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水资源规划利用期末考试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A卷答案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A卷答案一. 名词解释(3×5=15)1.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使同一河流或同一地区的水利资源同时满足各不同水利部门的需要,并将除水害和兴利结合起来统筹解决的开发方式。
2.径流调节:按人们的需要,通过水库的蓄水、泄水作用,控制径流和重新分配径流的时空分布。
3.保证出力:满足设计保证率要求的供水期的平均出力。
4.设计保证率:指多年期间用水部门按照规定保证正常工作不受破坏的机率(或程度)。
5.重复容量:在丰水期内多发电,以替代火电站容量工作;在设计枯水期内不能当作电力系统的工作容量,被称为重复容量。
二、填空题(1×10=10)1、设计供水期内的保证电能2、水量平衡原理、动力平衡原理3、日调节、周调节、年调节、多年调节4、最大工作容量、备用容量、重复容量三、选择题。
(2×10=20)1.B;2.A;3.C;4.B;5.A; 6B;7.A; 8.A; 9.C,D; 10.A,B.四、简答题(3×5=15)1、简述水库承担现有防洪任务时以下游防洪标准和大坝设计标准进行调洪的区别。
以下游防洪标准调洪时:当入库洪水Q小于Z限下的泄流能力时,来多少泄多少,保持防洪限制水位不变;当入库洪水Q大于Z限下的泄流能力时,敞开闸门敞泄,当泄流能力过大时,控制闸门,以下游的安全泄量下泄,保护下游的安全。
以大坝的设计标准调洪时,当入库洪水Q小于Z限下的泄流能力时,来多少泄多少,保持防洪限制水位不变;当入库洪水Q大于Z限下的泄流能力时,敞开闸门敞泄,当泄流能力时,控制闸门,以下游的安全泄量下泄,保护下游的安全;直到水位达到防洪高水位,库容达到防洪库容时,说明以超过下游昂红标准,为了维护水库的安全敞开闸门敞泄。
2、简述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的区别。
1)评价角度不同。
国民经济评价是从国家(社会)整体角度出发;财务评价是从项目财务核算单位的角度出发。
2)费用与效益的计算范围不同。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1, 水资源的定义:狭义上水资源是指人类在必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使用的淡水;广义上的水资源是指在必定得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样水和水中物质,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拥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都能够称为水资源2,水资源的特征:1,资源的循环性 2. 储量的有限性3,时空散布的不平均性4,利用的多样性 5,利,害的双重性。
3. 人们对水资源的认识的几个转变: 1,水是自然物质,无穷制讨取——人与环境和睦2,取之不尽——水资源有限3,重视水对人类的损害——同时,重视人对水资源的损害4,重视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对水资源配置保护5,重视水工程建设——同时,又重视非工程举措,特别是水资源管理6,以需供定——以定供需7,浇灌土地——浇灌农作物8,以为水是自然之物——水是商品9,分别管理——一致管理4,自然界的水文循环:依据其循环门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
大循环是指水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之间的循环过程;小循环是指陆地或大海自己的水独自进行循环。
水循环是地球是最主要的物质循环。
5,水资源量评论:水资源评论是保证水资源连续发展的前提,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
水资源评论包含水资源数目评论,水资源质量评论和水资源利用评论及综合评论。
6,频次计算的方法:1,用实测的某河流水文特色值作为随机样本,计算各特色值相对应的频次,并将各组数据点绘于二维坐标图上,用目估方法用过点群中心绘制一条圆滑的曲线,称为经验频次曲线。
2,依据概率论的原理,采纳某种由必定数学公式表示的频次曲线,称为理论频次曲线,并采纳适线的方法调整参数,找寻出一条与经验频次曲线配合最好的理论频次曲线。
3,以该理论频次曲线作为外延的工具,得出不一样频次下的该种水文特色值作为设计依照7,样本资料要求: 1,一致性2,代表性3,靠谱性 4,独立性8,尚难利用的地下水资源:1,地下水的补给资源和储藏资源有限,在整个开采期内,水量得不到保证2,建井区或水源地地点偏僻,输水工程耗费巨大3,含水层埋藏过深,施工水井耗费过高4,含水层导水性极不平均,施工水井的成功率过低5,地下水位埋藏过深,深取水的经济效益低。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试题

1、简述水资源规划的内容、目的和任务。
水资源规划的内容:水资源量与质的计算与评估、水资源功能的划分与协调、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分析与水量科学分配、水资源保护与灾害防治规划以及相应的水利工程规划方案设计及论证等。
目的:合理评价、分配和调度水资源,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改善环境质量,以做到有计划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并达到水资源开发、经济社会发展及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相互协调的目标。
任务:根据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计划、保护生态系统要求以及各行业对水资源的需求,结合区域内或区域间水资源条件和特点,选定规划目标,拟定开发治理方案,提出工程规模和开发次序方案,并对生态系统保护、社会发展规模、经济发展速度与经济结构调整提出建议。
2、可持续发展思想对水资源规划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答:可持续发展思想对水资源规划的具体要求是:(1)水资源规划需要综合考虑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确保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利用、生态系统保护相协调。
(2)需要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或可再生性,使水资源开发利用在可持续利用的允许范围内进行,确保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协调。
(3)水资源规划的实施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以确保水资源规划方案在现有条件下是可行的。
(4)需要从区域或流域整体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考虑流域上下游以及不同区域用水间的相互协调,确保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5)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注重全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注重从社会发展根源上来寻找解决水问题的途径,也配合采取一些经济手段,确保“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
3、水资源规划的工作流程及各步骤内容。
答:(1)明确规划目标:在开展水资源规划之前,首先要确立规划的目标和方向,为制定具体方案和措施提供依据。
(2)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收集包括有关的经济社会发展、水文气象、地质、水资源开发利用等基础资料。
并及时对资料进行归并、分类、可靠性检验以及资料的合理插补等。
通过资料分析,查明规划区域内存在的问题,并与规划目标进行比较和对照。
郑大水资源规划利用期末考试

第一章绪论(1)根据水资源特点,分析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意义。
1)流动性( fluidity ) 2)多用途性( multi-usage) 3)公共性 ( public ) 4)永续性 ( renewable, sustainable)5)利与害的两重性 6)有限性 ( limited )(2)根据我国水资源的状况,从网上查阅资料,讨论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我国水资源基本状况是:总量丰富,居世界第6位,人均占有量少,居世界120位左右, ,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之一。
我国水能资源状况是:总量大,居世界首位,河川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约6.94亿kw,年电量60829亿kw.h。
地区分布极不均匀,集中在西部地区[西电东送]我国河流众多,径流丰沛,落差巨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居世界首位。
据统计,我国河流水能资源蕴藏量为6.76亿kW,年发电量 59 222亿kW·h;可能开发水能资源的装机容量 3.78亿kW,年发电量 19 200亿kW·h。
我国西南地区水能资源极其丰富,占全国水能资源的70%左右,但开发尚少,仍有很大开发潜力;而东部和中部地区水能资源较缺乏,但因人口集中、工农业生产较为发达,水能资源开发较多(3)在介绍水资源特点时,既说水资源是可再生的,又说水资源是有限的,二者是否矛盾?你是如何理解的?(4)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包括哪些类型?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谈谈如何协调各种不同用水之间的矛盾?农业工业生活水力发电航运生态(5)从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开发谈起,说明水资源对人类活动的重要作用?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你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有何建议?水是生命之源,是生物有机体的基本组成物质。
没有水,就不会有生命运动,也就不存在生物圈(6)当前,我国所面临的水资源问题主要有哪些?你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①水体污染;②河道退化、断流,湖泊、水库萎缩消亡;③次生盐碱化和沼泽化;④地面沉降、岩溶塌陷、海水入侵、咸水入侵;⑤沙漠化。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考试题库答案

1.简述水资源的含义、分类、特征?含义:从供水角度讲,水资源可以理解为人类长期生存、生产、生活活动中所需要的各种水,既包括数量和质量含义,又包括其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狭义上的水资源,是指人类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够直接使用的淡水。
广义上的水资源,是指人类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的物质。
在社会和生产活动中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都可称为水资源。
分类: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天然水资源和调节性水资源;消耗性和非消耗性水资源。
特征:自然属性:资源的循环性、储量的有限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可恢复性、可调节性、利害两重性、用途广泛性、利用多样性等。
社会属性:商品性、不可替代性、环境特性;对自然环境影响:使水—土—岩系统相对稳定。
对社会影响:水资源决定经济发展模式。
2.简述全球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趋势?状况:全球农业用水占第一位(69%),工业用水第二位(23%)可复原比例最高,居民用水第三位(8%)人均占有量不断提高;世界各地用水量差异极大,发达国家多为工业用水54%,发展中国家多为农业用水80%;近年来用水量发展中国家增加幅度达,发达国家趋于稳定。
开发利用趋势:农业用水量及农业用水中不可复原的水量最高;工业用水由于不可恢复水量最低,将更加重视提高工业用水技术、降低用水量定额、加大节水力度、大幅度提高用水重复利用率。
水资源的开发将更为重视经济、环境与生态的良性协调发展。
3.简述中国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存在问题?状况:人均占有量不足;时间、空间分布极不均匀;空间:耕地面积和水,河流分配。
时间:夏多冬少;水系:湖泊较多,多数分布在湿润区。
干旱、半干旱地区河流稀少。
开发利用存在问题:需水量不断增加,供需矛盾尖锐,南方水质型、北方水量型缺;污染继续发展,加剧水资源缺乏;用水浪费,利用率偏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环境问题突出,地下水利用程度过高;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缺点为多头管理、各自为政和以需定供、以供定采的供水政策。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期末卷(附答案)

二.简答题(4小题,共28分)1. 水库群联合工作时可以相互补偿,补偿作用有哪些补偿的目的是什么(1)水文补偿:不同河流或干支流,因水文不同步性,起到相互补充水量(也称径流补偿),提高总供水量或出力。
(2)库容补偿:利用各水库调节性能的差异,而进行的补偿。
选调节性能好的水库作为补偿水库,调节性能差的水库作为被补偿水库。
改变补偿水库的运行方式,以提高总的保证出力或水量。
(3)电力补偿:水电站水库在电力系统中联合工作,共同满足系统用户出力和电量要求因相互补偿使系统的保证出力提高,或将季节电能转化为可靠电能2.电力系统为什么需要设置负荷备用容量哪些电站适宜担任负荷备用(1)在实际运行状态下,电力系统的日负荷是经常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随时有可能出现突荷。
这是由于系统中总有一些用户的负荷变化是十分猛烈而急促,这种不能预测的突荷可能在一昼夜的任何时刻出现,也有可能恰好出现在负荷的尖峰时刻,使此刻最大负荷的尖峰更高,因此,电力系统必须随时准备部分备用容量。
当这种突荷出现时,不致于因系统容量不足影响供电质量。
(2)靠近负荷中心,具有大水库、大机组的坝后式水电站,应优先考虑;对于引水式水电站,应选择引水道比较短的电路;当缺乏水电站时,也可选择火电站。
3.何谓死水位(Z死)和死库容(V死)为什么水库要设置死库容(或者说,死库容有何用)为什么要设置极限死水位死水位:在正常运用的情况下,允许水库消落的最低水位。
死库容:死水位以下的水库容积。
极限死水位:当遇到特殊枯水年份或者发生特殊情况(例如水库清底检修、战备、地震等)时,水库运行水位允许比设计死水位还低一些,被称为死水位。
设置死水位的作用:(1)垫底:保证兴利各种用水部门正常工作的最低要求。
水位——自流溢出,发电最小水头,航深,供水最低水位。
水量水域——养鱼、旅游、库区环境卫生。
(2)容纳水库使用期间的泥沙淤积,保证V兴正常运用。
4.简述绘制水库调度图的意义。
水库调度图不仅可用以指导水库的运行调度,增加编制各部门生产任务的预见性和计划性,提高各水利部门的工作可靠性和水量利用率,更好地发挥水库的综合利用作用;同时也可用来合理决定和校核水电站的主要参数以及水电站的动能指标(出力、发电量)。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期末卷(附答案)精编版

二.简答题(4小题,共28分)1.水库群联合工作时可以相互补偿,补偿作用有哪些?补偿的目的是什么?(1)水文补偿:不同河流或干支流,因水文不同步性,起到相互补充水量(也称径流补偿),提高总供水量或出力。
(2)库容补偿:利用各水库调节性能的差异,而进行的补偿。
选调节性能好的水库作为补偿水库,调节性能差的水库作为被补偿水库。
改变补偿水库的运行方式,以提高总的保证出力或水量。
(3)电力补偿:水电站水库在电力系统中联合工作,共同满足系统用户出力和电量要求因相互补偿使系统的保证出力提高,或将季节电能转化为可靠电能2.电力系统为什么需要设置负荷备用容量?哪些电站适宜担任负荷备用?(1)在实际运行状态下,电力系统的日负荷是经常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随时有可能出现突荷。
这是由于系统中总有一些用户的负荷变化是十分猛烈而急促,这种不能预测的突荷可能在一昼夜的任何时刻出现,也有可能恰好出现在负荷的尖峰时刻,使此刻最大负荷的尖峰更高,因此,电力系统必须随时准备部分备用容量。
当这种突荷出现时,不致于因系统容量不足影响供电质量。
(2)靠近负荷中心,具有大水库、大机组的坝后式水电站,应优先考虑;对于引水式水电站,应选择引水道比较短的电路;当缺乏水电站时,也可选择火电站。
3.何谓死水位(Z死)和死库容(V死)?为什么水库要设置死库容(或者说,死库容有何用)?为什么要设置极限死水位?死水位:在正常运用的情况下,允许水库消落的最低水位。
死库容:死水位以下的水库容积。
极限死水位:当遇到特殊枯水年份或者发生特殊情况(例如水库清底检修、战备、地震等)时,水库运行水位允许比设计死水位还低一些,被称为死水位。
设置死水位的作用:(1)垫底:保证兴利各种用水部门正常工作的最低要求。
水位——自流溢出,发电最小水头,航深,供水最低水位。
水量水域——养鱼、旅游、库区环境卫生。
(2)容纳水库使用期间的泥沙淤积,保证V兴正常运用。
4.简述绘制水库调度图的意义。
水资源综合利用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水资源综合利用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绪论1、水资源的定义是什么? (名词解释)答:是指与生态系统保护和人类发展密切相关,可以利用的,而又逐年得到恢复和更新的淡水,其补给来源于大气降水.2、水资源的三个基本特征:有效性、可控性、再生性.3、构成水资源的三个前提(要素) :可使用性、可获得性、可天然性。
4、水资源的五个特征:循环再生性、储量的有限性、时空分布不均匀性、利用的多样性(综合性)、厉害的两重性。
5、以水域地表面的相互位置关系(或者说是赋存条件)来划分,水资源划分为: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
地表水资源分为:补给资源、储存资源。
地下水资源有:补给量、储存量、消耗量。
第一章水资源开辟利用概况1、人类开辟利用水资源大致可划分为那三个阶段?答:(1)、初期单一目标水资源开辟,以需定供的自取阶段;(2)、多目标开辟,以供定需,综合利用,重视水质,合理利用和科学管水阶段;(3)、与水协调共处,全面节水,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阶段。
2、全球水资源面临的两个问题是什么? 答:(1)、水资源短缺严重,供需矛盾尖锐;(2)、水源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突出。
3、我国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答: (1)、需水增长,供需矛盾尖锐;(2)、水资源浪费,用水效率偏低;(3)、水资源污染严重,水环境日益恶化;(4)、地下水过量开采,环境界质问题突出;(5)、水资源开辟利用缺乏统筹规划和有效管理。
4、水资源开辟利用规划有哪些原则?并作简要解释。
答: (1) 、全面规划原则;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管理的原则;(2)、协调发展原则;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要求水资源开辟利用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规模、水平和速度相协调;(3)、可持续利用原则;统筹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合理配置地表水与地下水,强化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坚持“在保护中开辟,在开辟中保护”的原则;(4)、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各地水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确定适合的模式与对策,提供各类用水的优先次序,明确水资源开辟、利用、配置、节约、保护、管理的重点;(5)、依法治水原则;在国家法律框架范围内,规划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突出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客观分析水资源管理的体制、机制、法制问题,规范和调节水事活动;(6)、科学治水原则;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规划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5、水资源开辟利用规划类型有哪些?答: (1)、流域规划(2)、跨流域水资源规划(3)、区域水利规划(4)、专门水资源规划第二章水资源利用与供需平衡1、水资源的利用涉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按其利用方式可分为:河道内用水和河道外用水两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根据水资源特点,分析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意义。
1)流动性( fluidity ) 2)多用途性( multi-usage) 3)公共性 ( public ) 4)永续性 ( renewable, sustainable)5)利与害的两重性 6)有限性 ( limited )(2)根据我国水资源的状况,从网上查阅资料,讨论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我国水资源基本状况是:总量丰富,居世界第6位,人均占有量少,居世界120位左右, ,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之一。
我国水能资源状况是:总量大,居世界首位,河川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约6.94亿kw,年电量60829亿kw.h。
地区分布极不均匀,集中在西部地区[西电东送]我国河流众多,径流丰沛,落差巨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居世界首位。
据统计,我国河流水能资源蕴藏量为6.76亿kW,年发电量 59 222亿kW·h;可能开发水能资源的装机容量 3.78亿kW,年发电量 19 200亿kW·h。
我国西南地区水能资源极其丰富,占全国水能资源的70%左右,但开发尚少,仍有很大开发潜力;而东部和中部地区水能资源较缺乏,但因人口集中、工农业生产较为发达,水能资源开发较多(3)在介绍水资源特点时,既说水资源是可再生的,又说水资源是有限的,二者是否矛盾?你是如何理解的?(4)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包括哪些类型?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谈谈如何协调各种不同用水之间的矛盾?农业工业生活水力发电航运生态(5)从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开发谈起,说明水资源对人类活动的重要作用?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你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有何建议?水是生命之源,是生物有机体的基本组成物质。
没有水,就不会有生命运动,也就不存在生物圈(6)当前,我国所面临的水资源问题主要有哪些?你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①水体污染;②河道退化、断流,湖泊、水库萎缩消亡;③次生盐碱化和沼泽化;④地面沉降、岩溶塌陷、海水入侵、咸水入侵;⑤沙漠化。
第二章水资源评价1.简述水资源评价的内容。
河流泥沙分析、天然水化学特征分析、水资源污染状况评价。
2.在区域径流系列计算时,讨论不同河川径流方法的应用范围。
代表站法、等值线法、年降水—径流函数关系法等。
3.什么是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什么是水资源可利用量?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能及满足河道内用水并顾及下游用水的前提下,通过蓄、引、提等地表水工程措施可能控制利用的河道外一次性最大水量(不包括回归水的重复利用)。
Wsu=Wq-We-Wf式中:Wsu为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Wq为地表水资源量;We为河道内最小生态需水量;Wf为汛期洪水弃水量。
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在统筹考虑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在当地水资源量中可一次性利用的最大水量。
4.介绍供水调查和用水调查的内容。
供水现状调查主要考虑当地地表水、地下水、过境水、外流域调水、微咸水、海水淡化、中水回用等多种水源,并按蓄、引、提、调等四类工程措施来进行统计。
在供水现状调查的同时,还应对评价区的水资源开发程度进行调查分析。
在用水的大分类中,一般分为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生活用水、生态用水等几个方面。
第四章综合利用水库(1)主要学习水库兴利调节计算的时历列表法,至少把2本教材中的习题做一下。
要求熟练掌握水库兴利调节计算时历列表法的原理、方法及计算过程。
整个供水期不足水量之和,即 V兴(2)掌握水库特性中的一些概念;了解兴利调节分类。
一。
按调节周期分类调节周期——指水库的兴利库容从库空—蓄满—放空的完整的蓄放过程1. 日调节——指调节周期为一昼夜,即利用水库兴利库容将一天内的均匀来水,按用水部门的日内需水过程进行调节。
2. 周调节——指调节周期为一周,即将一周内变化不大的来水,按用水部门的周内需水过程进行调节。
3. 年调节——按照用水部门的年内需水过程,将一年中丰水期多余水量蓄存起来,用以提高缺水时期的供水量,调节周期在一年内。
当水库蓄满后,仍有弃水发生,被称为不完全年调节能将年内全部来水按用水进行调节,而不发生弃水,称完全年调节。
经验性判别:(库容系数)当β=8~30% 时,一般可进行年调节当天然径流年内分配较均匀时,β=2~8% 时,即可进行年调节4. 多年调节——利用水库兴利库容将丰水年多余水量蓄存起来,用以提高枯水年份的供水量。
调节周期超过一年。
经验性判别:若年水量变差系数Cv值较小,年内水量分配较均匀,β>30% 时,即可进行多年调节二.按水库任务分类(1)单一任务径流调节:如灌溉径流调节、工业及城市生活给水径流调节、水力发电径流调节等。
(2)综合利用径流调节:两种以上任务三.按水库供水方式分类(1)固定供水:水库按照固定要求供水(如生活用水)(2)变动供水:水库供水随蓄、来、用水不同而变动四.其它分类(1)反调节:下游水库按照用水部门的需水过程,对上游水库泄流的再调节。
(2)单一水库补偿调节:(3)水库群补偿调节:水库间互相进行水文补偿、库容补偿、电力补偿,共同满足水利、电力系统要求(3)掌握设计保证率、设计代表期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水库在多年工作期间,兴利部门正常用水得到保证的程度。
设计代表年:从水文资料中选择若干典型年份设计多年径流系列:是从长系列资料中选出的有代表性的短系列1.设计枯水系列采用―扣除允许破坏年数法‖(1)先按下式计算设计保证率条件下正常工作允许破坏的年数T破 = n – P设(n+1)(2)在实测资料中选出最严重的连续枯水年组,并从该年组最末一年起逆时序扣除允许T破年,余下的即为所选的设计枯水系列2.设计中水系列为计算水库运用多年平均状况,一般取10-15年为代表期选择要求:(1)至少有一个以上的完整的调节循环;(2)年径流均值等于或接近多年平均值;(3)包括枯水年、平水年、丰水年, Cv与长系列接近。
第五章防洪减灾(1)主要学习水库调洪计算的列表试算法,至少把教材中的习题做一下。
要求熟练掌握水库调洪计算的列表试算法的原理、方法及计算过程。
(2)掌握水库调洪作用与任务、防洪标准选择。
(3)掌握水库调洪计算的原理。
(4)掌握分洪、滞洪及蓄洪垦殖、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
对于可能出现的超标准洪水,除可以利用上游水库拦蓄一部分外,还可以依赖平原地区的蓄滞洪区就地蓄存一部分水。
蓄滞洪区——是指河道周边辟为临时蓄存洪水的湖泊、洼地或扩大行洪、泄洪的区域,其作用是调蓄洪量,消减河道洪峰流量,降低河道洪水位,确保重点防护区安全。
可分为分洪区、蓄洪区、行洪区、滞洪区分洪区----利用河道两侧的低洼圩垸(wei yuan),或利用附近的湖泊、洼地加修围堤而形成的用来分蓄洪水的区域。
蓄洪区----分泄的洪水直接或经分洪道进入湖泊或洼地围成的区域蓄存起来,起蓄洪或滞洪的作用。
行洪区----河道两侧或河岸之间用以宣泄洪水的区域。
滞洪区----为短期阻滞或延缓洪水行进速度而采取的措施,其目的是与主河道洪峰错开。
蓄洪垦殖——是一种防洪措施,既利于防洪又兼顾耕作与养殖,但与围湖造田不同。
围湖造田的目的是,增加耕地,有利于生产,有损于防洪蓄洪垦殖的目的是,滞蓄洪水,在保证按计划滞洪的条件下,充分利用滩地发展生产。
1)搞好防洪法制建设。
2)建立洪水预报、洪水调度和警报系统。
3)洪水监测系统技术。
4)加强对洪泛区管理。
5)清除河道中影响行洪的障碍物。
6)实行洪水保险。
7)对洪水风险进行分析与管理。
8)提出超标准洪水防御措施。
9)做好洪灾接济工作。
第六章 水能利用(1)掌握水电站水能计算方法、水电站保证出力计算、多年平均发电量计算。
129.819.81N QH Q H H AQH ηη==-∆=净()N 保——是水电站在长期工作中,相应于设计保证率的枯水期的平均出力。
(2)掌握电力系统负荷图的概念,绘制电力系统负荷图。
电力负荷:在任何时间内,电力系统中各电站的出力过程和发电量必须与用电户对出力的要求和用电量相适应,这种对电力提出的出力要求,就是电力负荷。
负荷N :用户所需出力+厂用电+输电损失电力负荷图: 电力系统中所有用户所需出力N (负荷)随时间t 的变化曲线。
设计负荷水平年:在规划设计电站时,必须考虑远景电力系统负荷的发展水平,与此负荷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年份,称为设计负荷水平年。
以第一台机组投入运行后的5~10年(3)掌握水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运行方式。
思考无调节水电站、日调节水电站、年调节水电站的运行位置。
(4)掌握水电站装机容量选择。
水电站装机容量由哪几部分组成?确定水电站最大工作容量的原则是什么?N 系, 装=N ’’系, 工+ N 系, 备+ N 重(1) 系统电力平衡 (2) 系统电量平衡(3) 系统容量平衡(5)电力系统中为什么要设置负荷备用容量?哪些电站适宜担任负荷备用?应付突然增加的冲击负荷 担任电力系统负荷备用容量的电站,称为调频电站.多设在有调节(尤其调节性能好、离负荷中心近)水电站,而无调节水电站、火电站不负担负荷备用。
(6)重复容量的作用是什么?为了减少无益弃水,提高水量利用系数,可考虑额外加大水电站的容量,使它在丰水期内多发电。
这部分增大的容量,在设计枯水期内,由于河道中来水少而不能当作电力系统的工作容量以替代火电站容量工作,因而被称作重复容量。
它在系统中主要是发季节性电能,以节省火电站的燃料费用。
节省火电煤耗,而获得效益。
(7)掌握水库特征水位选择。
、死水位、防洪水位的选择方法?正常蓄水位:1)拟定比较方案在Z蓄上、下限范围内拟定比较方案上限考虑因素:库区淹没侵没情况,坝址地形地质条件,开发利用规划,水库水量损失劳力、设备、资金、建材、施工期限制条件下限考虑因素:各部门正常工作的最低要求(2)对各方案进行径流调节和水能计算(3)对各方案行水利水能计算、动能经济计算、投资与损失计算、经济评价、财务评价等(4)综合评价,选择方案。
死水位:原则:(1)满足综合利用正常工作的最低要求;(2)动能效益大或年费用最小(1)在Z蓄一定下,确定 Z死的上、下限。
再拟若干方案确定上限:应满足水库调节性能(如年调节,日调节),发电设备要求确定下限:灌溉、供水、发电等引水要求,泥沙淤积要求,水工机械设备安装要求(2)对各方案,计算保证出力N保,多年平均年发电量E水,进行系统电力电量容量平衡(3)进行经济计算、分析(4)综合选择防洪高水位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考虑下游防洪标准调节计算经济分析综合确定第七章河流综合利用(1)河流综合利用规划的基本原则、步骤、内容(综述);河流综合利用规划的基本原则:(1)统一规划,全面安排,综合治理,综合利用;(2)系统规划与突出重点相结合(3)依据<水法>,<江河流域规划编制规范>等法律规范标准;(4)正确处理与其它行业规划的关系;(5)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6)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7)广泛听取多方面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