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装置开车事故应急预案
装置开车应急救援预案

装置开车应急救援预案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确保装置开车过程中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编制。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装置开车过程中发生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
1.4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确保在应急救援工作中,把保障人员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
(2)快速反应,协同配合。
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各部门协同配合,共同应对。
(3)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加强安全风险管理,预防事故发生,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4)科学决策,规范操作。
在应急救援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应急救援措施科学、规范、有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2.1 应急救援指挥部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应急救援工作。
指挥长由公司总经理担任,成员包括相关部门负责人。
2.2 应急救援小组根据突发事件的特点,设立相应的应急救援小组,具体负责实施应急救援措施。
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包括生产、安全、环保、医疗、消防等部门相关人员。
2.3 应急救援职责(1)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应急救援工作,决定应急救援措施的启动、变更和终止。
(2)生产部门:负责组织生产系统的应急处理,控制事故扩散,保障人员安全。
(3)安全部门: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交通管制和人员疏散,组织现场救援和事故调查。
(4)环保部门:负责环境保护和事故废水处理,防止事故对环境造成污染。
(5)医疗部门:负责伤员的急救和转移,提供医疗救护服务。
(6)消防部门:负责火灾的扑救和事故现场的消防安全工作。
三、应急救援流程3.1 预警和信息报告(1)预警:通过监测设备、人工巡查等方式,实时监控装置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预警。
企业装置开车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确保企业装置开车过程中的安全稳定,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企业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企业所有装置开车过程中的应急处理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协调应急处理工作,下设以下小组:(1)现场指挥小组:负责现场应急指挥、调度、协调工作。
(2)救援小组:负责事故现场救援、伤员救治工作。
(3)疏散小组:负责组织事故现场及周边人员疏散。
(4)后勤保障小组:负责应急物资保障、交通疏导、通讯联络等工作。
2. 各小组职责(1)现场指挥小组:负责现场应急指挥、调度、协调工作,确保应急处理工作有序进行。
(2)救援小组:负责事故现场救援、伤员救治工作,及时将伤员送往医院救治。
(3)疏散小组:负责组织事故现场及周边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4)后勤保障小组:负责应急物资保障、交通疏导、通讯联络等工作,为应急处理提供有力保障。
四、应急响应程序1. 发现事故(1)装置开车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向现场指挥小组报告。
(2)现场指挥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各小组展开应急处理工作。
2. 应急处理(1)现场指挥小组组织救援小组进行现场救援,疏散小组组织人员疏散。
(2)后勤保障小组负责应急物资保障、交通疏导、通讯联络等工作。
3. 事故处理(1)现场指挥小组根据事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事故处理。
(2)事故处理完毕后,组织现场清理、设备检查等工作。
4. 事故报告(1)事故发生后,现场指挥小组立即向企业领导报告事故情况。
(2)企业领导接到报告后,按照相关规定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
五、应急保障措施1. 物资保障(1)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如急救包、消防器材、应急照明设备等。
(2)确保应急物资的完好、有效,随时投入使用。
2. 人员保障(1)加强应急队伍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确保应急队伍随时待命,随时投入应急处理工作。
装置开车事故应急预案

装置开车事故应急预案
装置开车事故应急预案的具体内容可能会因不同情况而有所不同,但以下是一些常见
的应急预案步骤:
1. 紧急停车:如果发生事故的装置仍然能够行驶,立即停车并将车辆移至安全地带,
切勿影响交通流畅。
2. 报警求助:拨打当地的紧急救援电话,如911,在通知救援人员时提供准确的事故
地点和所需的援助。
3. 关注安全:确保自身的安全,尽量避免进入危险区域,特别是如果发生火灾、泄漏
或破裂等情况。
4. 提供救援:如果您有救援和急救培训,请根据自己的能力提供直接的救援,但不要
冒险进入危险区域。
5. 与相关方联系:与车内的乘客和其他车辆的司乘人员保持沟通,确保了解每个人的
状况,并尽可能提供帮助。
6. 收集证据:如果可能,尽量获取现场照片或视频,并与其他可能的证人交流,以帮
助后续调查和处理。
7. 合作调查:随后与警方、保险公司和相关当局合作,提供所需的信息和证据,并按
照法律要求提供声明。
除了以上步骤,每个国家和地区还有可能有特定的法律和规定,因此在装置开车前,
最好熟悉当地的交通法规和事故应急流程,以便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
装置开车事故应急预案

装置开车事故应急预案事故预案是指在开车过程中,出现各种突发事件或车祸时,应急处理的各项措施和步骤。
对于装置司机而言,制定一份对应的事故预案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份的装置开车事故应急预案,希望对司机们有所帮助。
一、事故预防措施1.保持车辆良好状态。
每次行驶前要认真进行车辆检查,确保车辆能够正常行驶。
2.遵守交通规则。
在驾驶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交通规则行驶,提高行驶的安全性。
3.注意自身行为。
开车时应该保持清醒冷静,不要在行驶中开电话、发短信等行为。
4.注意行驶路线。
在经过一些交通繁忙区域时,要尽量避开高峰路段,减少安全隐患。
二、事故应急处理措施1.发生事故时要立即紧急停车,并开启跳闸开关。
2.及时拨打应急电话,说明具体的事故情况,并通知相关部门协助处理。
3.及时报告相关上级领导,并向本单位有关人员通报事故情况。
4.如果有伤员,尽快拨打救护车电话,并协助处理伤员。
5.及时采取措施,保护事故现场,并尽量避免其他车辆进入现场,以免加重事故严重程度。
三、事故后的处理1.及时分析事故原因,并总结经验教训,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尽力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故。
2.对于受到损害的车辆或其他物品,要及时进行鉴定和修理,并妥善处理赔偿问题。
3.对参与事故的人员,要进行健康检查和心理疏导等方面的帮助,保障其权益。
4.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及时报告和处理事故,并及时向公司领导层提出申请,获得相应的保险赔偿和相关福利。
本预案为装置司机行驶途中出现突发事件预先制定的处理方案,要求司机们在行驶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行事,确保行驶的安全,并将突发事件及时处理到位。
装置开车事故应急预案文库

一、预案背景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装置开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降低事故损失,提高装置生产效率,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装置开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包括但不限于火灾、爆炸、泄漏、中毒、触电等。
三、事故预防1.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 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确保员工掌握必要的应急处理技能。
3.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4.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
四、事故应急响应1. 事故报告(1)发现事故后,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报告。
(2)现场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向事故应急指挥部报告。
2. 事故应急指挥部(1)成立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事故应急指挥部下设现场指挥部、救援组、医疗救护组、疏散组、警戒组、通讯保障组等。
3. 事故应急处置(1)现场指挥部- 指挥现场救援工作,确保救援人员安全。
- 协调各救援小组,确保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 向事故应急指挥部报告事故处理情况。
(2)救援组- 根据事故情况,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
- 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防止事故扩大。
- 进行现场灭火、泄漏处理等。
(3)医疗救护组- 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并迅速将伤员送往医院。
- 向医院提供事故相关信息,协助医院做好伤员救治工作。
(4)疏散组- 根据事故情况,组织人员疏散至安全区域。
- 维护疏散区域秩序,确保人员安全。
(5)警戒组- 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 协助救援组进行现场救援工作。
(6)通讯保障组- 确保事故应急指挥部与现场指挥部、救援组、医疗救护组等之间的通讯畅通。
- 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处理情况。
4. 事故处理结束(1)事故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处理情况,宣布事故处理结束。
(2)现场指挥部向事故应急指挥部报告事故处理情况。
(3)各部门进行事故总结,分析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装置开车应急处理预案

一、预案目的为确保装置开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降低事故风险,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装置开车过程中的应急处理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成立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处理工作的统一指挥、协调和决策。
2. 应急指挥部成员(1)总指挥:由公司总经理担任,负责全面协调、指挥应急处理工作。
(2)副总指挥:由公司副总经理担任,协助总指挥开展工作。
(3)各专业组长:负责各自专业领域的应急处理工作。
3.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应急处理工作的日常协调、联络和信息传递。
四、应急响应程序1. 装置开车前(1)对装置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设备、设施、管道等完好无损。
(2)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3)制定详细的开车方案,明确各岗位职责和操作步骤。
2. 装置开车过程中(1)严格执行开车方案,确保操作规范、安全。
(2)密切监控装置运行情况,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
(3)加强现场巡查,确保装置安全稳定运行。
3. 装置开车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1)操作人员应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
(2)应急指挥部根据情况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处理。
(3)采取以下应急措施:a. 立即切断事故源,防止事故扩大。
b. 采取隔离措施,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扩散。
c. 进行现场救援,确保人员安全。
d. 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物资和人员支援。
4. 装置开车结束后(1)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2)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3)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五、应急物资及设备1. 应急物资:灭火器材、防护用品、应急照明设备、急救药品等。
2. 应急设备:消防车、救护车、通讯设备等。
六、培训和演练1. 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应急处理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七、附则1. 本预案由公司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开车装置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确保开车装置在正常运行过程中,遇到突发事故或异常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应急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厂开车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各类事故和异常情况,包括但不限于火灾、爆炸、泄漏、中毒、触电、机械伤害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开车装置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协调、指挥和监督应急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的人员疏散、伤员救治、火灾扑救、泄漏处理等工作。
(2)警戒保卫组:负责现场警戒、交通管制、人员疏散等工作。
(3)信息联络组:负责收集、整理、上报事故信息和应急工作进展情况。
(4)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调配、供应、维护等工作。
(5)技术支持组:负责事故原因分析、应急处置方案制定等工作。
四、应急响应程序1. 发生事故或异常情况时,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处置。
3. 现场救援组迅速采取救援措施,包括人员疏散、伤员救治、火灾扑救、泄漏处理等。
4. 警戒保卫组负责现场警戒、交通管制、人员疏散等工作,确保现场安全。
5. 信息联络组及时收集、整理、上报事故信息和应急工作进展情况。
6. 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调配、供应、维护等工作。
7. 技术支持组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应急处置方案。
8. 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适时调整应急响应等级。
五、应急措施1. 人员疏散:按照预案要求,迅速组织人员疏散至安全区域。
2. 伤员救治:立即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护,并送往医院救治。
3. 火灾扑救:使用灭火器材、消防水枪等扑灭火源。
4. 泄漏处理: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泄漏,防止事故扩大。
5. 环境保护: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对环境造成污染。
6. 技术支持: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制定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的措施。
六、应急结束1. 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人员安全,环境得到保护后,应急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
装置开车事故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提高我单位对装置开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所有装置开车过程中的各类事故,包括但不限于火灾、爆炸、泄漏、中毒、触电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事故应急指挥部: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长,负责事故的统一指挥和协调。
2. 事故应急救援小组:由单位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事故的现场救援、人员疏散、物资调配等工作。
3. 现场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的紧急处置、人员救助、医疗救护等工作。
4. 信息报告组:负责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做好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工作。
5. 物资保障组:负责事故救援所需的物资调配、运输和供应工作。
四、事故预防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装置开车,确保操作过程安全可靠。
3.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4. 完善安全设施:确保装置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消防器材、应急照明、防护用品等。
五、事故应急处置程序1. 事故发生: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事故情况,并启动应急预案。
2. 现场救援:现场救援组立即开展救援工作,包括人员救助、医疗救护、现场警戒等。
3. 信息报告:信息报告组立即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做好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工作。
4. 物资保障:物资保障组及时调配、运输和供应救援所需的物资。
5. 事故处理:事故处理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演练与评估1. 定期演练:定期组织事故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2. 评估总结:演练结束后,对演练活动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七、附则本预案由单位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置开车事故应急预案由于各种原因,装置可能发生1.停电、晃电2.停循环水、工艺水、加热热水3.暴雨、台风4.设备火灾爆炸事故5.甲醇泄露6.甲醇中毒7.氮气窒息8.高温中暑9.碱性物质10.电击伤11.跑、冒、滴、漏一、目的为了有效预防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性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并使应急救援工作安全、有序、科学、高效地实施,特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停电、晃电处理原则:安全第一,减少损失1、断电后相关联锁动作,装置停车,部分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立即确认事故发电机是否启动,是否按照供电顺序供电,所带负荷是否已经运行正常。
2、停电后开作业票,进行设备正常盘车程序,确认设备和管道是否堵塞,联系工艺进行清堵。
X年X月X日,运保车间几名维修钳工正在对X设备进行维修,其中用行车在吊装X设备时,突然出现停电事故,行车停止了运行,吊装设备被悬在半空。
行车操作人员立即将操作按钮关停并告知当班组长,当班组长马上向班长及车间其他领导汇报,并立即用枕木支撑和在相应范围内拉上警戒线,禁止人员在其范围内从事相关作业。
由于当班组长的处理方法正确及时,并没有发生相关事故。
停循环水、工艺水、加热热水1、泵的冷却水中断2、氮气压缩机冷凝器失去冷源3、装置内所有工艺换热冷却器失去冷源4、压缩机润滑油冷却器失去冷源一旦出现循环水中断,工艺人员应当按紧急停车的预案进行处理。
X年X月X日,公用工程氮气压缩机正常运行,暴雨、台风检查各个排水沟是否堵塞,及时清理。
检查排水辅助设施(泵)是否运转正常。
台风来临之前,巡查装置各个区域,清理杂物,对不稳定的支架和标示牌予以加固,对起重用具的索具加以捆绑并固定设备X年X月X日,一场台风来袭,台风伴随暴雨致使地沟污物堵塞,洪水蔓延,公司领导马上通知工艺相关人员启动气动泵抽水,在抽水过程中运保车间主任接到电话,气动泵发生故障需立即维修。
运保车间领导通知当天维修钳工组长XX,XX马上办理相关维修程序及手续,带领几位维修人员去现场实施维修,经过半个多小时的维修,气动泵开始正常运行,并在入口处加滤网以后,气动泵正常投入到污水抽排工作。
火灾爆炸事故(1)采取隔离措施,撒离无关人员,及时报告上级主管。
(2)针对火灾性质,合理布置消防和救援。
(报警电话:8558666685586969或119)(3)当有毒有害气体泄露时,应加强救援人员的个人防护,和现场气体监测。
(4)将受伤、中毒人员送往医院抢救。
(5)采取防泄露、防扩散控制措施,防止火势蔓延和化学品泄露扩散。
(6)当火灾难以控制、危及救援人员生命安全时,应立即撤离所有人员至安全区域。
(7)根据易燃易爆化工产品的特性,以及风向、天气等因素,制定灭火方案,选用合适的灭火器材和方式抢险救灾。
(8)灭火完毕,立即组织火灾现场的清理和洗消工作。
X年X月X日,急性甲醇中毒甲醇为无色,易燃,易挥发的液体,略有酒精气味。
主要经呼吸道入其蒸气,皮肤亦可吸收。
甲醇的作用,除其本身有麻醉和刺激作用外,还与其分解产物甲醛及蚁酸有关。
后者可导致酸中毒。
(一)吸入中毒:短时间吸入极高浓度甲醇蒸气,可引起麻醉症状,轻度中毒主要是神衰症状,如头昏、头痛、失眠、酒醉感,步态不稳、视力模糊等,一般可在数日内恢复。
病情较重者,可有明显的眼部症状,如眼痛、怕光、幻视、视力下降、或显著减退甚至失明。
检查时可见瞳孔扩大,对光反射迟钝,视网膜充血或出血,视神经乳头水肿,甚至视神经萎缩。
更严重者并发酸中毒,脑水肿及脑组织出血,出现剧烈头痛,眩晕、四肢抽搐或痉挛、呼吸不齐,心动过缓,神智不清,甚至昏迷。
1、现场抢救(一)立即脱离现场,轻症对症处理,重症者转送就近医院抢救治疗。
(二)注意防止肺水肿及维护电解质平衡。
(三)对视力障碍眼底病变者,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及三磷酸腺苷等。
(四)有中性神经病变者,给予足量维生素B族。
(五)经口服中毒者,可用1%碳酸氢钠溶液洗胃,或硫酸镁导泻。
2、注意事项(一)较重者应急送医院抢救。
(二)甲醇在体内排泄较慢,治疗时间不宜短于壹周。
甲醇泄漏事故预案事故发生的条件:6.1甲醇管道破超压或材质不符合要求破损泄漏6.2法兰螺栓没有按要求把或材质质量不符合要求出现泄漏或渗漏6.3阀门填料没有压紧或填料不符合要求造成损坏泄漏事故发生的危害6.1外泄甲醇遇到明火会发生着火爆炸。
6.2溅入眼、口或皮肤上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可致中毒。
6.3大量泄漏时要及时设围堤用土掩埋不得让其流入地沟造成环境污染,如流入地沟遇明火会产生爆炸或着火。
6.4泄漏现场不允许任何人接打手机,以免静电造成严重后果。
现场控制措施6.1现场人员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
6.2如法兰、管道出现大量泄漏,应立即用土掩堵,或用清水冲洗,作好回收工作。
6.3现场急救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正确配戴防护用品,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预防措施:6.1工艺操作人员要精心操作,杜绝超压。
6.2管件连接处的各道法兰要按规定要求把紧。
就我装置而言,停循环水就必须停车氮气窒息氮气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熔点为-209.86℃。
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界中。
空气中的氮占78-80%氮的化学性质极不活泼。
氮气本身无毒,也无特殊的生理作用。
当空气含氧量降低,氮含量增高时,人感觉呼吸不畅,有气蹩感。
当空气中氧的比例下降至8%时,呼吸增快可出现发绀;下降至5%时肌肉无力,神志模糊;下降至4%以下时,在40秒钟内失去知觉,随之呼吸停止。
病理可造成脑水肿,肺水肿和实质脏器出血。
严重者,会造成大脑皮质,基底节等永久性病变,发生瘫痪、遗忘和意识丧失等改变。
临床表现:低浓度时可不出现症状,在高浓度地刹时间可觉头痛,颤栗、恶心、呕吐、胸部紧迫感、胸痛、四肢麻木,甚至失去知觉。
严重时可迅速昏迷,出现四肢肌张力增高,阵发性痉挛、膝反射亢进有青紫、瞳孔缩小、对光反射迟钝等缺氧症状,一般称氮气窒息。
现场抢救(一)进入高浓度氮气环境抢救人员要戴供氧或防护面具。
(二)迅速将患者移离现场,呼吸新鲜空气或氧气。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给氧,注射呼吸中枢兴奋剂,可进行高压氧舱治疗。
(四)注意血压变化,如有血压下降,则抗休克治疗。
防止肺部继发感染。
(五)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防止急性肾功衰竭。
注意事项:进入储氮柜或氮处理过的反应设备等处,事先必须充分排风。
急于进入时须配戴供氧式防毒面具。
严禁在无人监护下单人进入。
进入前要进行空气中氧含量测定,若氧含量低于8%,进入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高温中暑X年X月X日,正值夏天高温时期,运保车间XX几人正在为X机组进行检修,由于检修空间密闭,作业现场没有安装通风和降温设备,劳动环境及工作条件差,空气流通不是很通畅,致使检修空间温度很高。
XX几名检修人员为能尽早完成检修任务,耐着高温继续检修工作。
当检修工作做到一半的时候,XX感觉口渴、头晕、耳鸣、胸闷、尽悸、恶心、全身疲乏、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几名同行检修工作的同事立即将XX拖出检修空间,实施急救,随后打电话(85586666)将XX送入医院检查,检查结果为轻症中暑,经过诊治输液后出院在家休息。
一、中暑分类中暑的发生与周围环境气温过高有密切的关系。
高温中暑按其发病机制一般可分三大类型。
(一)热射病:在高温环境下劳动时,如果体温调节了生障碍。
可导致体内蓄热,因而发生热射病。
(二)热痉挛:是由于高温作业时大量出汗,机体发生电解质平衡紊乱。
(三)日射病:主要发生于夏季露天作业与行军。
有强烈热辐射的高温车间,有时也可发生日射病。
二、临床表现:中暑可根据其轻重程度分下列三类。
(一)先兆中暑: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晕、耳鸣、胸闷、尽悸、恶心、全身疲乏、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不超过37.5℃)。
如能及时离开高温环境,经休息后短时间内症状即可消失。
(二)轻症中暑:除先兆中暑的症状外,体温在38℃以上,有面色潮红,皮肤温冷,血压下降,脉搏细弱而快等情况。
轻症中暑在4-5小时内可以恢复。
(三)重症中暑:除上述症状外,出现昏倒或痉挛,或皮肤干燥无汗,体温在40℃以上。
三、现场急救:(一)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首先应使患者迅速离开高温作业环境,到通风良好阴凉地方安静休息,解开衣服,给予含盐清凉饮料。
必要时可服人丹,霍香正气水(丸)等解暑药物。
如有明显脱水者,应给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法。
可给一些中草药。
(二)重症中暑:必须紧急抢救。
治疗将过高体温迅速降低,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积极防治休克,脑水肿等。
1、物理降温:患者平卧,在头部两腋下和腹股沟等处放置冰袋,用冷水或酒精擦浴。
2、药物降温:主要采用氯丙嗪,成人每次静脉注射25毫克(加入20毫升生理盐水中,10-20分钟注射完毕),也可采用连续滴注法:将氯丙嗪25-50毫升加入5%葡萄糖生理盐水200-500毫升中,静胲滴注。
一般要求在1/2-1小时内滴注完毕。
若在2小时后体温没有下降趋势,可按上述剂量重复给药。
氯丙嗪总量不宜超过5毫克/公斤体重。
必须密切观察血压下降,应根据情况减慢速度或停止给药。
四、预防措施:首先,应在作业现场安装通风和降温设备,改善劳动环境及工作条件。
其次,要合理安全作息制度,缩短劳动作业时间,增工间休息,并可实行轮换制。
对从事高温作业者,应穿着耐热,透气性好的工作服,并备防暑降温药物,露天作业者,应配戴宽沿帽,以防太阳光热泪盈眶的直接辐射。
此外,还应饮用配方合理的清凉饮料。
炊食中多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钙质等营养,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碱性物质常见有氢氧化钠。
碱与组织接触后,与组织中类脂起皂化作用,使组织脂肪溶解,碱性物质就不断深入深部组织。
碱烧伤的创口边界不清楚而较深。
疼痛、怕光、流泪等刺激症状也随之加重。
低浓度的碱烧伤可引起结膜、角膜的上皮脱落,高浓度碱烧伤,如接触时间长,碱性物质可通过结膜、角膜和巩膜进入眼的深部组织,形成角膜溃疡,坏死组织脱落而至穿孔,造成失明。
急救处理:(一)现场抢救:冲洗:一旦发生眼化学性灼伤,应分秒必争地抢时间进行彻底冲洗。
现场可用自来水冲洗,冲洗时间要充分,半个小时左右。
如无水龙头,可把头浸入盛有清溶水的盆内,用手把上下眼脸翻开,头在水中轻轻左右摆动,然后再转送到医院治疗。
(二)特殊治疗:1、药物化学伤可应用2-3%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碱性化学伤应用2-3%硼酸或1%醋酸溶液冲洗,以起到中和作用。
亦可用生理盐水冲洗。
冲洗时应注意穹窿部结膜,是否有固体化学物质残留,并除去坏死组织。
石灰和电石颗粒,应先用植物油棉签清除,再用水冲洗。
对化学性质不明确的眼灼伤,可用石蕊试纸测定结膜囊液的PH值。
2、面部作萤光素试验,了解角膜损伤的部位,范围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