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材目录鲁教版五四制

合集下载

最新最全鲁科版物理(五四制)九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最新最全鲁科版物理(五四制)九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3.有些化纤布料做成的衣服穿在身上很容易 脏,主要是因为化纤布料容易发生_摩__擦__起__电__ 现象而吸引细小的灰尘。
4.有A、B、C三个用丝线悬吊着的小球,相互 作用情况如图: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若A带正电,则C一定带正电 B.若A带负电,则C一定带正电 C.若B带正电,则A一定带正电,C一定带负电 D.A、B一定带同种电荷,C则可能不带电
想想做做
利用发光二极 管判断电流的方向
发光二极管是一种电子元件,简称LED。它的两 根引脚中较长的为正极。当电流由正极经过LED流向 负极时,LED发光,表明它处于导通状态;反之,电 流不能从负极流向正极,LED不会发光。所以,根据 其发光与否可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及电流的方 向。
请你将LED接入某电路中,闭合开关,观察LED 是否发光,判断电路中电流的方向。
怎样连接,可以控制灯泡?
这样连接对吗?
短路
这样连接对吗?
断路
正确连接方法
通路
怎样正确连接电路?此时电流是怎样形成的?
看谁最先连好电路使灯泡发光! 连接过程中,
开关一定要断开
禁止用导线把电池的两 极直接连起来!
一.电 流 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闭合开关,小灯泡持续发光,表明有电荷 持续流过小灯泡。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原子 (不带电)
元电荷: 电子所带的电荷量
e =1.6 x 10-19
常见带电体所带电荷量都是e的整数倍。
二、电荷间的作用规

摩擦起电原理
不同物体的原子核
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当两个物体摩擦时,哪一 个物体原子核束缚电子的 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 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 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 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初中数学鲁教版五四制课本目录

初中数学鲁教版五四制课本目录

初中数学鲁教版五四制课本目录六年级上册(初一上)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展开与折叠3截一个几何体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1有理数2数轴3绝对值4有理数的加法5有理数的减法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7有理数的乘法8有理数的除法9有理数的乘方10科学记数法…1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2近似数13用计算器进行运算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1用字母表示数2代数式3整式4合并同类项5去括号…6整式的加减7探索与表达规律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综合与实践制作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容器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1等式与方程…2解一元一次方程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综合与实践探寻神奇的幻方总复习题六年级下册(初一下)第五章基本平面图形1线段、射线、直线2比较线段的长短3角4角的比较5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六章整式的乘除1同底数幂的乘法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3同底数幂的除法4零指数幂与负整数指数幂5整式的乘法6平方差公式.。

.。

7完全平方公式8整式的除法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综合与实践设计自己的运算程序第七章相交线与平行线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3平行线的性质4用尺规作角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八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数据的收集2普查和抽样调查3数据的表示4统计图的选择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综合与实践关注人口老龄化第九章变量之间的关系1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2用表达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3用图象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

回顾与思考复习题总复习题七年级上册(初二上)第一章三角形1 认识三角形2 图形的全等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4 三角形的尺规作图5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二章轴对称1 轴对称现象2 探索轴对称的性质3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4 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三章勾股定理1 探索勾股定理2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3 勾股定理的应用举例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四章实数1 无理数2 平方根3 立方根4 估算5 用计算器开方6 实数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五章位置与坐标1 确定位置2 平面直角坐标系3 轴对称与坐标变化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六章一次函数1 函数2 一次函数3 一次函数的图象4 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5 一次函数的应用回顾与思考复习题七年级下册(初二下)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 二元一次方程组2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3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4 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5 三元一次方程组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综合与实践哪一款“套餐”更合适?第八章平行线的有关证明1 定义与命题2 证明的必要性3 基本事实与定理4 平行线的判定定理5 平行线的性质定理6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九章概率初步1 感受可能性2 频率的稳定性3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十章三角形的有关证明1 全等三角形2 等腰三角形3 直角三角形4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5 角平分线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十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 不等关系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 不等式的解集4 一元一次不等式5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6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综合与实践生活中的“一次模型”总复习题八年级上册(初三上)第一章因式分解1因式分解2提公因式法3公式法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二章分式与分式方程1认识分式2分式的乘除法3分式的加减法4分式方程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三章数据的分析1平均数2中位数与众数3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4数据的离散程度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综合与实践哪个城市夏天更热第四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1图形的平移2图形的旋转3中心对称4图形变化的简单应用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五章平行四边形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3三角形的中位线4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综合与实践平面图形的镶嵌总复习题八年级下册(初三下)第六章特殊平行四边形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2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3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七章二次根式1 二次根式2 二次根式的性质3 二次根式的加减4 二次根式的乘除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八章一元二次方程1 一元二次方程2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3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4 用分解因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5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6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九章图形的相似1 成比例线段2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3 相似多边形4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5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6 黄金分割7 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8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9 利用位似放缩图形综合与实践制作视力表综合与实践直觉的误导总复习题附:标准对数视力表中的“E”形图九年级上册(初四上)第一章反比例函数1反比例函数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综合与实践能将矩形的周长和面积同时加信吗一19 第二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1锐角三角函数2 30", 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3用计算器求锐角的三角函数值4解直角三角形5三角函数的应用6利用三角函数测高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综合与实践设计述阳篷第三章二次函数1 对函数的再认识2 二次函数3二次函数y=ar的图象与性质4二次函数y=ar'+bx+c的图象与性质5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6二次西数的应用7二次函数与元二次方程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综合与实践拱桥形状设计第四章投影与视图1投影2视图回顾与思考复习题总复习题九年级下册(初四下)第五章圆1圆2圆的对称性3垂径定理4圆周角和國心角的关系5确定圆的条件6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7切线长定理8正多边形和圆9弧长及扇形的面积10圆锥的侧面积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六章对概率的进一步认识1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2生活中的概率3用频率估计概率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综合与实践哪种方式更合算综合与实践统计活动一视力的变化综合与实践折纸与数学总复习题。

鲁教五四学制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 运动和静止

鲁教五四学制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 运动和静止

教学设计鲁科版初三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运动和静止》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鲁科版初三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的第一节,本节课内容较少,内容包括机械运动、参照物的概念以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重点是机械运动,认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难点是利用参照物来描述运动;学生对我们平时说的运动和静止观点有些根深蒂固,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不容易理解,也是这节课的难点,需要老师多举贴近生活的事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展他们的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教材中首先出示了一组有趣的图片,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列举了许多机械运动的例子,说明了运动的普遍性;通过课文内容使学生体验类似的场景,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介绍了参照物的概念.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结合身边实例通过分析思考,理解运动物体的共同特点:即它们位置的改变,掌握机械运动的概念,通过学生简单的实验及对实验的分析,说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进而理解参照物的概念,并能根据指定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会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参照物,获得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一节看似简单,但它却深深影响运动、运动和力、机械能的学习,因而理解本节的内容对后面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刚接触物理,本节课是学生系统学习和研究物理的第一步,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有强烈的活动和探究欲望,但初中生的认识感性多于理性,他们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形象思维,而运动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在生活中运动随处可见,学生非常熟悉,但大都停留在感性认识基础上,如何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科学地描述运动,学生还未接触到。

可以说学生对运动的认知是肤浅的,表面化的。

如:乘坐车辆就经常出现判断上的错误。

对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更是难于理解,因此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直观形象的去感受分析,降低理解的难度。

基于以上分析,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1、知道自然界中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一章 电流和电路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鲁教版五四制初中九年级上册物理学案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一章 电流和电路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鲁教版五四制初中九年级上册物理学案

第十一章《电流和电路》知识梳理知识点一:两种电荷考点1.摩擦起电:“强得弱失”例1、甲、乙两种干燥的绝缘物体,甲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强.将它们相互摩擦后分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得到了电子带负电B.甲失去了电子带正电C.甲、乙靠近会相互吸引D.甲、乙靠近会相互排斥变式训练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甲、乙两个轻小物体,结果甲被排斥,乙被吸引,由此我们可以判定()A.甲带正电,乙带负电B.甲带负电,乙带正电C.甲带负电,乙不带电或带正电D.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负电2、如图所示,把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撕开许多细丝,用干燥的手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X开了,细丝X开的原因是()A.大气压的作用B.静摩擦的作用C.分子间有斥力D.同种电荷互相排斥3、下列现象中,由于摩擦起电造成的是()A.演奏二胡时,琴弓的弓毛与琴弦摩擦产生声音B.冬天手冷时,双手摩擦会使手变暖和C.干燥的天气里脱毛衣,会听到轻微的噼啪声D.钢针沿磁体摩擦几下,钢针能吸引铁屑例1、A、B、C三个轻质小球,已知A带负电,A和B互相吸引,C和A互相排斥,则()A.B一定带正电,C带负电B.B可能不带电,C带负电C.B可能带正电,C带正电D.B一定不带电,C带正电变式训练“若吸引有两种情况,若排斥只有一种情况”1、一个轻质小球靠近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时,它们相互吸引,则这个小球()A.一定不带电B.一定带负电C.一定带正电D.可能不带电2、用一根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轻质小球,两者互相排斥,可判定()A.小球一定带正电B.小球一定不带电C.小球一定带负电D.小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例1、现有一根玻璃棒,不知其是否带电,请简要写出几种判断方法(1)用玻璃棒靠近轻小物体(如通草球),若吸引,说明玻璃棒带电.若不吸引,说明玻璃棒不带电.(2)用玻璃棒靠近带电体,若相互排斥,说明玻璃棒带同种电荷;若相互吸引,说明玻璃棒带异种电荷;若没有吸引或排斥现象,说明玻璃棒不带电.(3)将玻璃棒与验电器上的金属球接触;若金属箔出现X角,则说明玻璃棒带电;若金属箔没有出现X角,则说明玻璃棒不带电变式训练1、用化纤布料做成的衣服穿在身上,很容易吸附灰尘.其主要原因是化纤布料经摩擦后容易_____,因而会_____细小尘土使衣服变脏.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___电,靠近碎纸片时,会发现碎纸片会被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_最新五四制鲁教版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_最新五四制鲁教版

第六节机械效率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总-W额=ηW总
斜面:W有用= Gh
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公式:W额= W总-W有用=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
斜面:W额=f L
3、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
公式:W总=W有用+W额=FS= W有用/η
斜面:W总= fL+Gh=FL
4、机械效率:①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②公式:
斜面:
定滑轮:
动滑轮:
滑轮组
③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

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某滑轮机械效率为60%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60% 。

④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5、机械效率的测量:
第十章机械能及其转化
第一节动能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决定其大小的因素:物体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第二节势能1.重力势能:
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决定其大小的因素:物体质量越大、举得越高,势能就越大2.弹性势能:
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

决定其大小的因素:物体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最新部编鲁教版五四制初中物理(初四)九年级下册电子课本教材(35页)

最新部编鲁教版五四制初中物理(初四)九年级下册电子课本教材(35页)

目 录 (1)第一节..磁现象 (2)第二节..电生磁 (9)第三节..电磁铁 (12)第四节..电动机 (17)第五节..磁生电 (20)第六节..发电机 (23) (29)第一节..电..话 (30)第二节..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 (34)第三节..无线电通信 (37)第四节..现代通信 (42) (49)第一节..温..度 (50)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55)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60)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65) (71)第一节..物质的分子构成 (72)第二节..分子热运动 (74)第三节..内能及其改变 (78)第四节..比热容 (81)第五节..热..机 (85)第六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90) (96)第一节..能..源 (97)第二节..核..能 (100)第三节..太阳能 (104)第四节..能源革命 (108)第五节..能源与环境 (109)电磁现象第十六章中国,上海。

一条高架轨道上,列车疾驶而来,转瞬而去,像传说中的神龙一样。

坐在车厢里向外望去,工厂、楼房、田野,向后飞逝,眨眼间便退出了视野。

它,就是会“飞”的列车——有“零高度飞行器”美誉的磁浮列车。

如果说汽车的出现让人们的短途出行变得舒适而快捷,火车的发明让人们的长途旅行不再无奈,那么,磁浮列车的问世则彻底改变了人们对车的认识:车,也可以不用车轮跑,而是“飞”。

磁浮列车是电磁理论应用的又一辉煌成就。

在未来的社会中,电磁理论应用的成就将会更加辉煌。

第一节 磁现象观察基本的磁现象图16-1-1的一组实验演示了基本的磁现象。

做一做,并与其他同学交流。

图16-1-1 基本的磁现象磁性 磁极在2 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发现了天然磁铁矿石吸铁的现象。

物体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做磁性(magnetism ),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magnet )。

人类最先认识的天然磁铁矿石属于天然磁体,后来又学会了制造人造磁体。

最新最全鲁科版物理(五四制)九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最新最全鲁科版物理(五四制)九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发光二极管是一种电子元件,简称LED。它的两 根引脚中较长的为正极。当电流由正极经过LED流向 负极时,LED发光,表明它处于导通状态;反之,电 流不能从负极流向正极,LED不会发光。所以,根据 其发光与否可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及电流的方 向。 请你将LED接入某电路中,闭合开关,观察LED 是否发光,判断电路中电流的方向。
二、电荷间的作用规 律 验电器验电
电荷量:电荷的
多少,简称电荷。
电荷的单位:库仑,
简称库,符号是C。
二、电荷间的作用规 律 想想议议
你能解释一下“怒发冲冠”现象吗?
二、电荷间的作用规 律 电子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孙发现了比原 子小得多的带负电的粒子——电子。
(带负电) 电子
原子 (不带电)
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
相连,可以防雷。
三、静电的应用和防 护 避雷针在生活中的应用
高压输电铁塔最 上面有两条防雷的导 线
现代建筑上的避雷针
我国古代建筑上的 龙角形铁制装饰物(镇 龙)
本课小 结 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静电现象
1)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2)经摩擦过的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的,人们就说它带 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2.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静电的应用和防护
随堂练习
1.丝绸与玻璃棒摩擦后,玻璃棒带_____ 正 电; 负 电。 丝绸带_____
2.有A与B两个带电体,若A与B相互排斥,而 负 A又与带正电的C相互吸引,那么A一定带 吸引 ____电 ,B与C一定能相互 _______。 3.有些化纤布料做成的衣服穿在身上很容易 摩擦起电 脏,主要是因为化纤布料容易发生_________ 现象而吸引细小的灰尘。

初中数学鲁教版五四制课本目录

初中数学鲁教版五四制课本目录

初中数学鲁教版五四制课本目录六年级上册(初一上)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展开与折叠3截一个几何体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1有理数2数轴3绝对值4有理数的加法5有理数的减法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7有理数的乘法8有理数的除法9有理数的乘方10科学记数法…1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2近似数13用计算器进行运算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1用字母表示数2代数式3整式4合并同类项5去括号…6整式的加减7探索与表达规律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综合与实践制作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容器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1等式与方程…2解一元一次方程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综合与实践探寻神奇的幻方总复习题六年级下册(初一下)第五章基本平面图形1线段、射线、直线2比较线段的长短3角4角的比较5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六章整式的乘除1同底数幂的乘法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3同底数幂的除法4零指数幂与负整数指数幂5整式的乘法6平方差公式。

.。

7完全平方公式8整式的除法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综合与实践设计自己的运算程序第七章相交线与平行线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3平行线的性质4用尺规作角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八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数据的收集2普查和抽样调查3数据的表示4统计图的选择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综合与实践关注人口老龄化第九章变量之间的关系1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2用表达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3用图象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

回顾与思考复习题总复习题七年级上册(初二上)第一章三角形1 认识三角形2 图形的全等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4 三角形的尺规作图5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二章轴对称1 轴对称现象2 探索轴对称的性质3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4 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三章勾股定理1 探索勾股定理2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3 勾股定理的应用举例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四章实数1 无理数2 平方根3 立方根4 估算5 用计算器开方6 实数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五章位置与坐标1 确定位置2 平面直角坐标系3 轴对称与坐标变化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六章一次函数1 函数2 一次函数3 一次函数的图象4 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5 一次函数的应用回顾与思考复习题七年级下册(初二下)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 二元一次方程组2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3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4 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5 三元一次方程组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综合与实践哪一款“套餐”更合适?第八章平行线的有关证明1 定义与命题2 证明的必要性3 基本事实与定理4 平行线的判定定理5 平行线的性质定理6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九章概率初步1 感受可能性2 频率的稳定性3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十章三角形的有关证明1 全等三角形2 等腰三角形3 直角三角形4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5 角平分线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十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 不等关系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 不等式的解集4 一元一次不等式5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6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综合与实践生活中的“一次模型”总复习题八年级上册(初三上)第一章因式分解1因式分解2提公因式法3公式法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二章分式与分式方程1认识分式2分式的乘除法3分式的加减法4分式方程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三章数据的分析1平均数2中位数与众数3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4数据的离散程度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综合与实践哪个城市夏天更热第四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1图形的平移2图形的旋转3中心对称4图形变化的简单应用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五章平行四边形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3三角形的中位线4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综合与实践平面图形的镶嵌总复习题八年级下册(初三下)第六章特殊平行四边形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2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3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七章二次根式1 二次根式2 二次根式的性质3 二次根式的加减4 二次根式的乘除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八章一元二次方程1 一元二次方程2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3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4 用分解因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5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6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九章图形的相似1 成比例线段2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3 相似多边形4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5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6 黄金分割7 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8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9 利用位似放缩图形综合与实践制作视力表综合与实践直觉的误导总复习题附:标准对数视力表中的“E"形图九年级上册(初四上)第一章反比例函数1反比例函数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综合与实践能将矩形的周长和面积同时加信吗一19 第二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1锐角三角函数2 30”, 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3用计算器求锐角的三角函数值4解直角三角形5三角函数的应用6利用三角函数测高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综合与实践设计述阳篷第三章二次函数1 对函数的再认识2 二次函数3二次函数y=ar的图象与性质4二次函数y=ar'+bx+c的图象与性质5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6二次西数的应用7二次函数与元二次方程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综合与实践拱桥形状设计第四章投影与视图1投影2视图回顾与思考复习题总复习题九年级下册(初四下)第五章圆1圆2圆的对称性3垂径定理4圆周角和國心角的关系5确定圆的条件6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7切线长定理8正多边形和圆9弧长及扇形的面积10圆锥的侧面积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六章对概率的进一步认识1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2生活中的概率3用频率估计概率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综合与实践哪种方式更合算综合与实践统计活动一视力的变化综合与实践折纸与数学总复习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教材目录(鲁教版五四制)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材
走进物理
第一节有趣有用的物理第二节走进实验室
第三节向科学家一样探究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一节运动和静止
第二节运动的快慢
第三节测平均速度
第二章声现象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二节声音的特性
第三节声的利用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第三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传播
第二节光的反射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第四节光的折射
第五节光的色散
第六节看不见的光
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一节透镜
第二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三节生活中的透镜
第四节眼睛和眼镜
第五章质量和密度
第一节质量极其测量
第二节密度
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四节密度与社会生活
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
第六章力和运动
第一节力及其作用效果第二节弹力弹簧测力计第三节重力
第四节二力平衡
第五节摩擦力
第六节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第七章压强
第一节压强
第二节液体压强
第三节连通器
第四节大气压强
第五节流体压强
第八章浮力第一节浮力
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
第三节浮力的利用
第九章简单机械功
第一节杠杆
第二节滑轮
第三节功
第四节功率
第五节功的原理
第六节机械效率
第十章机械能及其转化
第一节动能
第二节势能
第三节机械能及其转化
第四节水能和风能
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材
第十一章电流和电路第一节电荷摩擦起电第二节电流和电路第三节串联和并联第四节电流的测量
第五节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第十二章电压和电阻
第一节电压
第二节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第三节电阻
第四节变阻器
第十三章欧姆定律
第一节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第二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第三节测量电阻*第四节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第十四章电功率
第一节电能
第二节电功
第三节电功率
第四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第五节焦耳定律
第十五章安全用电
第一节家庭电路
第二节探究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第三节防止触电
九年级下册物理教材
第十六章物理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磁现象
第二节电生磁
第三节电磁铁
第四节电动机
第五节磁生电
第六节发电机
第十七章电磁波
第一节电话
第二节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
第三节无线电通信
第四节现代通信
第十八章物态变化
第一节温度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第十九章热和能
第一节物质的分子构成
第二节分子热运动
第三节内能及其改变
第四节比热容
第五节热机
第六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第二十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能源
第二节核能
第三节太阳能
第四节能源革命
第五节能源与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