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及植物配置创新

合集下载

风景园林设计方案

风景园林设计方案

风景园林设计方案第1篇风景园林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风景园林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美化了城市面貌,还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本项目旨在为XX地区打造一座具有生态、环保、人文特色的风景园林,以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二、设计原则1. 生态优先: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园林的生态功能。

2. 以人为本:满足居民休闲、娱乐、健身等多方面需求,提高园林的实用性和舒适度。

3. 突出特色:结合当地文化、历史背景,打造具有独特风格的园林景观。

4. 合法合规: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项目建设的合规性。

三、设计方案1. 总体布局(1)入口区:设置醒目的入口标识,配以简洁大方的绿化景观,引导游客进入园林。

(2)休闲活动区:设置各类休闲设施,如座椅、健身器材等,满足游客休息、健身需求。

(3)观赏游览区:以植物造景为主,展示不同季节的园林美景。

(4)儿童活动区:设置安全、有趣的儿童游乐设施,提供一个适合家庭亲子活动的空间。

(5)生态保护区:保留原有地形地貌,保护生态环境,设置观景平台,供游客欣赏自然风光。

2. 植物配置(1)遵循适地适树原则,选择适应本地气候、土壤条件的植物种类。

(2)注重植物多样性,合理搭配乔、灌、草,营造丰富的植物景观。

(3)突出季节特色,采用春花、夏叶、秋果、冬干等植物,使园林四季有景。

3. 水体设计(1)利用自然地形,营造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水景。

(2)设置亲水平台、观景栈道等,增加游客与水体的互动性。

(3)采用生态修复技术,保证水体水质,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4. 铺装设计(1)选用环保、耐磨、防滑的铺装材料。

(2)根据不同功能区域,采用合适的铺装样式,提升园林景观效果。

5. 设施设计(1)设置充足的垃圾桶、座椅等公共服务设施。

(2)配备完善的照明设施,确保园林夜景的亮度和安全性。

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分析

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分析

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分析摘要:风景园林设计在城市建筑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风景园林作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关键场所,也是城市标志性的建筑,对展现当地的风貌风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开展实际工作过程中,要加强对植物的配置规划,围绕绿色发展,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这样才能够保证最终风景园林设计的整体性和合理性,因此本文围绕着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区的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和规划展开分析研究,以求为广大从业人员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植物配置;规划在风景园林设计中,不仅要和当地的自然环境相联系,更要和城市发展居民生活需求相适应。

在城市生态化进程中,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做好风景园林设计,不仅要对植物种类数量进行设计,还要结合当地的结构布局进行综合规划,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居民提供一个放松环境,全面提升城市居民的综合生活质量。

察右后学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中北部,大青山北麓。

当地处于内蒙古高原,地形起伏不平,北部丘岭起伏,中部地形平坦,西南路高山绵延。

当地属于北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在3.4摄氏度左右。

因此本文中立足当地的自然环境,展开对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和规划分析。

1.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和规划原则概述(一)植物种类多样性原则不同类型的植物生长习性不同,对阳光雨水敏感程度也不同,这时植物也会展现最终不同的生长状态,这些增长状态就是植物多样性的表现,这也是在风景园林区域内部保持稳定性的基础[1]。

设计人员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应当结合园林植物的特点,在减少风景园林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浪费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应用。

除了享受美观之外,这些植物能够在其中对城市排放的污染物有效吸收,净化当地的空气质量,保障人们生活健康。

最后兼具观赏性的资源,可以让风景园林功能更加完善。

察右后旗是察哈尔文化发祥地之一,该地区。

可以在当地种植梭梭和半日花等相关的植物,这类植物虽然其貌不扬,不引人注目,但是它们能够长期生活在干旱或土壤盐分布利的条件下,也可以种植相关的灌木,这种灌木花呈淡红色,果肉干燥,种植在风景园林区也具有一定的观赏性。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方法及策略分析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方法及策略分析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方法及策略分析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我国风景园林的建设活动。

园林植物的数量和面积在现代风景园林建设元素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的设计研究也受到了相关业界的重视。

本文阐述了风景园林中的植物景观的设计方法与策略,旨在为我国风景园林建设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策略1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要点1.1植物景观的特点在风景园林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植物景观的设计和规划至关重要,植物景观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了风景园林给人们带来的直接感受。

在风景园林中进行植物景观的设计时必须注重引入植物景观的特点,只有按照植物景观的特点进行施工,风景园林的整体效果才能呈现出设计美感。

在探讨风景园林中的植物景观之前,首先应当对城市绿地的内涵进行探讨。

一般意义上,城市绿地指的是在城市中被绿色植物覆盖的地表范围。

在城市绿化的建设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建设城市绿地有利于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打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

除此之外,科学合理地搭配城市绿地植物,可以体现地域特色和乡土风貌,有利于调节光线和温度、提高湿度、净化空气、保持水土、减低噪声等功能,很好地改善和保护环境。

城市绿地在建设的过程中,一般会注重植物选择的多样性,对具有不同生命周期的植物进行合理分配和安排。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绿地中的不同植物都有不同的生命周期,植物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生长、枯萎,因此为了保证城市绿地在不同季节都能够发挥其设计作用,因此在设计时就会引入不同生态习性的植物。

城市绿地在建设的过程中,一般还会蕴含一定的文化基因,不同城市有着不同的文化特征,设计者会在植物选择方面考虑到该城市特有的文化基因,在绿色植物的选择上有意识地与城市自身的文化特征相契合。

1.2植物景观设计原则在进行风景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时,应当有一定的设计和施工原则作为指引。

若干项设计原则将贯穿于风景园林植物景观建设的始终,保证建设活动按照确定的思路贯彻。

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与施工(4篇)

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与施工(4篇)

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与施工(4篇)目录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与施工(4篇) (1)1论园林植物配置景观的设计 (3)【关键词】植物造景植物配置园林景观设计原则及技巧 (3)一、植物造景的景观基础与环境建设的相互关系 (3)1.植物造景的景观基础 (3)2.植物造景与环境建设关系 (3)二、必须重视和提倡以园林植物造景为主的指导思想 (4)三、园林植物造景的设计原则和艺术技巧 (4)1.设计基本原则 (4)2.植物造景的艺术技巧 (5)四、植物造景的园林设计首先要了解植物 (6)3.了解植物与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的关系。

(7)五、植物造景要强调乡土树种的运用和应用 (7)六、结束语 (7)2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的设计策略 (7)1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设计应当遵循的原则 (8)2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设计的关键问题 (8)3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的设计策略 (9)3.1选择 (9)3.2配置 (10)3.3空间分配 (10)4结束语 (11)3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与施工 (12)一、前言 (12)二、设计与施工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重要意义 (12)三、提高风景园林施工管理水平的措施 (13)四、植物景观的设计与施工 (14)4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原则分析 (16)关键词:景观设计;园林;植物;配置原则 (16)1 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原则 (16)1.1 季节性原则 (16)1.2 植物层次性原则 (16)1.3 植物多样性原则 (17)2 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方式 (17)2.1 规则式的配置方法 (17)2.2 孤植配置方法 (17)2.3 群植配置方法 (18)2.4 花群配置方式 (18)3 结语 (18)1论园林植物配置景观的设计【摘要】随着我国风景园林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文化艺术素质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新兴的城市,需要创造出环境优美,生态环保的植物景观,这是园林设计师、观规划师共同追求和方向。

景观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选择及配置

景观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选择及配置

景观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选择及配置摘要:近年来,在经济和政策因素的作用下,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城市基础建设内容也在不断跟进。

为了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充分发展城市生态,景观园林项目的数量持续增加,而且在城市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已经成为关键性的绿化建设内容。

为了充分发挥景观园林的功能作用,景观园林的设计环节需要进行科学的植物选型。

同时,根据城市的规划需求,合理地进行景观配置,利用植物构建各种自然景观,在提高城市美观性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了城市的生态发展。

关键词:景观园林设计;植物选择;配置1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和造景设计的必要性1.1改善生态环境园林绿化利用植物来改善环境、净化空气和保护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优美的生活和工作场所。

除此以外,在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对不同的植物利用科学合理的手法进行配置,注重植物的生态特性和景观效果,促进园林绿化建设绿色环保性、艺术感及舒适度等方面的综合提升,能够起到增加环境含氧量、空气湿度和降噪、除尘、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的作用。

湿地公园同样是城市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为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有力的支持。

1.2提高景观园林美观性美观性强是景观园林的主要特点,也是景观园林的设计导向。

景观园林中包含多种植物,通过植物之间的搭配以形成各种自然景观,尤其是在艺术元素的作用下,景观园林会更加美观,符合城市的建设要求。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审美更加苛刻,原有的景观园林设计模式和思路明显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然而,科学的植物选型和物种之间的有效搭配,可以大幅度提高景观园林的美观性,给人们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

而且在景观园林的带动作用下,整个城市的美观性都会有所提高,从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1.3弘扬传统文化园林景观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在满足一定的美学需求同时,还能够使我国的传统文化、设计思想、文化符号等得到有效的传承与弘扬,为人们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传统韵味的园林景观。

园林园艺植物景观的设计与规划

园林园艺植物景观的设计与规划

园林园艺植物景观的设计与规划一、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的特点、原则及要点分析(一)植物景观的特点为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我国风景园林设计质量,应该重视植物景观的特点和优势,因此应该在如何规划和设计园林方面重视景观绿化,这样才可以明确植物景观的内在含义以及对植物景观的设计有更深的理解。

首先,应该明确了解什么是城市绿地,所谓城市绿地就是指在城市中将该区域用绿的植物覆盖,这样的区域就被成为城市绿地,重视城市绿地建设能够强化城市生态环境的优化,对于城市美貌的优化也是有很明显的作用。

与此同时,城市绿地能够为公民生活提供休闲娱乐的场地。

为了能够提升城市绿地建设质量,首先应该明确植物景观的特征。

城市绿地具有一定的生态特点,也就是说城市绿地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水土的保持能力,保证水土平衡,还可以净化城市空气,对城市的空气温度湿度进行调节,这样一来就能够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其次城市绿地还具有一定的生物特点,由于城市绿地中的植物是有生命的个体,因此具备生物本身拥有的生长和枯萎等特征;城市绿地还具有多样性特点,由于城市绿地在建设过程中会选择许多种不同的植物,数量也不是一定的,因此比较多样化;最后一点就是具备文化特点,由于城市绿地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在体现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二)植物景观设计原则要想提升我国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的设计水平,一定要遵循植物景观的设计原则,该原则主要有三方面,分别是生态型原则、经济性原则以及美观性原则。

只有在此基础上进行后续的建设和设计,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我国植物景观设计的质量。

所谓遵循生态性原则就是满足城市绿地当地的生态环境特性,选择的植物也一定是符合当地土质和气候的品种,这样才能够将生态优势发挥最大化,从而优化生态建设,而且还需要重视城市绿地的管理需求,提升管理便利度的同时还应该重视资源的节约。

其次,要想实现经济性原则,一定要选择耐旱节水型植物进行种植。

而美观性原则就是字面意思,一定要搭配美观的植物景观,符合大众审美,突出植物景观中的艺术性和美感,重视植物之间的合理科学配置,提升植物的观赏价值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建设部门对此应该提起重视。

风景园林设计方案

风景园林设计方案

风景园林设计方案风景园林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涵盖了景观规划、植物设计、水池设计、石景设计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介绍一种创新性的风景园林设计方案,以展示设计师对自然美和人文关怀的独特理解。

一、项目背景现代城市化进程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如土地荒漠化、空气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丧失。

为了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我们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风景园林设计方案。

二、设计理念1. 自然与人文融合:我们将自然与人文视为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通过合理的景观规划和植物选择,营造出具有自然氛围的场所,让人们在城市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好。

2. 生态保育:在设计方案中,我们注重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

通过采用适宜的植物和水体配置,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增加,为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做出贡献。

3. 可持续发展:我们考虑到设计长远性,在方案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通过合理的水资源利用和舒适的微气候调节,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三、景观规划1. 色彩搭配:我们采用了丰富多彩的植物品种来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亮丽度。

在设计方案中,我们将季节性的植物与常青植物相结合,确保四季都有各具特色的景致可观赏。

2. 空间布局:通过合理的空间划分,我们创造了不同功能的区域。

例如,设置有休闲区、游乐区和步行区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四、植物设计1. 植物选择:我们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以确保它们能够良好生长。

同时,我们注重选择花期较长、观赏效果较好的植物,以增加景观的吸引力。

2. 园林特色:我们在设计中融入了当地的园林特色,以展示地域文化的独特之处。

例如,选择当地特有的花卉搭配和风格独特的石头雕塑等。

五、水池设计1. 水景效果:我们设计了多个水池,并利用不同的喷泉和石景装饰增加了水景的美感。

通过瀑布、喷泉、喷水池等,营造出流动的水景,为人们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愉悦。

2. 水质处理:为了确保水池水质的清澈和洁净,我们采用了环保的水处理系统。

这不仅可以保护水池中的生物,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研究

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研究

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研究摘要:当前,国家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此种大环境下,构建绿城市尤为重要。

在现代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园林景观项目为人们构建适宜的居住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

优质的园林景观承担着城市绿色开放、生态共享、弘扬文化、传承经典、塑造特色等功能,是公共活动聚集与城市功能开展的核心区域,推动着绿色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植物造景;应用1风景园林植物造景发挥的作用1.1美化环境在园林建设中,从植物的形态大小、姿态、色彩、花期、气味及季节性变化等方面多样化的合理搭配,可以有效地提高园林景观的水平布局和空间感,使植物景观更具观赏性配,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美的体验。

1.2环境保护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引发了各种恶劣的天气条件,直接危及人们的健康。

园林景观的建设可以很好地净化空气质量,水土保持,调节气候,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适宜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品质。

2风景园林项目植物造景应用策略2.1在特定环境中塑造植物景观植物的各异形态及具有的特殊象征意义会让人们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和情绪特征,在塑造园林景观时需配置与环境风格属性协调一致的植物,传递特定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内涵。

祭祀性和纪念性园林里常栽植松柏,如在巍峨的毛主席纪念堂主体工程周围有一道宽30m的油松、山里红和雪松3种树木为主组成的绿色林带。

油松刚劲挺拔,四季常青,衬托出纪念堂庄严肃穆的气氛,延安人民敬献的13株青松就栽植在这片松树林中;山里红是我国北方劳动人民喜爱的传统果树,春天白花满树,秋天红果累累,别具一格,又由于其叶子宽阔,与松树细长的针叶相衬,增加了绿化带的美观度;雪松主干高直,侧枝平展,树型似塔,气派雄伟,起到烘托纪念堂宏伟建筑的作用。

在绿化带南端成丛的桧柏体型高耸、色调浓重,与树冠浑圆、叶色嫩绿的馒头柳相互衬托,绿化带南北入口两侧的花坛从春到秋均盛开着鲜花,形成气势磅礴、欣欣向荣的景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及植物配置创新
发表时间:2019-07-23T16:27:53.8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作者:左丽华
[导读] 摘要:文章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就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并提出了园林景观设计的优化措施,并探讨了植物配置的创新方法。

佛山市顺德区顺茵绿化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广东佛山 528311
摘要:文章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就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并提出了园林景观设计的优化措施,并探讨了植物配置的创新方法。

关键词: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理念;问题;措施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园林绿化项目随之不断增多,其作为城市环境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在现代园林绿化景观中充分体现了“以绿为主”的设计理念,并融入一些现代创新的设计手法,实现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就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及植物配置创新措施进行了论述。

1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景观设计忽略了以人为本。

园林建设并不在于选用顶级的建材,最好的配套设备,而在于它能否给人们提供一个很方便的居住环境,能否提供让住户感到舒畅的人性空间。

(2)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严重失衡。

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一些园林设计人员对园林植物造景意识不强,未能从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角度对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和造景设计,没有考虑城市绿色空间的多样化功能,只是注重造价,以求迎合开发商求快的心态。

(3)园林植物配置不合理。

有些设计师为了迎合开发商追求壮观视觉效果的心态,在居住区进行植物配置时,往往忽视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在大面积的草坪上零散点缀少量的乔木和灌木,不能形成乔、灌、草复层结构植物生态循环链。

殊不知大面积草坪的生态效益较差,且维护费用较高。

(4)不注重生态化设计。

生态设计理念贯穿于环境设计的全过程。

回归自然是人的本性,通过引入自然界的山、水与绿化,使住区景观环境生态化,让人们感受生态环境之美。

但是在实际设计工作中,部分设计人员并不注重生态化理念的应用,从而导致园林景观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

2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优化措施
(1)打造人性化景观。

在园林景观绿化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建筑风貌的,根据使用功能进行绿化景观布置,以打造出完整的绿化景观系统。

在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应尽量做到人性化,确保景观设计的观赏性和实用性。

(2)优选植物品种,注重植物配置。

在园林景观植物设计时,应充分了解各种植物的品种的选用与搭配。

在品种选择时,应考虑到植物色彩、花果期,选用不同的植物品种,包括常乔木、灌木、绿树、落叶树等。

同时,确保植物配植要的层次感,在乔、灌、草的配植时,应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对高、中、低植物进行合理配植,以构成多层次种植结构。

(3)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在园林绿化设计时,需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最大限度的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尽可能减少土方施工,并适当保留原有的树木,以减少投入。

自然起伏多变的地形更贴近自然,更令人感到轻松,因此,应选用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地树种,以改善小区的植物种植结构,实现人与植物的统一。

(4)园林景观要与文化相结合。

提倡多元化,创作出真正符合当地文化背景和氛围的景观表现。

文化生活区、儿童活动区、老年人活动区等特色功能区要体现出不同的特点,真正意义上的融合进生活的元素。

(5)注重生态学原理的应用。

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上,应充分考虑到生态平衡问题,要确保园林景观生态平衡,在充分考虑到生物的特性,对植物进行合理的搭配,避免植物间发生恶性竞争。

同时,根据植物各自的特性,利用植物之间的共生原则,将能共生的植物种植在一起,对有害的植物分开进行种植。

3 园林植物配置的创新方法
3.1 因地制宜
在园林工程建设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就是因地制宜原则。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引进一些适宜的植物,相比本土园林植物,会更廉价、安全、可靠,两者都要注重。

设计并严格按照此原则打造园林植物景观,使相应植物能够在所在的地域环境中健康、茁壮生长。

3.2 注重景观空间打造
植物配置不单单是进行平面构图,同时又是一种立体景观艺术,是一种空间设计,具有空间美学特征。

中国的古典园林非常重视空间的营造,力求达到“尽错综之美,穷技巧之变”的至高境界。

在现代城市绿化中,空间营造在植物配置中仍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景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因观赏者所处位置的不同而变化,且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

植物景观空间的设计不能单纯从植物的角度论述植物景观的空间艺术,应从“景”和人所处的植物空间的角度出发,以为人服务为基础,遵循设计为人的理念。

3.3 遵循地方特色
不同城市的自然条件以及地域文化差异很大,具有不同的地域风光。

城市绿化也应突出地方特色,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结合当地自然资源,融合地方特色,体现地方风格。

注重乡土树种的应用,以弥补城市环境土质较差的缺陷。

保证适应性的同时,更加彰显地方特色,提升城市的绿化品位,使城市居民有更强烈的历史传承感。

3.4 依据生态习性
任何植物都不可能脱离环境而单独存在。

环境中的各生态因子间互相影响紧密联系,对植物的生存产生影响,使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习性。

垂柳好湿适宜栽植在水边;桃叶珊瑚、八角金盘等耐荫性强的植物适宜栽植在林下;梧桐、银杏等阳性树种适宜栽植在建筑物的阳面或者作为复层群落的上层部分;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充分考虑每种植物不同的生态习性,协调物种之间的关系。

3.5 注重生态功能
植物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

合理的植物配置是其生态功能发挥的基础,一方面应尽可能地扩大城市绿地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绿化空间,合理改善植物配植结构,提高现有绿地上的绿量。

许多特殊植物如悬铃木、广玉兰、毛白
杨等滞尘能力强;桂花、合欢等具有显著的杀菌作用,在配置植物时,应注重此类植物的应用。

4 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园林景观环境的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引入绿色生态设计理念,同时遵循“以人为本、生态保护”的设计理念,对景观绿化空间进行合理规划与利用。

同时,在园林植物的配置过程中,优先选用易成活、适应性强、方便管理养护的植物,打造层次丰富和景观多变、季相分明、文化特色鲜明的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曾晶.小区住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探讨[J].现代园艺,2011(8).
[2]隋盼盼.浅析小区住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J].企业导报,2011(3).
[3]周小英.探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几要点[J].大观周刊,2012(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