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三年级期末试题

合集下载

职业高中三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语文

职业高中三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语文

2009年秋季职三语文期末试卷 (满分150分,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6分,共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曲解 龋齿 趣味 是非曲直 B 、恰当 档案 荡漾 安步当车 C 、舍弃 摄取 赦免 退避三舍 D 、便宜 骈文 蹁跹 便宜行事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广袤无垠 各行其事 郁郁寡欢 承前起后B 、百无聊赖 变本加厉 坐享其成 莫可名状C 、不知所措 怨天忧人 再接再励 兵慌马乱D 、洪福齐天 顾盼神飞 原形毕露 黔驴技穷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不但如此,在统治阶级内部,也有极大讲究,例如龙袍, 皇帝, 能穿, 是最大的官僚,如穿这样的服装,_____ 犯“僭用”“大逆不道”的罪恶,非死不可。

A 、因为 才 如果 就B 、因为 就 即使 才C 、只有 就 如果 才D 、只有 才 即使 就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数字化的浪潮正在方兴未艾,它不仅给未来的通信世界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在其他领域,数字化同样魅力无穷。

B 、我愤然离开了那家商店,刚才与服务员争执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

C 、《红楼梦》中的妙玉着墨虽少,但经过作者精心选择材料,人物栩栩如生。

D 、孩提时代走过的土路,如今早已被柏油马路所代替,路旁高楼林立,家乡真是变得面目全非了。

5、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B 、上星期,我们参观学习了兄弟学校开展课外活动的先进经验。

C 、这位语言大师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仿佛活的一般。

D 、如何防止青少年,尤其是中小学生在学校周边免遭抢劫是一件大事。

二、判断题(共30分,每小题6分)1、教育系统内部论资排辈和用人不当的问题也较其它行业严重,无法充分地调动和发挥个人的真才实学。

改变这些,已成当务之急和势在必行。

职高三年级期末考试卷语文

职高三年级期末考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赫赫有名(hè hè)B. 鸡鸣狗吠(fèi)C. 融会贯通(rónɡ)D. 息息相关(xī)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B. 他的讲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会场里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C. 她虽然工作繁忙,但从不耽误学习。

D.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喜欢听音乐、看电影、打球。

”B. “我们学校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C. “‘这个问题很难解决’,他皱着眉头说。

”D.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全班同学学习的榜样。

”4.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一丝不苟B. 轻车熟路C. 喜出望外D. 惊天动地5. 下列各句中,运用修辞手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如同洪钟,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

B. 那条小溪宛如一条银色的丝带,蜿蜒在山间。

C. 她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温暖了我们的心。

D. 他的眼睛犹如两颗明亮的星星,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背影》一文中,作者通过父亲送行时的背影,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情厚谊。

7. 《荷塘月色》一文中,作者通过描绘荷塘月色的美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8. 《背影》一文中,“我”与父亲的关系是儿子与父亲。

9. 《荷塘月色》一文中,作者通过描绘月色下的荷塘,营造出一种宁静、优雅的氛围。

10. 《背影》一文中,父亲的形象是慈祥、关爱、责任感强的。

三、阅读题(每题5分,共20分)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雨水从云层中倾泻而下,大地一片汪洋。

道路旁的树木被雨打得东倒西歪,房屋的屋顶上也不断有水滴落下。

然而,在这场暴雨中,有一位年轻的姑娘却毫不畏惧,她穿着雨衣,背着书包,冒着风雨,匆匆赶往学校。

中职第三册语文期末考试卷

中职第三册语文期末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寡言悲天悯人B. 烟花易冷美轮美奂C. 畸形发展翻箱倒柜D. 走马观花胸无点墨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这次考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称赞。

B.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不乱扔垃圾。

C.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勇敢面对困难,才能取得成功。

D.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他并不骄傲自满。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明天要下雨了,我们带好雨具。

B. 小明是个勤奋好学的好学生,他每天都会认真完成作业。

C. 春天来了,大地披上了绿装。

D.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值得一看。

4. 下列词语中,与“笑逐颜开”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喜笑颜开B. 哭天抹泪C. 哭笑不得D. 哭丧着脸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 小明长得胖乎乎的,像个小肉球。

B.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值得一看。

C. 春天来了,大地披上了绿装。

D. 他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每天忙碌着。

6.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独树一帜雕梁画栋B. 胸无点墨美轮美奂C. 畸形发展翻箱倒柜D. 走马观花胸无点墨7.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这次考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称赞。

B.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不乱扔垃圾。

C.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勇敢面对困难,才能取得成功。

D.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他并不骄傲自满。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明天要下雨了,我们带好雨具。

B. 小明是个勤奋好学的好学生,他每天都会认真完成作业。

C. 春天来了,大地披上了绿装。

D.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值得一看。

9. 下列词语中,与“笑逐颜开”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喜笑颜开B. 哭天抹泪C. 哭笑不得D. 哭丧着脸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 小明长得胖乎乎的,像个小肉球。

职高三年级期末考试卷语文

职高三年级期末考试卷语文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琢磨纷至沓来比肩接踵B. 震撼瞬息万变息息相关C. 潜移默化恣意妄为惊心动魄D. 漫不经心遥相呼应拔苗助长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B.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C. 他的学习成绩之所以能够提高,是因为他每天都坚持预习和复习。

D. 通过这次比赛,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令人叹为观止。

B. 他的行为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C. 在这个问题上,他显得有些无所适从。

D. 她的讲话条理清晰,令人信服。

4.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她在台上演讲,观众们听得如痴如醉。

B. 他在工作中勤勤恳恳,得到了领导的表扬。

C. 他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感到非常沮丧。

D. 他自从失恋后,一直郁郁寡欢。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昨天去哪儿了?”“我去图书馆看书了。

”B. 我喜欢看书,尤其是科幻小说、历史故事等。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乐于助人。

D. “你这是什么意思?”“我不知道。

”6. 下列各句中,下列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她的能力很强,很快就适应了新的工作环境。

B. 这个产品性价比很高,非常受欢迎。

C. 他虽然年纪不大,但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D.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需要我们认真研究。

7. 下列各句中,下列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非常生动,赢得了听众的阵阵掌声。

B. 这个计划非常可行,我们一定要努力完成。

C. 他虽然工作很忙,但仍然坚持锻炼身体。

D. 这个问题非常紧急,我们需要尽快解决。

8. 下列各句中,下列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他对工作认真负责,从不马虎。

B. 这个方案非常合理,我们一致赞同。

中职语文三年级期末试卷

中职语文三年级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惊愕(jīng è)气氛(qì fēn)沉默(chén mò)B. 惊骇(jīng hài)紧张(jǐn zhāng)轻盈(qīng yíng)C. 沉思(chén sī)稳健(wěn jiàn)振奋(zhèn fèn)D. 惊慌(jīng huāng)沉着(chén zhù)轻盈(qīng yíng)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激情洋溢,赢得了全场观众的喝彩。

B. 这个方案经过多次讨论,终于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C. 他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让老师和家长都十分担忧。

D. 他做事总是犹豫不决,错过了很多机会。

3.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本书像一位智者,引领我走进了知识的海洋。

B. 月亮升起来了,像一个大玉盘悬挂在天空。

C. 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温暖了我的心。

D. 这座山又高又大,像一头沉睡的雄狮。

4.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和平与安宁B. 严肃与庄重C. 美丽与漂亮D. 稳健与稳健5. 下列句子中,语病最严重的一项是:A. 我最近一直在努力学习,希望能够提高自己的成绩。

B.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乐于助人,是我们班级的楷模。

D. 因为天气原因,所以导致航班延误,给大家带来了不便。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离骚》的作者是______,它表达了作者对理想和道德的追求。

2. 《背影》的作者是______,这篇文章通过回忆父亲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父爱的感激之情。

3. 《荷塘月色》的作者是______,这篇文章描绘了荷塘月色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4.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登鹳雀楼》。

中职第三册语文期末考试卷

中职第三册语文期末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翩翩起舞(piān piān qǐ wǔ)B. 眉清目秀(méi qīng mù xiù)C. 走南闯北(zǒu nán chuǎng běi)D. 贪生怕死(tān shēng pà sǐ)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由于他的刻苦努力,成绩不断提高。

B.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 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D.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3. 下列词语中,与“一鼓作气”意思相近的是()A. 一帆风顺B. 一举两得C. 一蹴而就D. 一挥而就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错误的是()A. 月亮像一个银盘挂在天空中。

B. 小明是个聪明的孩子,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C. 爸爸的头发像白雪一样白。

D. 那座山就像一位巨人站在那里。

5. 下列句子中,表达方式正确的是()A. 小明每天都去图书馆看书。

B. 图书馆的藏书非常丰富。

C. 小明在图书馆里借了一本书。

D. 小明把书借到了图书馆。

6. 下列词语中,与“悠然自得”意思相近的是()A. 心旷神怡B. 悠哉游哉C. 心情舒畅D. 心情愉悦7.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是()A. 这是一个美丽的夜晚,星星闪烁着光芒。

B. 小明喜欢打篮球,他每天都会去体育馆锻炼。

C. 我们班的同学都很团结,经常互相帮助。

D. 小红的成绩很好,她在班级里名列前茅。

8. 下列句子中,描述事物特点不准确的是()A. 这朵花真美啊,花瓣像雪一样白。

B. 那座山很高,直插云霄。

C. 这条河很长,一眼望不到头。

D. 这只鸟的羽毛很漂亮,像五彩斑斓的画一样。

9.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小明是个聪明的孩子,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月亮像一个银盘挂在天空中。

C. 这朵花真美啊,花瓣像雪一样白。

中专三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中专三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是()A. 璀璨(cuǐ càn)璀璨(cuì càn)B. 蹉跎(cuō tuó)蹉跎(cuó tuó)C. 剥削(bō xuē)剥削(bō xiāo)D. 精湛(jīng zhàn)精湛(jīng zhǎ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他不但学习好,而且身体强健。

B. 这个问题很复杂,非得他亲自出马不可。

C. 他一面听音乐,一面写着作业。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读。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是()A. 沉重B. 严肃C. 严格D. 严厉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工作认真,像老黄牛一样。

B. 天空中的星星像眼睛一样明亮。

C. 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D. 这篇文章写得生动形象。

5.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是()A. 青出于蓝B. 破釜沉舟C. 一丝不苟D. 滔滔不绝6.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这本书的价格简直贵得离谱。

B. 她的歌声犹如天籁之音。

C. 这场雨下得非常大,仿佛要把整个城市淹没。

D. 他跑得飞快,就像一阵风一样。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雨后的彩虹挂在天空,像一座七彩桥。

B. 小草从土里钻出来,像是在向我们招手。

C. 那只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D. 夜晚的月亮像银盘一样挂在天空。

8.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

B. 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桃花开了,小草绿了。

C. 她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全面发展。

D. 这篇文章讲述了英雄的事迹,令人感动。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是()A.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什么?B. 你喜欢吃苹果吗?C. 这本书的作者是谁?D. 他为什么迟到了?10.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反问修辞手法的是()A. 这样的错误难道你不知道吗?B. 你难道不想进步吗?C. 这件事难道你能不知道吗?D. 你能不努力学习吗?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我国古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述了琵琶女高超的技艺和()的情感。

中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中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悠然自得(yōu)漫不经心(màn)B. 毛遂自荐(suì)风和日丽(li)C. 惊涛骇浪(hài)水落石出(lào)D. 雪中送炭(tàn)碧空如洗(b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决定给优秀教师颁发奖金。

C. 我们在讨论问题时,一定要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

D. 这本书内容丰富,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

3. 下列诗句中,运用比喻手法的是()A.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C.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4. 下列成语中,出自《庄子》的是()A. 狐假虎威B. 画蛇添足C. 狐狸吃葡萄D. 狐狸和乌鸦5. 下列词语中,与“如饥似渴”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如火如荼B. 如痴如醉C. 如梦初醒D. 如影随形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是()A. 雨中的花伞,像一朵朵盛开的白莲。

B. 雪中的梅花,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C. 风中的柳絮,如同无数只飞舞的蝴蝶。

D. 夜空中的星星,仿佛在眨着调皮的眼睛。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手法的是()A. 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

B. 她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品行端正。

C. 春天来了,桃花开了,梨花开了,迎春花也开了。

D. 夏天来了,蝉鸣声声,蛙声阵阵,知了声声。

8. 下列词语中,与“平平安安”意思相反的一项是()A. 稳稳当当B. 安安静静C. 安之若素D. 风吹雨打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手法的是()A. 他的歌声响彻云霄。

B.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C. 那座山高耸入云。

D. 这本书非常有趣,让人爱不释手。

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手法的是()A.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田野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南中学中职20XX级2013-------2014学年度上期期末测试教心学、申论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教心学100分、申论50分)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教心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

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答案填入答题卡,本大题共60小题。

每小题1分,共60分)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是我国的()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2.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A.孟禄B.洛克C.卢梭D.勒图尔诺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防微杜渐4.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A.社会本位论思想B.个人本位论思想C.社会效益论思想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5.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A.学校教育制度B.高等教育制度C.社会教育制度D.国民教育制度6.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A.学不躐等B.各因其材C.开而弗达D.温故而知新7.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方法是()A.品德评价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8.尊重信任学生是教师的()A.知识素养之一B.能力素养之一C.思想品德素养之一D.基本任务之一9.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A.课外教育B.校外教育C.业余教育D.课外校外教育10.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B.上课C.布置作业D.成绩评定11.心理现象就其产生方式是()A.精神活动B.反射活动C.意识活动D.技能活动12,下列选项中哪种是一般能力? ()A.观察力B.曲调感C.节奏感D.色调感13.狼孩的心理障碍主要原因是()A.缺乏营养B.遗传因素C.狼的影响D.缺乏社会性刺激14.勤奋和懒惰属下列哪种特性? ()A.气质B.性格C.能力D.兴趣15.长时记忆的遗忘属于下列哪种障碍? ()A.生理性障碍B.心理性障碍C.存储性障碍D.提取性障碍16.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哪种特性? ()A.广度B.强度C.时间D.空间17.直观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是()A.激发兴趣B.引起注意C.丰富想象D.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特征18.“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下列哪种情绪状态? ()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19.个性结构的核心成分是()A.能力B.气质C.性格D.兴趣20.听觉中枢位于()A.额叶B.顶叶C.颞叶D.枕叶21. 智力的性别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是()A.女优于男 B.大致相等C.男优于女 D.中国人相等,外国人不相等22.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规律是()A.均衡发展 B.先慢后快C.先快后慢 D.先慢后快又慢23.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24. 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个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叫做()A.注意 B.需要 C.动机D.兴趣25. 人的健康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A.健康的人格 B.健康的习惯 C.健康的心理D.健康的生活26.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

A.工作关系B.心理关系C.道德关系D.个人关系27.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热爱学生C.团结协作D.以身作则28.以无序、随意、放纵为特征的师生关系模式属于()。

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29.对学生的发展最有利的师生关系模式是()。

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30.在哪种师生关系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最好()。

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31.哪种师生关系模式容易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

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32、教师讲课语言生动、形象、简洁、准确、富有吸引力,声音抑扬顿挫,并伴有适当的表情,使学生产生兴趣,易引起学生()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兴趣D、共鸣33、在下列教师行为中,属于心理健康表现的有()A、交往中,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B、冷静地处理课堂环境中的偶发事件C、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入课堂,迁怒于学生D、偏爱甚至袒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34、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是()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自由的人④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5、个别教师不允许班上学习差的学生参加考试、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

这些行为主要侵害的是学生的()A、健康权B、名誉权C、受教育权D、隐私权36、下列哪种情况下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承担责任()A、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B、学生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之学校的C、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戒、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D、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37、教育的根本功能是()。

A、提高教育教学质量B、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C、促进人的成长与全面发展D、为了一切学生38.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是()A、荀子B、孔子C、孟子D、老子39.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成因,“白板说”观点属于()。

A、内发论B、外铄说C、多因素相互作用D、平衡论40.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

A、埃及B、古希腊C、中国D、古印度41.终身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是()A、保罗。

朗格朗B、罗杰斯C、索尔蒂斯D、布鲁纳42.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A、四书五经B、六艺C、自然科学D、生产技能43.现代教育的倡导者是()A、冯特B、克佰屈C、杜威D、奥苏泊尔44.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因。

A、环境B、教育C、遗传素质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45.()在一个国家的整个教育体系中是一种主导的教育形态。

A、社会教育B、家庭教育C、学校教育D、德育46.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这是由一定社会的()所决定的。

A、经济制度B、教育政策C、文化政策D、政治制度47.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A、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上层建筑D、科学技术48. 儿童易模仿影片中反面人物行为,导致不良品德。

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适当做法是()A.避免学生看这种影片B.对有误行为说服教育C.减少描写反面人物D.影片应使观众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49.下面能反映个人品德的行为是()A.他每天坚持把卧室打扫的干干净净B.他总是烟酒不离C.营业员不小心找错钱,主动退还D.他有病不去看医生50.幼儿园小朋友不愿意吃肥肉,把肉吐在地上,反映了儿童()A.品德B.不良品德C.不能确定D.道德51.下列能代表高成就需要的描述是()A.他宁愿担任专业工作也不愿做企业家 B.他总是因为他的行为承担责任C.他很少依赖外界反馈D.他常常让别人提出问题52.学习者对材料进行提取和利用时,需要()。

A、再认和回忆B、聚类C、分类回忆D、推断53.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A 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B 望梅止渴C蜘蛛织网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54.()决定了教师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A 对象的特殊性B劳动内容 C 劳动方式 D 劳动质量55.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A.学生B.学校C.教师D.校长56.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B.上课C.批改作业D.考试57.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C.都是主体D.都是客体58.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 )A.泰勒B.夸美纽斯C.裴斯塔洛齐D.凯洛夫59.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

A.分层教学B.合作学习C.小班教学D.复式教学60.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A.认识活动B.实践活动C.交往活动D.课堂活动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至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答案填入答题卡。

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刁:( )A.中小学教育 B.社会教育C.成人教育D.家庭教育E.高等教育2.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关系应该是( )A.民主的B.平等的C.对话的D.互动的3.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以外的各种可以用来开发和建设课程的资源,主要有( )A.家庭资源B.社会资源C.校园资源D.自然资源4.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 )A.向学生回归B.向学校回归C.向教师回归D.向教育实践回归5.知觉的特性包括( )A.整体性B.选择性C.恒常性D.间接性E.理解性6.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如( )A.字词B.人名C.时间D.观念E.怎样骑车7.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 )。

A.四书B.文法C.修辞D.辩证法E.论语8.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 )。

A.家庭教育B.道德教育C.班级教育D.学校教育E.社区教育9.结合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殊性,组织教师进修时,一般是( )。

A.以业余为主B.以自学为主C.以长期为主D.以短期为主E.以国外学习为主10..教育目的的功能有( )A.导向功能B.强制功能C.调控功能D.示范功能E.评价功能三、是非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涂“A”错误的在答题卡上涂“B”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养应有特殊而严格的规定。

()2..师生关系就是教与学的关系。

()3.少年期是多事之秋,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少年一定要严加看管。

()4.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知识授受的关系。

()5.、课程目标的确定取决于知识或学科的内容。

()6.“精讲多练”成为我们普遍的教学模式。

()7..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8.教师考核应当客观、公正、准确,充分听取学校各部门、其他教师以及学生的意见。

()9.冯特创立了第一个完整的学习理论。

()10.在个体发展中,无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有意注意。

()11.1885年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表了自已关于记忆的研究()12.学习目标是学生对学习兴趣及结果的期待,达到学习目标学生受到各种强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