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 酸和碱》测试题(含答案)三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10单元《酸和碱》测试题(含答案)

《酸和碱》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B.生铁的含碳量为2%~4.3%C.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D.医用生理盐水的浓度约为0.9%2.下列清洁用品中碱性最强的是A.肥皂 pH=10 B.泡打粉 pH=7.5 C.厕所清洁剂 pH=1 D.牙膏 pH=83.等质量的三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金属不是K、Na、Ca)A.三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是a>b>cB.三种金属产生H2的质量a>c>bC.三种金属最终消耗盐酸的质量相等D.若三种金属在生成物中均显+2价,则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关系是c>b>a4.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往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没有气泡产生,则过滤时滤出的固体可能是()A.Ag、Cu两种固体 B.Ag、Fe两种固体C.Cu、Fe两种固体 D.Ag、Cu、Fe三种固体5.在①二氧化碳②酚酞试液③稀盐酸④碳酸钠四种物质中,能和氢氧化钙反应且反应中表现出了“碱的通性”的组合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6.归纳与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剂变红,能使无色酚酞试剂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B.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一定是化合物D.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能制得氧气,用来制取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7.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A.打开浓硫酸瓶盖,产生白雾B.电解水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C.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D.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中,溶液温度升高8.推理和归纳是学习化学知识、培养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酸雨的pH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B.NaOH溶液中的 OH﹣能与酸反应,则KOH 溶液中的OH﹣也能与酸反应C.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则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和H29.以下是小吴同学对所学知识的整理归纳,完全正确的是()A、物质在微观上都是由粒子构成的,如:C、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用途,如:A.A B.B C.C D.D10.航天员舱外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它不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第十单元 酸和碱》单元检测(含答案)

《第十单元 酸和碱》单元检测(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54分)1.一些食物的近似pH 如下,其中显碱性的是( )A .苹果汁2.9~3.3B .葡萄汁3.5~4.5C .牛奶6.3~6.6D .鸡蛋清7.6~8.0 2.氢氧化钠的俗名是( )A .烧碱B .小苏打C .生石灰D .纯碱3.向含有酚酞的NaOH 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红色褪去变为无色,此时溶液的pH 可能是( )A .5B .9C .12D .13 4.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 .SO 3+2NaOH===Na 2SO 4+H 2OB .CaO +2HCl===CaCl 2+H 2OC .2NaOH +H 2SO 4===Na 2SO 4+2H 2OD .Cu(OH)2=====△CuO +H 2O5如图是干燥、收集某气体的装置。
由实验装置可以推测该气体的有关性质,请你在表中找出相对应的选项( )序号气体性质 A B C D 溶于水中所得 溶液的pH >7 <7 >7 <7 其密度(ρ1)与空气 密度(ρ2)比较 ρ1>ρ2 ρ1>ρ2 ρ1<ρ2 ρ1<ρ2 在水中的溶解性极易溶难溶极易溶难溶6.待沸水液面平静后,取约三分之一试管的水,向其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取一小块金属钠小心放入试管中,可以观察到金属钠熔化,水重新沸腾起来,金属钠消失后水迅速变成均匀的红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B .红色均匀,说明溶液是均一的体系C .金属钠与水反应的生成物溶于水,溶液显酸性D .金属钠的熔点低于100 ℃7.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试管中装有稀盐酸。
向试管中加入某物质后,温度计温度升高,该物质是( )A.锌粒B.冰块C.铜块D.氯化钠8.某小组同学在完成氢氧化钠与盐酸的中和反应实验时,溶液的pH值变化如图所示,结合坐标图分析,该小组的同学分析合理的是( )A.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滴入稀盐酸中B.在“P”点表示恰好完全反应C.将任意一种酸、碱溶液加水稀释,其pH值变化也符合本坐标图D.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9.下列图像与对应的表述不吻合的是(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B.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C.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二、填空(共14分)10.(8分)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测试卷(含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溶液显碱性的是()A.酸雨 B.食醋 C.NaOH溶液 D.盐酸2、下列食物的pH如下:果汁(2.9~3.3)、葡萄汁(3.5~4.5)、牛奶(6.3-6.6)、鸡蛋清(7.6~8.0)。
其中胃酸过多的人最适合吃()A.牛奶B.鸡蛋清 C.葡萄汁 D.苹果汁3、下列物质不能与盐酸反应的是()A.Mg B.AgNO3 C.Cu( OH)2 D.FeSO44、运输下列物质时,应张贴“腐蚀品”标识的是()A.氢氧化钠 B.汽油 C.铁矿石 D.大理石5、下列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且不变质的是()A.烧碱 B.浓硫酸 C.浓盐酸 D.生石灰6、下列关于H2SO4性质描述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A.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C.浓硫酸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 D.与Mg反应放出氢气7、下列有关测定氢氧化钠溶液pH的实验操作或描述,你认为正确的是()A. 用镊子夹取pH试纸直接伸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测量B. 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再用滴管吸取氢氧化钠溶液滴到pH试纸上测量C. 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氢氧化钠溶液滴到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D. 用pH试纸测得该氢氧化钠溶液的pH=12.68、用稀盐酸除去铁锈主要成分的原理是()A.FeO+2HCl═FeCl2+H2O B.FeO+2HCl═FeCl3+H2OC .Fe 2O 3+6HCl ═2FeCl 2+3H 2OD .Fe 2O 3+6HCl ═2FeCl 3+3H 2O9、下列有关溶液酸碱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pH =7的溶液呈中性B .pH >7的溶液一定呈碱性C .pH <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D .酸溶液的pH 越小酸性越强10、氢氧化钠离液和氨水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其原因是二者的溶液中均含有义种相同的粒子是( ) A.H +B.OH -C.H 2OD.H 11、下列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的是( ) A .澄清石灰水 B .NaCl 溶液C .稀硫酸D .KNO 3溶液12、在Ca (OH )2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冷却至室温,溶液的pH 没有改变的是( ) A .CO 2 B .CaO C .Cu (NO 3)2D .HCl1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 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B.用溶解、过滤、蒸发对粗盐进行提纯C.用盐酸验证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已变质D.用稀硫酸验证铜、银和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2.下列实验室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A.酒精灯不慎碰倒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B.易燃易爆物不能与其他物质混存,必须隔离贮存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少于试管容积的1 3D.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NaHCO3溶液3.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A.氧气B.石墨C.干冰D.蔗糖4.在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中,设计了四个小实验,对它们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实验Ⅰ只说明了石蕊遇酸变红色,与本实验没有任何关系B.实验Ⅰ为对照实验,说明水不使石蕊变色C.实验Ⅰ为对照实验,说明二氧化碳不使石蕊变色D.实验Ⅰ为验证实验,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而且生成了酸5.有甲、乙、丙三种溶液,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乙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丙与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均无变化,则三种溶液的p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甲>丙>乙B.丙>乙>甲C.乙>甲>丙D.乙>丙>甲6.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氢氧化钙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因为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B.活性炭可作冰箱除臭剂,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C.汽油能去除油污,因为汽油具有乳化功能D.钨可用于制作白炽灯丝,因为钨的的熔点高且能导电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pH试纸测得醋酸溶液的pH为9.3B.SO2、NO2的排放造成的pH小于7的雨叫做酸雨C.胃酸过多的人可以使用含氢氧化钠的药物进行治疗D.酸雨使土壤显酸性,可以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8.下列归类正确的是A.A B.B C.C D.D 9.图像不能正确反应其变化过程的是A.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B.电解水生成气体的体积C.比较氯酸钾中有无二氧化锰的反应情况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 11.实验室欲制取少量的FeCl3溶液。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测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滴加液体B. 过滤C. 稀释浓硫酸D. 称量食盐3.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常用方法。
以下推理过程正确的是( )A. 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 铝、锌与盐酸反应都产生氢气,所以金属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C. 碱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D. 含碳元素的可燃物燃烧都会生成CO2,所以燃烧有CO2生成的可燃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4.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由a点到c点溶液温度下降B. 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NaOHC. 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D. a点对应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大于b点5.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俗名苛性钠、火碱或烧碱B.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肥皂、纺织、印刷等工业C. 易溶于水,溶于水时吸收大量的热D. 氢氧化钠固体露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6.“盐酸化性乌龟壳,一头一尾四只脚”﹣﹣如图是小王归纳的稀盐酸的化学性质,X的物质类别与图中其他物质不同,则物质X是下列物质中的()A. 硝酸钾B. 氧化铜C. 碳酸钾D. 氢氧化钾7.盛有下列物质的烧杯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质量会变大的是()A. 浓盐酸B. 氯化钠C. 石灰石D. 浓硫酸8.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 检查装置气密性B. CO2验满C. 稀释浓硫酸D. 干燥氧气9.碱溶液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 )A. H+B. OH-C. 金属离子D. 酸根离子10.在“创新实验装置”的竞赛中,某些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引起同学们的兴趣。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10单元《酸和碱》测试题(含答案)

第10单元《酸和碱》测试题一、单选题1.浓硫酸和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都变小B.都变大C.前者变大,后者变小D.前者变小,后者变大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因为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B.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C.金属与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金属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3.下列溶液最接近中性的是A.pH=5.1的酸雨B.pH=6.6学校花圃的土壤浸出液C.pH=7.8的苏打水D.pH=12.3的草木灰水4.实验室的浓硫酸、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如图象描述正确的是()A.B.C.D.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稀释浓硫酸D.称量固体6.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磷在空气和氧气中都能燃烧,则铁丝在空气和氧气中也能燃烧B .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可以是纯净物,也可以是混合物C .Na 2SO 4和NaCl 溶于水温度无变化,则NaOH 溶于水温度也不变化D .酸的溶液中一定含有酸根离子,则含有酸根离子的溶液一定显酸性7.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大量的热。
室温时,将生石灰加入饱和石灰水中,生石灰对溶解影响的判断(参照如图溶解度曲线),错误的是( )A .反应中,石灰水始终是饱和溶液B .反应中,氧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大C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小D .反应后,恢复至室温时,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 8.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所以每种溶液里只有两种物质B .硫酸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C .配置0.09%的生理盐水的一般步骤是计算、称量和溶解D .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 9.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测试题(含答案)

《酸和碱》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所用试剂(足量)或方法A 除去一氧化碳中少量的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B 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用木炭来代替红磷C 区分软水和硬水用肥皂水D 区分二氧化碳和氮气用燃着的木条A.A B.B C.C D.D2.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在瓶口观察到白烟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C.木炭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铜,固体由红色逐渐变黑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3.化学的学习使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现象。
下列对宏观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热胀冷缩;温度升高,微粒变大:温度降低,微粒变小B.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 H2O2分子分解,生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C.在一定条件下,CO2气体会变成固体:此时,CO2分子停止运动D.硫酸和硝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它们溶于水后都能解离出氢离子4.某同学用pH试纸测定家中一些液体的pH,他的实验记录中一定错误的是()A.肥皂水pH=6 B.橘子汁pH=3 C.食醋溶液pH=6 D.纯碱溶液pH=85.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如下图,参照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橘子汁呈碱性 B.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喝玉米粥C.柠檬汁比西瓜汁的酸性强 D.牙膏呈酸性6.对浓硫酸(H2SO4)进行稀释时,一定会用到的一组仪器是()A.托盘天平、药匙 B.烧杯、玻璃棒 C.镊子、量筒 D.水槽、试管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稀释浓硫酸C.过滤泥水D.塞紧橡胶塞8.某同学用pH试纸测得以下液体的pH,实验过程中pH试纸变成蓝色的()A.盐酸pH=6 B.食醋pH=3C.肥皂水pH=10 D.食盐水pH=79.掌握物质的分类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A.NaCl B.KOH C.MgO D.Cu10.将浓硫酸暴露在空气中,测定有关的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函数图象。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10单元《酸和碱》测试题(含答案)

第10单元《酸和碱》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试剂都是碱B.溶液的pH越大碱性越强C.将pH试纸直接放入待测溶液中测其pH值D.pH>5.6的雨水为酸雨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检查氯酸钾制取氧气装置气密性: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生成C.硝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白色固体中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D.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紫红色固体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固体,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滴加液体B.加热液体C.稀释浓硫酸D.检查气密性4.下列固体溶于水后,溶液温度升高的是()①氢氧化钠①氯化钠①硝酸铵①生石灰A.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D.①①5.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A.用熟石灰来治疗胃酸过多B.用洗涤剂除去热水瓶上的水垢C.用铁桶盛装农药波尔多液D.用硫酸可以中和印染厂的废水6.表示下列各项大小或高低关系正确的是()A.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O<AlB.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NH3>NOC.生铁和钢的含碳量:生铁<钢D.物质形成溶液的pH:肥皂水>食盐水7.小明同学在复习阶段在笔记本上对化学知识进行了归纳整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用pH试纸测得某地下水pH为5.2②粗盐提纯时需把蒸发皿中的水蒸干才能停止加热③洗涤剂厂用来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④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故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灭火⑤用果汁、小苏打、柠檬酸、凉开水等自制汽水⑥某些地区的雨水的pH=5.6,该雨水为酸雨⑦图书、档案、精密仪器等物失火,可用CO2灭火器⑧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无现象,说明溶液呈中性A.①③④B.③④⑧C.③⑤⑧D.④⑤⑦8.下图是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绘制的四个实验操作的变化趋势图像,其中正确的是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B.向等质量的铁和锌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相等的足量的稀盐酸C.向一定量稀盐酸中不断加水稀释D.向一定量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9.玻璃器皿内壁附着不溶性碱,正确的洗涤方法是()A.用水反复多次冲洗B.用盐酸冲洗C.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D.先用盐酸洗涤,再用水冲洗10.区别下列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羊绒与棉花(用火灼烧)B.硫酸与盐酸(滴入酚酞)C.硬水与软水(加肥皂水)D.CO与CO2(通石灰水)1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pHB.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红热的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12.稀硫酸是常见的酸性溶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单元酸和碱》测试题学校:班级:教师:科目:得分: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符合要求的答案,每题1分,共15分)1.为合理利用“垃圾’’资源,提倡垃圾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 ( )A.有机物 B.无机盐 C.金属或合金 D.难溶性碱2.将铁钉置于下列四种环境中,容易生锈的是 ( )A.置于潮湿的空气中 B.置于干操的空气中C.浸没于煮沸的水中 D.浸没于油中3.能一次性鉴别NaCl、BaCl2、Na2CO3,三种无色溶液的试剂是 ( ) A.稀硫酸 B.盐酸 C.石灰水 D.硝酸银溶液4.—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葡萄3.5——4.5,苹果2.9,——3.3,牛奶6.3,——6.6,鸡蛋清7.6——8.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胃酸过多的人不应多食苹果 B.苹果汁的酸性比葡萄汁强C.鸡蛋清是碱性食物 D.葡萄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5.下列药品未经密封保存,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并发生化学反应的是()①苛性②碳酸⑧浓盐酸④浓硫酸⑤熟石灰A.①⑧ B.②④ C.①⑤ D.④⑤6.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作出的重大贡献是()A.发明黑火药 B.创造湿法冶金C. 改进纯碱的生产 D.发现了新元素7.现有①Ba(NO3)2:溶液、②KCI溶液、⑧K2SO4溶液、④CuSO4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可通过实验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可能是 ( )A.①②⑧④ B.①④⑧② C.④⑧②① D.④①⑧②8.向盛有Fe、Cu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硫酸,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 )A.1种 B.2种 C 3种 D 4种9.CuCI2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A.Zn B.Cu C.Zn和Cu D.Cu和Mg10.不符合“酸和盐反应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的反应是 ( )A.盐酸和硝酸钠溶液 B.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C.稀盐酸和硝酸银溶液 D.硝酸和碳酸钙11.某工厂排放的五色废水经测定PH=2,为治理废水,需将此废水的PH调至7~8,为达此目的,并采用经济可行的方法,需在此废水中加入( )A.生石灰 B.氢氧化钠 C.铁粉 D.盐酸12.以铁矿石(含Fe203)为原料炼铁时,一氧化碳是()A.氧化剂 B.还原剂 C.催化剂 D.燃料13.某溶液中含Fe3+,Mg2+,S042-,NO3-,其中Fe3+,Mg2+,S042-的个数比为3:3 :1,可推知溶液中Fe3+,S042-,N03-的个数比是()A.3:2:1 B.1:2:1 C.3:1:15 D.3:1:1314.分别取少量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 A.FeCI3、Ba(OH)2、KNO3, B.Na2CO3、CaCl2、Zn(NO3)2C.CuS04、KCI、NaCI D.MgCl2、NaN03、Na2S0415.欲除去括号内的少量杂质,选用试剂不正确的是( )A.NaOH溶液(Na2CO3)选用稀盐酸· B.C(CuO)选用稀硫酸C.NaCl溶液[Ba(OH)2]选用硫酸铜溶液 D.MnO2(KCl)选用水二、选择题(以下各题各有一个符合要求的答案,每题2分,本题共10分)16.把足量的铁粉,分别加入到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中,充分反应过滤,滤液中只有的是 ( )A.Na2S04 CuSO4, B.H2SO4 CuS04 C.HCl H2SO4 D.CuCl2 Cu(N03)217.在下列物质与盐酸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能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A.Fe B.Fe2O3 C.CuO D.FeO18.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有化学反应发生,但既无沉淀生成,又无气体放出的是()A.CaCl2、KOH、Na2C03 B.NazC03、BaCl2、HCI C.K2SO4、HCI、NaOH D.CuS04、HCl、NaCl 19.将一根洁净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有:①在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浅绿色;⑧铁钉的质量减轻;④溶液的质量增加,以上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①②⑧ B.①⑧④ C。
①④ D.①②⑧④20.甲化工厂排放的酸性污水和乙化工厂排放的污水,共含有以下6种离子中的各3种:K+、OH-、C032-、Ba2+、H+、NO3-,则乙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所含有的3种离子是 ( )A.K+、OH-、H+ B.K+、OH-、C03 2- C.Ba2+、OH-、NO3- D.OH-、K+、Ba2+三、选择题:以下各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本题共10分)21.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钡溶液与下列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仍显红色的是 ( )A.C02 B.Na2CO3 C.H2S04 D.Na2SO422.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能实现的是( )A.BaCO3→BaCI2(溶液)→BaCO3↓ B.CaCO3→CaO→Ca(OH)2(溶液)→NaOH(溶液)C. Cu→Cu0→Cu(OH)2→CuSO4(溶液) D.Fe2O3→Fe→FeCI3(溶液)→Fe(OH)323.为了证明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浓溶液已部分变质,某同学先取2mI试样于试管中,而后进行如下实验,其中丕能达到目的的是( )A.加入少量盐酸,观察现象 B.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C. 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 D.通适量CO2气体,观察现象24. 分别表示三种物质,则X代表的物质是 ( )A.Cu B.Fe203 C.Ba(OH)2溶液 D.AgN03溶液25.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碳酸钠、硫酸钾、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式样少许溶于水,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过滤,在滤液中加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固体物质的组成中()A.一定有K2SO4B. 一定有NaClC.一定有Na2CO3D.可能有NaCl四、填充题(本题共40分)26.(4分)制作松花蛋所用的配料主要有纯碱、食盐、生石灰、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水等物质,制作时需要将它们混合并充分搅拌,根据所学知识写出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7.(2分)铁制品放入稀盐酸中除锈时,溶液变黄,并常有气泡产生,有关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 (2分) 将一根光亮的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是______ ,这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______ 。
29.(2分)向水中加入 ______ 或 _______ 物质后会产生放热现象。
30. (4分)在一张洁白干燥的滤纸上依次喷洒 A、B、C三种无色液体,当喷洒A时滤纸无明显变化,再喷洒B时滤纸上显出一间红色小屋,最后喷洒C时红色小屋又消失了,回答下列问题:滤纸上的小屋事先是用______试剂画出的。
无色溶液A是_______ ; B是________ ; C是_______ 。
32. (5分)用化学方程式说明下列事实:(1)露天堆放的生石灰逐渐变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工业上用纯碱和熟石灰制取烧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向纯碱中加入盐酸,有大量气体放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锅炉中的水垢可以用盐酸来清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铁钉放在硝酸汞溶液中表面会产生一种银白色的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 (9分)硫酸铜与某些物质能发生反应,请写出3个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现象,并分别说明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回答:(1)第一步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三步实验中滤纸上A是 ___________ ,滤纸中B是 ________________;(3)第四步实验中加入过量的C溶液是 __________ ,其目的是 ___________。
五、简答题(本题共4分)35.(4分)已知盐酸溶酸中含有水分子(H:O)、氯离子(Cl—)和氢离子(H’),该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请你猜想在盐酸溶液中可能是哪一种微粒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并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以及由此得出的结论。
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推断题(本题共21分)36.(5分)某实验室的废液中,可能含有氯化铁、硫酸、硫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多种。
初三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废液进行了如下试验:(1)取废液观察,为无色溶液;(2)取废液,向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继续加入稀硝酸,无明显现象;(3)另取废液,向其中加入铁粉后,产生大量气泡。
根据以上试验现象可推断,废液中肯定含有___________,肯定不含有____________,不能确定是否含有_______________ 。
37.(5分)用铁屑、铜粉、高锰酸钾、稀盐酸四种物质为原料,采取两种不同的方法制取氯化亚铁,请写出各步化学方程式。
38.(11分)古都南京的地铁建设已经破土动工。
考古兴趣小组为了研究从地铁建设工地出土的文物,对两件文物的表面物质A和B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请你根据上图实验现象推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________ ;C __________ ;D _________ ;E _________ ;F __________ ;G __________ ; J ____________(2) 写出下列转换的化学方程式:C → 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 →H+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J + K→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博物馆例很少见到由J制造的完好文物,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十单元酸和碱》测试题参考答案选择题四、填充题(每空1分)26. CuO+H2O=Ca(OH)2Na2CO3+Ca(OH)2=CaCO3↓+2NaOH K2CO3+Ca(OH)2=CaCO3↓+2KOH27. ①Fe2O3+6HCl=2FeCl 3+3H2O ②Fe+2HCl=FeCl2+H2↑28.Cu、强29. CaO浓H2SO4. NaOH30.酚酞或NaOH溶液水NaOH溶液或酚酞酸溶液H2SO431. (答案略)32. ⑴CaO+H2O=Ca(OH)2Ca(OH)2+CO2=CaCO3↓+H2O⑵Na2CO3+Ca(OH)2=CaCO3↓+2NaOH⑶Na2CO3+2HCl=2NaCl+CO2↑+H2O⑷CaCO3+2HCl=CaCl2+H2O+CO2↑⑸Fe+Hg(NO3)2=Fe(NO3)2+Hg33.34. (1)黑色粉末溶解生成蓝色溶液(2)Fe、Cu,FeSO4(3) H2SO4, 除去过量的铁五、简答题(每空1分)猜想:H+能使紫色石蕊变红六、推断题(第1空1分,后两空每空2分)36. H2SO4,FeCl3Ba(NO3)2NaOH Na2CO3, NaCl Na2SO437. (每个方程式1分)2KMnO4∆K2MnO4+MnO2+O2↑Fe+2HCl=FeCl2+H2↑2Cu+O2∆2CuO CuO+2HCl=CuCl2+H2OFe+CuCl2=FeCl2+Cu38. (每空1分)(1)B、Cu2(OH)2CO3 C、FeCl3D、Fe(OH)3E、H2OF、CuOG、CO2J、Fe(2) C→D、FeCl3+3NaOH=3NaCl+Fe(OH)3↓E→H+I、2H2O 通电2H2↑+O2↑J+K→L、Fe+CuSO4=FeSO4+Cu (3)化学性质较活泼,易被氧化1、《巩乃斯的马》:a、有的疯狂地向前奔跑,像一队尖兵,要去踏住那闪电;有的来回奔跑,俨然像临危不惧、收拾残局的大将;小马跟着母马,认真而紧张地跑,不再顽皮、撒欢,一下子变得老练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