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论文.幻想曲2000的{魔法师的学徒} (2) 2
幻想曲2000

幻想曲2000幻想曲是由美国当代詹姆斯.列文指挥,迪斯尼动画《幻想曲1940》(Fantasia 1940)(原名《幻想曲》,由于迪斯尼于2000年再次制作《幻想曲》为区别两者,《幻想曲》改名《幻想曲1940》后者为《幻想曲2000》(Fantasia 2000))无疑是一部有如动画历史坐标的存在。
被公认为是动画史上“永远不会随时间消逝的瑰宝”。
《幻想曲1940》是第一部使用动画摄制机拍摄的动画片,开创了电影立体声的时代。
1940年在美国上映时,它空前绝后地将古典音乐与动画紧密结合,这是当时电影市场上非主流的奇特存在。
电影的商业性决定其最终盈利是影片目的,所以一般都以大众化的剧情片为主流。
而Walt Disney在当时却大胆的尝试了商业动画与实验动画的相结合的非主流剧情片动画,推出了《幻想曲1940》这样一部可以"听″动画并且"看″古典音乐动画作品(当时的宣传标语)。
而事实上《幻想曲1940》最初在市场上上映时并没有获得很高的认同。
一来是脱离当时电影市场的主流,二来也是当时的电影市场,动画在人们的心中的印象依然呈现的是非本片风格。
所以《幻想曲1940》当时只能算是一部曲高和寡的存在。
然而,Walt Disney并没有因此放弃《幻想曲1940》,还成为到目前为止迪斯尼动画中重映次数最多的一部动画。
在1998年被美国电影协会选为本世纪美国百部经典名片之一。
并在2000年,迪斯尼又推出其续篇《幻想曲2000》。
这些都不言而喻的说明了一个事实:《幻想曲》作为第一部结合实验动画的商业动画,成功的取得了大众化的认同。
那么,《幻想曲1940》成功的原因在哪里?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幻想曲1940》。
事实上,《幻想曲》的最初构思并不是Walt Disney。
而是德国先锋动画大师Oskar Fischinger(奥斯卡·斐兴额)。
早在Walt Disney的《幻想曲 1940》诞生之前(1936年)Oskar Fischinger就与该片指挥Leopold Stokowski接洽过,希望通过二人合作完成一部关于巴赫音乐的动画片。
《幻想曲2000》Fantasia 2000

《幻想曲2000》Fantasia 2000《幻想曲2000》(Fantasia/2000)是迪斯尼迎接千禧年的作品,迪斯尼动画继1940年的《幻想曲》(Fantasia)之后,再度推出这部古典音乐动画电影,并安排在IMAX大银幕戏院盛大推出!其实当年原本沃尔特·迪斯尼打算每隔几年就重推出《幻想曲》新版,每次新增或移除一些段落,然而后来因为诸多因素此计划并未实行,一直到60年后迪斯尼动画师制作《幻想曲2000》时,才完成了此一构想。
续篇保留了1940年版的“魔法师的学徒”段落,又再加入一些新的曲目进来。
本片各段落是由James Algar、Gaetan Brizzi、Paul Brizzi、Hendel Butoy、Francis Glebas、Eric Goldberg、Don Hahn共同执导,大部分段落是由James Levine指挥芝加哥管弦乐团演出,但是“Gershwin's Rhapsody Blue”和“Dukas' The Sorcerer's Apprentice”两段则由Philharmonia管弦乐团演出。
60年间迪斯尼动画技巧进步许多,某些段落还运用迪斯尼近年来最引以为傲的电脑动画技术。
本片也是第一部使用IMAX技术制作的动画电影,所谓“IMAX电影”就是一般俗称的超大银幕电影,这需要在有特别设备的戏院观赏才能看出效果。
本片的IMAX版也在全世界各大城市作一巡回演出,当然,前提是该城市有适合演出IMAX版本的戏院梦幻王国之父沃尔特·迪斯尼靠卡通起家,觉得可以将卡通由通俗文化提升到艺术的层次,实行雅俗共赏。
当年的迪斯尼占领外地土地的野心未如今日大,的确是个梦幻王国,沃尔特叔叔最大的野心仍是专注于卡通发展上。
他提议将古典音乐结合卡通,在当年可说是非常激进大胆,而“沃尔特叔叔”最私人、最心爱的《幻想曲》便在1940年诞生了。
虽然《幻想曲》一映当年反应好坏参半,但时至六十年后的今日,《幻想曲》已成为迪斯尼动画库中最有历史和纪念价值的资产。
冥曲四系魔法师_高三作文

冥曲四系魔法师四位老者的表情都严肃了起来,不会吧?只是一个下位魔法师试练,用得着四位魔导士如此认真吗?最右边的风系魔导士站了起来,郑重地说道:“本次试练共分四关,每关只允许一名试练者进入。
每位试练者只要可以继续,就允许进行多关挑战。
至于如果四位挑战者全部失去战斗能力,那么,也就不用我多说了,即算试练未完成。
”这时雷蒙阁下再次站起宣布:“试练正式开始,第一关:水之域。
”水之域,那该是水系...我扫了一眼几位魔导士,咦?火系,暗黑,风系,还有雷蒙。
并没有水系魔法师?!还有刚才的那位地系魔法师怎么?似乎为了回答我的疑问,风系魔法师起身离座。
温柔的声音随即响起:“哪位学徒参加本关挑战?”爱尔娜马上抢先说:“既然是水系,那就由我来吧!”不等我们说话,爱尔娜已经走到大厅的中央,说道:“尊敬的导师,我来挑战。
”风系魔法师亲切地点了点头:“那么,准备开始吧。
”爱尔娜愣了一下,小心地问道:“导师,我能问您个问题吗?”魔导士阁下点了点头,爱尔娜忙问道:“请问您选修的是哪系魔法,学生眼拙,认为导师似乎并不是水系...”“哈哈哈哈”火系魔导士的大笑打断了爱尔娜的话:“小姑娘,难道你不知道当魔法师到达魔导师等级可以随意施展四系魔法么?”魔导师?我们脸上的疑问一瞬间转化为惊讶,爱尔娜惊讶地问道:“可是,协会说血之塔并没有魔导...”风系,哦,该说是魔导师阁下回答了她的问题:“协会的资料是绝对准确的,可是那份资料已经是50年前的了,近20年内,血之塔已经有多位魔法师晋级为魔导师。
可是,”魔导师狡猾地眨了眨眼:“我们并没有去协会晋升自己的等级,因为那样会引来不必要的关注与麻烦。
”似乎为了证实自己的话,魔导师身上的法袍变成了金色。
“就算四系同修,也必须选择俩系为主修。
我选的是风系和地系。
再说一嘴,刚才的地系法师也是我。
我的名字是伊娜・金”魔导师阁下随即摘下了自己的兜帽。
震惊!无比的震惊!以伊娜阁下刚才的话来看她的年龄应该已经超过70岁。
幻想曲

幻想曲《幻想曲》(Fantasia)是华特迪士尼公司1940年拍摄的一部音乐动画片,这部影片主要由七部古典音乐组成,演奏的乐团是费城交响乐团,指挥是列奥波尔德·斯托科夫斯基。
配合音乐的动画的内容有的是抽象性的图像,有的是故事性的。
影片中还包括了乐团和斯托科夫斯基的实像图面。
迪姆斯·泰勒在影片中充当主持人。
《幻想曲》是迪士尼的一部重要的艺术作品,曾经获得奥斯卡最佳杰出贡献特别奖。
幻想曲是一部非常独特的动画影片,它是影坛首次尝试将音乐和美术所作的一次伟大的结合,以美术来诠译音乐。
沃特·迪斯尼于1940年完成这部旷世巨作,50年来这部影片成为收藏家及儿童和大人们最喜爱的影片,它的艺术成就至今尚无任何一部音乐片可超越!本片获第14届奥斯卡特别成就(音乐和录音术)2项金像奖、纽约影评人协会特别奖。
该片由八段不同曲目的音乐配上动画师根据音乐想象出的故事合成,曲目包括一众音乐大师的杰作,如巴赫的《托卡塔和D小调赋格曲》、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组曲》、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曲》、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蓬基耶利的《时间舞蹈》、穆索尔斯基的《荒山之夜》、舒伯特的《玛丽亚大街》以及最令人难忘的杜卡斯的《魔法师的学徒》。
为创作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曲'段落,沃尔特·迪斯尼听取了古生物专家的意见,买来了一群蜥蜴和一只小鳄鱼,以便卡通画家们研究它们的动作。
而恐龙的形象则被迪斯尼视为得意之作,它不仅出现在这部影片中,还被制成模型在1964年的世界博览会上展出,并被收进迪斯尼乐园。
据说,恐龙的动作是模仿斯特拉文斯基指挥的动作设计出来的。
电影的7个段落是:1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D小调触技曲与赋格曲(斯托科夫斯基将它改写为交响乐团演奏,动画内容是抽象图片)2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胡桃夹子组曲(动画内容是仙子、蘑菇、鱼等的舞蹈)3保罗·杜卡——魔术师的学徒(L'apprenti sorcier,动画内容是米老鼠作为魔术师的学徒)4伊戈尔·费奥多罗维奇·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动画内容是地球早期,恐龙及其灭绝)5路德维希·范·贝多芬——F大调田园交响曲(动画内容是人马等希腊神话中的神鬼的故事)6阿米尔凯尔·庞契埃利——时辰之舞(动画内容是象、鸵鸟、河马、鳄鱼等跳芭蕾舞)影片的最后一部分由两个作品连接而成:7莫杰斯特·彼得罗维奇·穆索尔斯基——荒山之夜(魔鬼在夜晚狂欢,直到黎明的到来)8弗朗茨·舒伯特——圣母颂(僧侣在黎明中游行)影片中使用的音乐大多数是标题音乐。
幻想曲2000

c小调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展示了一幅斗争的场面,音乐象征着人民的力量如洪流般以排山倒海之势,向黑暗势力发起猛烈的冲击。
乐曲一开始出现的强有力的富有动力性的四个音,也就是贝多芬称为“命运”敲门声的音型,这就是主部主题。
这一主题是向前冲击的音乐形象,推动着乐曲不断发展,也在以后的各乐章中不断出现、发展。
这一主题激昂有力,具有一种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气势,展示了惊心动魄的斗争场面,表达了贝多芬内心充满愤慨和向封建势力挑战的坚强意志。
当各种乐器进行轮回模仿,相继掀起一次比一次紧张的浪潮之后,圆号奏出了一个命运动机的变体,它表达了一种必胜的信心。
这是一个连接句,它从前面紧张、威严的音乐场面中,引出了富于歌唱性的第二主题,这是一个抒情的旋律,温柔优美、明朗的音调与前面形成对比,它抒发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与追求的情感。
在这里,严峻的命运动机退居到低音声部并以伴随形式出现,使温柔的音乐里带有不安的色彩,推动音乐继续发展。
乐曲最后在明朗的气氛中,以果断、热烈的音响结束了呈示部。
经过富于表现力的两小节休止后,随着命运动机的出现进入发展部,音乐又回到了不安的音调,艰苦激烈的斗争又开始了。
这时的第一主题非常活跃,它无休止地反复,调性不断转换,力度不断加强,随后出现鲜明有力的号角般的第二主题。
这两个主题用各种手法交替变化发展,如对比复调的手法、频繁的转调等等,增加了音乐的不稳定因素,使音乐更加丰富。
最后,命运的动机又闯了进来,并以最强的音响不断重复,形成了发展部的戏剧性高潮,音乐直接进入再现部。
再现部中,呈示部那种斗争的场面再度出现。
在第一主题与连接部之间,双簧管奏出了一段缓慢的哀鸣音调,第一主题的发展突然被打断。
可是,激动不安的情绪又立即恢复,只是当第二主题出现时才稍为平静。
然而,光明与黑暗的斗争并没有结束,在庞大的尾声中越来越激烈。
这时,音乐发展的气势锐不可挡,鲜明的力度对比,紧张的和声发展,形成全乐章的最高潮。
乐章结束时,第一主题动机那强烈的音响,进一步刻画了勇于挑战的英雄性格,显示了人民必定战胜黑暗势力的坚强信心。
《魔法师的学徒》读后感

《魔法师的学徒》读后感
《魔法师的学徒》是一部充满奇幻色彩的小说。
让我读后感受到
人不可貌相:赢弱外表下的纤细灵魂可能肩负着恢弘的历史使命。
知识就是力量:不仅可以改变命运,还可以用来泡妞(懂得运用科技手段营造浪漫有多拉风)。
每个英雄似乎都需要面临的抉择:江山,或美人儿。
不要试图感化宿敌:反目的朋友不会念及丝毫的昔日情份。
学会一种急救常识多么重要:哪怕是魔法无边的大师也需要心肺复苏。
不要蔑视任何事物:就算是一把其貌不扬的拖把,也许它将在拯救人类的伟大战役中起到决定性的关键作用。
幻想曲魔法师的学徒观后感

幻想曲魔法师的学徒观后感《幻想曲魔法师的学徒观后感》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部令我深受触动的电影,那就是《幻想曲魔法师的学徒》。
这是一部由华特·迪士尼制作的奇幻冒险电影,故事讲述了一位年轻的学徒在师傅的指导下追求梦想的旅程。
电影中的情节、角色以及视觉效果,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电影中的情节设计十分精彩。
影片一开始就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奇幻和魔法的世界。
主人公居住在一个充满魔法气息的城市,他日夜沉迷于幻想和魔法,渴望成为一名优秀的魔法师。
而故事的高潮部分,主人公成为了一名学徒,跟随着师傅进行学习和冒险。
整个故事过程中,情节紧凑,引人入胜,让观众无法停下对角色们命运的关心。
我被故事中师徒之间的情感纠结以及学徒的成长历程深深打动。
其次,电影中的角色形象刻画非常出色。
主人公是一个充满了好奇心和渴望的学徒,他对魔法充满热情,但在成长的过程中也遭遇了挫折和犹豫。
师傅则代表着智慧和经验,是学徒前进的引路人。
两个角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却在彼此的相互配合中实现了共同的目标。
我深深感受到了师徒之间的默契和互相依存的关系,这也让我想起了现实生活中的导师与学生的互动。
此外,电影的视觉效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影片中,魔法营造出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各种奇幻的场景、生物和魔法道具使整个电影更具视觉冲击力。
我特别喜欢电影中那些栩栩如生的特效和场景,这让我仿佛亲身置身其中。
魔法带来的充满奇幻和神秘感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虽然这部电影是一部奇幻冒险电影,但它所传递的信息却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
主人公面临的困境和挑战,都让我想象到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困惑和挫折。
然而,电影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只要坚持不懈,相信自己,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梦想。
这种鼓励和正能量的传达,让我在观影结束后倍感温暖和勇气。
总而言之,电影《幻想曲魔法师的学徒》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的情节设计精彩,角色刻画出色,视觉效果令人震撼。
电影中所传达的故事也教会了我许多积极向上的人生哲理。
幻想曲2000作业

《幻想曲2000》有感《幻想曲2000》是迪士尼作品,古典音乐动画电影的续篇,也是第一部使用IMAX技术制作的动画电影。
它将经典音乐和动画艺术融为一体,当中包括七段全新迪士尼动画音乐电影片段以及一段载誉重温的《幻想曲》经典乐章《魔法师的学徒》。
《幻想曲2000》由八段不同曲目的音乐配上动画师根据音乐想像出的故事合成。
本片是迪士尼电影公司重新整理编撰1940年的“幻想曲”故事而成,其中包括一段旧“幻想曲”中的米老鼠做魔法学徒的段落,而其他七个段落全是2000年崭新的创作。
看这部电影就像在听交响乐,完全艺术化的动画电影,一开场就是贝多芬第五交响曲,中间的也全是《动物狂欢节》等名曲,和当年沃尔特.迪斯尼亲自制作的《幻想曲》一脉相承。
从旧作中留下的米奇魔法学徒,和音乐的结合堪称完美。
其中直线条表现纽约生活的一段,安徒生的《坚毅的锡兵》一段,我都非常喜欢。
唐老鸭演绎诺亚方舟的一段,我差点看哭了。
《幻想曲2000》首先登场的是贝多芬的“第五号交响曲”,本段落只是一个开场,纯粹用一些几何图形的声影变化,画面十分超现实,跟当初1940年的《幻想曲》第一段巴赫的“D小调触技曲与赋格曲”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最喜欢的是第三段,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蓝色狂想曲”则完全不同于其它段落的纯粹古典音乐,本段落用到的是有点爵士味道的近代乐风,背景则是在20世纪30年代的纽约大都会,本段落大胆的用色及线条呈现出大都会生活的光怪陆离,尤其那位曼哈顿乐师穿着冰刀的狂舞节奏,实在令人印象深刻。
1924年美国作曲家乔治·格什温发表了交响曲《蓝色狂想曲》,获得巨大成功,使他成为世界级作曲家。
《蓝色狂想曲》于1924年写给独奏钢琴及爵士乐团的乐曲,它融合了古典音乐的原理以及爵士的元素。
此曲的首演一般是认为在一个标题为“现代音乐实验”的音乐会中,于1924年2月12日纽约风神音乐厅,由保罗·怀特曼指挥他的乐团以及格什温演奏钢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魔法师弟子”乐曲鉴赏
--魔法师的弟子(《幻想曲2000》)
--漫步音乐小品选修论文
(1)论文标题:《幻想曲2000》的“魔法师弟子”乐曲鉴赏
(2)目录
(3)内容择要:欣赏一个由华特.迪斯尼基于一首法国交响曲而创造的一段音乐动画电影.这段电影生动形象的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了交响曲的每一个细节.让作品更加贴近观众,更加真实可感,更加让
人沉醉其中.于是我们就有必要深入其中,理解这个小品蕴含的魔力.
进而评价这个小品.
(4)个人点评
(5)乐曲/小品背景介绍
(6)引用来源/参考资料
个人点评:
对于这部音乐小电影.我选取了五个我觉得很有必跟大家分享一下一下的点.
镜头一:在电影的开端.由大魔法师的出场到退场都是是使用了一种比较神秘的背景音乐(用了单簧管和小提琴的合奏).营造出符合魔法一种神秘奇妙气氛.以及渲染大魔法师法力高深的印象.进而与在偷偷观察大法师的米奇形成的法力不足,天真可爱的形象进行对比.这样子让人理解到实力悬殊强弱,好奇接下来要发生什么样的事情.而我觉得这一段作为电影的开头不仅做到了影音同步,神秘之余带一点勾引的感觉,让人产生了对这段音象的好奇心,起到了很好的起到引导的作用.同时也是对结局的一个预示.
镜头二:大法师命令米奇老鼠的时候神气的样子以及权威的举动配合大管以及定音鼓有点小高潮的配乐(就是声调一下子上去的感觉)让人顿时惊吓或者是心生恐惧(潜意识上面和米奇一样形成了对大魔法师的敬畏之情)而且这种配乐方式同样也有应用在扫把人灌水的时候统一的一种整齐不乱稳重低沉的感觉.而这一段的意义在于表示大魔法师的法力权威.以及对最后高潮之后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却由法师一制而止的举动做出了呼应.
第三段:米奇在梦中激昂的指挥音乐是由钹和鼓类乐器为主旋律交织而成的整个小高潮部分(动画中是以这种激昂的形式表现出米奇梦中美好的幻想以及对自己的过分自信)以钹的响声来表示乐章瞬时的最高点.以表达海浪以及星星的组合的急促壮阔效果.以表示米奇在梦中能力的强悍,以及米奇对魔术的渴望.
第四段:扫把人被砍成块状的时候小号戛然而止:正如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里小号戛然而止引发人对后面剧情发展的一个预测,很多人都认为木块被砍成块状以后不应该是整个故事的结束.
但是却没有了音乐:其实这是留给观众的一个想象空间,到底接下来要发生什么,刚刚发生了什么.这部分空白就是对整个乐章的一个前呼后应,而且空隔的时间长略得当.明显起到一个分割音乐节奏的好处.(紧接着也是用断续吹奏小号来营造扫把人打不死的画面)
第五段:乐章的高潮以及结尾的衔接:所有的乐器在乐章的高潮共同交织出一种混乱而无法制止的场面.但是当钹声响起(大魔法师出现)情况就瞬间变成了井然有序.在以钹声为信号开始有对混乱嘈杂的部分有了适合的规律.逐渐开始由混乱走下来.到场面沉寂.这一段的衔接对应前文.很好的回应了大法师的能力以及米奇的无能无力.
总结:动画和乐章声影结合.堪称和谐完美.通过艺术的方式用可感可观的形象给予视觉上的冲击以及听觉上的震撼.很好的把交响曲以及米老鼠大魔法师的形象结合起来.进而升华的表现出来.形成壹加壹不等于贰的绝佳效果
乐曲/小品的背景
乐曲背景:《魔法师的弟子(The Sorcerer's Apprentice)》是法国作曲家保罗杜卡(保罗社卡斯)在1897年写的一首交响诗。
交响曲内容取材于歌德的诗,讲的是魔法师的弟子趁师傅外出时,偷偷的摆弄起师傅的魔法扫帚来,结果却搞的水漫金山,十分狼狈。
小品背景:1940年11月13日.华特迪士尼公司推出一部名为《幻想曲》的音乐电影,里面就有这么一段音乐小电影:米老鼠是一个巫师师傅的学徒.师傅是一位法术高明的魔法大师,他有一把神奇的扫把,在师傅的魔咒下,扫把会变成人形.米老鼠趁师傅休息,偷了师傅的魔法帽,学着师傅的样子施起魔咒,命令扫把替他去把水缸灌满水。
扫把真地变成了人形,在米老鼠的诱导下打起水来,而且越干越起劲。
米老鼠得意极了。
他让自己舒舒服服地倚在师傅的大椅子里指挥着扫帚人一桶一桶不停地打水,不知不觉竟打起盹来.在睡梦中,米老鼠继续施展着魔咒,他梦见自己已经修炼成了一个伟大的魔法师,正对着星辰云朵不断发号施令.米老鼠被淹过膝盖的大水惊醒,他发现,扫把人仍然永无休止地往早已灌满的水缸里倒着水,整个屋子已经成
了水的世界。
水越积越多,米老鼠不知道解咒的咒语,情急之下,抓起斧头往扫把身上一阵猛砍,扫把被砍成很多块碎屑.然而所有的小碎屑接连苏醒过来--变成了一个个小扫把,全都更奋力地打起水来。
水越积越多,米老鼠知道自己闯了大祸,慌乱极了。
结果魔法大师解除魔咒,水势嘎然而止.在影片结尾.米老鼠被罚重新打水.
参考资料/引用来源
百度百科
引用了魔法师的弟子的部分背景知识
/view/1064432.htm
引用华特迪斯尼的一点资料
/subview/295308/11101033.htm
引用华特迪斯尼公司的一点资料
/view/7837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