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绿色建筑特征及技术应用
绿色建筑的设计特点及施工措施分析

绿色建筑的设计特点及施工措施分析绿色建筑是指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减少污染和保护环境为设计宗旨的建筑。
它通过科学的设计理念和先进的施工技术,旨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为居住者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
本文将从绿色建筑的设计特点和施工措施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绿色建筑的设计特点1. 节能:绿色建筑通过有效的绝缘材料、采光与通风系统、太阳能利用等手段,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建筑运营成本,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
2. 节水:绿色建筑通过收集雨水、利用灰水、设置节水设备等手段,有效减少用水量,降低对水资源的依赖,实现节水环保的目标。
3. 绿色材料:绿色建筑倡导使用可再生、环保的建筑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环境损害。
4. 环境适应性:绿色建筑结合当地气候特点、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貌,进行合理布局和建筑设计,使建筑能够与周围环境和谐共融,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5. 室内环境质量:绿色建筑强调室内空气质量、光照度和舒适度等因素,通过科学设计和合理布局,保障室内环境质量,提高居住者的生活质量。
6. 循环利用:绿色建筑倡导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过建筑设计和设施设置,实现建筑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回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绿色建筑的施工措施分析1. 采用绿色材料:在绿色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选择符合环保标准的绿色建筑材料,如可再生材料、低VOC涂料、环保隔热材料等,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2. 施工垃圾管理:绿色建筑施工中,应建立健全的垃圾分类处理制度,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节能施工:在绿色建筑的施工中,可以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如节能照明系统、节能空调系统等,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成本。
绿色建筑的设计特点和施工措施紧密相关,在建筑设计之初就需要考虑到环保的理念,而在施工过程中也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和措施。
通过绿色建筑的设计和施工,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自然资源,为社会和居民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绿色建筑特征及技术应用

浅谈绿色建筑特征及技术应用【摘要】绿色建筑的观念已经收到各个阶层人员的重视。
绿色建筑的本质在于循环利用资源,其直接效果就是节约了资源,有利于资源的自然循环,保护了自然环境和地球环境。
本文主要分析绿色建筑特征及技术。
【关键词】绿色建筑;特征;技术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建筑节能和能源利用是绿色建筑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其内容包含减少能源消耗、科学高效用能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3个层面,其技术则包含被动式和主动式两种[1]。
绿色建筑节能的重点可总结为充分的自然通风、充分利用自然采光、智能化遮阳系统、改善隔热保温性能及可再生能源的应用等几点,以下将分析绿色建筑特征及技术。
1 绿色建筑的概念及特征1.1绿色建筑的概念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的基本体现主要有两点:①提供给使用者有益健康的建筑环境,并提供高质量的生存活动空间;②尽最大限度回归自然,保护环境减少能耗。
1.2绿色建筑的特征①绿色化。
遵循节约能源资源、无害化、无污染、可循环等原则;②以人为本。
节能同时,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舒适性,保证人的健康;③因地制宜。
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及其地域条件;④整体设计。
结合当地的诸多因素综合分析,整体设计。
2 绿色建筑的意义节约能源和资源,减少co2污染。
建筑本身就是能源消耗大户,同时对环境也有重大影响。
据统计,全球有50%的能源用于建筑,同时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也是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
尽管诸如道路,桥梁,隧道等不能以绿色建筑去衡量,但是居住区,办公大厦,公寓等对资源的利用时周而复始的。
另外,建筑引起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占据了环境总污染的1/3还多,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其中40%为建筑垃圾。
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的应用

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的应用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绿色建筑技术逐渐成为了建筑行业的主流趋势。
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的应用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的能效性能,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在当前的建筑领域中,绿色建筑技术已经积极地被应用于各种新建和改造工程中,并且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本文将就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的应用进行详细探讨,包括其原理、应用范围、技术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的原理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的应用其实是在建筑领域中推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具体举措。
绿色建筑注重的是对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追求建筑生态化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其主要原理包括:1. 节能减排:绿色建筑工程技术通过采用节能材料、节能设计和节能技术等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能耗,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 循环利用:绿色建筑强调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减少建筑废弃物的产生,最大程度地减少建筑对资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增加舒适性:绿色建筑强调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注重改善室内外环境的舒适程度,提高居住者的生活质量。
4. 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建筑在建筑设计、施工和维护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建立健康、环保的生活空间。
以上原理是绿色建筑工程技术应用的基础,也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包括新建建筑项目,也包括对现有建筑进行改造和提升。
具体而言,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的应用包含以下多个方面:1. 新建建筑项目:作为全新的建筑项目,绿色建筑工程技术可以在建筑设计、选材、施工和维护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应用,以确保新建建筑的环保和节能性能。
2. 老旧建筑改造:对于已有的老旧建筑,可以通过改造和提升来应用绿色建筑工程技术,包括改进建筑结构、更换节能设备、提高建筑能效等方面。
3. 城市规划和社区建设:在城市规划和社区建设中,绿色建筑工程技术也可以广泛应用,通过优化建筑布局、改善公共环境等手段来提高整个社区的生态环境。
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研究

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研究一、引言建筑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给环境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建筑领域的环境问题,绿色建筑技术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研究。
二、绿色建筑技术的概念与特点绿色建筑技术强调在建筑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和维护等方面减少能耗和环境污染。
它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创造出对环境友好的建筑,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节能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节能是绿色建筑技术的核心要素。
通过使用节能设备、合理设计建筑朝向和采用高效隔热材料等手段,可以降低建筑的能耗。
四、水资源管理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水是生命之源,有效管理和节约水资源对于绿色建筑至关重要。
收集雨水、回收废水和修建合理的水利设施等方法可有效降低建筑用水量。
五、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是绿色建筑的重要能源之一。
通过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装置,建筑可以自给自足地产生能源。
六、绿色材料的选择选择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对于减少碳排放和保护环境至关重要。
可回收利用的材料、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无毒无害的建筑材料等是绿色建筑的首选。
七、建筑节水系统的研究建筑节水系统研究旨在改进现有的建筑设施,减少用水量。
采用先进的节水设备和智能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用水的高效管理。
八、绿色屋顶的应用绿色屋顶是指在建筑屋顶覆盖绿色植物,以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和改善空气质量。
绿色屋顶能够吸收降低温度,降低室内能耗。
九、绿色建筑认证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为了推广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各国纷纷建立了绿色建筑认证制度,以评估建筑的环境性能。
通过建立认证制度,可以规范建筑行业,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十、结论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研究,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通过节能、节水、利用可再生能源和选择绿色材料等手段,可以减少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同时,建立认证制度、推广绿色建筑理念也是实现绿色建筑技术普及的关键。
绿色建筑的设计特点及施工措施分析

绿色建筑的设计特点及施工措施分析在当今社会,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绿色建筑作为一种创新的建筑模式,正逐渐成为建筑行业的主流趋势。
绿色建筑旨在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有效的施工措施,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环境的最小影响以及居住者的健康与舒适。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绿色建筑的设计特点及施工措施。
一、绿色建筑的设计特点(一)节能与能源利用绿色建筑在设计时会充分考虑能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
这包括优化建筑的朝向和布局,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减少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系统的依赖。
例如,通过设置合理的窗户位置和大小,使室内在白天能够充分接受阳光,减少电灯的使用时间。
同时,采用高效的隔热材料和密封技术,降低建筑的能量损失。
此外,还会积极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为建筑提供部分或全部的能源需求。
(二)水资源节约水资源的节约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环节。
通过采用节水器具和设备,如低流量的水龙头、马桶和淋浴喷头,可以显著减少水的消耗。
雨水收集系统的应用也是常见的设计特点,收集到的雨水经过处理后可用于灌溉、冲厕等非饮用用途。
此外,还会对废水进行处理和回用,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
(三)材料的选择与利用在绿色建筑中,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优先选用环保、可再生、可回收的建筑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例如,使用木材时选择来自可持续管理森林的产品,使用钢材和铝材时选择可回收的材料。
同时,还会考虑材料的本地化生产和运输,以降低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四)室内环境质量绿色建筑注重为居住者提供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通过控制室内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和声学环境,提高居住者的生活质量。
良好的通风系统能够确保室内空气的新鲜和流通,减少有害气体和污染物的积聚。
采用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降低室内化学污染。
合理的声学设计可以减少噪音干扰,创造安静的居住空间。
(五)与自然环境的融合绿色建筑强调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绿色建筑技术在住宅领域的应用

绿色建筑技术在住宅领域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绿色建筑技术越来越普及,成为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特别是在住宅领域,人们对环保、健康、舒适的生活需求越来越高,绿色建筑技术也逐渐应用到住宅建设中。
一、绿色建筑技术的定义和特点绿色建筑技术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供一个健康、节能、环保、舒适的室内环境。
其特点主要包括:1. 节能:绿色建筑通过采用先进的建筑材料、设施和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从而降低能源成本。
2. 节水:绿色建筑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利用雨水、污水回收等手段,减少对自来水的需求,降低水资源的浪费。
3. 环保:绿色建筑材料采用可再生、可回收、无公害、无放射性等优质环保材料,减少建筑垃圾产生,降低对自然环境的损害。
4. 健康:绿色建筑在室内空气质量、采光、声学等方面都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环保材料和设施也有着更严格的安全和健康标准,保障了住户的健康。
5. 舒适:绿色建筑通过优化建筑设计和设施设备,提高室内环境品质,营造舒适、愉悦、健康的生活环境。
二、绿色建筑技术在住宅领域的应用1. 绿色建材的应用绿色建筑材料是指在生产、使用和废弃后对环境和人体无危害的建筑材料。
在住宅建设中,绿色建材的应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隔热材料:采用优质的隔热材料,可以减少冷热气流的传递,保证室内温度稳定,减少室内空调使用,节约能源。
(2) 环保涂料:采用环保涂料,可以避免室内甲醛等有害气体的释放,保障住户的健康。
(3) 玻璃材料:采用高反射率、低辐射率的玻璃材料,可以使室内外温度平衡,提高室内环境舒适度。
(4) 石材:石材是一种天然的绿色建筑材料,采用石材做地面和墙面装饰,不仅美观大方,而且寿命长,使用寿命可达50年以上。
2. 绿色能源的应用住宅建筑中的绿色能源主要是指太阳能、地源能等非化石能源。
通过采用这些绿色能源,不仅可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还可以降低能源成本,提供一个更加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绿色建筑工程技术应用

绿色建筑工程技术应用
绿色建筑是一种注重环境和资源保护的建筑方式,是设计和建造工程的一个新兴概念。
绿色建筑采用可持续的设计、建造和运营方式,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提高建筑的舒适性和
健康性。
绿色建筑的技术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能源使用效率
绿色建筑着重于能源的节约和使用效率的提高。
采用节能技术,使用高效的设备和系统,优化建筑的热源和照明系统。
2. 材料选择
绿色建筑选择环保和可再生的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建筑材料的浪费和
污染。
3. 水资源利用
绿色建筑采取节水措施,增加储水和回收利用水资源的能力,为城市的水资源管理做
出贡献。
4. 建筑设备
绿色建筑的建筑设备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排放为目标,采用能耗低、高效的设备,满
足舒适性和健康性的要求。
绿色建筑着重于建筑的生态设计,保护自然环境,优化建筑的能源效率和舒适性。
建
筑设计必须考虑生态和环保的影响,使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紧密相连,形成有机的整
体。
绿色建筑的技术应用可以大大降低建筑的能耗和环境污染,提高建筑的环保性和舒适性。
这种可持续的建筑方式将对未来城市环境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分析

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分析近年来,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绿色建筑技术作为一种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模式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将就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包括建筑材料的选择、能源利用、水资源管理、室内环境优化等方面。
一、建筑材料的选择绿色建筑的首要任务就是选择环保、资源节约的建筑材料。
例如,利用可再生和再生资源生产的材料能够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同时,使用低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材料可以有效降低室内空气污染,保障人们的健康。
二、能源利用绿色建筑技术注重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推广清洁能源的利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采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发电系统,可以实现建筑自供电,并将多余的能量注入电网,实现能源的共享和节约。
三、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是生命之源,绿色建筑致力于实现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建筑内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将雨水用于冲洗、植物浇水等方面,减少对自来水的需求。
此外,还应配备节水设备,如节水淋浴头、节水马桶等,以降低用水量。
四、室内环境优化绿色建筑强调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通过使用低挥发性有机溶剂的涂料、环保的地板材料和通风系统等,可以降低室内空气污染,提升室内空气质量。
此外,良好的采光设计和室内植物的引入,可以提供更加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五、建筑废弃物的处理绿色建筑致力于减少建筑废弃物的产生,并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和再利用。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建筑废弃物的排放量,减少对环境的负荷。
六、绿色屋顶的设计绿色屋顶是绿色建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美化建筑外观,还能够提供自然保温、隔热和保湿效果。
绿色屋顶的设计还可以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环境。
七、 passivhaus(被动式房屋)Passivhaus是一种被动式房屋设计概念,通过高效隔热、优化的通风和热回收技术来减少能源消耗。
被动式房屋能够在没有传统供暖和冷却系统的情况下保持室内温度舒适,并实现净零能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绿色建筑特征及技术应用
绿色建筑的观念已经收到各个阶层人员的重视。
绿色建筑的本质在于循环利用资源,其直接效果就是节约了资源,有利于资源的自然循环,保护了自然环境和地球环境。
本文主要分析绿色建筑特征及技术。
标签绿色建筑;特征;技术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建筑节能和能源利用是绿色建筑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其内容包含减少能源消耗、科学高效用能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3个层面,其技术则包含被动式和主动式两种[1]。
绿色建筑节能的重点可总结为充分的自然通风、充分利用自然采光、智能化遮阳系统、改善隔热保温性能及可再生能源的应用等几点,以下将分析绿色建筑特征及技术。
1 绿色建筑的概念及特征
1.1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的基本体现主要有两点:①提供给使用者有益健康的建筑环境,并提供高质量的生存活动空间;②尽最大限度回归自然,保护环境减少能耗。
1.2绿色建筑的特征
①绿色化。
遵循节约能源资源、无害化、无污染、可循环等原则;②以人为本。
节能同时,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舒适性,保证人的健康;③因地制宜。
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及其地域条件;④整体设计。
结合当地的诸多因素综合分析,整体设计。
2 绿色建筑的意义
节约能源和资源,减少CO2污染。
建筑本身就是能源消耗大户,同时对环境也有重大影响。
据统计,全球有50%的能源用于建筑,同时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也是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
尽管诸如道路,桥梁,隧道等不能以绿色建筑去衡量,但是居住区,办公大厦,公寓等对资源的利用时周而复始的。
另外,建筑引起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占据了环境总污染的1/3还多,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其中40%为建筑垃圾。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对住宅,道路,地下工程,公共设施的需求越来越高,所耗费的能源也雨来越多,这与日益匾乏的石油资源,煤资源产生了不
可调和的矛盾。
3 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绿色设计是设计方法集成和设计过程集成的集成设计,具有较强的多学科交叉特性,其设计应综合考虑生态、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注材料资源的回收和重用和减少废弃物,贯彻环境保护的原则。
3.1 遵循生命周期设计原则:设计综合考虑人居环境的调研、规划及设计、建筑的施工与使用、环境的保护与发展、材料回收与处理等生命周期中各环节对环境及人的影响的设计方法。
3.2 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人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主体,追求高效节约不能降低生活质量,牺牲人的健康和舒适性为代价,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3.3 利用并行工程技术,强调整体的生态设计思想:把并行工程设计的技术运用到人居环境的设计中,综合考虑人居环境的绿色设计中的各因素,实现多因素、多目标、整个设计过程的全局最优化。
3 绿色建筑技术
3.1 绿色建筑节能技术
建筑节能是实现绿色建筑的一个关键环节。
绿色建筑节能首先应从建筑整体规划和设计着手。
在建筑选址上应同时考虑节能和节地这两个因素来实现绿色建筑的营建[2]。
恰当的建筑选址,充分合理利用地形地貌条件,将影响建筑室内外热环境和空调能耗的大小。
在建筑节能设计时,充分利用地形地貌条件取得建筑穿堂风效果,对于改善夏季热环境,节约空调能耗是不言而喻的。
利用建筑布局可以优化微气候,获得良好的室内热环境条件,这对节能有利。
建筑布局应充分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因素、气候特征、建筑物的功能、人的行为活动特点来进行设计。
同时应充分利用室外光环境、风环境从节能的角度考虑,合理的建筑形态设计不仅要求体形系数小,而且需要冬季辐射得热多,且能避开寒风侵袭。
3.2 绿化环境设计
绿化对居住区气候条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调节改善气温、是改善居住区微环境、改善室内热环境、节约建筑能耗的有效措施。
居住区绿化有良好的调节气温和增加空气湿度的作用。
植物的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都能吸收太阳辐射热,这就起到了调节空气温湿度的作用。
绿化有遮阳防辐射作用。
绿化可改善室内热环境降低室内采暖空调能耗。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消耗大量潜热,从而降低了太阳辐射和建筑周围的热空气对建筑的热作用。
绿化可降低噪声,绿化可减轻空气污染。
植物,尤其是树木有吸收有害气体,吸滞烟灰、粉尘和细菌的作用。
枝叶茂密的树木对烟灰和粉尘有明显的阻挡、过
滤和吸附的作用。
因此,在居住区规划设计时,应进行绿化设计,采用足够的绿地和水面,严格控制建筑密度,尽量减少水泥地面,利用植被和水域减弱热岛效应,改善居住区热湿环境,同时还可以通过绿化调节碳氧平衡、减弱温室效应、减轻城市大气污染、降低噪音、遮阳隔热。
3.3 节能材料与材料资源利用
节能材料从字面上来讲就是能够节约能源、减少能源消耗的材料。
目前普遍用于建筑的节能材料主要是保温隔热材料。
而建筑绝热材料根据其自身的特点,是一种极好的节能保温材料。
通过开发节能材料和材料资源的利用来实现绿色建筑的营建。
一方面需要开发和利用新型节能材料。
另一方面,需要推动绿色施工,发展绿色建材。
绿色建材是指“健康型、环保型、安全型”的建筑材料。
清洁生产技术是指在原料采用、产品制造、使用或者再循环利用以及废料处理等环节中进行了污染控制设计,选用无毒或低毒的原料,生产过程尽可能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副产品尽可能回收利用,最终达到资源最合理、最有效的利用,而且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另外还要提高材料性能、使用高性能的材料。
高性能材料,是高效率利用资源的前提。
3.4 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可再生资源是指那些随着人类的大规模开发和长期利用,总的数量不会逐渐减趋于枯竭,甚至可以不断得以补充,即不断“再生”的能量资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水能、海洋能、潮汐能等。
由于目前广泛应用的能量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均为非可再生资源,终有枯竭的一天,因而引发能源危机,故此,寻找替代源即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成为节能的必要手段[3]。
绿色建筑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主要体现在:对太阳能的利用、对地热能的利用、对污水的热利用、对废弃物处理与能源的再利用等四个方面。
在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下,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且清洁无污染的能源,已成为当前国际能源开发利用领域中的新热点。
人们用高科技手段向太阳索取能源。
充分利用太阳能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饶戎. 绿色建筑[M].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2]鲍家声. 低碳经济时代的建筑之道[J]. 建筑学报,2010(7):7~12.
[3]张霖. 夏热冬暖地区建筑节能设计——以广西建筑为例[J]. 新建筑,2007(3):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