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历史时期:原始社会)

一、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元谋人(1)地点:(长江流域)(2)时间:(3)生产生活状况:

(4)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5)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北京人(1)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黄河流域)(2)时间:(3)体貌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4)生产生活状况:①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②过着生活;③会

(火用来烧烤食物、、、等,,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3.山顶洞人(1)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黄河流域)(2)时间:(3)体貌特征: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4)生产生活状况:仍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和技术;会;靠采集、狩猎为生,会捕鱼,交换生活用品;用骨针缝制衣服,;死后还要埋葬;过着生活。(氏族: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集体)。我国的远古居民过着生活,他们共同,共同,没有的差别。

二、原始的农耕生活

1.河姆渡的原始农耕(1)地点:(2)时间:(3)生产生活状况:种植;使用石器,用耒耜耕地;住着的房子,过着生活;挖掘水井;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2.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1)地点:(2)时间:(3)生产生活状况: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石器和耒耜耕地;种植;住着的房屋,屋内有灶坑;能制造,陶器上有刻画符号;会纺线、织布、制衣。

3.大汶口原始居民

由于的发展,出现,所以,在大汶口墓葬里有了随葬品多少悬殊的现象。

三、华夏之祖

1.黄帝——“人文初祖”(依据:传说):(1)贡献:炎黄部落联合在中大败蚩尤,形成日后的;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奠定了基础。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仓颉发明文字;伶伦编出乐谱。

2.对黄帝的赞扬和肯定:孙中山所讲的“中华……,神州轩辕自古传。……”中“轩辕”指。

3.尧舜禹的“禅让”: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比较民主的选举方式。治水(黄河)有功的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4.禹建夏(1)时间:(2)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我国的结束,开始。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历史时期:夏、商、西周、春秋、战国)

一、夏、商、西周的兴亡★★★★

1.夏朝:(1)建立:,建立(2)政治:启继位,代替,“”变成“”(3)灭亡:原因:,商国的强大,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被汤灭亡(4)地位:夏朝是我国历史上。2.商朝:(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建立。(2)政治:汤任用有才干的人,要求臣下“有功于民”,关心百姓;迁都到殷(3)灭亡:原因:,周国的强大,时间:公元前1046年,(战争)。

3.西周:(1)建立:公元前1046年,建立,定都(2)政治:实行制(3)灭亡:原因:西周后期,政局混乱(周厉王时发生;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时间:公元前771年

4、分封制:(1)根本目的:(2)内容:周天子把和、,分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①,②,③平时,④战时。(3)作用:西周通过分封诸侯,,,。

二、灿烂的青铜文明

1.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发展历程:末期,我国出现青铜器;种类逐渐增多;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西周种类更加丰富,用于。(2)特点: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分布广泛(3)典型例子:(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成都平原的“”文化;(4)西南的地区,盛行的独特青铜文化——“”文化,代表作品:青铜面具、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5)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2.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1)夏、商、西周是以为主的社会(2)、畜牧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3)奴隶的悲惨处境:1、2、3、4、

三、春秋战国的纷争(原因:王室衰微,诸侯强大)

1、西周亡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阳,史称,分为和两个时期。

2、齐桓公称霸(1)条件:经济上:政治上:外交上:

(2)结果:成为春秋时期霸主

3、晋文公称霸(1)条件:晋文公,,(2)结果:在中大败楚军,成为中原霸主

4、春秋争霸的影响:1、消极:2、积极:

5、战国七雄: ----东南西北后中间齐楚秦燕赵魏韩。(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七雄并立)

6、重要战役:春秋时期:战国时期:(成语:围魏救赵)、马陵之战、

四、大变革的时代★★★★

1.铁农具广泛使用,牛耕进一步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铁农具和牛耕,都是在春秋时期开始使用,战国时扩大。其中,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2.兴修水利,如修筑的闻名世界的(作用)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了“”,造福于人民。3.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确立封建制

(1)背景:由于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转化成封建地主。租种地主土地的人,变成农民。到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发展,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2)变法目的:(3)商鞅变法:①公元前356年,在支持下变法。战国时期是我国的形成时期。封建制度的确立方式是变法。②主要内容:(1)

(2),,可免除徭役;根据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这条措施实现了国富兵强)(3),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注:县制的建立,始于战国。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③变法的作用(影响):。④启示或想法:商鞅虽遭车裂而死,但秦国通过其变法改革,逐渐成不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并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统一了全国。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前途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改革是实现国家富强的必经之路;创新是一个国家源源不断的动力;商鞅的敢于斗争,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等等)⑤变法代表了的利益,损害了。体现了学派的思想。

4.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影响:逐步确立起来,阶级和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社会形成。

五、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1.文字的演变

(1)甲骨文:商朝刻写在上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开始。(2)金文:商周上铸刻的文字,也叫,比甲骨文规范。(3)大篆:晚期统一整理的文字。(4)战国时用毛笔蘸墨写在或上。2.历法:

夏朝开始有了历法,所以今天的农历又叫“”;时历法逐渐完备。时期,测定出。3.医学: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总结出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

4.文学:

战国末期楚国的,代表作《离骚》,体现了

5.艺术: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出土的最为珍贵。

六、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1.春秋时期

(1):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学派创始人,伟大的、。①大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1>提出(核心),主张<2>希望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②大教育家:(体现“均衡教育”);“”;要求学生养成老实的学习态度;“温故而知新”③孔的言论收集在他弟子整理的《》一书中(2)老子:学派创始人,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要善于从正反两方面看待问题。他的学说记录在《》里(3)孙武:兵家鼻祖,军事家,著有《》,主张“”

2.百家争鸣形成原因:

①春秋战国时期,,许多问题亟待解决;②,相互辩论,形成“”的学术繁荣局面。3.战国时期

(1)墨家:代表人物——,主张(2)儒家:代表人物——,主张“”,反对一切战争,要求实行“”、轻徭薄赋;保护(3)道家:代表人物——,主张(4)法家:代表人物——韩非,主张,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建立的封建国家(5)兵家:代表人物——1、孙武:《》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2、:提出“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历史时期:秦朝、西汉、东汉)

一、“秦王扫六合”

1.统一和建立★★★★★

(1)统一:从公元前230年至,秦灭六国。(2)建立:公元前年,嬴政建立(我国历史上

封建国家),定都(3)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开创了。秦朝是我国历史上。

2.建立★★★★★

(1)最高统治者称,总揽。(2)设(分管行政)、(分管军事)、(分管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3)在,推行,郡下设县。

3.秦始皇巩固政权的措施★★★★★

(1)政治上:(2)经济上:

(3)文化上:(4)思想上:

(5)(派蒙恬大举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6)(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4.(1)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用来(即长城的作用)评价:长城是世界奇迹之一,是我

国,值得我们为之骄傲和自豪。长城的坚固雄伟,绵延数千里,正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坚韧刚毅和充满凝聚力的精神象征。(2)秦朝东至,西到,北至,南达。

二、“伐无道,诛暴秦”

1、秦灭亡的根本原因:(秦的暴政主要表现在:、、、)

2、陈胜吴广起义(第一阶段)(1)起义原因:秦的暴政——,——直接原因(2)时间:

(3)意义: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是。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

3、项羽刘邦领导(第二阶段)(1)战役:公元前207年(项羽“破釜沉舟”,击败)

4、最后推翻秦朝的是率领的农民起义军。(相关成语:约法三章、、楚汉之争等)

5、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定都,就是汉高祖。★★★

6、评价秦始皇: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是千古一帝,还是暴君?

功:(1),结束自以来的诸侯割据混战局面。(2)建立一套,推

行,影响深远。(3)统一了,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4)北击,南征北越,开疆扩土,开凿,促进边疆地区的发展

过:(1)焚书坑儒,给我国,钳制了。(2)残酷的统治

三、大一统的汉朝

1.汉初经济状况:,到处一片荒凉景象。2.汉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休养生息

3.“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

(1)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和负担;(2)注意,,关心农桑;(3),并以身作则;(4)重视“”。

4.“文景之治”的表现:

(1)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2)国家的粮仓丰满;(3)府库铜钱无法计算。

5.汉武帝大一统形成的原因:

(1)客观:“”的经济繁荣为局面的出现打下了基础。(2)主观:雄才大略,。6.汉武帝采取的措施:★★★★★

(1)政治:接受的建议,(2)经济:将和收回中央,统一铸造,实现了的大一统(3)思想:接受的建议“”。(4)文化:推行

教育,兴办(5)军事:反击,夺取。

7.汉武帝大一统:(1)目的:(2)影响:在、、、和上实现了,进入时期。8.东汉:(1)建立:公元25年,(汉光武帝)建立东汉,定都。

四、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1.匈奴的兴起:游牧于蒙古草原,秦末汉初,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经济发展进入鼎盛时期。

2.汉武帝时,国力强盛,组织了强大的骑兵部队,开始对实行大规模的反击,夺取了和地区。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出击匈奴,在战役中,给匈奴以沉重打击。

3.昭君出塞(1)时期:时期(2)贡献(作用):使,做出了重大贡献。

五、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1.西域: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2.张骞两次出使(时期)

第一次:公元前138年,直接目的是联络大月氏,主要目的是(目的未达到)。

3.西汉设立西域都护★★★★★

(1)时间:(2)职责:(3)意义:

4.丝绸之路(有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1)路线:——河西走廊——今地区——西亚——(2)作用:成为的桥

梁,是中西交通的重要渠道。

5、(东汉)经营西域:出使大秦。166年,使者访问洛阳,这是国家同我国的。

六、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1.纸与造纸术:(1)早期出现用麻做的麻纸,是目前(2)造纸术:东汉改进,发明“”

2.数学:成书于东汉时期的《》,总结了以来的数学成就,其中的某些内容

3.科技:东汉发明的,是世界上公认的地震仪器。

4.医学(1):制成“”(医学史上的创举),编成医学体操“”,被称为“神医”

(2):写成《》,被称为“”

七、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1.佛教(1)起源:(2)传入我国时间:末年(通过传入)(3)流传及原因:兴建。原因:(4)意义: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2.道教(1)兴起: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创始人之一叫(2)传播原因:道教教义迎合了追求长生不老的欲望,统治者利用道教统治人民。(3)影响:对我国文化有深远影响。

3.史学:的《史记》(1)体例:(2)内容:记述了从传说中的到的史实。(3)价值: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编写史书的典范,是著作,具有重要的文学地位。

4.艺术:雕塑“”,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历史时期:东汉末年、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

一、三国鼎立

1.背景:东汉衰落,,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2.官渡之战(以少胜多)(1)时间:(2)作战双方:曹操(少、胜)VS 袁绍(多、败)(3)结果:曹操以少胜多(4)原因:袁绍;曹操,且采纳谋士的计策(5)作用:

3.赤壁之战(以少胜多)(1)时间:(2)作战双方:(少、胜)VS (多、败)(3)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4)原因:①②③④。(5)作用:奠定了局面形成的基础

4.三国鼎立的形成(1)年,废汉献帝,建,定都,(朝代)结束(2)年,在称帝,国号,史称(3)年,称王,国号,后定都(今南京);局面形成。

5.三国时期经济的发展(1)魏:修建,北方的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2)蜀:兴旺,蜀锦行销三国(3)吴: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吴国船队曾到达,加强了和地区的联系。

二、江南地区的开发

1.西晋的兴亡(1)建立和统一:266年,建立西晋,定都洛阳;年,西晋灭吴,结束分裂局面。(2)灭亡: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3)灭亡原因:①;晋惠帝智力低下,无力治理国家。②,混战十年,耗竭了。③起兵反晋

2.内迁的少数民族(五胡内迁):、、、、

3.东晋的兴亡:(1)建立:317年,建立,定都建康(今南京)。陷入严重的战乱。(2)灭亡:420年,刘裕建宋,结束了的统治。

4.淝水之战(以少胜多)(1)背景: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前秦,任用王猛为相,统一。(2)作战双方:东晋(少、胜)VS 前秦政权(多、败)(3)影响:瓦解,重新陷入状态。东晋在取得暂时稳定,为江南地区的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5.南朝建立:420年,刘裕建。之后,南方又相继经历了齐、梁、陈,历史上把这四个王朝总称“”。

6.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1)(2)(最主要的原因)(3)

7.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意义、作用):对我国经济发生了深远影响,为奠定了基础。★★★

三、北方民族大融合

1.北魏的建立和统一:4世纪后期,的一支建立,定都平城(后被孝文帝迁到洛阳)。439年。

2.北魏孝文帝迁都:(1)迁都:从平城迁到。(2)作用:迅速发展成一座宏伟壮观的城市,加速

了。

3.北魏孝文帝改革★★★★★

(1)措施:①;②;③;④;⑤;⑥。(2)作用:促进了,有利于,加速了。

4.分裂:北魏分裂为和,东魏被取代,西魏被取代。北魏和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统称为。

四、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1.科技(1)数学:南朝(人物)在,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位数字,领先世界。(2)农学:北朝(人物)著有《》,是我国现存的著作,在占有重要的地位。(3)地理:北魏著有《》,是一部专著。

2.宗教:南朝思想家著有《》,系统阐述了思想,是我国。

3.艺术(1)书法:东晋的《》有“”的美誉,其字的特点或端庄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王羲之被后人称为“”。(2)绘画:东晋的《》和《》,其笔下人物线条优美,活泼传神,富有个性。(3)石窟:著名的两大石窟:山西大同的、河南洛阳的。北朝的统治者令人大量开凿石窟的目的是为了。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分数:________ 一、选择题 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距今() A.300万年B.200万年C.170万年D.70~20万年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A.会不会说话B.能不能直立行走 C.会不会制造工具D.会不会使用工具 3.关于山顶洞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山顶洞人尚未进入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 B.生活在距今18000年前 C.他们已懂得钻孔和磨制技术 D.妇女是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的组织者 4.河姆渡原始居民是位于我国___ 的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 A.淮河流域B.黄河流域C.长江流域D.珠江流域 5.我国商代制造的造型奇特的青铜精品是() 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C.象尊D.牛尊 6.商朝最后一个国王,有名的暴君是() A.桀B.汤C.纣D.厉王 7.周文王任用的贤才中最著名的是() A.伊尹B.姜尚C.管仲D.鲍叔牙 8.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目的是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 B.分封的方法是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让他们去做诸候C.西周通过分封制,开发了边疆,加强了统治 D.平民是统治阶级中最低的一层 9.西周“国人暴动”发生时,哪一个国王在位() A.周文王B.周武王C.周厉王D.周幽王 10.青铜文明灿烂的时期是指我国的() A.原始社会后期B.夏、商、西周C.夏朝D.西周 11.战国时期由晋国分裂出来的是下列哪三个诸候国() A.燕、赵、魏B.韩、赵、魏 C.楚、赵、魏D.韩、赵、卫 12.标志齐桓公霸主地位确立的是() A.葵丘会盟B.城濮之战C.长平之战D.桂陵之战 13.铁器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上开始使用,是在() A.商朝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西汉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 (时间60分钟,满分50分,闭卷)评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在祖国境内 原始人类中,最早开始人工取火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居民 2.老师让欣欣做组长。她却推选能力比较强,大家都信服的朱娟做组长,同学们感叹:这是的再现啊! A.推恩令B.王位世袭C.禅让制D.大一统 3. 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A.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 B.巩固对西周的统治 C. 让诸侯给周天子交纳贡品 D. 炫耀周的强大4.文物是鲜活的历史。右图所示文物,可以让我们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A.商朝B.秦朝C.西汉D.唐朝 5. 公元前7世纪后期,使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关键性战争是

11.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新疆的历史与发展》白皮书指出新疆与中原地区的密切联系由来已久。请你判断新疆地区正式归属我国中央政权的管辖最早开始于 A.张骞出使西域 B.西域都护的设置 C. 玄奘西行 D.丝绸之路的开辟 12. 2008年元旦,国务院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开始实施,其中新增且传说与屈原有关的节日是A.元宵节B.端午节C.清明节D.中秋节 13.它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它以“纪”、“传”等体例进行编写,史料翔实,文笔生动,是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部史书是 A.《尚书》 B.《春秋》 C.《史记》 D.《道德经》 14.下列历史人物与其发明创造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杜诗--水排B.张衡--地动仪C.诸葛亮--耧车D.华佗--麻沸散 15. 下列政权定都洛阳的是 ①魏②吴③西晋④东晋⑤南朝⑥北魏 A.①③⑥B.③④⑤C.②③⑥D.①④⑤16. 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B.南方自然条件好C.北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北京的先农坛是纪念先农神而设的,先农神是我国古史传说中最先教民耕种的神者,代表人物是() A.黄帝 B.炎帝C.大禹 D.嫘祖 2.有关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情况表述错误的是() A.他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B.他们最早在世界上种植水稻 C.他们开始了定居的生活 D.他们用使用弓箭 3.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建立者是() A.黄帝 B.禹 C.启 D.秦始皇 4.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什么产生的?() 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5.春秋时期,“卧薪尝胆”,终成霸业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勾践 6.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正统思想的是() A.道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法家思想 7.支持商鞅变法的国君是() A.齐桓公 B.秦穆公 C.秦孝公 D.秦始皇 8.“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最后一个被秦所灭的国家是() A.楚国 B.燕国 C.齐国 D.韩国 9.秦统一后,全国统一使用的规范文字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10.巨鹿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A.陈胜吴广和秦军主力B.项羽军队和秦军主力 C.刘邦军队和秦军主力D.项羽军队和刘邦军队 11.东汉末年,曹操在割据混战中取得政治优势地位的原因是()A.“挟天子以令诸侯”B.实行屯田制C.招贤纳士D.打败强敌袁绍 12.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汉书》 B.《史记》 C.《春秋》 D.《诗经》 13.西汉的大一统出现于那个皇帝时期?() A.汉高祖 B.汉文帝C.汉景帝 D.汉武帝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民族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佳话。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与进步。吐蕃就是今天的() A.西藏B.蒙古C.新疆D.云南 2 . 自古以来,中央就注重对地方的管理,我国现行的县制和省制分别开始于 A.春秋战国,秦朝 B.秦朝,唐朝 C.秦朝,元朝 D.春秋战国,元朝 3 . 据说隋炀帝是为了到扬州看琼花而开凿大运河的。你认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经济交流B.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C.沟通五大河流D.便利南北交通 4 . 马克·波罗来到中国后受到哪个皇帝的热情接待? A.元世祖 B.元成帝 C.元明宗 D.元顺宗 5 . 岳飞的《满江红》中写到“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句中的“匈奴”代指当时哪个少数民族A.女真B.匈奴C.契丹D.党项

6 . 元朝最著名的文学艺术形式是元曲,元曲作家群星璀璨。以下不属于“元曲四大家”的是 A.白朴 B.郑光祖 C.马致远 D.王实甫 7 . 下列古诗中属于“诗仙”代表作的是 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8 . 以下材料体现的时代特征是 A.大动荡和大变革 B.政权并立与民族关系发展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 9 . 下图是在宋代城市盛行的瓦子。瓦子盛行主要是因为() A.市民阶层不断壮大B.农民的需要 C.宋代文化的繁荣D.士大夫的提倡 10 . 小强准备以隋唐时期的历史内容为素材,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你认为下列切入点可供其选择的是()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世袭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以下历史故事中,发生在有文字记载历史时期的是() A.三皇五帝B.大禹治水 C.武王伐纣D.黄帝蚩尤的战争 3.参考下图: 根据材料“1923年被考古学家发现了他们生活的遗址和头盖骨,他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请你判断他属于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人 4.从出土文物“秦印封泥”(下图)中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 ①周朝实行分封制度②秦朝实行丞相制度③封泥上文字是小篆字体区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5.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为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经过角逐,先后出现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 A.楚 B.宋 C.晋 D.魏

6.下列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青铜器 ②陶器 ③石器 ④铁器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④③①② D.②④①③ 7.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系() ①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②私学的兴盛 ③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④社会的剧烈变革 A.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①②④ 8.下图为2002年6月出土的湘西里耶秦简(局部),其中出现了“洞庭郡”的文字记载。此考古发现,印证了秦朝在地方() A.全面推行郡县制 B.统一了度量衡 C.流通圆形方孔钱 D.实行车轨统一 9.有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又是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开放的时代,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历史史实是( ) A.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B.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 C.佛教传入中国D.西学传入中国 10.“第一次踏上这块土地,记者惊讶的发现,除了我国境内已发现的最早人类化石的故乡,它竟然还集中了另外两大世界级品牌资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石林地质奇观和时空横跨1亿多年的恐龙公墓……”这则新闻中说的“这块土地”是( ) A.陕西西安B.浙江河姆渡C.山东大汶口D.云南元谋 11.下图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东方之冠”,据说它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皿文化。请问,出土于我国河南,代表了商朝青铜器典型风格的是(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试题(含答案)详解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历史试题 1、本试卷为开卷试题,分卷Ⅰ卷Ⅱ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 2、本试卷满分100分,其中卷面分3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同学们,你喜欢历史课吗?提到历史,仿佛离我们很遥远,但真正走进历史,你会发现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丰富的中国古代史,为我们留下了无数有益的经验和教训。同学们,在几个月的学习中,你一定有了很多的收获和体会,潇洒地走进历史展室,一展你的风采吧! 卷Ⅰ(选择题,共48分) 在表中的相应位置,每小题2分,共48分。 1、原始人的居住条件和生产情况同所处地区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你认为河姆渡聚落的主要粮食作物应是 A.玉米B.粟C.水稻D.大豆 2、“吾祖峻德,万古流芳;平定荒漠,举世称殇。……造车指南,辨兆万民不易之方向。”这是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前几年访问大陆时拜谒何处的祭文A.黄帝陵B.炎帝陵C.始皇陵D.中山陵 3、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B. 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C D.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4、《左传》中记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这一史料反映的是 A. 原始社会时期的禅让制 B. 夏朝的王位世袭制 C. 西周的分封制 D. 秦朝的帝制 5、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中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 A. 兵马俑 B. 司母戊鼎 C. 竹木简 D. 青花瓷 6、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 A.国家众多,分裂趋势加剧B.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国 C.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D.周王室衰落,诸侯争霸 7、四川灌县二王庙有这样一幅对联:“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此联中的“太守”的最主要贡献是 A. 推官是用牛耕 B. 修建灵渠 C. 制造出铁农具 D. 修建都江堰 8、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中后期的秦国农民,要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是 A.建立军功B.通过联姻C.努力生产粮食D.靠贵族推荐 9、右图的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其中“海内皆 臣”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A.疆域辽阔,人口众多B.国家一统,中央集权 C.法律严苛,覆盖全国D.交通发达,经贸昌盛 10、下列对陈胜吴广起义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爆发于大泽乡 B. 建立过农民政权 C. 推翻了秦朝统治 D.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11、“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冻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这首诗对秦朝一历史事件作出了否定的评价 A.统一度量衡B.统一文字C.焚书坑儒D.修筑长城 12、我国的成语有很多来源于历史典故,如成语“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就来源于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试题2008年11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面内容中,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 .禹传位给伯益 B. 禹传子,家天下 C .舜传位给禹 D. 启打败有扈氏 2、商鞅变法发生的时间是 A、公元前356年 B、公元前366年 C、公元356年 D、公元前365年 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4、春秋时期率先起来称霸的是 A.宋襄公 B.齐桓公 C.晋文公 D.秦穆公 5、战国时期的韩、赵、魏三国是由下列哪一诸侯国分裂而来 A.晋国B.齐国 C.鲁国D.卫国 6、今天汉字的源头是 A.甲骨文B.金文 C.大篆D.小篆 7.陈胜、吴广起义军在何地建立政权 A.渔阳 B.巨鹿 C.陈 D.大泽乡 8、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A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 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C 西起咸阳,东到河套 D 西起陇西,东到长平 9、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10、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有无语言 B、能否直立行走 C、会不会使用火 D、会不会制造工具 11、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遗址都在大河流域,是因为 A、战略地位重要 B、适宜航行、交通便利 C、环境优美 D、水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 12、台湾各党派首脑如连战、宋楚喻等到大陆访问时都拜谒黄帝陵,是因为 A、黄帝是后人尊称的“人文初祖” B、是因为他自己打败的蚩尤 C、因为他的部落形成华夏族的基础 D、是因为他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13、“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反映了西周 A、实行禅让制 B.确立世袭制 C、实行分封制 D.推行郡县制 14、在战国“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诸侯中,地理位置处于最东面的是 A、楚 B、魏 C、齐 D、燕 15、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谁主持修筑的? A、商鞅 B、李悝 C、诸葛亮 D、李冰 16、在历史博物馆半坡文物展厅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粟的朽粒 B.菜籽 C.人面鱼纹陶盆 D.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 17、利用牛来耕作的方式出现在哪个历史时期( ) A.商 B.周 C.春秋D.战国 18、汉武帝时,把其作为思想统治工具的学说是 A.儒家学说B.道家学说 C.法家学说D.墨家学说 19、御史大夫在秦朝分管 A、军事 B、政事 C、监察 D、民政 20、“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状况最早在什么时候结束? A 、秦朝 B、商朝 C、汉朝 D、西周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8分) 1、上图1是______________居民房屋复原图,上图2是_____________原始居民房屋复原图. 2、汉武帝接受建议颁布推恩令,秦始皇接受的建议发布焚书令。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

七年级历史试卷期中质量检测 (时间:60分钟,满分: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计20分) 1.1929年我国发现了第一颗完整的头盖骨化石,震惊了世界。因为它的发现将人类历史提前了50万年,这一发现使中国成为了当时全人类的发源地,那种骄傲和自豪多年都保留在中国人的心中。这一发现应为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2.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将收集了下列图片构成一组.它们所反映的原始人的生产生活情况属于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 3.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出现的华夏族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其首领就是被后人尊奉为“人文始祖”的传说人物是 A.黄帝和炎帝 B.尧、舜、禹 C.黄帝和蚩尤 D.炎帝和蚩尤 4.帝王世代沿袭的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父子相传、 兄终弟及……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这种制度开始于 A.舜传位于禹B.禹传子家天下 C.西周分封制D.商鞅变法之后 5.表格归纳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是一个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A.商、春秋 B.商、东周 C.东周、春秋 D.东周、战国6.据《通志》载“曹氏,叔振锋,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克商,封之于陶丘,为宋景公所灭,子孙以国为氏。”由此可见导致曹姓形成的制度应该是 A.禅让制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7. 以下关于右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战国时期合纵战略示意图 B.战国时期连横战略示意图 C.有“合众弱以攻一强”之意 D.图中战略的代表人物是苏秦 8.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的“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役或 战斗有①城濮之战②“围魏救赵”③长平之战④即墨之战。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9.鼎是一种礼器,用于祭祀。相传夏禹铸造九鼎,鼎后来就成为 政权的象征。春秋时,下列哪位诸侯有夺取周朝天下之意,向周王朝示威,问周朝使者“鼎之大小轻 重”? A.吴王阖闾B.晋文公 C.楚庄王D.越王勾践 10.史明智同学在刚结束的模拟试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 要“家法伺候”。妈妈赶紧说:“我们要好好教育孩子,使他进步”。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11.叙述回答炎帝的主要发明创造。(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2

2014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

2013年秋季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相应序号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在祖国境内的原始人类中,最早开始人工取火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居民 2、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共同的生活特点不包括() A、过着定居生活 B、会建造房子 C、住半地穴式房子 D、会种植庄稼 3、标志着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事件是() A、禹建立夏朝 B、涿鹿之战大败蚩尤 C、汤战胜桀 D、盘庚迁都到殷 4、西周实行分封的根本目的是() A、结成部落联盟 B、“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C、天子为巩固其统治 D、为削弱地方诸侯力量

5、成语的来源以及构成形式复杂,又往往包含典故史事,警事箴言,散见于历代典籍。富含许多古人的智慧结晶,也可视为先民生活的历史写照。下列成语中与我国春秋战国历史有关的是①破釜沉舟②纸上谈兵③风声鹤唳④退避三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人们最早可以用到这一成就是在() A、商朝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7、史料记载:孔子朝罢归来,家人报告:“马厩失火!”孔子听后,问“伤人乎?”这则故事体现出孔子倡导并实践了他的思想 A、“仁” B、“因材施教” C、“兼爱”、“非攻” D、“无为而治” 8、孟子认为“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他的观点是() A、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B、要发展林业 C、要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D、要合理开发自然资源 中华传统医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请回答9-11小题。 9、很早时候,我们先民就总结出食“五谷杂粮”有益于健康的养身之道。我们知道,“五谷”农作物的齐备是在() A、夏朝时期 B、商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秦汉时期 10、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它是由总结出来的 A、扁鹊 B、黄帝 C、华佗 D、张仲景 11、东汉末年,出现了一部全面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的书籍()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题》测试题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题》测试题 一、选择题 1.“黄帝的妻子嫘祖是位贤德的女性。她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也像丈夫一样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她发现桑蚕,教会老百姓养蚕缫丝,织成丝绸,做成漂亮的衣服。”这段文字描述的事情应该是 A.历史传说 B.真人真事 C.亲身经历 D.考古发现 2.商鞅变法最能体现哪一学派的思想( ) A.法家B.道家C.儒家D.墨家 3.中华民族具有“和为贵”“亲仁善仁”的文化传统。先秦时期,提出“仁”“爱 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 4.同学们来到殷墟,讲解员指着一段文字残片告诉同学:“这文字记录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由此判断,这些文字应该是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行书 5.下图所示为战国时期秦国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这说明商鞅变法后 A.秦国国力增强B.分封制基本瓦解C.经济遭到破坏D.六国战斗力增强6.某同学利用下边的行政系统简表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A.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西周推行分封制 C.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 D.西汉强化监察制度 7.华夏儿女同根同祖,血脉相连。下列人物被尊称为华夏儿女“人文初祖”的是 A.炎帝和黄帝B.尧C.汉武帝D.成吉思汗 8.有学者认为文明起源的标志是:已经发明文字和能够利用文字作记载;已知道冶炼金属。按照此标准,你认为我国进入文明社会的时间最迟不晚于 A.半坡时期B.夏朝C.商周D.秦汉 9.我们知道“神农尝百草”、“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宫室、车船,平定蚩尤乱”,主要是依据 A.文献资料B.考古发现C.想象D.传说神话 10.文物是了解历史的重要史料。下列文物中有助于了解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A.河姆渡黑陶钵B.战国青铜牛尊C.战国农具D.秦半两钱 11.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方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甲骨ト辞”、殷墟等遗物、遗迹,可以了解() A.夏朝历史B.商朝历史C.秦朝历史D.西周历史 12.与黄帝一起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传说时代的人物是 A.炎帝B.禹C.尧D.舜 13.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材料描述的我国古代伟大工程是 A.大运河B.万里长城C.都江堰D.灵渠 14.从简单的刻画符号到发明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15.以身作则、公而忘私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中国历史上曾经为治理黄河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 A.尧B.舜C.鲧D.禹 16.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材料说明了分封制的 A.分封制的目的B.分封的对象 C.分封制的影响D.诸侯的权利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题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题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政治上革除旧制,经济上生产力迅速发展,劳动工具也发生了大的改进,其中得到推广和使用的是 A.铁农具和马耕B.青铜器和牛耕 C.木农具和牛耕D.铁农具和牛耕 2.公元前210年,在辽东守卫长城的弟弟写了一封家书寄给南方家乡的兄长。下列各项是对这封家书描述,正确的是() A.用甲骨文刻写,刻在牛骨上B.用楔形文字刻写,刻在泥版上 C.用小篆(或隶书)书写,写在木片上D.用楷书书写,写在纸上 3.制作年代标尺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秦统一的时间应该是 A.A点B.B点C.C点D.D点 4.下图出土文物“商鞅方升”,可以佐证商鞅变法的哪一项措施() A.奖励军功 B.统一度量衡 C.奖励生产 D.推行县制 5.小明查阅了“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发现在“战国形势图”中找不到晋国,这是由于战国初期发生了 A.三家分晋B.田氏代齐C.晋楚争霸D.国人暴动 6.下图是船型彩陶壶。下列表述与图片无关(错误)的是 ( ) A.当时已有较高的制陶技术B.当时人们已经掌握了造船技术 C.印证了当时的文明程度D.证明了船就是黄帝的发明 7.台湾作家柏杨在《中国人的史纲》中把中华人的活动历史,分为祖先被神灵化的“神话

时代”、回归人述但又缺乏可验证性的“传说时代”、事实越来越多并且有文物验证但文字流传较少的“半信史时代”和有文字可查有实物验证的“信史时代”。按其划分法,“传说时代”应指() A.盘古开天辟地B.黄帝和尧舜禹时代 C.夏商周时期D.春秋战国时期8.《资治通鉴》记载: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知觉、韩虔为诸候,材料中所记述的史实发生在() A.西周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秦国 9.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方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甲骨ト辞”、殷墟等遗物、遗迹,可以了解() A.夏朝历史B.商朝历史C.秦朝历史D.西周历史 10.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有力地促进了当时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下列“诸子百家”及其思想对应正确的是 A.孟子﹣﹣民贵君轻 B.韩非子﹣﹣“兼爱”“非攻” C.墨子﹣﹣无为而治 D.庄子﹣﹣以“法”治国 11.下图是文物铜方量的图片。其铭文中记载了公元前344年12月,大良造(爵位)鞅。定十六又五分之一立方寸的容积为一升。该文物可实证 A.商朝青铜工艺高超 B.商鞅废除井田制 C.商鞅维护贵族特权 D.商鞅统一度量衡 12.陕西西安栎阳城遗址是“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经考古认定是商鞅变法的发生地。该遗址位于战国时期的 A.齐国 B.赵国 C.秦国 D.楚国 13.中国历史上“禅让时代”结束、“家天下”时代开始于 A.夏朝B.周朝C.商朝D.秦朝 14.东汉后期,政治统治的突出特点是() A.皇帝专权B.宦官专权C.外戚专权D.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15.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掌管监察事务。那么,这个政府高官应是 A.太尉B.廷尉C.丞相D.御史大夫 16.下列古代传说中,重大发明创造与发明者的连线,正确的一组是 A.伶伦﹣﹣发明音律B.隶首﹣﹣发明文字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doc

2019-2020 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 案 <考试时间 60 分钟 , 满分 100 分, 只交答题卡 >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卡的表格中。) 1、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 A、长安 B、洛阳 C、涿郡 D、余杭 2、隋朝政权的基础是() A 、北齐B、东魏C、西魏 3、和右图人物无关的史实是() A、建立唐朝 D、北周 B、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治国观点 C、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弊政 D、注意“戒奢从简” ,节制享受欲望 4、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A、契丹萧太后 B、慈禧太后 C、武则天 D、吕后 5、唐朝长安城内繁华的商业区叫做() A、坊 B、市 C、瓦肆 D、勾栏 6、科举,就是由封建国家设立科目,定期举行统一考试,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 下列事件中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的是( A、隋文帝时利用分科取士的办法选拔官吏 ) B、唐太宗时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C、武则天时开始进行武举考试 D、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7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这首诗反映了() A、唐太宗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许多贤才为他所用,一直到头发花白 B、贞观年间,进士科录取率极低,不少人从少年考到老年,仍未考 中C、唐太宗将诗词作为考试内容,许多考生为作诗熬白了头发 D、唐太宗设立武举考试,许多英雄为此奋斗终生 8、唐朝初年,下列名称中还未出现的是() A、回鹘 B、匈奴 C、吐蕃 D、突厥 9、唐太宗在今新疆地区设立的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机构是( A、北庭都护府 B、西域都护府 C、安西都护府 ) D、新疆行省 10、今天的印度半岛在唐朝时被称为( A、波斯 B、大食 C、大秦) D、天竺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精品

【关键字】地方、问题、密切、和谐、民主、富强、统一、发展、建立、提出、了解、规律、局面、思想、地位、基础、制度、方式、作用、办法、标准、规模、反映、关系、提倡、逐步、形成、保护、严格、推行、管理、巩固、加强、推动、不断加强、实施、战斗力 2010-2011七年级上历史期中考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北京人生活的时期距今约( ) A、170万年 B、70万年 C、70万年-20万年 D、1.8万年 2、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始祖是( ) ①黄帝②炎帝③尧④舜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3、下列能吃上稻米饭的原始居民是( ) A、半坡居民 B、河姆渡居民 C、元谋人 D、北京人 4、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火的使用 B、农业生产的发展 C、能建造房屋 D、使用陶瓷 5、公元前21世纪比前16世纪( ) A、晚500年 B、早500年 C、早5000年 D、晚5000年 6、小李出生于1983年,也就是( ) A、19世纪9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 D、21世纪初 7、晋与谁争夺中原地区( ) A、齐 B、楚 C、燕 D、韩 8、夏、商、西周社会区分尊卑贵贱等级的标准是( ) A、才能高低 B、血缘亲疏 C、财富多寡 D、功劳大小

9、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夏 B、商 C、西周 D、战国 10、暴君亡国,明君兴政。参照这一标准,下列人物中与其他三人明显不同的是( ) A、商汤 B、商纣 C、周武王 D、齐桓公 11、战国时期最著名、最彻底,影响最大的变法 ( ) A、吴起变法 B、申不害变法 C、邹忘变法 D、商鞅变法 12、为巩固统治而大规模分封诸侯是( ) A、夏 B、商 C、西周 D、东周 13、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的是(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秦穆公 D、楚庄王 14、使用甲骨文的朝代主要有( ) A、夏 B、夏、商 C、商、西周 D、夏、商、周 15、诸子百家中哪家思想对后世影响最大(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道家 16、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谁提出了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 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 17、第一位以王位世袭制而诞生的君主是( ) A、尧 B、舜 C、禹 D、启 18、“朝秦暮楚”这句成语反映了下列哪个时期的历史现象( ) A、西周 B、春秋 C 、战国 D 、秦朝 19、商朝时期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20、孔子的言论被他的学生学成( )一书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综合测试题一附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综合测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面相应的答案栏内,每小题3分,共45分。 1.呼韩邪单于向汉族提出“和亲”,发生在( ) A.汉元帝时 B.汉武帝时 C.三国时 D.南北朝时 2.“丝绸之路的”是闻名世界的东西交通要道,它开创于( ) A.西汉 B.秦朝 C.东汉 D.战国 3.下列不属于张骞通西域的作用的是( ) A.丰富了汉族的经济生活 B.开辟了东西方交通的重要通道 C.促进了西域的经济发展 D.设置了管理西域的行政机构 4.东汉时期的一次治理黄河的行动使得黄河在以后八百多年里没有改道,这次治理是在谁的 主持下进行的( ) A.王景 B.汉武帝 C.秦始皇 D.汉明帝 5.右图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出土的稀世珍宝,这一文物的生产年代是( ) A.战国 B.汉代 C.魏晋 D.秦朝 6.右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工具,比欧洲早了一千多年,这一工具的发明者及朝代是(课本 74页上冶铁水排图,不带下面的文字)( ) A.西汉的王景 B.东汉的杜诗 C.东汉的王景 D.西汉的杜诗 7.蒙古风光好,游牧在草原。可后来匈奴既发展畜牧业,也发展农业。这是受哪一民族的影 响( ) A.蒙古 B.汉族 C.羌族 D.越族 8.古代的西域是指( ) A.甘肃玉门关、阳关以西,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 B.葱岭以西更远的地区 C.今天中亚和西亚一带 D.今天的西欧一带 9.“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一典故和谁有关( ) A.张骞 B.班超 C.卫青 D.霍去病 10.今天的新疆地区在历史上最早归属中央政府开始于( ) A.西汉 B.东汉 C.战国 D.秦朝 11.“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是哪部作品的主张( ) A.《伤寒杂病论》 B.《齐民要术》 C.《无神论》 D.《论衡》 12.230年,孙权派卫温率领万人船队抵达夷洲,“夷洲”是今天的( ) A.台湾 B.南京 C.洛阳 D.北京 1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唯一的一次短暂统一是( ) A.东晋 B.西晋 C.南朝 D.北朝 14.北魏迁都洛阳的目的是( ) A.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 B.加强对汉族地区的通知 C.优越的地理位置 D.洛阳的气候好 15.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北人南迁 B.温暖湿润 C.土地肥沃 D.种植水稻 16.西汉末期商人用于交易的货币应该是下列的哪一种( ) A.半两钱 B.圆形方孔钱 C.五铢钱 D.刀币 17.两汉时期,不是手工业技术新成就的是( ) A.冶铁用水排鼓风 B.发明使用耧车 C.纺织使用提花机 D.用钢材制成的兵器 18.“蒙古好风光,游牧在草原。”历史上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民族是(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测试卷 卷I(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题 2分,共计60分) 1.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的四个封建王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秦朝②隋朝③西晋④元朝 A.②①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 2.“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河”的中心就是现在的() A.北京 B.洛阳 C.杭州 D.南京 3.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古代中国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这一考试制度使中国的行政提高了效率,增强了稳定性。“这一考试制度”指的是() A.世袭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4.唐太宗说: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明镜;皇帝想要知道自己的过错,一定要借助忠臣。因此他() A.重视教育 B.倡导节俭 C.轻徭薄赋 D.虚心纳谏

5.唐玄宗统治前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6.乾陵武则天陵墓前立有著名的“无字碑”,传说是武则天想让后人来评定自己的功过是非。以下对她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贞观盛世 C.重用人才,重视发展生产 D.改国号为周 7.“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首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上述史料介绍的农用工具应该是() A.纺织工具 B.灌溉工具 C.交通工具 D.耕作工具 8.下列工具由唐代农民改进而成的是() 9.下列属于两宋时期豪放派词人的是() ①苏轼②李清照③辛弃疾④陆游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0.隋唐时期的一系列制度和技术创新为社会发展注人活力,铸就当时的繁荣时代。隋唐时期的制度和技术创新是() ①曲辕犁和筒车②科举制③行省制度④雕版印刷术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桑植县2018年下学期七年级期中质量检测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2、我国某一原始人类,他们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已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 生活。此原始人类应该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3、中华文明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代表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是 A、北京人 B、河姆渡人 C、半坡人 D、山顶洞人 4、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 A、黄帝 B、炎帝 C、炎帝、黄帝 D、蚩尤 5、民主一直是人类不懈的追求。那么下列制度最能体现民主精神的是 A、世袭制 B、禅让制 C、私有制 D、等级制 6、公元前2070年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A、清朝 B、夏朝 C、唐朝 D、商朝 7、禹死以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这标志着 下列哪一制度的出现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种姓制 8、下列原始人类中,已经掌握磨制技术的是 ①北京人②元谋人③山顶洞人④河姆渡人⑤半坡居民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⑤ C、①② D、②③④⑤ 9、商朝又称殷朝或殷商,这与下列哪一史事相关 A、国人暴动 B、牧野之战 C、盘庚迁都 D、烽火戏诸侯 10、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商朝。你认为商朝记事的文字应是 A、楔形文字 B、甲骨文 C、小篆 D、大篆 11、暴君亡国,明君兴政。参照这一标准,下列四个人中,与其他三个人明显不同的一位是 A、商汤王 B、商纣王 C、周文王 D、周武王 12、犬戎进攻之后的镐京残破狼藉,周平王只好迁都洛邑,我国历史从此进入东周时期。

为了便于研究这段历史,历史学家将它划分为两个时期,即 A、东周与西周 B、西周与春秋 C、东周与战国 D、春秋与战国 13、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A、农业重视使用肥料 B、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14、诸侯争霸是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最早“尊天子,攘四夷”,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秦穆公 D、楚庄王 15、战国七雄中,地处最南端和最北端的分别是 A、齐国和秦国 B、楚国和燕国 C、赵国和韩国 D、赵国和楚国 16、观察教材上的《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你会发现有一个曾在春秋时 期称霸的诸侯国,在《战国形势图》上找不到了。该诸侯国是 A、晋 B、齐 C、楚 D、秦 17、战国时期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家属于哪一学派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兵家 18、下列战役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 ①桂陵之战②马陵之战③涿鹿之战④长平之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使成都平原变为“天府之国”的古代著名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灵渠 C、郑国渠 D、大运河 20、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 能够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时代特点 A、奴隶制开始形成 B、封建制开始确立 C、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兼并战争不断 21、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最重要的影响在于 A、打击了奴隶主贵族 B、提高了农民的社会地位 C、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D、通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渐确立 22、“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的事物能够相互转化的道理。这跟我国古 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 23、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在 孔子的思想中,对今天倡导教育公平有借鉴意义的是 A、“为政以德” B、“仁者爱人” C、“因材施教” D、“有教无类” 24、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大一统开始于 A、公元前2070年 B、公元前475年 C、公元前221年 D、大约170万年 25、秦始皇统治时期,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的事件是 A、统一文字 B、焚书坑儒 C、统一度量衡 D、修建长城 26、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秦朝长城的东西起止点是 A、辽东、临洮 B、鸭绿江、嘉峪关 C、山海关、嘉峪关 D、临洮、辽东 27、秦统一后,为维护皇权,巩固统治,加强了对官员的监督管理。在中央分管监察百 官的是 A、博士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 28、西周和秦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分别实行了 A、均田制郡县制 B、分封制郡县制 C、分封制行省制 D、行省制均田制 29、公元前207年,项羽率领起义军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的决定性战役是 A、涿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巨鹿之战 D、长平之战 30、某同学收集了“鸿门宴”“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的相关资料,请你确定一个主题,应

七年级历史上测试题

七年级历史测试题 (时间:45分钟) 学校班级姓名等级 一.单项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面相应的答案栏内,每小题3分,共45分。 1.呼韩邪单于向汉族提出“和亲”,发生在 A.汉元帝时 B.汉武帝时 C.三国时 D.南北朝时 2.“丝绸之路的”是闻名世界的东西交通要道,它开创于 A.西汉 B.秦朝 C.东汉 D.战国 3.下列不属于张骞通西域的作用的是 A.丰富了汉族的经济生活 B.开辟了东西方交通的重要通道 C.促进了西域的经济发展 D.设置了管理西域的行政机构 4.东汉时期的一次治理黄河的行动使得黄河在以后八百多年里没有改道,这次治理是在谁的主持下进行的? A.王景 B.汉武帝 C.秦始皇 D.汉明帝 5.右图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出土的稀世珍宝,这一文物的生产年代是 A.战国 B.汉代 C.魏晋 D.秦朝 6.右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工具,比欧洲早了一千多年,这一工具的发明者及朝代是(课本74页上冶铁水排图,不带下面的文字) A.西汉的王景 B.东汉的杜诗 C.东汉的王景 D.西汉的杜诗 7.蒙古风光好,游牧在草原。可后来匈奴既发展畜牧业,也发展农业。这是受哪一民族的影响? A.蒙古 B.汉族 C.羌族 D.越族 8.古代的西域是指: A.甘肃玉门关、阳关以西,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 B.葱岭以西更远的地区 C.今天中亚和西亚一带 D.今天的西欧一带 9.“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一典故和谁有关?

A.张骞 B.班超 C.卫青 D.霍去病 10.今天的新疆地区在历史上最早归属中央政府开始于 A.西汉 B.东汉 C.战国 D.秦朝 11.“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是哪部作品的主张? A.《伤寒杂病论》 B.《齐民要术》 C.《无神论》 D.《论衡》 12.230年,孙权派卫温率领万人船队抵达夷洲,“夷洲”是今天的 A.台湾 B.南京 C.洛阳 D.北京 1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唯一的一次短暂统一是 A.东晋 B.西晋 C.南朝 D.北朝 14.北魏迁都洛阳的目的是 A.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 B.加强对汉族地区的通知 C.优越的地理位置 D.洛阳的气候好 15.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最主要因素是 A.北人南迁 B.温暖湿润 C.土地肥沃 D.种植水稻 16.西汉末期商人用于交易的货币应该是下列的哪一种 A.半两钱 B.圆形方孔钱 C.五铢钱 D.刀币 17.两汉时期,不是手工业技术新成就的是 A.冶铁用水排鼓风 B.发明使用耧车 C.纺织使用提花机 D.用钢材制成的兵器 18.“蒙古好风光,游牧在草原。”历史上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民族是 A.东夷 B.突厥 C.蒙古 D.匈奴 19.欧洲人最早能穿上中国丝绸制成的衣服是在 A.秦朝 B.汉朝 C.战国 D.春秋 20.可以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写的《史记》中查到的历史事件是 A.楚汉之争 B.蔡伦改进造纸术 C.班超经营西域 D.张衡制造地动仪 二.非选择题:第21小题11分,第22小题16分,第23小题16分,第24小题12分,共5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