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尔顿催眠语言模式版
米尔顿催眠式说话技巧

米尔顿催眠式说话技巧
1. 米尔顿催眠式说话技巧之一就是渐进式引导呀!就像你引导一个小朋友一步一步走向他喜欢的玩具一样,你慢慢地、温柔地带着他。
比如说,“你现在是不是有点累呀,那坐下来休息会是不是会更舒服呢,然后你就会发现心情也会跟着好起来哟”。
2. 哎呀,还有语言的韵律和节奏呢!这就如同音乐的旋律,能抓住人的注意力。
好比说“今天的天气真好哇,我们一起去外面走走吧,感受那温暖的阳光,那该多棒呀”。
3. 模糊语言也是很厉害的一招哟!就好像雾里看花,让对方自己去想象和理解。
比如说“也许明天会有惊喜等着你哦,这个惊喜可能会让你超级开心的”。
4. 运用假设性陈述也超管用呢!就如同为对方打开一扇通往不同世界的门。
举个例子“如果这一刻你可以实现一个愿望,你想要什么呢,那是不是会特别兴奋呢”。
5. 强调肯定也不能少哇!就像给对方注入一股强大的力量。
比如说“你肯定能做到的呀,你这么优秀,绝对没问题的啦”。
6. 讲故事可是个大绝招哦!把对方带入一个个生动的情境中。
比如“我给你讲个故事哈,有个人一开始很迷茫,但是后来呀,他通过努力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你说厉害不厉害”。
我觉得米尔顿催眠式说话技巧真的好神奇呀,能让交流变得更有魅力,更能深入人心呢!。
催眠诱导语导入以及深化完整版

标准催眠诱导语下面是临床催眠手册中的标准催眠诱导语:请让你自己感到放松。
闭上眼睛,放松。
做几次深呼吸,注意呼气的时候,你可以感到自己更加放松。
我和你说话的时候,你可以继续放松……每一次呼吸,你都可以感觉到自己越来越放松。
你很快就会体验到催眠状态。
你可能会对什么是催眠状态感到疑惑,我向你保证,不论进入多么深的催眠状态,你仍然能够完全控制自己。
即使进入很深的催眠状态,你仍然能够控制自己。
我将会给你一些暗示指令,你自己决定是否遵从这些指令。
如果你不喜欢我的指令,你可以忽视不做。
如果你想按我的指令去做,你会发现做起来要比你想得容易。
因此是由你自己来选择做还是不做。
让自己放松,现在可以安全进入催眠状态了。
我说话的时候,你会感到自己越来越放松。
但是不论多么放松,你仍会听到我的声音,你将会对我的暗示指令做出反应。
如果你觉得很不舒服,你可以调整一下你的身体,让自己重新感到舒适,而且这样做不会影响你进入催眠状态。
如果你要和我说话,你可以轻易做到,而且不会影响你的催眠体验。
现在,你可能想进一步放松。
你放松的时候,可能会觉得你的手指有一点点紧张……或者是你的脚趾……如果你这样做,就会感到十分舒适,因为你会体脸到这是一种放松的感觉,有些人在开始进入催眠状态时就有这种体验。
让你的身体放松,开始感到一种镇定……让平静的感觉扩散……抛开你所有的忧虑和烦恼,让它们渐渐远去,就像风中的云……消散……消散……放松……感到越来越平静……越来越平静……越来越舒适安全……没有烦恼……没有干扰……当你进入催眠状态时,感到越来越放松……进入深深的催眠状态,你能够体验到你想体验的一切感觉,深深地感受你想要体脸的感觉……但这仅仅是你想要的……你自己的体脸。
把注意力集中到你的脚毗……你的右脚趾……越来越放松的左脚趾。
放松你的右脚趾完会放松... 放松你的左脚趾.................. 放松你的脚趾..... 越来越放松 ..... 越来越放松。
米尔顿催眠语言模式整理版

米尔顿催眠语言模式整理版第一部分反向后设模式 (2)资料删减 (3)(一)名词化 (3)(二)非特定的动词(Unspecified Verbs) (3)(三)非特定的参考的索引 (4)(四)删减 (4)因果模式连接 (4)臆测 (5)失去主讲者的词 (5)隐喻 (5)(一)属性限制的违论(Selectional Restriction Violations) (6)(二)引用语 (6)假设前提 (6)感觉动词和形容词 (7)重复性暗示字眼 (7)改变时间的动词和副词 (7)评论性形容词和副词 (7)类名词 (7)时间附属子句 (7)复合形容词 (8)比较词:更多、更少。
(8)比较词:跟......一样 (8)选择性限制: (8)第二部分跟导式语言与间接暗示 (9)(一)嵌入式暗示 (9)(二)强调式标记(类比式标记) (10)(三)嵌入式提问 (11)(四)会话式假设 (11)(五)集中注意式 (12)(六)隐含预设式 (12)(七)开放式暗示 (13)(八)类比可择暗示 (13)(九)完全选择式暗示 (14)(十)反义并列式暗示 (15)(十一)否定式命令 (16)(十二)意识/潜意识关联法 (17)(十三)含糊性: (18)a同音的含糊。
(18)b 造句法的含糊(Syntactic ambiguity) (18)c 范围的含糊(Scope ambiguity) (18)d连结的含糊(Punctuation ambiguity)。
(18)(十四)说话者模式的限制 (19)概括性字眼(Universal Quantifiers): (19)语态操作者(Modal Operaltors): (19)(十五)不太实用的假设前提 (19)简单假定: (19)正确名字 (19)代名词 (19)明确描述 (20)问句 (20)否定句 (20)夸张问句 (20)关系子句 (20)切割句 (20)假切割句 (21)带有should或should not的句子 (21)虚拟(not) (21)加强句 (21)一些定量词 (21)重复性动词和副词 (21)限定修饰词 (21)改变地点的动词 (22)改变状态的动词 (22)米尔顿·艾瑞克森在催眠时,通常都会很系统地使用语言,而且是以一种不寻常的方式为之。
【催眠原理】米尔顿催眠模式

【催眠原理】米尔顿催眠模式含糊性:当一个句子、片语或字词蕴涵着超过一种以上的可能含义时,就产生了含糊性。
含糊性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可能导致一点轻微的误解及方向迷惑,这有利于变动的心理状态。
平常的交谈中,交代清楚的陈述有很高的评价。
在催眠状态下,相反的反而是真的。
任何一点含糊性可能就让听者在内心里用不只一种方法来处理一个讯息。
这需要当事人能主动参与开发讯息蕴涵的意义,这就增加了发现对他合适的意义的可能性。
还有,可能会有一个或更多的意义将存留在他的潜意识。
在这个附录中,前述的四种模式(名词化、非特定的动词、非特定的参考索引及删减),都具有增加讯息里头含糊性的功能。
a同音的含糊。
听起来相似但字义不同的字词,会产生同音的含糊。
b 造句法的含糊(Syntactic ambiguity)造句上含糊的典型例子是“正在催眠中的催眠师可是要具备技巧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可以是催眠师施催眠术需要高度技巧,也可以是要让催眠师入神需要技巧。
c 范围的含糊(Scope ambiguity)尺度的含糊性发生在应用形容词、动词或副词的程度的大小不清楚时。
“我们将和这些迷人的男士们和女士们去”,可以说成“我们将和迷人的男士们和女士们去”(也许女士们并不算迷人),或是“和我们去的男士及女士们都是很迷人的。
”“我不知道你将多快就了解到你正舒服地坐在这,倾听着我的声音。
而且你将很快地进入深层入神状态,快得一如你的内在潜意识所需。
”这并不清楚“了解”这动词是否意味着了解整句内容所指的,还是在“而且”之前的那部分。
如果“了解”意指全句,其假设前提就是用在“了解”一词之后的都在内。
d连结的含糊(Punctuation ambiguity)。
在两个共同一个词的句子中,将其句尾及句首放在一起用可产生这类含糊性。
“Your coat looks like it is made of goose down deeply into trance.”(你的外套看起来是用被深深催眠的鹅的毛做的)。
催眠指导语一

催眠指导语一LT一边凝视,一边感觉到你的身体越来越放松……任何时候,当你觉得自己进入催眠状态时,就可以把眼睛闭起来。
在你凝视那一点的时候,你也会感觉到整个人越来越安静,念头越来越少,你可以很清楚地觉察心中流过的每一个念头……现在,你感觉到身体更放松了,你呼吸的速度也变得比较慢,慢慢地,你会感觉到眼皮一点一点地越来越沉重……你的意识会渐渐进入一种恍惚的状态,你仍然是清醒的,但是有一种宁静的感觉,好像你渐渐地置身与另外一个时空……继续专心凝视那一点…… 有时侯,你会忍不住眨眨眼睛,这是很正常的,你每眨一次眼睛,你就更接近催眠状态……你的身体越来越放松了,你的念头也越来越少了……你只会听到我的声音,外面其他的声音会变得好像从远方传过来,不但不会妨碍你,而且还会帮助你进入催眠状态。
你的眼皮越来越沉重……当你感觉到眼皮沉重到某个程度时,你就会自然而然地把眼睛闭起来,享受那种眼睛闭起来的舒服感受,而且,当你眼睛一闭起来的时候,你就自然而然进入催眠状态了。
(以上引导辞可以反复使用,知道对方闭上眼睛为止。
这个技巧的好处在于,个案可以根据内在意识的变化来自行调整闭上眼睛的时机,所以在他眼睛闭上后,就进入催眠状态了。
)3、数数法引导辞(这个方法可以在引导阶段使用,也可以拿来作深化催眠的技巧,自我催眠的时候,可优先使用)(让对方或躺或坐,安顿好之后,指示案主)等一下我会从1数到20,每数一个数字,你的身体就会更放松,内心就会更宁静,等我数到20的时候,你就会进入催眠状态了。
在数数的过程中,你随时会进入非常舒服的感觉,这时,每数一个数字,都会使你进入更深更深的催眠状态。
…… ……………… ……4、情境引导法:1)引导前的准备先舒展以下身体,做个深呼吸,让身体放松下来,然后以最舒服的姿势坐在椅子上,或者靠在沙发上,双手以最舒服的姿势放好,同时,请将眼睛轻松的闭起来┈┈┈┈有没有感觉到?┈┈┈┈(比如:心跳、呼吸、周围人的存在、身体跟椅子接触的感觉)有没有听到?┈┈┈┈(比如:音乐、周围的噪音、其他任何声音)好,慢慢做个深呼吸,你也会感觉到内心变得更加宁静、安详,同时进入更深的催眠状态┈┈┈┈5、渐进式放松法现在,注意你的头顶,让你的头皮放松……头盖骨也放松了……注意你的眉毛,让眉毛附近的肌肉放松……也放松耳朵附近的肌肉……放松脸颊附近的肌肉……放松下巴的肌肉……放松你的脖子……放松肩膀……你的肩膀平常承受了很多紧张、压力,现在都要全部释放掉……放松你的左手……放松你的右手……注意你的胸部,让胸部的骨头、肌肉都放松……放松你的背部,让你的脊椎与背部肌肉都放松……彻底放松你的腹部肌肉,毫不费力地……然后,你的呼吸会更深沉、更轻松……放松你的左腿……放松你的右腿……继续保持深呼吸,每一次你呼吸的时候,你会感觉自己更放松、更舒服……*** 催眠敏感度测试引导词1、雪佛氏钟摆测试:测试专注能力(这个测验为法国早期催眠师雪佛所发明,因为几乎所有的个案都很成功,很适合做为初期的测验。
向上横向向下的管理艺术教材

A
B
C
D
得分
个人排序
团队排序
标准答案
2
4
3
1
得分表
执令而行
检验团队的行动力、服从力执令而行的养成是一种纪律性的表现核心词语是行
乱令而行
检验管理者的调整力、方法力乱令而行的养成是一种管理意识的表现核心词语是乱
无令而行
检验管理者的沟通力、协调力无令而行的养成是一种团队成熟度的表现核心词语是令
主动让上司了解你
主管和员工面对面的机会其实很少,员工要自己主动让上司了解你。即使再高阶的经理人都要做这个功课。根据观察与上司相处频率较低的同事会发现,每一次接触,都是上司在定义你的时候。平日接触机会越少,不能失误的成本相对越高。反之,如果上司平日对你了解较多,容忍犯错的弹性与授权空间自然较大。表面上这是让上司可以掌握整个方向,实际上却是在累积你对上司的影响力,让他放心授权。
管理沟通能力练习
管理沟通语言模式训练语言的归类:上推下切 上推:语言的上归类,将特定事件一般化 下切:语言的下归类,将一般事件转至特定事件 讲故事:语言的横向归类,将一种经验用比拟的方式和另一种经验做出比较。
(一)“米尔顿”催眠语言模式
直接与间接的效果:(语言中的“软化器”)直接:“这个产品适合您。”——阻抗:“为什么啊?你怎么知道?”间接:“这个产品也许适合您。”——客户会思考:“这个产品适合我吗?”直接:“你非常有魅力。”——阻抗:“是吗?忽悠我吧?”间接:“也许您还没有意识到你自己的魅力。”——对方会思考:“我在什么方面有魅力呢?”直接:“我们的产品是客户反映很好。”——阻抗:“是吗?自卖自夸吧?”间接:“上次一个客户用后对我说:‘真是太好了,老公说感觉我的皮肤比以前更有光泽了’。”意义:使用“软化器”包装我们的 语言,使客户直接进入思考状态,而不是产生阻抗。
三大守门员及语言模式

三大守门员及语言模式一NLP的认知世界 (3)了解我们「认知世界」的「三位守门员」︰ (3)◇第一个叫「删减」︰(Deletion) (3)◇第二个叫「扭曲」︰(Distortion) (6)◇第三个叫「类推」或叫「一般化」︰ (Generalization) (7)语言的表达: (9)我们可以用三种语言归类方式,来探索及影响经验: (10)归类:(Chunking) (11)大块的︰(Big Chunk) (12)小块的︰(Small Chunk) (12)向上归类︰(Chunking up) (12)「向下归类」︰(Chunking down) (12)「侧向归类」︰(metaphor) (12)二NLP的后设模式 (13)◎第一种使用语言的方法叫「向下归类」亦称(后设模式)︰ (13)第一类︰不明确的名词与代名词 (18)1. 人、地、事: (18)2. 代名词: (18)3. 失去真正的主词或受词者: (19)4. 名词化: (20)第二类︰行动的字词 (21)1.未明确的动词: (21)2.因果关系: (22)3.读心(臆测): (22)第三类︰探索、跨越限制 (23)1.可能性的语态操作词: (23)2.必要性的语态操作词: (23)第四类︰概括性的字词 (24)第五类︰比较词 (25)附:后设模式找寻练习:(4至5人一组,30分钟) (26)三NLP的米尔顿模式 (26)◎第二种使用语言的方法叫「向上归类」亦是(米尔顿模式) (26)◇米尔顿模式︰(Milton Model) (27)◇何谓出神: (28)四催眠语言模型「米尔顿模式」 (31)◎米尔顿模式︰ (31)◎反向后设模式: (31)◎「米尔顿模式」可分为三大类: (32)A.搜集资料: (32)1.名词化: (32)2.非特定的动词(Unspecified Verbs): (33)3.非特定的参考的索引: (34)4.删减: (34)B.语义学的三项发展: (35)1.因果模式连接: (35)2.臆测: (36)3.失去主讲者的词: (36)C.说话者模式的限制︰ (36)1.概括性字眼︰(Universal Quantifiers) (36)2.语态操作者︰(Modal Operaltors): (37)◎附加米尔顿模式: (37)◇假设前提: (37)1.时间的附录字句: (38)2.数字顺序: (38)4.意识感官用词(Awareness Predicates): (39)5.副词和形容词: (39)6.时间动词和副词的变化: (39)7.评论性形容词及副词: (40)◇下一组「米尔顿模式」: (41)1.类比式标记: (41)2.嵌入式的问句: (42)3.否定式命令: (42)4.会话式假设(Conversational Postulates): (43)5.含糊性(Ambiguity): (43)a.同音的含糊(Phonological ambiguity): (44)b.造句法的含糊(Syntactic ambiguity): (45)c.范围的含糊(Scope ambiguity): (45)d.连结的含糊(Punctuation ambiguity): (46)e.隐喻的模型: (47)6.属性限制的违论(Selectional Restriction Violations): (47)7.引用语: (47)六NLP的侧向归类 (48)第三种使用语言的方法叫「侧向归类」亦是(比较、隐喻) (48)◇隐喻: (48)隐喻的运用︰ (49)收集资讯︰认清当事人及有关的人际关系。
催眠指导语一

催眠指导语一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一放松–- 引导进入催眠状态(导入引导词)1、(渐进式放松法)现在,把你的身体调整到最舒服的姿势……请将眼睛闭起来,眼睛一闭起来,你就开始放松了……注意你的感觉,让你的像扫瞄器一样,慢慢地,从头到脚扫瞄一遍,你的心灵扫瞄到哪里,那里就放松下来……现在开始,你发现你的内心变得很平静,好像你已经进入另外一个奇妙的世界,远离了世俗,你只会听到的声音和背景音乐的声音,其他外界的杂音都不会干扰你。
甚至,如果你听到突然传来的噪音,你不但不会被干扰,反而会进入更深、更舒服的催眠状态……。
现在,注意你的呼吸,你要很深、很深的呼吸,要用有规律的深呼吸,慢慢地把空气吸进来,再慢慢地把空气吐出去。
深呼吸的时候,想像你把空气中的氧气吸进来,空气从鼻子进入你的身体,沿着气管流过鼻腔、喉咙,然后,进入你的肺部,再渗透到你的血液里,这些美妙的氧气经由血液循环,再输送到你全身每一个部位、每一颗细胞,使你的身体充满了新鲜的活力。
吐气的时候,想像你把身体中的二氧化碳通通地吐出去,也把所有的疲劳、烦恼、紧张通通地送出去,让所有的不愉快、不舒服都离你远去……每一次的深呼吸,都会让你进入更深沉、更放松、更舒服的状况。
注意你的呼吸,当你专注在呼吸的时候,觉察空气在你体内流通,感觉氧气进入全身每一颗细胞,你的身体就会自动展开补充能量的过程。
你越能将注意力集中在你的呼吸上,你的身体就会更健康、更有活力。
从现在起,继续深呼吸,你一边深呼吸,一边聆听我的引导,很自然地,你什么都不必想,也什么都不需要想了,只要跟着我的引导,很快你就会进入非常深、非常舒服的催眠状态……2、眼睛凝视法(让对方或躺或坐,安顿好之后,指示案主)现在看着正前方的墙壁,把眼光注视正中央那一点,并且固定在那一点,非常专心地凝视。
一边凝视,一边感觉到你的身体越来越放松……任何时候,当你觉得自己进入催眠状态时,就可以把眼睛闭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尔顿催眠语言模式整理版第一部分反向后设模式................... 错误!未指定书签。
资料删减.............................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名词化.....................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非特定的动词(Unspecified Verbs)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非特定的参考的索引......... 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删减....................... 错误!未指定书签。
因果模式连接......................... 错误!未指定书签。
臆测................................. 错误!未指定书签。
失去主讲者的词....................... 错误!未指定书签。
隐喻.................................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属性限制的违论(Selectional RestrictionViolations).....................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引用语..................... 错误!未指定书签。
假设前提............................. 错误!未指定书签。
感觉动词和形容词................. 错误!未指定书签。
重复性暗示字眼................... 错误!未指定书签。
改变时间的动词和副词............. 错误!未指定书签。
评论性形容词和副词............... 错误!未指定书签。
类名词........................... 错误!未指定书签。
时间附属子句..................... 错误!未指定书签。
复合形容词....................... 错误!未指定书签。
比较词:更多、更少。
............. 错误!未指定书签。
比较词:跟……一样............... 错误!未指定书签。
选择性限制:.........................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部分跟导式语言与间接暗示...........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嵌入式暗示.....................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强调式标记(类比式标记).........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嵌入式提问..................... 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会话式假设.....................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五)集中注意式..................... 错误!未指定书签。
(六)隐含预设式.....................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七)开放式暗示..................... 错误!未指定书签。
(八)类比可择暗示................... 错误!未指定书签。
(九)完全选择式暗示................. 错误!未指定书签。
(十)反义并列式暗示................. 错误!未指定书签。
(十一)否定式命令................... 错误!未指定书签。
(十二)意识/潜意识关联法............ 错误!未指定书签。
(十三)含糊性:..................... 错误!未指定书签。
a同音的含糊。
.................... 错误!未指定书签。
b 造句法的含糊(Syntactic ambiguity)错误!未指定书签。
c 范围的含糊(Scope ambiguity). 错误!未指定书签。
d连结的含糊(Punctuation ambiguity)。
错误!未指定书签。
(十四)说话者模式的限制............. 错误!未指定书签。
概括性字眼(Universal Quantifiers):错误!未指定书签。
语态操作者(Modal Operaltors):. 错误!未指定书签。
(十五)不太实用的假设前提........... 错误!未指定书签。
简单假定:....................... 错误!未指定书签。
正确名字......................... 错误!未指定书签。
代名词........................... 错误!未指定书签。
明确描述......................... 错误!未指定书签。
问句............................. 错误!未指定书签。
否定句........................... 错误!未指定书签。
夸张问句......................... 错误!未指定书签。
关系子句......................... 错误!未指定书签。
切割句........................... 错误!未指定书签。
假切割句......................... 错误!未指定书签。
带有should或should not的句子... 错误!未指定书签。
虚拟(not)........................ 错误!未指定书签。
加强句...........................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些定量词....................... 错误!未指定书签。
重复性动词和副词................. 错误!未指定书签。
限定修饰词....................... 错误!未指定书签。
改变地点的动词................... 错误!未指定书签。
改变状态的动词................... 错误!未指定书签。
米尔顿·艾瑞克森在催眠时,通常都会很系统地使用语言,而且是以一种不寻常的方式为之。
这些模式在理查·班德勒和约翰·葛林德着的《米尔顿·艾瑞克森催眠技巧的模式》的第一卷中已描述过。
使用“米尔顿模式”(Milton-Model)是让催眠沟通效率化的必要条件,而且这所有的诱导例子都使用这些语言模式。
很多读者会因为读了这书里充满了诱导的例子,在潜意识里就学会了催眠,这个附录里,将会更明确地说明这些模式,这样你就可以一次练习一种,有利于你有系统地将你的行为和这些模式合并。
第一部分反向后设模式通常米尔顿模式都被称为反向后设模式。
反向后设模式在班得勒和葛瑞得所写的《神奇的结构》(The Struchure of Magic)一书里已经有很详细的描写,而里面的附录有十二页很棒的大纲,是蕾丝丽·卡门朗·班得勒所写的《他们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They Live Happily Ever After)。
后设模式是一组可以更完整说明经验的语言模式。
相反的,米尔顿模式则提供使用者“技巧性含糊”的方法。
技巧性的含糊让说话者的陈述听来很详尽,而且还普遍到可以用来模拟听者的经验,跟神奇的是,无论什么样的陈述都可以这样做。
后设模式可以恢复任何句子删减(deleted)的详细资料;米尔顿模式则提供了建构几乎所有的星系资料被删减的句子的方法。
这需要听者从他们自己独立的内在经验,开始填满被删减的部分。
米尔顿可分为三大类:A汇集资料,B语义学的三项发展,还有C说话者模式的限制。
资料删减这个大类为米尔顿模式的一部分,称为“资料删减”(Deleting Information)。
这是催眠目的的三个大类里最有用的,以下是四个辅助类别。
(一)名词化名词化是在那些句子里以名词形式出现的字眼,但你却碰不到、感觉不到或听不到它们。
名词的一项测试就是“你可以把它放在手推车里吗?”如果有一个字眼是名词,而不能被放在手推车里,那它就是一个名词化的字眼。
像好奇心(curiosity)、催眠(hypnosis)、学习(learnings)、爱(love)等等,都是名词化的字眼。
它们是被当成名词在使用,但实际上却是步骤词。
一旦使用了名词化字眼,很多资料已经自动被删减,如果我说:“艾茉莉的知识很广泛”,我就已经自动删减了她真正知道的事和她知道的途径。
诱导催眠时,名词化是个很效率的方法,因为名词化的字眼让说者可以适时含糊,而且可以用来要求听者从她的经验搜寻出最恰当的理由。
米尔顿·艾瑞克森的诱导几乎都是采用这样的方法。
下面的例子,名词化的字眼都用英文标识了出来:“我知道你的生活(life)已经出现了某种难关(difficulty),你一定想要一个满意的解决方法(resolution)……我不是很确定你可以找出什么样最有利用价值的个人资源(resources)来解决这个难关(difficulty),但我是真正知道你的潜意识会比你也能力,从你的经验中找出真正可利用的资源(resource)……”(二)非特定的动词(Unspecified Verbs)没有一个动词是完全明确的,但它可以比较明确,也可以比较不明确。
如果催眠师使用了相关的非特定动词,那么听者为了要了解句子,又要被迫提出她的意义。
像做(do)、修理(fix)、解决(solve)、移动(move)、改变(change)、怀疑(wonder)、认为(think)、感觉(sense)、知道(know)、体验(experience)、了解(understand)、记得(remember)、意识到(become aware of)等等,都是相干的非特定动词。
“我认为这是真的”比“我觉得这是真的”来的不明确。
下面的句子告诉我们是如何思考的。
如果我说“我要你去学习”,我用的是一个非常不明确的动词,因为我并没有解释要你如何学,或者要你学的是什么。
(三)非特定的参考的索引这个意思是指被谈到的名词并不具有特定性。
“人们可以放松。
”“这很容易就可以学到。
”“你可以注意到这种感元。
”像这样的陈述很容易让听者为了了解句子,而将句子应用到自己身上。
(四)删减这个类别完全是参考那些欠缺主要名词片语的句子。
例如:“我知道你很好奇。
”这个句子完全没有受词,所以听者根本就不知道他对什么好奇。
再一次听者又可以用和他经验有关的事物将空白填满。
因果模式连接在某件正发生的事和某件沟通者想要它发生的事之间,使用暗示因果关系的字眼,会让听者有好象某件事真的造成某事的反应。
这有三类连接词,可以区分出反应强度的等级。
a最差的连接就是利用连接词去连接不相关的现象。
“你现在在听我的声音,而你可以开始放松。
”“你一边呼吸,一边好奇着你会学到什么。
”b第二种连接就是利用像当(as、when)在……期间(during)、正值(while)这样的连接词来连接陈述,以及时建立连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