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质量期末试题
电能质量控制考核试卷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请简述电能质量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并列举三种影响电能质量的主要因素。
2.描述有源滤波器和无源滤波器在结构和功能上的主要区别,并说明它们各自适用的场合。
3.电能质量控制的主要目标有哪些?请分别从提高供电可靠性和改善电压质量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4.请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电压暂降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电能质量控制措施。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D
2. A
3. A
4. D
5. D
6. B
7. A
8. C
9. A
10. C
11. A
12. A
13. A
14. D
15. C
16. C
17. C
18. D
19. D
20. D
二、多选题
1. ABC
A.工业负载变化较大
B.负载电流谐波含量较高
C.对电能质量要求较高的场合
D.成本较低的场合
12.以下哪些设备可能导致电力系统电压暂升?()
A.线路故障
B.变压器投入
C.负载突减
D.发电机过励磁
13.以下哪些现象属于电能质量问题?()
A.电压暂降
B.电流谐波
C.电压波动
D.线路损耗
14.以下哪些设备可以用作电能质量控制?()
A.线路故障
B.变压器投入
C.负载突减
D.发电机失磁
17.以下哪个参数与电能质量无关?()
A.电压波动
B.电流谐波含量
C.功率因数
D.频率
18.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电能质量问题?()
电能质量复习题

一. 共九大题 二.考试题型 填空题(共 10 空,每空1 分,共 10 分) 判断题(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干的括号 内打“√”,错的打 “×”。每题 2 分) 问答题
计算题(10分)
注意事项
1. 考试采用开卷形式。考试过程中不许互相交换 资料。 2. 答题请做在答卷纸上,并写清题号。做在草稿纸 上的无效。 3.试卷和答题纸都要写姓名,班级及学号。
考试范围
电能质量概述
电能质量分析的数学基础
电能质量的监测与管理
电能质量控制技术
干扰负荷对电能质量的影响
课程成绩
• 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30%)
第四章( 电能质量控制技术)作业题选
3. 电容器串联12%电抗器或6%电抗器时,电容器承受的 基波电压以及电容器支路向配电系统所能提供的基波无 功功率是否相同?有多大差别? 有关计算公式如下:设电容器与串联电抗器的基波电抗
分别为XC和XL,母线、电容器和电抗器的基波电压分别为U1、UC1 和UL1,电容器的基波电流为I1,则
UC1和UL1也可用电抗率(串联电抗器的电抗值与电容器的
容抗值之比)表示为
电容器串联电抗容器支路向电力系统提供的基波无功功率为
请同学们自行求解。
《供配电系统》期末考试试卷 1

《供配电系统》期末考试试卷1一、选择填空:(40分)1.电能质量指标是。
A、电压质量、电流质量。
B、频率质量C、电压质量、频率质量、三相电压的不对称性和非正弦性。
2.需要系数K d =K∑·K L /ηav·ηWL式中各项意义。
A、同时,负荷系数/设备,线路效率。
B、可靠,接线系数/返回系数。
C、利用,平均系数/换算系数。
3.产生最大短路电流的条件是。
A、线路空载、纯感性电路、短路瞬间电压最大。
B、线路负荷最大、纯感性电路、短路瞬间电压最大。
C、线路空载、纯感性电路、短路瞬间电压过零点。
D、线路空载、纯容性电路、短路瞬间电压过零点。
4.高压隔离开关的选择条件有。
A、电压、电流、动稳、热稳、断流能力;B、电流、动稳、热稳;C、电压、电流、动稳、热稳;D、电压、电流、热稳。
5.母线的选择条件有。
A、电压、电流、动稳、热稳、断流能力;B、电流、动稳、热稳;C、电压、电流、动稳、热稳;D、电压、电流、热稳。
6.电压互感器的使用注意事项是。
A、二次侧不能开路且必须接地。
B、二次侧不能短路且必须接地。
C、一次侧必须接地,二次侧不能短路。
7.我国6~10KV配电系统其中性点广泛采用的运行方式是。
在该系统中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应接。
A、中性点接地,保护接零。
B、中性点不接地,保护接地。
C、中性点接地,保护接地。
D、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保护接零。
8.解释TN-C系统的含义。
A、PE与N 线合一。
B、PE与N分开。
C、不用PE与N线。
9.防雷保护设备中避雷器的作用是防,避雷器与被保护设备间的电气距离:。
A、直击雷,越近越好。
B、感应雷,越远越好。
C、直击雷,适当距离。
D、感应雷,越近越好。
10.电流互感器的变比误差与二次负载的关系是。
A、负载越大误差越小。
B、负载越小误差越小。
C、与负载无关。
11.母线动稳定校验不合格可以采取措施是。
A、减小母线截面B、减小跨距LC、减小相间距离a 12.大容量变压器的防雷保护宜在该母线上接避雷器。
电能质量基础考试试题

培训试题姓名:单位: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电能质量指标的偏离,是、和三部分造成的,同时也给自身和其他两个部分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
2、理想状态的公用电网应以、和对用户供电。
同时,在三相交流系统中,各相电压和电流的幅值应、相位对称且互差。
3、从本质上讲,电能质量包括、和三个方面。
4、电力系统公共连接点正常电压不平衡度允许值为,短时间不得超过。
5、导致用电设备故障或不能正常工作的电压、电流或频率的偏差,其内容包括频率偏差、、、波形畸变、。
6、是电能质量的只要指标之一,其中是衡量供电系统正常运行与否的一项主要指标。
7、10kv及以下高压供电和低压三相用户为额定电压的。
8、产生电压暂降的最主要原因是。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谐波主要是由()用电设备带入电网。
A.线性 B.非线性C.电感性D.电容性2、下面哪项不是谐波对变压器发热增加的影响()。
A.均方根值电流B.涡流损耗C.铁心损耗D.电容器内损耗功率的增加从而引起电容器发热和温升增加3、电力系统的正常频率偏差允许值为()。
A.±0.1%B.±0.2%C.±0.3%D.±0.4%4、三相电量(电动势、电压或电流)数值相等、频率相同、相位相差不一定等于120 的系统称为()。
A.平衡系统B.对称系统C.不平衡系统D.不对称系统5、线损是指电能从发电厂到用户的输送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的()损失。
A.电压 B.电流 C.功率和电能 D.电动势6、电能质量数据采集中,采集谐波的地点在()。
A.高压室B.配电室或低压室C.用户休息室D.配电变压器7、380V电力用户的电压允许偏差为系统额定的()。
A.-10%~+7%B.±7%C.±10%D.-7%~+10%8、平衡补偿的方式( )。
A并联电感 B并联电容C串联电感 D串联电容9、引起系统偏离标称值的根本原因是系统()功率不平衡。
电力系统电能质量试卷

15. C
第二部分多选题
1. ABCD
2. ABC
3. ABCD
4. ABCD
5. ABC
6. ABC
7. BD
8. ABCD
9. ABC
10. ABC
11. ABC
12. ABCD
13. BD
14. ABC
15. ABC
第三部分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C.电容
D.电子设备
5.在电力系统中,对电能质量要求最高的用户是:( )
A.工业用户
B.商业用户
C.居民用户
D.医疗用户
6.电力系统中,哪种现象会导致电能质量下降:( )
A.系统过载
B.系统短路
C.系统接地
D.系统负荷变化
7.下列哪种方法可以降低电压暂降的影响:( )
A.增加线路长度
B.提高系统电压
1.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电力系统电能质量下降:( )
A.负荷的非线性特性
B.系统的过载运行
C.设备的老化
D.环境温度变化
2.电力系统电能质量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
A.电压幅值
B.电流波形
C.频率稳定性
D.系统的可靠性
3.以下哪些设备可以用来改善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 )
A.静止无功发生器
B.有源滤波器
C.有功功率
D.无功功率
2.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电压暂降:( )
A.短时电压中断
B.长时电压下降
C.电压波动
D.电压闪变
3.在提高电能质量的措施中,采用SVC(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目的是:( )
电能质量期末试题4

填空题(20分)1.系统无功功率不平衡是引起(系统电压偏离标称值)的根本原因。
2.频率偏差的大小及其持续时间取决于(负荷特性)和(发电机控制系统对负荷变化的响应能力)3.当要检测(谐波)和(无功电流之和)时,只需断开计算iq的通道即可。
如果只需检测无功电流,则只要对iq进行(反变换)即可。
4.电力系统的非正弦对称性有(对称性)(偶对称)(双对称)(镜对称)。
5.电压三相不平衡的最主要因素(三相负荷不对称)简答题(40分)1.电力系统频率偏差产生的原因当发电机与负荷间出现有功功率不平衡时,系统频率就会产生变动,出现频率偏差。
2.频率偏差与电压偏差的区别系统的频率一致,但个结距比可能不同系统的结距是有有功功率决定,电压结距由无功功率决定。
频率调整改变发电机,只有一种3.电压波动的定义电压波动:电压均方根值一系列相对快速变动或连续改变的现象4.论述电压偏差的原①系统无功功率不平衡是引起系统电压偏离标称值的根本原因。
系统无功功率不平衡意味着将有大量的无功功率流经供电线路和变压器,由于线路和变压器存在阻抗,造成线路和变压器首末端电压出现差值。
无功功率不平衡越严重,电压偏差越大。
②供配电网络结构的不合理也能导致电压偏差。
供配线路输送距离过长,输送容量过大,导线截面过小等因素都会加大线路的电压损失,从而产生电压偏差。
为此,我国对不同电压等级的供配电线路规定了合理的输送距离和输送容量。
3.计算题1.某轧机负荷的运行周期为20s,在一个工作周期里电压波动呈现斜坡形变化,电压波动相对值ddx=2%,持续时间为0.5s,现估算闪变干扰严重度。
解:在运行周期20s内有两次电压变动,电压变动的平均频度R=2/20=6电压相对变动值d=Fddx=0.32*2%=0.64%Pst=d/dlim=0.64/1.7=0.376可见闪变严重度在允许范围之内。
2.书p74页例题3-1。
电能质量试题库

一、单选题电力系统公共连接点的英文缩写为__AA 、PCCB 、CPCC 、PCP基波(分量)是指对周期性交流量进行付立叶级数分解,得到的频率与JB_ 相同的分量。
A 、高频 E 、工频 C 、低频 D 、谐波频率谐波(分量)是指对周期性交流量进行付立叶级数分解,得到频率为基波频率__C 一 的 分量。
A.等于1整数倍B.小于1整数倍C.大于1整数倍D.小于等于1整数倍谐波次数是指谐波频率与基波频率的 A A 、整数 E 、分数C 、偶数 D 、奇数 谐波含量是指从周期性交流量中减去 JB_ 分量后所得的量。
A.谐波B.基波C.偶次D.奇次 国标《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规定同一公共连接点的每个用户向电网注入的谐波电流允 许值按此用户在该点的协议容量与其公共连接点的 _A_之比进行分配。
A 、供电设备容量B 、短路容量C 、协议容量D 、电压等级国标《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规定同一公共连接点的每个用户向电网注入的谐波电流允 许值按此用户在该点的 _C_与其公共连接点的供电设备容量之比进行分配。
A 、供电设备容量 B 、短路容量 C 、协议容量 D 、电压等级 第h 次谐波电压含有率HRUh 的公式为 ___ C ______ ,A.第h 次谐波电压与基波电流的百分比C.第h 次谐波电压与基波电压的百分比 第h 次谐波电流含有率HRIb 的公式为一 A.第h 次谐波电压与基波电流的百分比C.第h 次谐波电压与基波电压的百分比 谐波电压含量务的公式为 _______ A1、 2、 3、 4、 5、 6、7、8、 9、 10、 11、12、Ds CCP 比。
E.第h 次谐波电流与基波电压的百分比 D.第h 次谐波电流与基波电流的百分比 D ______ oE •第h 次谐波电流与基波电压的百分比 D.第11次谐波电流与基波电流的百分比丈(U )C 、—=D、5k=LV A=1k=2谐波电流含量/H 的公式为. iss 2 E 、i Hh=2f (/)c 、5 0aj D 、i H*=1V A=1k=2电压总谐波畸变率THg 的公式为.A 、THD“ =--------- xlOO%5B. THD“ =---------- x lOO%AC 、THD 产 --------------- X100% xlOO%A®oc工(匕)'A 、THD,= ------------- xlOO% B. THD 、= ------------------ xlOO%5 A何)2E (s 2C 、THD, = X100%D 、THD = — ----------------------------- x 100%人5国标《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规定谐波电压(或电流)测量应选择在电网_^供电 时可能出现的运行方式,且应在谐波源工作周期中产生的谐波量人的时段内进行。
工厂供电期末试题A附答案

一、填空题(共15空,每空2分,共30分)1.我国规定的“工频”是50Hz,频率偏差正负0.2 ,电压偏差正负5% 。
2.衡量电能质量的指标主要有电压、频率和波形。
3.高压断路器具有能熄灭电弧的装置,能用来切断和接通电路中正常工作电流过负荷和断开电路中短路电流。
4.短路的形式有:三相短路,两相短路,单相短路。
发生单相短路可能性最大。
三相短路的短路电流最大,因此造成的危害最大。
5.在三相四线制的接地中性线上,不允许装接熔断器。
6.变压器的零序过流保护接于变压器中性点的电流互感器上。
7.计算三相电力变压器额定容量的公式是S N=3U N I N。
8.任何运用中的星形接线设备的中性点均视为带电设备。
9.变压器在额定电压下,二次侧空载时,变压器铁心所产生的损耗叫空载损耗,又称铁损。
10.电压互感器能将高压变为便于测量的100 V电压,使仪表等与高压隔离。
11.二次设备是指对一次设备的工作进行监、测量、操作和控制的设备。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选出,并将选项代码填入对应题号的方格内;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 火力发电厂所用的一次能源是( D )。
A. 太阳能B. 原子核C. 水D. 煤2.某工厂一台10KV,500KW备用发电机组,该发电机的额定电压是(D )。
A.10KV B.9.5KV C.11KV D.10.5KV3.万用表使用完毕后应将旋钮置于( B )档。
A.电阻档B.交流电压最高档C.电流档D.直流电压最高档4.机床上的低压照明灯,其电压不应超过(B )。
A.110VB.36VC.12VD. 220V5. 下列电压哪个是低压( C )。
A. 6.3KVB. 110KVC. 0.4KVD. 10KV6.10KV及35KV电压互感器的高压侧应选用(A )A的熔断器。
A.0.5B.1C.0.1D.57. 由各级电压的电力线路将一些发电厂、变电所和电力用户联系起来的一个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的整体,称为( B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
1、瞬变现象两种:冲击性瞬变和振荡瞬变。
2、电压中断:电压降到,持续时间不超过。
3、无功功率不平衡是电压偏差的主要原因。
4、频率质量由有功功率决定,电压质量由无功功率决定。
5、频率偏差正常允许范围是 0.2Hz 。
6、闪变:电光源的电压波动造成灯光照度不稳定的人眼视感反应。
7、奇对称波形关于原点对称,函数中只含正弦项。
二、简答题
1、简述电能质量特点。
答:1、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
2、电能不易储存,其产生、输出、消耗同时进行。
3、扰动具有危害性和广泛的传播性。
4、用户是保证电能质量的主体。
2、简述电压偏差与频率偏差的区别。
答:1、全系统的频率一致,但各节点的电压可能不同。
2、频率质量由有功功率决定,电压质量由无功功率决定。
3、频率调节只有一种方法是改变发电机原动机功率,而无功功率调节方式有很多种。
3、简述频率偏差改善措施。
答:1、将不对称负荷合理分布于三相中。
2、将不对称负荷分散接于不同供电点,减少集中连接造成的不平衡度过大。
3、将不对称负荷接入高一级电压供电,电压等级越高,系统短路容量越大。
4、将不对称负荷采用单独的变压器供电。
5、采用特殊接线的不平衡变压器供电。
6、加装三相平衡装置。
4、常见的电压波动有哪些?
答:1、周期性等幅矩形电压波动。
2、不规则时间间隔阶跃电压波动。
3、非全阶跃式可明显分离的电压波动。
4、随机的或连续电压波动。
5、简述波动性负荷的分类并分别举例。
答:1、由于频繁的启动和间歇通电时常引起电压按一定规律周期变动的负荷。
如电动机、电焊机、轧钢机和绞车。
2、引起供电点出现连续的不规则的随机电压变动的负荷。
如炼钢电弧。
三、综合题
1、基于p、q方法求三相电路的无功电流。
U表达式,并根据表达式简述改善电压偏差的措施。
2、电路图如下,写出
L
解:
11S U K U 11221L S U U PR QX U K U K K U
改善措施:
1、改善无功功率分配Q 。
2、改变发电机端电压
S U 。
3、改变变压器变比1K 、2K 。
4、改变输电网参数X 。
3、设有
5个容量不等的单项负荷,分别为:15P MW ,215j7S MVA ,310j2S MVA ,420j9S MVA ,525j8S MVA ,将其合理分布于三相中。
P
jQ
A相负荷:14259
P S j MVA
B相负荷:
23259
S S j MVA
C相负荷:
5258
S j MVA
4、如下图所示,其中主线为11km,A支路为8km,B支路为,C支路为7km,D 支路为3km主线故障概率为0.1/km
次每年,支路为0.25/km
次次每年,计算不重合闸时主线和各支路故障次数。
解:
主线路:110.1 1.1
A支路:80.252
B支路:40.251
C支路:70.25 1.75
D支路:30.250.75
则
A支路:1.12 3.2/
次年
B支路:1.11 2.1次/年
C支路:1.1 1.75 2.85次/年
D支路:1.10.75 1.85次/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