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试题精选】七年级历史上册专题复习测试(带答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历史试题及答案精选

七年级上册历史试题及答案精选

七年级上册历史试题及答案精选第一章:古代人类的生活与发展试题一:1. 人类最早生活在哪个时期?- A. 石器时代- B. 铁器时代- C. 秦朝时期- D. 春秋战国时期答案:A2. 以下哪个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文明社会?- A. 农业- B. 造纸术- C. 火药- D. 电-答案:A试题二:1. 以下哪个城市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A. 城- B. 亚历山大城- C. 华沙城- D. 巴黎城答案:B2. 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中的金字塔位于哪个国家?- A. 中国- B. 巴西- C. 美国- D. 埃及答案:D第二章: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试题一:1.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 A. 唐朝- B. 春秋战国时期- C. 夏朝- D. 清朝答案:C2.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最早出现的是哪个?- A. 造纸术- B. 指南针- C. 火药- D. 印刷术答案:C试题二:1. 以下哪个朝代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A. 唐朝- B. 春秋战国时期- C. 夏朝- D. 秦朝答案:C2.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体现在哪个学派?- A. 儒家学派- B. 道家学派- C. 墨家学派- D. 法家学派答案:A这份文档为七年级上册历史试题及答案精选,涵盖了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内容。

试题主要围绕古代人类的生活与发展以及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展开。

每个试题都提供了四个选项,并附有正确答案。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题目并选择正确答案进行答题。

初一上历史试题及答案

初一上历史试题及答案

初一上历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 北京人B. 山顶洞人C. 元谋人D. 蓝田人2.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A. 商朝B. 夏朝C. 西周D. 东周3.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A. 商朝B. 夏朝C. 西周D. 东周4.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A. 商朝B. 西周C. 秦朝D. 汉朝5.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了货币,规定以()为标准货币。

A. 刀币B. 布币C. 秦半两D. 蚁鼻钱6. 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举措主要目的是()A. 强化皇权B. 统一思想C. 选拔人才D. 削弱诸侯7. 张骞出使西域后,丝绸之路得以开通,其起点是()A. 长安B. 洛阳C. 敦煌D. 兰州8.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最早出现于()A. 战国时期B. 西汉时期C. 东汉时期D. 三国时期9. 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打败的对手是()A. 袁绍B. 刘备C. 孙权D. 董卓10. 220年,曹丕称帝,建立魏国,定都()A. 长安B. 洛阳C. 许昌D. 邺城11. 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A. 官渡之战B. 赤壁之战C. 夷陵之战D. 淝水之战12. 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是()A. 武则天B. 慈禧太后C. 吕后D. 孝庄太后13. 唐朝时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吐蕃的友好关系主要体现在()A. 唐太宗册封松赞干布为吐蕃赞普B. 文成公主入藏C. 金城公主入藏D. 唐玄宗册封尺带珠丹为吐蕃赞普14. 唐朝时期,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与日本的友好往来主要体现在()A. 日本遣唐使来华B. 鉴真东渡日本C. 玄奘西行取经D. 鉴真东渡日本15. 唐朝时期,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与印度的友好往来主要体现在()A. 日本遣唐使来华B. 鉴真东渡日本C. 玄奘西行取经D. 鉴真东渡日本16. 唐朝时期,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与新罗的友好往来主要体现在()A. 日本遣唐使来华B. 鉴真东渡日本C. 玄奘西行取经D. 鉴真东渡日本17. 五代十国时期,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史称()A. 北宋B. 南宋C. 辽朝D. 金朝18. 元朝时期,实行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其中不包括()A. 中书省B. 湖广行省C. 江浙行省D. 岭北行省19. 明朝时期,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加强中央集权,其主要目的是()A. 抵御蒙古入侵B. 加强对北方的控制C. 巩固皇权D. 促进经济发展20. 清朝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其主要目的是()A. 抵御西方列强入侵B. 加强对沿海地区的控制C. 巩固皇权D. 促进经济发展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21.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北京人。

初一历史试题七上及答案

初一历史试题七上及答案

初一历史试题七上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项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推行郡县制B. 实行分封制C. 推行科举制D. 实行禅让制答案:A2. 唐朝时期,谁被誉为“诗仙”?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A3.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A. 商朝B. 西周C. 秦朝D. 汉朝答案:C4.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寻找建文帝B. 宣扬国威C. 贸易往来D. 寻找新大陆答案:B5. “文景之治”是指哪个朝代的盛世?A. 唐朝B. 宋朝C. 汉朝D. 清朝答案:C6.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谁?A. 李世民B. 李渊C. 李隆基D. 李治答案:B7. 宋朝时期,谁被尊为“文正公”?A. 欧阳修B. 范仲淹C. 王安石D. 苏轼答案:B8. 元朝的建立者是谁?A. 成吉思汗B. 忽必烈C. 铁木真D. 窝阔台答案:B9. 明朝时期,谁主持编纂了《永乐大典》?A. 朱元璋B. 朱棣C. 朱高炽D. 朱瞻基答案:B10. 清朝的建立者是谁?A. 努尔哈赤B. 皇太极C. 顺治帝D. 康熙帝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全国划分为______个郡。

答案:362. 唐朝的都城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其规模大约是现在西安的______倍。

答案:5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庞大,其中最大的船只长度可达______米。

答案:504. 清朝的康熙帝在位期间,曾亲自平定了______之乱。

答案:三藩5. 清朝的乾隆帝在位期间,曾六次下江南巡视,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是______年。

答案:1751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汉武帝对汉朝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答案:汉武帝时期,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推行郡县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经济上实行均输法,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商业的发展;文化上推崇儒学,设立太学,加强了文化教育。

初一上册历史试题及答案

初一上册历史试题及答案

初一上册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山顶洞人D. 蓝田人答案:A2.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

A. 商朝B. 夏朝C. 西周D. 东周答案:B3.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 商朝B. 夏朝C. 秦朝D. 西周答案:A4. 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进行变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A. 商鞅变法B. 李悝变法C. 吴起变法D. 申不害变法答案:A5. 秦朝建立的时间是()。

A. 公元前221年B. 公元前202年C. 公元前207年D. 公元前206年答案:A6. 秦朝灭亡的时间是()。

A. 公元前221年B. 公元前202年C. 公元前207年D. 公元前206年答案:C7. 秦朝灭亡后,楚汉之争的结果是()。

A. 项羽胜利B. 刘邦胜利C. 项羽和刘邦平分天下D. 项羽和刘邦共同建立汉朝答案:B8. 西汉建立的时间是()。

A. 公元前202年B. 公元前206年C. 公元前207年D. 公元前221年答案:A9.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

A. 郡县制B. 推恩令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 盐铁官营答案:C10. 东汉建立的时间是()。

A. 公元25年B. 公元202年C. 公元207年D. 公元221年答案:A11. 东汉末年,曹操统一北方的战役是()。

A. 官渡之战B. 赤壁之战C. 夷陵之战D. 淝水之战答案:A12. 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于()。

A. 公元220年B. 公元221年C. 公元222年D. 公元223年答案:B13. 西晋建立的时间是()。

A. 公元265年B. 公元280年C. 公元299年D. 公元316年答案:A14. 西晋灭亡的时间是()。

A. 公元265年B. 公元280年C. 公元299年D. 公元316年答案:D15. 东晋建立的时间是()。

七年级上册历史试题及答案精选

七年级上册历史试题及答案精选

七年级上册历史试题及答案精选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A. 西周B. 秦朝C. 汉朝D. 唐朝答案:B. 秦朝2. 下列哪位人物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A. 孔子B. 墨子C. 孙子D. 商鞅答案:C. 孙子3. 下列哪个战役是中国古代四大战役之一?A. 淝水之战B. 巨鹿之战C. 马陵道之战D. 官渡之战答案:B. 巨鹿之战4. 下列哪个朝代实行了科举制度?A. 隋朝B. 唐朝C. 宋朝D. 元朝答案:A. 隋朝5. 下列哪个人物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A. 岳飞B. 寇准C. 李纲D. 文天祥答案:B. 寇准二、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秦始皇的主要事迹。

答案: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君主,名嬴政,公元前259年出生于赵国。

他于公元前221年完成了对六国的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

秦始皇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统一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等。

他还下令修建了万里长城,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

此外,秦始皇还实行了焚书坑儒的政策,引发了激烈的争议。

2. 请简要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答案: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各个诸侯国之间纷争不断。

这一时期,各种学派思想纷纷涌现,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主要学派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等。

儒家主张仁爱、礼治,以孔子为代表;道家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墨家主张兼爱、非攻,以墨子为代表;法家主张法治、严刑峻法,以韩非子为代表。

这些学派的思想为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论述题1. 请论述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答案: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

该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使出身寒门的人也有机会进入官僚体系,从而扩大了统治基础。

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使更多人投入到文学和学术研究中。

同时,科举制度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如过分重视文学修饰、忽视实际能力等。

七年级历史上册考试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考试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考试试题及答案七年级历史上册考试试题及答案对于七年级的历史考试,小伙伴们一定要做好十足的准备,考前做份试题,这将有利于我们提前熟悉考试题目,了解考试要求。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历史上册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 七年级历史上册试题一、选择题1、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迹最多的国家,下面四项关于我国远古人类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元谋人是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距今约170万年B、北京人体征的变化表明,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C、山顶洞人的面貌和现代人已经没有多大区别D、原始人使用的工具种类很多,以下是其中代表:(依次为)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骨针、铁器2、中华民族被称为炎黄子孙的主要原因是( )A、因为炎帝和黄帝是传说中的英雄B、因为炎、黄两个部落走向了联合,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C、因为炎帝和黄帝通过禅让制和平推选部落联盟首领D、因为炎黄二帝带领人民治理了水患,发展了农业生产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的时间大约是:A、公元前2070年B、公元2070年C、公元前1600年D、公元1600年4、在春秋争霸战争中,楚庄王带领大军长驱直入周天子所在的伊水、洛水流域,并乘机向周王室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这就是成语“楚王问鼎”的来历。

以下对这个成语故事理解最准确的是( )A、楚国自己想铸九鼎,但不知道大小轻重,所以询问周王室B、九鼎是王权的象征,楚王大有取代周天子地位的意图C、楚国的'霸主地位想得到周天子的承认D、周天子地位低下,谁也不把他放在眼里5、在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中,最遭到旧贵族反对的是哪一条?( )A、编制户口,加强刑罚B、奖励生产C、奖励军功D、推行县制6、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

早在战国时期,秦国曾在岷江修筑过类似的水利工程,至今还发挥着防洪灌溉的巨大功能。

这项工程是( )A、郑国渠B、都江堰C、灵渠D、黄河7、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于( )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8、下列主张中,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这一思想的是( )A、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初一上学期历史试题及解析

初一上学期历史试题及解析

初一上学期历史试题及解析一、选择题1.1 单项选择题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1. 我国最早的国家是____。

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东周1.2 多项选择题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

2. 以下哪些是我国古代的三皇五帝?A. 皇帝B. 炎帝C. 轩辕D. 尧舜二、填空题3. 填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____。

4. 填空:夏朝建立的时间大约是公元前____年。

三、判断题5. 判断:尧舜禹是依次继承了皇位。

四、简答题6. 简述夏朝的建立过程及其意义。

五、论述题7. 论述:分析我国古代王朝更迭的原因。

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解析1. A: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

2. BC:炎帝、轩辕、尧舜是我国古代的三皇五帝。

二、填空题解析3. 答案:夏朝。

解析: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

4. 答案:2070。

解析:夏朝建立的时间大约是公元前2070年。

三、判断题解析5. 答案:错误。

解析:尧舜禹是通过民主推选的方式继承了皇位,而不是依次继承。

四、简答题解析6. 答案:夏朝的建立过程是,夏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原始社会的结束和奴隶社会的开始。

五、论述题解析7. 答案:我国古代王朝更迭的原因主要有:生产力的发展和阶级矛盾的激化。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日益明显,阶级分化加剧,矛盾日益激化,导致王朝更迭。

同时,统治者的腐败、民众起义、外族入侵等也是导致王朝更迭的重要原因。

安徽省历史初一上学期复习试题与参考答案

安徽省历史初一上学期复习试题与参考答案

安徽省历史初一上学期复习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以下哪位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著有《史记》?A、司马迁B、班固C、范晔D、王充答案:A解析:《史记》是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

《史记》以其独特的史笔和文学价值,被后世尊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A、秦统一六国B、楚汉争霸C、三国鼎立D、隋唐盛世答案:A解析:秦统一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标志着我国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状态走向统一,也标志着封建社会的形成。

此后,秦始皇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格局。

因此,A选项是正确答案。

3、题干: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孔子提出了“仁”的学说,认为“仁者爱人”。

以下关于孔子的“仁”的学说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尊重B、主张通过道德修养实现社会和谐C、主张通过法治来维护社会秩序D、强调道德修养和个人品德的提升答案:C解析:孔子的“仁”的学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尊重,主张通过道德修养实现社会和谐,强调道德修养和个人品德的提升。

选项C提到的是法家的主张,与孔子的“仁”的学说无关,因此不正确。

其他选项A、B、D均符合孔子的“仁”的学说的内涵。

4、题干:唐朝时期,我国历史上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景象。

以下关于“贞观之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B、政治清明,经济繁荣C、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D、重视民族关系,实行怀柔政策答案:C解析:“贞观之治”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的政治清明,经济繁荣,重视民族关系,实行怀柔政策。

选项C提到的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虽然也是唐朝时期的重要措施,但并不是“贞观之治”的特点。

科举制度的确立是在隋朝,而“贞观之治”主要指的是唐太宗时期的政治局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上册专题复习测试(带答案)
兴元中学2018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与社会学科独立作业
共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多选均不给分)
1、关于我国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深居亚洲腹地,与世界各国联系不便
B我国的大部分处在热带,热量条不好
C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南部
D我国跨纬度近50°,南北气候差异大
2、下列省级行政区,既临海又有陆上邻国的是
A云南省和辽宁省 B辽宁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C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D吉林省和海南省
3、下列少数民族与其主要分布的连线,正确的是
A壮族——广东 B维吾尔族——内蒙古
C藏族——新疆 D回族——宁夏
4、关于哈萨克牧民科学利用天牧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分布在谷间的牧场 B春秋时节生活在高海拔地区
C冬季主要在麓地带 D天牧场可“四季放牧”
5、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从西到东依次为
A台、闽、粤、滇 B台、粤、桂、滇 C滇、桂、粤、台 D滇、粤、桂、台
6、浙江卫视要做一个环球之旅节目,电视观众随着节目的直播,不断欣赏到异地风情。

这一期观众看到一个地方到处是繁茂的植物,地上湿湿的,几头大象在远处悠闲地散步。

你认为摄制组已到了五带中的哪一带?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寒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