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选修3第二章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

合集下载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选修3 第2章第3节 分子的性质(第3课时) 课件(52张)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选修3 第2章第3节 分子的性质(第3课时) 课件(52张)

【提示】 比较无机含氧酸的酸性,关键是比较中心元素化 合价的高低。如将含氧酸的通式写为(HO)mROn,当成酸元素 R 相同时,则 n 值越大,R 的正电性越高,导致 R—O—H 中 O 的 电子向 R 偏移,在水分子作用下就容易电离出 H+,显较强的酸 性。
【解析】 (1)根据题中非羟基氧原子数与酸性强弱的关系可
3.含有手性碳原子的物质一定具有光学活性,
具有光学活性,则此有机物分子中手性 碳原子的个数为( A )
A.1 B.2 C.3 D.4
解析:根据手性碳原子的定义可知,手性碳原子一定是饱和 碳原子且所连接的四个原子或基团是不同的,则
子。
中只有与醛基相连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
4.已知含氧酸可用通式(HO)nXOm 来表示,如 X 是 S,m =2,n=2,则这个式子就表示 H2SO4。一般而言,该式中 m 较 大的是强酸,m 较小的是弱酸。下列各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 是( A )
故选 D。
1.判断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时,有一条经验规律: 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易溶解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非极性分子 组成的溶剂易溶解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下图的装置中,不 适宜用作 HCl 气体尾气吸收装置的是( C )
解析:C 项易导致倒吸现象。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互为手性异构体的分子互为镜像 B.利用手性催化剂合成可主要得到一种手性分子 C.手性异构体分子组成相同 D.手性异构体性质相同
1.强酸溶液的酸性一定强于弱酸溶液的酸性吗?
【点拨】 不一定。溶液的酸性取决于溶液中 c(H+)的大小, c(H+)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
2.无机含氧酸显酸性的原因是什么?
【点拨】 一般来说,含氧酸显酸性的原因有两种类型: 一是酸分子中的羟基(—OH)电离出 H+,如次氯酸(HClO): HClO H++ClO-;二是酸分子自身不能电离出 H+,但酸分 子中的中心原子具有空轨道,能接受 OH-中氧原子的孤电子对 而加合一个 OH-,使得水分子释放出 H+而显酸性,

人教版选修3 第2章第3节分子的性质 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范德华力、氢键、溶解性和手性

人教版选修3 第2章第3节分子的性质  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范德华力、氢键、溶解性和手性

雾凇是由过冷水滴凝结而成。 这些过冷水滴不是天上掉下来 的,而是浮在气流中由风携带 来的。当它们撞击物体表面后, 会迅速冻结。由于雾滴与雾滴 间空隙很多,因此呈完全不透 明白色。雾凇轻盈洁白,附着 物体上,宛如琼树银花,清秀 雅致,这就是树挂(又称雪挂)。
知识点三、氢键
概念解读
1、概念 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 电负性很强的原子 如:F 、O、N
交流讨论
学习小结
1.判断分子极性的方法
2.范德华力、氢键对物质性质影响的 规律
(一1)定 由是 非非 极极 性性 键分 构子 成, 的如双H原2、 子O分2 等 子。(物1)理 范性 德质 华; 力组 :成 影和 响结 物构 质相 的似 熔的 、物 沸质 点, 等
(2)由极性键构成的分子可能是极 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物质的熔、
范德华力。
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
知识点二、范德华力
数据解读
1、含义:分子间的普遍存在作用力,使物质能以凝聚态存在。 2、特征:①很弱,约比化学键能小1-2数量级; ②无方向性,无饱和性。 3、影响因素: ① M 相同或相近时,分子极性越大,范德华力越大;
②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
2、分子内氢键
如:苯酚邻位上有-CHO -COOH、-OH和-NO2时,由氢键组成环的特殊结构
知识点三、氢键 氢键性质及应用
现象分析
1. 氢键的强弱 X—H ... Y—
X和Y的电负性越大,吸引电子能力越强,则氢键越强 如:F 电负性最大,得电子能力最强,因而F-H…F是最强的氢键
氢键强弱顺序: F-H…F > O-H…O > O-H…N > N-H…N
Na2O2
NaOH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案:2.3 分子的性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案:2.3 分子的性质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三节分子的性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2、结合常见物质分子立体结构,判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多原子分子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断。

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1)如何理解共价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概念;(2)如何理解电负性概念;、Cl2、N2、HCl、CO2、H2O的电子式.(3)写出H2提出问题:由相同或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出现的机会是否相同?讨论与归纳: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讨论.一般说来,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中的电子对不发生偏移,是非极性键.而由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电子对会发生偏移,是极性键。

提出问题:(1)共价键有极性和非极性;分子是否也有极性和非极性?(2)由非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中,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怎样分布?是否重合?(3)由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中,怎样找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讨论交流:利用教科书提供的例子,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借助图示以及数学或物理中学习过的向量合成方法,讨论、研究判断分子极性的方法。

总结归纳:(1)由极性键形成的双原子、多原子分子,其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所以都是非极性分子。

如:H2、N2、C60、P4。

(2)含极性键的分子有没有极性,必须依据分子中极性键的极性向量和是否等于零而定。

当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的向量和等于零时,是非极性分子。

如:CO2、BF3、CCl4.当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向量和不等于零时,是极性分子。

如:HCl、NH3、H2O.(3)引导学生完成下列表格一般规律:a.以极性键结合成的双原子分子是极性分子。

如:HCl、HF、HBr b.以非极性键结合成的双原子分子或多原子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如:O2、H2、P4、C60.c.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有的是极性分子也有的是非极性分子.d.在多原子分子中,中心原子上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而周围的原子是相同的原子,一般是非极性分子。

高二化学选修3第二章第三节分子的性质课件

高二化学选修3第二章第三节分子的性质课件

碰撞理论
碰撞理论是研究分子反应 速率的理论模型之一,认 为分子间的碰撞是引发反 应的必要条件。
分子反应的活化能与反应速率
活化能
活化能是分子从基态跃迁到活化 态所需的能量,是决定分子反应
速率的重要因素。
温度与反应速率
温度升高,分子动能增加,有利于 分子发生有效碰撞,从而提高反应 速率。
催化剂与反应速率
拉曼光谱
物质分子对入射光的散射所产 生的光谱,可以用来研究分子
振动和转动能级。
分子光谱在研究分子结构中的应用
确定分子结构
01
通过分析分子光谱,可以确定分子的组成、化学键的类型和数
目等信息。
测定分子几何构型
02
通过分析分子光谱,可以确定分子的几何构型,如直线型、平
面型、四面体型等。
研究分子振动和转动
分子的形状
直线型
立体构型
对于由两个原子构成的分子,其形状 通常为直线。例如,氮气(N2)分子为 直线型。
对于由更多原子构成的分子,其形状 可能更加复杂,具有立体构型。例如 ,甲烷(CH4)分子为正四面体型。
平面三角形
对于由三个原子构成的分子,其形状 可能为平面三角形。例如,水分子为 V型,即平面三角形。
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能,提高分子 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所需时间 。
分子反应的方向与限度
热力学稳定性
热力学稳定性是描述分子在热力 学条件下稳定性的性质,稳定性 越高的分子越不容易发生反应。
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是描述化学反应达到平 衡状态时各物质浓度的关系,平 衡常数是衡量化学平衡的重要参
数。
反应选择性
在多步反应中,某些中间产物可 能不稳定或不易分离,导致最终 产物与预期不同,选择性越高,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二章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第3课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二章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第3课时)

⑴如果存在氢键,则溶剂和溶质之间的氢键作用力越大,
好 溶解性越_______ 。相反,无氢键相互作用的溶质在有氢键 小 的水中的溶解度就比较_______ 。
⑵“相似相溶”还适用于分子结构的相似性 _________。
增大 3.如果溶质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可_________ 其溶解度。
2014年7月25日星期五 3
2014年7月25日星期五 8
手性
判断分子是否手性的依据:
※ 凡具有对称 面、对称中心的分子,都是非手性分子。 ※ 有无对称轴,对分子是否有手性无决定作用。 一般: ※ 当分子中只有一个C* ,分子一定有手性。 ※ 当分子中有多个手性中心时,要借助对称因素。无对称 面,又无对称中心的分子,必是手性分子。
2014年7月25日星期五
14
手性
H CH3—C—CH2CH3
OH O
CH2—CH—CH—CH—CH—C—H OH OH OH OH OH
CH2—CH—CH—CH—CH—CH2OH
OH
2014年7月25日星期五
OH OH OH OH
15
手性
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和生产手性药物方面有 广泛的应用。由德国一家制药厂在1957年10 月1日上市的高效镇静剂,学名肽氨哌啶酮就 是典型的手性药物。其中的一种手性异构体 (右旋)是有效的镇静剂,而另一种异构体 (左旋)则对胚胎有很强的致畸作用。这种 药物曾被用做孕妇的镇静剂,仅4年的时间就 导致全世界诞生了1.2万多名形似海豹的畸形 儿。所以有选择的生成手性异构体,以及分 离出单一的异构体,将对人类的健康生活具 有重要的意义。
C.与金属钠发生反应
—CH2OH →—CH2ONa
D.与H2发生加成反应 —CHO→ —CH2OH

人教化学选修3第二章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第1课时 (共16张PPT)

人教化学选修3第二章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第1课时 (共16张PPT)

共用电子对 是否有偏向 或偏离
共用电子对无偏向 (电荷分布均匀)
共用电子对有偏向 (电荷分布不均匀)
非极性键 极性键
2、共用电子对是否有偏向或偏离是由什 么因素引起的呢?
这是由于原子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力不同造成 的。即键合原子的电负性不同造成的。
3、判断方法:
(1)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 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
如果分子结构不对称,则键的极性不能完全抵消 其分子为极性分子。
3 、分子的极性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子极性越大,分子间的电性作用越强,克 服分子间的引力使物质熔化或气化所需要的外界 能量就越多,故熔点、沸点越高。
B.极性分子在电场或磁场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偏移。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 (第一课时)
复习
共价键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有哪些类型?
分类标准
共用电子对数目
类型
单键、双键、三键
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 极性键、非极性键
电子云重叠方式
δ键、Π键
一、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一)键的极性
HCl
Cl2
极性共价键
非极性共价键
思 考 1、键的极性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2、判断方法: 看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 是否重合
(1)看键的极性,也看分子的空间构型
(2)化学键的极性的向量和是否等于零
第一类:全部由非极性键组成的分子 是非极性分子。
如:P4、C60、S8 C70、B12
第二类:对于ABn型分子极性判别方法
由极性键组成的双原子分子 一定是极性分子。
如:HX、CO、NO、
C.分子的极性对物质的溶解性的影响: 相似相溶原理。
由于极性分子间的电性作用使得极性分 子组成的溶质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难溶 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二章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第2课时).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二章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第2课时).ppt

范德华力大小: CI4> CCl4 >CF4 >CH4
2014年7月24日星期四
8
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练习: 下列变化过程只是克服了范德华力 的是( C )
A、食盐的熔化
B、水的分解
C、碘单质的升华 D、金属钠的熔化
2014年7月24日星期四
9
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沸点/℃100
75 50 25 0 -25 -50 -75 -100 -125 -150 CH 4 NH3 HF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课件系列
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 第2课时
2014年7月24日星期四
1
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我们知道:分子内部原子间存在 相互作用——化学键,形成或破坏 化学键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物质三相之间的转化也伴随着能 量变化。这说明:分子间也存在着 相互作用力。
液态水中的氢键
2014年7月24日星期四
22
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2014年7月24日星期四
23
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2014年7月24日星期四
24
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练习:
下列关于氢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每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
B. 在所有的水蒸气、水、冰中都含有氢键 C. 分子间能形成氢键,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 D. HF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2014年7月24日星期四
6
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思考:
分子间 将干冰气化,破坏了CO2分子晶体的作用力 —————
共价键 将CO2气体溶于水,破坏了CO2分子的————

高中化学选修3第二章第三节《分子的性质》第三课时

高中化学选修3第二章第三节《分子的性质》第三课时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磷酸H3PO4>碳酸H2CO3
原因:磷酸Ka1=7.6×10-3,碳酸Ka1=4.17×10-7
若用通式R-H表示无氧酸,则其酸性的强弱主要取决于R的电负性。
如果R原子的电负性大,对氢原子的束缚力强,则 其酸性弱。
如果R原子的电负性小,对氢原子的束缚力弱,则 其酸性就强。
练习:比较下列物质的酸性强弱 (1)CH4、NH3、H2O、HF (2)HF、HCl、HBr、HI
若已知H3PO3(亚磷酸)为中强酸,H3AsO3(亚 砷酸)为极弱酸,试写出亚磷酸和亚砷酸的结构 简式
1. 利用元素周期律,只能判断最高价含氧酸的强弱; 2. 利用非羟基氧的个数,可粗略判断各种含氧酸的强弱; 3. 利用强酸制弱酸的反应,可判断两种酸的强弱; 4. 最精确的判断方法,是比较酸的电离常数Ka大小。 例如:磷酸H3PO4、碳酸H2CO3的酸性谁更强?
化学史上十大最美实验之首
十九世纪中叶 , 巴斯德(Pasteur) 在显微镜下手工分离右旋和左旋酒 石酸盐(1848)。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地人工 分离光学异构体,并且是通过如此 具有艺术性的方式。是科学的美学 意义的绝佳体现。
2
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 (Antoine Lavoisier) 著名的钟罩实验,拉瓦锡第 一次提出了氧化和燃烧学说 (1775)
2001 年 , 诺 贝 尔 化 学 奖 授 予 三位用手性催化剂生产手性 药物的化学家。手性催化剂 只催化或者主要催化一种手 性分子的合成,可以比喻成 握手--手性催化剂像迎宾的主 人伸出右手,被催化合成的 手性分子像客人,总是伸出 右手去握手。这种的合成方 法被称为手性合成。手性合 成是当代化学的热点之一, 是 21 世 纪 化 学 研 究 的 重 要 领 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0 -7.2 58.8
254 113.5 184.4
探究: 为什么水的沸点比H2S、H2Se、 H2Te的沸点都要高? 三、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氢键的概念:
氢键:是由已经与电负性很强的原子形成共 价键的氢原子(如水分子中的氢)与另一个分 子中电负性很强的原子(如水分子中的氧)之 间的作用力。
三、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氢键的本质: 是一种静电作用,是除范德华力外的另一种 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的大小,介于化学键与 范德华力之间,不属于化学键。但也有键长、 键能。 氢键的表示:
表示为:X-H Y(X、Y为N、O、F)。
三、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氢键的种类:
分子内氢键 (不属于分子间作用力)
D .NH4Cl
2.下列元素间形成的共价键中,极性最
强的是 ( )
A.F―F B.H―F
C.H―Cl D.H―O
讨论:
根据电荷分布是否均匀,共价键有极 性、非极性之分,以共价键结合的分 子是否也有极性、非极性之分呢?
分子的极性又是根据什么来判定呢?
一、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2、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 极性分子: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不重合 非极性分子: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
H Cl
δ+
δ-
H Cl
共用电子对
HCl分子中,共用电子对偏向Cl原子, ∴Cl原子一端相对地显负电性,H原子一 端相对地显正电性,整个分子的电荷分布 不均匀,∴为极性分子
∴以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为极性分子
[思考]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吗?例如:H2、HCl、N2、CO2、SO2、CH4
分子间氢键 (属于分子间作用力)
三、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氢键对物质熔沸点影响: 分子间氢键使物质熔沸点升高 分子内氢键使物质熔沸点降低 氢键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 极性溶剂里,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氢键 使溶质溶解度增大,而当溶质分子形成分子 内氢键时使溶质溶解度减小。
课堂讨论
比较熔沸点: HF HCl H2O H2S 邻羟基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醛
键的极性与分子极性的关系
A、都是由非极性键构成的分子肯定是非极性分子。
B、极性键结合形成的多原子分子,可能为非极性分 子,也可能为极性分子。多原子分子的极性,应 有键的极性和分子的空间构型共同来决定。
如果分子结构是空间对称的,则为非极性分 子,否则为极性分子。
二、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气体在加压或降温时为什么会变为液体、 固体?
键越强,溶解性越好。如:NH3。 • B)溶质与水发生反应时可增大其溶解度,如:SO2。
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的结构越相似, 相互溶解越容易。
溶质分子的分子间力与溶剂分子的分 子间力越相似,越易互溶。
五、手性
观察一下这组图片,有何特征?
一对分子,组成和原子的排列方式完全相同,但如同左手和 右手一样互为镜像,在三维空间无论如何旋转不能重叠,这 对分子互称手性异构体。有手性异构体的分子称为手性分子。 中心原子称为手性原子。
“反应停”事件
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和生产手性药物方面有广泛的应 用。如图所示的分子,是由一家德国制药厂在1957年 10月1日上市的高效镇静剂,中文药名为“反应停”, 它能使失眠者美美地睡个好觉,能迅速止痛并能够减 轻孕妇的妊娠反应。然而,不久就发现世界各地相继 出现了一些畸形儿,后被科学家证实,是孕妇服用了 这种药物导致的,随后的药物化学研究证实,在这种 药物中,只有图左边的分子才有这种毒副作用,而右 边的分子却没有这种毒副作用。人类从这一药物史上 的悲剧中吸取教训,不久各国纷纷规定,今后凡生产 手性药物,必须把手性异构体分离开,只出售能治病 的那种手性异构体的药物。
因为存在一种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 力而我们把这种作用力称为分子间作用 力,又叫范德华力。
二、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范德华力大小
分子
HCl
HBr
HI
范德华力 (kJ/mol) 共价键键能 (kJ/mol)
21.14 431.8
23.11 366
26.00 298.7
范德华力很弱,约比化学键能小1-2数量 级
练习:(04广东)下列关于氢键的说法中正 确的是( ) A、每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 B、在所有的水蒸气、水、冰中都含有氢键 C、分子间能形成氢键,使物质的熔沸点升 高
D、HF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其分子间能形成 氢键
小结:
范德华力
氢键
共价键
定义
已经与电负性很强的
分子间普 原子形成共价键的氢
遍存在的 原子与另一分子中电
CO
28
极性
8.75
Ar
40 非极性 8.50
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或相近时,分子的极性越 大,范德华力越大
二、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4)范德华力对物质熔沸点的影响
单质
F2 Cl2 Br2 I2
相对分 熔点 沸点 子质量 /℃ /℃
38 -219.6 -188.1 71 -101.0 -34.6
作用力
负性很强的原子之间 的作用力
原子之间通 过共用电子 对形成的化 学键
作用微粒 强弱
分子之间

分子间或分子内氢原子 相邻原子之
与电负性很强的F、O、间
N之间
较强
很强
对物质性 质的影响
范德华力越 大,物质熔 沸点越高
对某些物质(如水、 氨气)的溶解性、 熔沸点都产生影响
物质的稳定 性
现象:
蔗糖和氨易溶于水,难溶于四氯化碳; 而萘和碘却易溶于四氯化碳,难溶于水。
高二化学选修3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一、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1、极性键与非极性键
(1)离子键、共价键? (2)极性键与非极性键
非极性键: 共用电子对无偏向(电荷分 布均匀)
极性键
共用电子对有偏向(电荷分 布不均匀)
练习与巩固
1.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
A. NaOH
B .Na2O2
C.NaCl
“相似相溶”的规律: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非 极性溶剂,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极性溶剂。
水和甲醇相互 溶解,氢键存 在增大了溶解 性
四、溶解性
• (1)内因:相似相溶原理 • (2)外因:影响固体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影响气体
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压强。 • (3)其他因素: • A)如果溶质与溶剂之间能形成氢键,则溶解度增大,且氢
二、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2) 范德华力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
分子
HCl HBr
HI
相对分子 质量
范德华力 (kJ/mol)
36.5 2Leabharlann .1481 23.11128 26.00
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 华力越大
二、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3)范德华力与分子的极性的关系
分子 相对分 分子的 范德华力 子质量 极性 (kJ/mo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