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垃圾管理计划

合集下载

船舶垃圾管理计划 培训

船舶垃圾管理计划  培训

船舶垃圾管理计划培训一、前言船舶垃圾管理是船舶运营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的垃圾管理计划能够保护海洋环境,确保航行安全,提升船舶形象。

本文就船舶垃圾管理计划的制定与培训进行探讨。

二、船舶垃圾管理计划的制定1. 法律法规的遵守船舶垃圾管理计划的制定首先要遵守国际海洋环境保护公约及其附则的规定,包括《国际海事组织关于控制船舶垃圾及其他废物排放的国际公约》、《船舶产生的一般垃圾国际公约》等。

此外,还要遵循国内相关法规的要求,制定垃圾处理的具体措施和步骤。

2. 垃圾分类和处理船舶垃圾主要包括厨余垃圾、塑料垃圾、金属垃圾、甲板垃圾、填埋垃圾等。

在制定垃圾管理计划时,应该对这些垃圾进行分类,根据国际海洋环境保护公约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危险垃圾的处理,应该按照专门的要求进行处理,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和安全问题。

3. 垃圾收集、存储和转运船舶垃圾管理计划还应包括垃圾的收集、存储和转运方案。

垃圾需要存放在特定的容器中,定期进行垃圾清理,然后将垃圾转运至指定的处理设施。

在制定这些方案时,需要考虑船舶上的空间限制和安全要求,确保垃圾处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4. 员工培训和管理垃圾管理计划还需要包括员工的培训和管理。

船员应该接受相关的培训,了解垃圾分类和处理的要求,学会使用垃圾处理设施和设备,做好垃圾管理的工作。

另外,船舶管理者也需要对垃圾管理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垃圾管理计划的实施和落实。

5. 审核和修订垃圾管理计划的制定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不断审查和修订。

船舶管理者应通过定期的审查和检查,发现垃圾管理计划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垃圾管理制度的健全和有效。

三、船舶垃圾管理计划的培训1. 培训对象船舶垃圾管理计划的培训对象主要包括船员和船舶管理者。

船员是垃圾管理计划的执行者,需要对垃圾分类、存储、处理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培训。

船舶管理者是垃圾管理计划的监督者和管理者,需要对垃圾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培训。

船舶清理整治实施方案

船舶清理整治实施方案

船舶清理整治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船舶是海上运输的重要工具,但在长时间使用后会产生污染和垃圾积累的问题,影响海洋环境和航行安全。

为了保护海洋环境,保障航行安全,有必要对船舶进行清理整治。

二、清理整治目标。

1. 清理船舶表面污染和垃圾,保持船体清洁。

2. 整治船舶内部设施,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3. 排放废水和废气,减少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三、清理整治内容。

1. 清洁船舶外表。

利用高压水枪和清洁剂对船舶外表进行清洁,包括船体、甲板、船舱等部位,清除污垢和海藻等生物附着物。

2. 清理船舶内部。

对船舶内部设施进行清理,包括机舱、舱室、舱底等部位,清除油污、垃圾和杂物,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3. 处理废水和废气。

对船舶产生的废水和废气进行处理,确保排放符合环保标准,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四、清理整治流程。

1. 制定清理整治计划。

根据船舶情况和清理整治目标制定清理整治计划,明确清理整治内容、流程和责任人。

2. 准备清理设备和物资。

准备高压水枪、清洁剂、防护用具等清理设备和物资,确保清理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实施清理整治。

按照清理整治计划,组织人员进行船舶清理整治工作,确保清洁彻底、设施完好。

4. 检查验收。

对清理整治后的船舶进行检查验收,确保清理整治工作符合要求,达到预期效果。

五、清理整治要求。

1. 安全第一。

在清理整治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环保优先。

在清理整治过程中,要注重环保要求,合理处理废水和废气,减少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3. 彻底清洁。

清理整治工作要彻底,不能留下死角和盲区,确保船舶清洁整洁。

六、清理整治效果评估。

对清理整治后的船舶进行效果评估,包括外表清洁程度、设施运行情况、废水废气排放等方面,确保清理整治效果符合要求。

七、总结。

船舶清理整治是保护海洋环境、保障航行安全的重要工作,需要科学合理地制定方案和实施计划,确保清理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效果达标。

希望船舶管理单位和相关人员能够重视清理整治工作,共同为海洋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船舶垃圾管理计划培训记录

船舶垃圾管理计划培训记录

船舶垃圾管理计划培训记录第一节:背景介绍1.1 船舶垃圾管理计划介绍船舶垃圾在船舶运营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问题,特别是在长时间航行中更是需要良好的管理,以维护海洋环境的清洁和并且避免建立不良的形象。

因此,船舶垃圾管理计划的制定和培训对于保护海洋环境至关重要。

1.2 垃圾种类及来源船舶上产生的垃圾主要分为普通垃圾、船舶垃圾、油污垃圾、特殊垃圾。

普通垃圾如食物残渣、纸张等;船舶垃圾如船舶设备损坏、废旧设备等;油污垃圾如船舶机舱油垢、废油等;特殊垃圾如汞灯管等。

1.3 法规要求国际海洋组织(IMO)的《国际垃圾规则》、《香港国际公约关于回收物处理的管理规定》等文件,详细规定了船舶垃圾的管理要求,船舶及其船员需要遵守相应国际公约和国内相关法规。

第二节:船舶垃圾管理计划的制定2.1 管理责任船舶垃圾管理计划需要明确船舶管理者的责任,包括船长、机务长等负责人需要参与垃圾管理计划的制定及执行。

2.2 垃圾分类和存放船舶垃圾需按照其种类进行分类,分别存放,以免造成交叉污染。

垃圾的存放需要符合国际规定的要求,确保垃圾处置时不会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

2.3 垃圾处置船舶垃圾需要进行合法的处置,需要明确船舶垃圾的收集、存储、处理、运输及管理要求,并确保依法进行处理。

第三节:船舶垃圾管理计划的培训3.1 培训目的通过船舶垃圾管理计划的培训,使船员了解国际和国内相关法规要求、垃圾分类和存放方法、垃圾处理的具体流程,提高船员对于垃圾管理的重视程度,降低船舶垃圾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3.2 培训对象船舶垃圾管理计划的培训对象主要为船员,包括船长、机务长、船员们。

3.3 培训内容(1)国际和国内相关法规要求的介绍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国际垃圾规则》、《香港国际公约关于回收物处理的管理规定》等文件内容的介绍,使船员了解国际和国内相关法规要求,明确船舶所处环境的法律风险。

(2)垃圾分类和存放方法培训中需对垃圾的分类和存放方法进行讲解,使船员熟悉垃圾的分类规则和存放位置,确保良好的垃圾管理。

内河船舶垃圾管理计划

内河船舶垃圾管理计划

内河船舶垃圾管理计划内河是我国航运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内河船舶垃圾的管理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保护内河环境,维护水域生态,我国严格规定了内河船舶垃圾管理计划。

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对内河船舶垃圾管理计划进行阐述。

1. 内河船舶垃圾的种类和构成内河船舶垃圾主要包括船舶生活垃圾、船舶产生的油水、船舶产生的厨余废弃物、船舶生产废弃物等。

这些垃圾的来源比较多样化,而且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如随意丢弃将污染水域生态环境,对渔业捕捞、旅游等造成严重影响。

2. 管理措施和要求为了防止内河船舶垃圾污染,我国推出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和要求。

其主要包括:船舶垃圾的分类、储存、运输和处理等方面进行统一管理,船舶垃圾存放场所必须密闭,防止垃圾飞散或溢出,船舶在航行时必须严格遵守垃圾管理要求。

船舶应该贯彻垃圾零排放的原则,垃圾应该定时清理,切勿随意丢弃。

所有船舶应被配备垃圾管理手册等文献,并填写垃圾管理记录表。

3. 责任分工内河船舶垃圾管理计划要求明确的责任分工,相关部门一定要履行职责,做到责任到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是内河船舶垃圾管理计划的主管单位,可以组织急救、垃圾处理和预警工作。

各个航运企业负有对垃圾落实控制、管理和处罚的职责,需要建立科学严密的管理体系,提高员工的意识。

4. 效果评估为了更好的贯彻内河船舶垃圾管理计划,必须定时反馈、宣传、总结和评估相关工作成果。

要通过定期检查、宣传教育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垃圾管理的效果,推动相关管理工作向更高层次和更广领域发展。

总之,内河船舶垃圾管理计划是维护内河环境、保护水域生态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关部门和航运企业必须共同努力,做好船舶垃圾管理工作。

只有保护好我们的内河环境,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船舶垃圾管理计划(标准版)

船舶垃圾管理计划(标准版)

船舶垃圾管理计划(内河船舶适用)船 名:………………………………………………………… 船 籍 港:…………………………………………………………前 言1.本“计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编写。

2. 本“计划”的目的旨在指导船员正确管理和处置船舶垃圾,防止船舶垃圾污染水域,保护水域环境。

3. 本船全体船员应严格按本“计划”的要求,认真管理和处置船舶垃圾,防止船舶垃圾污染水域。

4. 本“计划”供本船船员在船上使用。

船 舶 概 况 船舶种类船舶识别号船体材料建造厂建造年月总长型宽型深总吨航速定员核定航区乘客定额所有人经营人目录第一章管理要求 (5)第二章《船舶垃圾管理计划》实施人员及职责 (6)第三章船舶垃圾分类及说明 (9)第四章船舶垃圾管理与处置的原则 (11)第五章船舶垃圾的收集和处置 (13)第六章发生垃圾污染事故时的应急反应 (15)第七章培训、教育与演习 (16)附录 (17)第一章管理要求1 船上应设置符合格式要求的垃圾告示牌并张贴在明显的位置。

2 垃圾管理计划应被船员所了解和熟悉。

3 《垃圾记录簿》的记录。

3.1 每次排放操作,均要记录在《垃圾记录簿》上并签字,每页用完后,需要船长签字。

3.2每次排放至港口接收设施或接收船舶,须在垃圾记录簿中填写垃圾接收日期、时间、港口接收设施或接收船舶的名称、垃圾的分类、每类垃圾的估算量(以立方米计)。

3.3 《垃圾记录簿》应作为文件存放在船上便于检查所需,并从最后一则记录日期起在船上保存两年。

3.4 垃圾因意外或其他异常情况排放或落失水域时,应在《垃圾记录簿》中记录该排放或落失水域时的日期、时间、港口或船位(经纬度和水深)、原因、种类和估算量,以及为防止和尽量减少该排放或意外落失业已采取的合理措施和大致说明。

船舶垃圾管理计划培训

船舶垃圾管理计划培训

船舶垃圾管理计划培训一、前言船舶垃圾管理是保护海洋环境和预防海洋污染的重要举措。

为了有效管理船舶垃圾,保护海洋环境,国际海事组织(IMO)于1988年颁布了《国际海洋垃圾污染防治公约》,并于2013年1月1日通过了《船舶垃圾管理计划》(Garbage Management Plan),严格规定了船舶垃圾的管理和处理措施。

根据IMO的规定,所有船舶都需要制定并严格执行船舶垃圾管理计划。

船员必须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教育,熟悉船舶垃圾的种类、特性、处理方法,掌握相关规定和流程,确保船舶垃圾得到合理的处理和处置。

为了加强船员的船舶垃圾管理意识,提高船员的垃圾管理能力,本培训课程将就船舶垃圾管理计划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介绍,包括船舶垃圾的分类和特性、处理和处置方法、相关法规和规定等。

通过本培训,希望能够提高船员的垃圾管理水平,确保船舶垃圾得到合理处理,保护海洋环境,履行良好的社会责任。

二、船舶垃圾管理计划概述船舶垃圾管理计划是指为了有效管理船舶垃圾,减少或消除对海洋环境的污染,防止船舶垃圾对航行安全和船舶正常操作造成的干扰,必须依据《国际海洋垃圾污染防治公约》的要求制订的一套具体制度和措施。

船舶垃圾管理计划的内容包括船舶上产生的各类垃圾的分类和管理方法、垃圾的存放和处理处置方法、垃圾的登记和报告程序、相关设备和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等。

根据IMO《船舶垃圾管理计划》的规定,任何排放垃圾的船舶都必须制定船舶垃圾管理计划,并确保船员熟悉并严格执行计划内容。

船舶垃圾主要包括船舶上产生的固体垃圾、液体垃圾和危险货物垃圾,对这些垃圾的管理和处理过程都有详细的规定和程序。

除了IMO的规定外,一些地区和国家还会依据自己的环保法律法规对船舶垃圾管理计划进行细化和补充,船员需要根据具体的地域和航线了解相关的规定和要求,制订符合当地标准的船舶垃圾管理计划。

三、船舶垃圾的分类和特性1. 固体垃圾船舶上产生的固体垃圾包括食物残渣、厨房垃圾、包装材料、废纸箱等。

新版船舶垃圾管理培训计划

新版船舶垃圾管理培训计划

新版船舶垃圾管理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船舶垃圾管理是船舶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船员对船舶垃圾管理的重视和认识,落实国际海洋环境保护公约(MARPOL)附件V的要求,制定船舶垃圾管理培训计划,提高船舶垃圾管理技能,维护海洋生态环境。

二、培训对象本培训面向全体船员,包括船长、海员、技术人员等,要求全员参加培训并通过考核。

三、培训内容1. 船舶垃圾种类和来源- 介绍船舶垃圾的种类和来源,包括可燃垃圾、非可燃垃圾、有害垃圾等。

2. 国际海洋环境保护公约(MARPOL)附件V的要求- 讲解MARPOL附件V对船舶垃圾管理的要求,包括禁止将垃圾丢弃入海、要求压缩和储存垃圾等。

3. 船舶垃圾处理设备操作- 对船舶垃圾处理设备的使用和操作进行培训,包括垃圾粉碎机、压缩机、焚烧炉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 垃圾管理计划和记录- 介绍船舶垃圾管理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包括定期清理垃圾、垃圾记录的填写和保留等。

5. 应急情况处理- 对船舶垃圾意外泄漏或污染海洋环境的应急处理方法进行培训,包括遇到垃圾泄漏如何及时处理、向船舶管理机构报告等。

四、培训方法1. 理论培训- 利用课堂教学、教材讲解等方式进行船舶垃圾管理相关知识的传授和讲解。

2. 实操培训- 利用船舶垃圾处理设备进行实际操作演练,加强船员对设备的使用和操作技能。

3. 视频培训- 利用专业的培训视频进行船舶垃圾管理技能的训练,让船员通过视频学习和模拟操作加深理解。

四、培训考核1. 理论考核- 通过笔试等方式对船员对船舶垃圾管理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

2. 实际操作考核- 对船员进行船舶垃圾处理设备的操作技能进行实际操作考核。

3. 综合考核- 对船员在应急情况下处理船舶垃圾污染的应急处置能力进行综合考核。

五、培训实施时间本培训计划定期进行,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具体实施时间根据船舶管理机构和船舶垃圾管理要求确定。

六、培训效果评估1. 学员考核结果- 对通过培训的学员进行考核评分,对未通过的学员进行补充培训和再次考核。

新版《船舶垃圾管理计划》

新版《船舶垃圾管理计划》

前言Introduction1.本计划是根据《经1978年议定书修订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以下称73/78防污公约)附则V1995年修正案第9条规定的要求编写的。

This plan is develop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regulation 9 of Annex V, as amended in 1995,of the protocol of 1978 relating to the 1973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pollution from ships (hereinafter called MARPOL 73/78) regulatory requirements.2.本“计划”包括了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垃圾管理计划编制指南”所要求的全部资料和操作程序。

This plan contains all information and procedures stated in Guidelin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arbage management plan adop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3.本计划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州海事局批准。

This plan has been approved by Guangzhou Maritime Safety Administr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4.本“计划”是为本船船员在船上使用。

以船员使用的工作语言编写。

This plan is provided for shipboard crew members to use and developed in crew’s working language.5.本船全体船员应严格按本“计划”有效地管理垃圾,防止水域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舶垃圾管理计划
1.5全体船员职责
(1)严格遵守《垃圾管理计划》的要求;
(2)认真参加《垃圾及管理计划》的培训和演习;
(3)船舶发生垃圾污染事故时,按大副指令参加应急处理工作。

2.船舶垃圾管理原则及减少垃圾的措施
2.1本船垃圾采取分类收集和储存,按不同要求加工和处理;
2.2本船垃圾在船舶离港前尽可能申请港方接受处理,尽量减少在海上的排放量;
2.3本船在海上排放处理垃圾时,严格遵守《73/78防污公约》附则V的规定;
2.4进行垃圾处理作业时,按要求如实填写《垃圾记录簿》;
2.5全体船员尽量少带容易产生垃圾的物品上船;
2.6尽量选用可降解的包装袋和可重复使用的容器包装或储存物品,以便减少垃圾的产生量;
2.7尽可能选用重复使用的盖布、垫板、衬板和填充材料;
2.8在港内卸货、修船时,产生的垫舱物料和修船垃圾,应及时送往港口接收设施。

3.发生垃圾污染事故时的反应
3.1当发生垃圾污染事故时,应及时采取控制、回收等措施,减少污染;
3.2船长或大副及向主管机关报告,内容主要包括:
(1)船名/呼号
(2)船籍港
(3)日期和时间
(4)船舶位置
(5)发生垃圾污染情况、垃圾种类及估计量
(6)原因
(7)采取应急措施
(8)船舶所有人/经营人
4.垃圾收集程序
4.1收集容器
4.1.1船上设有桶、袋、箱、三种分别有明显标记区别,用于收集不同类型垃圾用的容器;
(a)“红色”标记的容器用于收集塑料和混有塑料制品的垃圾
(b)“绿色”标记的容器用于收集食品废弃物
(c)“兰色”标记的容器用于收集能在海上处理的垃圾
4.1.2收集垃圾用的容器分放在餐厅、厨房、卫生间、盥洗室、船员生活走廊、机舱和
甲板等处所;
4.1.3垃圾收集管理人员应及时将各收集点的容器排空或收集按不同类型分别送往加工点、短期储存点或长期储存点。

4.2收集程序
4.2.1塑料垃圾(包括混有塑料的其它垃圾)全部留存在船上,到港后送往港口接收设
施处理;
4.2.2含油抹布和已经污染的破布送焚烧炉焚烧或到港后送往港口接收设施处理;
4.2.3对带有病菌的食品废弃物及其用具与其它垃圾分开储存并妥善保存,到港后按照
接收国法律规定送往港口接收设施处理。

5.船上垃圾处理程序
5.1.1船上的厨房设置粉碎机一台,用于粉碎食品废弃物,由厨工负责管理使用;
5.1.2本船装置一台一型焚烧炉,用于焚烧纸及其制品、浸油破布、塑料等容易燃烧的
垃圾。

5.2粉碎加工处理
5.2.1食品废弃物,当船舶在距最近陆地3海里以外并且不在特殊区域内、经粉碎机粉碎,通过网眼不大于25mm的筛子排放入海;
5.2.2船舶在禁止排放区时,经粉碎或磨碎的垃圾,排入一个储存柜,不能排入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也不能储存在含有油污水的舱底或油舱内。

5.3压实处理
5.3.1为便于储存、易于输送到港口接收设备或在海上排放,对可压实的垃圾应在在船上进行压实处理;
5.3.3各种垃圾压实方案例于附件四
5.3.4未磨碎的塑料,纤维板的纸板,体积大的货物容器和厚金属件,含有压力的容器等垃圾不能压实。

5.4焚烧处理
5.4.1纸及其制品、浸油破布、塑料等容易燃烧的垃圾,可在船上焚烧炉内焚烧处理;
5.4.2各种垃圾焚烧选择例于附件三;
5.4.3在港口用焚烧炉焚烧垃圾需要得到港口有关主管部门许可;
5.4.4焚烧在排气中产生有毒气体的塑料垃圾时,应在能承受高温的焚烧炉中进行焚烧;
5.4.5对含有重金属或其它有毒残余物的灰渣,暂时存留在船上,送往港口接收设施处理,不得直接排放入海。

大副:孙志国
2010年6月13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