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混凝土防渗墙在施工中的应用
解析水利工程建筑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

解析水利工程建筑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发布时间:2021-11-19T03:35:50.204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6月18期作者:姜雪娟吴霞[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加大了对于水利工程的投资建设力度。
姜雪娟吴霞平阴县自来水公司山东济南 250400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加大了对于水利工程的投资建设力度。
水利工程是民生工程,它可以解决居民用水、居民用电和防洪抗涝等问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为了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在项目的开展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到带水作业和导流施工,所以需要合理的应用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这样可以保证水利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
对于一些存在渗漏质量问题的项目,也可以通过混凝土防渗墙消除这些渗漏质量问题。
所以在实际的施工中,为了避免渗漏质量问题的出现,要掌握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要点,做好质量控制,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
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生产中需要使用的水利工程数量不断增加,水利工程施工地点的土质具有多样性,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重点做好防水工作,才能保证水利工程的工作有效性,混凝土防渗墙在水利工程的建造中经常使用到,混凝土防渗墙进行建造的过程中不仅要对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控,还要对施工的技术进行科学的应用,提高混凝土防渗墙的作用效果和工程的质量。
一、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特点在进行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混泥土防渗墙的施工是较为复杂的一部分工程。
混泥土防渗墙一般都在地下进行施工,施工的过程中存在较多不可预见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这使得混泥土防渗墙施工具有一定的难度和风险,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加强安全防范措施。
当然,混泥土防渗墙施工具有一定的优势。
首先,混泥土防渗墙使用的范围广泛,适用于各种土质地层,包括漂石层、软土层、花岗岩石层等,可以应用于较大的工程范围,在厚度和深度方面都有较大的弹性。
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新技术及应用

计、 特殊地层钻 孔技 术、 卡钻处理等提 出 了改进 意见 , 高了施 工效率 , 提 节省 了工程成本 , 实际应用 中取得 了良好 的经 在
济 效 益 和社 会 效 益 .
关键词 : 混凝土防渗墙 ; 导墙 ; 钻孔技术 ; 卡钻 中图分类号 :V 4 . T 62 1 文献标识 码 : B 文章编号 :08 3 X 2 70 — 3—2 10 —56 (( )40 70 D 0
一
般情况下均采用“ 广 形式的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结 1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这种结构形式 , 在牛头山水库混凝土防渗墙工程
作 了一 些 有 益 的尝 试 , 导墙 制作 、 殊 地 层 钻 孑 技 在 特 L 术、 卡钻 处理 等方 面进行 了改 进 .
时, 为防止在钻孑 时因漏浆引起坍塌, L 防渗墙轴线两侧 各 2m范 围用粘 土加 以置 换 , 换 尝 试一 般 为 3m左 置
右 , 土分层 夯 填密 实 . 土 回填 至 梁上 口高程 时 , 粘 粘 采 用两 次开挖 的方式立 模 浇筑混 凝 土连续 梁 .
朱 黎 雄 孙 鸣 宇 ,
(. 1嘉兴市水利水电质量 监督 中心站 , 江 嘉兴 浙 340 2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 , 100;. 浙江 杭州 30 1) 10 8
摘
要: 混凝 土防渗墙是病危 水库坝基防渗处理 的一种 比较 常见、 有效 的方法 . 笔者在施 工 实践 中, 对施 工中的导墙设
1 导墙 结构形 式
按照 目 前的混凝 土防渗墙 的施工工艺 , 建造槽孑 L
() 3 在配筋时, 按简支梁计算 , 计算试长度为槽段 前应修筑导墙 . 导墙的安全性是防渗墙施工的保证 , 是 长度加 2 荷载取最不利工况下的荷载 , m, 即梁上部地 保 证工程 顺利进 行 和施 工企 业取得 经 济效益 的先 决条 层 的静荷 载 、 备 的静荷 载 、 常施 工时 的设备 的动荷 设 正 件. 载 、 它非 正 常荷 载 ( 卡钻 时 反 冲钻 头 的附加 荷 载 ) 其 如 1 1 目前 常用 的导墙 结构 . 的组 合 . 不计 地基 反力 , 按施 工槽段 梁 以下全 部坍塌 考 为适 应不 同的地质 条件 , 导墙 结 构有 多种形 式 , 但 虑 .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尚唐宇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尚唐宇发布时间:2021-08-07T09:16:54.279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5期作者:尚唐宇[导读] 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对水电资源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大,为了有效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效益,需要相关部门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对水电资源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大,为了有效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效益,需要相关部门重视建筑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工作,不断优化施工技术,增强防水墙的使用性能,提升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实现水利水电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文对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重要性水利水电工程主要指的是水工建筑及水利设施和水电站等大型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的主要功能是人为的调控水能和水资源,包括一些大坝、水闸、围堰、水电站等,这些设施可以合理的利用水资源,部分水利水电工程需要临时阻断水源,所以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对于防渗性能要求较高。
在实际的施工中,一旦出现渗漏质量问题,会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功能性,情况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产生。
例如大坝和防水围堰的主体结构出现了渗水质量问题,会危及主体结构的安全性,在长时间的渗漏作用下最终可能导致结构损坏,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可以有效控制施工质量,掌握防渗施工技术要点,实现带水作业,这样可以解决很多大型项目的技术难点,提升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水平。
2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混凝土防渗墙技术要点2.1施工设备选择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需要借助专门的机械设备进行,施工设备的质量影响着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效果。
因此,在选择施工设备时,要尽量选择实用性较强的施工设备,减少设备故障问题的发生,为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提供保障。
分析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_1

分析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发布时间:2021-09-10T00:55:05.156Z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40卷第4月12期作者:韦泰龙[导读] 近年来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有了很大突破韦泰龙身份证号码:45270119910415****摘要:近年来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有了很大突破,工程施工技术应用良好。
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防渗墙作为水利工程的核心组成,其结构设计和施工质量对水利工程防渗效果造成决定性影响。
水利工程所在区域,渗漏问题严重,会对水利工程主体结构的稳定性构成威胁。
防渗墙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水利工程整体的抗渗效果,是工程建设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
但是防渗墙本身属于隐蔽工程,施工期间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
本文简单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有效措施和具体应用。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引言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在地形复杂的环境中,其属于垂直防渗处理的最有效方法。
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应用,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和施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发展迅速,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在水库大坝防渗加固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其具有防渗效果良好、施工简单、工期短和成本低等优势。
1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概述1.1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布置与构造混凝土防渗墙的平面布置需要考虑槽孔稳定性的问题,因此需要沿坝顶纵向仅限于坝基有砂卵石覆盖层的河槽段,轴线则位于坝轴线上游2m处,采取封闭式模式,墙体嵌入基岩中,嵌入的深度不能小于0.6m,墙顶高程要在73.0m,这样可以保证良好的防渗效果。
工程混凝土防渗墙采取分段挖槽浇灌施工方案,墙段之间采取半圆形钢结构接头管连接。
同时在具体的施工中要选择合适的墙体材料和设计厚度,具体需要考虑抗渗透性、结构强度、适应变形等因素。
1.2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参数设计防渗墙厚度设计:防渗墙厚度直接影响防渗墙的防渗性能和墙体的强度、耐久度以及防渗墙使用寿命,同时,防渗墙厚度越高,所需要的投资也就越大。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运用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运用摘要:水利建筑工程中混凝土防渗墙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应设计更优秀的施工方案,加强防渗墙性能。
现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研究应用于水利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以实现该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运用前言当前部分堤防工程由于使用年限较长,加之施工工艺水平较低,很容易诱发渗漏等问题,大幅影响水利堤防的使用功能。
所以,为了提升水利堤防工程的使用效果,应采取合理的方式予以加固处理,混凝土防渗墙技术是其中较为良好的一种,可有效提升堤防的防渗性,使堤防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1工程概述某水库总库容0.96亿m3,控制流域面积102.5km2,兼有灌溉、防洪和水产养殖功能。
该水库修建于2003年,由于位于山区农村,长期以来疏于管理,导致水库大坝出现渗漏。
考虑到水库周边有大量农田,下游有2座村落,为切实保障群众生命及财产安全,需要采取除险加固措施。
2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流程与技术要点2.1 临建工程2.1.1 搭建施工平台为确保整个防渗墙施工正常进行,需要搭建良好的施工平台,以此为起重机、抓斗等大型器械设备的移动提供支持。
施工平台搭建时,要符合全天施工的要求,其标高超过地下水位的2 m,且整体较为密实,表面较为平整,不可出现凹陷、不均匀沉降、积水等问题[1]。
针对某水利堤防加固工程,结合其现场具体情况,将防渗墙抓斗施工平台布置于堤脚轴线的外侧,使得现场施工过程中各类设备能够交错,避免出现设备相撞的现象。
在平台高度方面,设定成10.0 m。
平台所处位置为原状河滩地,通过换填土的方式对其进行加固,以提升施工平台的稳定性。
挖掘层厚度应高于10.0 m,并通过向坑洞内均匀填入砂砾料,之后通过封层碾压的方式,对施工平台进行压实处理,确保施工平台压实度符合要求。
2.1.2 导向槽施工构建出施工平台后,应开展导向槽施工,以此为钻孔施工进行指导,与此同时,还能起到支撑作用,避免孔壁坍塌。
超薄混凝土防渗墙在施工中的应用

超薄混凝土防渗墙在施工中的应用作者:刘彦哲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年第09期摘要: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已广泛用于病险水库土石坝的防渗加固,针对该特点对超薄混凝土防渗墙做进一步研究。
同时,为今后类似工程的处理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应用。
关键词:超薄;防渗墙;施工;应用中图分类号:TV543+.82 文献标识码:A1、工程概况某水库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890km2,水库总库容0.5亿m3,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利枢纽工程。
水库枢纽工程有大坝、溢洪道、灌溉洞和放水洞等建筑物组成。
大坝为均质土坝,近东西走向,坝顶长度2836m,现状坝顶宽4.0~6.0m,坝顶高程105.6m,最大坝高12.6m,坝顶设有浆砌石防浪墙,高0.4m。
上游坝坡1:2.75,干砌石护坡。
2、渗漏原因及方案选择大坝为均质土坝,近东西走向,坝顶长度2836m,溢洪道地基及坝基1~5.5m以下存在砾砂夹中砂透镜体层,厚4~10m,属强透水层,是库区渗漏的主要通道,且未采用防渗措施。
为尽早解除水库病险情,充分发挥水库灌溉效益,在确保大坝稳定满足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加固设计结合大坝防洪标准偏低、坝基渗漏等工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加固处理,拟采用地下连续超薄混凝土防渗墙作为本工程溢洪道及坝基防渗方案,厚度为0.15m, 防渗深度最大为19m左右。
3、施工准备本工程防渗墙设计指标为:成墙厚度大于15cm、墙体抗压强度不低于3.0Mpa、弹性模量小于1200Mpa、抗渗不大于1×10~6cm/s。
设计资料提供的本工程施工区域地质资料为上部坝体土厚4~8m,中部为砾砂层最大厚度8m,防渗墙进入下部相对隔水层2m为终孔条件。
在实际施工中,从槽孔取样情况来看,该土层中含有较厚的砾卵石甚至卵石夹层,这些夹层卵石含量高,直径大,在孔深8.4~12.8m(坝体及坝基内)遇有大直径的片石、卵石,最大直径达26.5cm。
根据现场地层、地形的条件,利用冲击反循环钻机配备板式钻具来完成这一段复杂地层的砼防渗墙施工任务。
水闸工程中的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

水闸工程中的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摘要:水利堤坝工程在我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以及经济建设发展的过程中。
所以,水闸混凝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堤坝工程是否能够得到安全的保障问题。
如果渗漏的现象在水闸混凝土工程中出现,那么这就会使工程的安全结构直接受到影响。
所以,防渗加巩固技术对堤坝工程来说,是很重要的。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前言混凝土防渗墙在水闸工程中,能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并且其应用的范围也是比较广的。
在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防渗墙需要在严格的施工技术下进行施工。
都要按照设计的要求,对每个工艺跟工序来进行完成。
监督跟检验的工作都要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其重要的环节下严格的进行。
只有使防渗墙能够长期稳固,才能保证其工程的质量。
1括述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技术混凝土防渗墙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跟噪音所带来的影响不是很大。
混凝土防渗墙对于各种的较复杂土质地形,都是满适用的。
其适用的范围也是比较广泛的。
对于坚硬的黄冈岩层跟软土层以及漂石层也是比较适用的。
并且对于一些范围较大的工程,混凝土防渗墙也是可以应用到其中的。
在应用的过程中,无论是厚度跟深度都有着较强的弹性。
并且墙体也是比较均匀的,不会出现一面厚一面薄的现象。
在承重性跟防水性上,也是有着较高的质量。
混凝土防渗墙一般都是隐藏在地下的工程。
在施工的过程中,也是比较复杂的。
并且所存在安全隐患上的问题跟质量问题等也都是不能看见的。
这也体现了在混凝土防渗墙施工的过程中,也是存在了一定的风险跟南孚难度。
由于混凝土防渗墙在施工时,有着比较广的作业面跟比较大的工作量。
使其在连接各个作业的接口时,也是至关重要的。
混凝土防渗墙技术的其他重要的工序都包括:导墙、墙体的材料以及连接防渗墙。
由于在对每一段混凝土防渗墙的槽段施工时,周期性比较短。
使其导墙能够把工程的成本降低。
在选择混凝土防渗墙的墙体材料,一般都会采用配速性墙体材料。
不仅变形的适应能力强,抗渗的性能也是比较好的。
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

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摘要:混凝土防渗墙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其施工技术有效地解决了许多大中型水电项目中坝体和坝基的渗漏问题,并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规范体系,同时在施工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很多宝贵的经验,为这项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文以现有防渗墙施工技术为基础,主要针对防渗墙适用条件、施工工艺、施工技术和应用前景进行说明,以推动混凝土防渗墙的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在我国的水利工程的发展己经有几十年历史了,目前已经开发出多种混凝土防渗墙新技术,如射水法、锯槽法、抓取法等,适应了堤防加固防渗工程的需要。
另外,混凝士防渗墙技术在水库的除险加固及防渗方面也得到广泛应用,且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1 混凝土防渗墙适用的地质条件防渗墙通常都要穿过松散覆盖层和较破碎基岩,直至较完整基岩。
在勘探工作中弄清松散覆盖层的厚度,层位及分布,透水性以及基岩顶部的风化程度透水性就显得很必要。
防渗墙在玄武岩、花岗岩中入岩深度最深达36.29m,在粉砂岩、白云岩夹泥质粉砂岩中入岩深度达8~12.5m,在板岩、石英岩、砂质板岩中最大入岩深度4.0m。
这与各种岩石风化强度也是相一致的,即火成岩、玄武岩柱状节理发育,风化强烈,风化带较厚,入岩深度最深;沉积岩风化次之,风化带亦较薄,入岩深度次之;变质岩风化微弱,风化带最薄,入岩深度也最浅。
松散覆盖层通常较不均一,工程中还常遇到双层结构地基和多层结构地基,这些地基类型,对地基的渗透稳定性和结构应力情况都有很大的影响。
对于表面有相对不透水覆盖,下层为透水性较强的砂卵砾石层,在不透水层底面极易造成较高承压水头,可能引起流土现象。
另外不同土层交界处常产生较大的负弯矩,尤其不同层的弹性模量存在较大差异时。
勘探时在深覆盖地基层中应适当加密勘探孔,弄清各层的厚度、分布。
冲积层往往具有三向不均一性,必要时还须作若干个剖面,并将其纵横联系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薄混凝土防渗墙在施工中的应用摘要: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已广泛用于病险水库土石坝的防渗加固,针对该特点对超薄混凝土防渗墙做进一步研究。
同时,为今后类似工程的处理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应用。
关键词:超薄;防渗墙;施工;应用1、工程概况某水库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890km2,水库总库容0.5亿m3,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利枢纽工程。
水库枢纽工程有大坝、溢洪道、灌溉洞和放水洞等建筑物组成。
大坝为均质土坝,近东西走向,坝顶长度2836m,现状坝顶宽4.0~6.0m,坝顶高程105.6m,最大坝高12.6m,坝顶设有浆砌石防浪墙,高0.4m。
上游坝坡1:2.75,干砌石护坡。
2、渗漏原因及方案选择大坝为均质土坝,近东西走向,坝顶长度2836m,溢洪道地基及坝基1~5.5m 以下存在砾砂夹中砂透镜体层,厚4~10m,属强透水层,是库区渗漏的主要通道,且未采用防渗措施。
为尽早解除水库病险情,充分发挥水库灌溉效益,在确保大坝稳定满足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加固设计结合大坝防洪标准偏低、坝基渗漏等工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加固处理,拟采用地下连续超薄混凝土防渗墙作为本工程溢洪道及坝基防渗方案,厚度为0.15m, 防渗深度最大为19m左右。
3、施工准备本工程防渗墙设计指标为:成墙厚度大于15cm、墙体抗压强度不低于3.0Mpa、弹性模量小于1200Mpa、抗渗不大于1×10~6cm/s。
设计资料提供的本工程施工区域地质资料为上部坝体土厚4~8m,中部为砾砂层最大厚度8m,防渗墙进入下部相对隔水层2m为终孔条件。
在实际施工中,从槽孔取样情况来看,该土层中含有较厚的砾卵石甚至卵石夹层,这些夹层卵石含量高,直径大,在孔深8.4~12.8m(坝体及坝基内)遇有大直径的片石、卵石,最大直径达26.5cm。
根据现场地层、地形的条件,利用冲击反循环钻机配备板式钻具来完成这一段复杂地层的砼防渗墙施工任务。
冲击钻对地层具有破碎能力强、适应性广的特点,能够克服目前薄壁防渗墙施工机械在大直径砂卵石地层中施工困难,甚至于不能施工的难题,从而拓展防渗墙的应用范围。
3.1冲击反循环钻机配备板式钻具成墙施工工艺施工机械采用冲击式反循环钻机,该种设备通过钻头向下的冲击运动破碎地基土,形成钻孔, 同时用泥浆泵通过进浆管向槽孔内压入粘土泥浆,泥浆携带钻槽内岩渣上返排出槽孔外,从而形成泥浆支撑的槽孔,槽孔达到预计深度后浇筑水下塑性混凝土以形成连续的墙体。
此工艺适用于软土、砂砾石、漂卵石和基岩等多种地层。
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维修和运输方便,价格低廉等特点。
4、工程施工及技术要求4.1施工程序钻机就位调平→造Ⅰ序孔(单双号槽均可做Ⅰ序孔)→清孔→移造孔机至下一Ⅰ序孔位→安装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泵→连接输送泵至浇筑槽孔间的混凝土输送管→下置槽孔混凝土浇筑导管→搅拌塑性混凝土→浇筑至设计墙顶高程→单号孔浇筑水下塑性混凝土完毕达3~5天后→进行Ⅱ序孔造孔和水下混凝土浇注施工。
Ⅰ、Ⅱ序孔之间为套接,套接长度为17cm,(如图示)Ⅰ期槽Ⅱ期槽Ⅰ期槽0.15m2.20m 2.20m2.20m冲击正循环钻导法槽孔划分示意图4.2施工平台及钻机就位4.2.1施工平台混凝土防渗墙的孔位,沿坝轴线呈直线布置,施工平台宽度7m,防渗墙轴线距平台下游边线2.0米。
施工平台采用装载机推平压路机压实,场地平整要求为纵向坡度<3‰,横向高差<10cm。
4.2.2铁轨铺设铁轨铺设应平稳牢固,前轨外侧面距防渗墙轴线0.9米,孔位中心偏差不大于3cm,轨面纵向坡度<2‰,横向高差<1cm,轴线方向误差不大于5mm。
4.2.3孔位中心放样轨道铺设好后,进行孔位中心放样,在钢尺的总长度内进行分孔丈量,孔位中心距一般为2.03米,孔位中心放样误差应小于5mm。
孔位中心放样后,在前轨外侧面上作出标记,然后丈量出各孔中心与防渗墙轴线的偏差,其偏差值应小于3cm。
4.2.4施工分序冲击正循环造墙施工分两序进行,即先施工Ⅰ序孔,间隔3到5天以上,再施工Ⅱ序孔。
4.2.5造孔机就位对中、调平、调直造孔机就位后,根据前轨外侧面上的孔位中心标志,移动机架进行孔位对中,对中误差小于5mm。
孔位对中后,固定机架,防止施工时对中错位。
造孔机就位对中后,调整使机架保持水平和垂直。
4.3冲击成墙造孔施工及注意事项(1)防渗墙轴线放线后应建立牢固的控制桩点,并以控制桩点浇筑混凝土导向槽,其偏差值应小于2cm。
(2)钻凿槽孔的板式钻头宽2.2m,厚度不小于0.15m。
(3)槽孔开孔时宜采用间断冲击,冲程0.5m。
(4)槽孔正常造孔时钢丝绳应勤放少放,不得贪快、盲目追求进尺。
(5)在造孔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悬吊钻头的钢丝绳的偏斜值,发现超标后及时纠偏或修孔。
(6)在造孔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槽内泥浆质量,每班不少于1次。
(7)每一槽孔钻至预计深度后,测量孔深和孔斜率并作好记录,保留好标志层岩芯。
4.3.1造孔泥浆根据本工程的地层条件,采用红粘土利用制浆站统一造浆。
新制泥浆质量要求为:比重1.1~1.15g/cm3;马氏漏斗粘度34~36S;含砂量≤3﹪。
冲击成槽孔时,由槽口返回的泥浆可引至集浆坑,经沉淀后可用泵输回孔内重复使用,其控制指标:密度<1.25 g/cm3,马氏漏斗粘度<40s,含砂量<5%。
如超出此指标,可掺加新浆。
造孔中,孔内泥浆液面应高于地下水位1.5米以上;造孔中,如遇有漏失地层,应立即采取堵漏和补救措施;造孔中,准确丈量和记录钻头和钢丝绳的长度,确保造孔深度不小于设计要求进入壤土层2m的终孔规定。
4.3.2成孔孔斜检测造孔达到设计深度后,使钻头提离孔底面,检测成孔的孔斜率,孔斜率应小于0.2﹪。
4.3.3清孔成孔检测合格后进行清孔,即不进尺反复上下运动钻头约5min左右,然后测定清孔后的泥浆比重、泥浆粘度和浆液含砂量。
清孔后的泥浆质量要求为比重≤1.3g/cm3,马氏漏斗粘度≤36S,含砂量≤10﹪。
4.3.4成孔深度和孔底淤积厚度检测清孔结束后,拆下送浆管提起板式钻头,并取出板式钻头底部刀口上的土样,辨别其是否为设计终孔地层土样,然后测定孔深,孔底淤积厚度应≤10cm。
4.4混凝土防渗墙浇筑及注意事项4.4.1混凝土导管安装清孔结束并检查合格后的一小时内,浇注机应就位并安装混凝土下料导管,混凝土导管底部离孔底的距离≤25cm。
4.4.2混凝土浇注清孔结束后的4小时内应开浇水下混凝土,开浇时应随即浇入足够的混凝土,埋没混凝土导管底部。
在溢洪道至左岸放水洞之间,由于场地特点,搅拌好的混凝土需用混凝土泵送至浇筑槽孔口。
4.4.3混凝土导管埋深检查与控制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及时测定孔内混凝土面的深度,计算出混凝土导管的埋深长度。
混凝土导管埋深应小于6m,大于1m。
4.4.4混凝土导管拆卸每次拆卸混凝土导管前,要根据混凝土导管的埋深计算好混凝土导管的拆卸根数,做好记录,并要保证混凝土导管拆卸后,混凝土导管底部在混凝土中的埋深大于1米。
4.4.5混凝土拌和质量控制与检查防渗墙混凝土在泥浆中浇注,混凝土拌和严格按配料单标准配料,每盘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小于3min。
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扩散度分别控制在18~24cm和35~40cm之间,混凝土初凝时间应不小于6小时,终凝时间不宜大于24小时。
4.4.6水下混凝土上升速度控制浇注混凝土时,应经常检查和控制混凝土的上升速度,其要求为混凝土上升速度≥2m/小时,各处混凝土面应均匀上升,高差控制在0.5m以内。
4.4.7浇筑与运输控制混凝土拌和与运输应保证浇注连续进行,若因故中断,中断时间不宜超过40 min。
混凝土因故中断超过2小时后,应做好记录,并报告监理工程师,共同研究处理办法。
5、超薄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主要特点5.1施工效率高,工程造价低超薄混凝土防渗墙,由于减少了墙体厚度,相对来说提高了冲击钻的施工效率,(钻具宽度大、截水面积多),大幅降低了工程成本,对一些中、小型水库墙厚在30cm以内就能达到防渗效果,保证水库安全运行。
真正实现了“优质、高效、低耗”的工程目标避免了资金浪费,有着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2冲击反循环钻机配备板式钻具施工超薄混凝土防渗墙工艺优势1、冲击板式钻具因为具有较强的对地层的破碎能力,所以可以适应各种复杂地层及大径卵石、孤石和基岩等地层。
我国北方大多数中小型水库都存在砂卵石地层渗漏严重,此工艺有着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2、板式钻具具有加工方便,操作简单的优势,在拥有反循环钻机的条件下,只增加少量附属设备(排渣用)即可施工,利用成熟的反循环机械配备适宜的板式钻具,可使这项技术很快发展起来。
6、结语超薄混凝土防渗墙具有耐久性强、防渗性能可靠、施工周期短、见效快、造价低等明显优势。
自大坝混凝土防渗墙工程完成以后,有效的堵截了坝体渗透水流,降低了坝体浸润线,这对防止土体滑坡、保证大坝安全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超薄混凝土防渗墙工程,其采用的施工方法具有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优质高效的特点,有着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也无疑会带来更加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1]丛蔼森.地下连续墙的设计施工与应用.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10.[2]夏可风.水利水电地基与基础工程技术.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3]董淑臻.薄壁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在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的应用.水利科技.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