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a学习笔记和国贸理论总结

Stata学习笔记和国贸理论总结
Stata学习笔记和国贸理论总结

Stata学习笔记

一、认识数据

(一)向stata中导入txt、csv格式的数据

1.这两种数据可以用文本文档打开,新建记事本,然后将相应文档拖入记事本即可打开数据,复制

2.按下stata中的edit按钮,右键选择paste special

3.*.xls/*.xlsx数据仅能用Excel打开,不可用记事本打开,打开后会出现乱码,也不要保存,否则就恢复不了。逗号分隔的数据常为csv数据。

(二)网页数据

网页上的表格只要能选中的,都能复制到excel中;网页数据的下载可以通过百度“国家数据”进行搜索、下载

二、Do-file 和 log文件

打开stata后,第一步就要do-file,记录步骤和历史记录,方便日后查看。Stata处理中保留的三种文件:原始数据 (*.dta),记录处理步骤 (*.do),以及处理的历史记录 (*.smcl)。

三、导入Stata

Stata不识别带有中文的变量,如果导入的数据第一行有中文就没法导入。但是对于列来说不会出现这个问题,不分析即可(Stata不分析字符串,红色文本显示;被分析的数据,黑色显示);第一行是英文变量名,选择“Treat first row as variable names”

在导入新数据的时候,需要清空原有数据,clear命令。

导入空格分隔数据:复制——Stata中选择edit按钮或输入相应命令——右键选择paste special——并选择,确定;导入Excel中数据,复制粘贴即可;逗号分隔数据,选择paste special后点击comma,然后确定。

Stata数据格式为 *.dta,导入后统一使用此格式。

四、基本操作(几个命令)

(一)use auto,clear 。在清空原有数据的同时,导入新的auto数据。

(二)browse 。浏览数据。

(三)describe 和 list。查看数据,describe 和 list 使用list命令能使我们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数据(例如其与in/if语句的结合使用)。

(四)Scatter。作图命令,scatter 散点图(scatter price mpg )

(五)Summarize。描述统计,常写作sum/su,求变量的个数、平均值、标准差、最小值和最大值。

(六)generate。生成数据,简写为gen。

(七)replace。修改数据,命令 replace 该命令不推荐使用,一般不会改变原始数据的。剔除缺失值、异常值, 或者批量修改数据均可以通过 replace 命令加上条件语句实现.

(八)Tabstat 。描述性统计,tabstat 变量列表,statistics(统计量列表)

(九)Rename 。对变量更名,rename 旧变量名新变量名。一次只能对一个变量名重命名。

(十)Order 。对变量排序,order变量列表[,选项]

(十一)Sort/gsort 。对观测值排序,sort 变量列表;gsort [+/-]变量,注意,方括号可有可无。Sort是升序排序,当第一个变量出现相同时,才会对第二个变量排序,否则是不会管后面的变量的排序的;gsort(general sort)即可升也可降,视+和-而定。为了保证数据的原始性,为了最后恢复数据排序,一般在排序前,生成新的变量num,最后对num排序就可以恢复。

(十二)Keep/drop 。保留/删除变量或数据,keep/drop 变量列表;keep/drop 条件。注意:请不要随意删除变量或数据,因为可以使用if条件句!(对行改变)每一次只能使用keep 和drop 中的一个命令。

(十三)Count 。按条件对观测值计数,count [条件],方括号可有可无,直接输入条件。

(十四)Recode 。批量修改观测值,recode 变量列表(规则),括号必须有。规则如下:#=#,比如3=1,值为3的全改为1;#/#=#,比如min/3000=0,3000以下全为0。如果加generate,则会生成新的变量。规则为:recode 变量列表 (规则)(规则), gen (新变量)。

(十五)Encode/decode。字符串与数值转换,encode变量,generate(新

变量)。将stata不能识别的红色字符串改为数值,而且必须生成新变量,即generate(新变量)不能省。Decode是将label 的数值转换为字符串变量,也必须生成新变量,即generate(新变量)不能省。

(十六)Display。显示字符串/变量值,display 字符串或变量或表达式。By/bysort 分组地重复执行某一命令:by 变量列表;bysort变量列表。By后面一般是一个类别的变量。一般在命令前加by 变量列表:就可以,冒号后的命令碧血是完整的。此命令实际是先按变量列表分组,然后再执行后面的命令。Egen 生成新变量:egen 新变量= 函数表达式。Generate 新变量= sum(变量)是逐个加总,egen 新变量= sum(变量)是求和。

(十七)Forvalues/ Forrach。循环命令,Forvalues 有规律的循环,Forrach 任意循环。

(十八)Reshape。面板数据的变换,reshape long 变量列表, i(样本变量名) j(时间变量名); reshape wide 变量列表, i(样本变量名) j(时间变量名)

(十九)merge。横向拼接,merge 拼接形式变量列表using 被拼接数据集。merge 命令是用于横向拼接, 即为了增加变量。拼接形式有1:1、1:m、m:1 和m:m 四种。“1”方是需要复制多份, 并与“m”方拼接的; 而“m”方的记录数是不会增加的。变量列表是在拼接时, 用于识别拼接记录的; 一般是两数据集的共同变量. 可以是一个, 也可以是多个. 比如要把学生的考试成绩(变量为姓名、考试科目、成绩) 和学生学号(变量为姓名、学号) , 那么姓名就是这里用于识别的变量。被拼接数据集只支持*.dta 格式数据。若被拼接数据集的名称中包含空格, 请将其置于英文状态下的引号内。若被拼接数据集不在Stata 当前路径下, 请在数据集名称前加上路径, 支持放在英文状态下的引号内。

(二十)append 。纵向拼接,append using 一个或多个数据集。append 命令是用于纵向拼接, 即为了增加样本或观测值。此命令支持多个*.dta 文件拼接, 多个数据集需用空格隔开。

(二十一)Duplicates。删除重复数据,duplicates report 变量列表,报告是否有重复。duplicates list 变量列表,列出重复的;duplicates tag 变量列表,generate(新变量),报告重复的,并生成新变量;duplicates drop 变

量列表,删除重复的;duplicates drop 变量列表, force,强制删除重复的

五、模型选择

建模应首先考虑数据类型(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以及各种数据类型的特点)。在Stata 中,时间序列数据必须含有一个时间指标用于刻画有序的时期。用到的命令有:

date

日期转换函数,将日期字符串(红色) 转换成数值(黑色)

命令中的日期字符串和格式字符串默认是要放在英文状态下的引号中,但若日期字符串是一个变量,而且他本身就是字符串格式的变量,那么在写命令时直接用变量名替代日期字符串即可。

反向提取:如要从数值型的日期中提取年、月、日,使用year(), month(), day()函数。

format,数据显示格式命令

1.若是时间数据(黑色的数值),则会以时间格式(%fmt)的具体形式来显示;若是数值数据,可以用%fmt 来设置其显示格式;

3.若是字符串数据,可以用%fmt 来限定其长度。

tsset:,通过指定时间指标

在Stata 中,必须先指定时间指标,才能进行接下来一系列的时间序列分析(面板数据也是同样道理),否则Stata 会将其当做截面数据。

在Stata 中,用距离1960 年1 月1 日有多少天(即一个整数)来表示日期,故其实是数值。

(一)定义时间序列

命令格式:gen 新时间变量= date(日期字符串, 格式字符串);

format 变量列表%fmt;

tsset 时间指标。

前两个命令是将字符串的时间格式改成Stata 能识别的时间格式,第三个命令是去识别这个时间序列。

(二)定义面板数据

命令格式:xtset 个体指标时间指标。需要两个指标,需要注意顺序。如

果被解释变量y 取离散值,那么就不能使用普通的线性模型进行建模。

根据模型的特性和缺陷,可以建立如下模型:

1.稳健性回归模型: rreg

2.工具变量模型: ivregress

3.选择模型: logit/probit

4.分位数回归模型: qreg

5.时间序列模型: arch/arima/var

6.面板数据模型: xtreg/xtivreg/xtlogit/xtprobit

上述模型可以综合使用,比如面板-logit 模型,面板-2SLS 模型等。

六、操作及导出输出结果

(一)求变量间协方差/相关矩阵

correlate 变量列表[, 选项]。若要求协方差矩阵,则选项中需要加covariance 选项。协方差/相关矩阵是对称矩阵,所以为了简化此命令生成的矩阵下三角部分。此命令计算的是Pearson 相关系数/协方差矩阵。

(二)求变量间的相关矩阵

pwcorr 变量列表[, 选项]。与correlate 命令类似,即求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矩阵,这里具体指的是成对相关系数(Pairwise Correlation);与correlate 不同的是,它能尽可能使用两两变量中所有没有缺失的数据。此命令计算的是Pearson 相关系数矩阵。

(三)绘制矩阵散点图

graph matrix 变量列表

(四)绘制直方图

histogram 变量[, 选项]。直方图不连续,若想连续请参看核密度图

常用选项:bin(#),以组数#来绘制直方图;width(#),以组距#来绘制直方图;frequency ,纵坐标显示频数(默认情况下显示频率)

(五)绘制核密度图

kdensity 变量[, 选项]

(六)绘制散点图

scatter 两变量, twoway (scatter 两变量) (lfit 两变量)。scatter 命

令用于绘制两变量的散点图,用于观察变量间的相关关系;lfit 命令可以大致绘制拟合散点的直线;通过scatter 和lfit 两个绘图命令,可在一幅图中实现这两个功能。只能绘制二维散点图,且只能知道两变量的大致相关关系(正/负相关),不能知道拟合直线的具体数值。

七、回归及结果导出

(一)命令汇总

1.普通线性模型: regress

2.稳健性回归: rreg

3.工具变量模型: ivregress

4.离散选择模型: logit/probit

5.分位数回归模型: qreg

6.时间序列模型: arch/arima/var

7.面板数据模型: xtreg/xtivreg/xtlogit/xtprobit

8.结果导出: esttab/outreg2

(二)regress,回归分析

regress 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列表[条件] [权重] [, 选项]。regress 是最小线性二乘回归(OLS, Ordinary Least Squares) 的命令,可简写为reg;regress 命令后直接跟变量,其中解释变量若有多个则用空格分隔开;变量允许使用交叉项,命令# 表示将x1 · x2 作为解释变量加入到模型中;条件是筛选用于回归的样本;权重这个选项是用于建立加权回归模型(WLS);选项是很强大的,如:

1.vce(类别) 在回归使用稳健的方差(常用于避免异方差的出现),如robust, cluster;

level(#) 用于指定置信度。如level(99);beta 针对数据变化大,需要将变量先标准化后再回归;

3.noconstant 用于建立无常数项的回归方程;回归后得到的估计值/统计值被保留在e() 内,供用户提取;

若要计算模型拟合值和残差,运行regress 命令后使用predict命令进行

5.回归结果输出

esttab [回归名列表] using 文件名. 扩展名[, 选项]。回归名列表指的是将多个回归结果一同导出(如果不指定,则默认将最近的一次回归结果导出),可以每做完一次回归将结果用下列命令保存下来。. est store 回归名,导出到Word 文件中,扩展名rtf。

R2和R2的值;用se 表明括号中的值为标常用选项: r2, ar2 分别输出

准误,否则会默认输出t 检验值;replace 覆盖同名文件;nogap 忽略表格中的空行。

outreg2 命令的使用方法类似,在使用之前,需要从网上下载此命令,步骤如下:

确保电脑已经联网;

打开Stata,在命令窗口按照如下格式输入命令:

ssc install 命令名(或者命令组)

当输入完毕敲击回车后,一般等待半分钟即可下载并安装完毕。在Stata 结果显示窗口会显示installation complete.

一般地,我们会用到estout, outreg2, logout 这几个用于输出结果的扩展包

estout 是命令组的名称,而esttab 只是这个命令组中用于输出结果的命令,即下载时应输入 ssc install estout

八、常用概率分布函数

命令格式及含义说明:

normal(x): 输入x值返回对应值的标准正态CDF值;

normalden(x): 输入x值返回对应值的标准正态PDF值;

3.invnormal(p): 已知概率p(即PDF 曲线下面积),反推x值。

对于CDF,若从+1 向?1 反向进行累计,则称为tail,函数名为ttail/Ftail/chi2tail,对应的inv函数为invttail/invFtail/invchi2tail。(二)使用方法:

1.和generate 命令合用,生成服从这样分布的新变量(若在做Monte Carlo 模拟时需要生成服从某一分布的随机数, 请使用runiform()/rbeta(a, b)/rchi2(df)/rnormal()/rt(df) 等命令, 详细请help

random_number_functions);

和display 命令合用,直接算出值,也叫做查表(统计表);

3.和twoway function 命令合用,画出函数图。

(三)函数图(twoway function)

1.命令格式:twoway function [[y]=] f(x) [if] [in] [, 可选参数]。2.含义说明:用于绘制函数图。

y 是一个标注符号,即绘制图线后用y这个记号来标注,如有多条直线可以标注成y1, y2,……

f(x) 是这个命令的主体,可以是一般数学函数式,也可以是Stata内已有的函数1;

可选参数中一般会用到range(# #),即坐标横轴的取值范围,如range(-5 5) 表示x∈(?5, 5);

如果要绘制多个函数图,可在语句后继续写function 后面的部分,并用||符号连接。

3.注意事项

自变量必须是x;

方括号内的部分均可省略,即可省略“y =”这个部分;

这里的y 和x 都仅针对这个命令的,故不会影响Stata 内存中已存在的数据。

4. 三原则:

在正态分布中代表标准差, μ代表均值,x = μ即为图像的对称轴,有:

数值分布在[μ?,μ+] 中的概率为;

数值分布在[μ?2,μ+2]中的概率为;

数值分布在[μ?3,μ+3]中的概率为。

(四)假设检验:根据一定假设条件由样本推断总体的一种方法

步骤:

1.根据问题的需要对所研究的总体作某种假设,记作;

2.选取合适的统计量,这个统计量的选取要使得在假设成立时,其分布为已知;

3.由实测的样本,计算出统计量的值f,并根据预先给定的显著性水平进行检验,查对应统计分布表的临界值;

4.比较f 与的大小,最终作出拒绝或接受假设的判断。

5.注意事项

一般为了方便,为等式,此时的可以作为已知条件代入第3步的计算中;在众多假设检验中,万变不离其宗看,如果拒绝,说明其对立面在给定的显著性水下是在成立的;由于查统计表时,临界值的选取还与显著性水平有关,所以在计量经济学中经常用反查表的方法,即不找,而是找f值所对应显著性水平,记为p 值,并作出判断:

p 值越小,即接近于0,说明在(1 ? p) 的置信度水平上拒绝都是可信的,

p 值越大,说明在置信度水平(1 ? p) 越小,拒绝越没有把握。

(p 值的大小判断是比较主观的. 一般来说, p > 算大, p < 算小,但是这并不绝对。)

九、五个经典假设

对于模型:,在满足下列5 个

假设的前提下,OLS的估计是最佳线性无偏估计(Best Linear Unbiased Estimator),即:

1. 线性模型,即系数之间要是线性的;

2. 随机抽样/无序列相关,即样本之间无相关性;

3. 无多重共线性,即解释变量间不构成高度线性相关;

4. 无内生性,即误差项与解释变量不相关,也即cov(,X)=0

5. 误差项均值为零,方差为常数,即E()=0,,Var()=

(一)违背五个经典假设:

1.线性模型

一般不存在这个问题;

这里的线性模型指的是待估参数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是广义的线性关系;

线性模型是对现实的抽象,虽然有诸多不足的地方,但是是最通用的方法;

除非是我们预先知道/从散点图中明显观察到非线性的关系,否则请从线性模型开始尝试。

常用命令:

gen x2 = x^2 . , robust

说明:

这个命令是以选项的形式加在reg 命令之后,使得回归的标准误是稳健的;

即使存在异方差的问题,这样估计出的结果也是可以正常进行各类检验的,与同方差情况一样。

此命令无法检测出异方差,不过一般而言已经足够了。

常用命令:estat hettest

说明:

异方差检测(Heteroskedasticity Test);

此命令检测的原假设为:模型误差项是同方差的。若P值小于某一特定值(比如,则说明存在异方差问题,反之则不存在。

注意:此命令为reg的后续命令,即需要先运行一个回归,然后才能使用此命令。

十、几个重要模型

面板数据:面板数据的优势在于既有界面维度的信息,也有时间维度的信息,可以帮助解决内生性的问题。

面板数据固定效应:其利用在时间维度上对异质性进行相减来消除内生性的问题;

面板数据随机效应:其认为异质性是与其他解释变量不相关的(即异质性情况不严重),然后按照传统方法进行处理。

命令格式:

xtset 截面维度变量时间维度变量// 回归前设置

xtreg 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 fe [选项] // 固定效应面板回归

xtreg 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 re [选项] // 随机效应面板回归

说明:

在进行面板数据处理时,必须要先进行第一步,即声明面板数据。声明的方法与时间序列的tsset 命令类似;

xtreg 命令与截面情况下的reg 命令类似。若在逗号后加上fe,即指定进行固定效应(Fix Effect)面板数据回归;若加上re,则进行随机效应(Random Effect)面板数据回归。

在不知道使用固定效应还是随机效应时,可以进行Hausman 检验。在Stata 中需要先分别进行两个效应的回归,再进行Hausman 检验:

若p 值较小(比如小于),应该使用固定效应;

反之,则应该使用随机效应。

(但是推荐使用FE)

非线性模型:

nl: 单变量非线性回归

命令格式: nl 非线性形式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

说明:

此命令实现的是非线性回归(Non-linear Regress),第二个字母是“l”不是“1”;

非线性形式请参考help nl 中的例子;

此命令只能对单变量进行处理;

由于诸多限制,以及实际处理过程中我们无法预知其非线性形式,所以我们较少适用此命令。

离散被解释变量: 响应模型

解释变量是离散的并不影响我们的回归,但是如果被解释变量y也是离散的,那就不适宜用OLS 进行回归了:

扰动项服从两点分布,非正态分布;

拟合值会出现超出0~1范围的值,不符合模型实际含义。

logit/probit: 二值响应模型

命令格式:

logit 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

probit 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

mfx

mfx, predict(outcome(#))

说明:

logit/probit 命令与reg 命令类似,但是其估计结果中的系数不是衡量变量的边际效应,因为这是非线性模型;

使用mfx 命令可以让Stata 在回归后计算边际效应;

若mfx 命令后不加选项默认计算y = 1 时的边际效应;

对于多值响应模型,一般要用predict(outcome(#)),选项指定y = # 时的边际效应。

国际贸易理论学习笔记

国际贸易理论学习心得

国际贸易理论学习心得

国际经济学之贸易理论与政策学习心得 班级:金融学2015届学号:20150221016 姓名:雷顺利 一绪论 大一的第二学期,我选修了一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课程。我学的专业是制药,一开始选择这门课是觉得国际贸易听上去挺得瑟的,学了后和人交谈的时候就可以忽悠他几下;但是我也觉得在未来的日子里,总是要与经济方面的东西所联系的,所以学点经济也是有实用的。随着近一学期的课程的学习,同时在老师平时的悉心教导下,我对国际贸易这门学问有了崭新的认知与了解,并对这门学科产生了更加深刻的感想。 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是商品和劳务的国际转移。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它分为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贸易实务。 (一)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大致经历了古典、新古典、新贸易理论以及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四大阶段。古典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以完全竞争市场等假设为前提,强调贸易的互利性,主要解释了产业间贸易。二战后,以全球贸易的新态势为契机,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从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技术进步等角度解释了新的贸易现象。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则以专业化分工来解释贸易,力图将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统一在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框架之内。 (二)国际贸易实务 主要包括国际贸易术语、国际货物运输、国际货物运输保险以及合同条款和付款方式等。国际贸易实务与现实的联系非常紧密,操作性非常强,有助于强化我们的动手实践的能力,巩固和深化已学过的理论、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门课程中,我自己认识与了解了进行国际货物买卖实务的具体操作,熟练了运用进出口的成本核算、询盘、报盘、还盘等各种基本技巧,还熟悉了国际贸易的物流、资金流和业务流的运作方式,体会国际贸易中不同当事人的不同地位、面临的具体工作和互动关系,学会了外贸公司利用各种方式控制成本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思路。通过调整商品成本和价格、调整汇率、业务费用、海运费、保险费率及突发事件等让我们了解到在相关法律下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掌握和吸收课堂中所学的知识,为将来步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国际贸易实务具有涉外活动实践性很强的特点,涉及到国际贸易法律与惯

stata命令总结

stata11常用命令 注:JB统计量对应的p大于0.05,则表明非正态,这点跟sktest和swilk 检验刚好相反; dta为数据文件; gph为图文件; do为程序文件; 注意stata要区别大小写; 不得用作用户变量名: _all _n _N _skip _b _coef _cons _pi _pred _rc _weight double float long int in if using with 命令: 读入数据一种方式 input x y 1 4 2 5.5 3 6.2 4 7.7 5 8.5 end su/summarise/sum x 或 su/summarise/sum x,d 对分组的描述: sort group by group:su x %%%%% tabstat economy,stats(max) %返回变量economy的最大值 %%stats括号里可以是:mean,count(非缺失观测值个数),sum(总和),max,min,range, %% sd,var,cv(变易系数=标准差/均值),skewness,kurtosis,median,p1(1%分位 %% 数,类似地有p10, p25, p50, p75, p95, p99),iqr(interquantile range = p75 – p25) _all %描述全部 _N 数据库中观察值的总个数。 _n 当前观察值的位置。 _pi 圆周率π的数值。 list gen/generate %产生数列 egen wagemax=max(wage) clear use by(分组变量)

国际贸易课后习题答案(许斌版)

国际贸易课后习题答案(许斌版) 第一章判断题√、√、×、×、×选择题C、D、D 第二章判断题√、×、×、×、×选择题C、A、B 第三章判断题×、×、√、×、×选择题D、D、C、A、D 第七章判断题×、×、×、√、×、×、√选择题D、C、C、C、C 第八章判断题×、×、×、×、√、×、×选择题C、B、A、AD、D 第九章判断题√、×、×、×、√、×、√选择题D、B、D、C、D 第十章判断题√、×、×、×、×、√、×选择题C、A、C、B、D 第十一章判断题√、√、√、×、√、×、×选择题D、C、B、C、A 第十二章判断题×、×、×、×、√、×选择题B、C、A、B、D 第十三章判断题×、×、×、×、√、×、

×选择题D、B、BD、B、D 绝对优势:指一国的劳动生产率绝对水平高于另一国。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比较优势既可以出自绝对优势较大的生产领域,也可以出自绝对劣势较小的生产领域。赫克歇尔-欧林定理:在2×2×2结构的HO模型的自贸易均衡中,一个国家出口在生产中密集使用其丰裕资源的商品,进口在生产中密集使用其稀缺资源的商品。斯图尔珀-萨缪尔森定理(SS定理):在2×2×2结构的HO模型中,贸易开放必定提高一个国家丰裕资源所有者的实际收入,同时必定降低一个国家稀缺资源所有者的实际收入。进口关税:是一个国家的海关对进口货物和物品征收的关税。进口配额: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于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限制出口补贴:是

鼓励出口的政策,是一国政府为了刺激本国产品出口,对出口商品给予出口商的现金资助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以降低出口商品的出口价格,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自愿出口限额(VER):是出口国“自愿”设置的对出口数量的限额。我们把它视为进口国的贸易保护政策,因为出口国一般是在进口国施加的压力下才采用出口限额的。倾销行为:倾销指一个企业将出口价格定在低于其本国市场销售价格之下的行为。在某些国家的反倾销法规中,除了上述定义外,一个企业将出口价格定在低于他的生产成本之下的行为也被认为是倾销。掠夺性倾销:出口国企业将出口价格定得很低,目的在于将进口国的竞争对手逐出市场,或者是为了阻碍潜在竞争着进入这个市场,此确立垄断地位然后在提高价格获得垄断利润。这种行为被称为掠夺性倾销。美国301条款一般301条款:授予总统采取一切适当的行动来消除外国贸易壁

国际贸易实训报告总结

国际贸易实训报告总结 一、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也飞速发展起来。经 济世界化的脚步快速发展,也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使 我国与国际市场的距离越来越近,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越来越频繁,国际贸易发展的越来越快,对国际贸易方面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了适合当前的发展形势,使我们快速地与国际接轨,使我国的经济 在市场上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我们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培养国际贸易 方面的人才,而我们作为国际贸易相关专业的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 了解也显得必要,所以,我们网络营销专业这个学期开设了国际贸易 实务这门课程,为了使我们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使我们的理论知识和 实践联系起来,学校特为我们安排了为期五天的国际贸易实训。 二、目的 为提升我们对常用的外贸业务单证,识别和增强单证业务操作水 平的训练而汇编。让我们实行较系统的外贸业务综合技能训练,采取 仿真模拟实际业务流程,一环套地实行业务操作训练,为以后从事实 际的外贸工作,实现零距离上岗作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实训内容及过程 1、综合实训的组织与要求 本次实训动员,将我们模拟为交易的买卖双方,每2人为一方,4 人为一组。让我们以一个实际的业务员、经理等身份进入角色,按业 务的工作程序,操作技能规范,完成一系列的训练活动。我们是广州 飞跃公司,是做为卖方,出口的是绒毛玩具熊。买方则是英国伦敦的 一家dingdong公司。 2、制定出口经营方案

在出口贸易业务中,对外贸易谈判的准备工作是不可忽视的。我 方通过对国外玩具熊市场实行调查研究,选择适销的目标市场和客户 是英国伦敦的dingdong公司。根据交易的标的、市场行情等因素确定 价格、数量、品质、交货期等条款,制定出口商品经营方案。然后据 市场行情、价格水平、供求关系、相关经济政策、出口的各项费用实 行成本核算,拟订了一份cif报价策略。 3、模拟谈判,磋商交易 我们是通过询盘、发盘、还盘、接受这四个环节来实行模拟谈判、磋商交易条款的。我们这组根据准确的信函格式,撰写了买卖双方交 易中询盘、发盘、还盘和接受的四封商业信函。我方根据买方发过来 的询盘信函,作出了相对应的发盘,在收到了我方的发盘时,买方又 对其实行了还盘,根据还盘实行最后磋商我方接受了买方的要求。这 四个环节是我们在日常买卖当中讨价还价的过程,而在国际贸易当中 则用了这四个专业术语来定义。 4、合同条款的签定和单证的签定 在整个贸易当中我们买卖双方总共签订了11份各种条款。首先, 我们签订的是销售合同,合同是一个法律文件,一旦签订对买卖双方 均有约束力。接着我方填写了出口商品检验申请书、进出口货物代理 报关委托书、海关出口货物报关单等公务证书,并且填写了装箱单、 装船通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货物运输保险单、商业发票等商务单证。合同中的条款必须和内容是一致的,防止出现错列,漏列等问题。在 填写单证时要特别的细心,注意日期是不容许有半点的差错。 四、实训心得 在这个周的国际贸易实训当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同学们的协 助和自己的努力下,我把老师交给我们的实训任务圆满完成了。在实 训的过程中,我对国际贸易的一些基本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通 过实训,我对进出口贸易交易前的准备,经营方案的制定,模拟谈判 磋商交易,拟定合同单证,一些基本的操作从开始的一无所知到现在

Stata命令整理教学内容

Stata 命令语句格式: [by varlist:] command [varlist] [=exp] [if exp] [in range] [weight] [, options] 1、[by varlist:] *如果需要分别知道国产车和进口车的价格和重量,可以采用分类操作来求得, sort foreign //按国产车和进口车排序 . by foreign: sum price weight *更简略的方式是把两个命令用一个组合命令来写。 . by foreign, sort: sum price weight 如果不想从小到大排序,而是从大到小排序,其命令为gsort。 . sort - price //按价格从高到低排序 . sort foreign -price /*先把国产车都排在前,进口车排在后面,然后在国产车内再按价格从大小到排序,在进口车内部,也按从大到小排序*/ 2、[=exp]赋值运算 . gen nprice=price+10 //生成新变量nprice,其值为price+10 /*上面的命令generate(略写为gen) 生成一个新的变量,新变量的变量名为 nprice,新的价格在原价格的基础上均增加了10 元。 . replace nprice=nprice-10 /*命令replace 则直接改变原变量的赋值,nprice 调减后与price 变量取值相等*/ 3、[if exp]条件表达式 . list make price if foreign==0 *只查看价格超过1 万元的进口车(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则 . list make price if foreign==1 & price>10000 *查看价格超过1 万元或者进口车(两个条件任满足一个) . list make price if foreign==1 | price>10000 4、[in range]范围筛选 sum price in 1/5 注意“1/5”中,斜杠不是除号,而是从1 到 5 的意思,即1,2,3,4,5。 如果要计算前10 台车中的国产车的平均价格,则可将范围和条件筛选联合使用。 . sum price in 1/10 if foreign==0 5、[weight] 加权 sum score [weight=num] 其中,num为每个成绩所对应的人数 6、[, options]其他可选项 例如,我们不仅要计算平均成绩,还想知道成绩的中值,方差,偏度和峰度等*/ . sum score, detail . sum score, d //d 为detail 的略写,两个命令完全等价 . list price, nohead //不要表头 Stata 数据类型转换 1、字符型转化成数值型 destring, replace //全部转换为数值型,replace 表示将原来的变量(值)更新 destring date, replace ignore(“ ”) 将字符型数据转换为数值型数据:去掉字符间的空格destring price percent, gen(price2 percent2) ignore(“$ ,%”) 与date 变量类似,变量price 前面有美元符号,变量percent 后有百分号,换为数值型时需要忽略这些非数值型字符 2、数值型转化为字符型

国贸案例及分析答案

1.方以CFR贸易术语出口货物一批,在从出口公司仓库运到码头待运过程中,货物发生 损失,该损失应该由何方负责?如果买方已经向保险公司办理了货物运输保险,保险公司对该项损失是否给予赔偿?并说明理由。 要点评析:保险公司不需赔偿。货物损失放生在从出口公司仓库运到码头待运过程中,此时买方对该批货物还不具有可保利益,因为本案采取CFR术语成交,CFR的风险点在装 运港船舷,发生货损时卖方还未完成交货,所有权还属于卖方,所以虽然买方已经向保险公司办理了货物运输保险,但是保险公司不予赔偿。 2.某轮载货后,在航行途中不慎发生搁浅,事后反复开倒车,强行起浮,但船上轮机受损并且船底划破,致使海水渗入货舱,造成货物部分损失。该船行驶至邻近的一个港口船坞修理,暂时卸下大部分货物,前后花费了10天时间,增加支出各项费用,包括员工工资。当船修复后装上原货启航后不久,A舱起火,船长下令对该舱灌水灭火。A舱原载文具用品、茶叶等,灭火后发现文具用品一部分被焚毁,另一部分文具用品和全部茶叶被水浸湿。试分别说明以上各项损失的性质,并指出在投保CIC(1981.1.1条款)何种险别的情况下,保险公司才负责赔偿? 要点评析:(1)属于单独海损的有:搁浅造成的损失;A舱被焚毁的一部分文具用品。 因为该损失是由于风险本身所导致的。 属于共同海损的有:强行起浮造成的轮机受损以及船底划破而产生的修理费以及船员工资等费用属于;A舱被水浸湿的另一部分文具用品和全部茶叶。因为该损失是由于为了大家的利益而采取的对抗风险的人为措施所导致的。 (2)投保CIC(1981.1.1条款)的平安险,保险公司就负责赔偿,因为平安险承保共 同海损;对于本案中的单独海损,是由于搁浅和失火意外事故导致的,意外事过导致的部分损失属于平安险承保范围。 3.外贸公司进口散装化肥一批,曾向保险公司投保海运一切险。货抵目的港后,全部卸 至港务公司仓库。在卸货过程中,外贸公司与装卸公司签订了一份灌装协议,并立即开始灌装。某日,由装卸公司根据协议将已灌装成包的半数货物堆放在港区内铁路边堆场,等待铁路转运至他地以交付不同买主。另一半留在仓库尚待灌装的散货,因受台风袭击,遭受严重湿损。外贸企业逐就遭受湿损部分向保险公司索赔,被保险公司拒绝。对此,试予以评论。 要点评析:保险公司不需赔偿,因为根据保险责任起讫条款,保险责任在货物到达目的地进入指定仓库时终止,而本案中的货损发生在仓库内,所以不属于保险公司责任范围。 4.远洋运输公司的“东风”号轮在4月28日满载货物起航,出公海后由于风浪过大偏离航线而触礁,船底划破长2米的裂缝,海水不断渗入。为了船货的共同安全,船长下令抛掉一部分货物并组织人员抢修裂缝。船只修复以后继续航行。不久,又遇船舱失火,船长下令灌

自考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_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导论 1、对外贸易:一国或地区同别国或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看,这种交换活动被称为对外贸易;从国际范围来看这种货物和服务交换活动就被称为国际贸易.:P41 2、对外贸易额又称对外贸易值,它是指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进口额与出口额的总和,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以国际上通行的货币表示。 3、对外贸易量是用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价格指数去调整当年的进口或出口额,得到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P42(2009.1,2010.10) 4、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以一国对外贸易总额同该国GNP或GDP的比率来表示,用以反映一国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P46 5、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构成,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一国对 . 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 1、世界货物出口总额总是小于世界货物进口总额。原因:出口用FOB价(货价,不含运费保险费),进口用CIF价(包含运费、保险费),因此从世界范围看,出口总额﹤进口总额。09.10,P42 2、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是指贸易国家进行对外货物贸易统计所采用的统计制度,前者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采用此法),后者以货物通过海关作为标准(欧洲除了英国都用专门贸易体系) 3、直接贸易指货物消费国.生产国直接买卖货物的行为;转口贸易也称中转贸易,指货物消费国与生产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活动,对第三国而言便是转口贸易;过境贸易指别国出口货物通过本国国境,未经加工改制,在基本保持原状条件下运往另一国的贸易活动P43 4、世界贸易组织列出服务行业包括以下12个部门:商业.通讯.建筑.销售.教育.环境.金融.卫生.旅游.娱乐.运输.其他P45(多选考点。07.01,0710,08.10,) 5、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额与进口额之间的差额称贸易差额.当出口额超过进口额时,为贸易顺差或出超;当进口额超过出口额时,称为贸易逆差或入超.P46(2012.1,2011.1,2011.10,单选) 6、对外贸易按商品形式与内容不同,分为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 7、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结构是指货、.服务在一国进出口或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狭义的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结构又称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货物结构;对外贸易货物结构是指某大类或某种货物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 二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特点是什么?P50 1、不同阶段,国际贸易增长速度呈现出重大差异。 2、制成品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导。 3、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4、发达国家仍然是国际贸易的主体,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流向。 5、区域性贸易迅速发展。 (1)2002年,某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0.8,而该国当年的服务贸易总额为

stata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个人总结笔记

1. 如何输出STATA的图,和保存? 先输入数据 (1)Twoway connected 变量1 变量2 //划出折线图 (2)twoway scatter 变量1 变量2 //划出散点图 2. 怎样在stata8中做HAUSMAN检验? 四步曲,重点在于解释结果 (1)xtreg y x , fe (2)est store fe (3)xtreg y x, re (4)hausman fe 如果拒绝,说明corr(x,ui)=0的假设是有问题的,需要重新设定RE model 后再进行检验,如果模型的设定没有问题,但检验还是拒绝原假设(p值接近0),那么就只能采用FE model 了,因为此时的RE 估计量是有偏的。 (definitely right. 当你使用stata的时候,最重要的命令不是这些是help and find it然后就能找到你的答案了) hausman检验是用来检验用fe还是re的,其原假设是re优于fe,从你的结果来看(Prob>chi2 =0.0000),应该拒绝原假设,所以应该用fe 3.stata里平方的命令怎么写? gen age=age^2 4. stata里边怎么取对数啊? gen lnx=log(x) 5.如何用STATA求自然对数?如说:ln(X^2)=-4.8536,如何求X啊? . dis sqrt(exp(-4.8536))或者dis exp(-4.8536/2) 6.关于hausman检验,结果是CHI2(2)=2355.81,prob>chi2=0.000,可以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嘛? prob>chi2=0.000,is like p-value. we should reject the null, so fixed effect is preferred.Randome effect is not suggested. CHI2(2)=2355.81,就意味着拒绝原假设,从而选取固定效应模型。 7.我在做gdp一阶差分单位根检验的时候,输入的命令是ipshin dgdp,lags(1)得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历年期末考试试题总结

国贸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世界出口总额与世界进口总额之间的关系是(c) A、前者等于后者 B、前者大于后者 C、前者小于后者 D、不能确定 2、按“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原则进行分工的思想是由(B)创立。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凯恩斯 D、托马斯·孟 3、里昂惕夫之谜论说明了(C)与()存在的矛盾。 A、绝对优势论,比较优势论 B、比较优势论,要素禀赋论 C、实践的验证结果,要素禀赋论理论结论 D、实践的验证结果,比较优势论理论结论 4、从需求角度解释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理论是( D) A、规模经济论 B、技术差距论 C、人力资本说 D、偏好相似论 5、在投资驱动阶段,竞争优势的获得主要来源是(C) A、自然资源要素的优势 B、劳动力资源的优势 C、资本优势 D、技术优势 6、世界贸易组织于(C)正式建立。 A、1993.12.15 B、1994.4.15 C、1995.1.1 D、1996.1.1 7、经济一体化较低级和松散的一种形式是(A) A、优惠贸易安排 B、自由贸易区 C、关税同盟 D、共同市场 8.晚期重商主义认为增加一国财富的手段就是发展对外贸易但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卖给外国人的商品总值应(B)购买他们的商品总值,从而通过每年的贸易顺差来增加货币流入量。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不等于 9、按照商品价值总额征收关税的方法是(B) A、从量税 B、从价税 C、混合税 D、选择税 10、对超过限额的商品禁止进口,称为:(D) A、协议配额 B、关税配额 C、自主配额 D、绝对配额 11、国际贸易额是指(D) A、一国进出口额之和 B、各国进出口额之和 C、各国进口额之和 D、各国出口额之和 12、一国拥有的资本要素充裕,故应专门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对外进行交换。这种说法来自(D) A、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 B、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论 C、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论 D、赫-俄的要素禀赋论 13、技术差距论认为,贸易的可能性来自于( B )与()之间构成的时间差。 A、掌握滞后,模仿滞后 B、需求滞后,反应滞后 C、反应滞后,掌握滞后 D.需求滞后,模仿滞后 14、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是(C) A、禁止货币出口 B、保持贸易顺差 C、保护幼稚工业 D、保护成熟的垄断工业 15、世界贸易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和决策机构是(C) A、总理事会 B、专门委员会 C、部长会议 D、秘书处 16、目前世界上最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是( D ) A、共同市场 B、经济同盟 C、关税同盟 D、完全经济一体化 17、《洛美协定》规定欧盟对参加协定的发展中国家所提供的进口关税是 ( A) A、特惠税 B、差价税 C、最惠国税 D、普惠税 18、日本进口手表300只,单价5,000日元,每只征收从价税15%并加征从量税150日元。则征收的税额为(D)

(完整)stata命令总结,推荐文档

stata11 常用命令 注:JB统计量对应的p大于0.05 ,则表明非正态,这点跟sktest 和 swilk 检验刚好相反;dta 为数据文件;gph 为图文件;do 为程序文件;注 意stata 要区别大小写;不得用作用户变量名: _all _n _N _skip _b _coef _cons _pi _pred _rc _weight double float long int in if using with 命令:读入数据一种方式 input x y 14 2 5.5 3 6.2 47.7 58.5 end su/summarise/sum x 或su/summarise/sum x,d 对分组的描述: sort group by group:su x %%%%% tabstat economy,stats(max)%返回变量economy的最大值 %%stats括号里可以是:mean,count(非缺失观测值个数),sum(总 和),max,min,range , %% sd ,var ,cv(变易系数=标准差/ 均值),skewness,kurtosis , median,p1(1 %分位 %% 数,类似地有p10, p25, p50, p75, p95, p99),iqr(interquantile range = p75 –p25) _all %描述全部 _N 数据库中观察值的总个数。 _n 当前观察值的位置。 _pi 圆周率π 的数值。 list gen/generate % 产生数列egen wagemax=max(wage) clear use by(分组变量)

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概述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典、新古典、新贸易理论以及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四大阶段。 古典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以完全竞争市场等假设为前提,强调贸易的互利性,主要解释了产业间贸易。 二战后,以全球贸易的新态势为契机,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从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技术进步等角度解释了新的贸易现象。 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则以专业化分工来解释贸易,力图将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统一在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框架之内。 [编辑] 一、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是在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古典贸易理论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结构和利益分配。 [编辑] (一)重商主义

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出现了重商主义(Mercantilism)的国际贸易观点,也称贸易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其核心是追求贸易顺差,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托马斯·孟(Thomas Mun)。 重商主义认为,财富的唯一形式即金银,金银的多少是衡量一国富裕程度的唯一尺度,而获得金银的主要渠道就是国际贸易。通过奖出限入求得顺差,使金银流入,国家就会富裕。 [编辑] (二)重农学派 17世纪下半期,在法国出现了反对重商主义,主张经济自由和重视农业的思想,形成了重农学派(physiocratic school),其创始人是弗朗斯瓦·魁奈(F.Quesnay)。 重农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主张自由经济,包括自由贸易,他们认为“自然秩序”(包括自由贸易)是保证市场均衡和物价稳定的重要机制。[编辑] (三)绝对优势理论 18世纪末,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受到古典经济学派的挑战,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生产分工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贸易的绝对优势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要点归纳及点评

国际贸易理论要点归纳及点评 一、绝对成本论 1、提出: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 2、主要内容: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社会财富。如果每个人都用自己擅长生产的 东西去交换自己不擅长生产的东西,那对交换双方都有利。 3、评判标准:生产成本(绝对成本说)。一国应该把本国生产某种商品成本及生产费用与外 国生产同种商品的成本即生产费用相比较,以便决定自己是生产还是从外国 进口。 4、存在绝对成本差异的原因: (1)、自然禀赋优势:地理,环境,土壤,气候,矿产等自然条件 (2)、人民特殊技巧和工艺上的优势:通过训练、教育而后天活的的优势 每个国家都会有适宜其生产的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因而生产这些产品的成本绝对地低于他国。已过如果拥有其中的一种优势,那么这个国家某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就会高于他国,生产成本就会绝对地与他国。 5、点评: (1)、进步性:绝对成本理论在国际贸易学说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从劳动分工的原理出发,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贸易互利性原理,克服了重商主义者认为国际贸易只是对单方面有利的片面看法。这种贸易分工互利的“共赢”思想,至今也没有过时,将来也不会过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双赢理念仍然是当今各国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贸易的指导思想。 (2)、局限性:它只能解释在生产商各具绝对优势的国家之间的贸易,而不能解释实际上存在的几乎所有产品多处于绝对优势的发达国家和几乎所有铲平都处于绝对劣势的经济不发达的国家质检的贸易现象。 二、比较成本理论 1、提出: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 2、主要内容:各国并不一定要生产出成本绝对低的产品,而只要生产出成本比较低或者相 对较低的产品就可以进行贸易分工,而不管一国所有商品的生产成本绝对高 或绝对低。也就是说,寻在比较成本差异就可以进行两国间的贸易分工。— —“两优择其重,两劣取其轻” 3、点评: (1)、互利性: ①按照比较成本进行生产的国际分工,可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增加产品产量 ②随着产量的增加,通过国际贸易,各自国内的消费水平也提高了 ③按比较成本原理进行贸易分工,能节约双方的社会劳动 (2)、科学性: 标志着国际贸易学说总体系的建立。 作为反映国际贸易领域客观存在的经济运行的一般原则和规律的学说,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①不论一个国家属于什么发展阶段,经济力量是强是弱,都能确定各自的相对优势, 即使处于劣势的国家也能找到劣势中的相对优势 ②价值规律的作用在世界市场的背景下发生了重大变化 ③通过国际贸易分工而使双方互利的程度实际上是在一定范围之内的,因此互利性和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总结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总结: 这个学期是大二的第一个学期,我们接触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这门课程。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学习,同时在老师平时的悉心教导下,我对国际贸易这门学问有了崭新的认识与了解。并对这么课程产生的更加深刻的感想。 我是一名学外语的学生,主修商务日语,从我的专业来看,商务和日语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说《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这门课程也是相当重要的,我想学好了这门课程,才能更好的把商务与日语链接起来,更好的把自己学的日语专业立足于社会,不被社会所淘汰,我们都知道,如今的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想要立足于社会就必须使自己更强大。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环境下,学习日语专业对国际贸易业必须有着一定的认知以及相应的知识。 一、课程主要内容 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是商品和劳务的国际转移。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它分为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贸易实务。 这本教材中虽然没有在目录中明确标明整本书分为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贸易实务两部分,但经过到现在为止近一学期的学习,可以看出这本书也是在结构分为这两部分。 1.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典、新古典、新贸易理论以及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四大阶段。 古典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以完全竞争市场等假设为前提,强调贸易的互利性,主要解释了产业间贸易。二战后,以全球贸易的新态势为契机,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从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技术进步等角度解释了新的贸易现象。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则以专业化分工来解释贸易,力图将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统一在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框架之内。 2.国际贸易实务 国际贸易实务主要包括国际贸易术语、国际货物运输、国际货物运输保险以及合同条款和付款方式等。 贸易术语是构成国际贸易单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故又称为价格术语或价格条件;同时还是用以划分买卖双方在交接货物过程中各自应承担的责任、风险和费用。而交货地点往往成为划分责任、风险、费用的界点。商品交换离不开运输,对外贸易运输是外贸业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外贸易运输方式种类很多,其中,海洋运输占有重要的地位。货运保险与货物运输一样,是国际贸易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保险涉及的范围很广,内容也较复杂且技术性强。货运保险的种类取决于运输方式,而海运又是国际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海运货物保险在国际贸易中便具有突出的重要意义。价格、装运、结汇是国际贸易中的三大问题,在国际贸易中,大多以汇票作为支付工具、以信用证(L/C)作为支付方式进行货款的结算。货款的收付不单纯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还受到各种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制约。 在学习中,要以国际贸易基本原理和国家对外方针政策为指导,把课程中所学到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政策加以具体运用。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政策与业务有效地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己的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师的教学评价

STATA命令应用及详细解释(汇总情况)

STATA命令应用及详细解释(汇总) 调整变量格式: format x1 .3f ——将x1的列宽固定为10,小数点后取三位 format x1 .3g ——将x1的列宽固定为10,有效数字取三位 format x1 .3e ——将x1的列宽固定为10,采用科学计数法 format x1 .3fc ——将x1的列宽固定为10,小数点后取三位,加入千分位分隔符 format x1 .3gc ——将x1的列宽固定为10,有效数字取三位,加入千分位分隔符 format x1 %-10.3gc ——将x1的列宽固定为10,有效数字取三位,加入千分位分隔符,加入“-”表示左对齐 合并数据: use "C:\Documents and Settings\xks\桌面\2006.dta", clear merge using "C:\Documents and Settings\xks\桌面\1999.dta" ——将1999和2006的数据按照样本(observation)排列的自然顺序合并起来 use "C:\Documents and Settings\xks\桌面\2006.dta", clear merge id using "C:\Documents and Settings\xks\桌面

\1999.dta" ,unique sort ——将1999和2006的数据按照唯一的(unique)变量 id来合并,在合并时对id进行排序(sort) 建议采用第一种方法。 对样本进行随机筛选: sample 50 在观测案例中随机选取50%的样本,其余删除 sample 50,count 在观测案例中随机选取50个样本,其余删除 查看与编辑数据: browse x1 x2 if x3>3 (按所列变量与条件打开数据查看器)edit x1 x2 if x3>3 (按所列变量与条件打开数据编辑器)数据合并(merge)与扩展(append) merge表示样本量不变,但增加了一些新变量;append表示样本总量增加了,但变量数目不变。 one-to-one merge: 数据源自stata tutorial中的exampw1和exampw2 第一步:将exampw1按v001~v003这三个编码排序,并建立临时数据库tempw1 clear use "t:\statatut\exampw1.dta" su

国际分工理论

一、国际贸易相关的基本概念 1. 国际贸易、世界贸易、全球贸易、对外贸易、海外贸易 2. 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 3. 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 4. 对外贸易值与贸易量 5. 贸易差额、净出口与净进口 6. 直接贸易、间接贸易、转口贸易、过境贸易 复出口与复进口 7.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8. 对外贸易地区结构与国际贸易地区结构 9. 外贸依存度 10. 贸易条件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绝对成本理论,比较利益理论}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要素禀赋理论,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战后国际贸易理论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成本)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又名《国富论》 分工理论:在对其国际分工理论的论述中,斯密首先分析了分工的利益。他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其原因在于: ①分工能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 ②分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项作业,能节省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间; ③分工有利于发明创造和改进生产工具。结论 ①亚当·斯密主张分工,他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每个人专门从事于一种物品的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对每个人都是有利的。 ②亚当·斯密认为,国际分工是各种分工形式中的最高形式。因此,如果外国的产品比自己国内生产要便宜(生成成本绝对地低),那么就应该输出本国在有利的生产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去交换外国(便宜)的产品,而不要自己去生产。 ③亚当·斯密认为,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的生产条件。无论是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生产条件,都可以使一个国家生产某种生产成本绝对低的产品,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社会物质财富。 总之,绝对成本学说认为,国际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国际贸易,对各国都有好处,这就是国际分工、国际贸易所以发生的原因。 局限性:但是,用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来解释国际贸易发生原因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他没有能够解释如果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即生产成本绝对地低于别国),而另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即生产成本绝对地高于别国),在这种情况下,国际贸易还能不能发生?如果进行国际贸易是否能增加生产总量,对双方是否有利?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

第三篇国际贸易分工理论 第一章古典贸易理论——比较成本理论 一、绝对成本论 亚当斯密1776年《国富论》 (一)主张自由放任 (二)主张分工 (三)主张国际分工 1.国际分工的基础是各国商品之间存在绝对成本差异。原因:先天的自然禀赋;后天的有利的生产条件 2.例子 (1)分工前的产量各为1单位 如何分工? (2)分工后的产量 (1)1:1交换后的数量

二、比较成本论 大卫李嘉图 (一)适用的分工条件 (二)分工原则——两优取重,两劣择轻 两女士的例子 (三)李嘉图的例子 1.分工前的产量各为1单位 如何分工? (2)分工后的产量增加了 (2)1:1交换后的数量。 按比较成本的原理进行生产的国际分工,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加产品产量,提高各自国内的消费

水平,节约社会劳动。 该理论主张自由贸易,主张国际分工。 (四)比较成本论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五)该理论的缺陷 1.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的不完善之处 劳动不是唯一的生产要素,也不是在所有产品上都有同样固定的比例;劳动不是同质的;劳动和资本可以在不同生产类型之间替代。 后发展为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2.假设较多 (1)两国两商品; (2)劳动价值论; (3)成本不变; (4)没有运输费用; (5)生产要素都是充分就业的,在国内完全流动,在国际间则完全不能流动; (6)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 (7)收入分配没有变化; (8)物物交换; (9)完全国际分工; (10)不存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是一种静态分析。 3.忽视了国际分工中生产关系的作用 第二章新古典贸易理论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及其验证和解释 一、要素禀赋论资源赋予论 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 俄林《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

S国际贸易理论复习总结重点

第一章 国贸的含义:泛指国际间商品技术和服务的交换,它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 国际贸易的分类: 一.按交易内容 二.商品流向: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 三.贸易有无第三国:直接贸易,间接贸易,转口贸易 四.贸易统计方法:总贸易体系(一般贸易体系),专门贸易体系(特殊贸易体系) 五.贸易形式 六.清偿工具:自由结汇贸易(货币),易货贸易(货物),补偿贸易(实物)。 对外贸易额: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出口贸易额与进口贸易额之和,又称对外贸易值。说明一国对外贸易的总规模。 对外贸易额=进出口总值=进口总额+出口总额 国际贸易额:用同一货币单位表示的世界各国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是衡量国际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通常用出口总额计算。 贸易量:用商品的计量单位(数量重量等)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 对外贸易量:用进出口商品的计量单位(数量、重量等)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反映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后的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 国际贸易量:以一定基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计算的国际贸易额。 国际贸易量= 国际贸易额÷世界出口价格指数 对外贸易量= 对外贸易额÷进出口价格指数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一国对外贸易额的地区分布和国别分布的状况,即指该国的出口商品流向和进口商品来自哪些国家(地区)。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世界贸易额的国别分布或洲别分布状况,这一指标反映了各国(地区)或各洲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贸易依存度(外贸依存率或外贸系数):一国对贸易的依赖程度,一般用对外贸易额在国民收入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比重来表示。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或国际化程度。 外贸依存率=(X+M)÷GDP 贸易条件(贸易比价,交换条件):一国在对外贸易中,用某一货币衡量的出口商品的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的比率。即一个单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多少进口商品。 TOT= 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 100% 若TOT>100 贸易条件改善 TOT<100 贸易条件恶化 贸易条件反映一国贸易利得的变化情况,但是相对基期而言的。 第二章 国际分工: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指生产的国际专业化,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国民经济内部的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广泛发

常用到的stata命令

常用到的sta命令 闲话不说了。help和search都是查找帮助文件的命令,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help用于查找精确的命令名,而search是模糊查找。如果你知道某个命令的名字,并且想知道它的具体使用方法,只须在sta的命令行窗口中输入help空格加上这个名字。回车后结果屏幕上就会显示出这个命令的帮助文件的全部内容。如果你想知道在sta下做某个估计或某种计算,而不知道具体该如何实现,就需要用search命令了。使用的方法和help类似,只须把准确的命令名改成某个关键词。回车后结果窗口会给出所有和这个关键词相关的帮助文件名和链接列表。在列表中寻找最相关的内容,点击后在弹出的查看窗口中会给出相关的帮助文件。耐心寻找,反复实验,通常可以较快地找到你需要的内容。 下面该正式处理数据了。我的处理数据经验是最好能用sta的do文件编辑器记下你做过的工作。因为很少有一项实证研究能够一次完成,所以,当你下次继续工作时。能够重复前面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因为一些细小的不同,你会发现无法复制原先的结果了。这时如果有记录下以往工作的do文件将把你从地狱带到天堂。因为你不必一遍又一遍地试图重现做过的工作。在sta窗口上部的工具栏中有个孤立的小按钮,把鼠标放上去会出现“bring do-file editor to front”,点击它就会出现do文件编辑器。 为了使do文件能够顺利工作,一般需要编辑do文件的“头”和“尾”。这里给出我使用的“头”和“尾”。 /*(标签。简单记下文件的使命。)*/ capture clear(清空内存中的数据) capture log close(关闭所有打开的日志文件) set mem 128m(设置用于sta使用的内存容量) set more off(关闭more选项。如果打开该选项,那么结果分屏输出,即一次只输出一屏结果。你按空格键后再输出下一屏,直到全部输完。如果关闭则中间不停,一次全部输出。) set matsize4000(设置矩阵的最大阶数。我用的是不是太大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