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课后题答案
我的母亲课后题答案

课后题答案
一、[cuō] (niàn)[chēng] [diàn]
二、
1.“终年”一词突出了母亲一年到头辛劳着,没有休息。
突出了母亲任劳任怨、勤劳质朴的美德。
2.“这里”指的是“我跟着母亲与三姐做事”。
“这些习惯”指的是爱花,爱草,爱清洁。
3.文中连用“怕”字,是急切盼望家信与迟疑打开的家信的心理矛盾的体现。
“失了根的花草”在文中的意思是没有了娘的孩子。
三、
第一问:主要写了“缝洗衣服”“收拾家务”“款待客人”“善待姑母”“保护儿女”“筹款上学”“三姐出嫁”“送我返校”等事。
第二问:分别写了母亲认真、诚实、善良、热情、宽厚、坚韧等思想性格。
第三问:勤俭诚实;任劳任怨;爱花菜草爱清洁;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宁可吃亏,不斗气;在灾难面前有着保护儿女的铮铮硬骨;为了子女的前程,不辞辛劳;深明大义,把对子女的爱深深地藏在心底。
四、
1.依依不舍之情
2.百感交集的感情
3.写出了母亲对三姐的爱
4.“笑”写出了母亲的激动之情;“愣”和“叹”写出了母亲失望而无奈的心理。
“去吧,小子!”写出了母亲的深明大义和无尽的爱意。
我的母亲(老舍)阅读答案

我的母亲(老舍)阅读答案一、《我的母亲》一、基础知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外甥(shēn)窘(jiǒng)刮痧(shā)秩序(chì)....B、份礼(fèn)筹划(chóu)供给(gěi)惦念(diàn)....C、蛮横(hèng)拥挤不堪(kān)殷勤(yīn)济南(jǐ)....D、私塾(shú)廿位(niàn)丧事(sàng)撮土(chūo).... 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A、.敷衍款待蘸水勤俭B、慈详精益求精蕴含出阁C、忙禄浇贯张罗殷勤D、店辅委屈花矫委曲求全3、选出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1)门当户对()A、正在B、担任、充当C、阻挡D、相称(2)质疑问难()A、灾难B、提出C、不容易D、不好(3)任劳任怨()A、承受B、任用C、任凭、听凭D、不论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这篇通讯虽然写得不错,但报道不及时,已是明日黄花了。
....B、张老师对班上同学的文化学习、体育锻炼和日常生活都非常关心,问长问短,无所不...至。
C、田大爷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对儿子因车祸致残这件痛心疾首的事,已经想好了解.....决的办法。
D、我们不应该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应该轻易满足自己的成就。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是:()A、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品味的作品来的。
..B、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驱除疾病。
..C、北京市政府对城市建设布局做出了计划,在xx年前将每年增加800万平方米的绿地。
..D、尽管这只是一次演练,但民警与保安的迅速出击,表明本书第一个进入校园的电子保安..系统已经成功地开通了。
6、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14. 我的母亲课课练答案

初二语文课课练课题《我的母亲》命题做题审核班级姓名整洁得分一、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查.(zhā)氏惺忪..(xīngsōng)憧.( chōng )蹑.(niâ)娓.(wěi )唏嘘..( xīxū)女红.( gōng )万籁.(lài )歉疚.(jiù)颊.( jiá)辗转..(zhǎnzhuǎn )勉强.(qiǎng)二、下面一段文字在表达上存在一些毛病,请修改文中的4处毛病。
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上,世界水文专家协会主席米歇尔•奈特曾披露:“①全世界至少有5万人每天死于由水污染引起的各种疾病,②发展中国家每年大约有2500多万人死于饮用不洁净的水。
”中国水利部部长钮茂生日前发出警告:“如果不迅速采取行动,在30年内,③中国就会发生干净水源枯竭。
”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④饮用水质已经成为12亿中国人生存的尖锐问题。
保护环境,改善水质,是当前中国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①将“至少有5万人”和“每天”调换位置。
②删去“大约”或“多”③在句末加上“的危机”或“的问题”④在“12亿”前加上“威胁”三、古诗文名句填空。
⑴.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⑵.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⑶. 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⑷.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⑸.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四、在这个世界上,母亲是与我们的生命联系得最紧密的人。
当我们思乡想家的时候,当我们身处困境的时候,母亲就是我们最坚实的感情依托。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同学们,千言万语,汇成一句,用你心底的声音向母亲说一句你最想说的话!五、读课文第5自然段,回答问题。
1.“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中的“清算”一词的本来意思是什么?在这里表现了什么?本来是指列举全部罪恶和错误并作出相应的处理。
这里表现了父母对子女学习上要求的严格和态度的严厉。
《我的母亲》节选阅读及答案

1.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汉字。
2.选文开头说:“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任严父。”请问:
(1)这与选文中哪句话照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哪件事最能体现“我”的母亲是“慈母”?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我的母亲》节选阅读及答案
相关推荐
《我的母亲》节选阅读及答案
《我的母亲》节选阅读及答案1
家里虽然一贫如洗,但母亲情愿节衣缩食,省下钱来请了一位先生。我到十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到年底,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我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来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这竹板很重地打下来。我吃了这一下苦头,痛是血肉的身体所无法避免的感觉,当然失声地哭了,但是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不幸又有一处中断,背不下去;经他再提一字,再打一下。呜呜咽咽地背着那位前世冤家的“见梁惠王”的“孟子”!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对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如今想起母亲见我被打,陪着我一同哭,那样的母爱,仍然使我感念着我的慈爱的'母亲。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被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中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
《我的母亲》阅读分析及参考答案

8、我的母亲中国文化馆要我写一篇《我的母亲》,并寄我母亲的照片一张。
照片我有一张四寸的肖像。
一向挂在我的书桌的对面。
已有放大的挂在堂上,这一张小的不妨送人。
但是《我的母亲》一文从何处说起呢?看看母亲的肖像,想起了母亲的坐姿。
母亲生前没有摄取坐像的照片,但这姿态清楚地摄入在我脑海中的底片上,不过没有晒出。
现在就用笔墨代替显影液和定影液,把我母亲的坐像晒出来吧:我的母亲坐在我家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
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是母亲的老位子。
从我小时候直到她逝世前数月,母亲空下来总是坐在这把椅子上,这是很不舒服的一个座位:我家的老屋是一所三开间的楼厅,右边是我的堂兄家,左边一间是我的堂叔家,中央一间是我家。
但是没有板壁隔开,只拿在左右的两排八仙椅子当作三份人家的界限。
所以母亲坐的椅子,背后凌空。
若是沙发椅子,三面是柔软的厚壁,凌空原无妨碍。
但我家的八仙椅子是木造的,坐板和靠背成九十度角,靠背只是疏疏的几根木条,其高只及人的肩膀。
母亲坐着没处搁头,很不安稳。
母亲又防椅子的脚摆在泥土上要霉烂,用二三寸高的木座子衬在椅子脚下,因此这只八仙椅子特别高,母亲坐上去两脚须得挂空,很不便利。
所谓西北角,就是左边最里面的一只椅子。
这椅子的里面就是通过退堂的门。
退堂里就是灶间。
母亲坐在椅子上向里面顾,可以看见灶头。
风从里面吹出的时候,烟灰和油气都吹在母亲身上,很不卫生。
堂前隔着三四尺阔的一条天井便是墙门。
墙外面便是我们的染坊店。
母亲坐在椅子里向外面望,可以看见杂沓往来的顾客,听到沸翻盈天的市井声,很不清静。
但我的母亲一向坐在我家老屋西北角里的这样不安稳、不便利、不卫生、不清静的一只八仙椅子上,眼睛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
母亲为什么老是坐在这样不舒服的椅子里呢?因为这位子在我家中最为重要。
母亲坐在这位子里可以顾到灶上,又可以顾到店里。
母亲为兼顾内外,便顾不到座位的安稳不安稳,便利不便利,卫生不卫生,和清静不清静了。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我的母亲》课后练习题(带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我的母亲》课后练习题(带答案)第一课时课时训练1.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厌恶(wù)管束(sù)广漠(mò)质问(zhì)B.责罚(zé)眼翳(yì)调度(diào)轻薄(bó)C.庶祖母(zhé)嬉戏(xī)抽屉(tì)野蛮(mán)D.文绉绉(zōu)绰号(chuò)牢骚(sāo)宽恕(shù)2.为下列句子选择一个准确的词语,将字母序号填在横线上。
(1)我母亲待人最____________(A慈详B仁慈C仁义),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2)在这_____________(A广漠B茫茫C广大)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_____________(A约束B管理C管束)过我。
(3)我母亲才走后门出去,_____________(A请B找C央)一位邻舍本家到我家来,每一家债户开发一点钱。
3.与下面一段话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我只得感谢我的慈母。
B.我必得感谢我的慈母。
C.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D.我就得感谢我的慈母。
4.下列有关课文内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我只知道母亲是‘浙江海宁查氏’,至今不知道她有什么名字”说明妇女在封建社会没有地位。
B.到年底,父亲“清算”我的功课,如发现问题就用竹板教训我,这一做法不利于儿童身心的发展,这种教育方法,应该批判。
C.母亲看到父亲因我不好好读书而打我时,在一旁说“打得好”可见她完全站在父亲一边,帮助教训我。
D.我的母亲是一位平凡而又勤劳,能干的封建妇女。
第一课时课时训练答案1.B2.(1)B(2)A C (3)C3.C4.C第二课时课时训练1.下列句子画线词的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的一项是()A.她们闹气时,只是不说话,不答话,把脸放下来,叫人难看。
《我的母亲》练习题+答案

《我的母亲》练习题+答案基础模块(上)第一单元一、我的母亲课时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折扣(zhé)筹划(chóu) 绞脸(jiǎo)贻人口实(yí)B.蛮横(hènɡ) 份礼(fèn)怀揣(chuǎi) 天寒地坼(chè)C.书籍(jí)供给(jǐ) 敷衍(yán)为虎作伥(chānɡ)D.刮痧(shā)撮土(zuō)惦念(diàn) 殷勤款待(yī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疑虑私塾礼义廉耻焕然冰释B.殷勤委屈指手画脚苦思冥想C.红肿书藉千古之谜提纲挈领D.凄惨耽误真知卓见弥天大谎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她做事丝毫也不敷衍,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步袜,她给洗得雪白。
②有客人来,手中怎么窘,母亲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
A. 从来无论都就是也B. 永远无论都无论都C. 从来就是也就是都D. 永远就是也无论也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有客人来,尽管手中怎么窘,母亲都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
B. 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全是命当如此。
C. 母亲大概出嫁是很早,因为我的大姐现在已是六十多岁的老太婆,而我的大外甥女还长我一岁啊。
D. 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嫩红微肿的。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我偷偷的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
B. 联军入城,挨家搜索财物鸡鸭,我们被搜过两次。
C. 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D. 她会给婴儿洗三——穷朋友们可以因此少花一笔“请姥姥”钱——她会刮痧,她会给孩子们剃头,她会给少妇们绞脸……6.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反问)B.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比喻)C. 风儿清唱著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我的母亲(阅读理解及答案解析)

我的母亲老舍①母亲生在农家,所以勤俭诚实,身体也好。
②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衣裳。
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
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盆。
她做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
晚间,她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
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地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
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儿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几发着光。
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③从这里,我学到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这些习惯至今我还保存着。
④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
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地给他们温酒做面,又给她一些喜悦。
到如今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来全改,因为自幼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⑤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
可是,母亲并不软弱。
那时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
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chóu( )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
A地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性格,也传给了我。
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
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我非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得不去,正像我的母亲。
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二十位教师吧,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
母亲并不识宇,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⑥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亲友一致的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
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勤劳困苦。
可是,我也愿意升学。
我偷偷的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一3对作者母亲为人、教子的方式的看法,总 的来说应该是有教育意义的。作者母亲为人方面, 主要是克己谦让,宽容善待,和睦仁慈;而在教 子方面,主要表现为严格,有时过于严厉。这是 由于旧社会的妇女把“相夫教子”作为“天职” 和美德。而对于作者母亲来说,深感教子的责任 更加重大。她所敬重的丈夫过早地去世,对孩子 的教育责任全部落在自己身上,同时孩子是她精 神生活的全部,也是她对未来生活的全部寄托, 还有如何才能对得住她去世的丈夫,等等。正是 这诸多原因,她容不得孩子有一点坏毛病,生怕 他不争气。所以,她对孩子的教育格外深细而严 格。
答:一1、具体说来, ①写对我的管教,主要写了学
习上的督促和做人上的训导。在学习方面,天刚亮时, 她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在做人方面,除了 写每天早晨对我的教育外,重点写了我因说了一句轻薄 的话而受到的重重责罚。写母亲对我的管教,表现了母 亲对我既严格又慈祥,即她“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② 写母亲作为当家的后母当家之难,主要写了三件事:( 1) 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通过这件事表 现了母亲宽容的度量和善良的品性;(2)如何与我的 大嫂、二嫂相处和如何对待她们妯娌之间的矛盾。这件 事表现了母亲容忍、温和的性格。(3)写母亲受了人 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气,直到叫那个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 五叔当面认错赔罪才罢休。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刚气” 的一面。
答:二3事实上,作者的“好脾 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 人”“体谅人”的性格品德是有口 皆碑的,但是在说到这些美德时, 前面都加了“如果”这一表假设的 词语,意在表明只是一种假设,而 不是自己已经具备了这些美德,表 现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 同时也非常符合自传的语体特点。
三、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 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 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 1、这“极大极深的影响”表现在哪 些方面? 2、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亲影响 呢?回忆一下,并与同学交流,然 后写一个片段。
答:三1这“极大极深的影响”正如 作者自道:学得了好脾气,学得了 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 人,以及在学习上勤奋、守时和做 人上能反省“吾身”。其中主要是 如何做人方面,母亲让作者养成了 宽容、善待、体谅的品性。
答:一2、在本文中,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 之外,还用较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 情形。这看似游离“母亲是我的恩师”的 主旨,其实不然。我们常说母亲是人生的 第一位老师,这主要不是体现在母亲如何 “教导”上,而更多地体现在母亲平时怎 样待人接物对自己的影响上。因此,可以 说,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同样也是 在写“母亲是我的恩师”,写她以身示范 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 也就是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教”, 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一、通读课文,完成下面各题。 1、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表现了 母亲什么品性? 2、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 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 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 形? 3、试对作者母亲为人、教子的方式 发表一点评论。
答:一1、概括地说,写了母亲三个 方面的事: 一是对我的管教; 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 的难事和矛盾; 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 辱。
答:二1用“不能不”双重否定,表 达了作者对“打了一点底子”的肯 定,但“不能不”这一能愿动词的 双重否定表达一种主观上的肯定, 因而有主观认为之意,这样既表明 了态度,又不显得断然和绝对。
答:二2说自己“混”了二十多年,表现 了作者谦逊的态度。尽管作者当时已 是文化名人,而且这一“混”字与下 句“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有暗接之 妙。“我”在人海里“混”,应该有 人来管束“我”,但却没有,表达了 作者远离母亲之后对母亲的怀”了二十多年,说明了 母亲给“我”的教益是多么大。
二、结合上下文,品味下面语句中划线词语 的分寸感。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 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 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儿底子。 2、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 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 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 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