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介绍之袁世凯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袁世凯简介

袁世凯简介
袁世凯(1859—1916年),河南项城人,北洋军阀
首领。
早年投靠淮军将领吴长庆,曾任驻朝鲜通商
大臣。
1895年,经李鸿章推荐,担任荣禄部下的
新建陆军督办,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建陆军”,网
罗徐世昌、段祺瑞等为党羽,拼凑起家的政治资
本。
“百日维新”期间,以曾参加强学会向光绪皇
帝表示效忠,骗取了维新派的信任,被光绪皇帝
破格授予兵部侍郎。
戊戌政变前,满口答应维新
派的要求,同意在天津阅兵时诛荣禄,以武力保护光绪皇帝,清除后党,但旋即向荣禄告密,出卖维新派,获得了慈禧的宠信。
1899年,升任山东巡抚,勾结德国侵略军残酷镇压义和团。
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我国期间,加紧接触外国。
1901年,李鸿章临终前推荐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
1903年,利用清廷调整之机,成为北洋军阀的首领。
辛亥革命爆发后,在帝国主义支持下一方面逼迫清帝退位,另一方面采取多种手段窃取了革命果实,建立北洋军阀政权。
此后,派人刺杀了宋教仁,镇压了革命党人的“二月革命”,又以暴力强迫国会选他为正式大总统,实行个人独裁。
1915年,为取得日本帝国主义对复辟帝制运动的支持,接受了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1915年底,宣布恢复君主制,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自称中华帝国的皇帝,激起了护国运动。
1916年,在全国人民的声讨声中,被迫宣布取消帝制,不久忧惧而死。
袁世凯的故事

袁世凯的故事袁世凯(1859年-1916年),字载淳,河南项城人,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曾经历了清朝末年的动荡时期,参与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临时大总统和第一位正式大总统。
袁世凯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一生经历了风云变幻的政治斗争和国家命运的转折,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早年经历袁世凯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但他却展示出了非凡的才华和决心。
在读书的过程中,他表现出了出色的学习能力和领导才能,很快就成为了当地的状元。
他的才华引起了一位官员的注意,这位官员帮助他进入了北洋大学学习。
在北洋大学期间,袁世凯接触到了西方的思想和文化,对于国家的未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参与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政治运动,旨在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和政治改革。
袁世凯作为一名年轻的军事将领,积极参与了这次运动。
他在戊戌变法中表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成为了变法派的核心人物之一。
然而,由于清朝政府的反对和内外因素的干扰,戊戌变法最终失败了,袁世凯也被迫离开了政治舞台。
三、辛亥革命的领导者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袁世凯在辛亥革命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成为了革命的领导者之一。
他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使他得到了广泛的支持,最终帮助他成为了临时大总统。
在他的领导下,中国实现了政权的和平过渡,为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大总统时期袁世凯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大总统后,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他努力推动国家的现代化和政治改革,实施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和措施。
他试图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加强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然而,他的一些政策和行为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和反对,导致了政治局势的不稳定。
五、袁世凯的去世袁世凯在大总统任期内面临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他试图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手段来巩固自己的权力。
然而,他的行为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和反对,最终导致了他的去世。
推荐-袁世凯一生经历中国近代史纲要 精品

随后袁世凯便开始任意捕杀革命党人
和无辜群众,实际上,全国上下只是形 式上的共和,所有政权都掌握在袁世凯 一人手中。
因此,孙中山、宋教仁、黄兴等人组
立国民党,并在第一届国会中取得了很 高的声望,国民党领袖----宋教仁希望由 此组织推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封建军阀头领袁世凯哪里能够 容忍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存在, 他先是暗杀宋教仁,又以武力镇 压逮捕残杀国民党人。
湖北新军1911年10月10日打响了 武昌起义的第一枪,各地纷纷响应 ,一个月内,就有13个省许多县城 宣布独立,各省政权更迭。
中国革命党在日本成立
南京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1911年底,孙中山从海外回到上海,宣 布独立的各省代表在南京选举孙中山 为代表做临时大总统。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 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 国临时政府。3个月后便夭折。
中国革命党的创始人
袁世凯和辛亥革命
▪ 武昌起义后,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以 武力压迫革命党,并宣称若采用共和 政体,至死都不承认此政体。
▪ 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攻击孙中 山的某些观点。
▪ 国内反动势力给他助威,大造大总统 职位“非袁莫属”的舆论,力主他上台掌 权。
孙中山因此不得不表态, 只要他能够让清帝退位、拥护 共和,就把临时大总统之位让 给他。。。。。
竟然是袁世凯 早已备下的25万两 白银,这无疑对于 大难之中慈禧来说 是雪中送炭,此后 他还陆续送来大量 金钱和财物,这番 好意感动了落难的 慈禧…..
还为慈禧花去一万两的白银订购了奔驰轿 车,在慈禧回宫之际送去了一对会说“老 佛爷吉祥”“老佛爷平安”的鹦鹉……
政治能力、玩弄权术的能力、拍 马屁的能力一样都不缺,所以袁世 凯才一路飞黄腾达…….
浅谈袁世凯的是非功过

浅谈袁世凯的是非功过袁世凯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他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不论是是非功过,都是历史评价的结果,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袁世凯进行浅谈。
一、袁世凯的功1. 维护中国的领土完整袁世凯领导北洋政府,成功维护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在1895年的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割让了台湾和澎湖群岛给日本,等于丧失了这些地区的主权。
此后,发生了辛亥革命,末代皇帝溥仪被迫退位,清朝灭亡。
此时,袁世凯接掌北洋政府,他领导北洋政府拒绝了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的侵略和割让,成功维护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这不仅有利于中国的国家统一,也有利于国际上中国民族利益的维护。
2. 推进近代化改革袁世凯在担任北洋政府领导人的期间,提出了一系列现代化政策,倡导发展军事、工业、交通、教育,推动近代化改革。
他建立了陆军军官学校、矿业学校、工艺学校等现代教育机构,努力推进现代化工业的发展,积极改造传统的农业经济,并在交通建设方面也做出了很多的贡献,他的一些现代化改革措施为当时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3. 统一中国袁世凯领导的北洋政府,在其掌握的领土中,推行了一系列统一中国的措施。
他通过对南方割据军阀进行武装镇压和政治平衡,终于在1915年将中国的领土统一。
这个时期,袁世凯推动了新式的警察制度和民间组织,加强了国家的管理和控制,可谓是为维护中国的统一,做了不少功课。
1. 手段残酷袁世凯在剿灭各地的农民起义和地方军阀的过程中,手段残酷,平民百姓常常受到非常严重的伤害,甚至有时大规模的刑杀无辜,因此他经常被人指责为“权谋”、“专制”、“虐民”等负面词汇。
2. 失去人民的信任袁世凯在统治期间,权力集中在他的手中,而袁世凯追求个人权力和个人利益的行为也逐渐使人民失去了对他的信任。
他利用其得势之便,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利益,影响长远。
另外,他曾经发动过“五四”运动,压制了民众的意愿,导致了民意革命的失败。
3. 支持列强的利益袁世凯在执政期间,始终是列强的一个“忠实朋友”,他在政治立场、经济思路上对列强支持,对中华民族和中国的利益损害很大。
乱世枭雄袁世凯

乱世枭雄袁世凯袁世凯,有人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有人说他是“窃国大盗”、“卖国贼”,生于咸丰九年(1859),卒于民国五年(1916)。
朝鲜监国袁世凯于1859年出生于河南省项城县,弟兄当中排行第四,人称袁老四,他少年时期曾两试不第,后投奔山东登州吴长庆,并随之到了朝鲜,在那里,他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展现,于1882年,1884年,相继发生了军事政变,都被他一手戡平,并将日军驱逐出境;这在当时引起了强烈反响,受到朝野交口称赞,在接下来的九年里,他受到了朝鲜国王的极大重用,做了实际意义上的监国,也就是清廷在朝鲜的最高负责官吏,在此期间,他为朝鲜国王训练了一支5500人的现代化军队,并且全是德式操练,欧美配备。
他还为其整理财政,也颇有政绩。
小站练兵清朝军队最早是八旗兵,后来入关以后有了绿营兵。
而到了晚清太平天国时期就又出现了湘军、淮军等,虽然其中也有洋枪队,但基本上还是一种传统武装,这在近代抗击洋人的战斗中就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了。
而这次小站练兵可说就是从传统军队向现代化陆军转型的一个开始了。
小站位于天津和塘沽之间,甲午战争前夕,李鸿章将此做为练军之所,来编练新式陆军。
1895年,由于袁世凯曾在朝鲜练过新军,素有知兵之名,于是被派到这里,督练新军。
袁世凯到任后,首先将兵员增到了7000人,步、骑、炮、工兵种齐全。
他还重用了翰林徐世昌,德国留学生段祺瑞等人,让他们配合洋教官,以德国治军方法严格训练,另外他本人日则观操,夜则巡营,军令如山,纪律严明。
应该说,袁世凯训练的这支军队是中国第一支现代化部队。
荣禄在李鸿章之后继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并且手握重兵,掌握着庞大的北洋国防军,这些军队本是甲午战争后各地的残余,后荣禄将之改编为武卫军,分前后左中右五军,荣禄亲统中军,而袁的那支新建陆军也就不可避免的被纳入了其中,成为武卫右军,就这样,袁世凯就成为了荣禄手下的一员大将,也就从一个练兵偏将挤入了大清帝国的心脏。
袁世凯传简介

袁世凯传简介袁世凯,字肃然,河南省开封府洛阳县人,清末民初政治家。
他是中国现代史上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被誉为“北洋军阀”的首领。
他在政治和军事领域上的经验和才能都深受人们的赞誉,同时也因其在历史中的一些行为受到争议和批评。
袁世凯出生于1835年,他的家庭地位并不高,但是他的父亲是当地的一位知名官员,所以他的父亲对他的教育很重视。
后来,袁世凯进入了官场,成为了知名的官员和军事将领。
他开始进入政坛,成为清政府的一名将领,并在太平天国战争中立下了许多功勋。
1875年,袁世凯加入北洋船政局,并在那里接受了许多现代化的军事和技术训练。
同时,他也开始涉足政治领域,成为了一名很有影响力的议员。
在政治和军事的领域上,他都表现出了惊人的才能和经验,赢得了众多的忠实支持者和信徒。
1895年,袁世凯被任命为北洋海军的提督,并在甲午战争中指挥了中国海军的战斗。
然而,由于清政府在战争中的失败,对于袁世凯的威望和声誉造成了很大的打击。
随后,他被派往韩国大清派遣军,但是在那里他又得以证明自己的才能。
此后,袁世凯很快成为了清政府的重要军事和政治领导人之一。
他的领导才能和经验对于北洋政府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他在许多重要的政治和军事决策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中,袁世凯在平定叛乱上表现出了重要的战略眼光和才能。
1901年,袁世凯被任命为北洋政府的总统,并开始推行新政,倡导改革和现代化的进程。
同时,他还面对着许多的内部问题和政治斗争,但他最终通过自己的才能和经验,成功地平息了这些问题,并在政治和军事领域上实现了重大的突破。
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袁世凯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他成为了大清国的临时大总统,但是在清朝的覆灭后,他成为了民国的第一任总统,并开始实行新的政治和经济改革。
然而,由于他在政治和军事领域上的专制行为,他也受到了很多人的批评和反对。
1915年,袁世凯开始为了自己的政治野心,试图复辟帝制,这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反对。
袁世凯

第 1 页 共 1 页人物简介袁世凯(1859年9月16日-1916年6月6日),字慰亭(又.袁世凯作慰庭),号容庵,汉族,河南项城人,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人物。
曾是北洋军阀的领导人,在辛亥革命后,与南方革命军有约,只要推翻清帝奉袁世凯为大总统,袁世凯履行承诺,逼宣统退位。
成为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后复辟称帝被推翻。
他曾担任过满清王朝的军机大臣、驻朝鲜的代理总督。
生平经历袁世凯生于清文宗咸丰九年八月二十日(1859年9月16日)。
袁世凯六岁时养父袁保庆替他找个启蒙老师袁执中教四书五经。
光绪二年(1876年)秋,袁世凯与沈丘于姓女子结婚,时年17岁。
翌年初春,又回到北京。
1879年,其姑丈张向宸办理河南赈务,委托袁世凯分办陈州捐务,因他集款独巨,提拔袁世凯为“中书科中书”。
袁世凯先后于1876年和1879年两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没能在乡试中中举。
袁世凯科场失败以后,决定投奔淮系李鸿章。
袁世凯在北京读书时,李鸿章正在直隶总督任上。
对这位大人的显赫地位不胜钦羡。
在洋务派“练兵求强”思想的影响下,他“好读兵书”,“留心时事”,常作军事论说,侈谈练兵“安内攘外”。
1881年5月,带领“其家旧部数十人”往山东登州,投靠淮军统领吴长庆。
当袁世凯来到登州时,吴长庆不仅“肫然相信”,乐意收留,备加照抚,而且随后又加以提拔重用。
历史事件 创立新军《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迫于内外形势,施行新政。
袁世凯表示极力拥护。
1901年袁世凯在山东创建山东大学堂(今山东大学)。
1902年,袁世凯兼任政务处参预政务大臣和练兵大臣,在保定编练北洋常备军(简称北洋军)。
次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练兵处,庆亲王奕劻为总理大臣,袁世凯任会办大臣,掌握实权。
创办各种武备学堂,并聘请大批日本军官担任教习。
在此期间,他在发展北洋工矿企业、修筑铁路、创办巡警、整顿地方政权及开办新式学堂等方面,都颇有成效。
通过办理新政,他得以“内结亲贵,外树党援”,很快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庞大的北洋军事政治集团。
人物传记袁世凯传

人物传记袁世凯传《袁世凯传》本书为著名历史学者、《剑桥中华民国史》作者陈志让先生的经典力作。
它全面回顾了这位清廷重擘与民国“逆首”的人生历程,详细审察了袁世凯其人在朝鲜监国时期表现出来的治世之才、小站练兵时的干将之能、督抚鲁直时的权臣之范与辛亥革命前后的枭雄之奸,生动地呈现了袁世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悍厉一生。
内容简介袁世凯,字慰庭,别号容庵,河南项城人,故人称其为袁项城。
生于清咸丰九年(1859年)八月二十日。
早年投靠淮军首领吴长庆,捐得同知衔,后任驻朝鲜通商大臣。
1895年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
1898年戊成变法期间,伪装赞成维新运动,却暗中向权臣荣禄告密,出卖维新派,取得了慈禧太后的宠信。
1899年升任山东巡抚,残酷镇压义和团。
1901年继李鸿章之后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成为北洋军阀的最高首领。
1911年辛亥革命时,他眼看清廷气数已尽,决定逼清帝逊位,骗得革命党人信任,攫取了中华民国总统之位。
1915年12月复辟帝制,半年后在举国人民的一片声讨中忧愤而终。
本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客观、公正、准确地描写了袁世凯从青年从军到称帝归西的主要人生经历。
其中包括袁世凯二赴朝鲜、小站练兵、组建北洋军、镇压义和团、逼清帝退位直至当上民国大总统、镇压革命、破坏民主、复辟帝制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
全书史料翔实,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朴实流畅,适宜各年龄层次的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陈志让(Jerome Ch’en):著名历史学家,《剑桥中华民国史》作者,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亚系教授。
著有《军绅政治》《毛泽东与中国革命》等。
陈志让在海外华人世界是与前两位齐名的历史学者,他是享誉中外《剑桥中华民国史》作者之一; 其作品《军绅政治》由广西师范大学前两年出版,被业内专家捧为可永世流传的经典,在知识精英界有一点的人气基础。
名家推荐最干净的笔触,最清晰的叙事,最少的道德说教。
是我所接触到的几种中外作者书写的袁世凯传记中……最好的一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袁世凯的生平照片详述
袁世凯时期货币——银元(即袁大头)
袁世凯与各国使节合影
袁世凯称帝及其国旗
袁世凯书法
四、历史学家对袁世凯的评价
袁世凯一生最为人诟病的有这么几件事 :1898年的戊戌变法中,他告密、出卖 维新派;1912年,他窃取革命果实,成 为民国第一个总统;1913年国民党领袖 宋教仁被暗杀,传闻是受袁指使;在生 命最后时刻称帝,更是将他钉上了历史
的耻辱柱。
学者张鸣说:“晚清人物,袁世凯是 白鼻子的脸谱,这脸谱是教科书画出来 的。(注:白脸:京剧中的反派角色。指 扮演反面的角色,对事情采取尖酸苛刻
的态度。
非脸谱化的袁世凯,总得有人来画 ,否则,这么大的人物,就说不清
了。”
总之一句话:乱世之奸雄是肯定的 。当然在新式军队方面,是治世之 能臣。和三国时期的曹操一样,后 人对他的评价众说纷纭,但这足以 能够使他载入史册。中国近代史离 不开他。。。。。。袁世凯被称乱
历史人物介绍
袁世凯
——郭良振
一、袁世凯生平简介 二、袁世凯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
三、袁世凯的生平照片详述 四、历史学家对袁世凯的评价
一、袁世凯生平介绍
袁世凯(1859年—1916年),中国 河南项城人,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 家、军事家,北洋新军的首脑。
(1)少年时代-立志中原 (2)总督朝鲜-震慑日本 (3)创立新军-小站练兵
二、袁世凯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
1、组件中国近代第一支新式军队 2、袁世凯是第一个在中国建立巡警制度的人
3、支持创办实业,发展商业 4、创办各种新式学堂不下几十所 5、督修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第一条铁路 6、提出“保护私产”、“经营自有” 7、对外开放(一是推动开通商业“特区”, 扩大开放范围;二是引进外资,尤其是侨资。
• (4)清末新政-震慑满清
• (5)就任总统-开创民国 (6)洪宪帝制-中华帝国
• 少年时代-立志中原:袁世凯自小喜爱 兵法,立志学“万人敌”。尝自谓“ 三军不可夺帅,我手上如果能够掌握 十万精兵,便可横行天下 生壬午军乱, 请求清廷出兵平乱,袁世凯乃跟随 吴长庆的部队东渡朝鲜。袁世凯率领一支清军配合 行动,杀死了几十名兵变参与者。战斗中,袁世凯 一路放枪,带头冲在最前面,他的坚毅勇敢感染了 部下,兵变很快得以平定。后来,当年23岁的袁世 凯则以帮办朝鲜军务身份驻藩属国朝鲜,协助朝鲜 训练新军并控制税务。袁世凯留镇朝鲜期间,得到
位构成严重威胁 。
1908年11月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病死 ,年幼的溥仪继位,改元“宣统”,溥 仪的父亲载沣王与袁世凯有隙,袁世凯 遂疾反河南,暗地里仍关心政事,等待 时机复出。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1911年11月1日清廷宣布解散皇族内阁, 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11月13日 袁世凯抵达京师,16日组织新内阁。
世之奸雄
谢谢
使,仍主持练兵。
清末新政-震慑满清
1901年,《辛丑条约 》签订之后, 11月,继李鸿章署 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次年实授,袁世凯一跃而成 为中外所瞩目的实力人物。 1902年,袁世凯兼任政务 处参预政务大臣和练兵大臣,在保定编练北洋常备军
(简称 任总理大臣时的袁世凯 北洋军)。同时,袁世凯还兼任督办电政大臣、督办 铁路大臣及会议商约大臣。在此期间,他在发展北洋 工矿企业、修筑铁路、创办巡警、整顿地方政权及开 办新式学堂等方面,都颇有成效。袁世凯北洋集团势 力的扩张,对掌握中央政柄的满洲亲贵集团的世袭地
了朝鲜上下的一致好评。 1884年,日本挑起朝鲜内乱,袁世凯在没有得到授
权的情况下,当机立断,把日本赶出朝鲜。
创立新军-小站练兵:
1895年,袁世凯开始在天津与塘沽之间 的小站练兵,军务处大臣荣禄、李鸿章 等奏派袁世凯扩练定武军,更名为“新 建陆军”,渐为清廷所倚重。这股军队 后来发展成为北洋六镇(北洋新军),为 清末陆军主力,民国初年的北洋军阀亦 多源自清末新军。小站练兵是中国新式 军队发展的转折点,也奠定了袁世凯一 生事业的基础。从此,声誉鹊起,扶摇 直上。1897年,擢直隶(今河北)按察
就任总统-开创民国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南方各省 地方军阀纷纷宣布独立。北洋新军
民国初年的袁世凯成为清室唯一可以抵抗革命的力量 ,于是再用袁世凯。袁世凯一面以武力压迫南方革命 ,另一方面暗中与革命党人谈判。 革命党人也认为袁
世凯是能领导中国的政治领袖。 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布民国成立,为了结束南北对 立,1月25日,袁世凯及各北洋将领通电支持共和。2 月12日,袁世凯逼清帝逊位,隆裕太后接受优待条件 ,清朝满清对中国的统治宣告终止。 1912年2月15日, 南京参议院正式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依据中华 民国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内阁制,大大削减袁世凯 的权力,但袁坚持于3月10日在北京就职中华民国大总
统。溥仪退位袁世凯称帝
以往对于袁世凯的负面评价,也渐渐多 了起来。袁世凯及其北洋政府在1914年 爆发之后,被迫接受了臭名昭著的《二
十一条 》。
洪宪帝制-中华帝国
然而,孙中山、梁启超等人坚决反对帝 制。 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等在云南 宣布起义,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袁世凯 。贵州、广西相继响应,3月份袁世凯被 迫宣布退位,恢复“中华民国”年号, 起用段祺瑞为国务卿兼陆军总长,企图 依靠段团结北洋势力,压制南方起义力 量,但起义各省没有停止军事行动。 5月 下旬袁世凯忧愤成疾,1916年6月6日, 袁世凯因尿毒症不治而亡,时年5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