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基基础工程新技术

合集下载

路桥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新技术探究

路桥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新技术探究

路桥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新技术探究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路桥工程项目的数量与规模有了明显的增加。

在我国交通的组成中,路桥工程项目是重要的产业结构,既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捷,也保障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不过,在路桥工程的施工中,经常会遇到软土地基,这样就会比较容易影响到施工的质量。

所以,需要相关的施工企业与人员可以针对这种情况进行改善,保证路桥工程的顺利进行。

本文就简要探究了路桥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新技术,希望可以给相关从业者提供一些参考借鉴。

标签:路桥工程;软土地基;加载施工引言众所周知,我国交通结构中路桥工程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施工的质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人们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所以,相关的施工企业应该重视路桥工程质量的提升,尤其是针对软土地基施工的安全与质量,要从施工技术的创新与研究上入手,保证可以顺利完成施工,为路桥工程项目可以实现整体运营效益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路桥工程中软土地基概述1.成因分析软土一般会出现于有緩慢水流、静水、缺氧的区域,同时容易与粉砂、泥炭融合在一起,就会发生交错沉积的现象。

通常情况下,软土地基是指软土为主,泥炭、粉砂为辅的土层结构,分布较为均匀。

我国大多数的软土地基都是自然形成,还有一部分是吹填土、弃土或山间填土等构成。

2.性质分析2.1含水量高众所周知,细小的泥沙颗粒与大量粘土是构成软质土层的主要元素,并且其中还会有高岭石、伊利石以及粘土矿物等非无机质物质,因为这些物质比较细小,分布呈片状,就会有较为明显的电负荷量,如果与周围的阳离子和水混合,就会产生相互作用,出现大片的絮状物,导致其含水量比较高。

2.2透气性差软土层的固结速度会受到荷载作用的影响,如果荷载作用较强,就会造成它的固结速度降低。

同时,因为有机质大量存在于软土层内,比较容易产生气泡,使得土层的渗透性被降低。

所以,在路桥工程的软土地基路段,很长的周期才能保证土层强度的稳定,而这要使得路桥工程软土地基施工的难度就会比较大。

软土地基常见五种加强方法

软土地基常见五种加强方法

软土地基常见五种加强方法软土地基指的是土质较松软、承载力较低的地基。

针对软土地基,常常需要采取加固措施,提高其承载力和稳定性。

下面是常见的五种软土地基加强方法:1. 桩基础桩基础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软土地基加固方法。

通过在软土地基中钻孔,然后注入混凝土或者钢筋混凝土,形成桩身,提供更强的承载能力。

桩基础可分为钻孔灌注桩、钻孔扩孔灌注桩和钻孔灌注桩等多种形式。

选择适合的桩基础形式需考虑土质、承载力要求和施工条件等因素。

2. 加固土壤软土地基的加固方法之一是通过改良土壤的力学性质来提升其承载力。

常用的土壤加固方法包括土壤固化、土壤改良和土壤置换等。

土壤固化是利用特定化学物质或固化剂处理软土,使其变得更加坚固。

土壤改良则是通过添加辅助材料,如水泥、石灰等,改变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土壤置换是将软土替换成更好的土壤或者填充材料,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3. 硬土法硬土法是将软土地基表层挖除,然后通过回填硬土、石渣、碎石等坚实的材料,形成硬土层,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硬土法相对简单,施工方便,适用于软土地基面积较大的工程。

但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填料材料,并保证填充层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4. 地基槽法地基槽法是在软土地基上开挖地基槽,然后在槽内设置加固设施,如加固墙、加固板等。

加固设施通过增加地基的横向支撑力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地基槽法适用于在软土地基上建设深层建筑物或者需要较大承载力的工程。

5. 钻孔加固法钻孔加固法是通过在软土地基上进行钻孔,然后注浆或注入加固材料,填充钻孔空隙。

加固材料可为水泥浆、聚合物浆液等。

钻孔加固法可以提升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并具有施工便利和技术成熟的特点。

在选择软土地基加固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土质特性、承载力要求、施工条件和经济成本等因素。

合理的加固措施能有效提升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软土工程施工新技术

软土工程施工新技术

软土工程施工新技术一、软土工程施工特点软土地质条件复杂,土体稳定性差,强度低,可塑性大,易发生变形和沉降,给工程施工带来一定的困难。

软土工程施工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土质松软:软土通常是由黏土、流砂、淤泥等组成的,土体本身密实度低,抗剪强度小,密实度差,易产生沉降和变形。

2. 水分含量高:软土通常具有高含水量,易受水文环境的影响,工程施工容易受到水分的影响。

3. 可塑性大:软土具有较高的可塑性,易发生挤压变形,给工程施工带来较大的危险。

4. 土体不稳定:软土的土层结构不稳定,易受外力作用导致土体坍塌,给工程施工带来一定的风险。

5. 基础难以施工:软土地质条件不利于基础施工,需要采用一定的地基处理措施。

由于软土地质条件的复杂性,软土工程施工难度较大,因此需要采用一些新技术来解决软土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风险。

二、软土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软土工程施工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对应的改进方案来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效率和安全。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土体稳定性差:软土地质条件不稳定,易发生变形和沉降,给工程施工带来一定的困难。

改进方案:采用地基处理技术,如加固地基、深基坑支护等,提高土体的稳定性。

2. 基础施工困难:软土地质条件不利于基础施工,需要采用适当的基础形式和施工方式。

改进方案:选择适合软土地质条件的基础形式,如承台基础、桩基础等,采用机械施工方式,提高施工效率。

3. 施工质量难以保障:软土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较大,容易产生施工质量问题。

改进方案:加强施工监理,严格执行施工规范,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水平。

4. 施工过程受水文环境影响:软土工程施工容易受到水文环境的影响,给施工带来一定的困难。

改进方案:采用水文监测技术,对施工过程中的水文环境进行监测和预测,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通过采取上述改进方案,可以有效解决软土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降低施工风险。

浅层软土地基处理新技术的探讨

浅层软土地基处理新技术的探讨

浅层软土地基处理新技术的探讨
浅层软土地基处理是土木工程领域中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其特有的地质特征,处理难度相对较大。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些新技术被应用于浅层软土地基处理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本文旨在对这些新技术进行探讨。

1.地基加固剂技术。

地基加固剂技术是一种利用化学反应使土壤变硬的新型技术。

该技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软土地基,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在实际工程中,该技术可以应用于道路、桥梁等地基处理中,具有施工简便、效果明显等优点。

2.振动桩技术。

振动桩技术是一种通过振动让桩靠近土壤颗粒进行固结的技术。

该技术可以在不挖掘或起重的情况下使地基变硬,提高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在浅层软土地基处理中,该技术可以应用于建筑物、地铁等工程的处理中,具有施工方便、操作简单等优点。

3.环保隔离板技术。

环保隔离板技术是一种将环保材料与土壤混合,形成一层薄的隔离层的技术。

该技术可以将软土地基表层与地下水中的有害物质隔离开来,以防止其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在工程中,该技术可以应用于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环保工程等地基处理中,具有环保、节能等优点。

总之,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浅层软土地基处理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但在具体应用中也需要根据地质情况、结构要求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评估和选择。

软土地基处理新技术及应用

软土地基处理新技术及应用

软土地基处理新技术及应用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是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改善地基强度,保证建
筑物稳定性。

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软土地基修整技术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新的技术应用发挥了积极作用。

比起传统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最新技术对软化地基土更加有效,提高了它的
强度。

比如一种新技术——膨胀性防治技术,主要是基于地基的重力,利用挤出材料的水分膨胀,改善软土的硬度,如植物球或石粉状体,使它能够受力抗压。

其次,还可以通过注浆引导工艺,利用高压气密对软土层进行加固,使基础受力均匀,提高强度。

此外,也可以采用抗侧向弯曲受力技术,通过植入梁在软土层的上下两侧,利
用夹板作为衬底,增加软土层的抗侧向弯曲受力能力,进一步实现整体地基的加固。

当然,要完成软土地基的工程处理,质量管理也很重要,一个完善的质量体系将使工程安全高效执行。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给建筑工程带来了更多便利,帮助建筑物更加安全可
持续地存在。

新技术的应用,有助于解决软土地基处理难题,从而改善建筑物安全,也提高其抗风、抗震能力,极大满足了建筑工程对地基要求的不断增高。

路桥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新技术分析

路桥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新技术分析

路桥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新技术分析发布时间:2022-11-03T06:38:36.342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13期作者:李欧阳[导读] 在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是经常遇到的一个重大难题。

李欧阳广州红海人力资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惠州 516000摘要:在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是经常遇到的一个重大难题。

相比于普通地区而言,软土地基的硬度明显没有普通地基硬度大,并且在软土地基上建设的工程项目,也往往会因为腐蚀速度过快,而导致延续寿命不足。

因此如何通过创新技术的运用,根据软土地基的特点来进行施工是一个重大的难题。

关键词:路桥工程;软土地基;技术革新我国作为世界上著名的“基建狂魔”,在很多建设施工领域有着先进的技术和经验。

同时在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也会难免遇到很多有着很大困难性的地理情况。

其中软土地基是我国基建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地理特点,同时也是见到困难性很大,并且发展潜力最大的一种。

一方面软土地基是我国最常见的地理特征之一,基建过程中无法避免地去面对软土地基上的基建。

另一方面我国的发展技术水平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完善,所以在软土地基的建设上,还需要引进新的技术去革新传统工艺。

因此如何利用先进技术水平来解决软土地基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是目前需要注意的方面。

1 软土地基的基本特征1.1 压缩性较强软土地基虽然没有普通地基的硬度大,但是传统地基也有着它独特的优点,那就是软土地基的压缩性较强。

众所周知,在地基建设过程中,需要使用水泥、沥青等相关材料进行建设。

而水泥沥青等材料在融合过程中,往往不能做到完美的水乳交融,因此在凝固过程中会产生气泡等不利因素。

这些不利因素的产生会导致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短、排水性不好、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而软土地基则具有很好的压缩性。

在软土地基上的建设中,良好的压缩性能够减少气泡的产生。

这样使得相关建设的质量能够提升一个档次,相关建设的强度与硬度也能够大幅度增加。

1.2 路面硬化程度不够从字面意思上看,软土地基就有着硬度不够的缺陷。

地基与基础工程新技术实用手册

地基与基础工程新技术实用手册

地基与基础工程新技术实用手册在建筑领域中,地基与基础工程是整个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耐久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地基与基础工程领域也涌现出了一系列新技术,这些新技术为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等方面带来了显著的效益。

一、地基处理新技术1、强夯法强夯法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它通过重锤的自由落体对地基土进行强力夯实。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基土的强度、降低压缩性,改善地基的抗震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地基土的性质和工程要求,合理选择夯锤重量、落距和夯击次数等参数。

2、高压喷射注浆法高压喷射注浆法是利用高压喷射流将水泥浆等固化剂与地基土搅拌混合,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稳定性的加固体。

该方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粉土、砂土等地基,能够有效地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止水效果。

3、水泥土搅拌法水泥土搅拌法是将水泥等固化剂与地基土通过搅拌机械搅拌均匀,使地基土硬结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水泥土桩。

这种方法施工简便、成本较低,常用于处理软土地基。

二、基础工程新技术1、桩基础新技术(1)灌注桩后压浆技术灌注桩后压浆技术是在灌注桩成桩后,通过预设的注浆管向桩侧和桩端注入水泥浆,以提高桩的承载力和减少桩的沉降。

该技术能够有效地改善灌注桩的承载性能,提高工程质量。

(2)预应力管桩技术预应力管桩具有强度高、施工速度快等优点。

近年来,随着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预应力管桩的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基础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2、地下连续墙技术地下连续墙是在地下构筑的连续的钢筋混凝土墙,具有挡土、止水和承重等多种功能。

该技术适用于深基坑工程、地下停车场等大型地下工程,能够有效地保证施工安全和周边环境的稳定。

3、逆作法施工技术逆作法施工是先施工地下结构的顶板或中间楼层,然后自上而下进行地下结构的施工。

这种施工方法可以有效地缩短工期,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尤其适用于城市中心区的建筑工程。

三、地基与基础工程监测新技术1、自动化监测技术利用自动化监测设备,如全站仪、水准仪、测斜仪等,对地基与基础工程的变形、位移、应力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基础工程施工新技术(3篇)

基础工程施工新技术(3篇)

第1篇一、地基处理技术1. 预压加固技术:通过在地基表面施加预压应力,使地基土体产生压缩,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该技术适用于软土地基、膨胀土地基等。

2. 碾压加固技术:利用振动、静压等方式对地基土体进行压实,提高地基的密实度和强度。

该技术适用于填土地基、砂土地基等。

3. 灌浆加固技术:将水泥浆、化学浆液等注入地基土体中,与土体反应形成凝胶体,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该技术适用于深层地基加固。

二、桩基础施工技术1. 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采用工厂化生产预制桩,现场快速安装,提高施工效率。

该技术适用于桩径较大、施工场地受限的工程。

2.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通过钻孔、清孔、灌注混凝土等工序完成桩基施工。

该技术适用于地质条件复杂、桩径较小的工程。

3. 钢筋笼焊接技术:采用自动化焊接设备进行钢筋笼焊接,提高焊接质量和效率。

该技术适用于大型、深基坑工程。

三、基坑支护技术1. 深层搅拌支护技术:通过搅拌桩将地基土体与水泥浆液混合,形成具有较高强度的土-浆混合体,用于基坑支护。

该技术适用于软土地基、膨胀土地基等。

2. 钢板桩支护技术:利用钢板桩围护基坑,形成封闭的围护结构,提高基坑的稳定性。

该技术适用于深基坑、地下水位较高的工程。

3.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通过连续浇筑混凝土形成连续的墙体,用于基坑支护和隔水。

该技术适用于大型、深基坑工程。

四、施工设备技术1. 旋挖钻机:具有高效、环保、适应性强等特点,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的桩基施工。

2. 振动锤:用于深层搅拌、钢板桩施工等,提高施工效率。

3. 全地面起重机:适用于大型、深基坑工程的吊装作业。

总之,基础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发展为建筑行业带来了诸多便利,提高了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工程特点、地质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技术和设备,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同时,要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推动建筑行业持续发展。

第2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基础工程施工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工法比较
• 3.2 工法对比
振中桩机 助您筑实上基海振础中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三)工法比较
• 3.2 工法对比
振中桩机 助您筑实上基海振础中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三、免共振双套管快速拔桩工法
该工法施工设备简单,通用性强,能 拔除预制方桩、沉管灌注桩、预应力管桩 及部分钻孔灌注桩,具有快速、高效、无 泥浆、低成本、不留后续盾构施工隐患, 利用双套管起拔优势,将30m桩长,大于 140T的荷重减少一半以上,降低作业难度,
振中桩机 助您筑实上基海振础中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二)工法介绍
2.4.4 筑成的墙体垂直精度高、无接 缝、连续等厚度。
2.4.5 可在筑成的墙体
内插入“工”字钢芯材,作 为承重墙、挡土防漏等其 它使用。
等壁厚 可插入工字钢芯材
振中桩机 助您筑实上基海振础中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二)工法介绍
• 2.5 适用范围
Trench cutting Re-mixing Deep wall method
----------TRD工法
振中桩机 助您筑实基础






和 机 材 株
中 机 司械 制 造






联 合 制 造
目录
• (一)发展历史 • (二)工法介绍 • (三)工法比较 • (四)施工视频
振中桩机 助您筑实上基海振础中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二)工法介绍
• 2.1 工法原理
利用可连接、拆卸的链锯式刀具箱竖直插入
到预定土层,然后沿水平方向移动切割、搅拌。链条
带动刀具上、下回转运动,在地下挖出窄而深的沟槽
,同时注入水泥浆,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地下连续墙。
TRD工法 地下连续墙
TRD机组
振中桩机 助您筑实上基海振础中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二)工法介绍
(一)发展历史
• 1.1 发展起源
TRD机是90年代由日本企业联合开发而成,
94年始在日本国内的工程建设中得到推广使用。至98
年,已累计完成成墙面积300,000m2。同时,TRD机
在美国、新加坡等发到国家的工程建设中也得到了广
泛使用。
TRD机在日本施工
振中桩机 助您筑实上基海振础中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12.8m
时稳定性好,高 备倾倒。
2.4.1 施工 度低,不易发生设
振中桩机 助您筑实上基海振础中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二)工法介绍
2.4.2 成墙深度深,最大可成地下连 续墙深度达60m。
2.4.3 适应土层广泛,控制 系统可根据土层、砂砾层、硬 质花岗岩层等不同地质调节切 削速度,达到最佳成墙效果。 卵石层切削现场图
还将断桩、桩尖一管打尽。
振中桩机 助您筑实基础
现状:常用的清障拔桩方法有 全回转钻机拔桩法和冲水拔桩法。
全回转钻机拔桩法对易产生桩 径不均匀的钻孔灌注桩有独到作 用,即对施工中孔壁有坍塌或大 肚子灌注桩来说,十分适用。
但对拔除其他预制在拔桩过程中,设备会对 地面产生数百吨反力,如地基基
一、前言
我国沿海、沿江经济发达地区都有大片 的软土地基,在一个城市里,常出现土的 物理性质越差,地价越高,其上建的楼也越 高,柱网间距也越大。所以,针对我国差 异性极大的软土地基,针对不同土层、不 同建设目的,介绍以下8种不同产品,用 以满足特定地质或基础工程的需要。
振中桩机 助您筑实基础
等厚水泥土搅拌地下连续墙TRD工法机
(一)发展历史
• 1.2 国内应用
中国于2005年引进TRD机及施工工法,目前在 江苏、辽宁等华东、东北地区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推广及 使用。
工。
下图为我公司生产的TRD机在江苏淮安现场施
振中桩机 助您筑实上基海振础中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发展历史
• 1.2 国内应用
中国于2005年引进TRD机及施工工法,目前 在江苏、辽宁等华东、东北地区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推 广及使用。
下图为我公司生产的TRD机在江苏淮安现场 施工。
振中桩机 助您筑实上基海振础中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发展历史
• 1.3 设备特点
(1)高经济性。采用电动马达驱动方式。
(2)高精度性。步履式主机底盘,可实现 优质的直线性、垂直性施工。
(3)高稳定性。整机地上高度不超过13m。
振中桩机 助您筑实上基海振础中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振中桩机 助您筑实基础
础不牢固,对施工安 全和质量都有很大的 影响,因此,在拔桩 区域的场地,需要全 部采用钢筋砼硬化。
振中桩机 助您筑实基础
冲水拔桩法是将大于旧桩桩径的钢管,用 振动锤振入土层后,在管内用大量高压水和 高压空气,将桩周土体冲释成泥浆,用泵抽 出排放,再由人工下到孔内焊接桩帽或套上 钢丝绳后拔桩。该方法施工成本较低,效率 较高。但由于有大量泥浆污染,使旧桩位烂 泥化,无法将旧桩孔密实回填。我国东部或 沿江软土地基的城市,地下水位在地面下12m,盾构机穿越这些泥水竖井区,便会出现 涌水、涌泥、地面塌陷和周边建筑物沉降、 开裂等事故。
移动
1、完成主机架设
2、将刀具放置到预 先开挖地孔内
3、主机横移
振中桩机 助您筑实上基海振础中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二)工法介绍
移动
4、连接刀具后 提升
5、主机移动
6、切削开始,并可 设置下一个切削刀 具
7、重置2-6 工序。
振中桩机 助您筑实上基海振础中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二)工法介绍
• 2.4 工法特点
软土地基基础工程新技术
目录 一.前言 二.TRD工法 三.免共振双套管快速拔桩工法 四.三位一体矩形工字形沉管取土灌注 支护桩工法 五.双套管取土潜孔锤嵌岩灌注桩工法
六.双套管砾石层成孔后注浆灌注桩

七.超深水泥土预应力管桩植桩工法 八.双套管取土地连墙工法 九.双套管取土定向挤密扩底桩
振中桩机 助您筑实基础
• 2.2 结构组成
该设备由主机和刀具箱两大部分组 成。
2.2.1 主机结构:
立柱
动力系统 驾驶室
动力头 底盘,有履带式和步履式两种
振中桩机 助您筑实上基海振础中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二)工法介绍
2.2.2 刀具箱外形及结构
振中桩机 助您筑实上基海振础中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二)工法介绍
• 2.3 施工示意图
墙; 对策
①堤防、护岸工程的基础加固、防渗处理; ②建筑、隧道竖井等基槽开挖的止水、挡土; ③垃圾处理场等地下构筑物的地下止水、隔水
④做成格子状的墙,作为地基加固和液化防治
⑤其它地基工程(如腐植土层的地基改良)。
振中桩机 助您筑实上基海振础中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三)工法比较
• 3.1 工法定位
振中桩机 助您筑实上基海振础中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