′的大地纬度。当经差△L不变时,纬度愈低,则子午线收敛角愈小。在赤道处, ,反之,在两极处子午线收敛角最大 。
象限角 从基本方向线的一端量至某一直线的锐角,来表示直线的方向,叫作象限角。象限角是由基本方向线的北端或南端起算,向东或向西量至该直线的角度。其值在0°~90°之间。象限角不仅要注明角值的大小,还要注明所在的象限。例如北东20°,南西35°。
磁方位角与真方位角的关系 地磁的南北极与地球的南北极并不重合。因此,过地面上一点的磁子午线不与真子午线重合。两者之间的夹角称为磁偏角,如下页图2.6-2中的δ。磁偏角有东偏和西偏的区别。按磁偏角取东偏为正,西偏为负,可用一般形式来表示二者关系,即
02
坐标方位角 子午线向两极收敛,不在子午线方向上的任一直线,过其两端的子午线是不平行的。设有直线P1P2,在P1 、P2点的真方位角分别为α1、α2,两者相差一个子午线收敛角γ,而子午线收敛角随直线两端点间的远近而变化,这为计算增加不少麻烦。故在测量工作中,通常采用高斯直角坐标纵线作为基本方向,由于高斯平面坐标纵线都是互相平行的,因此同一直线上各点的坐标方位角相等。
1:298.257
IUGG第16届大会推荐值
1975大地测量参考系统
1979
6 378 137
1:298.257
IUGG第17届大会推荐值
WGS-84系统
1984
6 378 137
工程测量员初级理论知识点

工程测量员初级理论知识点工程测量员是在建筑、土木、道路、桥梁、隧道等工程项目中负责测量工作的专业人员。
作为一个初级工程测量员,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点,以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初级工程测量员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点。
1. 坐标系和坐标转换:工程测量中常使用的是笛卡尔坐标系,包括二维坐标系和三维坐标系。
二维坐标系由水平方向的X轴和垂直方向的Y轴组成,三维坐标系在二维坐标系的基础上增加了高程方向的Z轴。
在测量过程中,常需要进行坐标转换,将平面坐标转换成三维坐标或者相反。
2. 测量仪器和测量误差:工程测量中常使用的仪器包括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等。
全站仪是一种精密测量仪器,可以同时测量距离、角度和高差。
在测量过程中,会产生不可避免的测量误差,包括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了解误差的来源和控制方法对于提高测量精度非常重要。
3. 常用测量方法:工程测量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平距测量、方位角测量、高差测量等。
平距测量是通过测量起点和终点的距离来确定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方位角测量是通过测量起点和终点的方位角来确定方向。
高差测量是通过测量起点和终点的高差来确定高程。
4. 坐标测量和控制点布设:在工程测量中,常需要通过测量和确定一些控制点的坐标来进行后续的测量工作。
控制点的布设需要考虑到坐标的准确性和测量的可靠性。
合理选择布设点位,合理选择测量仪器,并进行仔细的测量和记录,是保证控制点准确性的关键。
5. 弧段测量和曲线测量:在工程测量中,常需要测量和绘制道路、河流等的曲线。
弧段测量是通过测量起点、终点和曲线的中间点来测量曲线的几何参数。
曲线测量是通过测量曲线的半径、圆心角等参数来确定曲线的形状。
6. 角度测量和方向测量:角度测量是工程测量中常用的测量方法之一。
通常使用经纬仪或全站仪来测量角度。
方向测量是测量某一物体或地点相对于参考方向的方向。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磁场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校正。
7. 高程测量和水准测量:高程测量是测量地面或建筑物等各点的海拔高度。
测量基础知识

第三章 测量方法分类
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测量器具的示值直接反映被测量 量值的测量为绝对测量。用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测量 轴径。将被测量与一个标准量值进行比较得到两者差值 的测量为相对测量。如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孔径为相对测 量。 被动测量和主动测量:产品加工完成后的测量为被动测 量;正在加工过程中的测量为主动测量。被动测量只能 发现和挑出不合格品。而主动测量可通过其测得值的反 馈,控制设备的加工过程,预防和杜绝不合格品的产生。
Page 13
第四章 测量误差 ①测量器具:测量器具设计中存在的原理误差,如杠杆机 构、阿贝误差等。制造和装配过程中的误差也会引起其示 值误差的产生。例如刻线尺的制造误差、量块制造与检定 误差、表盘的刻制与装配偏心、光学系统的放大倍数误差、 齿轮分度误差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基准件的误差,如刻线 尺和量块的误差,它是测量器具误差的主要来源。
Page 11
Page 12
第四章 测量误差
由于测量过程的不完善而产生的测量误差,将导致测得 值的分散入不确定。因此,在测量过程中,正确分析测 量误差的性质及其产生的原因,对测得值进行必要的数 据处理,获得满足一定要求的置信水平的测量结果,是 十分重要的。 测量误差定义:被测量的测得值x与其真值x0之差,即: △= x -x0 由于真值是不可能确切获得的,因而上述善于测量误差 的定义也是理想的概念。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将比被测量 值的可信度(精度)更高的值,作为其当前测量值的 “真值”。 误差来源:测量误差主要由测量器具、测量方法、测量 环境和测量人员等方面因素产生。
Page 10
第三章 测量方法分类
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测量器具的测头与被测件表面接 触并有机械作用的测力存在的测量为接触测量。如用光切 法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即属于非接触测量。
测量的初步知识要点

一、知识要点:1.为什么要测量?2长度测量工具:;3.长度的单位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符号:。
其他长度单位:、、、、、等。
单位换算关系:1 km =1000 m = 103 m ; 1 mm =0.001 m = 10-3 m1 dm =0.1 m = 10-1m ; 1 µm =0.000 001 = 10-6 m1 cm =0.01 m = 10-2 m ; 1 nm =0.000 000 001 m = 10-9 m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①“会选”:根据测量对象,选取量程合适、分度值合适的刻度尺。
②“会放”:尺要放正,刻度与被测物体紧贴,被测物体的一端与刻度尺的零刻度或某一刻度对齐。
③“会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④“会读”:读数时,不足1个分度值的部分要进行估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⑤“会记”:测量值 = 准确值 + 估读值 + 单位。
6.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1)累积法由于测量工具的准确度有限,直接对微小量进行测量就会出现较大的误差。
因此测量时,把数个相同的微小量放在一起进行测量,再将测量结果除以被测量的个数,得出被测量值,这种方法叫做累积法。
例如,要知道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测出100张这样纸的总厚度,然后将此测量结果除以100,就知道了一张纸的厚度N匝细铜丝紧密缠绕时长度为L,则细铜丝直径为D= 。
(2)化曲为直法测量一元硬币的周长时,可用一根细棉线绕硬币一周,然后将细棉线拉直,细棉线的长度即为硬币的周长。
测量中国地图上中国的边境长度,可(3)配合法借助一些辅助工具的配合来测量的方法叫做配合法。
例如,测量硬币的直径时,我们可以借助两只三角板来测量,如图所示,利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配合进行测量。
(4)滚动法通常先测出某圆的周长,让此圆在被测曲线路径上滚动,同时记录滚动的圈数。
然后用圆周长乘以圈数可得到曲线路径的长度。
这种方法叫滚动法。
汽车的计程器就是依据这种原理制成的。
测量工程需要什么知识点

测量工程需要什么知识点测量工程是一门应用科学,它涉及到测量、测绘和相关领域的技术和方法。
在工程领域中,测量工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物理量的测量和分析,测量工程师能够为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
下面将逐步介绍测量工程所需的知识点。
1.数学基础知识:测量工程的基础是数学。
熟练掌握代数、几何、三角学和微积分等数学知识对于测量工程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这些数学知识将用于计算和解决测量问题,例如测量误差的分析和校正。
2.物理学基础知识:测量工程也需要一定的物理学基础知识。
了解力学、光学、电磁学和声学等物理学原理将帮助测量工程师理解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测量仪器与设备:测量工程师需要熟悉各种测量仪器和设备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例如,全站仪、水准仪、测距仪和GPS等。
了解这些仪器和设备的性能和操作规程,能够根据具体测量任务选择合适的工具。
4.测量数据分析与处理:测量工程师需要具备数据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这包括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误差分析和校正。
同时,熟练掌握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如Matlab或Python等也是必备的技能。
5.地理信息系统(GIS):GIS是测量工程中的重要工具。
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能够对测量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和可视化,提高工程项目的规划和管理效率。
6.工程测量理论:了解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框架是测量工程师的基本要求。
包括测量误差的来源和分类、基准面的选择和建立、测量数据的精度要求等。
这些理论知识将指导测量工程师在实际工作中的决策和操作。
7.工程测量实践:除了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也是测量工程师不可或缺的部分。
通过参与实际测量项目,了解现场测量的方法和技巧,掌握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实际操作流程。
综上所述,测量工程需要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仪器设备、数据处理、GIS、工程测量理论和实践等多个知识点。
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和技能,测量工程师才能准确、可靠地完成各类测量任务,并为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支持和保障。
测量基础知识

测量基础知识第一章测量的基本知识一.测量学分为两种;一种是测定,也叫测绘,另一种称为测设,也叫放样或施工放样。
二.由静止的海水面所包围并延伸进大陆和岛屿后,形成一个封闭曲面,大地水准面是与平均海水面重合的一个封闭曲面。
三.任何静止的水面在测量学中均可称为水准面。
注意:水准面有无数个,而大地水准面只有一个。
四.坐标系:地理坐标系、高斯平面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
五.地面上任意一点沿铅垂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简称高程。
六.1985年青岛水准原点高程为72.289米七.测量的基本工作为:水平角(方向)、距离、高差。
八.我们把地球可以看做一个球体,其半径为6371千米。
九.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为:1.从整体到布局,由高级到低级,先控制后细部、 2.前一步未做到检核。
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
第二章高程测量一.Hab=后视读数a-前视读数b (已知点-未知点)二.通过物镜光心和十字丝交点的连线称为望远镜的视准轴。
三.瞄准目标后,眼睛在目镜端做上下移动,会发现十字丝与目标影像也有相对移动,读数随眼睛的移动而改变,这种现象称为视差。
产生视差的原因是目标通过物镜后的影像与十字丝分划板不重合,消除视差的方法是交替调节目镜和物镜的调焦螺旋,使目标影像落在十字丝分划板上。
四.双面尺要成对使用,一对尺子的黑色分划,其始数字都是从零开始,而红面的起始数字分别为4687mm和4787mm。
五.水准尺的使用:1.安置 2.粗平 3.瞄准 4.精平 5.读数六.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的,其高程达到一定精度的高程控制点叫做水准点,简记:BM七.进行水准测量的路线称为水准路线,可布置成单一水准路线和水准网。
单一水准路线有闭合水准路线、附和水准路线、支水准路线。
八.测站检核的主要方法:1.改变仪器高法2、双面尺法 3.倒立尺法九.十.水准仪轴应满足的条件:圆水准轴平行仪器竖轴、水准管轴平行视准轴、十字丝横丝垂直于竖轴。
十一.主要误差:仪器及工具误差、观测误差、外界条件的影响。
测量的基本知识

一、测量的基本知识1、测量工作的基准线、基准面指什么答:重力的方向线称为铅垂线,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
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2、什么叫水准面?什么叫大地水准面?答:水准面是自由禁止的海水面,是等位体,有无数个。
大地水准面是静止平衡状态下的平均海水面,向大陆岛屿延伸而形成的闭合水准面。
3、何谓绝对高程?何谓相对高程?我国的高程系统?高差答:绝对高程,地面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绝对高程,通常称为海拔,也称作标高。
相对高程,地面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达某一水平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新的国家高程基准面是根据青岛验潮站1952~1979年27年间的验潮资料计算确定,根据这个高程基准面作为全国高程的统一起算面,称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高差:高差是两点间高程之差。
用高程测量方法测出未知高程的点时,先从已知高程点测出两点的高差,再计算出未知高程点的高程。
未知点比已知点高,两点的高差为正,反之为负。
4、测量中的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什么区别?答:测量坐标系X 轴是南北方向的、X 轴朝北,Y轴是东西方向,Y轴朝东,另外测量坐标系中的四个象限按顺时针编排,这些正好与数学坐标系相反。
5、确定地面点位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什么?三项基本测量工作是什么?答:水平角,距离和高差(或高程)是确定地面点的三个基本要素。
高程测量,水平角测量和距离测量是测量学的基本工作。
6、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步步有检核”。
7、在水准测量中如何规定高差的正负号?高差的正负号说明什么问题?答:高差为正号,前视点高于后视点,否则相反。
高差的正负号说明地形的高低起伏情况8、测设和测定的区别答:测量学的内容包括测定(也就是你说的测量)和测设两个部分。
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或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下是本人刚刚步入社会工作的前两个月学习总结,相信对于测量新手绝对有帮助,下载吧,完全是辛苦分!当然记得给个好的评价!
(广西钦州、桂林的同学们也许你们认识我,更要下载)
地籍测量的学习包括学习地籍测量的理论知识、全站仪的操作、内业数据处理等。
学习地籍测量理论知识。
通过阅读《地籍测绘规范》、《地籍图图式》及相关资料,对地籍测量的基本任务、操作流程、工作规范以便对作为测绘技术员的职责能有比较清晰的了解与认识。
学习仪器的使用,数据处理。
了解了仪器的原理,学习仪器的摆放、整平、定向、瞄点、棱镜摆放、跑杆等基本操作。
此外,还要学习了宗地草图的绘制及测量数据的基本处理,对地籍测量工作的整个过程要有更深了解。
要认识到全站仪作为精密仪器,在作业过程中每个环节都需要认真仔细按照规范操作,这样数据精度才能达标;测量仪器价格昂贵,也必须要求规范操作、存放;地籍测量成果是终身负责制,工作如果出现失误将造成严重后果,所以更需要责任感以及提高业务能力作为保障。
仪器摆放:1、松开三脚架螺旋,将三脚架顶部拉伸至胸部位置(便于操作),拧紧螺旋。
2、以控制点为中心,先将脚架一个脚固定位置,再将其他两只脚成合适角度打开,注意脚架顶面应尽量平行于水平面。
3、安放仪器。
一只手紧握仪器顶部提手,一只手托住仪器基座底板,将仪器放置于脚架顶面之上,注意在拧紧连接螺旋之前,为保证仪器安全,手不能仪器提手。
仪器的整平:仪器整平分为粗平与精平。
1、安放好仪器之后,仪器开机,打开激光,移动脚架其中两只脚使其对准控制点中心(使仪器与控制点在同一
竖直方向)。
2、观测圆形气泡位置,确定要调整脚架哪两个脚的高度,先调整一只脚,使气泡与另一只脚成直线,然后调整另一只脚,使气泡位于圆圈范围之内。
3、精平。
同时向内或向外调节两个整平螺旋,使管状气泡位于刻度中间,将仪器旋转90°,再调节另一整平螺旋使气泡居于刻度中间,再次观察激光是否对准控制点中心,如有偏移,则需适度松开脚架与仪器之间的连接螺旋,慢慢推挪仪器基座,使激光对准控制点中心,重复精平步骤,使仪器完全水平。
定向:仪器整平之后,新建项目后建站,输入前后视坐标,棱镜高设置为0.06m,竖直摆放棱镜于后视点之上,将望远镜及十字丝调至最清晰状态,严格照准底部后将十字丝上移至棱镜中心定向、测量,核对坐标(为了节省时间,我们输入坐标的时候进行拍照,以便核对),如果误差在2cm以下即可完成定向(我们要求误差尽量在1cm以下,超过1cm则重新建站、定向)。
跑杆:1、跑杆者需要根据草图选择测点顺序,观察杆高、记录点号,并及时通知仪器操作者保存记录。
2、根据点的位置放杆。
墙角放杆:杆底放置于墙角点,棱镜平行于墙线边缘。
阳台放杆:调整杆高至合适高度,将棱镜尖部放置于阳台角之下。
某些无法放杆的点则需通知仪器操作者使用免棱镜测量。
瞄点:为提高工作效率,要求在棱镜到位10秒中之内完成瞄点测量。
先通过粗瞄准器瞄准棱镜位置,再通过望远镜将十字丝移至棱镜中(此处不要求完全望远镜调至最清晰状态以及照准棱镜中心)测量,如果在定向之后对第一个点进行测量,则需要将棱镜高修改为杆高。
某些点由于位置比较高等原因,则需要免棱镜测量,此时需将望远镜及十字丝调至最清晰状态,先照准待测点旁墙壁按测量2键测量,然后通过水平微动螺旋将十字丝中心移至待测点位置,及时保存。
此外,还应学习控制点加密。
在学习了仪器基本操作及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学习了控制点的加密,基本掌握工作加密的原理、操作流程及各项规范,也能仪器的操作能力。
控制点是用来测图的已知点,在已知控制点的基础上还有测不到的地方,则需要进行控制点的加密,加密是为了能全面测到测区的地形及建筑。
加密控制点应该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由控制到碎部”的基本原则,为了方便观测作业和今后应用,应该选在通视良好,上点方便且便于保存的地方可选取所在地周边控制网未覆盖、比较典型的街道与巷子开展控制点加密工作。
具体操作为:通过已知测站点与后视点定向与校核,达到精度标准后,在需要支点的巷子路面选取最佳支点位置(需考虑通视情况、是否阻碍交通、是否易于保存等因素),在支点位置打下钢钉后,摆放棱镜,将望远镜及十字丝调至最清晰状态,严格照准底部后将十字丝上移至棱镜中心测量(当棱镜底部被遮挡或者距离较远不清晰导致望远镜十字丝无法精确瞄准时,先使用笔或者钉子竖直摆放于打下的钢钉之上,先照准笔或钉子下部与中心固定后再摆放棱镜)。
以钢钉为中心,用锤、锥在路面凿出十字框架,在框架旁标注点号(字头朝北),并涂上红色油漆。
最后绘制点之记,记录加密点的所在位置,返回室内后使用CASS软件绘图保存(文件名用巷子名+点号的形式)。
(以上这段话适用于比较艰苦的设备)
在控制点加密的整个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1、认真仔细,比如在建站坐标输入时如若有误,则后续工作都会白费。
2、出外业之前应检查各项外业所需物品是否带齐全,外业完成时仪器电池应该及时充电,以免耽误工作。
3、互相配合,有责任心,不能拖后腿。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绝对是正确的!
以上是个人刚刚步入社会工作的前两个月学习总结,相信对于测量新手绝对有帮助,下载吧,完全是辛苦分!当然记得给个好的评价!
测量佬可以私聊,麻花藤:⑤①③⑤②⑧③②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