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人口分布优秀课件2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 1.1.1 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共30张PPT)

A.人口分布比较均衡
B.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C.人口密度很大
D.人口密度区域差异小
3.天津市这种人口分布特点,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①加剧了市区的交通拥堵
②增加了天津市能源的消耗总量
③加快市区房价的增长速度
④加剧了市区的污染程度
⑤减少了市区的基础设施投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口分布的特点
主要集中在距海较近地带
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地带
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主要趋向于城镇地区
2018年末,中国大陆人口为13953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30万人,城 镇人口83137万人,乡村人口56401万人。
3 析原因
胡焕庸线:中国 地理学家胡焕庸 (1901-1998)在 1935年提出的划 分我国人口密度 的对比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与开普敦相比,约翰内斯堡人口核心区的形成原
因最有可能是( )
A.气候凉爽
B.矿产丰富
C.海运便利
D.开发历史早
罗伦斯曲线也叫频率累积曲线,是美国经济学家罗伦斯提出的一种关于研究工业集中化的 统计方法。可以将它用在人口地理信息系统中,用来分析人口分布的格局。
2.图中可以反映天津市人口分布特点的是( )
深圳是中国经济中心城市之一,经 济总量长期位列中国大陆城市第四 位,是中国大陆经济效益最好的城 市之一。英国《经济学人》2012年 “全球最具经济竞争力城市”榜单 上,深圳位居第二。
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人口分布状况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政治
资料:1956年库比契克总统决定迁都内地。1957年,建都工程启动。1960年,在 历时三年零七个月时间后,一座现代化的都市--巴西利亚(Brasilia)在巴西内地 建成。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二1.1人口分布(共29张PPT)

江南卑湿,丈夫早夭 ——《史记﹒货殖列传》
河流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塔里木盆地的绿洲与城镇分布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其它因素:
随着社会生 产力发展, 非农业因素 也影响着人 口分布
2020 “锡慧在线”开学第一周
便利的交通 使得扬州经 济发达,人 口稠密
历史悠久人口稠密
40-70万中等县
3. 阅读图1.8c,并与1.8a对照,说明地形对芬兰人口分布 的影响。 3.地形对芬兰人口分布的影响:芬兰南部和沿海地区,海拔 多在200米以下,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人口密度大。芬兰 北部地势较高,人口密度较小。
4. 探讨芬兰超过1/4的人口集中在赫尔辛基和周边城镇的人 文因素。 4.历史悠久,经济发达,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 中心。
2020 “锡慧在线”开学第一周
1.芬兰人口分布特点 1.主要分布在南部及沿海地区,北部地区人口少。
2. 阅读图1.8b,并与图1.8a对照,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说明 气候对芬兰人口分布的影响。
2.气候对芬兰人口分布的影响:芬兰南部和沿海地区,降 水较多,气温较高,人口密度较大;相反,芬兰北部气温低, 降水稀少,人口密度较小。
100万以上人口大县
地级市300万以上
156.6万(2018年, 湖北人口最多的县)
1121万(武汉) 2153万(北京)
深圳市只 有发展40 年历史, 由于发达 的经济吸 引了众多 人口
新疆建设兵团
政策
叙利亚难民 战争
自主阅读
2020 “锡慧在线”开学第一周
三、学以致用:
当时约4%的人口 分布在约占全国土 地面积64%的西北 地区
课堂小结:
一、世界、我国人口的分布:不均衡性
河流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塔里木盆地的绿洲与城镇分布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其它因素:
随着社会生 产力发展, 非农业因素 也影响着人 口分布
2020 “锡慧在线”开学第一周
便利的交通 使得扬州经 济发达,人 口稠密
历史悠久人口稠密
40-70万中等县
3. 阅读图1.8c,并与1.8a对照,说明地形对芬兰人口分布 的影响。 3.地形对芬兰人口分布的影响:芬兰南部和沿海地区,海拔 多在200米以下,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人口密度大。芬兰 北部地势较高,人口密度较小。
4. 探讨芬兰超过1/4的人口集中在赫尔辛基和周边城镇的人 文因素。 4.历史悠久,经济发达,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 中心。
2020 “锡慧在线”开学第一周
1.芬兰人口分布特点 1.主要分布在南部及沿海地区,北部地区人口少。
2. 阅读图1.8b,并与图1.8a对照,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说明 气候对芬兰人口分布的影响。
2.气候对芬兰人口分布的影响:芬兰南部和沿海地区,降 水较多,气温较高,人口密度较大;相反,芬兰北部气温低, 降水稀少,人口密度较小。
100万以上人口大县
地级市300万以上
156.6万(2018年, 湖北人口最多的县)
1121万(武汉) 2153万(北京)
深圳市只 有发展40 年历史, 由于发达 的经济吸 引了众多 人口
新疆建设兵团
政策
叙利亚难民 战争
自主阅读
2020 “锡慧在线”开学第一周
三、学以致用:
当时约4%的人口 分布在约占全国土 地面积64%的西北 地区
课堂小结:
一、世界、我国人口的分布:不均衡性
人口分布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

4.探讨芬兰超过1/4的人口集中在赫尔辛基及 其周边城镇的人文因素。 赫尔辛基是芬兰首都,政治、经济、文化和 科技中心;芬兰最大港口城市,交通便利, 经济较为发达及开发历史悠久。
三、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 我国目前人口已超过14 亿。
• 总体看,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 呈现出东南多、西北少的特 点。
原 因:
沙漠地区 极端干旱
高纬地区 终年严寒
热带雨林区 气候湿热
3、各大洲人口分布
20% 18.641%7.79%
18%
16%
14%
12%
10%
8%
6% 4% 2%
4.34%3.51%2.80%2.59%2.50%2.19%1.93%1.72%1.71%1.38%1.37%
0%
•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 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5%
从海拔来看: 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
思考 1.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什么纬度范围?南半球相同纬度范围为何人口较少?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区 南半球相同纬度范围内,陆地面积小(或海洋面积广),人口分布少。
2、世界人口分布的不平衡--稠密区
欧洲 西部
南亚
第一章 第一节 人口分布
课前导入
图中圆圈所示范围内人口过亿的国家有7个,总人口超过40亿,占 全球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
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 坦、孟加拉国、日本、菲律宾
这里居住的人口为什么这么多?地 球上的人口分布具有怎样的规律?
一、世界人口的分布
某区域的人口数(人) 人口密度=
该区域的面积(平方千米)
工业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空前发展,工业 企业集中在城镇,导致人口向城镇聚集。在一些 工业发达的地区,形成了人口密集的城市带。
三、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 我国目前人口已超过14 亿。
• 总体看,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 呈现出东南多、西北少的特 点。
原 因:
沙漠地区 极端干旱
高纬地区 终年严寒
热带雨林区 气候湿热
3、各大洲人口分布
20% 18.641%7.79%
18%
16%
14%
12%
10%
8%
6% 4% 2%
4.34%3.51%2.80%2.59%2.50%2.19%1.93%1.72%1.71%1.38%1.37%
0%
•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 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5%
从海拔来看: 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
思考 1.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什么纬度范围?南半球相同纬度范围为何人口较少?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区 南半球相同纬度范围内,陆地面积小(或海洋面积广),人口分布少。
2、世界人口分布的不平衡--稠密区
欧洲 西部
南亚
第一章 第一节 人口分布
课前导入
图中圆圈所示范围内人口过亿的国家有7个,总人口超过40亿,占 全球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
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 坦、孟加拉国、日本、菲律宾
这里居住的人口为什么这么多?地 球上的人口分布具有怎样的规律?
一、世界人口的分布
某区域的人口数(人) 人口密度=
该区域的面积(平方千米)
工业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空前发展,工业 企业集中在城镇,导致人口向城镇聚集。在一些 工业发达的地区,形成了人口密集的城市带。
人教版地理《人口分布》实用课件

(2)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稠密
(3)历史因素
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稠密。
(4)政治、军事、文化等因素
〖课堂小结〗
自然 因素
人文 因素
影响 因素
世界人 口分布
分布 不均
具体表现 ①②③④⑤⑥
1.1 人口分布
人教版新课标(2020)高中地理必修二 1.1 人口分布课件(共25张PPT)
1.1 人口分布
如图所示该范围的人口数量 比其他地区的人口总数还要 多,你会感到惊讶吗?图中 所示范围内的总人口过亿的 国家有7个,总人口超过40 亿,占全球总人口的一半, 这里居住的人口为什么这么 多?地球上的人口分布具有 怎样的规律?
一、世界人口的分布
1、分布特点:
人口分布很不均匀。
2、具体表现:
人教版新课标(2020)高中地理必修二 1.1 人口分布课件(共25张PPT)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
(1)气候 ①过于寒冷、干燥
和湿热的地区不适合 人类居住。
寒冷的高纬度地区 干旱的荒漠地区 湿热的热带雨林
人教版新课标(2020)高中地理必修二 1.1 人口分布课件(共25张PPT)
人教版新课标(2020)高中地理必修二 1.1 人口分布课件(共25张PPT)
尼日利亚 1.91亿
俄罗斯 1.44亿
中国 14.10亿
日本 1.27亿
菲律宾 1.05亿
墨西哥 1.29亿
人教版新课标(2020)高中地理必修二 1.1 人口分布课件(共25张PPT)
埃塞俄比亚 1.05亿
印度 13.39亿
孟加拉国 1.65亿 印度尼西亚 2.64亿
巴西 2.09亿
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1.1人口分布(共28张PPT)

解析
答案
(4)上述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随着生产力水平的
提高而________。
(5)除上述自然因素外,影响人口增长和分布的人文因素主要
有________(多选)( )
A.经济状况
B.交通条件
C.历史文化
D.政策法规
解析
答案
解析:由题干可知:①甲图中干旱地区人口分布呈片状;②乙 图中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 200 米以下的地区;③人体最舒适的 环境温度为 21℃左右。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判读影响人口分 布的因素。
解析 答案
解析:第(1)题,该地区南部纬度相对低些,气温较适宜,开 发历史较长,经济相对发达,因而人口密度相对较高。第(2) 题,20 世纪后期以来,该地区开发了新资源,内部呈现人 口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 答案:(1)C (2)B
解析
答案
►基础题 2 读图及表中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生命 不利 障碍 高温
人口分布
第三节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一、人口分布
从纬度看:集中于中低纬度 (1)规律 从海陆位置看:集中于沿海地带
从地形上看:集中于平原地区
(2)人口稠密地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欧洲西部、北美东部。
巩固记忆
-3-
人口分布
(3)人口密集地区及形成原因 ①密集区:亚洲的 东 部和南部、西欧、美国 东北部。 ②形成原因:自然条件优越、工农业发达。
课堂检测
►基础题 1 下图所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 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据此回答(1)~(2)题。
(1)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
①气温较适宜
②位于平原地带
③开发历史较长
《人口分布》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ppt(2篇)

提能力 通关集训
刷习题 巩固提升
必修第二册·人教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一、世界人口的分布
1.世界人口分布规律 (1)世界各地的人口分布很__不__均__匀__,有的地区人口稠密,有的地区则人口稀少。 (2)从全球来看,近90%的人口居住在_北__半球,尤其在_北__纬__2_0_°__~__6_0_°地带最为集中。 (3)从海拔来看,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__5_0_0_米___以下的_低__平__地区。 (4)从距离海洋远近来看,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__2_0_0_千米以内的_沿__海__地区。
必修第二册·人教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4)一般来说,平原地区人口多于高原地区。但并不是所有的地区都是这样, 如热带多雨地区人口稠密的地方通常不在平原地区,而在高原地区,如南美 洲的巴西高原、非洲的东非高原等。 (5)虽然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但人口分布还受其他一 些因素的影响,因此发达国家并不一定都人口稠密。 答案:(1)× (2)√ (3)√ (4)× (5)×
(2)工业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空前发展,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工业企业集中 在__城__镇__,导致人口向__城__镇__聚集。在一些工业发达的地区,形成了人口密 集的__城__市__带__。
必修第二册·人教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2.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人口分布的状况。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__较__高__的 地区,人口稠密。 3.历史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表现为历史__较__悠__久__的地区人口较稠密。 4.另外,政治、文化、军事等因素对人口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必修第二册·人教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2.世界人口分布差异 世界上有四大人口稠密区,即东亚、_南__亚___、欧洲西部和__北__美__东__部__。 各大洲和地区的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亚洲、非洲和__拉__丁__美__洲__人口约占世界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1.1 人口分布-课件(共36张ppt)

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人口分布的状况。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 高的地区,人口稠密,如我国东部地区、美国东北部地区和欧洲西部地 区。
历史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表现为历史较悠久的地区人口较稠密 ,如东亚、南亚的人口稠密区。另外,政治、军事、文化等因素对人口 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是自然、人文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3.阅读图1.8c,并与图1.8a对照,说明地形对芬兰人口分布的影响。 4.探讨芬兰超过1/4的人口集中在赫尔辛基及其周边城镇的人文因素。
时隔80多年,我国的人口总数已增长了近两倍,然而,“胡焕庸线”所 划分的我国东南部和西北部的人口比例并没有多大变化(图1.9)。在2009年 我国地理学界评选出的“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中,“胡焕庸线”位列第七 。请你分析这种人口分布格局的成因。
如图表1-1-1,世界人口总数约为75.50亿(2017 年)。世 界各地人口分布不均匀,具有地域差异。
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
问题: ⑴人口分布最多的纬度范围是? 200-400N ⑵人口分布最少的纬度范围? >400S ⑶就南北半球而言,哪个半球人口更多? 北半球 ⑷由下表可以得出,世界人口分布的规律是什么 ? 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小结
一、世界人口的分布 人口分布不均衡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 2.人文因素:
课堂练习
地形起伏度是指在一个特定区域内,最高点与最低点海拔的差值 (数值为相对值,数值越大表示地形起伏越明显)。图甲和图乙 分别为“我国沿某经线的地形起伏度”和“我国不同地形起伏度 上人口的累积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活动探究
分析芬兰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濒临芬兰湾,人口约550万(2015年)。首都赫
历史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表现为历史较悠久的地区人口较稠密 ,如东亚、南亚的人口稠密区。另外,政治、军事、文化等因素对人口 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是自然、人文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3.阅读图1.8c,并与图1.8a对照,说明地形对芬兰人口分布的影响。 4.探讨芬兰超过1/4的人口集中在赫尔辛基及其周边城镇的人文因素。
时隔80多年,我国的人口总数已增长了近两倍,然而,“胡焕庸线”所 划分的我国东南部和西北部的人口比例并没有多大变化(图1.9)。在2009年 我国地理学界评选出的“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中,“胡焕庸线”位列第七 。请你分析这种人口分布格局的成因。
如图表1-1-1,世界人口总数约为75.50亿(2017 年)。世 界各地人口分布不均匀,具有地域差异。
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
问题: ⑴人口分布最多的纬度范围是? 200-400N ⑵人口分布最少的纬度范围? >400S ⑶就南北半球而言,哪个半球人口更多? 北半球 ⑷由下表可以得出,世界人口分布的规律是什么 ? 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小结
一、世界人口的分布 人口分布不均衡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 2.人文因素:
课堂练习
地形起伏度是指在一个特定区域内,最高点与最低点海拔的差值 (数值为相对值,数值越大表示地形起伏越明显)。图甲和图乙 分别为“我国沿某经线的地形起伏度”和“我国不同地形起伏度 上人口的累积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活动探究
分析芬兰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濒临芬兰湾,人口约550万(2015年)。首都赫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共72张PPT)

减小。
(1)地形 影响:世界9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
下的 平原 、 低山丘陵 区, (2) 气候
影响:①气候通过气温和降水来影响人口分布, 降水通过影响植被间接影响人口分布。
• ② 北半球温带 地区居住着世界约80%的人口, 且人口密度由沿海向内陆基本呈 递减 趋势。
探究:热带地区人口也是集中分布在平原地区? 为什么?
(1)地形 水源 气候
【例1】 读下图及表中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生命 保障
>49℃
图1
不利 高温 >29℃
高温 >24℃
舒适
图2
低温
21℃±3℃ ﹤18℃
不利低温 ﹤ 10℃
冷金属 粘皮
﹤ -20℃
(2)由表可知,世界人口最集中的温度带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口的海陆分布规律
⑴、哪个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所占比重最大?大洋洲
⑵、计算哪个大洲人口与沿海地区面积比最大? 非洲
⑶、从表中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
3、人口的地形分布规律
分析过程:
海拔越高人口越少
⑴、世界人口分布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有何特点?
⑵、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形区?
波黑人口下降幅度最大,总人口减少17﹪,约70万。
造成半岛人口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动荡的政局和连
政 年的战乱。
治
文 化
材料二 印巴分治中的宗教与人口变化:1947年,英属 印度被分割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印度人多信仰印度 教,而巴基斯坦则是穆斯林建立的伊斯兰共和国。为了
因 躲避宗教歧视或迫害,当时南亚次大陆出现了规模空前
(1)地形 影响:世界9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
下的 平原 、 低山丘陵 区, (2) 气候
影响:①气候通过气温和降水来影响人口分布, 降水通过影响植被间接影响人口分布。
• ② 北半球温带 地区居住着世界约80%的人口, 且人口密度由沿海向内陆基本呈 递减 趋势。
探究:热带地区人口也是集中分布在平原地区? 为什么?
(1)地形 水源 气候
【例1】 读下图及表中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生命 保障
>49℃
图1
不利 高温 >29℃
高温 >24℃
舒适
图2
低温
21℃±3℃ ﹤18℃
不利低温 ﹤ 10℃
冷金属 粘皮
﹤ -20℃
(2)由表可知,世界人口最集中的温度带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口的海陆分布规律
⑴、哪个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所占比重最大?大洋洲
⑵、计算哪个大洲人口与沿海地区面积比最大? 非洲
⑶、从表中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
3、人口的地形分布规律
分析过程:
海拔越高人口越少
⑴、世界人口分布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有何特点?
⑵、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形区?
波黑人口下降幅度最大,总人口减少17﹪,约70万。
造成半岛人口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动荡的政局和连
政 年的战乱。
治
文 化
材料二 印巴分治中的宗教与人口变化:1947年,英属 印度被分割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印度人多信仰印度 教,而巴基斯坦则是穆斯林建立的伊斯兰共和国。为了
因 躲避宗教歧视或迫害,当时南亚次大陆出现了规模空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经济落后地区迁入到经济发达地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经__济___因素
年龄 青壮年人口迁移主要是经济因素或婚姻因素;老年人口迁移可能是家庭
差异 因素或环境因素;青少年人口迁移最可能是家庭因素或__教___育__因素
性别 男性人口迁移,迁入区可能重工业发达,以__第__二___产业为主;女性人口
差异
• 多高山、高原,地势高,起伏大; • 内陆,气候干旱或高寒; • 西北地区水资源不足; • 内陆,交通通达度差; • 经济相对落后; • 城市少且分散; • ……
东南部人口稠密:
• 平原、丘陵为主,地势低平; • 季风气候为主,温暖湿润; • 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 沿海,交通便利; • 经济发展水平高; • 开发历史悠久; • 城市多且集中;
爱 生 活, 学 地 理
新冠疫情世界大流行只是时间问题
知识复习
第一章 人口
第一节 人口分布
复习目标
1. 理解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 2. 掌握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世界人口的分布
半球分布: 90%分布在 北半球,尤其 20°N—60N
最集中.
世界人口的分布
海陆分布:60%分布在离海岸200千米以内的沿海地区. 海拔分布:80%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
由内陆向沿海,欠发达地区向发达 地区迁移。
特点:自发性强;流量大; 原因: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备注:经济发展因素是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差异
时间 差异
地域 差异
主要影响因素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越来越__小____,社会经济 因素的作用越来越____大__
• ……
【典型例题】
1.读下面美国本土人口分布图,简述美国人口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美国东北 大西洋沿岸和五大湖地区人口密度大的主要原因。(8分)
分布特点:美国东北部(东北沿海 和五大湖地区)人口稠密,(2 分)南部和西部沿海人口较多,广 大内陆地区人口稀少。(2分) 原因:东北部煤、铁资源丰富,开 发时间长,经济(工业、金融贸易 发达)基础好;(2分)水陆交通 便利。(2分)
二、人口迁移的分类
国际人口迁移 跨越国界 国内人口迁移 未跨越国界
(一)国际人口迁移
19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的总特点是以集团性、大规模的移民为 主。
(一)国际人口迁移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外籍工人成为国 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时间
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 特点
迁移,迁入区可能___轻__工业发达,以第三产业的服务业为主
文化 差异
学历水平较高的人口迁入区一般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学历水平较低的人口迁入区一般 _劳__动__力__导向型产业较多
三、人口迁移的影响(重点)
从迁入地和迁出地,从有利和不利两个角度描述(如下图):
【典型例题】
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的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
四大人口稠密区
北美东部
欧洲西部
南亚
东亚
重点内容: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气候 社
自 然 因 素
会
地形 经
水源
济 因
土壤 素
矿产
……
生产力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
历史因素 交通运输条件
政治因素 军事因素 文化教育
……
应用探究
分析中国的人口的分布特征
应用探究
分析形成中国人口分布格局的原因
西北部人口稀疏:
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
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
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1-3题。
A
1.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A.产业转型升级 B.食品价格大增 C.环境质量下降 D.交通拥堵加重
地理 第一章 人口分布( 共4 1 张P P T )
地理 第一章 人口分布( 共4 1 张P P T )
机械 增长率
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净迁入人口 占总人口的比例,又称人口净迁移率。
原因
19世纪以 前
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欧洲的殖民主义扩张、新 大陆的开发
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 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二战以后 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 ;石油输出国招募大量外
加
籍劳工
(二)国内人口迁移
1.改革开放之前,有计划、有组 织。
开发边疆,有组织移民边疆。
2.改革开放之后,由农村向城镇迁 移。
C 2.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①服务设施齐全 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
③适宜就业机会多 ④生态环境好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D
3.今后,上海市引进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
A.资源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
D. 知识密集型产业
b.人口自然增长率=0,零增长,人口数量不变 c.>0 正增长,人口数量增加
地理 第一章 人口分布( 共4 1 张P P T )
地理 第一章 人口分布( 共4 1 张P P T )
一般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或地区,人口自然增 长率较低,经济发展水平发展较低的国家或地区,人口自然 增长率较高。 如: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差异从大到小的排序:非、拉 丁美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欧洲
第二节 人口迁移
复习目标
1. 了解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 2. 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3. 学会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和人口迁移的影响.
一、什么是人口迁移
定义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
迁入地
人口迁移的三个标准
迁出地
①空间位移 ②居住地变更——跨越行政区域界线 ③时间限度——永久性或长期性
四、揭秘人口增长
人口 机械 增长
人口迁移使得某称为人口机械增长。
地理 第一章 人口分布( 共4 1 张P P T )
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是由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决 定的。 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决定区域人口变化
机械增长
自然增长
人口自然增长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内出生人口-年内死亡人口)/年平均人口数 ×100% = 出生率(%)-死亡率(%) ②a.人口自然增长率<0,负增长,人口数量减少
年龄 青壮年人口迁移主要是经济因素或婚姻因素;老年人口迁移可能是家庭
差异 因素或环境因素;青少年人口迁移最可能是家庭因素或__教___育__因素
性别 男性人口迁移,迁入区可能重工业发达,以__第__二___产业为主;女性人口
差异
• 多高山、高原,地势高,起伏大; • 内陆,气候干旱或高寒; • 西北地区水资源不足; • 内陆,交通通达度差; • 经济相对落后; • 城市少且分散; • ……
东南部人口稠密:
• 平原、丘陵为主,地势低平; • 季风气候为主,温暖湿润; • 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 沿海,交通便利; • 经济发展水平高; • 开发历史悠久; • 城市多且集中;
爱 生 活, 学 地 理
新冠疫情世界大流行只是时间问题
知识复习
第一章 人口
第一节 人口分布
复习目标
1. 理解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 2. 掌握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世界人口的分布
半球分布: 90%分布在 北半球,尤其 20°N—60N
最集中.
世界人口的分布
海陆分布:60%分布在离海岸200千米以内的沿海地区. 海拔分布:80%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
由内陆向沿海,欠发达地区向发达 地区迁移。
特点:自发性强;流量大; 原因: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备注:经济发展因素是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差异
时间 差异
地域 差异
主要影响因素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越来越__小____,社会经济 因素的作用越来越____大__
• ……
【典型例题】
1.读下面美国本土人口分布图,简述美国人口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美国东北 大西洋沿岸和五大湖地区人口密度大的主要原因。(8分)
分布特点:美国东北部(东北沿海 和五大湖地区)人口稠密,(2 分)南部和西部沿海人口较多,广 大内陆地区人口稀少。(2分) 原因:东北部煤、铁资源丰富,开 发时间长,经济(工业、金融贸易 发达)基础好;(2分)水陆交通 便利。(2分)
二、人口迁移的分类
国际人口迁移 跨越国界 国内人口迁移 未跨越国界
(一)国际人口迁移
19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的总特点是以集团性、大规模的移民为 主。
(一)国际人口迁移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外籍工人成为国 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时间
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 特点
迁移,迁入区可能___轻__工业发达,以第三产业的服务业为主
文化 差异
学历水平较高的人口迁入区一般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学历水平较低的人口迁入区一般 _劳__动__力__导向型产业较多
三、人口迁移的影响(重点)
从迁入地和迁出地,从有利和不利两个角度描述(如下图):
【典型例题】
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的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
四大人口稠密区
北美东部
欧洲西部
南亚
东亚
重点内容: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气候 社
自 然 因 素
会
地形 经
水源
济 因
土壤 素
矿产
……
生产力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
历史因素 交通运输条件
政治因素 军事因素 文化教育
……
应用探究
分析中国的人口的分布特征
应用探究
分析形成中国人口分布格局的原因
西北部人口稀疏:
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
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
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1-3题。
A
1.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A.产业转型升级 B.食品价格大增 C.环境质量下降 D.交通拥堵加重
地理 第一章 人口分布( 共4 1 张P P T )
地理 第一章 人口分布( 共4 1 张P P T )
机械 增长率
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净迁入人口 占总人口的比例,又称人口净迁移率。
原因
19世纪以 前
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欧洲的殖民主义扩张、新 大陆的开发
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 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二战以后 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 ;石油输出国招募大量外
加
籍劳工
(二)国内人口迁移
1.改革开放之前,有计划、有组 织。
开发边疆,有组织移民边疆。
2.改革开放之后,由农村向城镇迁 移。
C 2.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①服务设施齐全 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
③适宜就业机会多 ④生态环境好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D
3.今后,上海市引进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
A.资源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
D. 知识密集型产业
b.人口自然增长率=0,零增长,人口数量不变 c.>0 正增长,人口数量增加
地理 第一章 人口分布( 共4 1 张P P T )
地理 第一章 人口分布( 共4 1 张P P T )
一般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或地区,人口自然增 长率较低,经济发展水平发展较低的国家或地区,人口自然 增长率较高。 如: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差异从大到小的排序:非、拉 丁美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欧洲
第二节 人口迁移
复习目标
1. 了解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 2. 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3. 学会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和人口迁移的影响.
一、什么是人口迁移
定义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
迁入地
人口迁移的三个标准
迁出地
①空间位移 ②居住地变更——跨越行政区域界线 ③时间限度——永久性或长期性
四、揭秘人口增长
人口 机械 增长
人口迁移使得某称为人口机械增长。
地理 第一章 人口分布( 共4 1 张P P T )
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是由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决 定的。 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决定区域人口变化
机械增长
自然增长
人口自然增长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内出生人口-年内死亡人口)/年平均人口数 ×100% = 出生率(%)-死亡率(%) ②a.人口自然增长率<0,负增长,人口数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