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_孙奎立
养老院老人生活满意度调查与对策探究

养老院老人生活满意度调查与对策探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养老院老人生活满意度调查与对策探究是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院的数量和规模也在迅速增加。
然而,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养老院对老人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比如部分养老院存在管理不善、服务不到位、环境差等问题,导致老人们生活不尽如人意。
因此,对养老院老人生活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对策,对于提高老人生活质量、改善养老院管理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当前研究养老院老人生活满意度的国内外研究较少,尤其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养老院老人进行调查研究,从而更好地了解老人的实际需求和满意度,为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改善老人生活提供依据。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养老院管理部门提供参考,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全面的了解。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养老院老人生活满意度的现状,分析影响老人生活满意度的因素,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调查与研究,我们旨在揭示养老院老人生活满意度的真实情况,了解老人们所面临的问题和需求,以及影响他们生活满意度的各种因素。
我们希望通过提出改善生活质量的建议和管理方案,帮助养老院更好地满足老人的需求,提高老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通过本研究,我们也希望引起社会对养老院老人生活情况的重视,促进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改善,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和生活环境。
通过研究和探讨,我们旨在为提高养老院老人生活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3 意义养老院是社会对老年人提供的一种特殊服务机构,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重要场所。
老人的生活满意度不仅关乎老人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也反映了社会对老人的关爱和尊重程度。
对养老院老人生活满意度进行调查和探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了解养老院老人的生活满意度可以帮助养老院管理者更好地了解老人的需求和期望,有针对性地改善养老服务质量,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其比较分析

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其比较分析一、概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影响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各种因素,并进行比较分析。
我们要明确生活满意度是一个相对主观的概念,它受到个人价值观、生活习惯、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对于老年人来说,这些因素可能更为复杂和多样。
他们可能更加重视家庭、亲情和邻里关系等社会支持网络,他们的生活经历和身体状况也可能对他们的生活满意度产生重大影响。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影响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各种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地位、健康状况、居住环境、医疗保健、心理状态等。
我们还将对不同群体(如男性和女性、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区等)的生活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找出影响生活满意度的关键因素,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1. 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概念及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口结构的变化,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是指老年人在家庭、社会、经济等方面得到尊重、满足和自我实现的程度。
这个概念不仅涉及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还包括他们的生理健康、社会关系和情感支持等多个方面。
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包括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等。
个人因素包括健康状况、经济状况、性格特点等;家庭因素包括亲情关系、子女教育、居住环境等;社会因素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传统等。
在比较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文化和收入水平的老年人在生活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老年人由于拥有更好的经济条件、社会福利和医疗保障,他们对生活的满意度相对较高。
而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老年人在这些方面可能相对匮乏,导致他们的生活满意度较低。
个人的心理素质和生活态度也会对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
乐观、积极的心态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而消极、悲观的态度则可能导致生活满意度的降低。
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
影响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因素分析

影响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因素分析王艳丽;姜涌;张秀君【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对老年人生活现状满意度的调查,揭示显著影响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因素.方法通过对某市100名65岁以上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调查,重点考察了身体状况、体育锻炼、生活费用充足与否、购物便利性、心理倾诉等因素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从数据分析来看身体状况好、购物方便、心里倾诉及时的老年人有比较高的生活满意度,而生活费充足与否、是否参加体育锻炼这两个因素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不大.结论身体状况好、购物方便、心里倾诉及时等因素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有着积极的作用.我们今后的关爱老年人的工作应多从这些方面着手.【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1(009)001【总页数】2页(P151-152)【关键词】老年人;生活现状;满意度【作者】王艳丽;姜涌;张秀君【作者单位】河北省承德市第五医院,067000;河北省承德市第五医院,067000;河北省承德市第五医院,067000【正文语种】中文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寿命也越来越长,我国正在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社会必将会关注老年人,社会迅速老龄化,我们每个人都会成为老年人,关心老年人就是关心我们自己。
关注民生,关注百姓的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着力点。
在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我们不能忽视这一群体——老年。
他们的生活质量将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1.1 被试 2009年在河北省某市测查所有自愿参加的65岁以上的老人共100人。
样本年龄分别为:65~79岁65人,80~89岁30人,90~99岁5人。
性别:男48人,女52人。
受教育程度:文盲23人,小学61人,中学以上16人。
居住地:城镇50人,农村50人。
经济水平:拥有存款10万元以上的,30人;低于10万元的70人。
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的转变, 后面一个高峰期有 可能和衰老、 年龄的增长、 生活 自理 () 4性别 : 有专家学者研究表明, 男性 的生活满意度 低于女
而 作 用 的 强 度 却 具 有 乘 数 效 应 ,不 但 严 重 影 响 国 民 经济 的增 能 的力 下 降有 关 系 。 长 , 也会 影 响 社会 的 全 面进 步 。 老 年 人 口的 生 活满 意度 问题
21人 口学 变 量 对 生 活 满 意 度 的 影 响 .
退 ,对外 界环境 的适应能力和耐受力下降会影响老年人的情
() 1 婚姻 : 专家调查表 明, 有 单身老人 的生活满意度明显要 绪变化 ; 而经济状况变差 和婚姻破裂 , 家庭重组及丧亲等社会
低 于 有 配 偶 老 人 , 中婚 姻 破 裂 、 居 和 未 婚 的 老 人 生活 满 意 问题也必然影响着老年人的情绪 性格内向的老人应多学会 其 分 度较 低 , 而 有 配 偶 同 居 的 老 人 生 活 满 意 度 最 高 。有 专家 学者 倾 诉 , 触 社会 , 可 能 减 少 负 面 的 心 理 影 响 。 外 向型 者 具 有 接 尽
Hale Waihona Puke 的研 究结果证明:老年 人在 丧偶后的头一年对 配偶 的心理健 乐观 、 爱交际、 性格开朗、 喜欢参加社会 活动和 朋友较多等特 康影 响最大, 丧偶老人 在精 神上常常倍感 凄凉、 悲寂, 的生 点, 他们 这种类型 的老人能够较快地适应 社会 角色的变化。总的来
的体 现 , 社 会 稳 定和 发 展 的要 求 。 是
2 影 响 因素
() 1精神生活: 心理因素对 生活满意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性格开朗者 生活满意度 比 自卑感 以及情绪不稳定的老年人生
活 满 意度 要 高 。 由于 老 年 人 自身 的 心 理 和 生 理 调 节 功 能 的衰
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与社会参与

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与社会参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凸显。
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与社会参与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和社会参与的关系、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以及提升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和社会参与的途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与社会参与密不可分。
社会参与是指老年人参与社会各类活动,积极参与社区、家庭和社会组织等,从而获得满足感和归属感。
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往往与他们的社会参与度密切相关。
通过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活动,老年人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加社交圈层。
这种社会关系的拓展可以增加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减少孤独感和无聊感。
其次,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受多种因素影响。
首先是经济因素。
经济状况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有着重要影响。
落后的经济条件会使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下降,增加其不满意度。
其次是健康因素。
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直接关系着他们的生活满意度。
如果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良好,能够独立完成日常生活,那么他们的生活满意度就会较高。
再次是家庭和社会关系。
良好的家庭和社会关系可以提供老年人在生活中的支持和关爱,增加其生活满意度。
最后是心理因素。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其生活满意度也有着重要影响。
对于老年人来说,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乐观的态度对于提高生活满意度至关重要。
最后,要提升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和社会参与度,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是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障等,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
其次是加强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关爱,提供必要的服务和支持。
例如,设立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推行居家护理等,保障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此外,还应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区和社会组织的活动,并提供相应的场所和资源。
同时,加强老年人的教育培训,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为他们参与社会活动提供更多机会。
总之,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与社会参与密切相关。
通过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老年人可以拓展社交圈层,增加生活满意度。
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与幸福感

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与幸福感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社会进步,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作为衡量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对于评估社会进步和老龄化政策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的组成因素、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以及改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的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组成因素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是指老年人对自己整体生活状况的主观评价。
生活满意度的组成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身体健康、经济状况、社交关系、居住环境、家庭关系等。
1. 身体健康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是影响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健康的身体意味着老年人可以自主地参与各种活动,享受生活的乐趣。
相反,患有疾病或身体受到限制会影响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
2. 经济状况老年人的经济状况也是衡量生活满意度的关键因素。
在经济独立的基础上,老年人可以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需要,有足够的经济保障,享受余暇活动,增加生活的满足感。
3. 社交关系与他人的社交关系对于老年人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起着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社交关系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情感支持和社会支持,减少孤独感和抑郁感。
4. 居住环境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对他们的生活满意度也有很大的影响。
一个安全、舒适、方便的居住环境可以增加老年人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
5. 家庭关系老年人的家庭关系是影响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和谐的家庭关系、与子女的良好互动和支持可以增加老年人的幸福感。
二、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幸福感是指个体对于自己整体生活的满意程度和快乐感受。
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包括心理状态、社会关系、价值观念等。
1. 心理状态个体的心理状态对于幸福感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积极乐观的心态、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可以增加老年人的幸福感。
2. 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老年人与家人、朋友的良好关系以及对他人的关心和支持可以提高幸福感。
3. 价值观念老年人的价值观念也影响着他们的幸福感。
积极的人生态度、对生活的珍视和满足感可以增加老年人的幸福感。
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与心理健康的关联研究

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与心理健康的关联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而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与心理健康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通过综合分析相关研究,探讨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与心理健康的关联。
一、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是衡量其对生活的主观评价。
研究表明,生活满意度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当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较高时,他们更容易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状态。
相反,如果他们对生活满意度较低,可能会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研究发现,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与幸福感存在正向关系。
生活满意度高的老年人更具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更能够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从而减少压力和负面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二、心理健康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心理健康问题会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产生不利影响。
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老年人往往更容易对生活产生抱怨和不满,从而降低了他们的生活满意度。
研究发现,经常经历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的老年人,其生活满意度普遍较低。
他们对自身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评价不高,容易陷入消极情绪和情感困境。
而心理健康好的老年人更能够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他们更倾向于用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生活中的困难,对生活满意度较高。
三、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与心理健康的相互影响机制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相互影响并非单向的,二者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
一方面,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
当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时,他们更愿意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享受生活带来的乐趣,从而提高生活满意度。
另一方面,较高的生活满意度也有助于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当老年人对生活充满满意时,他们更具有情感的平衡和心理的舒适感,可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预防和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
四、提高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与心理健康的策略为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和心理健康水平,有以下几个策略可以参考:1. 社会支持:加强社会支持网络的建设,鼓励老年人与家人、朋友和社区保持良好的互动,共同分享快乐和困扰,减少孤独感,提高其生活满意度。
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中国自 2000 年起进入老龄化社会。日益增多的老龄人口及相伴 而来的高龄化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对老年人养老问题的研究中,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是非常重 要的一个方面,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能反映老年群体生活欲求的满足状况,也能反映他们对生活欲求 的期望心态,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双重色彩,并与老年人生存状态的主观、客观双重属性相对应(柏 萍,2001)。因此,研究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既能够在把握老年人生存状况的基础上发 现农村养老中存在的问题;也有助于通过对现状的剖析,寻求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方向和途径。
满意 不满意 P 值
满意
不满意
P值
自评健康状况
—
—
0
是否感到孤单
—
—
0
好
56.7
43.3
—
从未感到
44.0
56.0
—
一般
30.7
69.3
—
偶尔感到
45.8
54.2
—
差
37.9
62.1
—
经常感到
17.1
82.9
—
生病时由谁照顾
—
—
0
是否担心养老
—
—
0
பைடு நூலகம்老伴
37.3
62.7
—
担心
23.0
77.0
—
孩子
46.9
—
注:居住方式和身边儿子数的 χ 2 检验在 5%水平上显著,家里事情谁作主的 χ 2 检验在 1%水平上显著,是否有 属于自己的房子、子女日常照料情况及身边女儿数的 χ 2 检验均在 0.1%水平上显著。
- 64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地位(自己做主)
家庭 医疗费用承担者(自己) 成员 儿子给钱(否) 经济 女儿给钱(否) 支持
孙子女给钱(否)
日常 生病照顾者(配偶) 照料 困难求助对象(配偶) 和 精神 聊天对象(配偶) 支持 心事诉说对象(配偶)
模型 2 B Exp(B) 9.164 0.073 1.075 -0.013 0.987 -0.001 0.999 -0.899 0.407*** 1.084 2.956*** 0.350 1.419** -1.330 0.264*** 0.096 1.100 -1.953 0.142*** -0.001 0.999+ -0.248 0.781*
从回归系数看, 男性的生活满意度要略高于女性。
和日常经验形成反差的是年龄的影响作用也不明
显,这可能是由于样本中高龄老人比重较大的原因,
表 2 老人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的 Logit 回归分析结果
模型 1
指标
B Exp(B)
常数项
7.158
年龄
0.092 1.096
老年人 性别(男)
-0.219 0.804
二、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自 泰 山 医 学 院 人 口 研 究 所 于 2009 年 4 月在山东省进行的“老年人口健康和生活状况 研究”的问卷抽样调查。 调查对象为年龄在 65 岁及 以上的老年人。 在抽样方法上采用选点随机抽样, 资料收集采用入户问卷访谈方式, 获取有效问卷 618 份。 (二)样本及其家庭基本特征 按照国际通用口径老年人是指 65 岁及以上老 人,但随着医疗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平 均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为了能充分反映老龄化社
年龄越大,男性样本越不容易获得。 与抽样方法结
合考虑,所选老人及其家庭特征比较符合社会实际
(具体见表 1),没有极端数据出现。
表 1 样本及家庭基本情况
属性 类型 人数 比例(%) 属性 类型 人数 比例(%)
男 256 41.5
好 338 54.7
性别
健康
女 362 58.5
一般 124 20.1
注 :***:p<0.001 ;**:p<0.01;*:p<0.05;+ :p<0.10,括 号 内 为 对 照 类 。
·117·
2010 年第 5 期 第 31 卷
Northwest population
仅百岁及以上老人就占到了总体样本的近 25%。 和农村家庭相比, 城市家庭的老人更容易对生
活产生满意感, 这是由于城市地区具有较高社会经 济发展水平,并能够为老年人提供较多的社会服务。 因此, 城市老年人生活满意的发生比比农村老年人 高出了 53 个百分点。 这一结论同张友琴通过对厦门 老年人调查所得出结论是一致的。 [8]家庭经济状况对 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有着强烈的影响, 同富裕家庭 相比, 在社区中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老年人生活满 意度明显较低,这一点在回归系数和 Exp(B)值上有 着充分的反映。 这不仅仅是由于老年人在衣食住行、 医疗条件等方面在不同家庭经济状况下有所差异, 还在于老年人不仅关注自己的生活, 往往还关心着 整个家庭的经济状况, 尤其是在同邻居或社区其他 家庭比较中, 家庭经济条件差的老年人容易产生较 强的基于整个家庭经济社会地位上的“失落感”。
状况
65-69 63 10.2
较差 156 25.2
70-79 152
24.6 家庭经 富裕
176
28.5
年龄 80-89 123 19.9
一般 331 53.6
济状况
90-99 126 20.3
较差 111 18.0
≥100 154 24.9
Hale Waihona Puke 城市 256 41.5区域
农村 362 58.5
(三)变量选取 本文以“老人对生活的评价”为因变量来代表老 人生活满意度,自变量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1.老年人基本情况 选取了老年人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健康状 况和日常生活自理状况 5 个变量。 其中健康状况来 自于老年人对自己身体状况的自我评价,生活自理 状况指老年人日常起居需不需要别人的帮助。 2.家庭基本情况 选取了家庭所在区域(分为城市和农村)、家庭 经济状况(同一社区比较)2 个变量。 3.家庭对老年人总体性支持 选取了老年人的居住方式、是否有单独卧室、老 年人的生活来源和在家中的经济地位 4 个变量,居 住方式分为“与家人同住”和“独居及其他”两种,老 年人的生活来源分为“退休金”、“子女”“现在的工作 和劳动”三种情况,经济地位的衡量主要是看老年人 对家庭开支的做主程度。 4.家庭成员对老年人的经济支持 选取了儿子、女儿和孙子女是否在日常生活中 给予老年人经济资助和“医疗费用的承担对象是谁” 4 个变量。 5.家庭成员对老年人的日常照料和精神支持 选取困难求助对象、生病主要照顾者 2 个变量 来反映家庭成员对老年人的日常照料,聊天对象、心 事诉说对象 2 个变量反映家庭成员对老年人的精神 支持。
医疗费用在老年人所获经济支持中占有特殊的 地位,但是从分析的结果发现,医疗费用的支出者是 老人还是子女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没有明显作用, 可能是随着年龄增加,身体机能的退化,老年人处于 疾病的多发阶段且病程较长,他们关心的是能不能 得到医疗,而不是谁支出了医疗费用。 在具体的经
·118·
济支持上,女儿和孙子女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没有 通过显著性检验,与之相对的是儿子在其中的作用 却非常大,儿子给钱的老人生活满意发生比是儿子 不给钱老人的 2.125 倍, 这与当前已有文献的研究 结论基本一致。 其实,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儿子在赡 养老人上不仅是法定义务,更重要的是一种内化于 社会舆论之中的道德要求,这种道德要求既外在的 约束着儿子,又反映着老年人对儿子的主观养老期 望。 刘爱玉和杨善华的一项调查表明有 62.5%的老 年人认为儿子是未来支持第一重要者。 [9]
一、国内对老年人生活状况研究的简单回顾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人 口的生活状况也逐渐得到了学界的关注。 自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相关研究成果不断出现。 崔丽娟、李虹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对城市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与 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城市 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极其显 著的正相关,子女是影响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重要 因素,配偶的支持影响最小。 [1]张友琴利用厦门分城 乡数据对支持网的关系规模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之 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2]贺寨平考察了社会支持的 数量和质量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认为老年人 支持网的关系强度与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 正面影响,但网络规模(人数规模)对生活满意度影 响不大。 [3]陈彩霞比较了北京市老年人在经济状况、 医疗状况、照顾需求方面的城乡差异对生活满意度 的影响,认为城乡老年人在不同方面有一定差异,但 总体生活满意度没有明显差别。 [4]张文娟、李树茁研 究了代际支持网络的性别差异、居住距离、规模和密 度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认为子女在中国农 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中占据核心地位,父母的需 求、性别偏好、居住空间距离对代际支持与生活满意 度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5]熊跃根的研究 表明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受月收入和健康状况的影
模型 3 B Exp(B) 8.929 0.062 1.064 -0.103 0.902 -0.001 0.999 -0.891 0.410*** 1.074 2.927*** 0.428 1.534** -1.370 0.254*** -0.067 0.935 -1.998 0.136*** -0.001 0.999+ -0.257 0.773* 0.000 1.000 0.754 2.125** -0.111 0.895 0.043 1.044 0.173 1.189 0.001 1.001 0.054 1.056 0.000 1.000
价是影响其生活满意度的显著性因素之一,该变量
回归系数为负,说明自我感觉身体较差的老年人,生
活满意程度也较低。 需要说明的是,老年人对自己
的健康评价并不是实际上的健康状况,有些老年人
可能因为身体机能不如从前往往做出健康状况一般
的评价,因此,这个指标还可以反映出健康在老年人
心目中所处的重要位置。 另一个对老年人生活满意
Vol.31 No.5(135)2010
Northwest population
2010 年第 5 期 第 31 卷
会的老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样本中对 70 岁以
下老人选取较少,对高龄老人选取较多,其中百岁以
上老人占了整个样本的近四分之一。 样本中的男性
明显少于女性,是由于女性平均预期寿命高于男性,
·116·
响最大,同时,子女数和代际关系也是比较重要的影 响因素。 [6]韦璞对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老年人生活满 意度与社会支持网进行了研究,结论为:儿子、女儿 和邻居提供的支持对生活满意度产生显著正向影 响,其中儿子的影响强度最大。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