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基处理在低路堤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发展及应用分析

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发展及应用分析

3软 土地基 处理 的 常用技 术
3 1排 水 固结 法
近年来为集 设计 、 科研 与施工为一 体专 门服务 于软基 , 也兼作 其它特殊性
岩 土 处 治 工 程 而 纷 纷 出现 一 些 新 型 的岩 土 公 司 , 广 东 、 南 、 宁 、 在 湖 辽 陕西 等 省 均 有 , 样 的联 合 配 套 公 司 , 软 基 处 理 带 来 新 的 生 机 。 这 给
便于优化设 计, 能迅速 提供设计成 果 , 无形 中减轻 了设计 人员的 劳动 且 也
强度。 施 工 单 位 目前 软 土 处 理 趋 向专 业 化 。 它们 拥 有 专 门 的 施 工 机 械 , 可使 用多种材料进行软基处理旌工 , 能埋置检测观 察仪器, 体进行监测 , 并 具 从
而 也 保 证 了施 工 质 量 和 施 工 安 全 。
() 2 塑料排水板 +堆载预压法施工工艺简单, 费用 较低, 但工期长 。该 方法适 用于软 土层厚 、 固结 系数小 、 路堤稳定、 填土高度较高 的路段。 3 2复合地基 法
复 合地 基 是指 天 然地 基 经 加 固处 理 , 分 土体 得 到加 强 , 部 或被 置换 , 或
包括两方面 的含义 :一是工后沉 降不可能为零 .另一方面 的含 义是指工
后沉 降 不 能满 足地 基 处 理 设 计 的 控 制 标 准 。
立 了专 门机 构 , 织 研 究 。 组 交通 部 下 属科 研 院 , 了承 担软 为 土 科 研 及 试 验 工 程 临 时 组 成 科 研 小组 , 为软 土 地 基 的 处 理 提 供 科 学 数 据 。
其 他 部 门 在 学 术 活 动 方 面 ,不 时 地 举 行 软 土 地 基 经 验 次 序 或 专 题 研 究会 ,

交通荷载作用下低路堤软土地基沉降控制措施

交通荷载作用下低路堤软土地基沉降控制措施

由于路堤 高度较低 ,地基沉 降 占
总 沉降 的绝 大部分 ,要控制路 基
的变 形就 要估 算 地 基 的下 沉量 。
路 基变形有 i类 :a 路堤及 地基 )
或具有 天然软 土地基 硬壳层 的路
段 ,可以考虑 不需特 殊处理 .并
本 身 在 自重 作用 下 的压 密 下 沉 : b 车辆行驶 时可 以恢 复 的那 部分 ) 路 基 的弹性 变形 :c 运营 阶段 由 )
维普资讯
公 , 路 工程 与 运 输
20 年第 0/ 期( 1 /7期) 08 2 3 总第 7 15 0 4
交通简裁作用下 _
低路堤软土地基沉 降控制措施
杨 宽
( 承 高速 公 路 张 家 口管理 处 ,河 北 张 家 口 0 50 ) 张 70 0
且 由于土方 大大减少 .低路 堤很 少存在 不稳定 、侧 向位移 以及施 工过程 中大 的沉降 等问题 。 但 是 ,如 采用 低 路 堤设 计 , 在实 际应 用 中 .路堤 填土高 度也
并 非越低 越好 ,降低路 堤高度 也
通 荷载 所 带 来 的沉 降 这一 问 题 。 同时 由于交通 荷载 作用 的时间 和 空 间的不均匀 性 ,往往 导致不均 匀 沉 降 的 发 生 和 路 面 横 坡 的 消 失 .使 路 面排水不 畅 .造成路 面
(hnj k u Hg w yA miirt n D pr n ,Z agC e gE pes a ,Z agi o 7 0 0 hn ) Z ag ao i a d ns ao eat t hn - hn xrs y hnj ku 0 5 0 ,C ia i h t i me w a
Ab t a t F r t e l w e a k n o ot g o n sr c : o h o mb n me t n s f r u d, i mu t t k s me f ci e t s a e o ef t me s r s o r a i g e v a u e fr te t n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1. 引言软土地基在公路工程中常常遇到,由于其本身强度较低、可塑性大等特点,给公路路堤的设计与施工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本文将从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的角度出发,分析软土地基的特点,探讨相关的技术规范,以期在实践中指导公路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2. 软土地基特点软土地基是指土体具有较大压缩性和可塑性的土层。

其特点主要包括:1.低强度:软土地基的抗剪强度低,易发生剪切破坏。

2.高可压缩性:软土地基的固结指数高,压缩量大。

3.高含水量:软土地基通常含水量较高,导致土体的稳定性差。

4.高灌浆性:软土地基易发生流动变形。

5.可塑性大:软土地基的塑性指数大,易发生塑性变形。

3. 软土地基路堤设计规范在软土地基路堤的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3.1 软土地基的勘察与试验在进行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勘察与试验,以获取软土地基的相关特性参数,包括:•地质勘察:对软土地基进行细致的地层观测和取样分析,了解地质和水文条件。

•土工试验:包括密实度试验、抗剪强度试验、压缩试验等,获取土体的力学参数。

3.2 软土地基路堤的高度设计软土地基路堤的高度设计应考虑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和变形性能,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软土地基的支持力:需要满足软土地基的承载力要求,避免发生沉陷和不可逆性变形。

•路堤变形控制:采用适当的设计方法和措施,控制软土地基路堤的变形幅度,确保路堤的平稳性。

3.3 软土地基路堤的加固与增强为了提高软土地基路堤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通常需要采取一些加固与增强的措施,包括:•土体改良: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改良软土地基,提高其固结性能和抗剪强度。

•加筋土工构造物:如使用土工格室、土工格栅等构造物来增强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

•增加路堤宽度:通过增加路堤的宽度,扩大软土地基的承载面积,降低软土地基的应力。

4. 软土地基路堤施工技术规范软土地基路堤的施工技术对于保证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公路路基施工中软土路基地基处理技术

公路路基施工中软土路基地基处理技术

公路路基施工中软土路基地基处理技术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公路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项目之一。

在公路工程的施工中,路基的施工质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公路的稳固性以及使用寿命,所以相关部门对公路工程的施工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为了保证公路工程的使用安全,在进行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需要采用一定的技术进行处理,从而确保公路路基的稳定性。

但是由于公路施工过程中所处的地质环境较为复杂,对于软土路基的处理技术也需要根据实际的施工环境进行一定的调整,否则就可能会出现软土路基处理不当的问题,因此本文就主要针对公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处理技术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探讨。

标签:公路路基施工;软土路基;地基处理技术引言在公路路基施工中,路基的抗剪切强度、地基的压缩性和地基的透水特性对公路路基的使用寿命和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公路路基施工中,对软土路基的处理技术要求较高。

软土路基因为自然条件的限制,在施工过程中,要对软土进行技术处理,提高软土的硬度和密度,让路基更加坚固。

一、软土路基的基本概念路基是市政道路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

市政道路路基处理和施工质量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道路面层的路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在市政道路路基处理中,软土路基作为不良质土,一直是道路施工的重要难题之一[1]。

软土主要指在湖沼、湿地等潮湿地区,具有高含水率、高压缩性以及大孔隙比等特点,而且抗剪强度较低不良路基土。

由于软土具有较高的含水率和压缩性,而且孔隙较大,所以其自身在施工处理过程中难以固结,施工后容易出现较大沉降,抗剪能力较差,易造成路基路面破坏[2,3]。

软土的类型较多,其主要类型有淤泥质土、杂填土以及高压缩性土等[4]。

为了保证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在遇到软土路基填土时,必须要对其进行良好的施工处理,保证路基的施工质量,这就对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现状目前我国建设单位对于软土路基的研究还处于对于公路工程的探讨研究阶段,主要依靠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操作中得到的经验来总结适当的处理技术和方法。

浅谈高速公路中软土地基处治

浅谈高速公路中软土地基处治
定 和平 整 四、 处 理 的 方 法
采 取 有 效 措 施 进 行 处 理 ,那 么整 个 路 基
会 随着 交 通 量 的 增 大 而 加 速 沉 降 .从 而
程 中 因路基变 形而无法 定 型铺筑 路面 .
降 压 。 采 用 过 渡 路 面 ,待 路 基 变 形 稳 定 后. 再 修 筑 正 式 路 面 路 基 是 路 面 的 基 础 ,只 有 路 基 具 有
构设备 , 并 在 钻 架 上 标 好 测 深标 记 。将 钻
机 对 中调 平 , 开动钻机进钻 , 一 般 软 基 应 控 制 每分 钟进 尽 1 . 5 —2 . 0 m。 遇 到部 分 稍 硬 地 层 可 放 慢 速 度 并 加 速 后 提 钻 开 放 气
预 压 期 的方 法 。 增 大 地 基 土 的 排 水 固结 速 率 。采 用 在 地 基 中 打 设 砂 井 、 排水板 、 抽 真 空 等 处 理 使 软 土 地 基 在 给 定 的 施 工 期 内产 生 的 排 水 固结 沉 降 大 , 土体 的 强
成 桩 质 量 的好 坏 以及 成 桩 效 率 的 高 低 .
浅谈高速公路中软土地基处治
管 丙东
( 黑龙 江 省 龙 建路 桥 第 六 : c f r _ 有 限公 司, 哈 尔滨 1 5 0 0 9 0 )

要】 软基处理一直是公路建设中的技术难题 , 高速公路建设中软土路基处 理问题 已成为建设者普遍关心和探讨的课
题, 就高速公路 软基土质的特性极
f 3 ) 压缩性高 , 属 于 高 压 缩 性 土 。与 土 的 液 限 和 天 然含 水量 成 正 比 。
f 4 ) 抗 剪 力 低 。排 水 条 件 下 的 抗 剪 强 度 随 固 结程 度 的增 加 而 增 大 。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人员培训: 对施工人员 进行技术培 训和安全教

施工方案制 定:根据现 场调查结果 和设计要计:确定施 工组织、进 度计划、质 量控制等措

施工方法的选择
施工方法:根据软土地基的性质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 施工顺序: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施工技术: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施工管理: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避免出现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
定期对维修保养记 录进行整理、分析 和总结,为后续维 修保养提供参考
稻壳学院
THANK YOU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01/01
地基处理:采用 合适的地基处理 方法,提高地基 稳定性
路堤设计:考虑 路堤的稳定性和 抗滑移能力,进 行合理的设计
PART 3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施工
施工前的准备
现场调查: 了解地质、 水文、环境
等条件
材料准备: 采购、运输、 储存施工所
需的材料
机械设备准 备:选择、 调试、维护 施工所需的
机械设备

监测内容和方法
监测内容:路堤沉降、位移、变形、应力等 监测方法:采用仪器监测、现场观测、数据分析等 监测频率: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确定 监测结果处理:及时分析监测数据,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检测内容和方法
沉降观测:监测路堤沉降情况,判断路堤稳定性
水平位移观测:监测路堤水平位移情况,判断路堤变形情况
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前准备: 确保材料、设 备、人员等准
备充分
施工过程控制: 严格按照设计 图纸和施工规
范进行施工
施工质量检查: 定期对施工质 量进行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

软土地基在公路施工中处理

软土地基在公路施工中处理

浅谈软土地基在公路施工中的处理摘要:软土地基在公路施工中比较常见,软基处理应根据软土、淤泥的物理力学性质,埋置深度,填土高度,材料条件,公路等级等因素分别处理。

文章对软土地基的一般施工程序以及常见施工方法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软基;淤泥;砂砾垫层;路基施工公路路基的填筑除了一般的填筑方法外,有很多特殊的情况比如滑坡地段路基、岩溶地区路基、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膨胀土地区路基、沼泽地区路基等,有些可以直接填筑,而有些需要采取一些物力、化学措施进行基底处理后再进行逐层填筑。

下面对软基的处理的一般方法进行说明。

一、软土地基的一般施工程序对淤泥层厚度3%但<10%,应在砂垫层中提供排水通道。

2.3 砂砾垫层厚度的确定方法砂垫层的厚度确定厚度时应考虑两个因素:避免地基沉降而导致砂垫层发生错断影响排水效果;避免因排到砂垫层中的孔隙水由于水头过高而深入路基填土,导致低路堤的强度和稳定性降低。

砂垫层的厚度一般取0.5~1.0m。

2.4 施工做法2.4.1 一般软基的砂垫层作法。

砂垫层应铺筑在软基的土工布上。

第一层上垫层应选用压力小的小型推土机及人工方法小心铺填,以免机械损伤土工布。

每层压实前的虚铺厚度不超过30cm。

除一二层外各层压实度应控制在不小于最大干密度的95%。

压路机前后轮迹重叠宽度应超过30cm,每层压实度应基本保持均匀。

2.4.2 沼泽地段的砂垫层作法:沼泽地段的砂垫层应按图纸要求在水下进行砂子应放在置换的挖方内,置于土工布之上。

将置换挖方中的砂子铺至图纸要求的标高,同时还要考虑下面层土工布的铺设。

每层铺设厚度[50cm,砂垫层的密实度应基本均匀。

在砂垫层上填筑路堤时,应控制路堤填筑速度,使加荷的速率与地基承载力增加(排水固结)的速率相适应,以保证地基在路堤填筑过程中不发生破坏。

通常可利用设在路堤中线的地面沉降板及布置在坡脚以外的位移桩进行观测,以便随时掌握地基在填筑过程中的变形情况和发展趋势,借以判断地基是否稳定并控制填土厚度。

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探析

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探析

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探析发布时间:2023-02-03T01:12:16.910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9月18期作者:王薇[导读] 根据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施工特点可以得知,在工程实际施工期间,经常会遇到软土地基,若软土地基处理不到位,会给后续工程施工带来严重影响。

王薇身份证号码:6501071974120205**摘要:根据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施工特点可以得知,在工程实际施工期间,经常会遇到软土地基,若软土地基处理不到位,会给后续工程施工带来严重影响。

因为软土地基内部的含水量比较大、承载能力比较低,无法在其上部直接开展作业,容易出现大面积的下沉现象,为有效提升道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处理质量。

关键词:公路工程;软基治理;施工技术中途分类号:U41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在我国发展过程中,公路工程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基础内容,不仅关系着人们的日常出行,更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密切相关。

但在开展公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软土地基,这是最为棘手的特殊施工情况。

为了最大化保证施工成效,十分有必要对该条件下适用的施工技术进行全面应用。

1 分析市政道路软基危害在我国公路行业规范中将含有一定有机物质且压缩量较高、强度低的软弱土层称为软土地基。

这类土层普遍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固结系数小、透水性差、天然孔隙比大、抗剪强度低、扰动性大、土层层状分布复杂等特征,因此并不适宜作为市政道路的基础,若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未能对区域内的软基进行妥善处理,则会严重影响路基的承载力、结构强度及耐久性,进而增大路面不均匀沉降、空洞塌陷等质量问题的发生几率。

2 软土地基处理原则分析软土地基类型比较多,情况也较为复杂,为有效提升道路桥梁软土地基处理质量,在实际处理环节,有关人员需要遵守以下原则:第一,合理划分路段原则。

针对道路桥梁软土地基处理,为提升软土地基处理效果,施工技术人员需要结合道路桥梁工程所在区域的具体情况,合理划分施工路段,根据土剖面特点,制定出更加科学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土地基处理在低路堤中的应用摘要:近几年来,软粘土地基的加固理论及其施工技术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然而在对于相对好处理的低路堤软粘土问题上,关注度确没有太高。

这往往导致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低路堤软粘土加固问题做了系统总结,并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低路堤软粘土地基处理监测加固
中图分类号:tu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对如何节约时间也越来越关注。

高速公路是节约时间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桥梁之一,近年来我国对高速公路的建设更为重视。

其高速公路对地基变形的要求甚高,既要保证在路基填筑过程中及路堤永久荷载作用下地基的稳定性,更应减少或消除工后沉降量。

避免桥涵与路段连接处出现过大的沉降差和沿路段纵向、横向的不均匀沉降、防止运行后出现桥头跳车、路面不平整和开裂损坏等现象。

在路基设计和施工中经常遇到软土地基的问题而在软土地基处理时,处理方法不当,有可能造成路面不均匀沉降而影响到道路的正常使用,因而在实际工程中遇到软土问题时,需要谨慎对待。

软粘土的基本物理力学特性
软粘土的特性和一般粘性土不同,根据大量的工程实践,可对沿海地区软土的主要物理
力学性质有以下分析。

天然含水量高,天然软粘土的含水量一
般在34%~72%之间,其值一般大于液限,属于流动状态,故而一般属于淤泥或淤泥质土。

压缩性大,压缩系数一般在0.005~0.02cm2/n 之间,属于高压缩性土。

渗透性小,渗透系数大部分为
10-8~10-7cm/s之间,所以在荷载作用下固结很慢,强度不易提高。

抗剪强度低,一般在快剪情况下,粘聚力在10kpa左右,内摩擦角0°~5°。

之间。

软土的强度大小与排水条件有密切关系。

在荷载作用下,如果土层有良好的排水条件,那么经过固结后,它的强度随有效应力的增大而增加。

软土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它的流变性十分显著。

低路堤软粘土出现的问题
软土地基上的低路堤(路基高度小于2~2.5m)一般不存在高路堤情况下容易出现的不稳定状态或产生较大的侧向位移,而且在施工中也不会出现大的沉降问题。

所以,一般在竣工后路堤沉降即趋于稳定。

然而,在开放交通之后会增加新的沉降量,并造成路面不均匀沉降和路面破坏的现象。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通常有:1)由于软土层上的路堤较低,路槽不能得到充分压实,故而很难达到要求的承载力。

2)由于地下水位相对较高,地下水有时上升至路槽附近,从而导致路基承载力降低。

3)交通荷载产生的附加应力不能在路堤中充分消散,而会再传递到软土地基上,造成软土内部局部应力较大,因而加剧地基的变形和沉降。

4)交通荷载作用下引起的振动容易直接传递到软土地基上,导致地基土软化,加剧变形。

低路堤软粘土的地基处理
面对以上原因导致的低路堤沉降问题,通常采用选择良好的填筑材料,充分压实以增加路堤刚度;改善路堤内的排水;改善地基表层土性,减小沉降,提高强度和均匀性。

而在实际工程中,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表层处理法,砂垫层法,用于加速固结排水,防止地下水上升到路堤内;铺垫法,为防止地基局部剪切破坏,在地基表面铺设抗剪强度或抗拉强度高的材料;稳定剂处治法,用石灰等处治软土层的表层,提高地基土强度;表层排水法,在表层设置盲沟,改善排水条件,使地基强度得到改善。

压重法,预先填筑大于交通荷载的超压荷载,以减小开放交通后交通荷载作用引起的沉降。

软土地基的加固监测
在软土地基上施工时,由路堤荷载引起的地基沉降和稳定问题是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除路堤本身的稳定外,同时还必须注意对周围地基的影响。

为此,常采用拓宽路堤的方法,但不能使用会发生震动或噪声的方法。

一般是在坡脚打板桩并且使用射水插入式施工。

在软土地基上修筑的构造物,会因长期持续地发生沉降,或者产生比预计大的不均匀沉降而受损害,为防止这种损害,必须认真地注意进行沉降管理,把构造物受到的损害限制在最小的限度内,尽量消除构造物在使用上的障碍。

动态观测时,一般可设置以下的量测仪器:地面沉降仪、深层沉降仪、地面位移桩、地下位移计、
孔隙水压力仪。

动态观测时为了工程安全进展而实施的,因而必须及时整理观测结果,随时掌握每时每刻的变化情况,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在观测过程中即时求算软土地基每层的沉降量,查明沉降的变化情况。

如果路堤发生了过多沉降和不稳定变形,需要及时控制沉降的继续发生并且提出应对策略。

根据沉降量测定结果来判断:如果软土地基处于稳定状态,则路堤中心附近的沉降量将随时间的变化有收敛的趋势。

反之,如果地基接近破坏,则沉降量的变化将有增大的趋势,沉降量速度将会急剧增大。

根据路堤地基的地面位移桩测量结果来判断:当地基处于稳定状态时,水平位移量几乎不随时间发生变化,或者产生略向加荷边的位移,垂直位移量也几乎不随时间发生变化,或者有沉降的趋势,反之,如果地基处于不稳定状态,水平位移也急剧增大,垂直方向位移有隆起的趋势,即使停止加载,位移仍继续进行。

如果判断路堤出现不稳定状态,则必须采取一定的应急措施:1)减轻上覆荷载。

立即挖除上部填土,以减轻上覆荷载。

减轻路堤荷载可有效减小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密度。

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小了,地基稳定性就容易满足,也可有效减小软土地基的沉降量。

2)平衡压重土。

3)用桩或板防止侧向流动。

4)板承法。

在打好的桩上设置格构框板,支承路堤荷载。

除上述方法外,慢速施工和换填
法效果也很好,不过需要指出,上述方法一般配合使用(综合处理)比较经济,效果也较好
结语
从公路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现状出发,提出合适的勘探手段和勘探技术。

掌握沿线复杂软粘土的深度、分层及各土层的物理、力学特性。

选择考虑综合型的地基处理方案,以优化软土地基处理。

也可达到快速、可靠、经济地提供成果的目的。

软粘土的地基处理方案是否经济、合理和可靠是地基加固工程中十分重要的技术环节。

实践证明,只要设计合理,在低路堤中采用有效的地基处理是可行的。

无论从经济与社会效益上都得到了实惠,而且提高了工效、缩短了工期、增加了安全性受到了人们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 崔新壮交通荷载作用下低路堤软粘土地基累积沉降规律
分析中国公路学报2009.7
[2] 曾庆军; 莫海鸿; 施工振动对结构性软粘土路堤稳定的影响铁道工程学报2006.3
[3] 蒋鑫; 凌建明软土地区桩柱式路基力学行为的数值模拟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7.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