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火灾扑救指挥要点

合集下载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要点提示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要点提示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要点提示高层建筑火灾是一种具有高风险和高难度的灾害事故,对于扑救人员来说,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扎实的技能,才能有效地进行扑救。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要点提示。

一、火灾扑救前的准备工作在实施火灾扑救前,需要对火灾现场进行全面的勘查和评估,包括火灾规模、火源位置、火势状况、人员分布等情况的掌握。

同时,需要制定详细的扑救方案和应急预案,并组织扑救人员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装备准备、应急措施、消防器材的检查和维护等。

二、人员疏散和安全救援在高层建筑火灾发生时,首要任务是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及时进行人员疏散和安全救援。

扑救人员需要快速判断火势的蔓延方向和速度,并指挥疏散人员从安全的通道和楼梯逃离火灾现场。

同时,需要组织专业队伍进行高空救援和搜救等工作,确保每一个被困人员都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援和帮助。

三、灭火和控制火势在人员疏散和安全救援的基础上,扑救人员需要组织灭火和控制火势,防止火势进一步扩大和蔓延。

扑救人员需要使用消防器材和灭火剂等工具,对火灾现场进行有效的灭火和降温处理。

同时,需要采取措施控制火势的蔓延方向和速度,防止火势向周围建筑物扩散,造成更大的损失和危害。

四、通风和排烟处理在高层建筑火灾扑救过程中,通风和排烟处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扑救人员需要根据火势和烟雾情况,及时采取通风和排烟措施,保持火灾现场的通风畅通,控制烟雾的扩散范围和浓度,确保扑救人员能够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下进行灭火和控制火势的工作。

五、后续处理和事故调查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结束后,需要进行后续处理和事故调查工作。

扑救人员需要对火灾现场进行清理和处理,保障周围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同时,需要对事故原因和扑救过程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扑救能力和效率。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是一项艰巨而又细致的工作,需要扑救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才能有效地进行扑救。

希望通过以上要点提示,能够为扑救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增强火灾扑救的能力和信心。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措施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措施

火场通信
使用对讲机、手机 等通信设备,保持 与指挥中心的联系
及时汇报火场情况, 确保指挥中心了解
现场情况
建立火场通信网络, 确保通信畅通
明确通信频率和频 道,避免干扰和误

火场安全
进入火场前,必 须穿戴好个人防 护装备,如消防 服、头盔、手套 等。
在火场中,要保 持冷静,听从指 挥,避免盲目行 动。
利用楼梯、消 防通道等设施 进行疏散,避 免乘坐电梯
捂住口鼻,防 止吸入有毒气 体
听从现场指挥, 有序撤离,避 免拥挤踩踏
及时报警,寻 求救援,提供 准确的火灾位 置和火势信息
3
消防车
消防车类 型:水罐 消防车、 泡沫消防 车、干粉 消防车等
消防车功 能:灭火、 救援、照 明、排烟 等
消防车性 能:水泵 流量、水 枪射程、 泡沫喷射 距离等
遇到浓烟时,要 尽量贴近地面行 走,避免吸入有 毒气体。
在火场中,要时 刻注意周围环境, 避免被倒塌的建 筑物、电线等伤 害。
在火场中,要时 刻注意自身安全, 避免与火源直接 接触。
在火场中,要时 刻注意与队友的 沟通,确保救援 行动的顺利进行。
演讲人
目录
01. 火灾扑救原则 02. 火灾扑救方法 03. 火灾扑救设备 04. 火灾扑救注意事项
1
快速反应
01
发现火情, 立即报警
03
启动消防设 施,控制火
势蔓延
02
迅速组织人 员疏散,确 保人员安全
04
及时报告火 情,请求支

安全第一
01
确保人员安全:在火灾扑救过程中,首先要 确保人员安全,避免人员伤亡。
内部灭火
01
发现火灾后,立即拨打 119报警

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战术措施

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战术措施

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战术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然而,高层建筑火灾的扑救却成为了消防工作中的一大难题。

由于高层建筑的结构复杂、人员密集、疏散困难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往往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研究和掌握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战术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充分做好火灾扑救前的准备工作在接到高层建筑火灾报警后,消防部门应迅速出动,并在途中了解火灾的基本情况,包括火灾的位置、规模、燃烧物质、人员被困情况等。

同时,要通知相关单位和部门,如电力、供水、医疗等,做好协同作战的准备。

到达火灾现场后,要迅速进行火情侦察。

可以通过询问知情人、观察外部火焰和烟雾情况、利用消防无人机等手段,了解火灾的发展态势、蔓延方向、被困人员的位置等重要信息。

根据侦察情况,制定合理的灭火作战方案。

此外,要做好现场的警戒工作,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保障救援通道的畅通。

同时,要迅速组织力量疏散周边群众,避免火灾造成更大的危害。

二、合理利用消防设施进行灭火高层建筑通常配备了较为完善的消防设施,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防烟排烟系统等。

在火灾扑救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些设施,发挥其最大的灭火效能。

对于初期火灾,可以利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进行灭火。

该系统能够在火灾发生时自动喷水,有效地控制火势的蔓延。

消防队员要及时检查系统的运行情况,确保其正常工作。

消火栓系统也是灭火的重要手段之一。

消防队员可以通过连接消火栓,使用水枪进行灭火。

在使用消火栓时,要注意合理分配水源,确保灭火的重点部位得到充足的供水。

防烟排烟系统对于保障人员疏散和灭火行动的安全至关重要。

要及时启动防烟排烟系统,排除烟雾,提高现场的能见度,为灭火和救援创造有利条件。

三、选择合适的进攻路线和登高方式进攻路线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灭火行动的成败。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楼梯、消防电梯等作为进攻路线。

楼梯是最为安全可靠的进攻路线,但在火灾中,楼梯可能会受到烟雾和火势的影响,给消防队员的进攻带来困难。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原则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原则

安全管理/管理杂谈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原则
1、立足于自救
扑救高层建筑火灾,首先应把着眼点放在充分发挥高层建筑内的安全保卫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高层建筑内各种现代化灭火设施、装备的作用上,力争在短时间内,堵截火势蔓延,及时消灭火点,扑灭初期火灾。

2、立足于快
消防队到场后,应迅速利用现代高层建筑内的给水设施、灭火设施、排烟设施,并配合消防队的自身装备集中优势兵力,快速展开灭火战斗。

3、救人第一
坚持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正确处理救人与其他灭火救援行动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救人与灭火应同步实施。

4、统一指挥,协同作战
为适应高层建筑火灾立体化作战和应付借综复杂情况,在各灭火作业区段及各种灭火力量,必须在统一指挥下,搞好协同配合。

5、内攻为主,内外结合
扑救高层建筑火灾,必须坚持内攻为主,外攻为辅,并做到灵活运用。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注意事项有哪些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注意事项有哪些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注意事项有哪些随着城市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

这些高层建筑在为人们提供便利和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的同时,也带来了火灾风险。

由于高层建筑的结构复杂、人员密集、疏散困难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扑救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有效应对高层建筑火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下是一些在扑救高层建筑火灾时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一、了解建筑结构和布局在扑救高层建筑火灾之前,消防员必须对建筑的结构和布局有清晰的了解。

这包括建筑的高度、层数、面积、使用功能、防火分区、疏散通道、消防设施的位置和类型等。

了解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消防员制定合理的扑救方案,选择合适的进攻路线和疏散路线,提高扑救效率和安全性。

例如,如果建筑内部有中庭、天井等特殊结构,火势可能会通过这些空间迅速蔓延,需要特别注意防范。

如果建筑内有避难层,要清楚其位置和可容纳人数,以便在必要时组织人员疏散到避难层等待救援。

二、做好个人防护高层建筑火灾往往伴随着高温、浓烟和有毒气体,消防员在进入火场前必须做好充分的个人防护。

这包括佩戴空气呼吸器、隔热服、防火靴、手套等防护装备,确保自身安全。

空气呼吸器可以提供清洁的空气,防止吸入有毒气体。

隔热服可以有效阻挡高温,保护身体免受灼伤。

防火靴和手套可以保护脚部和手部免受高温和火焰的伤害。

同时,消防员还应该携带必要的工具和装备,如灭火器、破拆工具、照明设备等。

三、合理选择进攻路线进攻路线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扑救工作的成败和消防员的安全。

在选择进攻路线时,要考虑火势的发展方向、烟雾的浓度、建筑的结构和消防设施的分布等因素。

一般来说,优先选择消防电梯、疏散楼梯等安全通道作为进攻路线。

如果这些通道被火势封锁,可以考虑利用外墙脚手架、阳台、通风管井等进行攀爬和进攻。

但在选择这些非常规路线时,必须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发生意外坠落事故。

四、充分利用消防设施高层建筑通常配备了较为完善的消防设施,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防烟排烟系统等。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注意事项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注意事项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注意事项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高层建筑在城市中的比例越来越大,成为了城市的地标性建筑。

随之而来的是高层建筑火灾的隐患和风险。

一旦发生火灾,由于高层建筑的特殊性,扑救难度较大,因此对于高层建筑火灾的扑救工作有着更高的要求。

下面,就介绍一些关于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注意事项,以提高火灾扑救的效率和减少伤亡。

一、提前做好预防工作1. 定期进行消防设施检查和维护。

对于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安全通道畅通,消防器材完好可用,火灾报警器灵敏,消火栓压力正常等。

2. 提高居民的消防意识。

定期进行消防演习,加强火灾逃生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醒居民养成好的用火习惯,保持消防通道畅通等。

3. 安装自动灭火系统。

在高层建筑内部安装自动灭火系统,包括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气体灭火系统等,可以在火灾发生时快速起到灭火作用,减少火灾的蔓延。

二、火灾发生时的注意事项1. 立即向消防部门报警。

在发现火灾时,第一时间要立即向消防部门报警,并告知详细的火灾地址和情况,以便消防人员前来救援。

2. 确定安全逃生通道。

火灾发生时,要迅速逃离火灾现场,尽量沿着安全逃生通道撤离,避免乘坐电梯,因为电梯在火灾时易出现故障。

3. 向人员发出警告。

在逃生时要帮助他人,向周围的人员发出警告,并协助他们逃生,尤其是体弱者和老幼人员。

4. 使用湿毛巾遮住口鼻。

在逃生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湿毛巾遮住口鼻,有效减少吸入烟尘的量,保护呼吸道。

5. 保持冷静,不盲目跳楼。

在火灾发生时,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不要盲目跳楼或者在楼层内乱窜,以免加重伤害。

1. 迅速到达火灾现场。

消防队员在接到火灾报警后,要迅速赶赴火灾现场,确保时间上的最大优势。

2. 利用先进的消防装备和技术。

在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中,利用高空救援车、消防水枪、烟雾排烟机等先进的消防装备和技术,有助于提高扑救效率。

3. 组织有序的逃生和救援。

在火灾现场,要组织人员有序逃生和救援,同时要避免人员聚集、道路堵塞等情况发生,保持逃生通道的畅通。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组织指挥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组织指挥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组织指挥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组织指挥当前,我国高层建筑日益兴起,高层建筑火灾也时有发生。

高层建筑火灾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程度,可以说明其扑救难度相当大,与一般建筑物火灾扑救截然区别。

如何扑救高层建筑火灾,将火灾伤亡和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笔者就高层建筑火灾的组织指挥,谈谈自己粗俗的看法。

一、抢抓战机,以快制快高层建筑层数多、楼面大、登高扑救的距离远,战斗人员到达战斗区域需要较长时间,战斗行动往往要慢于火灾发展速度,对疏散和抢救被困人员,扑灭火灾,有相当大的困难。

因而,在火场中必须抢抓战机,以快制快,力争主动,加快战斗进程,有效地扑灭火灾。

1、迅速进行火情侦察。

及时发现着火源,正确判断火灾的发展趋势,是争取快速展开战斗进攻,实行以快制快的关键。

由于高层建筑火灾烟气扩散快(烟气水平方向流动速度为0.30.8m/s)。

消防队到场时,往往是多层的开口部大量冒烟,室内集聚的烟气层又会阻碍着火点的发现,影响战斗进攻的实施。

因此,指挥员到场后,首要的任务是加强火情侦察的组织,进行外部和内部侦察,尽快地查明着火点,确定燃烧范围和主要蔓延途径,争取战斗攻势的快速实现。

2、组织突击队,快速登高,占领阵地。

在高层建筑火灾中,组织突击力量快速登高是为灭火主力陆续登楼灭火创造条件的有效手段。

可以成立多个突击小组,携带必要的简便灭火器材(如水带、水枪、安全绳、照明灯和破拆工具等),先于灭火主力行动,按不同的方位、不同层次,运用多种登高手段,快速突击上楼,从多路进攻,占领阵地,接近火区,形成内外并举之势,控制火点,阻截火势的发展。

登高上楼通常可以采用五种方法:一是利用疏散楼梯和消防电梯登高;二是借助消防拉梯或消防举高车的输送来登楼;三是借助安全绳控制落点,进入室内到达战斗位置;四是徒手攀登楼层;五是利用邻近建筑物跨越等。

3、实行指挥计划化,熟中求速。

熟中求速,是实行以快制快的必要条件。

指挥员对着火层的情况全面熟悉,就能胸有成竹地依据火灾态势,周密考虑战斗方案,正确地部署灭火力量,加快灭火进程,有效地完成战斗任务。

消防高层紧急救援预案

消防高层紧急救援预案

一、预案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加,一旦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人员疏散和救援难度较大。

为提高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确保火灾等紧急情况下,高层建筑内人员能够迅速、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区域。

2. 及时、有效地控制火灾蔓延,降低火灾损失。

3. 确保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区域内所有高层建筑,包括住宅、办公楼、酒店、商场等。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高层建筑紧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高层建筑紧急救援工作。

2. 指挥部下设以下机构:(1)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救援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灭火救援组:负责火灾扑救、灭火工作。

(3)人员疏散组:负责人员疏散、救助工作。

(4)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救治、转运工作。

(5)通信保障组:负责现场通信保障工作。

(6)后勤保障组:负责救援物资、装备的供应和保障工作。

五、救援流程1. 火灾报警(1)火灾发生时,建筑内人员应立即报警,并迅速采取自救措施。

(2)物业管理人员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报告火灾情况。

2. 现场指挥部启动(1)接到火灾报警后,现场指挥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

(2)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救援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3. 人员疏散(1)人员疏散组应迅速组织被困人员有序疏散至安全区域。

(2)对于行动不便的人员,应立即进行救助,确保其安全。

4. 灭火救援(1)灭火救援组应立即展开火灾扑救工作,控制火势蔓延。

(2)根据火灾情况,采取合适的灭火措施,确保火势得到有效控制。

5. 医疗救护(1)医疗救护组应立即对伤员进行救治,并组织转运。

(2)对重伤员进行紧急救治,确保其生命安全。

6. 通信保障(1)通信保障组应确保现场通信畅通,及时传递救援信息。

(2)与上级指挥中心、救援队伍保持密切联系,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7. 后勤保障(1)后勤保障组应确保救援物资、装备的供应和保障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火灾扑救指挥要点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组织指挥要点
(试行)
一、处置原则
(一)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应坚持以固为主、固移结合”的战术原则,第一时间利用建筑消防设施,开展火情侦察、疏散救人、堵截控火、排烟散热等作战行动。

(二)火灾扑救中应始终贯彻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遵循起火层一起火层上一层一起火层上二层一顶层一起火层以上其
他楼层一起火层下一层”的搜救顺序,全力搜救遇险人员。

(三)根据火势发展变化,及时采取强攻近战、上下合击、内外结合、逐层消灭”的技战术措施,以班组为基本战斗单元,
快速控制和消灭火灾。

(四)在灭火救援中应坚持攻防并举、安全为先,科学合理
设置阵地,严格安全防护措施,落实火场安全制度,及时组织力量轮换,提高作战行动效能。

二、接警调度
(五)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火警等级宜判定为三级,支队全勤指挥部和战勤保障力量遂行出动,并同步调集邻近微型消防站
力量。

火警等级提升在作战力量到场前由指挥中心决定,作战力量到场后由现场指挥员决定。

车、1辆举高消防车、1 辆抢险救援消防车。

判定为三、四、五级火警宜分别调派不少于2个、4 个、8个基本战斗编成,并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集高层供水消防车、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照明消防车、供气消防车、通信指挥车、消防无人机等车辆装备。

三、组织指挥
(七)辖区中队指挥员在出动途中,应及时向指挥中心、起火单位消防控制室和微型消防站,了解、核实现场人员被困情况,查询建筑有关信息,预判灾情规模,进行初战力量部署,明确车辆停靠位置,提示行动注意事项。

(八)辖区中队及增援力量到场后,宜在着火建筑首层大厅、
消防控制室、进攻起点层、建筑外部等部位、区域布设力量,明确专人负责,并迅速建立包括微型消防站、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在内的指挥作战体系。

(九)全勤指挥部到场后,应迅速接管指挥权,明确指挥位置,划分战斗区段,标绘现场作战力量部署图,实施统一指挥。

在进攻起点层或首层大厅设置前沿指挥点,负责指挥协调各楼层内攻作战行动;在建筑外部设置总指挥部,负责指挥各前沿指挥点的作战行动、协调力量集结、火场供水、安全警戒、战勤保障和外攻作战行动。

每个楼层、每个区段均应明确专人指挥,并提前确定紧急撤离信号和路线,备有紧急救助小组。

(十)根据现场情况,视情架设中继台、利用通信指挥车或消防电话等方式进行通信联络,确保通讯畅通。

四、设施应用
(十一)现场指挥员充分利用消防控制室进行火情侦察,通
过两屏、三器、两柜”,掌握火势发展变化和建筑消防设施动作情况,实施灾情研判和决策指挥,详见下表:
(十二)优先使用消防电梯,实施登高作业、救助人员和运送器材,明确专人进行管控,并采取防水导流措施,避免积水流入电梯井。

如联动控制器处于手动状态,可通过控制开关迫降并使用消防电梯。

使用电梯时,严禁直达、穿越着火层,并应避免冲撞、倚靠电梯门,防止发生变形。

(十三)优先启动楼梯间、前室等部位的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保障疏散搜救、内攻灭火等作战行动。

在确保排烟路径安全的前提下,利用机械排烟设施实施排烟、控烟时,可手动或远程启动打开排烟阀,启动排烟风机。

严禁人员位于排烟路径的下风口处,防止烟热对流伤害。

(十四)优先利用室内消火栓系统出水灭火,并根据给水形
式、管网直径、消防泵流量等情况,合理确定出枪数量,保证射流持续有效。

当室内消火栓系统与喷淋系统共用供水管路时,
可根据现场情况,视情关闭局部楼层喷淋信号阀,保障灭火用
水。

(十五)通过水泵接合器加压供水时,应区分功能和供给范围,保证阀门处于开启状态,其中高区补水压力不应大于2.5MPa ,低区补水压力不应大于1.6MPa 。

五、疏散救人
(十六)将人员信息核实贯穿于灭火救援全过程,充分利用消防应急广播系统、消防电梯、避难层、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室外疏散楼梯、专用救援窗口、举高消防车等途径和手段,加强对起火层和充烟、隐蔽区域的人员疏散与搜救,做到全覆盖、无遗漏。

(十七)视情分开设置人员疏散和内攻灭火路线,避免形成对冲。

本着“能下尽下”的原则,一次性将被困人员疏散救助至安全区域;对一时无法转移至安全区域的人员,可以视情转移至上风窗口、平台或避难层后伺机救助。

(十八)对已确认搜索完毕的房间和楼层,应在醒目位置进行统一标识,避免重复搜救。

灭火后应组织人员对火场进行彻底清理,防止遗留盲点。

六、灭火攻防
(十九)在着火楼层下两层作为进攻起点层,并在进攻起点层
下一层设立力量集结点,做到人装同上、一次到位。

预先选择与着火层结构布局相似的下部楼层,组织官兵进行熟悉,做好内攻灭火准备。

(二十)依托防火、防烟分区设置水枪阵地,合理组织实施梯次进攻。

进入室内灭火前,应对房门采取限位措施,保持低姿、缓慢开启、控制射流,防止突发险情伤害。

同一层面选择2 个楼梯同时进攻时,做到相向进攻、攻防同步、上下设防。

(二十一)查明建筑外墙结构及材料,判断火势有无向上蔓延的趋势。

如攻防高度可控时,可采取举高消防车射水、移动水炮等方法阻截火势;如超出车辆装备可控高度时,可组织力量从上至下分层布控、阻断火势;如火势接近建筑顶部时,可利用屋顶消火栓出水灭火。

(二十二)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中一般不宜破拆外部玻璃幕墙进行排烟。

如需破拆时,应根据现场火势、风力、风向等情况,合理选择破拆位置与时机,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防止烟火蔓延扩大
七、车辆作业
(二十三)初战力量到场后,应合理选择车辆停靠位置,主战车辆应部署在灭火救援行动展开的主要方面,原则上靠水带铺设一侧停靠,并为后续力量和举高消防车预留通道、位置。

全勤指挥部到场后,应根据交通道路状况和现场作业需求,明确人员、装备、车辆集结区,防止发生拥堵。

消防车辆应与着火建筑保持一定安全距
离。

(二十四)举高消防车停靠应考虑作业场地承重、架空管线等情况,使传感器处于自动报警状态。

作战任务未明确时,严禁盲目展开,严禁在梯臂上附加铺设水带实施供水。

(二十五)举高消防车优先布置在有被困人员待救的作业面。

实施外部进攻时,应从上风或侧上风方向靠近救援位置,工作斗不得正对封闭外窗,不得盲目向建筑内部射水。

八、高层供液
(二十六)室内消火栓系统无法使用时,应迅速建立移动供液线路,优先选用压缩空气泡沫等灭火剂,减少水渍损失。

(二十七)施救高度低于100 米时,宜优先采取沿楼梯蜿蜒铺设水带,蜿蜒铺设水带长度=垂直高度沦2;超过100米时,宜优先采取沿楼梯缝隙垂直铺设水带,水带固结必须安全、可靠。

(二十八)建立移动供液线路受阻时,可充分利用举高消防车半固定管路实施供水,投送人员和装备,提高灭火救援行动效能。

(二十九)建立移动供液线路时,应在地面设置用于停水、泄压的分水器(宜为螺旋开关式三分水)。

泄压时,首先开启地面分水器泄压,同时缓慢降低车泵出水压力,待垂直供水线路余水排尽后方可停泵。

九、安全警示
(三十)内攻搜救、灭火必须以班组形式展开,严格个人安全
防护措施,预先明确进攻路线和作业时间,可采取设置安全导向绳、救生照明线等方法,防止发生方向迷失。

(三十一)进入起火、充烟区域前,应有效依托防火分隔设施,采取必要的出水掩护措施,防止轰燃、回燃、热对流等伤害。

并及时组织人员轮换休整,防止战斗减员。

(三十二)严禁人员位于车泵出水口、分水器接口、垂直铺设水带下方等部位,防止水带脱口、爆裂伤人。

严禁在安全警戒区域内随意走动,防止玻璃雨等高空坠物伤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