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煤机开采技术在极薄煤层中的应用(正文)
DBT全自动化刨煤机技术在西山薄煤层开采应用

第4期 山西焦煤科技 No.4 2007年4月 Shanxi Coking Coal Science&Technol ogy Ap r.2007 ・试验研究・DBT全自动化刨煤机技术在西山薄煤层开采应用李 仪①(山西焦煤集团公司) 摘 要 介绍了近年来刨煤机在西山煤电集团公司的使用情况及其良好效果,阐述了DBT自动化刨煤机系统是一种技术先进、成熟而安全可靠、使用适应性和经济性好的高效薄煤层开采设备,是解决西山煤层开采的现实途径。
它可以为矿区开采薄煤层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刨煤机;薄煤层;开采实践 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公司于2003年引进德国DBT公司全自动刨煤机生产技术,应用于薄煤层开采。
实践证明,刨煤机性能可靠,技术先进,适应性强,实现薄煤层自动化开采技术,达到了高产高效。
1 DBT全自动化刨煤机技术特点刨煤机是以刨头为工作机构,采用刨削方式破煤的采煤机械,可用在长壁采煤工作面实现破煤、装煤和运煤。
DBT刨煤机系统适于在0.8~2.1m的薄煤层和较薄中厚煤层中使用。
其工作原理:一个小机械刨头被分别布置在工作面两端巷道内的2个刨头驱动部,用无级链的牵引方式拖动,沿刨头运行导轨在工作面作往复刨煤运动,刨刀以给定的刨削深度将煤从煤壁上刨落下来,通过刨头的犁形斜面将刨落下来的煤装入输送机,然后由输送机将煤运出工作面。
1.1 DBT公司的全自动刨煤机系统的组成刨煤机系统主要由刨头、刨头驱动部、刨头运行导轨及驱动、刨头水平调节系统、液压支架及其P M4电液控制系统、工作面监测和控制系统、紧链装置和端部成组锚固系统等部分组成。
见图1,图2。
1.2 刨煤机的特点1)结构简单,操作和维护方便。
2)人员不必跟机移动作业,改善了工人的安全条件及劳动强度。
3)采出的原煤块率较高,粉尘量少。
4)充分利用地压采煤,能耗较低。
5)采用浅截深开采,煤层中的瓦斯释放均匀,适用于有瓦斯突出可能的煤层开采。
6)易于实现工作面自动化管理。
采煤机的操作技术及在薄煤层的应用

1 、 采煤 机 的操作技 术
滚筒采 煤机 工 作 面 , 截 割 工 作 是 整 个 工 作 的 中心 环节。科学合理操作采煤机, 预防和处理各种事故 , 提 高采煤机 的利 用率是实现工作 面持续高产 的重要途 径 。采煤 机的操 作要注 意 : 1 . 1 、 合理把握 采煤 机 的牵 引速度 ( 1 ) 匀 速牵引 、 协调 出煤 。采 煤 机操 作 人员 要 按工 作 面输送 机 内 的装 煤量 及 时 调 整 牵 引 速 度 , 避 免 输 送 机过 负荷 或煤 堆 积 太 多溢 出溜 槽 , 在 工 作 面 输 送 机 能 力较 小 的时候要 更加 注意 。 ( 2 ) 不 可过载 运转 、 不 可强 行牵 引 。采 煤机 操 作人 员必 须注 意 采煤 机 负 荷 的变 化 。在 遇 到 局 部 硬 夹 矸 、 断层 或变 薄带 时 , 要减低 牵引速度 , 使 采 煤 机 负 荷 均 衡, 不可 过载运输 ; 如遇 到 故 障 , 要 马 上减 速 并停 机 , 不 可 强行牵 引 , 避 免导致 毁坏 采煤 机 齿 轮 、 损坏 油 泵 或 马 达甚 至烧 毁 电机等事故 。 ( 3 ) 不 可忽走 忽停 、 不 可频 繁启 动 。 ( 4 ) 与支护 速 度 配合 。采 煤 机 的 牵 引 速 度要 与支 护速 度 密切 配合 , 使新 暴 露 的顶 板 及 时 支 护 。如 果 采 煤机 牵 引速度太 快 , 顶 板不 能 及 时支 护 , 可能 导 致 顶板 局部 冒落 , 使工作面停产而处理顶板事故 。 1 . 2 、 在采煤机割煤时, 要严格掌握 工程质量 , 实现
技 术要 求 :
使 采煤 机运 行 阻力 陡增 而 造成 采 煤 机 掉 道 ; 工 作 面 不 直, 输送机上下两端过分超前或落后 , 因采煤机牵引链 的张力作用 , 使采煤机向煤壁或采空区侧掉道; 滚筒端 盘截齿 的安 装 角度 如 果 不 当 , 或 由于截 齿 严 重 磨 损 丢 失, 滚筒端盘阻力增大 , 使机体掉道 ; 输送机距煤壁太 近, 使滚 筒摇 臂 外壳 挤 在 煤 壁 上 , 导 致 采 煤 机 掉道 ; 机 器重心 偏或截 深太 大也会使 采煤机 掉道 等 。 为避免采 煤机掉 道 , 要 采 取 以下 措施 : 操 作人 员 如 果 发 现溜槽 内有 大 块 煤 等 物后 , 要 马上 停 止 输 送 机 运 转; 确保 上下 切 口煤壁 的推进 度 , 把工 作 面采 成 一条 直 线; 科学 合理 地排列滚 筒端 盘 截 齿 , 还 要 检查 和换 补 截 齿; 使用 摇臂 在机体外 侧 的采 煤 机无 铲板 时 , 输送 机 与 煤 壁 问要保持 2 5 0 m m~ 3 0 0 mm 的间 隙 ; 需要 时可 改 变 底 托架 螺丝 孔 的位 置 , 使 机 体 向采 空 区方 向外 移 。调 整 采煤 机重心 , 科学合 理地 掌握采煤 机 的牵引速 度 。
极薄煤层开采过程中刨煤机应用探讨

极薄煤层开采过程中刨煤机应用探讨【摘要】薄煤层开采的难度较大,传统设和开采工艺备难以实施有效的采煤。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详细的介绍了刨煤机在极薄煤层开采过程中的应用有点,探讨了其在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以便能够为薄煤层开采做出参考和贡献。
【关键词】薄煤层刨煤机煤炭资源开采1 引言目前,我国探明的薄煤层的储煤量大约是总储煤量的五分之一。
由于开采技术较弱,采煤工作面的空间有限,薄煤层采煤一直是困扰我国煤炭开采的难题。
薄煤层开采过程中,采煤的掘进设备的采煤能力,安装运行维护和操作等,都会受到极大的制约,导致薄煤层的产出量较低,单产水平较弱,巷道消耗率较高,开采强度大。
随着我国煤炭资源的储量的日益衰竭,薄煤层开采逐渐被人们关注。
为了能够更好的开采薄煤层储藏的煤炭资源,经过诸多煤矿开采学者、采矿专家的不懈努力,已经发明了许多薄煤层开采技术,比如绳锯式开采、螺旋钻机开采、滚筒采煤机开采和刨煤机开采等方法,尤其是刨煤机在极薄煤层开采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
2 刨煤机在瘠薄煤层开采的应用2.1 刨煤机应用中易发生的p(3)刨煤机的电控部分对于工作环境的条件要求较高,如果防尘、防水不良,就只能采用人工按钮实施操作,导致集控箱事故率高。
(4)使用刨煤机采煤时,如果顶板状况不理想时,需要繁杂的支护工作,增加了作业人员的工作强度,影响生产效率。
(5)采煤工作面的运输巷和回风巷压力大,巷道容易发生严重的变形,导致刨煤机头尾被压死。
2.2 刨煤机应用问题解决措施(1)刨煤机头尾移动困难的问题可以使用大缸径的千斤顶推移设备装置。
上述装置可以安装与采煤工作面的运输巷、回风巷中,将推移改变为拉移,使得运输巷、回风巷的空间位置相对较大,并且,拉移装置易于牢固支设,便于采用较大的拉力,这样就可以有效的解决刨煤机头尾的推移困难的问题。
(2)对于刨煤机采煤工作面的回风巷、运输巷可以实施超前50m的强支护,这样就可以有效的确保采煤工作面的刨煤机头尾的安全性,并且可以加快清理完毕此处缺口处的散落的煤块,在刨头到达之前清理完毕。
液压滑移支架与刨煤机在薄煤层开采中的配套应用

东瞧爰 披 舛l
21年 期 02 第3
液 压 滑 移 支 架 与 刨 煤 机
在 薄煤层 开 采 中 的配套 应 用
战 涛
( 双鸭 山矿业集团有 限公 司安泰煤矿 , 黑龙江 双鸭 山 150 ) 5 10 摘 要 双鸭 山矿业集团有限公 司安泰煤矿 一9 m左二 区4 0 l层左 一工作面在确定 开采方案 时通过对 比后 , 采用刨煤机 配合并 联顶梁滑 移支 刨煤机 薄煤层 开采
~
粘结性差 , 易垮落及 4 层煤的普 氏硬度系数 f . 1 =14等 自然 特点 , 从便于工作面安全管理出发 , 经方案 对 比沦 证, 最后确定 了采 用刨煤 机配合 并联 顶梁两 梁 四柱 滑 移支 架的采煤工艺 。
3 工 作面 生产 情 况
0 4 上部煤 层厚 度 0 1m~0 2 m。煤层 直 接顶 .m, .8 .5
2 开采设 备 的选择
刨煤机刨头通 过刨链 沿运输 机往 复牵 引落煤 , 利 用煤 刨的犁形斜 面把 煤炭装 入运输 机 , 运输 机与刨 煤 机形 成一个 整 体 , 用 支架 推 移千 斤顶 推 移 , 利 实现 落 煤、 装煤 、 运煤 、 移溜等各工序的综合 机械化 自动 开采 ,
间的一种小型 自移式 液压支架 。
2 2 支护 的选择 .
() 1 单体支柱 ( 4排 8柱)
优点 : 职工操作熟练 , 运输更换方便 , 操作 简单 , 占 用人员少 ; 缺点 : 支护强度小 , 打撤频繁 , 劳动强度 大。 () 2 滑移支架
双鸭 山矿业集团有限公 司安泰煤矿 一 0 9m左 二区
收稿 日期 :0 1—1 21 1一l 5
作者简介 : 战涛 (9 1 , , 龙 江 双 鸭 山人 , 程 师 , 在 安 泰 17 一) 男 黑 工 现 煤 矿从 事采 矿 技 术 作 。
开采薄煤层的刨煤机

开采薄煤层的刨煤机
陈章槿
【期刊名称】《煤炭科学技术》
【年(卷),期】1983(000)007
【摘要】<正> 我国煤矿薄煤层约占全部可采储量的21%,但从薄煤层储量与产量的比值关系来看,薄煤层开采比例失调的现象愈趋严重,1972年薄煤层的产量占16.85%,1974~1980年基本在12%左右徘徊,1981年又降至11.3%,因而薄煤层煤炭资源的丢失十分严重,特别是对薄厚煤层兼有的矿区更为突出。
影响薄煤层开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适应开采薄煤层的机械太少,机械化程度仅为3.52%。
国外主要产煤国家对薄煤层开采的主要经验,就是重视开采的机械化工作,目
【总页数】4页(P20-23)
【作者】陈章槿
【作者单位】煤炭科学研究院上海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82
【相关文献】
1.中国薄煤层自动化刨煤机开采现状与展望 [J], 吕金龙;张守祥
2.柠条塔煤矿较薄煤层刨煤机开采技术经济分析 [J], 刘俊峰
3.中厚偏薄煤层刨煤机开采适应性分析 [J], 吴锐;徐金海;李冲
4.坚硬顶板松软薄煤层刨煤机开采可刨性研究 [J], 翟新献;李小军;李宝富
5.贵州省薄煤层刨煤机开采工艺地质评价研究 [J], 袁益平;刘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薄煤层刨煤机综采技术探讨

薄煤层刨煤机综采技术探讨[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薄煤层刨煤机综采开采工艺、刨煤机结构、配套设备、刨煤机系统的核心技术等技术问题。
[关键词]薄煤层;刨煤机;综采技术中图分类号:td42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 (2013)10-0231-01为尽快改善薄煤层开采状况,近几年我国煤矿企业推进科技进步,在薄煤层开采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例如,我国一些煤炭生产企业从国外引进了多套自动化刨煤机采煤工作面成套设备。
这些设备体积和通风阻力小,有利于瓦斯管理和降低粉尘浓度,工作面能实现无人作业,对工作面安全生产有利。
1、开采工艺刨煤机的开采工艺是由刨头运行速度、工作面刮板输送机链速以及刨深等因素决定。
刨煤机在上行刨煤和下行刨煤时,要按刨头运行速度与刮板输送机链速之间的关系,刨煤机开采一般采用如下方法:(1)重叠或超载方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刨头速度始终大于输送机链速;其应用范围一般适用在坚硬的薄煤层;刮板输送机载荷情况:输送机上载荷重叠。
(2)混合方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上行刨煤时刨头速度大于输送机链速,下行刨煤时刨头速度小于输送机链速;其应用范围一般仅用在松软的厚煤层;输送机上载荷分布比较均匀。
2、刨煤机结构刨煤机是薄煤层工作面刨削煤层的设备,一般由刨头、采煤工作面两端驵动装置、刨头运行导轨及无极牵引链(刨链)组成。
2.1 刨头刨头是刨煤机的截割部,是直接刨削煤壁的关键部件,它由刨体、加高刨刀座、中心顶刨刀架、左(右)底刨刀架、顶刨刀座、刨链连接器、煤粉清扫器等部件组成。
刨头在刨链的牵引下,沿刨头运行轨道自动往返运行刨削煤壁。
在煤层厚度出现变化时,应该安装不同形式的加高刨刀座或调节中心顶刨刀架,改变刨头的工作高度,实现不同厚度煤层的有效开采;在煤层起伏较小时,应通过调节底刨刀架位置,使底刨刀实现“上飘”和“下啃”,把刨落的煤一次性地装到刮板输送机上,提高煤炭采出率。
2.2 刨头运行导轨它是采煤工作面运煤和刨头赖以滑动的装置,由中间标准运行导轨、两端运行导轨、链条、刮板、电缆槽、调斜装置、锚固装置、机头驱动装置、机尾驱动装置等组成。
探析薄煤层开采技术及其运用

探析薄煤层开采技术及其运用【摘要】在我国已探明的矿区中,80%以上的矿区均有薄煤层分布,尤其是在我国南方矿区,薄与极薄煤层资源丰富,为提高薄煤层开采效率,必须探寻薄煤层的高效高产开采技术。
本文对如何将薄煤层的开采技术运用到实践中以及对其生产效率的提高进行了阐述。
在目前,国内外对薄煤层的开采的必由之路是机械化,因此对用来开采薄煤层的机械设备的特点以及技术参数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未来开采薄煤层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薄煤层;煤矿机械;采煤机前言如今,现在开采薄煤层所用的开采机械基本有刨煤机、滚筒采煤机、螺旋采煤机、连续采煤机等多种多样的技术途径。
其中,刨煤机和滚筒采煤机都采用的工艺技术为长壁综采的技术。
配套的工作面设备还有刮板输送机与液压支架。
滚筒采煤机所采用的破煤方法是铣削技术,可以调节其牵引的速度,对地质条件较复杂或有夹矸的煤层比较容易适应;刨煤机采用的破煤方法是刨削技术,它的特点是刨速快、截深浅,能够充分地利用矿压进行破煤,但是由于刨煤机的刨头采用的是圆环链来进行牵引的,所以对地质构造中出现的夹矸、岩体的工作面难以破采。
连续采煤机采用的开采技术是房柱式工艺。
主要被南非与美国这俩个国家使用;螺旋采煤机是在巷道里布置其开采的设备,沿着煤层来进行钻进,采用的破煤方法是钻削技术。
1.薄煤层开采特点在我国,当煤层厚度大于0.8m小于1.3m时,我们称之为薄煤层。
当煤层厚度小于0.8m时,我们称之为极薄煤层,井工矿井开采时多采用的方法是长壁式采煤法(其中包括倾斜长壁与走向长壁的采煤法),是目前在采煤技术中主要的方法。
因此我国主要对薄煤层的开采方法也是长壁采煤法,但是由于要开采的煤层厚度比较小(小于1.3m),与厚及中厚煤层进行相比.开采薄煤层时所采用的机械化长壁的工作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1采高低,工作人员经常在工作面上爬行工作,工作的条件比较差,工作设备的移动比较困难。
尤其是在薄煤层的开采工作面上,如果采高被降到了1.0m 以下的时候,工作人员在工作面内的作业与移动都会十分的困难。
应用刨煤机实现薄煤层工作面的高产高效

( ) 作 面 长度 :1 4 r 4工 9 n ( ) 层倾 角 :1 - 3 5煤 。 。 ( ) 计 采 高 :1 4 6设 .2m () 7 可采 储量 : 3 2 3 . 4万 t
() 煤机 : 8刨 型 号 : lio e 9—3 v / . Ge dl h 4 e 4 7型 滑 行 刨 ( 德
采
刨
一
高
速
0 8 16 . ~ . 7r n
0 ~1 7m/ . s
次截深
0 2 ~10 mm
力 小 等优 点 , 于瓦 斯 管理 和 降低 粉 尘 , 作 面实 便 工
行 无 人 作业 , 利 于安 全生 产 。 有
喷 雾 降尘 方 式
生产能力
外喷 雾
双速 水 冷
9 0th量低 、 率 差 , 仅 工 人 劳动 强度 大 , 且 产 效 不 而 安 全 隐患 多 , 重 地 影 响经 济效 益 , 弃 薄煤 层 的 严 放
开 采 又会 造 成 资 源 的浪 费 。为 此 集 团公 司在认 真
考察 国 内外 薄 煤 层 开 采 设 备 的 基 础 上 , 德 国采 与 矿技 术 公 司 ( B 合 作 , 进 全 国第 一 套 采 用 该 D T) 引 公 司 的刨 煤 机 与 国 内设 备 配套 组 成 的全 自动刨 煤 机 工作 面 。工 作 面 装 备 具 有 设 备 体 积 小 、 风 阻 通
产 。 由刨煤 机 刨 链 减 速箱 内的 刨 头运行 速度 传 感
器不 断 地 采 集 信 号 , P OMO 由 R S控 制 器 处 理 后
得到 刨 头 当 前 位 置 、 向、 度 , 把 刨 头 当 前 位 方 速 并
铁煤 集 团公 司第 一 套 全 自动 刨 煤机 工 作 面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概述1.1 企业概况小河嘴煤矿位于四川省达县南外镇板凳山村境内,离达州市城南市区3公里。
距襄渝铁路达县站9公里,紧邻210国道、达万公路、达开公路、达渝高速公路、达万铁路从矿区交织而过,建有矿区专用公路2.5公里,在达县南外镇与210国道、达万公路、达开公路、达渝高速公路相通,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该矿系四川省"八五"重点工程项目之一,由四川省及原国家煤炭工业部联合投资建设,累计9190余万元,征地面积500余亩。
该矿原煤储量1982.52余万吨,采矿面积32km2,设计生产能力30万吨/年,矿井服务年限44.4年;由四川煤矿建设第六工程处施工建设。
一九九一年七月实现"三通一平",并开始进行地面设施建设,一九九二年三月二十五日,井巷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一九九四年三月,被国家列入停缓建矿井。
一九九四年三月起川煤六处做了部分补套工程,一九九六年底矿井西一(401)采区形成简易生产条件。
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更名为达竹矿务局达县矿井停缓建留守处,并与川煤六处剥离,隶属达竹矿务局。
一九九九年六月一日该矿更名为四川达竹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小河嘴煤矿。
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以来,由达竹矿务局(达竹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对该矿井进行了补充建设和系统完善,现已具备生产条件,具有30万吨/年的原煤生产能力,生产1/3优质配焦煤。
一九九九年获达县县级文明单位称号,二00一年获达州市市级文明单位称号。
1.2 刨采队伍情况采煤三队为小河嘴煤矿三个采煤队伍之一,建队时间不足五年,职工均为农民协议工,平均年龄35岁左右,平均从业时间3年,平均在岗人数60人左右,最高单产水平5216吨,平均单产4000吨左右,曾发生顶板死亡事故一次,以顶板伤害为代表的常年工伤率(平均受伤人数与在册职工数之比)在10%以上。
1.3 刨煤机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我国薄煤层储量约占总储量的21%左右,但是由于煤层薄,作业空间小,工作条件恶劣,薄煤层高产高效开采技术一直是我国煤炭工业研究探讨的重要难题。
刨煤机作为一种“浅截深、多循环”的采煤设备,是实现薄煤层高产高效的有效途径。
刨煤机采煤作为一种采煤方法最早应用于德国。
在20世纪60~70年代,国外的刨煤机已获得了相当发展,当时的西德刨煤机工作面几乎占了整个采煤工作面的50%,产量占整个煤产量的一半左右。
我国刨煤机的研制工作始于上世纪60年代,目前已经开发研制了两大类别(滑行刨和拖钩刨)8个品种的刨煤机,刨煤功率从2×30kW至2×200kW,基本形成系列,能满足国内大部分采用刨煤机工作面的开采需要。
提高薄煤层机械化水平加快薄煤层资源的开采进度,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矿井整体生产能力,同时也有利于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
因此开发研制大功能、高强度、高效率、紧凑型的全自动刨煤成套设备势在必行。
2工作面概况2.1 地质情况2.1.1 回采范围刨采工作面为小河嘴煤矿±0水平101采区1015(22)工作面,位于101采区北翼第3区段,上邻1013(21.22)采空区,下为1017(22)备采面,北邻采区边界隔离煤柱,南邻采区上山保安煤柱。
工作面回采上限标高为+60.6~80.8m,回采下限标高为+49.8~11.7m。
2.1.2 煤层赋存状况走向长:最大610m,最小600m,平均605m;倾斜长:最大105m,最小95m,平均100m;煤层厚度:最大0.62m,最小0.54m,平均0.58m;夹矸厚度:无;煤层倾角:最大320,最小80,平均200;煤的容重:1.35t/m3;2.1.3 储量47000t。
2.1.4 煤层特征煤尘爆炸指数:26.06%;沼气等级:高沼气矿井。
2.1.5 煤质表一2.1.6顶底板特征(见图1)顶板岩性:以深灰色砂质泥岩为主,夹少量灰色泥质粉砂岩,伪顶厚度0.2-0.3米。
K22煤层上距K23煤层,在1015(22)机巷南段为2.2m,北段为1.2m,平均1.7米。
底板岩性:以深灰色砂质泥岩为主,其间与数层煤线互层,间夹薄层泥质粉砂岩,较松软,遇水膨胀软化严重,下距K21煤层1.80m。
2.1.7地质构造工作面节理、小断层发育。
断层落差为0.1-1.0米,产状变化大,对开采有一定影响。
主要裂隙有两组,一组与刨煤方向平行,一组与刨煤方向斜交,夹角150°-160°左右,不利于刨煤机双向刨煤。
图1 1015(22)工作面综合柱状图单位:m2.1.8水文地质工作面无大的裂隙水,局部地段见滴水现象。
2.2采煤方法与回采顺序2.2.1采煤方法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一次采全高,全部垮落法处理采空区,刨煤机落煤。
2.2.2回采顺序从北向南开采。
2.3 刨煤设备与刨煤回采工艺2.3.1 刨煤机选型该矿在认真考察国内薄煤层开采设备的基础上,结合矿情,引进一套安徽华联机械公司生产的BH30/2×132型滑行刨煤机。
该刨煤机是中等功率的刨煤机,适用于中小型煤矿的薄煤层的开采,与其它薄煤层开采设备比较,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块煤率高、设备体积小、通风阻力小、粉尘小等优点,由于其截深浅,使瓦斯得以均匀释放,这对高瓦斯矿井加强瓦斯管理和降低粉尘特别有利。
加之适应采高条件低,刨头滑行阻力小,截深可较易地人为控制,较适合于小河嘴煤矿极薄煤层、高瓦斯矿井的实际情况。
2.3.2刨煤机原理刨煤机是一种井下采煤工作面集落煤、装煤、运煤自动化为一体的采煤机械。
其原理是有落煤功能的刨头以安设在刮板运输机前沿的滑架作导轨,滑架内安设有上、下两层矿用圆环链,下链与刨头两端相连,并顺滑架延伸至机头、机尾,在绕过机头、机尾传动装置的链轮后与上链相连,形成无极链传动系统。
机头、机尾各安设一台同步运行的功率为132kw 的电动机,电机运转时,圆环链牵引刨头在滑架上滑动。
刨头滑行时其上的刨刀截割煤壁,刨落下的煤在刨头犁形斜面的作用下装入刮板运输机部分,并由该输送机运出工作面。
2.3.3刨煤回采工艺2.3.3.1 刨煤及装煤BH30/2*132型刨煤机的工作程序是刨头始于工作面下顺槽缺口处,依次开动液压系统乳化泵站、喷雾系统水泵、输送机部分、刨头传动装置,使刨头自下而上刨煤。
当刨头运行至工作面上顺槽缺口后使其停下,并反向由上向下刨煤。
完成一次刨煤后刨头与煤壁有一定间隙,此时需用设在输送机后方的推溜器将机组依次前推(一般30~80mm步距)方能在刨头的下一次运行中实现刨煤。
当机组的中部结构向前推进一定距离后,可移动机头、机尾,并对工作面的顶板进行支护和放顶,如此循序渐进,刨煤机便可实现连续采煤。
刨落的煤炭借助刨头往返滑行挤压运移到刨煤机组的刮板运输机上,然后由机巷运煤系统运至采取煤仓。
刨头截深一般0.03~0.08m,牵引速度1.52m/s,刨煤机组控制系统设在机巷,专人控制,机头、机尾设辅助司机,协助设备运行管理。
沿工作面设置了喊话系统,声光系统及紧急制动控制装置,保证了采煤工与司机间的交流和紧急处置时的安全可靠性。
刨煤机组设置了喷雾降尘系统,实现刨采中的可靠降尘,有利于职工身心健康。
生产过程中,采煤工均在支护可靠的空间作业,客观上避免了空顶作业,有利于安全生产。
2.3.3.2 运煤工作面煤炭经刨煤机组运到机巷,机巷用两台SGB-630/40T可弯曲刮板运输机运至SPJ650-44D型绳架凳式皮带运输机,经1015转载机巷SGB-630/40T可弯曲刮板运输机运至101采区煤仓。
2.3.3.3刨煤工艺流程(见图2)2.4工作面布置2.4.1刨采采场布置倾斜剖面图(见图3)2.4.2采场布置平面图(见图4)2. 4. 3刨采工作面布置图(见图5)图2 工作面工艺流程示意图图3 采场布置倾斜剖面示意图风巷+80.8mA1最大控顶距A—A'剖面图最小控顶距B—B'剖面图2.4.4生产系统2.4.4.1运煤系统1015(22)工作面(刨煤机)→1015(22)机巷(两台刮板运输机一台皮带运输机)→1015转载机巷(一台刮板运输机)→101煤仓→101运输石门→±0运输大巷→主井下车场→地面。
2.4.4.2运料系统地面→主井下车场→±0运输大巷→101运输石门→101轨道上山→101二甩车场→1015(22)风巷→1015(22)工作面。
2.4.4.3供电系统(见图6)2.4.4.4信号及喊话系统(见图7)2.4.4.5设备配备表二2.4.4.6“一通三防”系统(见图4)机巷刮板运输机机头和皮带运输机机头均设置有净化风流的喷雾洒水装置。
进风巷距工作面50m内设置一组净化水幕,回风巷距工作面50m处和距回风15米处各设置一组净化水幕,并在工作面上下出口设置了移动喷雾、洒水装置。
在机风巷距工作面60~150m的范围内安装隔爆水袋,隔爆水袋长为20m,水量为200L/m²。
工作面铺设了专门防尘的防尘管路。
管路铺设在刮板运输机挡煤板侧,每隔5米设有一喷雾洒水装置,在工作面机尾刨煤机副司机处设有一控制总开关,3 生产组织管理3.1 工作面循环安排(1)、循环方式:两采一准,每昼夜二个循环。
(2)、循环进度:1.6m。
(3)、工作面分三班作业,部分工序实行平行作业。
(4)、工作面正规循环图(见图8)3.2 劳动组织及出勤(见表三)3.3 工作面管理(1) 工作面按9米(6匹槽子)设置一个作业号位,每个号位设置两个推溜点,生产过程中每个号位人员负责该段的推溜,支柱,清收浮煤,回柱放顶等全部工作。
机头机尾因工作难度和工作量均较大分别增加一人。
生产班安排1~2名跟班队干,会同当班脱产班长分段管理整个工作面。
(2)由电工和运转司机共同组成检修班,在生产结束后对设备进行检查维修,确保下一班能正常生产。
图8 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图劳动组织及出勤表表三3.4 顶板管理工作面采用DWX08、DWX10、DWX12、DWX14型单体支柱进行支护控制顶板,工作面实行“三、五”排控制顶板,最小控顶距3.1米,最大控顶距4.7米,支柱柱距0.8米(见图5)。
3.5 端头顶板管理(见后4.3)。
4 刨采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对策通过安装、调试、试运行,对刨煤机运行中的问题,逐步归纳总结如下:4.1 防滑问题由于工作面上缓下陡,最大倾角32°,超过设计使用范围,加之底板松软,防滑难度大,机组常下滑到机巷,无法正常组织生产。
通过摸索,采取了如下综合治理措施:(1) 单纯的机头加强防滑,虽能阻止机头下滑趋势,但中上部设备自重下滑仍影响机组正常运行。
(2) 机组上行刨煤,必然产生对设备的向下反推力,极不利于设备防滑,因此取消了上行刨煤,这样也有利于采煤工在生产中的准备。
(3) 采取综合防滑措施是治理下滑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