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学案及答案1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社戏》原创学案(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学案社戏学习目标1、掌握生字词;2、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快速阅读课文的能力。
3、理清故事的情节,学习小说围绕看社戏,记叙详略得当的方法;4、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来把握作品深刻的思想意义。
5、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善良,好客能干和“我”与农家小朋友的诚挚情谊;联系现实生活体验反思,培养学生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品德。
学习重点、难点1、理清故事情节,学习叙事详略的写法。
2、体会小说景物描写对于表现文章中心思想所起的作用。
3、正确把握作品的深刻内涵和思想学习过程一、预习自学1.你会读加点的字注音吗?将字音写在括号内(1)归省.()(2)行.辈()(3)撺.掇.()()(4)凫.水()(5)蕴藻.()(6)潺.潺.()2.根据拼音填汉字(1)________(jué)蚯蚓(2)________(xù)叨(3)欺________(wǔ)(4)________(dài)慢3.你能准确解释下列词语吗?[来源:学科网](1)消夏:(2)不惮:(3)委实:(4)弄潮:( 5)依稀:4、填空《社戏》的作者____原名____,字____,后改名___________,字____。
中国现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籍贯:__________,1918年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_________________。
有小说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文集_________,散文诗集_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_____,杂文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1921年发表的中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佳作。
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这是他1922年写的一篇短篇_______,是他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呐喊》中的最后一篇作品。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学案及答案(精选3篇)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学案及答案(精选3篇)人教版八班级下册语文学案及答案篇17、阅读理解我的家乡是水乡。
出鸭。
高邮大麻鸭是闻名的鸭种。
鸭多,鸭蛋也多。
高邮人也擅长腌鸭蛋。
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
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殊注明:“高邮咸蛋”。
高邮还出双黄鸭蛋。
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
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殊处。
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异不已。
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兴奋的,似乎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的确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
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爱,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已并丕会做菜。
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
文不长,录如下: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
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
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行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
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
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方法。
平常食用,一般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
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
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
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肃然起敬:颜色:(2)请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3)对高邮咸鸭蛋出名的缘由,说明不精确的一项是:()a.高邮大麻鸭是闻名鸭种,鸭多,蛋也多。
b.高邮人擅长腌鸭蛋。
c.高邮鸭蛋是双黄蛋。
d.高邮咸蛋质细而油多,好吃中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雷电颂学案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雷电颂教案及答案《雷电颂》郭沫若教课目的、朗诵课文,体会气概,感觉感情律动。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初步认识戏剧文学的特点——剧本主要靠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
3、品尝语言,理解语言中所包孕的深意,培育阅读和赏识戏剧文学的能力。
教课重难点、朗读并背诵课文前六段。
领会作品第宏伟氛围和深沉的抒怀义味。
2、联系背景资料,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课型讲解课课时安排 2 课时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创建情境,导入新课、每年阴历端午,我们都会吃粽子,有些地方还会划龙舟,同学们知道为何会有这一民俗习惯吗?为了纪念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今日,就让我们走进郭沫若的戏剧作品《屈原》,走进这位伟大诗人的心里世界。
2、作者及作品介绍屈原(约前 340~约前 277)名平,别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人。
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怀诗,全诗共二千四百多字。
是一首浪漫主义作品。
比喻生动,语言瑰丽,夸张勇敢,诗中融入大批的神话传说及历史人物故事,使诗篇波涛起伏,变化多端,宏伟奇景。
屈原创建了骚体,即“楚辞” ,为后代诗人的创作开拓了无穷的空间。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隐士。
现代有名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
3、历史剧《屈原》的写作背景及写作企图《屈原》写于1942 年 1 月,这时正当抗日战争的对持阶段,也是公民党反动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
半壁江山沦于对手,蒋介石公司悲观抗日,并且悍然发动“皖南事变”,大举屠戮爱国抗战的军民,掀起反共热潮。
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愤愤不平,创作了《屈原》,揭穿公民党统治下的黑暗现实。
他借屈原的单独,抽打蒋介石的反动统治,抒发了人民的恼恨。
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
《雷电颂 > 出此刻《屈原》第五幕第二场。
屈原被囚禁在东皇太一庙。
他手足带着刑具,颈上系着长链,发散披肩,单身彷徨。
这时,暴风吼怒,电闪雷鸣。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学案及答案【DOC范文整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学案及答案《短文两篇》巴金【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贯通理解两篇短文的主题表达。
2、强化诵读,体会巴金散文作品音韵的美感。
品评关键语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作品直观的感悟力和理解力。
理解文中表现的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念,引导学生追求积极奋发、坚韧向上的理想人格。
【教学重点】1、加强诵读,培养感受能力、理解能力。
2、理解两篇短文的精神实质及其时代意义。
【教学难点】1、把握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意。
2、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抽绎出的情感脉络。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旸谷一撮灰皓月妲娥2、解释下列词语:皓月:露台:旸谷:二、合作研讨⑴作者写“日”,却用主要篇幅来赞美飞蛾扑火,这是为什么?⑵在叙述完夸父、飞蛾之后,为什么作者忽然笔锋一转,说起了“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⑶如何理解“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⑷文中写道:“生命是可爱的。
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你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人生追求?⑸月亮在文中带给作者的突出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这里所表现的意境,能使你联想起古诗文中的哪些诗句?⑹“月的光是死的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⑺为什么作者在《月》的末尾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⑻在《日》中,作者主要写光和热,同时提到了冷;在《月》中,作者主要写冷,却同样提到了光和热;把两文贯通起来,你对作品的主题有什么深一层的理解?《短文两篇》优化检测一、积累与运用1、掌握下列字形并给加粗字注音:旸谷__________ 姮娥__________ 皓月__________ 浸__________2、无数人咏叹过太阳和月亮,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诗篇,就你喜欢的写几句: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雷电颂学案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雷电颂学案及答案《雷电颂》郭沫若教学目标、朗读课文,体味气势,感受情感律动。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初步了解戏剧文学的特点——剧本主要靠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
3、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所包孕的深意,培养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诵读并背诵课文前六段。
体会作品第雄伟气氛和深厚的抒情意味。
2、联系背景资料,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课型讲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每年农历端午,我们都会吃粽子,有些地方还会划龙舟,同学们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一风俗习惯吗?为了纪念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郭沫若的戏剧作品《屈原》,走进这位伟大诗人的内心世界。
2、作者及作品介绍屈原(约前340~约前277)名平,又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人。
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全诗共二千四百多字。
是一首浪漫主义作品。
比喻生动,语言瑰丽,夸张大胆,诗中融入大量的神话传说及历史人物故事,使诗篇波澜起伏,千变万化,雄伟奇观。
屈原创造了骚体,即“楚辞”,为后世诗人的创作开辟了无限的空间。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
3、历史剧《屈原》的写作背景及写作意图《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
半壁河山沦于敌手,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并且悍然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的军民,掀起反共高潮。
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屈原》,揭露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现实。
他借屈原的独自,鞭挞蒋介石的反动统治,抒发了人民的愤恨。
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
《雷电颂>出现在《屈原》第五幕第二场。
屈原被囚禁在东皇太一庙。
他手足带着刑具,颈上系着长链,散发披肩,独身徘徊。
这时,狂风咆哮,电闪雷鸣。
面对这黑暗的世界,他想到祖国就要沦亡,听着风吼、雷鸣,看着闪电劈空,他感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力量,他激愤的心情发展到极点,他的心像火一样燃烧起来,铸成了这大气磅礴,动人心魄的独自——《雷电颂》。
【范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5课学案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5课学案及答案1.《藤野先生》学案教师寄语:“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雷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学习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思路、线索,找出文中主要事例。
2.学习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3..品析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反语的运用。
4.深刻体会鲁迅和藤野先生深厚的师生感情以及作者深厚的爱国情感。
学习过程一、积累运用.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绯红()不逊()诘责()匿名()油光可鉴()畸形()瞥见杳无消息深恶痛疾发髻抑扬顿挫()驿站2.结合课文,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绯红:深恶痛绝:标致:匿名:诘责:物以稀为贵:凄然:畸形:瞥见:二、自主探究3.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的内容。
4.将课文分成三大部分,并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1-3):第二部分(4-35):第三部分(36-38):提示:文中“我”的活动变换了3个地点,请根据地点的变化来划分。
三、讨论交流,合作释疑。
(一)细读课文1——3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的题目为“藤野先生”,但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没有直接写藤野,而是写了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了从东京到仙台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写了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他的优待,还写了日本“爱国青年”的寻畔和看电影事件。
这些事情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2.为什么作者对在仙台所受到的优待用“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来解释呢?(二)细读课文4——35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3.写了藤野先生的哪几件事?这些事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概括)4.作者为什么要告别藤野先生离开仙台(或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什么)?这表现了他什么样的精神?(三)细读36——38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5.流露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深深怀念之情,请找出文中写鲁迅怀念藤野先生的具体表现。
(四)概括主题。
方法链接:6、概括主题的格式:通过(内容、情节),表达了(情感、思想)。
(五)品味下面的句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雪》学案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雪》学案及答案《雪》鲁迅学习目标:、把握课文的语境和作者的思路。
2、反复诵读,领会本文内涵丰富、清新优美的语言。
3、体察作者博大的胸襟和坚强的斗志,培养初步的自然观上和艺术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诵读,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品析两幅雪景图。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的深邃寓意。
一、导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情况汇报:由各小组汇报搜集到的资料,展示有关“雪”的文字、图片等,畅谈对雪的感受。
二、了解作者、介绍背景鲁迅(88-936),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破落家庭。
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2年去日本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立志改变国民精神。
1918年,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大胆揭露吃人的封建礼教,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等。
《野草》创作时,正是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反命政变后,白色恐怖非常严重时期,现实的环境异常地严酷。
在这部散文诗集中,鲁迅表现了他对黑暗势力的反抗和斗争,也表现了他对美好生活和光明未来的憧憬与追求,热烈赞颂现实中的叛逆,不屈服的勇士。
924年岁暮,北方降雪,鲁迅身处北国,眼前“大风吹雪盈空际”,作者萌发了创作冲动,从眼前的飞雪联想到江南的雪景,思绪在回忆和现实中不断变幻和翻腾。
三、检测预习:字词四、自由诵读,整体感知课文,理清结构思考:()文中描写了几幅雪景?(2)师引导生分层,了解内容与结构:按照“南方的雪”、“北方的雪”两大对比内容,可以把全文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3)滋润美艳之至的江南的雪。
第二部分(4-6)如粉如沙的北方的雪。
五、美读课文,揣摩感情阅读指导:江南的雪,要读出柔和的美,表达欣赏、喜悦的情感;北方的雪要读出壮丽的美,体现的是赞美、敬佩的情感。
六、细读课文,合作探究(一)、江南的雪、问:作者是如何描写江南雪景的?明确:景、人两方面进行描写的。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学案及答案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确凿(záo)炽痛(zhì)嗥鸣(háo)杂乱无张B、毋宁(wú)惬意(xiá)狡黠(xiá)妇儒皆知C、庇荫(yìn)消蚀(shí)讪笑(shàn)忘乎所以D、剽悍(piāo)蓦然(mó)躯壳(qiào)语无伦次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为了铁路早日通车,工程技术人员处心积虑地克服了许多困难。
B、五月的华林公园,姹紫嫣红,一片绚丽的景象。
C、登高远眺,青山如屏,绿水如带,令人心旷神怡。
D、节日的奉新县城张灯结彩,大街上车辆行人川流不息。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刚发行的《祝福祖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套由少年儿童自己设计的。
B、经过三年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C、仁爱社会福利院在“六一儿童节”期间,接待了许多来自各行各业的爱心人士。
D、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或毁掉。
4、江西宜春伯塘中学教师王茂华和他的岳父谭良才三进火海,英勇救人,被评选为“感动中国2010年度人物”,以下是《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他们的颁奖词:烈火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测试,,你们用果敢应战,用牺牲作答!一对侠义翁婿,火海中三进三出,为人们讲述了什么是舍生忘死,人间挚爱!请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将颁奖词补充完整。
(2分)()A、人生是一场充满变数的游戏B、生命是一道良知大爱的考验C、生命是一条奔腾不止的河流D、人生是一条充满竞争的跑道5、综合性学习(4分)在我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
陈涉仰天质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诸葛亮忠贯日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屈原江谭行吟“举世皆浊我独清”……他们的事迹载入了史册,被后人一代一代传诵。
假如你班要开展一次主题为“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每个时代都有一些让人崇拜的风流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学案及答案1
10、《组歌》纪伯伦(黎巴嫩)学习目标1.学习文章优美的语言中内含丰富的哲理。
2.理解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借助丰富的想像,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学习重点、难点1.朗读课文,体会感情。
2.理解作者笔下的海浪和雨的形象。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1.加点字注音炽热祷词执拗俊俏衷情馈赠憔悴真谛天穹璀璨镶嵌翱翔长吁短叹千山万壑2. 解释下列词语执拗: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馈赠:赠送(礼品)。
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镶嵌: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海誓山盟:男女相爱时所立的誓言和盟约,表示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长吁短叹:因伤感、烦闷、痛苦等不住地唉声叹气。
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
二、走近作者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画家。
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是阿拉伯现代小说、艺术和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
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
本文选自《泪与笑》。
《组歌》34567891011
2019-05-18
10、《组歌》纪伯伦(黎巴嫩)学习目标1.学习文章优美的语言中内含丰富的哲理。
2.理解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借助丰富的想像,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学习重点、难点1.朗读课文,体会感情。
2.理解作者笔下的海浪和雨的形象。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1.加点字注音炽热祷词执拗俊俏衷情馈赠憔悴真谛天穹璀璨镶嵌翱翔长吁短叹千山万壑2. 解释下列词语执拗: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馈赠:赠送(礼品)。
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镶嵌: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海誓山盟:男女相爱时所立的誓言和盟约,表示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长吁短叹:因伤感、烦闷、痛苦等不住地唉声叹气。
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
二、走近作者纪伯伦(1883~
1931),黎巴嫩诗人、画家。
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是阿拉伯现代小说、艺术和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
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
本文选自《泪与笑》。
《组歌》34567891011
2019-05-18
10、《组歌》纪伯伦(黎巴嫩)学习目标1.学习文章优美的语言中内含丰富的哲理。
2.理解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借助丰富的想像,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学习重点、难点1.朗读课文,体会感情。
2.理解作者笔下的海浪和雨的形象。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1.加点字注音炽热祷词执拗俊俏衷情馈赠憔悴真谛天穹璀璨镶嵌翱翔长吁短叹千山万壑2. 解释下列词语执拗: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馈赠:赠送(礼品)。
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镶嵌: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海誓山盟:男女相爱时所立的誓言和盟约,表示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长吁短叹:因伤感、烦闷、痛苦等不住地唉声叹气。
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
二、走近作者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画家。
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是阿拉伯现代小说、艺术和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
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
本文选自《泪与笑》。
《组歌》34567891011
2019-05-18
10、《组歌》纪伯伦(黎巴嫩)学习目标1.学习文章优美的语言中内含丰富的哲理。
2.理解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借助丰富的想像,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学习重点、难点1.朗读课文,体会感情。
2.理解作者笔下的海浪和雨的形象。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1.加点字注音炽热祷词执拗俊俏衷情馈赠憔悴真谛天穹璀璨镶嵌翱翔长吁短叹
千山万壑2. 解释下列词语执拗: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馈赠:赠送(礼品)。
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镶嵌: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海誓山盟:男女相爱时所立的誓言和盟约,表示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长吁短叹:因伤感、烦闷、痛苦等不住地唉声叹气。
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
二、走近作者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画家。
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是阿拉伯现代小说、艺术和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
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
本文选自《泪与笑》。
《组歌》34567891011
2019-05-18
10、《组歌》纪伯伦(黎巴嫩)学习目标1.学习文章优美的语言中内含丰富的哲理。
2.理解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借助丰富的想像,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学习重点、难点1.朗读课文,体会感情。
2.理解作者笔下的海浪和雨的形象。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1.加点字注音炽热祷词执拗俊俏衷情馈赠憔悴真谛天穹璀璨镶嵌翱翔长吁短叹千山万壑2. 解释下列词语执拗: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馈赠:赠送(礼品)。
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镶嵌: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海誓山盟:男女相爱时所立的誓言和盟约,表示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长吁短叹:因伤感、烦闷、痛苦等不住地唉声叹气。
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
二、走近作者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画家。
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是阿拉伯现代小说、艺术和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
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
本文选自《泪与笑》。
《组歌》34567891011
2019-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