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八佰观后感600字左右作文
八佰观后感600字作文(通用8篇).doc

八佰观后感600字作文(通用8篇)八佰观后感600字作文篇1今天去看了《八佰》,看完后心情既沉重又感动。
在战争中,死亡是司空见惯的,但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死亡离我是遥远的,绝不是我每天要面对的事。
所以我对于片中人物的死亡,是不习惯的,心情压抑的。
战争的残酷可能远超出我的想象。
只是简单的交火,在短暂的时间内就会有大量的伤亡,战士们在这短暂的时间内结束了短暂的生命。
死神盘旋在战场上每个人的头顶,不论年龄。
这让我想起故事的主角端午和小湖北,他们年纪轻轻却要直面大量的死亡,如果不是战争,死亡离他们是遥远的。
但是没有如果,战争无情,或者说是侵略者无情,在这样的环境下死亡之神离他们是如此的近。
正是这种民族团结凝聚的精神让我感动。
毕竟每个人的思想都不一样。
就像面对战争,有人冲锋陷阵,有人临阵脱逃。
但在危难之际,大多数人的心都在一起:中华民族不亡。
这样自发的凝聚力让我感动。
不止于此,每一位在战争中尽职尽责的将士都值得我的敬佩。
正如片中所说:你们是英雄。
他们在保护着我们。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罢了。
抗日战争最终的胜利,离不开他们的牺牲。
从短期来看,他们的牺牲毫无意义,国军连走麦城,看不到胜利的希望,但从长期来看,到了抗战胜利,便就有了意义。
没有他们的坚持付出,就没有后来的胜利。
后来的后来,也许都不一样了。
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主人。
战争早已结束,电影也已结束,但斗争还没结束,国际上依然不宁静。
美国带头制裁抹黑中国屡见不鲜。
弱小不一定挨打,但被打了就一定打不过。
只有强大起来,才能尽可能地保护自己,予以还击。
中国的发展有目共睹,希望我能见证新时代的到来。
八佰观后感600字作文篇38月最后一天,我来到电影院,看非常有名的电影《八佰》——一个抗日战争中的伟大历史故事。
虽说我们现在的国家很繁荣,但也有让人悲伤的一面啊!1931年9月—1945年8月,整整14年,我们中国都在被日本折磨,而我们国家的军队却没有在这种时候退缩。
八佰电影观后感600字5篇

八佰电影观后感600字5篇《八佰》这部电影或许是近几年我看到的最精彩的战争片,不光有宏大的场面和激烈震撼的枪炮声,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电影背后每一个普通的中华儿女在国家岌岌可危时展现出来的人性光辉.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最新八佰电影观后感600字,希望能帮到各位.最新八佰电影观后感600字1昨晚观看了抗日英雄剧《八佰》,这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看的第一场电影.因防控病毒传播的需要,影院间隔座位售票,观众不能挨着坐,这让情侣们电影院温馨时刻的体验感大大降低,还好我们同行的是四个大老爷们.影片的艺术性及视听效果算得上可圈可点.以中日淞沪会战的尾声,——〝四行仓库保卫战〞为历史原型的故事,本身就很悲壮感人.鼓舞人心.导演用〝英雄之旅〞的套路模式,将几个以逃兵为主角的群象,刻画的有血有肉.跌宕起伏.以一条苏州河为界的战场地狱和租界天堂形成了横向多维度的强烈对比.一片废墟对霓虹闪烁,血肉横飞对纸醉金迷,以死报国对麻木冷漠,形成了强烈的艺术反差效果.苏州河两岸人们的表现,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纵向的对比.战士们由最初的怯懦.畏战,想尽办法逃跑,变成后来的勇敢.坚定,敢于牺牲.租界里的人们从失望.麻木,漠不关心,到振奋.觉醒,积极投入支援,甚至是直接参战.这些矛盾的冲突,让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增加了影片的艺术性.本片是亚洲首部全部采用Arri Ale_a.65IMA_数字摄影机拍摄的,全片均为2._:1画幅,接近充满IMA_巨幕.我们也刻意选择了该影院1号IMA_巨幕厅,整个过程感受到了全景画面的气势恢宏,细节画面的毫发必现,这也是本片的亮点之一.但影片的结尾却令人大失所望!经过4天4夜的殊死抵抗后,黄晓明饰演的国民党特派员,要求谢晋元团长及所部放弃四行仓库,跑过垃圾桥,经英租界撤离.于是谢团长对部下煽了半天情,意思是跑过桥去就是胜利,就是给抗日留下了种子之类的.然后几百人排着队,在〝不要还击〞的命令下狂奔,被日本人的机枪当成了活靶子,打的是鲜血横流.尸横一地.这样既不符合史实又不符合影片英雄主义总体氛围的结尾,不知道导演的意图是什么?是要营造悲壮的气氛吗?可这样顾命不顾腚的愚蠢自杀逃跑行为有什么悲壮可言呢?好好的一部片子就这样被荒.唐的结尾给毁掉了.就像一位英俊威武的壮汉,一抄裤裆,空的,卵子没了,底下生生给阉了,让人的恶心不适感更加强烈.据说这是导演管虎的一贯作风.最新八佰电影观后感600字2从影片公布的信息来看,电影《八佰》耗资逾5亿,于20____年底在苏州拍摄,历时230天.其中,剧组为1:1还原真实场景,挖了一条长达200米的〝苏州河〞.论布景花费,《八佰》在近代华语电影史上可算是名列前茅了.虽然影片中有多位知名影星参与,但鉴于出品方华谊兄弟.影片题材以及戏份的关系,我们认为明星片酬并不是《八佰》预算的大头.另从影片预告来看,战争场面相当震撼,预算确实是花到了实处.但是考虑到电影《八佰》临时(因技术原因)撤档,对于影片本身重新剪辑(为了过审)带来的剧情缺失.立意表达不明确等风险,我们认为电影《八佰》的票房下限大约在10亿左右,并降低了影片的票房上限预期,调整至20亿元.显然,《八佰》是华谊兄弟的一步险棋.若是电影原版顺利上映,从题材.制作.卡司班底来看,20多亿票房基本没得跑了.但是考虑到为了上映而进行的妥协,确实是给片方带去了一定风险.因此,我们预计电影《八佰》的票房大概率在_亿元左右.若影片经过撤档风波后依然没有丢掉本来的立意和精髓,那么有望冲击20亿朝上的票房成绩.只是即使达到这个成绩,对于华谊兄弟来讲,也只有30%左右的利润空间.毕竟5亿成本太高,而且话题又过于沉重,还放在这个贺岁档上映,想要票房超预期真是太难了.另从电影《八佰》的拍摄历程来分析,我们判断该片的原预算应该在3亿左右,由于布景等因素大幅延长了影片的摄制周期,导致影片成本有所上升.若是3亿就能拍出《八佰》,按照_-20亿的票房预期计算,华谊兄弟则有望收获67%-_2%的收益空间,而不是现如今最多怕是只能赚30%的窘迫境地了.最新八佰电影观后感600字3听大家都说《八佰》是部不错的电影.来到影城取票,坐电梯来到六号厅,不多久,电影开始放映.《八佰》改编于真实事件,取材于抗日,讲述了上海_37年淞沪会战末期,八百壮士(其实只有400人)留守四行仓库,顽强抗战四天四夜,坚守上海最后防线的故事.不同于所谓〝抗日神剧〞,《八佰》所讲述的故事很真实,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了当时的中国,以及在生命被威胁时的人性.当时的上海还有着英.法等租界,日本侵略者在轰炸时,刻意躲避着租界.在四行仓库隔着一条河的对面就是英租界,河两边的对比如此鲜明:一面到处是废墟.浓烟,人们受着重伤,衣着破烂,在满目弹孔的仓库里,为了在英租界里的平民,他们用坚强的意志死守着四行仓库;而另一边灯红酒绿,唱戏的.玩儿牌的,人们穿着名贵的衣服,一片繁华.四行仓库里的八百勇士,一些本是四周的保安队,也有一些懦弱的普通人.他们想着逃离四行仓库,为此他们进行了反抗,从水道钻出,逃离,甚至有人做汉奸,但三天激战也让他们成长了许多,懂得了何为祖国.令我最震撼的还是保护国旗的一段,为了守护住高高升起的国旗,八百勇士不惜付出生命,也要让它屹立于仓库之顶.他们不顾飞机的轰炸,也不畏枪林弹雨的袭击,用血肉之躯捍卫自己的国家尊严.看完电影,我心中震撼依旧存在.正如那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现在的上海依旧有四行仓库旧址存在,它的弹孔与沧桑又何曾不是在时刻警醒人们呢?最新八佰电影观后感600字4看的第一场是《雪人奇缘》,8月_日上映了一部名为《八佰》的电影.有很多同学已看过,我看了预告片儿,感觉很有兴趣.上午下了古筝课后来到奥斯卡影城,取票进场,进入了二号厅,发现人并不多,前四排只有我一个人.这倒与我预想的场景不同.后来想想,电影结束时正是饭点儿.所以人少也是应当的.电影开演了,我逐渐被精彩的剧情所吸引.背后持续传来儿童哭声,真是大煞风景,破坏用户体验.我心想,小孩不敢看,就带出去,为什么要影响他人.《八佰》改编于历史真实事件,讲述的是_37年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以租借一河之隔,孤军奋战四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名为八百,实则只有420人.造就了这个奇迹.《八佰》历时230天拍摄,整部电影用了300颗照明弹来重现当年战场上的照明效果.共烧掉300多斤烟油和近五吨的报纸.设置相当于十部大战争剧总和的5万个地面子弹点,打造了一个硝烟弥漫.炮火四起的真实战场.苏州河把_37年的上海一分为二:左边苍夷满目.硝烟四起;右边则灯红柳绿,一片繁荣,曼妙女倚栏望,而这里却是时时有生命危险.最令我震撼的是升国旗,升国旗会激怒日军,可是明明在自己的地盘上,凭什么不能升?那还有什么尊严?国旗升起来了,日军飞机来炸,人肉来挡,无论如何,国旗不能倒.四万万中国人在战争面前.竟不如那400人,〝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最新八佰电影观后感600字5四周漆黑一片,只有微弱的聊天声和手机发出的亮光,没错,这里就是电影院.这是我自疫情以来第一次走进电影院.在祖国71岁生日之际,与家人在电影中激发爱国情怀的确是次特别的体验.当电影开始后,随着惊心动魄的剧情发展,电影进入了高潮部分,而此时你除了听见电影的对白以外,便只剩下观众隐隐抽泣的声音.这部电影中有两个场景让我至今仍然记忆犹新.当日本的侵略军已经浩浩荡荡的攻到了四行仓库的楼下时,在面对人数是自己数倍,武器比自己精良的敌人,我们的战士是选择逃跑?还是缴械投降?不!他们选择了拼死一搏.战士们将炸药绑在身上,从二层跳到敌方阵营中,在他们跳下去之前都会喊出自己的名字和家乡和他们想对亲人说的话,希望让活下去的战友可以转告自己的亲人.此刻我陷入了沉思,他们明明都有亲人和家,却义无反顾的跳下去,选择与敌人同归于尽,隔着屏幕看着他们在爆炸中消失的身影,我同样感受到了英雄们为了祖国不被列强侵略,保卫祖国无畏生死的牺牲精神,我再也抑制不住感情,一滴晶莹的泪珠从我的脸上滴落.另一个让我难忘的情节是,日本军队经上级允许使用战斗机来轰炸法国租界边上的四行仓库,但我们的战士却不惜生命将国旗立在了楼顶,他们难道仅仅因为要立一个旗帜而不惜生命?不!他们立起的不单单是一面旗帜,而是一种精神,而是中国的象征,他们立起了中国人民的尊严,树立起了中国的希望.告诉全世界中国还没有输!中国人民会战斗到底!最新八佰电影观后感600字。
电影《八佰》观后感600字10篇

电影《八佰》观后感600字10篇透过电影《八佰》,让我想到了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这是党中央对雷锋精神最新、最权威的概括。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八佰》的观后感,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电影《八佰》观后感600字1精神:整个观影的过程,真的有被英雄们的精神所感染。
不论是身捆手榴弹,高呼籍贯和名字壮烈牺牲的场景;还是众人为守护党旗而至死不归的前仆后继;都让人深刻的感受到了来自英雄们的“精神”和“坚定的勇气”。
对照现实,确实身边也有阿甘精神的一部分人。
他们的那种执着和对于过程的执念,真的是让人会感到由衷的赞叹。
或许他们会失败,但这种失败却会人反思,让人有所启迪。
所以,定义成功,可能真不是简单的“成功”,而是成功背后唤醒了你哪一部分珍贵的东西?唤醒:电影尾声黄晓明饰演的特派员说了这么一段话,也是谢晋元被击中后脑袋里回想的一段话:你们抵抗三天了,再继续下去,意义是什么?我们这四百人让民众看到了,我们中国还有希望!这些民众,也会作为种子去叫醒更多的人。
就像这段话里说的一样,东北沦陷了,华北沦陷了,但是现在,因为有你们,上海还在。
虽然这四百多人抗争不了,但身后的四万万人可以。
可能有的行为不能直接挽回和胜利,但是那些关注我们的对岸人,会被唤醒。
对比和讽刺:影片一开始,法租界夜晚的灯火通明,唱戏的台子,卖hot dog的小贩,楼上的舞女,公寓里的教授一家,似乎都没太受到对岸战争的影响。
而身处四行仓库里灰头土脸的小兵,趴在窗台充满希望的看着对面的一切,那种好奇,让人直感讽刺。
每一日的交火,都在法租界民众的注视下,那种注视和讨论,只是在八卦心的驱使下凑的热闹,看的稀罕。
交火2天后,经过跳楼的壮烈牺牲和坚定的让党旗飘扬在空中两个事件过后,法租界的他们,关注和讨论点都变了;从旁观者到同胞,庆幸这几百人的牺牲唤醒这四万万人中的几十万人。
是值得的,又是不值得的。
关于电影八佰的观后感作文(通用7篇).doc

关于电影八佰的观后感作文(通用7篇)关于电影八佰的观后感作文篇1今天上完了周末补习班,妈妈答应我的要求,带我去看新上映的电影《八佰》。
电影开始之前的氛围让我震撼,每个人都屏住呼吸,盯着屏幕,现场气氛安静,虽然还没有开始,甚至屏幕还没有亮,大家都非常期待,因为中国军人值得被期待。
随着安静的氛围,电影开始了,片头的故事就非常激烈,被冲散的队伍好不容易可以休息休息,可是却看到了日本人对中国军人处刑,刑法恶劣,不忍直视,被发现后也没能逃躲毒掌。
仅有的400军人在四号仓库,意味着中国军人要面对四万日本军人,他们为什么要选择留在仓库,就是为了身后的平民,为了他们中国军人没有退缩,勇敢抵抗。
四意味着死,中国军人也有家,有妻有儿,可是他们肩负重任,在他们眼里只有国家,把生命于不顾,把身体当作一张纸,一个抗日工具。
一河之隔,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
原本的农民也逐渐大胆,拿起枪对准敌人,拉起坂口。
谁都会期盼天堂,就如现在的我们,没有中国军人的守护,我们可以在中国生活的舒舒坦坦吗?不可能的。
军人也不想死,但是他们死了,死的人就会更多。
中国军人在那么小的仓库里面对敌人的百万大军,日本人用车,用芥子毒气,用战斗机……可是中国军人只有一把枪,一副精疲力竭的身体,但是却可以守住好多天。
电影中有一个小男孩叫小湖北,年纪可能和我差不多,甚至更小,可是他并不害怕,他的那一句话让我触动:老子不怕——一个正直上学堂的孩子说出了这样一句话,他原本可以在家里好好学习,可是天有不测风,日本的侵略导致他们无论可退,只好为了国家做点什么。
诸子长大成人,仍以为军,为父报仇,为国尽忠,让我子孙后代,再不受此耻辱。
《八佰》是一段真实的历史故事,是属于历史的每一个人的故事,也是现在我们所要铭记的的历史。
通过观看这部电影,使我深刻地体会到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要发奋图强,好好学习,报效祖国,报效先烈,让先烈们知道,中国不但保住了,而且更强大,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我们中国都走在了世界的最前面。
初三年级的八佰观后感600字5篇

初三年级的八佰观后感600字5篇初三年级的八佰观后感600字1《八佰》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战争片,更是一部国家历史的折射,故事围绕日本人进攻仓库,号称八佰壮士的军队誓死捍卫荣誉的电影,这部电影真真切切的反映了人性的变化。
俯视镜头以四行仓库为中心旋转,苏州河为界北边是日占区的地狱,南边则是英法租界的天堂。
鲜明对比、极具讽刺,战士们面对恶魔般的日军,后背繁华且似乎和这场战争毫无关系的租界区,他们没有不满、怨言,只是做了军人该做的事。
苏州河对面平民百姓从刚开始的冷漠到最后的觉醒,这是一个国家从死到生的希望,片中小湖北的哥哥护旗战死,化作赵子龙,骑着一匹白马,独挑大军,应了那句话不解沙场战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那一代人有他们的信仰,他们心中都有个信念,中华民族一定会站起来。
面对强大的外地入侵,单纯依靠装备落后的军人抵抗外敌侵略,将士们可歌可泣、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所以更要依靠群众的力量,发动全民族进行对抗,是非常符合客观实际。
历史的悲歌不能重演,为现世所警醒!在这个和平的年代里,勿忘国耻,铭记历史,现在的和平应当值得每一个人去珍惜!初三年级的八佰观后感600字2快消品行业,都在讲金九银十,九月份显得格外的重要,所有的商家都在这个季节拿出各自的本领进行各种促销活动。
恰巧,今年的国庆节和中秋节又是同一天,因此9月20日前的销售结果就会非常的重要。
选择“冲锋”作为本月的命题是我在看完《八佰》后的获得的一些感触。
有人会问,一部爱国情结的战争题材的影片和我们销售人员有什么联系呢?我想说的是,销售行业就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有人胜利,就会有人失败。
没有人愿意失败,但是胜利的结果一定是建立在坚实的平台上。
这部影片给我的感觉就是没有人会在大义面前放弃尊严,放弃努力,哪怕付出的代价是无比的,但是我们曾经努力过。
这就好比是我们青啤营销人员,面对竞品的猛烈进攻,我们需要的不止是资源配置,我们还需要沉着的心理,多变的手段,踏实的技战术,必胜的信念。
关于八佰的观后感600字(精选15篇)

八佰的观后感600字关于八佰的观后感600字(精选15篇)看完一部作品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八佰的观后感6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佰的观后感600字篇1周末,我和家人一起观看了《八佰》这部电影,看后,我深有感触。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第88师262旅524团副谢晋元率四百二十余名战士(对外号称八百人),孤军坚守最后的防线,留守上海四行仓库的故事。
跃“卖报了!日本人说只用三个小时就能攻下四行仓库!”这次的报纸在租界轰动一时,很多外国人都在下注,看看究竟是中国人能坚守抵抗,还是日本人会强行攻占。
这边是天堂,那边却是地狱。
四行仓库的墙体正被敌军扒开,并被粗鲁地塞进了一个个炸药包,只要外面一炸,里面的人就必死无疑了。
但是,日本人还是小看了中国人民的精神,一个个战士,背着炸药包,一边喊着自己的名字,一边纵身一跃,在那些日本人惊讶的眼神前,绽放出自己生命中最后的光辉。
我看到这里,不禁热泪盈眶。
是啊,假如没有他们的跳跃,哪有今天中国的飞越呢!举在面临坚守两天的重任的同时,团副谢晋元在征得了大家的同意后,毅然决然地命令士兵第二天一早,就将军旗升起来,尽管这样会激起日本人的怒火,但他们不怕,因为他们是中国人。
军旗升起之后,果然激怒了日本人,敌人一次又一次地对军旗进行扫射。
我们的战士,第一批死了,第二批补上,第二批死了,第三批再补上。
这面军旗,不仅是国人不屈精神的凝聚,更是用战士的生命染成,高高地举起来的。
看到这里,我眼眶泛红,泪水滑落了下来。
送一根电话线,一座桥,一个狙击手。
一根电话线是连接两岸的工具,一座桥是连接两岸的通道,但是一个狙击手,他是阻断连接两岸的人。
租界里的人,任务是跨越桥,穿过狙击手的封堵,将电话线送进四行仓库去。
这谈何容易?但是仍有一大批中国人请愿,去完成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八佰观后感600字范文(精选6篇)

八佰观后感600字范文(精选6篇)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
简单来说就是观赏过后的感触。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八佰观后感600字范文(精选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佰观后感600字1近期,我有幸看了一部振奋人心,令人动容的电影《八佰》。
它主要讲述了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4昼夜,保卫祖国的最后一道防线。
电影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有许多情节让人泪目。
一条窄窄的苏州河,河这边是地狱,河那边是天堂。
河对面是大上海租界的十里洋场,歌照唱舞照跳,买办、青帮、九门各怀心思。
而河这边是名副其实的战争炼狱,残存的精锐师加上一些逃兵混编成了一支其实只有四百来人的特殊部队,为了制造假象,声称有八百人的国民革命军。
他们只有一个命令:死守四行仓库。
明知这是一场不可能打赢的战斗……当时情况危急,四行仓库已被日军包围,四面八方响起飞机的轰炸声。
而驻守仓库的革命军却连一面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旗帜都没有,河对岸的爱国民众用自己的生命将一面国旗绑在身上,趁着夜色,游过河水来到仓库,将旗帜交到壮士手中。
在危险面前,在正义面前,团长选择升旗,他希望今天的选择燃起中华人民的斗志与激情,也让中国中国守军能燃起希望。
伤痕累累的四行仓库平台上,鲜红的旗帜在军号声中缓缓升起,河对岸围观的民众无不为此激动欢呼。
疯狂的日军看到了四行仓库楼顶飘扬的旗帜恼羞成怒,发起了更加残暴的进攻。
在硝烟中,在炮火中,英勇的将士顽强抵抗,血肉之躯向日军坦克发起总攻。
在千钧一发之际,作为敢死队员的陈树生身上捆满了手榴弹,拉响导火索后,从六楼跳下,与日军同归于尽。
紧接着,数十名将士高喊口号,用自己的生命守住了四行仓库,成功粉碎了日军这一阴谋。
于是,日军的炸楼计划未能得逞。
随后,便是一个接一个的“人肉炸弹”从天而降。
这时我想起了片中一句台词:“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日军久攻不下,又驾驶着战斗机,在四行仓库楼顶上盘旋。
电影《八佰》观后感600字【5篇】

【导语】《⼋佰》是战争题材影⽚,这部影⽚使我最震撼的是中国军⼈的那种毅⼒,坚持不懈。
《电影《⼋佰》观后感600字》是为⼤家准备的,希望对⼤家有帮助。
1.电影《⼋佰》观后感600字 说说不久前看的⼀部爱国教育⽚《⼋佰》。
看这部电影也是因为妹妹的推荐才去观看的。
这是件真实的历史事件。
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何⾹凝先⽣的⼀句话,国⼈皆如此,倭寇何敢。
那⼀群让我热⾎沸腾的将⼠们,深深的感染着我。
仅仅⼀河之隔,形成强烈的对⽐,此岸炮弹声此起彼伏,中国军⼈在流⾎流泪,堪称⼈间地狱,另⼀岸租借⾥的百姓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么强烈的对⽐,让我感受到当时的⽆奈,但更多的是悲伤痛⼼。
那场战⽃已经是淞沪会战的最后,国民党已经是伤亡殆尽,对于当时还在拼死抗战的国民党军队来说,这场战⽃是看不到任何希望,也看不清意义,对于他们来说,那是⼀张⾜够绝望且彼此的战⽃,⾯对这样的情况,他们未曾后退,到⽣命的最后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军队,中国⼈民,中华民族的尊严和不屈精神,这⼀点很多的细节有所体现,将⼠最后仍然奄奄⼀息,镜头不断的诉说着最后的遗愿,⼀组组的战⼠们在⽣命的尽头牢牢的抓住守代表中国军队还在的旗帜,还有那幕排着队,⾝上扎着成捆的⼿榴弹从⼏层楼的跳下去引爆,⽡解敌⼈的铜墙铁盾,那句“绑紧点”这⼀句,戳中了我的泪点,戳痛了我的⼼。
对岸的百姓们从⼀开始享受着英国带来的和平,把⾃⼰置⾝事外到⾃愿报名奔赴前线,集物资,⽬睹了战争的惨烈,中国军队的牺牲,对岸的百姓们⼀点点的发⽣了变化,民族意识⼀点点的觉醒,⼈们终于愿意伸出⼿,为中国的未来⽽愿意为之努⼒, 这场战争注定不能胜利,但是它是⽕苗,在燃烧,叫醒对岸的中国⼈,唤醒中华四万万同胞。
从开始不允许中国军队跨河,到最后伸出想要帮助他们跨过那座桥,商⼥不知亡国恨也渐渐地消失,越来越多的奋不顾⾝。
炮弹伤了多少同胞?中国的军⼈明知不可为⽽为之,让国⼈不得不警醒,国不太平,何以为家在影⽚的那匹⽩马,在战争的废墟中⼀跃⽽起,飒爽飞驰,其中的意义也是令⼈⽆⽐的亢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八佰观后感600字左右作文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正值电影《八佰》上映。
为了纪念这个胜利时刻,爸爸决定带我去观看电影《八佰》。
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八佰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八佰观后感1
八佰讲述的是1937年日军侵华中国军人奋勇战斗的故事。
在东北沦陷后,日军到达上海,当时在上海四行仓库只有420名军人,团长为增长我军气势,就告诉记者这里有八百名军人,并且会坚守上海到最后一刻。
在实力非常悬殊的情况下,团长带领四百名军人奋勇前行,战争面前,战士们只有向前冲。
一道桥将四行仓库和租界隔开。
桥的这边,硝烟弥漫,战士奋勇杀敌。
桥的另一边,歌舞升平,百姓和租界的外国人观望着。
当战争进行到第三天,一名叫陈树生的战士将炸药包绑在自己身上,跳入日军的聚集处,炸死了数名敌人,他自己也壮烈牺牲。
这一幕,感染了隔桥相望的百姓,感染了士兵们,这种不顾一切保家卫国的精神,才是真正的英雄。
最后,这四百人撤离了四行仓库,留下来一支敢死队。
再撤离的过程中不断遭到日军的攻击,虽然他们只有区区四百人,但是,在战争面前,他们一个人就是一直队伍,战争夺取了他们宝
贵的生命,如今的太平是他们用牺牲换来的。
电影最后,播放了一段当时的影响记录和当时团长的照片,遗憾的是,那位叫陈树生的士兵,没有留下任何照片。
他是真正的英雄。
八佰观后感2
2020年可以走进电影院看一场电影,已经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了。
大概有半年多之久没去电影院看过电影,以至于之前的最后一场电影和谁看的?看的什么完全没一点印象。
时间的流淌,真无情,但是真实发生的那些事通过另外一种方式展现在我们面前,即使那时的我们未曾经历。
说说不久前看的一部爱国教育片《八佰》。
看这部电影也是因为妹妹的推荐才去观看的。
这是件真实的历史事件。
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何香凝先生的一句话,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那一群让我热血沸腾的将士们,深深的感染着我。
仅仅一河之隔,形成强烈的对比,此岸炮弹声此起彼伏,中国军人在流血流泪,堪称人间地狱,另一岸租借里的百姓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么强烈的对比,让我感受到当时的无奈,但更多的是悲伤痛心。
那场战斗已经是淞沪会战的最后,国民党已经是伤亡殆尽,对于当时还在拼死抗战的国民党军队来说,这场战斗是看不到任何希望,也看不清意义,对于他们来说,那是一张足够绝望且彼
此的战斗,面对这样的情况,他们未曾后退,到生命的最后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军队,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尊严和不屈精神,这一点很多的细节有所体现,将士最后仍然奄奄一息,镜头不断的诉说着最后的遗愿,一组组的战士们在生命的尽头牢牢的抓住守代表中国军队还在的旗帜,还有那幕排着队,身上扎着成捆的手榴弹从几层楼的跳下去引爆,瓦解敌人的铜墙铁盾,那句“绑紧点”这一句,戳中了我的泪点,戳痛了我的心。
对岸的百姓们从一开始享受着英国带来的和平,把自己置身事外到自愿报名奔赴前线,集物资,目睹了战争的惨烈,中国军队的牺牲,对岸的百姓们一点点的发生了变化,民族意识一点点的觉醒,人们终于愿意伸出手,为中国的未来而愿意为之努力,这场战争注定不能胜利,但是它是火苗,在燃烧,叫醒对岸的中国人,唤醒中华四万万同胞。
从开始不允许中国军队跨河,到最后伸出想要帮助他们跨过那座桥,商女不知亡国恨也渐渐地消失,越来越多的奋不顾身。
炮弹伤了多少同胞?中国的军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让国人不得不警醒,国不太平,何以为家在影片的那匹白马,在战争的废墟中一跃而起,飒爽飞驰,其中的意义也是令人无比的亢奋。
八佰观后感3
就在前天我和父母一同去看了《八佰》这部电影,网上都说这部电影十分好看,所以我们就前往了电影院去观看。
故事原型为1937年发生于上海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此战为淞沪会战最后一役,故事围绕“八百孤军血战四行仓库”展开。
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中日双方激战已持续三个月,上海濒临沦陷。
第88师262旅524团团附谢晋元率420余人,孤军坚守最后的防线,留守上海四行仓库。
与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
为壮声势,实际人数四百人而对外号称八百人,“八百壮士”奉命留守上海闸北,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鏖战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获令撤往英租界。
这部电影最让我感动的便是几位战士背着炸药包往下跳念
名字的时候,想一想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也是有父母妻儿的人,所以他们都在那个时候往下跳也是十分勇敢的。
还有更多让我感动的片段,他们400多名战士都十分的勇敢,为了不让四行仓库变成他们的坟墓,他们只能在那里抵抗,最后他们赢得的胜利。
而这部电影充分的发挥了中华民族坚持不懈的精神。
八佰观后感4
暑假里的一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一部名叫《八佰》的一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