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概述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概述参考文本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概述参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概述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什么是继电保护装置?答:当电力系统中的电力元件(如发电机、线路等)或电力系统本身发生了故障危及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时,能够向运行值班人员及时发出警告信号,或者直接向所控制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以终止这些事件发展的一种自动化措施和设备,一般通称为继电保护装置。
2.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任务是什么?答: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1)当被保护的电力系统元件发生故障时,应该由该元件的继电保护装置迅速准确地给脱离故障元件最近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使故障元件及时从电力系统中断开,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电力系统元件本身的损坏,降低对电力系统安全供电的影响,并满足电力系统的某些特定要求(如保持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等)。
(2)反应电气设备的不正常工作情况,并根据不正常工作情况和设备运行维护条件的不同(例如有无经常值班人员)发出信号,以便值班人员进行处理,或由装置自动地进行调整,或将那些继续运行会引起事故的电气设备予以切除。
反应不正常工作情况的继电保护装置允许带一定的延时动作。
浅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 3 ) 速动性 。是指保护装置应尽可能快地切除短路故障 。缩短切 除故障的时间 以减轻短路电流对电气设备的损坏程度 , 加快系统电压的 恢复 , 从而 为电气设备 的 自 启动创造 了有利条件 , 同时还提高了发电机 并列运行 的稳定性 。 ( 4)可靠性 。保护装置如不能满足可靠性的要求 ,反而会成为扩 大事故或直接造成故障的根源 。 为确保保护装置动作的可靠 性 , 必须确 保保护装置的设计原理 、 整定计算、 安装调试正确无误 ; 同时要求组成 保护装置的各元件的质量可靠 、 运行 维护得 当、系统简化有效 , 以提高 保护的可靠性。
远近 。
二 、继 电保 护 的 要 求
( 1 ) 保护方式 :电流过 负荷保 护、过 电流保 护、电流速断保护、 电流方 向保护 、 低 电压保护 、 过 电压保护 、电流闭锁电压 速断保 护、 差 动保护 、距离保护 、高频保护 、瓦斯保护等 。 ( 2)基本要求 :选择性 、快速性 、灵敏性 、可靠性 。1 )选择性 : 可 以通过 正确地整定 电气量的动作值 和上下级保护 时限来达到互相 配 合 。一般上下级保护的时限差取 0 . 3 ~ 0 . 7 s 。2)快速性 :快速切 除故 障 , 可 以把故障部份控制在尽可能轻微的状态 , 减少 系统电压 因短路故 障而 降低 的时间 ,提高 电力系统运行 的稳定性 。3 ) 灵敏性 : 是指继 电保护 对其保护范 围内故 障的反 映能力 。4 ) 可靠性 :是指需动作时不拒动 , 不需要动作时不误动 ,这是继电保护装置正确工作的基础。
三 、继 电器 分 类
( 1 ) 电磁型 电流互感器 。电流线 圈绕在铁芯上 ,当电流 大于某一 值时 ,可使可动舌片克服弹簧的拉力转动 ,使接点接通 ,继电器动作。 继电器的动作电流 : 能使 电流继 电器开始 动作 的最小 电流。 ( I D Z) 继 电 器的返 回电流 :使继 电器可动触 点开始返 回原位 的最大电流 。( I F H) 返回系数 : 返 回电流降以动作电流 。 K F H = I F H / I D Z , 过流继 电器返 回系 数总是小于 1 ,要求在 0 . 8 5 ~ 0 . 9之 间,电流互感器在二次侧必须有一点 接地 , 目的是 防止两侧绕组 的绝缘击穿后一次高 电压引入二次 回路造成 设备与人身伤害。同时 ,电流互感器也 只能有一点接地 , 如果有两点接 地 ,电网之间可能存在的潜电流会引起保护等设 备的不正确动作。 ( 2)瓦斯继电器。 目前用得较多的为 Q J 1 — 8 0型复合式瓦斯继 电 器。轻瓦斯保护— — 开 口杯 。重瓦斯保护— — 挡板 。要点 :接跳 闸 的触点用双干簧触点串联 , 提高触点的抗 干扰性 。 ( 重 瓦斯 ) 。 轻瓦斯主 要反映在运行或者轻微故障时由油分解 的气体 上升人瓦斯继电器 , 气压 使油面下降 , 继 电器 的开 口杯随油面落下 , 轻瓦斯干簧触点接通发 出信 号, 当轻瓦斯 内气 体过多时 , 可以由瓦斯继 电器 的气嘴将气体放 出。 重 瓦斯 主要反映在变压器严重内部故障( 特别是匝 间短路等其他变压器保 护不能快速动作的故障 ) 产生的强烈气体推动油流冲击挡板 , 挡板上 的 磁铁 吸引重瓦斯干簧触点 ,使触点接通而跳闸。 ( 3) B C H一 2型差动继电器。变压器差动保护能对变压器 内部故障 和一 、二次 引出线 。上 的短路故 障起 到保护作用 。构成差动保护 的主要 元件 是差动继电器 。B C H 一 2型差动继电器优点 :躲避电力变压器励磁 涌流的性能较好 , 同时提高 了保护装置躲避外部短路时暂态不平衡 电流 的性 能。1)两个衡绕组的作用 :正常运行时 ,WC 中会有不平衡 电流 流过 , 平衡绕组接人后 , 使不平衡 电流得到补偿 ,二次绕组 V 2内几乎 没有不 平衡 电流感 应电势 ,提高了保护 的可靠性 。WC 、WP 1 、wP 2 三 个绕组 绕向相同的原因 :区内故 障时 ,三个绕组 产生的磁通方 向一致 , 增加继 电器 动作的安匝数 ,提高了保 护装 置的灵 敏度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2、消弧线圈的感性电流能起到补偿接地故障时的容性电流,使 接地故障电流减少。补偿有三种不同的运行方式:欠补偿、全 补偿、过补偿。 (1)欠补偿:补偿后电感电流小于电容电流;(当电网中因故 障或其他原因切除部分线路后,接地故障电容电流减小,导致 电感电流等于电容电流,从而形成全部长的运行方式而造成串 联谐振,出现很大的过电压。) (2)过补偿:补偿后电感电流大于电容电流; (3)全补偿:补偿后电感电流等于电容电流。(会发生串联谐 振从而使消弧线圈受到很高的电压。) \(^o^)/~消弧线圈一般采用过补偿方式
5、提高系统稳定性的主要措施 (1)减小线路电抗; (2)线路上装设串联电容; (3)装设中间补偿设备;(同步调相机、电容器) (4)采用直流输电。 二、中性点接地方式及消弧线圈的补偿方式 1、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1)中性点直接接地;(大接地电流系统:X0/X1≤4—5) ——用在110kV以上的系统中。 (2)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小接地电流系统:X0/X1>4— 5) ——用在3—35kV系统中。
通过预防事故或缩小事故范围来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最大限度地保证向用户安全连续供电。
五、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
——利用短路故障时电气量的变化,便构成了各种原理的继电 保护。 (1)根据短路故障时电流的增大,可构成过电流保护。 (2)根据短路故障时电压的降低,可构成电压保护。 (3)根据短路故障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相角的变化,可构成功率 方向保护。 (4)根据电压与电流比值的变化,可构成距离保护。 (5)根据故障时被保护元件两端电流相位和大小的变化,可构 成差动保护。 (6)根据不对称故障时出现的电流、电压的相序分量,可构成 零序电流保护、负序电流保护和负序功率方向保护。 \(^o^)/~此外,除了反应工频电气量的保护外,还有反应非工 频电气量的保护,如电力变压器的瓦斯保护及反应电动机绕组 温度升高的过负荷或过热保护等。
继电保护基础知识

第一节继电保护基础知识1.什么是继电保护装置和安全自动装置?答:当电力系统中的电力元件或电力系统本身发生了故障或危及安全运行的事件时,能自动向值班员发出警告信号,或向所控制的断路器发跳闸指令,以终止事件的发展。
实现这种自动化措施的设备,用于保护电力元件的,称为继电保护装置;用于保护电力系统的,称为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
2.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任务是什么?答:(1) 当被保护的电力元件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迅速地给距离故障元件最近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使故障元件及时从电力系统中隔离,最大限度的维护系统稳定,降低元件损坏程度。
(2) 反映电气设备的不正常工作情况,及时发出信号,以便值班人员处理,或由安全自动装置及时调整,恢复系统正常运行。
3.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继电保护装置必须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四个要求,具体分述如下:(1) 可靠性。
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是指当被保护设备区内发生故障时,保护装置应可靠动作;被保护设备区外发生故障时,保护装置不发生误动作。
(2) 选择性。
保护装置的选择性是指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首先由故障设备的保护切除故障;如故障设备的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由相邻设备的保护动作,将故障切除。
尽量缩小切除故障的停电范围。
(3) 灵敏性。
保护装置的灵敏性是指保护装置对其动作区内的故障能可靠反映的能力。
一般用灵敏系数来衡量,反映故障时数值参量增加的保护装置的灵敏系数为:Klm=保护区末端金属性短路故障时的最小参量/保护的整定动作值反映故障时数值参量减少的保护装置的灵敏系数为Klm=保护的整定动作值/保护区末端金属性短路故障时的最大参量(4) 速动性。
保护装置的速动性是指保护装置应以允许的尽可能快的速度切除故障,减轻故障对设备损坏程度,提高尽快恢复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能力。
4.什么是主保护、后备保护、辅助保护和异常运行保护?答:主保护是满足系统稳定和设备安全要求,能以最快速度有选择地切除被保护线路和设备的保护。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一、继电保护1.1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电力系统中的传输线、变压器、发电机等各种电气设备都有可能发生故障,产生过流、欠流、短路、接地故障等异常电流,这些异常电流都会给电网、电力设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甚至损毁,所以需要在电力系统中设置继电保护来保护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是在电力系统的传输线、变压器等与电气设备相连的地方设置感应线圈,当电气设备发生异常电流时,感应线圈将变化的电磁场信号转换为脉冲信号交由保护装置进行处理,保护装置依据预设的保护动作准则来判定故障类型和位置,并适时发出信号进行保护动作。
1.2 继电保护分类依据保护对象的不同,继电保护可以分为电力系统中的发电机保护、变压器保护、传输线保护、母线保护、馈线保护、接地保护等多种类型。
依据保护动作判定依据的不同,继电保护又可分为时间保护、差动保护、开关保护、跳闸保护、接地保护等多种类型。
1.3 继电保护的设计要求(1) 保护范围:需要覆盖到系统中故障发生频率较高的部分。
(2) 恰当性:保护动作要充足快,机械动作时间要符合电气设备的切断要求。
(3) 牢靠性:保护装置不应对正常运行产生干扰,且对异常情况进行正确的判定和保护。
(4) 经济性:保护系统设备要在合理的投资和维护成本的前提下能够充足整个系统的保护要求。
二、安全自动装置2.1 安全自动装置的意义安全自动装置是指通过人机接口和安全监测系统,将安全警报和安全信息适时传输给操作人员和相关的设备,自动掌控设备的运行状态以防止设备损坏和事故发生的技术装置。
安全自动装置的作用是防备事故,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2.2 安全自动装置分类安全自动装置按监测要素的不同可分为温度自动掌控、压力自动掌控、氧气浓度自动掌控等多种类型。
按其接口位置分为机器内部的装置和机器外部的装置。
按运行方式分为检测和掌控两种方式。
2.3 设计要求在安全自动装置的设计过程中需要遵从以下原则:(1) 宽容性: 安全自动装置的安全要求必需协调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以确保使用和维护和修理的便利性。
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

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一、引言电力系统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其稳定运行对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电力系统中存在着各类故障和异常情况,如短路、过载、地故障等,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将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的设计与应用成为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报告将全面介绍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的相关知识,包括其定义、分类、原理、设计与应用等内容。
二、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的概述1. 继电保护的定义与作用1.1 继电保护的定义1.2 继电保护的作用2. 自动装置的定义与作用2.1 自动装置的定义2.2 自动装置的作用三、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的分类1. 继电保护的分类1.1 按保护对象分类1.2 按保护功能分类1.3 按保护原理分类2. 自动装置的分类2.1 按应用领域分类2.2 按功能分类四、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的基本原理1.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1.1 故障检测原理1.2 信号传递原理1.3 判断决策原理1.4 动作指令原理2. 自动装置的基本原理2.1 自动控制原理2.2 传感器原理2.3 执行机构原理五、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的设计与应用1. 继电保护的设计与应用1.1 设计流程与方法1.2 保护设备的选型1.3 实例分析:过电流保护的设计与应用2. 自动装置的设计与应用2.1 设计流程与方法2.2 控制策略的选择2.3 实例分析: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在变电站的应用六、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的发展趋势1. 智能化发展趋势1.1 智能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的概念1.2 智能化技术在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中的应用2. 可靠性与灵活性发展趋势2.1 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的可靠性改进2.2 灵活性技术在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中的应用七、结论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作为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保障手段,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报告全面介绍了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的相关概念、分类、原理、设计与应用,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标题: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引言: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是电力系统中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技术规程旨在明确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设计、安装、运行和维护等方面的要求,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一、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基本原理继电保护是指在发生电力系统故障或异常情况时,通过检测、测量和判断,对受故障影响的设备进行及时的断电或切除,并发送信号给其他设备进行联动操作,以实现系统自动切除和快速恢复运行的装置。
安全自动装置是指基于继电保护技术,通过逻辑判断和联动操作,对设备进行自动控制和保护的装置。
包括故障自动检测、故障定位、故障恢复和设备维护等功能。
二、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设计要求1. 准确性和可靠性: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应具备高精度的测量和判断能力,准确地识别故障和异常情况,并快速地采取切除和联动操作。
2. 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应具备灵活的配置和参数设置功能,能够适应不同的电力系统配置和运行环境,并能够扩展新的保护和控制功能。
3. 可靠性和可用性: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应具备高可靠性和可用性,能够在恶劣环境下稳定工作,并实现自动备份和自动切换功能。
4. 安全性和保密性: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应具备安全可靠的通信和控制功能,确保系统数据和操作命令的保密性和防篡改性。
三、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安装要求1. 设备选型:根据设备的功能要求和电力系统的特点,选择适合的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并确保其性能和功能满足规定要求。
2. 设备布置:根据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和操作便捷性,合理布置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确保其接线正确、接地可靠,并具备良好的散热和防护措施。
3. 信号接口: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信号接口应与电力系统的保护装置和自动控制系统兼容,并满足双向通信的要求。
四、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运行要求1. 自检和校准: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应定期进行自检和校准,确保其测量和判断功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3、大接地电流系统接地短路时,当故障点综合零序阻抗大于综 合正序阻抗时,单相接地故障零序电流大于两相短路接地故障 零序电流。当零序阻抗小于正序阻抗时,则反之。一般说,线 路中点故障,单相接地故障电流较大。 单相接地故障时的零序电流:Ik0=UK/(2Zk1+Zk0) 两相接地故障时的零序电流:Ik0=UK/(2Zk0+Zk1) 三、正序、零序、负序分量 1、正序分量:
的S0最大,越靠近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处,SO越小。在故障线路上,
S0是由线路流向母线。
6、单相接地短路:故障边界条件(假定A相单相接地短路),短
路处用相量来示的边界方程为:
.
U
ka
0
.
.
I kb I kc 0
\(^o^)/~ 越靠近故障点,零序电压最大,正序电压越小 。
Ikc Ea
Ikb
Ika
大接地电流系统中(1):
│f↓
---→ │长时间将损坏设备
└系统振荡
└发展成故障
备注:最常见同时也是最危险的故障是各种类型的短 路
2、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
2、消弧线圈的感性电流能起到补偿接地故障时的容性电流,使 接地故障电流减少。补偿有三种不同的运行方式:欠补偿、全 补偿、过补偿。 (1)欠补偿:补偿后电感电流小于电容电流;(当电网中因故 障或其他原因切除部分线路后,接地故障电容电流减小,导致 电感电流等于电容电流,从而形成全部长的运行方式而造成串 联谐振,出现很大的过电压。) (2)过补偿:补偿后电感电流大于电容电流; (3)全补偿:补偿后电感电流等于电容电流。(会发生串联谐 振从而使消弧线圈受到很高的电压。) \(^o^)/~消弧线圈一般采用过补偿方式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AQ-JS-07012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安全自动
装置概述
Overview of relay protection and automatic safety device in power system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概
述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1.什么是继电保护装置?
答:当电力系统中的电力元件(如发电机、线路等)或电力系统本身发生了故障危及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时,能够向运行值班人员及时发出警告信号,或者直接向所控制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以终止这些事件发展的一种自动化措施和设备,一般通称为继电保护装置。
2.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任务是什么?
答: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
(1)当被保护的电力系统元件发生故障时,应该由该元件的继电保护装置迅速准确地给脱离故障元件最近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使故障元件及时从电力系统中断开,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电力系统元件本身的损坏,降低对电力系统安全供电的影响,并满足电力系
统的某些特定要求(如保持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等)。
(2)反应电气设备的不正常工作情况,并根据不正常工作情况和设备运行维护条件的不同(例如有无经常值班人员)发出信号,以便值班人员进行处理,或由装置自动地进行调整,或将那些继续运行会引起事故的电气设备予以切除。
反应不正常工作情况的继电保护装置允许带一定的延时动作。
3.简述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构成方式。
答:继电保护主要利用电力系统中元件发生短路或异常情况时的电气量(电流、电压、功率、频率等)的变化,构成继电保护动作的原理,也有其他的物理量,如变压器油箱内故障时伴随产生的大量瓦斯和油流速度的增大或油压强度的增高。
大多数情况下,不管反应哪种物理量,继电保护装置都包括测量部分(和定值调整部分)、逻辑部分、执行部分。
4.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继电保护装置应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这四“性”之间紧密联系,既矛盾又统一。
(1)可靠性是指保护该动体时应可靠动作。
不该动作时应可靠不动作。
可靠性是对继电保护装置性能的最根本的要求。
(2)选择性是指首先由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的保护切除故障,当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的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才允许由相邻设备保护、线路保护或断路器失灵保护切除故障。
为保证对相邻设备和线路有配合要求的保护和同一保护内有配合要求的两元件(如启动与跳闸元件或闭锁与动作元件)的选择性,其灵敏系数及动作时间,在一般情况下应相互配合。
(3)灵敏性是指在设备或线路的被保护范围内发生金属性短路时,保护装置应具有必要的灵敏系数,各类保护的最小灵敏系数在规程中有具体规定。
选择性和灵敏性的要求,通过继电保护的整定实现。
(4)速动性是指保护装置应尽快地切除短路故障,其目的是提高系统稳定性,减轻故障设备和线路的损坏程度,缩小故障波及范围,提高自动重合闸和备用电源或备用设备自动投入的效果等。
一般从装设速动保护(如高频保护、差动保护)、充分发挥零序接地瞬时段保
护及相间速断保护的作用、减少继电器固有动作时间和断路器跳闸时间等方面入手来提高速动性。
4.如何保证继电保护的可靠性?
答:继电保护的可靠性主要由配置合理、质量和技术性能优良的继电保护装置以及正常的运行维护和管理来保证。
任何电力设备(线路、母线、变压器等)都不允许在无继电保护的状态下运行。
220kV 及以上电网的所有运行设备都必须由两套交、直流输入、输出回路相互独立,并分别控制不同断路器的继电保护装置进行保护。
当任一套继电保护装置或任一组断路器拒绝动作时,能由另一套继电保护装置操作另一组断路器切除故障。
在所有情况下,要求这购套继电保护装置和断路器所取的直流电源都经由不同的熔断器供电。
5.为保证电网继电保护的选择性,上、下级电网继电保护之间逐级配合应满足什么要求:答:上、下级电网(包括同级和上一级及下一级电网)继电保护之间的整定,应遭循逐级配合的原则,满足选样性的要求,即当下一级线路或元件故障时,故障线路或元件的继电保护镇定值必须在灵敏度和动作时间上均与上一级线路或元件的
继电保护整定值相互配合,以保证电网发生故障时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
6.在哪些情况下允许适当牺牲继电保护部分选择性?
答:遇到如下情况时允许适当牺牲继电保护部分选择性:
(1)接入供电变压器的终端线路,无论是一台或多台变压器并列运行(包括多处T接供电变压器或供电线路),都允许线路侧的速动段保护按躲开变压器其他侧母线故障整定。
需要时,线路速动段保护可经一短时限动作。
(2)对串联供电线路,如果按逐级配合的原则将过分延长电源侧保护的动作时间,则可将容量较小的某些中间变电所按T接变电所或不配合点处理,以减少配合的级数.缩短动作时间。
(3)双回线内部保护的配合,可按双回线主保护(例如横联差动保护)动作,或双回线中一回线故障时两侧零序电流(或相电流速断)保护纵续动作的条件考虑;确有困难时,允许双回线中一回线故障时,两回线的延时保护段间有不配合的情况。
(4)在构成环网运行的线路中,允许设置预定的一个解列点或一
回解列线路。
7.为保证灵敏度,接地故障保护最末一段定值应如何整定?
答:接地故障保护最末一段(例如零序电流保护IV段),应以适应下述短路点接地电阻值的接地故障为整定条件:220kV线路,100Ω;330kV线路,150Ω,
500kV线路,300Ω。
对应于上述条件,零序电流保护最末一段的动作电流整定值应不大于300A。
由线路末端发生高电阻接地故障时,允许由两侧线路继电保护装置纵续动作切除故障。
对于110kV线路,考虑到在可能的高电阻接地故障情况下的动作灵敏度要求,其最末一段零序电流保护的电流暂定值一般也不应大于300A(一次值),此时,允许线路两侧零序电流保护纵续动作切除故障。
8.系统最长振荡周期一般按多少考虑?
答:除了预定解列点外,不允许保护装置在系统振荡时误动作跳闸。
如果没有本电网的具体数据,除大区系统间的弱联系联络线外,系统最长振荡周期一般按1.5s考虑。
9.简述220kV及以上电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基本原则和规定。
答:(1)对于220kV及以上电压电网的线路继电保护一般都采用近后备原则。
当故障元件的一套继电保护装置拒动时,由相互独立的另一套继电保护装置动作切除故障,而当断路器拒绝动作时,启动断路器失灵保护,断开与故障元件相连的所有其他连接电源的断路器。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