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后感2000字_21

合集下载

[读后感]读红楼梦有感2000字

[读后感]读红楼梦有感2000字

[读后感]读红楼梦有感2000字读红楼梦有感2000字读红楼梦有感2000字(一):红楼梦读后感2000字看完《红楼梦》心中有一丝悲哀,忽觉秦氏对凤姐说的一番言语,实是有理:“月圆则亏,水满则溢。

”世上无事可“永保无虞”。

就像这朝朝代代,总是从初期到全盛再到衰败,从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汉,三国,晋,南北朝,隋……无一幸免。

身边的小事亦是如此,一生中总有顺心与阴暗的时期,因此人生给予的感觉就饶有味道……有人时常觉得人生凄苦,可没有这苦,那怎会感受到成功到来时的快乐?若纨绔子弟只知玩乐,终老一生,死前才去遗憾,“人生何其短,吾还碌碌无为终老此生。

”。

家道中落,未尝不是好事,死前至少能够说,“因曾度此落魄生活,故吾此生没有白活。

”说到碌碌无为,终老此生。

就不得不题,功名利禄。

记得第一回中,士隐所解注的《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甚切,就好像功名,不是得了功名,就不用死,到头来还是得死。

下一世,谁理你是秦始皇,还是汉武帝。

更别提其他人,“问古今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若不提,钦敬,从古至今,那些着名的贪官奸臣,吕不韦、秦桧、吴三桂、鳌拜……也是万古留名。

其实他们的才智,胆识,以及那种不畏惧命运的胆魄,也有可取之处。

命运最终给他们的安排终究是残酷的,死讯换来了呼天抢地的欢呼声,死后还招人恶骂,这是他们的悲哀,也是那个社会的悲哀。

难道这就是正义与邪恶的标准吗?其实,正义与邪恶的标准还是很模糊的。

我能够说,“人各有志,只能说他们树立了不科学的人生观。

”他们的所作所为不必须像我们想象中那么可耻,也许他们像楚庄王,三年沉迷于酒色,是别有用心,我们也许只是让历史蒙蔽了双眼,虽然可能性极小,但我们不能排除这种想法,毕竟这些都已成过去,无从考证……我甚是欣赏他们对于神说以及命运的无所畏惧,即使是现今社会,又有何人能真正做到不满命运的安排,能挑战命运。

《红楼梦》读后感2000字(通用27篇)

《红楼梦》读后感2000字(通用27篇)

《红楼梦》读后感2000字《红楼梦》读后感2000字(通用27篇)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红楼梦》读后感200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红楼梦》读后感2000字篇1滚滚红尘,携着记忆的枷锁,永远地尘封了那场悲伤的爱恋。

在那最后一抹余晖中,被风静静地吹散了,也吹淡了往日的思念。

终于,消失在茫茫人海,留下了世人的遗憾和指责……红楼梦我读了《红楼梦》一书,书中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用贾府的兴衰作为背景,写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不合理的制度造成的悲剧。

中国的四大名著部部皆是精彩绝伦,可最吸引我的非《红楼梦》莫属了。

红楼梦里的爱情故事还真是数不胜数。

《红楼梦》,一部含笑的悲剧。

《红楼梦》不只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三代生活,而且还大胆地控诉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和堕落,指出他们的种种虚伪、欺诈、贪婪、腐朽和罪恶。

它不单指出这一家族的必然崩溃和死亡,同时也暗示了这一家族所属的阶级和社会的必然崩溃和死亡。

曹雪芹笔触下所创造和热爱的主人公是那些敢于反判那个垂死的封建贵族阶级的贰臣逆子;所同情悼惜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牺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会的虚伪道德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一边是木石前盟,一边又是金玉姻缘。

一边是封建社会下必须追求的功名光环,一边是心驰神往的自由之身。

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为我们展现了这场无声的较量。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爱情故事浓缩了这场较量的全部硝烟,“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质本洁来还洁去”,在面对封建礼教下的种种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为代价,质本洁的追求始终不弃。

我们感叹贾、林两人爱情的悲剧的时候,看到了造成悲剧的一个重要因素:林黛玉的清高的个性,她的个性与当时的世俗格格不入,无法与社会“融合”,她的自卑情结正是她自尊的体现,也是她悲剧的开始。

《红楼梦》读后感(20篇)

《红楼梦》读后感(20篇)

《红楼梦》读后感(20篇)《红楼梦》读后感篇1读完《红楼梦》,从那个压抑封建的社会阴影中逃脱出来,长吁了一口气,环顾四周,自己生活的环境至少能有让自己长吁一口气的空间,而当时的人们呢?身不由己,思想倍受禁锢,他们的心情又是如何呢?所以,每当读完一遍《红楼梦》,那在读之前的紧急,压抑,好像都烟消云散了,内心对苦难,艰苦的理解也多了一份深刻,对幻想的追赶也更加执着。

我们也理当为了这而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民主时代,在生活中,有艰苦,有困难,但那是人生历程中不行避开的,和环境,观念无关,但是,比起封建社会的人,我们至少有权利去战胜他,我们有力量起战胜他,我们有资格去战胜他,这,莫非不值得庆幸吗?《红楼梦》读后感篇2曹雪芹〔约17151763年〕,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曹雪芹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至雍正六年,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

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伴侣救济为生。

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讨论,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最终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宏大作品——《红楼梦》。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婚姻悲剧为线索,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轴线,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时代内容。

《红楼梦》内容丰富、轻则曲折、思想熟悉深刻、艺术手法精湛,是我国古典小说中宏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红楼梦》读后感篇3暑假里,我读了《红楼梦》这本书,《红楼梦》是一本悲剧,既是女性的颂歌,又是女性的悲剧,该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为核心,以贾、王、史、薛四大家庭的兴衰史为轴线,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时代内容。

王熙凤善弄权术,最终不免落了个“机关算尽太聪慧,反误了卿卿性命”,文中不止一次地消失在大观园中的一个常被大家取笑戏弄的平凡辛苦的农家老妇是刘姥姥。

《红楼梦》读后感范文2000字(精选5篇)

《红楼梦》读后感范文2000字(精选5篇)

《红楼梦》读后感范文2000字(精选5篇)《红楼梦》读后感范文2000字(精选5篇)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收集的《》读后感2000字范文(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滚滚红尘,携着记忆的枷锁,永远地尘封了那场悲伤的爱恋。

在那最后一抹余晖中,被风静静地吹散了,也吹淡了往日的思念。

终于,消失在茫茫人海,留下了世人的遗憾和指责……我读了《红楼梦》一书,书中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为主线,用贾府的兴衰作为背景,写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不合理的制度造成的悲剧。

中国的四大名著部部皆是精彩绝伦,可最吸引我的非《红楼梦》莫属了。

《红楼梦》是一部含笑的悲剧。

《红楼梦》,不只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三代生活,而且还大胆地控诉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和堕落,指出他们的种种虚伪、欺诈、贪婪、腐朽和罪恶。

它不单指出这一家族的必然崩溃和死亡,同时也暗示了这一家族所属的阶级和社会的必然崩溃和死亡。

曹雪芹笔触下所创造和热爱的主人公是那些敢于反判那个垂死的封建贵族阶级的贰臣逆子;所同情悼惜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牺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会的虚伪道德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一边是木石前盟,一边又是金玉姻缘。

一边是封建社会下必须追求的功名光环,一边是心驰神往的自由之身。

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为我们展现了这场无声的较量。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爱情故事浓缩了这场较量的全部硝烟,“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质本洁来还洁去”,在面对封建礼教下的种种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为代价,质本洁的追求始终不弃。

我们感叹贾、林两人爱情的悲剧的时候,看到了造成悲剧的一个重要因素:林黛玉的清高的个性,她的个性与当时的世俗格格不入,无法与社会“融合”,她的自卑情结正是她自尊的体现,也是她悲剧的开始。

《红楼梦》中她葬花的一段情节,是她的个性体现的焦点所在。

读《红楼梦》有感2000字,红楼梦读后感2000字

读《红楼梦》有感2000字,红楼梦读后感2000字

读《红楼梦》有感2000字,红楼梦读后感【2000字】红楼梦读后感2000字(一)今年暑假我读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我读完第一章就已经爱不释手了。

它主要是以宝黛二人的感情杯具写的,它以生动的描述,写出了那时候大家族的悲欢离合。

在这个故事中,我最喜爱的人物就是林黛玉了,正因我觉得她美丽、聪明,又很好学,还知书达理。

但是,她的缺点就是太多愁善感。

我最不喜爱的人物就是薛宝钗,正因她明知黛玉多愁善感,没有母亲,还在薛姨妈怀里撒娇,感觉好像是故意的。

我不太喜爱《红楼梦》的结尾部分,正因太悲惨了。

读了《红楼梦》,让我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我还要学习《红楼梦》中人物的优点,从自身找找有没有和里面人物同样的缺点,并把它改正。

这是我第一次看《红楼梦》,有些地方还不是太懂,以后有时刻我会再好好阅读它,坚信会有更多的体会和感想。

《红楼梦》塑造了一个跛足道人,他的眼睛正是大观眼睛,因此他看到了一个欲望无穷、沽名钓誉、巧取豪夺的泥浊世界,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世人都说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他所唱的《好了歌》,正是荒诞歌。

甄士隐为《好了歌》作了注解。

他的解,是对泥浊世界和荒诞人生的解构。

原来,这个金玉其外的人群舞台,演的但是是一幕幕荒诞戏剧: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红楼梦》有一首荒诞主题歌,还有一个荒诞象征物,这就是风月宝鉴。

宝鉴的这一面是美色,宝鉴的另一面是骷髅。

贾瑞死在美女的毒计之下是惨剧,而追逐骷髅似的幻影幻象则是几乎人人都有的荒诞剧。

难道只有贾瑞拥抱骷髅?人世间在仕途经济路上辛苦奔波、走火入魔的名利之徒,哪一个不是生活在幻觉之中的贾瑞?总之,揭示世道人生甚荒唐的荒诞性,是《红楼梦》极为深刻的另一内涵。

如果说,林黛玉之死是《红楼梦》杯具最深刻的一幕,那么,贾雨村的故事则是《红楼梦》喜剧最典型的一幕。

《红楼梦》的大情节刚刚展开,就有贾雨村葫芦僧判葫芦案。

《红楼梦》读后感2000字(通用5篇)

《红楼梦》读后感2000字(通用5篇)

《红楼梦》读后感2000字(通用5篇)《红楼梦》读后感2000字(通用5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红楼梦》读后感2000字(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红楼梦》读后感2000字1红楼一梦,梦的是谁的良辰美景,荣辱兴衰?一、颂歌,颂歌!红楼梦的是伟大的,在它里面,女性是伟大的。

《红楼梦》又名《金陵十二钗》,清曹雪芹著前八十回,现流传的版本有高鹗续全的一百二十回。

其中描述了封建大家族的繁荣与衰落,但曹公塑造最为成功、吸引人眼球的是里面的女性形象。

莺莺燕燕,她们不仅美丽、聪明,还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意志有独立人格的人。

在那时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曹公的用意是多么深沉而伟大!黛玉的气质与才情、宝钗的大家闺秀风范、史湘云的机灵可爱、妙云的清丽脱俗,等等,无疑是全书中最精彩美丽的姹紫嫣红。

《红楼梦》中,丫鬟不是卑贱的,她们也有独一无二的个性与自由,晴雯、袭人、鸳鸯、平儿……她们是一群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一个一个鲜明可爱的女性形象生动地跃然纸上。

曹公本人与曾说过:“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勿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他怀着“传闺阁昭传”的目的写成红楼一梦,梦是光彩陆离、姹紫嫣红的,梦中不仅有行止见识不凡的众多女子,还有一个爱她们、尊重她们的男子——贾宝玉,他真心相信“凡山川日月之精秀之钟于女儿”,这个贾宝玉,到真正是“通灵宝玉”之化身,真正的“山川日月之精秀”,连他于如此爱护女孩儿们,又将女子的地位提高一个层次。

纵观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无论是《三言二拍》中杜十娘、玉堂春,《牡丹亭》中的杜丽娘,《水浒传》里德扈三娘、潘金莲,女性总是作为低眉顺眼的弱势群体,顶多得到的是同情可怜。

《红楼梦》确实女性的大舞台,一曲曲颂歌为她们吟唱。

二、悲剧,悲剧!整曲《红楼梦》其实是场悲剧,所谓“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

红楼梦读后感(通用15篇)

红楼梦读后感(通用15篇)

红楼梦读后感(通用15篇)红楼梦读后感(通用15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红楼梦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红楼梦读后感1《红楼梦》这部书我看完后深有感触,贾、史、薛、王这四大家族也被才华横溢的贾雪芹用四句经典的话所概括,这四句话便是:“贾不假白玉为堂金做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宝如土金如铁”,从这句里能够看出四大家族的实力和富裕的生活让人惊叹不已。

更让我震惊的事曹雪芹的文笔,他把自我化身为书中的贾宝玉,栩栩如生的描绘出一个个具有特点的人物,书中人家作诗他也能根据不一样人物特点写出不一样性格的诗。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文学作品。

作者把自我出身高贵,晚年生活却穷困潦倒的命运充分融合到了书里,写的十分好,我提议大家看一看,因为每看一遍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红楼梦读后感2寒假期间,我闲着没事便打开我素不爱看的《红楼梦》。

刚翻开,我便被它那引人入胜的开头吸引住了虽是才子佳人的故事却带有神话般的色彩,而主角贾宝玉更是如凡间仙人一般。

他虽乃贾母的心头肉却被父亲冤枉毒打霉呀!他的感情极不顺利林黛玉也真是的竟老是怀疑这怀疑那好了吧!死啦!她的死也和贾母有关系。

谁让她想把薛宝钗当作贾宝玉的媳妇了她们的感情十分清雅而宝玉却有点狂人的味道。

我还未读完,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俺说。

红楼梦读后感3我今日把《红楼梦》读完。

上头写:女娲补天时有一块石头没用,这块石头通了灵性投胎到人间。

主要写它在人间的事。

这本书很有意思。

其中我觉得最离奇的是:文中人物宝钗出生时嘴中竟叼着一颗通灵宝玉。

这颗宝玉上还有一行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我看出文中黛玉很小气。

我还在凤姐协理宁国府一会中我看出凤姐十分有管理才能,不仅仅把荣国府管理的井井有条,还把宁国府管理的井然有序。

红楼梦读后感(精选20篇)

红楼梦读后感(精选20篇)

红楼梦读后感(精选20篇)红楼梦读后感(精选20篇)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

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红楼梦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红楼梦读后感篇1一纸红楼,千芳竟妍。

满纸荒唐言,却临摹出神态各异、顾盼生姿的金陵女子。

曹公的笔下,有以泪报恩的林妹妹,有恪守封建妇德的薛宝钗,有性格豪爽的史湘云,充满着脂粉气味的贾宝玉,有精明能干的风辣子,还有知恩图报做事圆滑的刘姥姥。

《红楼梦》始于言情,它道出了大观园里公子小姐间的凄美爱情故事,也见证着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没落。

一个时代走到尽头,封建社会的黑暗腐败,百感化作一叹——美哉。

大观园里,如人间仙境,金碧辉煌“大户人家住着大房子,用着大箱子。

”这是刘姥姥来这儿时的感慨。

可在这美的背后有多少勾心斗角?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心酸?朱门狗肉臭,路有冻死骨。

一两银子一颗蛋,佳肴数不胜数,可在当时,百姓闹饥荒,能够填饱肚子已是不错了。

由此可见,贾府的美,是建立在民众的痛苦上的。

“心胸狭窄,尖酸刻薄,多愁善感”是许多读者对林黛玉的看法,认为她太过小家子气,可我却喜欢她那份在封建社会独有的气质。

在我看来,她是这本书中一缕清新脱俗的风。

颇有个性的黛玉,时而悦人,时而伤人,时而甜美,时而冷漠,善解人意中也夹杂着蛮不讲理,集聪明活泼孤芳自赏于一身。

她似一位仙子来到人间,超凡脱俗。

她才华横溢,并不是一个美艳的花瓶,作的诗词虽过于悲情,但也灵气逼人。

写菊是“孤标傲世谁偕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咏柳是“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任尔留”;“偷来梨蕊三分白,借的梅花一缕魂”这是她笔下的白玉兰。

她有这咏絮之才,她对待感情、对待诗词有自己独特的一份见解,不是那么世故,也没有对他人漠不关心。

只可惜她在那个秋风瑟瑟、锣鼓喧天的日子里独自走向天边路。

在我看来,这个看似是悲剧的结尾却是好的,黛玉是干净的仙子,腐朽的贾府并非她的容身之处,倒不如去那天境,继续自己的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读后感2000字
读红楼梦有感《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我读完它感触颇深。

它讽刺了我国古代封建恶势力独霸一方的丑态与它最终将会走向灭亡的必然命运。

《红楼梦》里面的人物各有个的特点。

给我印象深刻的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

贾宝玉这个人由于从小被祖母与母亲溺爱而造成每日与女孩儿们玩乐,不顾学业,而且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但也是因为这样,他的父亲贾政才会不喜欢他,宝玉也很惧怕他的父亲。

虽然大观园里的人尽是心灵肮脏,不过也有真情在,贾宝玉与林黛玉真心相爱,最终却套不过封建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命运。

林黛玉也是多愁善感、经常落泪,都说她心眼小,可是只有她才拥有贾宝玉这个知己。

薛宝钗在大观园里可算是最有心机的一个了。

她为人处事很能干,蒙住了很多单纯人的眼睛,她人缘极好,却得不到宝玉对她的真爱,她极力讨好没一个人连贾母也不在话下。

王熙凤是最泼辣的一个了,不仅办事干练,而且心直口快,常噎得人说不上话来,她处处不吃亏,人们称她“凤辣子”,却逃不过早逝的命运。

大观园里的人物我喜欢的要数探春了,他心机不如宝钗,文学功底不如黛玉,可是她为人爽朗,而且冷眼看一切,或许她有一点孤高自诩,可是能在混浊的世界里冷眼看一切的又有几个呢?但她的命运同样也是远嫁,离开家乡,离开父母。

贾母可算是仁慈的了,她疼爱孙子孙女们,甚至连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小孩子也疼爱,可是她的话何尝不暗藏玄机呢!黛玉刚进荣国府时,贾母让她做上座,她不肯,贾母说了句“你是客,本应如此。

”暗示了她从来没有把黛玉当成是自家人,虽然表面上和谁都很亲切,可是她不过是假慈悲罢了。

《红楼梦》有两大阵营,一是宝钗,二是黛玉。

应该说,宝钗是一个深受传统思想文化禁锢的女孩,文中也没有提及她究竟是不是喜欢宝玉,只是明示了贾府最高权威元春站在了宝钗的一边。

没人会在意宝钗的意见,她和宝玉一样。

只是封建贵族制的牺牲品。

宝玉犯错挨了打,宝钗义正言辞,劝道“你是要改过了罢。

”于是她被学者定位封建统治的卫道士。

林妹妹哭哭啼啼的红肿了眼,哭道“你是要改了么?”她被定为贾宝玉的红颜知己。

贾宝玉最后怎么说?他说:不改!打死也不改!
我们对《红楼梦》进行细读品味,就会发现“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只是一个空泛而美好的愿望。

说到底,惟其艰难,主人公的受难,更能凸显宝黛二人爱情的价值感。

我们并不能偏激的说谁对谁错。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它比名利,比金钱,比青春都要重要一点点,不多,就一点点。

袭人可以说是里面最可怜的一个角色,袭人是宝玉的通房丫头,日后宝玉成婚了,她也是有一席之地的。

林黛玉有时还会笑称袭人是嫂子,可见黛玉对这事也是有看法的。

当我看到袭人开始在人前搬弄是非,想让黛玉搬出去的时候,我从她身上看到了凡人容易犯的毛病,自私,软弱,首鼠两端。

可她应该得到谅解,因为不是不同情他人,就是不怜悯自己。

读过《红楼梦》的人,没有一个不了解心狠手辣的人称“凤辣子”的王熙凤,。

对于她的“辣”,有人是尝够了辣味的,读者也看得非常真切。

王熙凤的“辣”一出场就表现出来了。

在林黛玉进贾府一场中,林黛玉来到贾府,见过众人,正在说话,忽听后院中有人大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黛玉心想,这时候人人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这人怎么这样放诞无礼?她不知道来者就是“冰山上的雌凤”荣国府管家的奶奶王熙凤。

王熙凤的确与众不同。

她的姿色与打扮,彩绣辉煌,恍若仙子,并有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

在贾母这位“老祖宗”面前,所有后辈,包括邢夫人、王夫人也只能恭恭敬敬,规规矩矩,而王熙凤竟敢如此喳呼放肆,而她一
来到,老祖宗竟乐了起来,贾母立即就有了笑容,好像给贾母带来新鲜和剌激,并和她开起玩笑来,向黛玉介绍说:“她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她‘凤辣子’就是了。

”“凤辣子”由贾母叫出,从此出名。

看完《红楼梦》心中有一丝悲哀,忽觉秦氏对凤姐说的一番言语,实是有理:"月圆则亏,水满则溢。

"世上无事可"永保无虞"。

就像这朝朝代代,总是从初期到全盛再到衰败,从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汉,三国,晋,南北朝,隋……无一幸免。

身边的小事亦是如此,一生中总有顺心与阴暗的时期,所以人生给予的感觉就饶有滋味……有人时常觉得人生凄苦,可没有这苦,那怎会感受到成功到来时的快乐若纨绔子弟只知玩乐,终老一生,死前才去遗憾,"人生何其短,吾还碌碌无为终老此生。

"家道中落,未尝不是好事,死前至少可以说,"因曾度此落魄生活,故吾此生没有白活。

"
现在才发现,看完《红楼梦》最大的感觉不是空虚,也不是茫然,而是前所未有的平静,心的平静。

这才深刻体会"心如止水"的感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