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消毒方法资料

合集下载

常用消毒方法

常用消毒方法

常用消毒方法常用消毒方法4.1.1煮沸消毒法4.1.1.1适用范围:餐(饮)具、服装、被单等不耐湿、耐热物品的消毒。

4.1.1.2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煮锅内的水应将物品全部淹没。

水沸开始计时,持续15min~30min。

计时后不得再新加入物品,否则持续加热时间应从重新加入物品再次煮沸时算起。

亦可用0.5%肥皂水,或1%碳酸钠溶液代替清水,以增强消毒效果。

4.1.2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法4.1.2.1适用范围:餐(饮)具、服装、污染的医疗用品等的消毒。

4.1.2.2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消毒剂溶液应将物品全部浸没。

对导管类物品,应使管腔内也充满消毒剂溶液。

作用至规定时间后,取出用清水冲净,晾干。

根据消毒剂溶液的稳定程度和污染情况,及时更换所用溶液。

4.1.3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法4.1.3.1适用范围:家具表面的消毒。

4.1.3.2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用布浸以消毒剂溶液,依次往复擦拭被消毒物品表面。

必要时,在作用至规定时间后,用清水擦净以减轻可能引起的腐蚀作用。

4.1.4消毒剂溶液喷雾消毒法4.1.4.1适用范围:室内空气、居室表面和家具表面的消毒。

4.1.4.2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4.1.4.2.1普通喷雾消毒法用普通喷雾器进行消毒剂溶液喷雾,以使物品表面全部润湿为度,作用至规定时间。

喷雾顺序宜先上后下,先左后右。

喷洒有刺激性或腐蚀性消毒剂时,消毒人员应戴用防护口罩和眼镜,并将食品、食(饮)具及衣被等物收放好。

4.1.4.2.2气溶胶喷雾消毒法喷雾时,关好门窗,喷距以消毒剂溶液能均匀覆盖在物品表面为度。

喷雾结束30min~60min后,打开门窗,散去空气中残留的消毒剂雾粒。

对消毒人员和物品的防护,同普通喷雾消毒法,尤其应注意防止消毒剂气溶胶进入呼吸道。

4.1.5环氧乙烷简易薰蒸消毒法4.1.5.1适用范围:棉衣、书信、皮革制品、电器及电子设备等耐湿、热和易被腐蚀物品的消毒。

4.1.5.2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将物品放入丁基橡胶消毒袋中,排尽袋中空气,扎紧袋口。

常用消毒剂消毒方法和注意事项(3篇)

常用消毒剂消毒方法和注意事项(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卫生和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消毒作为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消毒工作。

一、常用消毒剂1. 酒精2. 消毒液3. 漂白粉4. 高锰酸钾5. 过氧乙酸6. 碘伏二、消毒方法1. 酒精消毒(1)使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

(2)将酒精均匀喷洒在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确保覆盖全面。

(3)消毒后,待酒精自然挥发干燥即可。

2. 消毒液消毒(1)根据消毒液说明书,配制一定浓度的消毒液。

(2)将消毒液均匀喷洒或擦拭在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

(3)消毒后,待消毒液自然挥发干燥即可。

3. 漂白粉消毒(1)将漂白粉按比例溶解于水中,配制一定浓度的消毒液。

(2)将消毒液均匀喷洒或擦拭在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

(3)消毒后,保持消毒液作用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4. 高锰酸钾消毒(1)将高锰酸钾按比例溶解于水中,配制一定浓度的消毒液。

(2)将消毒液均匀喷洒或擦拭在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

(3)消毒后,保持消毒液作用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5. 过氧乙酸消毒(1)将过氧乙酸按比例溶解于水中,配制一定浓度的消毒液。

(2)将消毒液均匀喷洒或擦拭在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

(3)消毒后,保持消毒液作用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6. 碘伏消毒(1)使用75%的碘伏进行消毒。

(2)将碘伏均匀涂抹在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

(3)消毒后,待碘伏自然挥发干燥即可。

三、注意事项1. 严格按照消毒剂说明书配制消毒液,确保消毒效果。

2. 消毒剂应储存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3. 消毒剂使用后,应立即关闭盖子,防止挥发。

4. 消毒剂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使用时需注意防护。

5. 消毒剂不宜与其他化学物质混合使用,以免产生有害气体。

6. 消毒剂使用后,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以免残留。

7. 孕妇、婴幼儿及过敏体质者慎用消毒剂。

常用的消毒方法

常用的消毒方法

常用的消毒方法物理消毒方法:是利用物理因素作用于病原微生物将之杀灭或清除的方法。

物理因素按其在消毒中的作用可分为五类:(1)具有良好灭菌作用的,如热力、微波、红外线、电离国徽等,它杀灭微生物的能力很强,可达来灭菌要求;(2)具有一定消毒作用的,如紫外线、超声波等,可杀灭绝大部分微生物;(3)具有自然净化作用的如寒冷、冰冻、干燥等,它们杀灭微生物的能力有限;(4)具有除菌作用的,如机械清除、通风与过滤除菌等,可将微生物从传染媒介物上去掉;(5)具有辅助作用的,如真空、磁力、压力等,虽对微生物无伤害作用,但能为杀灭、抑制或清除微生物创造有利条件。

热力灭菌法:包括干热灭菌与湿热灭菌法。

热力灭菌效果可靠又简便易行,为首选的灭菌方法。

干热灭菌可使菌体蛋白质变性及电解质浓缩。

湿热灭菌可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核酸降解及损伤细菌的细胞膜。

湿热灭菌的优越性有穿透力强,菌体吸收水分易变性凝固及蒸汽有潜在热能。

干热灭菌法主要有焚烧法、烧灼法和干烤法3种。

(1)焚烧法:是一种较彻底的灭菌方法,在焚烧炉内焚烧尸体及废弃物,可杀灭细菌芽胞。

(2)烧灼法:为直接用火焰灭菌,例如在微生物实验室内,利用火焰对接种环,试管口等灭菌。

(3)干烤法:为利用烤箱加热至160~170℃,2小时,适用于耐高温的玻璃、陶瓷或金属器皿的灭菌。

.湿热灭菌法包括巴氏消毒法、煮沸法、加压蒸汽灭菌法和间歇蒸气灭菌法等。

(1)巴氏消毒法:加热62℃30分钟或71.1℃15~30秒(s),不使蛋白质变性,但可杀灭常见致病菌常用于牛奶和酒类的消毒。

(2)煮沸法:在1个大气压下,将水煮沸(100℃)5分钟,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如加入2%碳酸钠,可提高沸点至105℃并可防锈,常用于餐具及一些医疗器皿的消毒。

(3)加压蒸汽灭菌法:应用高压蒸汽灭菌器,加压至1.05kg/cm2即温度达121.3℃,15~20分钟,可杀灭细菌芽胞和各类微生物,常用于培养基、葡萄糖盐水输液、手术敷料及各种耐高温湿物品的灭菌。

各种消毒方法

各种消毒方法

各种消毒方法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及生物方法,但生物方法利用生物因子去除病原体,作用缓慢,而且灭菌不彻底,一般不用于传染疫源地消毒,故消毒主要应用物理及化学方法。

(一)物理消毒法1 .机械消毒一般应用肥皂刷洗,流水冲净,可消除手上绝大部分甚至全部细菌,使用多层口罩可防止病原体自呼吸道排出或侵入。

应用通风装置过滤器可使手术室、实验室及隔离病室的空气,保护无菌状态。

2 .热力消毒包括火烧、煮沸、流动蒸气、高热蒸气、干热灭菌等。

能使病原体蛋白凝固变性,失去正常代谢•机能。

(1) 火烧凡经济价值小的污染物,金属器械和尸体等均可用此法。

简便经济、效果稳定。

(2) 煮沸耐煮物品及一般金属器械均用本法,100c1〜2分钟即完成消毒,但芽胞则须较长时间。

炭疽杆菌芽胞须煮沸30分钟,破伤风芽胞需3小时,肉毒杆菌芽胞需6小时。

金属器械消毒,加1〜2蹴酸钠或0.5%轨肥皂等碱性剂,可溶解脂肪,增强杀菌力。

棉织物加1%巴皂水15l/kg,有消毒去污之功效。

物品煮沸消毒时,不可超过容积3/4,应浸于水面下。

注意留空隙,以利对流。

(3) 流动蒸气消毒相对湿度80〜100%温度近100C,利用水蒸气在物何等表面凝聚,放出热能,杀灭病原体。

并当蒸气凝聚收缩产生负压时,促进外层热蒸气进入补充,穿至物品深处,加速热量,促进消毒。

(4) 高压蒸气灭菌通常压力为98・066kPa,温度121〜126C,15〜20分钟即能彻底杀灭细菌芽胞,适用于耐热、潮物品。

(5)干热灭菌干热空气传导差,热容量小,穿透力弱,物体受热较慢。

需160〜170c,1〜2小时才能灭菌。

适用于不能带水份的玻璃容器,金属器械等。

不同病原体的热耐受力,以热死亡时间表达。

3 .辐射消毒有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二种。

前者有紫外线,红外线和微波,后者包括丙种射线的高能电子束(阴极射线)。

红外线和微波主要依靠产热杀菌。

电离辐射设备昂贵,对物品及人体有一定伤害,故使用较少。

目前应用最多为紫外线,可引起细胞成份、特别是核酸、原浆蛋白和酸发生变化,导致微生物死亡。

医院常用的消毒方法

医院常用的消毒方法

含氯消毒剂的优缺点
杀菌谱广 低毒或无毒 价格低廉、货源充足 受有机物及酸碱度影响大 有腐蚀性 不稳定
含氯消毒剂常用的消毒剂量
浸泡 繁殖体200mg/L (1:250) 10min,肝炎、 结核 2000mg/L (1:25)30min。 桌面、地面血迹 1000mg/L (1:50)擦拭。 喷洒 1000mg/L 200~1000ml/m2 30~60min。 特殊病原体污染物品应根据病原体种类加大浓度。
只能杀灭细菌繁 殖体(分枝杆菌 除外)及亲脂性 病毒。
物理方法:超声 物理方法:通风
波消毒
换气,冲洗。
化学方法:碘类, 化学方法:单链
醇类和氯己定的 季胺盐类(新洁
复方,醇类和季 尔灭等),双胍
铵盐类的复方, 类(如氯己定)
酚类。
植物类消毒剂,
汞,银,铜等金
属离子消毒剂
医院消毒物品的危险等级
高度危险性物品 中度危险性物品 低度危险性物品
物(包括细菌芽 物,对细菌芽胞
孢)
杀灭达到消毒剂
使微生物的成活 果的方法。
概率<10-6
物理方法:紫外
物理方法:高压 线消毒
蒸汽灭菌,电离 化学方法:含氯
辐射灭菌,等离 消毒剂,含溴消
子体灭菌
毒剂,臭氧,二
化学方法:甲醛, 氧化氯等。
戊二醛,环氧乙
烷,过氧乙酸等
中水平消毒 低水平消毒
可杀灭和去除细 菌芽胞以外的各 种病原微生物的 消毒方法。
戊二醛的消毒灭菌方法
灭菌:将清洗、晾干待灭菌处理的医疗 器械及物品浸没于装有2%碱性戊二醛的 容器中,加盖,浸泡10h后,无菌操作取 出,用无菌水冲洗干净。 消毒:一般污染物品浸泡30min,特殊微 生物污染物品需要适当延长时间。

常用的消毒方法

常用的消毒方法

常用的消毒方法-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常用的消毒方法目前常用的消毒方法主要有:热力消毒和灭菌(湿热)、化学药物消毒和灭菌(含氯消毒剂、环氧乙烷、过氧乙酸、戍二醛、甲醛、乙醇等),以及紫外线消毒和电放辐射灭菌。

现分述如下:一、湿热消毒和灭菌湿热灭菌原理主要是通过凝固菌体蛋白质而杀死微生物。

湿热杀死微生物的能力比干热强,因为湿热消毒可以使菌体蛋白质含水量增加,从而易于被热力所凝固,加速了微生物的死亡。

(一)煮沸消毒煮沸消毒是最早使用的方法之一,其优点是方法简单,应用方便,不需要特殊设施,花费不多而效果可靠。

缺点是消毒物品被浸湿,而且处理后再污染的可能性增多。

煮沸消毒适用于消毒食具、食物、棉织品、金属及玻璃制品等。

当水温达到100℃时细菌繁殖体几乎立刻死亡,通常在水沸腾后再煮5-15分钟即可达到消毒目的。

细菌芽胞抗热能力较强,有些芽胞煮沸数小时才能将其杀灭,因此煮沸消毒一般不能达到灭菌的效果。

煮沸消毒时应注意:1.消毒时间应从水煮沸后算起;2.煮沸过程中不要加入新的消毒物品;3.被消毒物品应全部浸入水中;4.碗盘等不透水物品应垂直放置,以利对流;5.消费物品不应放置过多,一般不应超过容器高的四分之三;6.消毒导热不良的物品时应适当延长煮沸时间。

(二)压力蒸汽灭菌压力蒸汽灭菌是热力灭菌中使用最普遍、效果最可靠的一种方法。

其优点是穿透力强、灭菌效果可靠,能灭杀所有微生物。

穿透力强的原因主要是蒸汽凝结时释放出的潜热和凝聚收缩后产生的负压加速了蒸气对物品的穿透,使物品的深部也能很快达到灭菌所需的温度。

压力蒸汽灭菌的持续时间应从灭菌器内达到要求温度时算起,至灭菌完成时为止。

总时间包括:1.热力穿透时间;2.消毒维持时间,即杀灭微生物所需时间,一般用杀灭嗜热脂肠杆菌芽胞所需时间来表示(在121℃里需12分钟、132℃时需2分钟、115℃需30分钟);3.安全时间(一般为消毒维持时间的一半)。

常用的化学消毒方法

常用的化学消毒方法

常用的化学消毒方法
一、浸泡消毒:将被消毒物品完全浸没于消毒溶液内,作用至规定时间取出,然后用流动水去除残留消毒剂。

擦拭消毒:大件物品或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可
二、擦拭消毒:保持湿润至规定作用时间,不耐腐蚀的表面用清水擦拭,去除残留消毒剂。

表面消毒一定要面面俱到!
三、喷洒消毒(常量喷雾法):
1、用途:用于墙面、地面等环境表面及大面积物表消毒
2、喷雾量:使表面完全湿润为度,消毒液不流淌为宜。

3、用量:根据表面吸水量不同,喷洒量为100ml/m 2 —300ml/m 2
4、强调:消毒30min后,不耐腐蚀的表面用清水擦拭,去除残留消毒剂
四、超低容量(气溶胶)喷雾消毒:
1、用途:室内的空气终末消毒,在密闭空间无人状态下使用。

2、要求:一是要使用超低容量喷雾器;二是需要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做好防护的条件下实行;三是到达作用时间后要开窗通风。

3、特点:雾粒粒径小,能形成气溶胶,不容易沉降,作用时间长,可以进行疫点空气终末消毒。

4、用量:喷洒量为 20mL/m 3
五、干粉消毒:
适用于分泌物、排泄物等的消毒。

根据消毒浓度与被消毒物品体积计算消毒粉量,与被消毒物混合并搅拌均匀,静置至规定时间。

六、熏蒸消毒:在密闭的房间或柜子内、无人情况下进行,要严格按规定的方法或使用说明操作。

可用于空气消毒,也可用于物体表面消毒。

实验室13种常用消毒灭菌的方法汇总

实验室13种常用消毒灭菌的方法汇总

实验室13种常用消毒灭菌的方法汇总1、热力消毒灭菌高温能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和酶变性或凝固(结构改变导致功能丧失),新陈代谢受到障碍而死亡,从而达到消毒与灭菌的目的。

在消毒中,热可分为湿热与干热两大类。

2、干热消毒灭菌干热是指相对湿度在20%以下的高热。

干热消毒灭菌是由空气导热,传热效果较慢。

一般繁殖体在干热80-100℃中经1小时可以杀死,芽胞需160-170℃经2小时方可杀死。

燃烧法:是一种简单、迅速、彻底的灭菌方法,因对物品的破坏性大,故应用范围有限。

烧灼法:一些耐高温的器械(金属、搪瓷类),在急用或无条件用其他方法消毒时可采用此法。

将器械放在火焰上烧灼1-2分钟。

若为搪瓷容器,可倒少量95%乙醇,慢慢转动容器,使乙醇分布均匀,点火燃烧至熄灭约1-2分钟。

采集作细菌培养的标本时,在留取标本前后(即启盖后,闭盖前)都应将试管(瓶)口和盖子置于火焰上烧灼,来回旋转2-3次。

燃烧时要注意安全,须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如氧气、汽油、乙醚等。

燃烧过程不得添加乙醇,以免引起火焰上窜而致灼伤或火灾。

锐利刀剪为保护刀锋,不宜用燃烧灭菌法。

焚烧某些特殊感染,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绿脓杆菌感染的敷料,以及其它已污染且无保留价值的物品,如污纸、垃圾等,应放入焚烧炉内焚烧,使之炭化。

3、电热培养箱利用培养箱的热空气消毒灭菌。

培养箱通电加热后的空气在一定空间不断对流,产生均一效应的热空气直接穿透物体。

一般繁殖体在干热80-100℃中经1小时可以杀死,芽胞、病毒需160-170℃经2小时方可杀死。

热空气消毒灭菌法适用于玻璃器皿、瓷器以及明胶海棉、液体石腊、各种粉剂等。

灭菌后待箱内温度降至50-40℃以下才能开启柜门,以防炸裂。

4、微波消毒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其杀菌的作用原理,一为热效应,所及之处产生分子内部剧烈运动,使物体里外湿度迅速升高;一为综合效应,诸如化学效应、电磁共振效应和场致力效应。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的消毒,用微波灭菌手术器械包、微生物实验室用品等亦有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度计溶液得浓度用密度法来表示,即用密度计测定。

糖水得浓度则用糖度计(Sacchrometer)、波林糖度计(Balling)或白利糖度计(Brix)测定,其中最常用得就是白利糖度计。

测定糖液用得3种密度计得标度完全一致,均直接表明了糖液浓度得质量百分率。

相对密度就是任何溶液得质量与同容积水得质量得比值,它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因此测定时必须校正温度。

3种糖度计在使用时也必须校正温度。

各种糖液密度计上每一表度相当于1%蔗糖溶液得质量百分率。

即使糖得种类不同,只要浓度相同,它们各自得相对密度就会非常接近。

例如每100mL含糖量为10g得糖液,相对密度(20/4℃)几乎都等于1、0386,因此,糖液密度计可用于测定任何糖溶液得浓度。

为了准确起见,每支糖度计得标度范围以10°糖度(即浓度变化为10%)为宜。

波美计标度由于能转化为密度读数,所以也可用以检测糖水浓度,但从该表上不能直接读得糖液浓度百分率,需要进行转换。

纯糖溶液内可溶性固形物全为糖类,故能测定糖液浓度,使用时要注意温度得校正。

Brix波美度就是以100克蔗糖水溶液中所含得蔗糖含量为标度。

如果样品所含得可溶性固体分得主要成分为砂糖,BRIX值可叫做糖度。

如果测量包含糖以外得可溶性固体得样品,BRIX值可叫做样品中可溶固体得综合浓度。

常用消毒方法1、酒精量取790毫升95%酒精加蒸馏水定容1000毫升为75%酒精。

皮肤、温度表、器械表面。

不使用伤口与黏膜。

杀菌效率90%2、甲醛溶液房间、器械、衣服等消毒,不适用食品场所消毒。

50---250毫升37—40%福尔马林,加蒸馏水至1000毫升,即2—10%浓度甲醛溶液。

10%甲醛溶液用于熏蒸,熏蒸直接加热或者加入高锰酸钾。

密闭6—24小时。

甲醛气体熏蒸:用量18毫升/立方米,加3—6倍水,煮沸。

加入高锰酸钾量相当于福尔马林40—50%。

漂白粉用量相当于福尔马林得60—80%,使用时加入相当于福尔马林50%得水。

密闭12—24小时。

加热法 2 5—50毫升/立方米,可杀死芽孢。

福尔马林—高锰酸钾40毫升-----30克高锰酸钾/立方米漂白粉法20毫--------20克/立方米熏蒸24小时后方可进入。

刺激性、毒性3、漂白粉0、5—5%地面或物体表面。

腐蚀金属及织物,刺激皮肤。

用于芽孢10—20%,1000毫升/平方米,1—2小时。

4、新洁尔灭0、25%皮肤或器皿表面。

5、来苏水刺激小,1—5%,家具物品表面6、蒸汽消毒手提灭菌锅0、11MP15—35分钟121度7、干热灭菌玻璃仪器及不使用湿热灭菌得物品。

160度1—2小时8、硫磺熏蒸3克/立方米,放于小木材之上燃烧。

房间保持潮湿。

强烈刺激性、毒性常用培养基一、麸皮汁20%麸皮煮沸1小时过滤。

酵母加5%蔗糖。

用于霉菌、酵母。

二、麦芽汁培养基大麦芽粉碎加4倍60℃水,于55--60℃保温糖化4—5小时(最好做淀粉试验不显蓝色为止),不断搅拌。

保温完毕,用纱布过滤,收集滤液,煮沸,再用滤纸或脱脂棉过滤,得澄清麦芽汁。

如果要求不高也可只过滤一次。

每1千克麦芽粉可制15—18波美度麦芽汁3500---4000毫升。

制作培养基时将麦芽汁稀释到10—12波美度,固体斜面加2%琼脂,PH 自然,115℃灭菌20分钟。

适用酵母、霉菌。

三、霉菌三角瓶用小米培养基小米洗净加20%麸皮,按1:1、2加水,常压蒸熟30分,分装试管或三角瓶,灭菌备用。

四、米曲汁1千克大米洗净,加水5千克,蒸1小时使大米稀烂成粥状,冷却至60度,冷却到60℃加入米曲(或用根霉曲、白曲或者大曲代替,一般大曲加入30%左右,白曲、根霉20%左右),再加水4千克(水可适量少加以提高滤液糖度),55度保温4小时,煮沸,过滤,滤液加水调整为10—12糖度。

用硫酸调PH,霉菌调6、0左右,酵母调5、0左右,也可自然PH。

固体培养基加2%琼脂,分装试管,灭菌备用。

适用酵母、霉菌。

霉菌种曲质量观察1取培养成熟种曲于光线较强处观察菌丝生长情况与孢子色泽。

2取少量种曲闻就是否有曲香。

3取种曲掰开瞧内部就是否有夹生或白心现象。

4观察整批种曲,观察就是否有与种曲菌丝孢子色泽不吻合得其她杂菌存在,记录形态大小特征色泽。

检查记录每批种曲感官质量。

种曲记录培养时间、温度、配料记录、翻曲记录。

化验检测水分、孢子数、孢子发芽率。

种曲孢子数不足或者孢子繁殖力差,易造成污染。

曲料含水高,培养温度高,湿度大,氧气供给不适都易造成污染。

种曲培养中温度超过37℃易生水毛(毛霉),低于28℃易染青霉,青霉在较低温度下容易繁殖,菌从绿色,大量繁殖后产生霉臭气味。

制曲主要污染得细菌为小球菌,该菌好气。

繁殖速度较霉菌酵母快。

枯草芽孢杆菌,耐热,污染后会造成曲子发粘,严重时有异臭,产生氨味。

种曲外观:外观无杂菌,孢子整齐旺盛,无夹心,无青霉及其她异色,孢子数达到30亿/克以上,发芽率在90%以上,杂菌8千万/克以下。

种曲外观:外观无杂菌,孢子整齐旺盛,无夹心,无青霉及其她异色,孢子数达到30亿/克以上,发芽率在90%以上,杂菌8千万/克以下。

水分少则孢子少而瘦弱。

白曲培养于麦芽汁培养基,菌从为肉桂色,菌丝无色,孢子球形,发育适温32--35℃,有生酸能力。

生产菌种性能衰退、退化检查霉菌菌丝不健壮,产孢子数减少,生产性能减弱,菌落颜色变深,斜面试管生长缓慢,菌落形态改变。

制曲培养时曲料发硬红曲霉色度降低。

白曲颜色变深。

酵母菌出芽缓慢,或不出芽而形成孢子。

酵母菌落正常光环湿润,退化后出现褶皱型,菌落变小。

显微镜出芽不规则,细胞形态不规则。

菌种退化最易观察菌落与细胞形态改变。

培养基得配制与灭菌一、器皿得清洗1新玻璃器皿含有游离碱,一般先将其在2%盐酸溶液中浸泡数小时,再用水清洗干净,也可将器皿先用热水浸泡,再用去污粉或肥皂粉刷洗,再经热水洗刷,自来水清洗。

2用过得玻璃器皿,若盛有废弃物,先经高压灭菌后清洗,对只带有细菌标本或培养物得器皿,用过后应立即将其浸泡于2%来苏水中经24小时再取出清洗。

对于普通培养基必须煮沸30分钟后在清洗。

用蜡封口得试管先高压蒸汽灭菌,然后取出趁热拔去粘有蜡得棉塞,立即倒去培养物,再将试管放入温水稍加洗刷后放入5%肥皂水内煮沸5分钟去除油污后清洗。

加过消泡剂或者做过通气培养得大三角瓶,一般将倒空得瓶子用碱粉或10%火碱水刷洗后再用水洗。

管壁上粘有培养物,用试管刷难以去除,可以铁丝绑上纱布,润湿后沾去污粉擦洗。

吸过菌液得吸管,用完后应放在5%石炭酸溶液内消毒,未吸过菌液得吸管用后放于清水中防止干燥。

吸过带油液体得吸管应先在10%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半小时,去掉油污再清洗。

培养基得制备大致过程配料—溶解—校正PH—加凝固剂—融化—过滤—分装—加棉塞—包扎—灭菌—无菌检查1溶解配料制备培养基先在烧杯中加入所需水量得一半,按配方称取各种材料依次加入水中,逐个溶解,最后加足水量。

在加料过程中,各种成分溶解得次序先加缓冲化合物—主要元素—微量元素—维生素等2调PH配料溶解完毕,冷却到室温,再加入酸或者碱。

要缓慢少量,多加搅拌,防止局部过酸过碱而破坏营养成分,常用10%氢氧化钠与6摩尔/升盐酸调PH3配置固体培养基时,需加入琼脂或者明胶等凝固剂。

若以琼脂为凝固剂,将琼脂加入煮沸得培养基中,不断搅拌至溶化,最后补足蒸发得水分。

4过滤,在两层纱布中加脱脂棉,趁热过滤。

5分装,装入试管得固体培养基不易超过试管高度得1/5。

装入三角瓶中得液体培养基不超过总体积得一半。

切勿使培养基沾污试管口与瓶口。

6包扎做通气培养可用6—8层纱布代替棉塞。

7灭菌固体试管培养基斜面长度不超过试管一半。

8无菌检查将培养基放入培养箱做培养做无菌检查。

固体试管应烘干试管内壁得水分。

培养基灭菌方法液体及琼脂固体培养基。

一般121℃灭菌20分钟,若容器大,粘度大,培养基多应延长时间。

明胶培养基112℃灭菌25分钟,最高温度不应超过112℃,否则明胶凝固能力消失。

马铃薯培养基因含有抵抗能力很强得马铃薯杆菌,121℃灭菌30分钟。

培养基灭菌时会发生各种变化,只有极少数培养基对热完全稳定。

大多数糖类灭菌都发生改变,可能形成对微生物有毒害得物质,含糖高得培养基灭菌后颜色变深。

培养基蛋白质含量越高,杀菌速度越慢。

麦芽汁、米曲汁灭菌后大分子物质凝集会发生沉淀。

甲醛对细菌与酵母杀菌效果好,硫磺对霉菌效果好。

甲醛熏蒸,按甲醛用量得一半称取高锰酸钾于瓷碗或玻璃容器内,再量取甲醛,倒入容器,立即关门,几秒种后甲醛即可挥发。

熏蒸至少在使用前24小时进行,熏蒸后密闭保持12小时。

熏蒸完毕量取为甲醛一半得氨水迅速放在室内,可以很快减弱甲醛得气味。

硫磺熏蒸在地面上洒水,曲室密闭,室内保持一定湿度,将硫磺用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有刺激性与毒性),与空气中得水结合生成亚硫酸杀菌,用量一半2—3克/立方米。

定期对无菌室、实验室、发酵车间等处得环境进行检查做到心中有数,以便采取措施对空气环境消毒。

检查空气含菌程度得方法,用普通肉汤或麦芽汁琼脂培养基制备平板,取平板放置于四角与中间区域,每处放2个平板。

打开一个平板暴露5分钟,另一个平板做空白对照,然后于30--32℃培养48小时,观察有无菌落生长,计数。

淀粉酶、糖化酶、纤维素酶都就是诱导酶,这类酶得形成只有在底物存在时才能生成。

,但淀粉含量过高则霉菌易产酸影响质量。

细菌曲生产工艺一、细菌斜面菌种保藏细菌菌种保藏采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培养基配方:牛肉膏0、5% 蛋白胨1% 氯化钠0、5% PH7、2---7、4, 121℃灭菌20分钟。

固体斜面接种后于35℃培养3天。

放置于冰箱4--6℃保藏。

芽孢杆菌每3月移植一次。

二、生产工艺流程生产用固体斜面---液体三角瓶----固体三角瓶----帘子种曲-----通风曲池。

三、培养基:1、液体三角瓶与生产用固体斜面培养基:1)葡萄糖1% 牛肉膏0、3% 蛋白胨1% 酵母膏0、4% 七水硫酸镁0、2% PH7、2—7、5 加2、5%琼脂, 115℃灭菌20分钟。

(压力0、075)35---37度培养3天。

2)3%豆粕2、5%麸皮1%玉米粉煮沸30分钟过滤,补足蒸发得水分------取滤液加酵母膏0、3% 葡萄糖0、5%,调PH7、2—7、5 加2、5%琼脂115℃灭菌20分钟。

2、固体三角瓶:85%麸皮,10%豆粕,稻壳5% , 0、5%氢氧化钠,若采用液体菌液接种固体三角瓶时:加水60%,以控制物料最终水分60%为准。

采用固体菌种接种固体三角瓶:加水120%。

培养48小时。

3、帘子曲培养基85%麸皮,10%豆粕,稻壳5% , 0、5%氢氧化钠,加水120%,控制水分约60%。

培养48小时。

4、通风曲池麸皮95% 5%稻壳,要求入池水分60%。

四、操作工艺:1、采用无菌接种操作将保藏固体斜面转接至生产固体斜面,于35℃培养72小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