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火烧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篇

《火烧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篇《火烧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篇《火烧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1、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及丰富的想象力和仔细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2、能抓住课文中表现表达顺序的句子理解表达顺序,并懂得课文以“变”为主线,突出火烧云变化的快和多。
3、学会五个生字,积累十一个词语,会用会造句。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
2、体会火烧云变化的多与快。
【教学过程】一、导入夏天的黄昏,西边天空往往会出现一种美丽的彩云──火烧云,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女作家萧红写的──火烧云。
二、初读课文,理请文脉,理解写作顺序1、课文是以怎样的顺序来写的?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边读边考虑。
2、谁来讲讲,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板书: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3、请同学们分段。
三、学习第一段1、今天,我们将通过反复朗读来体会火烧云的美妙,出示朗读提示:人们为什么称它火烧云,划出点明题意的句子,想一想,火烧云刚上来时是什么颜色,读出这种颜色,你还读懂了什么?学生读,交流。
2、第一节中是不是也可以看出火烧云是红的?3、太阳通过火烧云射处的霞光也是红的,红红的霞光照在大地上,万物变了颜色,引读。
为什么颜色变的不一样?4、解释紫檀色:那么美丽的火烧云上来了,人们多么喜悦,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笑盈盈地读第一段。
四、学习第二段1、刚上来的火烧云好象着了火,后来,颜色形状发生了变化,这变化是极多极快的,板书。
一起读读第二段,体会一下变化。
2、颜色怎么变的,自学课文,要求:找出描写火烧云颜色的词分类写下来,体会特点。
交流。
齐读,哪些词说明变化快呢?3、形状变化也很多很快,有的像马,有的象狗,有的象狮子它们是否同时出如今天空呢?4、它们的变化有什么规律?挑选最喜欢的一节读一读。
齐读。
五、朗读瞬息万变的火烧云让人目不暇接,可惜它要下去了,让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读第三段。
六、用一句话赞美一下火烧云【课后反思】我首先引读课文,让同学们注意老师引读的句子,考虑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解决了这一难点,也理请了课文的脉络。
《火烧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火烧云【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层次,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和写作的方法。
3.想象火烧云的奇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自然景象的心境。
4..利用课件,通过图片和文字引导学生想象火烧云的奇异景象。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层次,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和写作的方法。
【教学难点】想象火烧云的奇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自然景象的心境。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句谚语吗?这是我国劳动人民从多年的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它的意思是:早上有霞的时候预示着天气可能会不好,不要出门;晚上有霞的时候预示着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可以出远门。
谚语的“霞”还有一个很形象的名称叫什么你们知道吗?对,叫“火烧云”,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跟随作者细致的描述,去欣赏绚丽多彩的火烧云,用心去体会火烧云的奇妙。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点1.学习第1、2自然段,思考问题。
(1)第2自然段的“烧”字好在哪里?明确:一个“烧”字写出了火烧云的动态美,既突出了火烧云上来时天空的颜色——像火一样红,又使人感到它如同熊熊的大火一样有气势。
2.学习第3~6自然段,思考问题。
(1)作者是如何描绘火烧云的颜色变化的?明确:先总写“火烧云变化极多”,然后围绕这一特点,具体描写了火烧云的颜色。
写颜色时,作者采用了三种构词形式:一用到“红彤彤”“金灿灿”等重叠式词语来写火烧云色彩的浓重;二用“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等并列式词语,形容火烧云刹那间有两种颜色的变化;三用“葡萄灰”“梨黄”“茄子紫”等词语,写出火烧云像某些实物的颜色,给人以形象感。
四个“一会儿……”的排比句式,表明颜色不仅多,而且变化非常快,让人产生一种置身于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的感觉。
(2)小组合作学习写火烧云形状的部分(4-6自然段)①作者是怎样描写“马”的?明确:用“跪”“站”“伸”等一连串动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马”的变化过程,勾勒出一幅火烧云变化的动态画面。
2023年火烧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篇(课文火烧云教学设计)

2023年火烧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篇(课文火烧云教学设计)火烧云其次课时教学设计3篇(课文火烧云教学设计)1一、复习导入。
课文是按什么依次写的?全文可以划分成几段?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一)学习火烧云上来时1、火烧云出现之前,天空及四周的景物是怎样的?读一读,想一想。
(火烧云出现之前,天空布满霞光,四周的人和动物在霞光的照射下呈现出各种颜色。
)“霞光”使哪些景物发生了改变?课文是怎样详细描写的?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
火烧云到来之前这些景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改变?同样的景物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颜色?(由于霞光照在它(他)们身上,使颜色发生了改变。
但是因为底色不同,所以改变之后的颜色也不同。
)2、人们看到这一切,心情是怎样的呢?3、地面上的人和动物发生了改变,天上又有什么改变呢?读句子,谈理解。
“天上的云从西边始终烧到东边,红通通的,似乎是天空着了火。
”这句话点出了“火烧云”名字的来历。
句中用“烧”字,既突出火烧云颜色是红的,同时在表达上用动词,突出动态,把云写活了。
4、作者是怎样视察霞光的,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教给学生怎样细致地视察事物。
)5、指导学生用又惊又喜的心情朗读课文第一段。
(二)学习火烧云的改变1、默读课文其次部分,思索:火烧云的什么在改变?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相识到颜色和形态发生改变。
2、自读第3自然段。
①思索:火烧云颜色改变有什么特点?学生会通过读课文说出颜色改变快而多。
②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课文中连用四个“一会儿”表示几种颜色交替改变,瞬息万变。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还有说不出来的、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足以说明火烧云颜色的改变多。
③“半紫半黄”中的“半”是什么意思?(两种颜色混在一起。
)④你认为还会出现哪些漂亮的颜色?可以让学生说,也可以亲自去画。
⑤指导朗读后尝试背诵。
3、按刚才的学习方法学生自学火烧云的形态改变。
①自学第4至6自然段,思索:火烧云形态改变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过了两三秒钟”,“突然又来了一条大狗”,“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一转瞬就变了”,从以上几个句子可以体会出火烧云形态改变快。
《火烧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火烧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火烧云》一课写了晚饭后火烧云从出现到消失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以下是整理的《火烧云》教学设计,供您阅读,参考。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火烧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一、教材说明课文先讲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接着讲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最后讲火烧云下去了。
用词准确,描写生动逼真,想象丰富是本课表达方法上的特点。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感受自然景色之美;二是学习课文中的生动词句,了解作者丰富的想象,积累好词佳句。
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是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大胆想象的方法是教学的难点。
二、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的1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字。
能正确读写“火烧云、喂猪、笑盈盈、高寿、百合色、茄子紫、跪着、模糊、凶猛、庙门、蹲着、镇静、必须、揉眼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
三、教学建议1.本课讲到的各种云的颜色很多,课前要求学生在早晨或傍晚,是有朝霞或晚霞时,观察云彩的各种颜色和变化,或者收集有关云彩的图片和描写云彩的好词佳句。
2.指导学生通读全文,读准生字的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特别注意读准翘舌音:“烧、寿、镇”;后鼻音:“盈、恍、猛”等。
画出自己不懂的词句,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或联系生活实际加以理解。
3.再读课文,可以是自己读,也可以是小组同学一起读,读后思考讨论:课文哪些部分是讲霞光的,哪些部分是讲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找出认为写得美的句子来读一读,初步了解火烧云绚丽的色彩和多变的形状。
4.本课描写火烧云色彩、形状变化的语句,用词十分准确,写得十分生动、形象,可以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体会意思。
例如:(1)“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火烧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篇

火烧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演讲稿、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教学总结、事迹材料、优秀作文、教学设计、合同范文、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teaching summaries, deeds materials, excellent essays, teaching designs, contract sampl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火烧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篇火烧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晚霞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火烧云》第二课时优质教学设计范文(精选4篇)

《火烧云》第二课时优质教学设计范文(精选4篇)《火烧云》第二课时优质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通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2、学习课文,知道火烧云名字的来历;3、整体感知全文,知道课文从变化多与快两方面来写出火烧云的特点;4、学习第1、3两小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以及火烧云出现时地面景物的变化;5、能有感情朗读1~3节,并能够按提纲背诵第3节。
【教学重点】1、学习第1、3两小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以及火烧云出现时地面景物的变化;2、能有感情朗读1~3节,并能够按提纲背诵第3节。
【教学难点】学习第1、3两小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以及火烧云出现时地面景物的变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你观察过云吗?请说说。
2、揭题。
二、通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读书检查:请学生选读自己喜欢的小节。
三、学习第2节1、请找出课文中写火烧云名字来历的句子。
2、学生回答。
3、自由读:用自己的话说说它为什么叫火烧云。
(烧、着了火)4、火烧云是真的在烧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红彤彤)5、如果不用“烧”,而用“一直红到”好不好?为什么?(“烧”字不但写出了颜色,而且写出了火烧云的动态美。
)6、这一句还写出了火烧云的什么?(范围广)7、朗读练习。
四、整体感知1、那么火烧云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自由读全文,思考。
2、学生回答,讨论交流。
(变化多、快)五、学习第1、3节1、学习第3节:⑴读第3节。
⑵这一节写了火烧云哪一方面变化?(颜色)⑶学生再读第3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多与快。
(哪些地方写出变化多,哪些地方写出变化快?)⑷朗读练习。
⑸火烧云就只有这些颜色吗?从哪里看出来?学生想象其他颜色。
仿照课文的构词方法来说。
⑹按提纲背诵指导与练习。
2、学习第1节:过渡:火烧云出现时,天上发生了变化,其实地上也发生了变化。
⑴学生自由读第1节。
⑵学生说说地上发生了哪些变化?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⑶地上的景物为什么发生了这些变化?⑷为什么火烧云会使他们发生这些变化?(用两种颜料混合会变成其他颜色来说明。
《火烧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火烧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火烧云》其次课时教学设计11、通过课文学习,培育学生酷爱大自然,酷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及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致视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2、能抓住课文中表现叙述依次的句子了解叙述依次,并懂得课文以“变”为主线,突出火烧云改变的快和多。
3、学会五个生字,积累十一个词语,会用会造句。
1、了解课文的叙述依次。
2、体会火烧云改变的多与快。
一、导入夏天的傍晚,西边天空往往会出现一种漂亮的彩云──火烧云,今日,我们一起学习女作家萧红写的──火烧云。
二、初读课文,理请文脉,了解写作依次1、课文是以怎样的依次来写的?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边读边思索。
2、谁来讲讲,课文按什么依次写的?(板书:上来了──改变着──下去了)3、请同学们分段。
三、学习第一段1、今日,我们将通过反复朗读来体会火烧云的奇妙,出示朗读提示:人们为什么称它火烧云,划出点明题意的句子,想一想,火烧云刚上来时是什么颜色,读出这种颜色,你还读懂了什么?学生读,沟通。
2、第一节中是不是也可以看出火烧云是红的?3、太阳通过火烧云射处的霞光也是红的,红红的霞光照在大地上,万物变了颜色,引读。
为什么颜色变的不一样?4、说明紫檀色:那么漂亮的火烧云上来了,人们多么喜悦,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笑盈盈地读第一段。
四、学习其次段1、刚上来的火烧云好象着了火,后来,颜色形态发生了改变,这改变是极多极快的,板书。
一起读读其次段,体会一下改变。
2、颜色怎么变的,自学课文,要求:找出描写火烧云颜色的词分类写下来,体会特点。
沟通。
齐读,哪些词说明改变快呢?3、形态改变也许多很快,有的像马,有的象狗,有的象狮子它们是否同时出现在天空呢?4、它们的改变有什么规律?选择最喜爱的一节读一读。
齐读。
五、朗读瞬息万变的火烧云让人目不暇接,惋惜它要下去了,让我们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读第三段。
六、用一句话赞美一下火烧云我首先引读课文,让同学们留意老师引读的句子,思索课文是按什么依次写的,解决了这一难点,也理请了课文的脉络。
《火烧云》第二课时优质教学设计范文(精选4篇)

《火烧云》第二课时优质教学设计范文(精选4篇)《火烧云》第二课时优质教学设计范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火烧云》第二课时优质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火烧云》第二课时优质教学设计11、通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2、学习课文,知道火烧云名字的来历;3、整体感知全文,知道课文从变化多与快两方面来写出火烧云的特点;4、学习第1、3两小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以及火烧云出现时地面景物的变化;5、能有感情朗读1~3节,并能够按提纲背诵第3节。
1、学习第1、3两小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以及火烧云出现时地面景物的变化;2、能有感情朗读1~3节,并能够按提纲背诵第3节。
学习第1、3两小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以及火烧云出现时地面景物的变化。
一、导入新课1、你观察过云吗?请说说。
2、揭题。
二、通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读书检查:请学生选读自己喜欢的小节。
三、学习第2节1、请找出课文中写火烧云名字来历的句子。
2、学生回答。
3、自由读:用自己的话说说它为什么叫火烧云。
4、火烧云是真的在烧吗?你从哪里看出来?5、如果不用“烧”,而用“一直红到”好不好?为什么?6、这一句还写出了火烧云的什么?7、朗读练习。
四、整体感知1、那么火烧云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自由读全文,思考。
2、学生回答,讨论交流。
五、学习第1、3节1、学习第3节:⑴ 读第3节。
⑵ 这一节写了火烧云哪一方面变化?⑶ 学生再读第3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多与快。
⑷ 朗读练习。
⑸ 火烧云就只有这些颜色吗?从哪里看出来?学生想象其他颜色。
仿照课文的构词方法来说。
⑹ 按提纲背诵指导与练习。
2、学习第1节:过渡:火烧云出现时,天上发生了变化,其实地上也发生了变化。
⑴ 学生自由读第1节。
⑵ 学生说说地上发生了哪些变化?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烧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我们先学习描写火烧云颜色的一段话,找出这一段,请一位同学朗读第3自然段,大家思考:
火烧云颜色变化有什么特点?
读后回答。
(颜色变化快)
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我从一会儿这个词体会到的。
)
板书:
一会儿一会儿
你能通过朗读能读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快吗? (一会儿一会儿)
颜色变化还有什么特点?
(颜色变化多)
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每一句都要说自己的感受,再通过朗读表现。
(评价语:通过你的朗读让大家感受到了火烧云颜色的多。
火烧云的颜色的确太多了。
你的朗读让我见到那么多的颜色。
颜色什么都有)
在第3句交流中:
哎!葡萄灰、梨黄、茄子紫你有没有发现这些词有什么共同特点?
(植物加颜色)
在学生说到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时,读一读。
板书:
都有没见过
好,我们来看一看图片,发挥自己的想象,试着说说这些颜色。
(课件展示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录像。
)
先用ABB 式来说。
并展示:
绿莹莹、黄澄澄、黄扑扑、金闪闪、红艳艳
用半A半B 式来说。
用植物加颜色来说。
(苹果绿、桃红、玫瑰紫、石榴红、杏黄、秋叶黄、黄瓜绿、草莓红、橘黄、橄榄绿、柠檬黄、枣红、香蕉黄、草绿)
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那是多美的呀!能不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呢?
(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色彩斑斓、五光十色)
真会用词。
读读这段话,比一比谁能读出对火烧云的赞美之情?
(学生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
(指名两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
)
感情很充沛。
凭借段落结构,自己试着背一背。
(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的段落结构。
)
(学生自由背)
谁愿意带着感情给大家背一背?
(全班同学举手)
既然这么多的同学都愿意背,那么我们一起背诵这一段话。
(学生有感情地齐背第三自然段。
)
三、学习火烧云的形状变化
刚才我们欣赏了火烧云五彩缤纷的颜色,现在我们来感受一下火烧云千姿百态的形状。
哪几自然段是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火烧云的形状像什么?
板书:
像马、狗、狮子
1、读中发现:
在4~6自然段中,你喜欢哪一段呢?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自然段,有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想一想,看你能从中读懂什么?
第4自然段中:
我从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正在就这些词中,知道了火烧云变化得快。
我知道了火烧云的样子像马,动作很逼真,还知道了它的变化过程。
我从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就变模糊了。
这句话中看出,人们很喜欢火烧云。
让喜欢这一自然段的同学和想读的同学都站起来读。
第5自然段中让同学交流好读懂什么后全体男生朗读。
第6自然段:
我学的是第6自然段,我从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是那么大,也是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这句话中知道作者很善于观察,能够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联系起来。
我看出,作者很喜欢火烧云,她看的时候很开心。
我知道火烧云形状变化得很多。
读第6节可以齐读。
(评价语:你很细心。
你的关注点就是和别人不一样。
你的想法很独特。
)
2、自主研究,合作学习:
这三节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呢?
⑴相同点:
①结构相同,都先写出现了,像什么,后来又变化了,不像了,便消失了。
板书:
出现、变化、消失
②描写时看到的和想到的相结合。
③都写出了作者对火烧云的喜爱之情、欣喜之情和火烧云消失
时的遗憾心情。
⑵不同点:
①开头的连接词使用不一样。
②描写的火烧云的形状不一样。
⑶小结:
同学们研究得真不错!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以动静结合的写法,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写,生动逼真地写出了火烧云在天空中快速而神奇地形状变化。
让我们也来想象,火烧云还有可能会变成什么?
(小白兔、小绵羊、花、草、树木、老爷爷、老奶奶)
可以是植物、动物、人物、世界万物
⑷仿照课文的第4~6自然段,我们把它写下来。
写几分钟后大家交流:
生:一会儿,天空中出现了一座座山峰,高低不平,连绵起伏,犹如珠穆朗玛峰一样雄伟、壮观。
可一眨眼的工夫,就离我们远去了,而且越去越远。
生:这时又跑来了一只大花猫,猫的身上全是彩色的斑点。
我还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点点。
它趴在空中,好像在撒娇,想让人抱一抱它。
(学生沉思)
师:当它看见那边出现了一只小老鼠,猛地跑了过去,猫和小老鼠都看不清了。
生:快看啊,不知从哪里钻出了一群小猴子,那些小猴子的脸红红的,眼睛圆圆的,跳来跳去,仿佛运动员在认真地跳鞍马。
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变成了一只小兔。
生:小兔是躺着的,看上去就像躺在沙发上一样悠闲。
过了两三秒钟,小兔站起来了,伸了伸懒腰。
这时,小兔的四肢变得更长了,变得模糊了。
生:再看那边,一条巨龙腾空而起,还在空中不停地舞动着。
只见那条巨龙张着大嘴,鼻子翘着老高,一双铜铃般的圆眼,放射出紫色的光,还挺神气呢!可我还没有尽情欣赏,巨龙就赶回龙宫去了
(鼓掌)
你们的想象太丰富了,说的真棒!火烧云形状变化这么多,用学过的词语概括出火烧云形状变化多。
(变化多端、变化莫测、千变万化、绚丽多姿、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四、学习火烧云下去了
师:刚才同学们概括那么多的词语表达了对火烧云形态变化多的感受,那么,作者观察火烧云时有着怎样的感受?从第7自然段找一句话来回答。
生:读一时恍恍惚惚的,什么也看不清了。
师:美好事物的存在总是那么短暂,但作家却能将这瞬间的美丽化作永恒,想想作家为什么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来?
(引导学生概括写作方法:仔细观察,发挥想象,注意积累。
)
五、回归整体,激发情感
师:学完了这篇课文,能不能说一句赞美火烧云的话呢?
生:火烧云真是太美丽啦!
生:火烧云不但绚丽多彩,而且变幻莫测。
生:我爱火烧云,它给我的想象插上了翅膀。
六、质疑问难,妙在延伸
师:学到这儿,你还想对火烧云作哪些进一步的了解呢?
生:为什么火烧云颜色变化这么多?
生:为什么火烧云只出现在早晨或傍晚?
生:火烧云上来时,为什么地上的人和小动物的颜色发生变化呢?
师:你们提出的问题很好,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些疑问?查阅百科全书等工具书。
《变幻的天空》一书介绍了有关火烧云的知识,下课可以请教它。
七、自主设计作业
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最想给自己设计一个什么课外作业? (实践、书面的或口头的)
1、有感情地读课文并背诵;
2、摘录文中的好词好句;
3、上网查找有关火烧云的知识;
4、利用早晨或傍晚时间观察我们这个地方的火烧云;
5、画一画美丽的云
【板书设计】
火烧云
一会儿一会儿
颜色变化多一会儿一会儿
都有,没见过
马
形状变化快狗(出现变化消失)
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