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本科学习资料
(完整版)药剂学复习重点归纳_人卫版

第一章绪论1.药剂学: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合理使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2.剂型: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Dosage form)3.制剂: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具体品种,称为药物制剂,简称药剂学任务:是研究将药物制成适于临床应用的剂型,并能批量生产安全、有效、稳定的制剂,以满足医疗卫生的需要。
药物剂型的重要性:改变药物作用性质,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调节药物作用速度,靶向作用,影响药效药剂学的分支学科工业药剂学物理药剂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临床药剂学药典作为药品生产、检验、供应和使用的依据第二章: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药物制剂稳定性的概念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系指药物在体外的稳定性,是指药物制剂在生产、运输、贮藏、周转,直至临床应用前的一系列过程中发生质量变化的速度和程度。
药用溶剂的种类(一)水溶剂是最常用的极性溶剂。
其理化性质稳定,能与身体组织在生理上相适应,吸收快,因此水溶性药物多制备成水溶液(二)非水溶剂在水中难溶,选择适量的非水溶剂,可以增大药物的溶解度。
1.醇类如乙醇、2.二氧戊环类 3.醚类甘油。
4.酰胺类二甲基乙酰胺、能与水混合,易溶于乙醇中。
5.酯类油酸乙酯。
6.植物油类如豆油、玉米油、芝麻油、作为油性制剂与乳剂的油相。
7.亚砜类如二甲基亚砜,能与水、乙醇混溶。
介电常数(dielectric constant)溶剂的介电常数表示在溶液中将相反电荷分开的能力,它反映溶剂分子的极性大小。
溶解度参数溶解度参数表示同种分子间的内聚能,也是表示分子极性大小的一种量度。
溶解度参数越大,极性越大。
溶解度(solubility)是指在一定温度下药物溶解在溶剂中达饱和时的浓度,是反映药物溶解性的重要指标。
溶解度常用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或100g溶液,或100ml溶液)溶解溶质的最大克数来表示,亦可用质量摩尔浓度mol/kg或物质的量浓度mol/L来表示。
药剂学重点知识总结(精华篇)

引言:药剂学是研究药物的性质、制剂、质量控制和应用等方面的科学。
它是药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药物的研制、生产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药剂学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药剂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
正文内容:一、药剂学概述1.药剂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2.药剂学与药理学、药物化学的关系3.药剂剂型的分类和特点4.药物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及其指标5.药剂学在药物研发和生产中的应用二、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1.药物的溶解性和分配系数2.药物的晶体学和物相转变3.药物的溶液与胶体4.药物的离子化和配位化学5.药物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三、药物制剂的研制与评价1.药物配方设计原则2.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评价方法3.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4.药物制剂的质量评价5.药物制剂的生物等效性评价四、药物释放与吸收1.药物的口服给药途径2.药物的肠道吸收过程和影响因素3.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和药物代谢4.药物的肝肠循环5.药物的体内分布和排泄途径五、药剂学的应用与前沿研究1.药物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和应用2.个体化药物治疗的概念和方法3.药剂学在新型药物研发中的应用4.药剂学在抗肿瘤药物研究中的重要性5.药剂学与纳米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总结:本文围绕药剂学的重点知识展开了详细的总结。
首先介绍了药剂学的概述,包括定义、研究内容和药剂剂型的分类。
接着详细讨论了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溶解性、晶体学和离子化等。
然后重点介绍了药物制剂的研制与评价,包括配方设计原则、制剂稳定性评价和质量评价等。
接下来探讨了药物释放与吸收的过程与影响因素。
展示了药剂学在药物治疗个体化、新型药物研发和纳米药物载体等领域的应用前沿。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药剂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为药物研发和应用提供专业的指导。
药剂学基础知识

药剂学基础知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概述药剂学定义:药剂学(pharmacy、pharmaceutics)是研究药物制剂的设计理论、处方工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制剂(preparations)根据标准(药典、部颁标准),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的具体品种。
药物制成制剂的必要性医疗预防、临床的要求剂型对药物疗效的发挥有重要作用1、为了适应临床的需要(1)剂型可改变药物作用的性质(2)剂型能调节药物作用速度:速效剂型:注射剂、舌下含片、吸入气雾剂长效制剂:植入剂、缓控释制剂(3)剂型可降低或消除药物毒副作用(4)某些剂型有靶向作用2、为适应药物性质的需要3、为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4、为运输、贮存、使用方便制剂的基本质量要求:有效、安全、稳定、使用方便。
药物剂型(dosage forms)适合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
剂型:片剂、注射剂、胶囊剂、粉针剂、软膏剂、栓剂、膜剂、气雾剂。
制剂:注射用青霉素钠、地高辛片、阿莫西林胶囊、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牛黄解毒丸、银翘片。
剂型:某一品种可以制成不同的剂型。
制剂:某一剂型中含有不同的具体品种。
药物剂型的分类:1.按形态分液体剂型—溶液剂、注射剂等固体剂型—散剂、片剂、胶囊剂等半固体剂型—软膏剂、糊剂等气体剂型—气雾剂、吸入剂等2.按分散系统分(用物化的原理阐明制剂的特征)真溶液类—溶液剂、芳香水剂、糖浆剂等胶体溶液类—胶浆剂、涂膜剂等乳浊液类—乳剂、静脉脂肪乳等混悬液类—混悬剂、合剂等气体分散体类—气雾剂等固体分散体类—散剂、片剂等3.按给药途径和方法分类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片剂、丸剂等不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注射给药—静注、肌注、皮下等呼吸道给药—气雾剂等皮肤给药—外用溶液、软膏剂等粘膜给药—滴眼剂等、舌下片等4.按制法分浸出制剂:酒剂、合剂、糖浆剂、汤剂无菌制剂:注射剂、供眼科手术用的滴眼剂第二节药剂学的发展1.国外药剂学的发展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BC460-377)创立医药学盖伦Galen(AD129-199)奠定了欧洲药剂学的基础1847年,莫尔Mohr出版《药剂工艺学》第一代制剂:普通制剂第二代制剂:缓释制剂第三代制剂:控释制剂第四代制剂:靶向制剂2.国内药剂学的发展古代成绩辉煌:商代已使用汤剂东汉张仲景记载10余种剂型唐代《新修本草》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收载剂型61种药剂学的任务研究药剂学的基本理论与生产技术开发新剂型和新制剂积极研究和开发药用新辅料整理与开发中药剂型研究和开发制剂的新机械和新设备第三节药典与药品标准一、概述药典(pharmacopoeia)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
药剂学总复习资料

药剂学复习资料(根据新大纲整理)第一章绪论掌握1、药剂学得定义及宗旨药剂学定义:研究药物制剂得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合理用药得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药剂学得宗旨:制备安全、有效、稳定、使用方便得药物制剂。
2、药剂学得相关术语(制剂、剂型、制剂学与调剂学)剂型:将药物制成方便临床应用与一定给药途径相适应得给药形式。
例如片剂、注射剂、胶囊剂。
制剂:根据规定得处方,将药物制成适合临床需要得某一种剂型并符合一定质量标准得药品。
制剂学:研究制剂生产工艺技术及相关理论得科学称为制剂学。
剂型设计原则: 最大限度地发挥药效得同时最低限度地降低毒副作用。
(强调让用药者承受最小得治疗风险获得最大得治疗效果)3、药物剂型得重要性a、改变药物作用性质-硫酸镁口服、注射b、调节药物作用速度c、降低或消除药物得毒副作用d、靶向作用e、影响药效4、药剂剂型得分类(按给药途径分类;按分散系统分类;按制法分类;按形态分类)按给药途径与方法分类✧经胃肠道给药得剂型口服给药:片剂、胶囊剂、糖浆剂✧不经胃肠道给药得剂型注射给药:注射剂(静脉注射、肌注、皮下注射等)呼吸道给药:气雾剂、吸入剂皮肤给药: 洗剂、搽剂、软膏剂、贴剂粘膜给药: 滴眼剂、舌下片、口腔粘贴片腔道给药:栓剂按分散系统分类❖真溶液类剂型: <1nm 溶液剂❖胶体溶液类剂型: 1~100nm胶浆剂❖乳浊液类剂型: 0.1~50μm乳剂❖混悬液类剂型: 0。
1~100 μm 混悬剂❖气体分散类剂型: 气雾剂❖固体分散类剂型: 散剂、片剂❖微粒分散型微球5、中国药典得概况、特点、沿革及其她药品标准药典就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得法典,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药典收载常用药品及制剂: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质量稳定其它药品标准: 1)、中华人民共与国卫生部标准(简称部颁标准) 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药品标准(局颁标准)。
药剂学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参考教材或资料名称主编出版社出版时间备注药剂学张琦岩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高职高专药剂学孙耀华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高职高专药剂学学习指导孙耀华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高职高专药剂学张强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年本科教材药剂学(第五版)崔福德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本科教材药剂学(第六版)崔福德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本科教材药剂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龙哓英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参考资料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梁文权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本科教材药剂学实验指导崔福德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实验教材药剂学图表解龙哓英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参考资料中药药剂学张兆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本科教材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案例版) 印晓星科学出版社2009年本科教材药剂学进展周建平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参考资料实用药剂学凌春生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年参考资料药剂学李向荣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本科教材药剂学学习与解题指南薛大权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参考物理药剂学王玉蓉科学出版社2005年本科教材药剂学发展与展望平其能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参考资料工业药剂学潘卫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本科教材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印晓星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本科教材药剂教学参考资料与教学卡片。
药剂学知识点完整整理版

第一章药剂学概述(1)掌握药剂学、药物制剂、制剂学、药品标准、GMP的概念。
药剂学: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药用辅料、合理用药等内容的综合性学科。
制剂学:制剂学是研究制剂的理论和制备工艺的学科。
(药物制剂是指各种剂型中的具体药物,简称制剂)药品标准:药品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做出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GMP: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W H O 对世界医药工业生产和药品质量要求的指南,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是保证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有效的可靠措施,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掌握药物剂型的重要性和分类方法。
重要性:影响药物作用的效果;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改变药物作用速率;可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可增加药物靶向作用分类方法:按形态:液体、固体、半固体、气体剂型分类按分散系统:液体、胶体溶液、乳状液、混悬液、气体分散、固体分散、微粒按给药途径:胃肠道给药、非胃肠道给药按中医理论:酊剂、醑剂、汤剂、曲剂(3)熟悉药品标准的分类和特性。
药品标准分类:药品质量标准分为法定标准和企业标准两种。
法定标准又分为国家药典、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药品生产一律以药典为准,未收入药典的药品以行业标准为准,未收入行业标准的以地方标准为准。
无法定标准和达不到法定标准的药品不准生产、销售和使用。
特性: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可控性(4)了解药剂学的发展、药剂学的任务及GMP的基本内容。
药剂学任务:研究药剂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提高药物制剂的质量;新制剂的研发和开发;制剂生产工艺设计科学化;研究和开发优质药用辅料;研究和开发新型制药机械和设备GMP内容:GMP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是保证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有效的可靠措施,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GMP 适用于药物制剂生产全过程和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
药剂学资料

第一章绪论1、药剂学的定义: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中国药典》的定义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撰,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中国药典》:一部:药材及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和单方制剂二部: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和药用敷料。
三部:生物制品,首次将《中国生物制品规程》并入药典主要国外药典(1) 美国药典(USP)(2) 英国药典(BP)(3) 日本药局方(JP)(4) 国际药典(Ph.Int.)(5) 欧洲药典(EP)药物制剂: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制剂设计的基本原则:药物的质量构成:安全性、有效性、可控性、稳定性和顺应性制剂设计要求:提高或不影响药物的药理活性减少刺激性、毒副作用或其他不良反应4、药剂学的分支学科:物理药剂学,工业药剂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临床药剂学剂型:是根据不同给药方式和不同给药部位等要求将药物制成不同“形态”的具体品种。
重要性:(1)不同剂型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2)不同剂型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3)不同剂型改变药物的毒副作用(4)有些剂型可产生靶向作用(5)有些剂型影响疗效分类:1)按给药途径分类:(1)口服给药剂型(2)口腔内给药剂型(3)注射给药剂型(4)呼吸道给药剂型(5)皮肤给药剂型(6)眼部给药剂型(7)鼻黏膜给药剂型(8)直肠给药剂型(9)阴道给药剂型(10)耳部给药剂型(11)透析用剂型2)按分散系统分类:(1)溶液型:芳香水剂、溶液剂、注射剂(2)胶体溶液型:胶浆剂、火棉胶剂、涂膜剂(3)乳剂型:乳剂(口服、静脉、搽剂)(4)混悬型:混悬剂、合剂、洗剂(5)气体分散型:气雾剂(6)微粒分散型:微球/微囊制剂、纳米囊制剂(7)固体分散型: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3)按形态分类:(1)液体制剂:溶液剂、水针剂(2)气体制剂:气雾剂、喷雾剂(3)固体制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散剂、丸剂(4)半固体制剂:软膏剂、凝胶剂4)按制法分类:(1)浸出制剂:酊剂、流浸膏剂;(2)无菌制剂:注射剂、滴眼剂等6、药剂学的国内外发展:第一代:传统的片剂,胶囊,注射剂等,约在1960年建立。
药剂学复习资料整理

药剂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 (1)二、问答题 (5)一.名词解释1..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1、剂型:将药物加工制成适合患者需要的形式。
2、制剂:根据药典和部颁标准,将药物制成临床需要并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制剂。
3、首过效应:某些药物口服后在通过肠粘膜及肝脏而经受灭活代谢后,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降低效应。
4、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5、处方:是医疗和生产部门用于药剂调制的一种重要书面文件,有法定处方,协定处方,医师处方和秘方之分。
6、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品。
7、非处方药:不需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消费者可自行选择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8、GMP:中文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是药品生产过程中用,科学、合理、规范化的条件和方法来保证生产优良药品的一整套系统的、科学的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和管理的基本准则。
9、GLP:《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11、临界相对湿度水溶性药物在相对湿度较低的环境下,几乎不吸湿,而当相对湿度增大到一定值时,吸湿量急剧增加,一般把这个吸湿量开始急剧增加的相对吸湿度称为临界吸湿度。
(CRH)12、分配系数:物质在两种不相混的溶剂中平衡时的浓度比。
不同的物质在同一对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可利用该原理对物质分离纯化。
13、生物利用度主要指制剂中药物吸收的速度和程度。
14、新药没有生产出的或已经生产出但是增加了适应症,改变给药途径,改变剂型的药物。
15、药品注册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药品注册申请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拟上市销售的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等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同意其申请的审批过程。
16、表面活性剂指那些具有很强的表面活性、能是液体的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剂学》本科参考资料
一、选择题
1—5BDDBB 6-10 DCCCB 11-15 CADAA 16-20 AACBE
二、判断
1、对
2、错
3、对
4、对
5、错
6、错
7、错
8、错
9、对
10、对
三、填空题
1、冷压法热熔法
2、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3、水相油相乳化剂
4、冻结、升华、再干燥
5、脂性基质、乳剂型基质、水溶性基质
6、简单低共熔混合物,固体溶液,共沉淀物,玻璃溶液
7、物理化学法物理机械法化学法
四、名词解释
1.剂型;药品经过加工制成便于使用和保藏的成品的不同型式。
2.注射剂系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无菌溶液(包括乳浊液和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无菌粉末或浓溶液
3.软膏剂(Ointments)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均匀混合制成的具有一定稠度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常用基质分为油脂性、水溶性和乳剂型基质,其中用乳剂基质制成的易于涂布的软膏剂称乳膏剂。
4.气雾剂:指含药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与适宜的抛射剂共同封装于具有特制阀门系统的耐压密封容器中制成的制剂。
5 脂质体是由包围水相空间的磷脂双层形成的囊泡(小泡)。
五、简答题
1、片剂的四大辅料
片剂的常用辅料有填充剂或稀释剂,包括淀粉、糖粉、糊精、乳精、可压性淀粉、微晶纤维素、无机盐类。
黏合剂和润滑和剂,包括蒸馏水、乙醇、淀粉浆、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和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崩解剂,包括干淀粉、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基羟丙基纤维素。
润滑剂,有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滑石粉、氢化植物油、聚乙二醇类和月桂醇硫酸镁
2、注射剂有哪些优点
1.药效迅速、剂量准确、作用可靠药物的给药途径不经过消化系统和肝脏而直接注入人体组织或血管,不会受到消化液的破坏和食物的影响,所以剂量准确、吸收快、作用迅速。
特别是静脉注射,不需经过吸收阶段,适用于抢救危重病人之用。
如尼可刹米用于中枢性呼吸抑制、吗啡中毒及新生儿窒息的急救;氯磷定静脉注射用于解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等。
2.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某些药物,如青霉素或胰岛素可被消化液破坏,庆大霉素口服不易吸收。
所以这些药物只能制成注射剂,才能发挥应有的疗效。
3.适用于不能口服给药的病人如昏迷、肠梗阻、严重呕吐、不能吞咽或昏迷的患者,可以注射给药和补充营养。
4.可以产生局部作用局部麻醉药可以产生局部定位作用,此外某些注射剂还具有延长药效的作用,有些注射剂可以用于疾病诊断。
如盐酸普鲁卡因与强的松用于封闭疗法。
5.可以产生定向作用脂质体或静脉乳剂注射后,在肝、肺、脾等器官药物分布较多,有定向作用。
3、缓控释制剂有哪些优点
缓控释制剂的优点:①对半衰期短的或需要频繁给药的药物,可以减少用药频率,增加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使用方便。
特别适用于需要长期用药的慢性疾病患者,如心绞痛、高血压、哮喘等。
②血药浓度“峰谷”波动小,血药浓度平稳,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③可减少用药的总剂量,可用最小剂量达到药物吸收最佳效果。
4、影响药物制剂化学稳定性的非处方因素有哪些
氧气的影响生产环境的湿度充入惰性气体包装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