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分配制度
我国三次分配制度

我国的三次分配制度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自愿原则和公益慈善等方式进行的收入再分配。
这三次分配制度包括:
1. 初次分配:初次分配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劳动力、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按照各自贡献的大小获得相应的收入。
初次分配主要由市场机制决定,包括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等。
2. 再次分配:再次分配是指政府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等手段对初次分配结果进行调整和优化。
税收主要是对企业和个人的收入进行征收,而转移支付则包括各种福利、补贴和救助等。
再次分配旨在纠正市场失灵、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3. 三次分配:三次分配是指在自愿原则下,通过公益慈善、民间捐赠和志愿者服务等方式,对前两次分配结果进行进一步优化。
三次分配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总之,我国的三次分配制度旨在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通过市场机制、政府调控和民间力量的共同作用,逐步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我国社会的分配制度是

我国社会的分配制度是
我国社会的分配制度是指国家针对国内资源、劳动力、
财富等因素的分配方式。
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分配制度理应体现社会公平、公正、公开,维护人民整体利益。
我国的分配制度可以分为收入分配和财产分配两个方面。
收入分配是指国家对于劳动力的价值进行分配所使用的手段,主要是通过劳动力市场来决定工薪收入、交易收入、财产收益、奖励等。
财产分配是指国家对于财产所有权的权利和使用权进行分配所使用的手段,主要是通过税收、国库收入、基础设施投资、土地使用权等来进行调整。
在我国的收入分配方面,国家一直都在致力于增加低收
入人群的收入,缩小收入差距。
然而,尽管中国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因素的存在,中国的收入不平等问题一直存在。
特别是在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教育差距、产业差距等方面,差距依旧明显,堵塞着收入公平的钩子。
而在财产分配方面,国家对于财富的监管、管理、调度
一直是主要措施之一。
一方面国家通过税收和收入调节政策来管理和调和财富流动,另一方面国家还在积极推行法定财产制度,保护和鼓励个人和企业的财富创造。
虽然我国在分配制度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是也面
临着很多问题。
例如,中国双重收入分配体制尚未得到完善,城乡收入差距相对较大,公平退休金的实现需要有更好的管理和制度完善,失业问题比较突出,等等。
总之,我国在分配制度方面需要继续加强和完善,既要保障给予个人和企业财富创造的自由权利,又需要保证行业的公平公正,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更多形式的慈善和社会福利机构,加强和完善社会制度,全面推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我国社会现行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我国社会现行的分配制度是什么?什么是分配制度?分配制度是指国家或社会对生产工具所得、生产劳动所得、非生产性收入的分配方式和规律所进行的制度安排,包括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两个方面。
在一个国家的经济体系中,分配制度是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着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权益。
我国社会现行的分配制度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实行了几个不同的分配制度,如计划经济时期的集体主义分配制度、市场经济时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配制度等。
当前,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我国社会现行的分配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制度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其中,公有制经济是指国家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和财产所有者的个人所有制,以及国家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权力,是我国经济生活中最为基础和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2. 劳动报酬分配制度我国现行劳动报酬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安排。
按劳分配是指根据个人的劳动数量、质量和技能等因素来决定个人的收入水平。
此外,我国还规定了最低工资标准、实行职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等制度,保障了劳动者的权益。
3. 财产收入分配制度我国现行财产收入分配制度是实行多种收入分配方式共同参与的制度安排。
在财产所有制中,公有制经济收入主要用于社会福利建设,而私人经济收入则由市场化分配方式决定。
此外,我国还规定了个人所得税和遗产税等相关税收法规,保证了富人和贫困人的收入差距不会过大。
4. 福利保障制度我国现行福利保障制度是保障公民社会基本生活和基本权益的制度安排,旨在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该制度覆盖面广,既包含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又包含住房保障、教育保障和农村扶贫等措施。
面临的挑战我国社会现行的分配制度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例如,城乡、地区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劳动力市场失衡等等。
因此,加强和完善我国现行分配制度,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将促进中国社会主义的长久发展。
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具有全球最大的人口和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量。
在发展中国家中,中国的分配制度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配制度。
我国分配制度的目标是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开放政策,确保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同时,为了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的社会保障制度,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
我国的分配制度主要包括劳动力市场和财富分配两方面。
在劳动力市场方面,我国实行的是劳动力市场化的分配制度,即按劳分配原则为基础,兼顾按需分配的原则。
这意味着,每个人都应该按照自己的贡献获得相应的报酬,同时也要确保每个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在财富分配方面,我国采取了一种综合的分配制度,包括按劳分配、按资分配和政府的调节分配。
按劳分配是保障每个人按照自己的劳动成果获得相应的报酬;按资分配是根据个人的财富和资产状况来进行分配;政府的调节分配则是通过税收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来实现公平与公正的分配。
在当前的分配制度中,我国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努力实现财富的再分配。
这些措施包括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强税收调节、推行有利于中低收入群体的就业政策等。
此外,我国还加大了对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的投入,以提高人民的素质和福祉。
然而,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仍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收入差距扩大,贫富差距加大,这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不公平和不稳定因素。
另一方面,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仍有待加强。
此外,我国在探索新型分配制度中也面临许多难题,如如何平衡市场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如何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分配制度的研究和改革。
政府应该制定更科学合理的财富分配政策,更加注重对中低收入群体的关注和保护。
同时,还应加强公共服务供给,提高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的质量和覆盖面。
我国分配制度的内容

我国分配制度的内容我国分配制度的内容一、按劳分配为主体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主体,这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劳动者的劳动作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手段,成为获得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前提和基础。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存在着不同公有制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必然存在着与之相适应的多种分配方式。
按劳分配以外的其他分配方式主要包括个体生产、私营企业中的个人收入,以及城乡居民的财产经营收入等。
这些分配方式适应不同所有制经济、不同经营方式的客观需要,可以激发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三、重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初次分配是指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即根据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发挥的效率和质量,以及根据劳动者的劳动数量和质量,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通过征收税收、政府支出、社会捐助等方式,对国民收入进行再次分配。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二者共同构成国民收入的分配体系。
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具有决定性作用,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益。
五、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长期存在的问题。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采取措施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这包括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城乡产业协作和转移,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通过这些措施,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六、构建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石。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构建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这包括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加强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我国分配制度的原则是什么分配原则:确立劳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意义:(1)改变了以往的“大锅饭”做法,有利于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极大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对所有制结构进行改革的同时,对分配制度也进行了改革与调整。
主要是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我国的分配制度分配制度中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劳动差别的存在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分配结构。
同时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表现在:一是全社会范围的收入分配中,按劳分配占最大比重,起主要作用;二是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劳动者总收入中,按劳分配收入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具有如下特点:除了按劳分配以外,其他分配方式主要还包括按经营成果分配;按劳动、资本、技术、土地等其他生产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不同,按劳分配只能在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内分配。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质上反映出劳动、管理、资本、技术、土地等各种生产要素,都按贡献参与了收益分配。
其中按劳分配为主体反映了劳动要素是各种生产要素中最受重视的部分。
分配原则合理的收入分配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在分配时,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差距悬殊,体现公平正义,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体现公平正义。
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指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
我国分配制度

我国分配制度背景分配制度是一个社会经济制度,它是从社会资源的获得,到生产资料和财富的实际分配,再到社会成员个人财富的分配,都要采取一定的分配方式和分配原则才能实现公平和效率。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分配制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领域,深刻的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历史在我国历史上,分配制度一直存在,从封建社会的世袭制,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按劳分配制度和公有制所有制形式,再到现行的由以工资收入为主的分配制度,我国的分配制度一直在随着社会经济变革的进程不断调整。
现状目前,我国的分配制度采取了以工资收入为主的多元分配制度。
工资收入是大多数人获得财富的主要途径,而在分配制度上,工资的发放数量和质量与公司和部门的生产效益密切相关。
除此之外,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渐健全起来,这体现在社保和医保等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
同时,我国政府还在积极自变革和创新,推动“互联网+分配”等新模式的实行,着力提高分配效能,促进社会公平和积极性。
问题尽管我国的分配制度在进步中,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贫富差距过大,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甚至是一些人口群体无法感受到分配制度带来的公平和效率。
此外,还存在薪酬不公,收入分配失衡等问题。
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如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建立更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国家资源分配制度进一步优化和调整等。
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将进一步完善我国分配制度,逐步实现公平和效率。
未来作为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社会经济制度,我国分配制度将不断调整和改变。
未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革,分配制度也将呈现不同的形式和模式。
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分配制度的内涵,探究制度演变规律,全面推动制度改革和创新,实现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总之,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影响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只有通过全面的调整和改革,才能实现公平和效率的有机统一。
初中政治知识点整理: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

初中政治知识点整理: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1.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基本分配制度确立的依据:基本经济制度(或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3)分配原则:健全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4)分配中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要求)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2.共同富裕:(1)怎样理解共同富裕?①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但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
②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③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时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不等于同等富裕。
(2)如何实现共同富裕?国家: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个人:我们应该抓住有利条件,发挥自身才能,积极进取,努力创业,实现自我价值,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3)如何让才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①从国家层面上来说,坚持完善分配制度,落实相关政策,调动公民的劳动积极性②从社会层面来讲,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③从个人来说a.努力学习,增长才干。
b.培养多方面能力,用于创新,敢于实践c.我们应该抓住有利条件,发挥自身才能,积极进取,努力创业,实现自我价值,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3.为实现共同富裕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东部新跨越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取消农业税、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引导下岗职工再就业。
请你说出我国实行西部大开发中的四大工程?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青藏铁路工程、南水北调工程(1)★四个尊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为什么“尊重劳动”?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财富的源泉,是产生和积累知识、发现和孕育人才、凝聚和提供创造力的源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制度保证 2)两个比重,两个同步——重要举措 3)再分配 4)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名词点击: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兼顾效率与公平
1、效率的含义 ※2、效率与公平的辨证关系 1)一致性 2)矛盾 3、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4、忽视公平或把公平理解为人人平均的危害。
我国的分配制度
2013.11.28
我国的分配制度
是什么 ※为什么 1)根本原因:生力 2) 直接原因:基本经济制度 3)主要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按劳分配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 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基本内容和要求 3、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 4、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 注意:一定要把分配制度的原因和按劳分配的
原因区分开来。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生产要素分配 1、内容:劳动、资本、技术、管
理等。 ※2、健全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
意义。
社会公平的重要表现
1、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 ※2、为什么要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1)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整体消费水平 3)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