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名师教案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名师教案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名师教案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名师教案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38页例1相关内容及做一做、练习八的第2、3题。

“用7、8的口诀求商”属于“数与代数”这一部分的知识领域。《课程标准》要求: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

本课时内容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既是前面已经学过的用乘法口诀求商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后面学习混合运算、有余数除法的基础。在知识内容和学习方法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时,首先将第一组学生所做的56面旗子用矩形模型呈现出来,为学生沟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具体形象的支撑;用乘法算式表征一共有多少面旗子,激活学生用乘法口诀求积的已有知识,确定用哪句乘法口诀计算,为用乘法口诀求商奠定基础;最后,呈现了两个有联系的除法算式,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进行求商的计算,并感受用同一句乘法口诀计算3个算式的道理,让学生进一步感悟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二)核心能力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这节课,通过回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和方法经验,培养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运算能力。

(三)学习目标

1.经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会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探究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说出用口诀求商的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借助矩形模型,感受用同一句乘法口诀可以计算3道算式,并进一步感受乘法与除法间的关系。

(四)学习重点

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五)学习难点

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提升运算能力。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名师教学课件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口算。

7×4=8×2=8×6=

2.填出括号内的数,并说说用了哪句口诀。

3×()=21 ()×6=48

12÷6=()24÷4=()

(二)课堂设计

1.情境引入。

(出示主题图:欢乐的节日)

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同学们为了庆祝自己的节日,他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精心地布置着教室。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正在做什么准备吧!

思考1: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哪些与准备工作有关的数学信息?

活动1:学生从主题图中找信息,并描述出来:做了一些小旗要挂在教室里;做了49颗星,平均分给7个小组。

思考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活动2:学生依据主题图中找出相关信息,可能提出以下问题:①一共做了多少面小旗?②平均每组几颗星星?

思考3:要解决“一共做了多少面小旗?”的问题需要哪些信息?请看画面。(出示小旗矩阵图)

活动3:学生从小旗矩阵模型中找出相关信息,有8行旗子,每行7面。

师:怎样解决“一共做了多少面小旗”呢?

生列出算式解答。如:7×8=56或8×7=56。

师:你为什么用乘法解决?想一想,解决时用了哪句口诀。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生活的情境中寻找数学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根据问题找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2.自主探究。

(1)探究56÷8=?

师:做了56面旗子,如果要挂8行,每行挂几面呢?请你独立思考,并把解答的想法记录在练习纸上。

师:你是如何思考并解答的?请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师: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你的思考?

师:为什么用除法算式解决?你是怎么想的?(56÷8)

师:为什么想到“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发现每行7面进行验证。

(2)探究56÷7=?

师:做了56面旗子,如果每行挂7面,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师:要解决可以挂几行的问题你又是怎么思考的呢?先独立思考,再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交流内容为:用什么方法解决?为什么?用到哪句口诀?为什么?

(3)比较

师:对比两个问题的解决,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刚才我们在解决这两个问题时,都是平均分的问题用除法解决的,在解决商是几的问题时,先看除数,除数是几,就想几的口诀。如56÷7=?除数是7,就想七的乘法口诀,因为被除数是56,所以就想七()五十六,因为“七八五十六”,所以56÷7=8。“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可以计算3道算式的结果,看来乘法口诀真的很厉害啊!

(3)解决“星星”的问题

师:刚才大家还提到了关于星星的问题,让我们一起回到这幅主题图来看一看,这个问题你会独立解决吗?请你列式算一算。

课件出示:做了49颗星星,平均分给7个小组。每组分了多少颗?

师:谁愿意先来分享一下你的想法和结果?

师:为什么也用除法算呢?用的是哪句口诀?

师:为什么这句口诀只能解决一道除法算式?

小结:在计算除法的时候,要先看除数,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再看被除数是几,就想哪句乘法口诀。

师:还有哪些乘法口诀只能写一道除法算式?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主题图中的三个情境问题,引导学生经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方法的形成过程。在比较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与除法的联系,体会一道乘法算式有的能写出两道除法算式,有的只能写出一道除法算式。同时教师在教学中把课堂还给学生,多引导学生利用知识进行迁移、类比、独立思考探究。】

3.巩固练习。

①运用规律,巧计算。(教材第38页“做一做”第1题。)

7×4=8×2=8×6=

28÷4=16÷2=48÷6=

28÷7=16÷8=48÷8=

②填一填,说一说你用的哪个口诀。(教材第38页“做一做”第2题。)

5×□=35 6×□=42 49÷7=□

32÷8=□24÷8=□8×□=64

③小海狮顶球。

【设计意图:练习分了两个层次,旨在让学生在活动中应用,在游戏中理解。巩固求商的方法,形成一定的运算能力。】

4.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师:我们在计算除法算式的时候,先看的是除数,除数是几,再看被除数是几,就想哪句乘法口诀,这就是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有些乘法口诀只能写一

道除法算式,因为写出的除数和商相同。

(三)课时作业

1.口算小达人。

7÷7=32÷8=48÷8=56÷7=

64÷8=21÷7=49÷7=40÷8=

【答案】1、4、6、8

8、3、7、5

【解析】考查目标1。经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在多种形式的练习中巩固学生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解决问题。

【答案】略

【解析】考查目标2。此题是直接用除法的含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练习。学生在具体的、熟悉的情境中对比分析,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感受乘法与除法间的关系,进而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3.“七”嘴“八”舌,填一填。

【答案】答案不唯一。

【解析】考查目标1、2。此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先让学生随意填,再建立乘法和除法的联系,逐步培养学生有序思考,达到不重不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初步感知乘数与积,被除数、除数与商的变化情况。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