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阳光中的两种紫外线对人体最有害

合集下载

紫外线对人体的“利”与“弊”

紫外线对人体的“利”与“弊”

紫外线对人体的“利”与“弊”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在日光光谱的紫端外侧一段能够使含有溴化银的照相底片感光,从而发现了紫外线的存在。

紫外线的英文名是Ultraviolet,其中的ultra-意为“高于,超越”。

Violet意为“紫色的,紫罗兰”。

紫外线其频率高于可见光线,为人体眼睛无法感知的不可见光。

紫外线可以分为UVA (紫外线A,波长为400nm~320nm,低频长波)、UVB(紫外线B,波长为320nm~280nm,中频中波)、UVC(紫外线C,波长为280nm~100nm,高频短波)、EUV(紫外线U,波长为100nm~10nm,超高频)4种。

一、紫外线的灭菌原理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医院里的病房就利用紫外线消毒。

细菌中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和核蛋白的吸收紫外线的最强峰在 257nm~254nm。

细菌吸收紫外线后,引起DNA 链断裂,造成核酸和蛋白的交联破裂,杀灭核酸的生物活性,致细菌死亡。

二、紫外线对人体的益处1.天然的灭菌产品阳光中的紫外线、红外线是人类最为廉价的天然消毒产品,在医院机构和食品加工企业如用紫外线汞灯或金属卤化物灯对空气和食品灭菌。

2. 维生素D的重要来源太阳中的紫外线照射人体时,能促进机体合成维生素D,晒太阳对于婴幼儿和儿童防止患佝偻病和生成发育非常重要。

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D,即便补充再多的钙也无法合成骨骼,所以维生素D对于骨骼生长发育极其重要。

适当的紫外线辐射可以产生维生素D,有利于预防骨骼疾病,例如佝偻病、骨软化和骨质疏松。

3. 治疗某些疾病的辅助手段A波紫外线是治疗皮肤病的重要波段,像牛皮癣、白癜风等疾病重要发因素。

4.紫外线对人体具有保健作用在阳光明媚的冬天,可以让我们心情愉悦。

紫外线B照射人体后,使皮肤产生许多活性物质,从而起到健康保健的作用。

5.紫外线具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

天然太阳光的紫外线照射调节高级神经的功能、改善睡眠、降低血压,经常接受紫外线照射能加强白血球的吞噬能力,增强人的免疫功能。

阳光照射导致DNA损伤的分子机制

阳光照射导致DNA损伤的分子机制

阳光照射导致DNA损伤的分子机制阳光的照射是每天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是长期的暴露于阳光下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

事实上,太阳光线的紫外线部分能够引起DNA损伤,因此有必要深入了解阳光照射导致DNA损伤的分子机制。

太阳光线是由不同类型的辐射组成的,包括长波长的红光、中波长的黄光和短波长的紫光。

其中的UVB紫外线是最为危险的,因为它的波长能够穿过人体表皮并直接照射到DNA分子上。

UVB与DNA相互作用导致DNA中的碱基产生缺陷,进而引发细胞死亡、突变、基因突变和皮肤疾病等后果。

DNA分子中主要的光生化反应包括直接和间接方式。

UVB紫外线可被直接吸收到DNA分子上,导致DNA链的损伤;另一方面,UVB辐射还会刺激细胞中产生一些化学反应,抑制DNA修复的过程,从而影响DNA的完整性。

细胞具有一种用于监测DNA损伤的信号转导通路,称之为DNA损伤应答途径(DDR)。

这种途径能够对于DNA修复和细胞周期的调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被辐射造成的DNA损害会激活DDR途径中的ATM激酶,ATR和DNA-PK,这些激酶可使得细胞核中的细胞色素C活化。

此外,紫外线的诱导也能够促进细胞自噬。

在诸多研究中,细胞自噬(autophagy)可以作为用来维持细胞稳态最号的重要过程之一进行针对紫外线辐射所引起的DNA损伤的修复。

细胞自噬的主要作用包括将损伤的细胞器通过内涵体进行分解、细胞通过自噬降解蛋白质来获取能量或者是拆卸蛋白质来重建细胞器结构影响DNA修复等。

细胞致死的另一种机制则是通过程序性细胞死亡(apoptosis)去实现。

apoptosis可以起到保护目的。

事实上,细胞会利用胞外信号,如caspase和p53来执行一组程序化的反应,从而选择性地消除那些已经被损坏的细胞。

这时,DNA上的众多谷胺酸将成为caspase的异肽酶靶点,诱导DNA破裂最终形成细胞凋亡。

总之,通过对阳光照射导致DNA损伤的分子机制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细胞对紫外线辐射的反应,这有利于我们开发出更加有效的方法来预防和治疗皮肤疾病。

紫外线UVAUVBUPF

紫外线UVAUVBUPF

UVA/UVB紫外线分UVB、UVA两种。

UVB的伤害和防护已经得到彻底的研究,它可以使皮肤在短时间内晒伤、晒红(对一般人来说是25分钟左右),现在市场上绝大多数防晒品是UVB型的,SPF就是UVB防护能力的标志。

UVA是可怕的阳光杀手,它藉着波长比较长,穿透能力强的本领,可以穿透皮肤表层,深入真皮以下组织,可以破坏胶原蛋白,弹性纤维组织等皮肤内部的微细结构,产生皱纹和幼纹,令皮肤松弛衰老。

这在医学上称之为光致老化。

在阳光中紫外线的能量分布中,UVA是UVB的15倍,是令皮肤晒黑的主要原因。

它能使皮肤里结合水的透明质酸含量减少,令皮肤干燥,加速黑色素形成,使肤色变黑,同时也是引起皮肤癌的重要原因。

人们发现一般强度的阳光UVA照射在皮肤上,约经过2-4小时,皮肤就会出现比较稳定的黑化,学术上称“持续型即时黑化”。

所谓SPF值是指产品防护UVB的能力,也就是防止皮肤晒红晒伤的能力。

一般地说,人的皮肤在日光直射下产生红斑的时间是20-25分钟,如果一瓶防晒乳的SPF值为8,用它涂敷一次,对皮肤的保护时间就是20(25)×8=160(200)分钟左右。

具体可以参考下表:SPF值使用条件2-8 冬日阳光,春秋早晚阳光和阴雨天9-20 夏日早晚和中等强度阳光21—30 户外工作、旅游、夏日强烈阳光大于30 特定环境下(如高原),强烈阳光照射在国外,注重UVA防晒品包装上除了标志SPF值以外,经常可以发现“PA+”的字样,它们表示产品防护UVA的能力,也就是防止晒黑的能力。

一般有此标识的产品都是刚刚面世的防晒品,技术上比较先进,目前还见不到国内产品。

PA值指数对应代表的含义如下: PA值有效防护时间PA+ 大约4小时PA++ 大约8小时PA+++ 超强防护关于UPF值的说明UPF是英文Ultraviolet Protection Factor的简称,即紫外线防护系数。

根据国家标准中的定义,UPF指的是“皮肤无防护时计算出的紫外线辐射平均效应与皮肤有织物防护时计算出的紫外线辐射平均效应的比值”。

《不老的秘密:皮肤科医生的科学防晒指南》笔记

《不老的秘密:皮肤科医生的科学防晒指南》笔记

《不老的秘密:皮肤科医生的科学防晒指南》读书札记目录一、书籍概述 (2)1. 本书简介与背景 (2)2. 作者介绍及贡献 (3)二、防晒的重要性 (4)1. 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6)1.1 UVA与UVB的危害 (6)1.2 紫外线导致皮肤衰老的机理 (8)2. 防晒与皮肤健康的关系 (9)2.1 预防皮肤癌的重要性 (10)2.2 防晒对日常护肤的意义 (12)三、科学防晒指南 (12)1. 选择合适的防晒产品 (14)1.1 根据肤质和场合挑选产品 (15)1.2 防晒产品的成分解析 (16)1.3 如何识别高质量防晒产品 (18)2. 正确的防晒方法 (19)2.1 涂抹防晒产品的技巧 (20)2.2 防晒产品的补涂与更新 (21)2.3 不同季节与时间段的防晒策略 (22)四、防晒产品的使用误区 (24)一、书籍概述在这本书中,我深入探索了皮肤科医生们多年来的研究与经验,他们以专业的视角和深厚的医学知识,为我们揭示了防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科学地进行防晒。

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关于防晒的指南,更是一部关于肌肤健康与衰老的科学著作。

书中详细阐述了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包括紫外线中的UVA和UVB,以及它们如何导致皮肤老化、色斑、皱纹等肌肤问题。

作者还介绍了多种防晒方法,如物理防晒、化学防晒、生物防晒等,并根据不同肤质、环境条件等因素给出了具体的防晒建议。

这本书还强调了防晒不仅仅是为了防止晒伤,更是为了维护肌肤的健康和美丽。

通过科学的防晒措施,我们可以延缓肌肤的老化过程,保持肌肤的年轻态,从而拥有更加自信和美丽的肌肤。

《不老的秘密:皮肤科医生的科学防晒指南》是一本非常值得阅读的书籍。

它不仅让我对防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更加关注自己的肌肤健康。

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防晒方法,就能让我们的肌肤在阳光下焕发出自然的光彩,永远保持年轻态。

1. 本书简介与背景《不老的秘密:皮肤科医生的科学防晒指南》是一本由皮肤科专家撰写的关于防晒知识的专业书籍。

UVA和UVB有什么区别

UVA和UVB有什么区别

UVA和UVB有什么区别随着太阳辐射对皮肤的损害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紫外线(UV)辐射也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在紫外线中,UVA和UVB是两种主要形式,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对皮肤的影响。

本文将就UVA和UVB的区别进行深入探讨。

一、UVA和UVB的定义与性质UVA是紫外线A波段,其波长范围从320纳米到400纳米。

它是紫外线中的一种非常弱的波长,也被称为"长波UVA"。

相比之下,UVB是紫外线B波段,波长范围从280纳米到320纳米,它是一种中等强度的紫外线,被称为"中波UVB"。

在性质上,UVA穿透能力较强,能够穿透大气层并进入地球表面。

大部分UVA可以穿透云层和玻璃,甚至还能穿透皮肤表层进入真皮层,导致各种皮肤问题和衰老迹象。

UVB则穿透能力相对较弱,大部分被大气层吸收,只能在阳光直射的情况下直接对皮肤产生影响。

二、UVA和UVB的对皮肤的影响1. UVA的影响UVA是紫外线中照射强度最高的一种,尽管它的穿透能力较强,但不会引起晒伤。

然而,它能够深入皮肤真皮层,破坏胶原蛋白和弹力纤维,导致皮肤衰老,出现皱纹、松弛等问题。

此外,UVA还会抑制免疫功能,增加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度,使皮肤容易受到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2. UVB的影响相对于UVA,UVB的照射强度较弱,但它对皮肤的破坏性更高。

UVB直接照射皮肤会导致晒伤,并引起红肿、疼痛、脱皮等症状。

它还是皮肤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与皮肤癌的发生风险密切相关。

三、UVA和UVB的防护方法保护皮肤免受UVA和UVB的伤害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1. 防晒霜的使用选择具有广谱防护作用的防晒霜,能同时防护UVA和UVB。

防晒霜应当具有SPF(Sun Protection Factor)指数和PA(Protection Gradeof UVA)指数,SPF标识的数字越高,抵御UVB的能力越强,而PA指数越高,表示防护UVA能力越强。

ito防紫外原理

ito防紫外原理

ito防紫外原理紫外线是太阳辐射中的一种,分为UVA、UVB和UVC三种。

其中UVA和UVB是对人体皮肤危害最大的两种紫外线。

紫外线虽然对人体健康有害,但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有助于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增强免疫系统,提高心情等。

然而,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容易引发皮肤癌、皱纹、色素沉着等皮肤问题,因此防晒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有效防止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人们经常使用防晒产品。

而防晒产品的主要原理就是ITO防紫外原理。

ITO,即氧化铟锡,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领域的材料,同时也被应用于防紫外产品中。

ITO薄膜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光透过性,在防紫外产品中主要用于制作紫外线屏蔽膜。

其防紫外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点:ITO薄膜的导电性能使其能够有效地吸收和传导紫外线,将紫外线能量转化为微弱的热能,从而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直接伤害。

ITO薄膜的光透过性使得防晒产品在涂抹到皮肤上时不会产生明显的遮挡感,给人一种清爽的使用体验。

ITO薄膜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损性,能够长时间保持防紫外效果,不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失效。

除了ITO薄膜,防晒产品中还常常添加其他防晒成分,如氧化锌、二氧化钛等。

这些成分通过物理屏障或化学反应的方式,起到阻挡、吸收或分解紫外线的作用,从而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伤害。

在选择防晒产品时,应根据个人肤质、活动环境、紫外线强度等因素来合理选择SPF值和成分,以达到最佳的防晒效果。

同时,还需注意防晒产品的使用方法和频率,及时补涂,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

ITO防紫外原理是目前防晒产品中常用的一种技术,通过其优异的导电性、光透过性和耐腐蚀性,有效地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伤害。

在日常生活中,应合理选择防晒产品,科学使用,做到全方位防晒,保护皮肤健康。

紫外线对健康危害

紫外线对健康危害

一、紫外线- 由来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赫谢耳在三棱镜光谱的红光端外发现了不可见的热射线——红外线。

德国物理学家里特(Ritte)对这一发现极感兴趣,他坚信物理学事物具有两极对称性,认为既然可见光谱红端之外有不可见的辐射,那么在可见光谱的紫端之外也一定可以发现不可见的辐射。

终于在1801年的一天,当时他手头正好有一瓶氯化银溶液。

人们当时已知道,氯化银在加热或受到光照时会分解而析出银,析出的银由于颗粒很小而呈黑色。

里特(Ritte)就想通过氯化银来确定太阳光七色光以外的成份,他用一张纸片蘸了少许氯化银溶液,并把纸片放在白光经棱镜色散后七色光的紫光的外侧。

过了一会儿,他果然在纸片上观察到蘸有氯化银部分的纸片变黑了,这说明纸片的这一部分受到了一种看不见的射线照射。

里特把紫光外附近的不可见光叫做“去氧射线”以强调是化学反应。

不久之后,这个名词被简化为“化学光”,并且成为当时广为人知的名词。

直到1802年,化学光最终更名为“紫外线”。

二、紫外线- 波段划分人类对自然环境破坏的日益加重,使人们对太阳逐渐恐惧起来。

有此人类为防止太阳光线对肌肤造成伤害所进行的研究也成为永恒课题。

紫外线是位于日光高能区的不可见光线。

依据紫外线自身波长的不同,主要将紫外线分为三个区域。

即短波紫外线、中波紫外线和长波紫外线。

短波(UVC)简称UVC。

是波长280-100nm的紫外光线。

短波紫外线在经过地球表面同温层时被臭氧层吸收。

不能达到地球表面,对人体产生重要作用。

因此,对短波紫外线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中波(UVB)简称UVB。

是波长315-280nm的紫外线。

中波紫外线对人体皮肤有一定的生理作用。

此类紫外线的极大部分被皮肤表皮所吸收,不能再渗入皮肤内部。

但由于其阶能较高,对皮肤可产生强烈的光损伤,被照射部位真皮血管扩张,皮肤可出现红肿、水泡等症状。

长久照射皮肤会出现红斑、炎症、皮肤老化,严重者可引起皮肤癌。

中波紫外线又被称作紫外线的晒伤(红)段,是应重点预防的紫外线波段。

紫外线辐射对皮肤健康的影响研究

紫外线辐射对皮肤健康的影响研究

紫外线辐射对皮肤健康的影响研究紫外线作为一种电磁辐射,携带着足够的能量可以对人体产生明显的影响。

尤其是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其影响力不可小觑。

长期以来,人们对紫外线辐射对皮肤健康的影响展开了广泛的研究。

紫外线可以分为A、B、C三种类型,其中UVA和UVB是最为常见和重要的两种类型。

UVA具有较长波长,能够穿透云层和玻璃,因此在室内和室外都会暴露于UVA辐射之下。

UVB波长较短,被地球大气层吸收一部分,但仍然能够穿过云层和玻璃,对皮肤造成损伤。

而UVC波长更短,被地球大气层完全吸收,因此不对人体产生直接影响。

紫外线主要通过激发皮肤内的维生素D合成,这是一种重要的维生素,具有促进钙吸收、骨骼健康等作用。

然而,过度暴露于紫外线之下会导致皮肤晒伤和加速皮肤老化,甚至增加患皮肤癌的风险。

紫外线辐射对皮肤造成的最直接损伤是晒伤。

晒伤的主要症状包括皮肤发红、疼痛、起泡、脱皮等。

这是因为紫外线破坏了表皮细胞的DNA结构,引发细胞死亡。

同时,晒伤还会引起炎症反应,血管扩张和渗出,使皮肤发红、肿胀等。

另外,紫外线也是导致皮肤老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皮肤表层的真皮层中,存在着一种叫做胶原蛋白的重要蛋白质。

胶原蛋白是皮肤保持弹性和光泽的关键元素。

然而,紫外线照射可以促使胶原蛋白的分解,造成皮肤松弛、皱纹增加和色斑形成等。

这也是为什么经常在阳光暴晒下的人容易出现皮肤老化迹象。

值得注意的是,长期暴露于紫外线之下还会增加皮肤癌的风险。

皮肤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其主要分为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黑色素瘤。

研究表明,紫外线辐射是导致这些皮肤癌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紫外线对DNA的直接破坏作用,细胞突变的风险大大增加,从而导致肿瘤的形成。

为了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辐射的损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首先,选择合适的防晒霜是非常重要的。

防晒霜中应含有较高的SPF值和广谱防护成分,以有效阻挡紫外线的照射。

此外,在阳光强烈的时候避免户外活动,或者选择合适的防护措施,比如戴上宽边帽子、遮阳衣物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阳光中的两种紫外线对人体最有害
*导读:太阳光是由不同光波组成的。

最新研究表明,阳光
中的两种光线可以引发严重的皮肤损害甚至引发皮肤癌。

……
从事这一项研究的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健康研究学院。

该学院称,太阳光中最危险的是紫外线B(UVB)。

UVB的波长相对较短,是皮肤被晒黑的主要原因。

如果长期地暴露在UVB下,UVB将会影响人的免疫系统,并最终引发黑素瘤,基部细胞癌和鳞状上皮细胞癌。

UVB主要影响皮肤的表层。

离赤道越近或者海拔越高,UVB的强度越大。

此外,在夏季,UVB强度也相对要高一些。

与UVB相比,紫外线A(UVA)对人的损害要小一些。

UVA的波长相对较长。

它主要对皮肤的结缔组织损害较大。

UVA可以引发皮肤过早老化,同时也会引发皮肤癌。

研究人员称UVA经常在美容院中使用,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皮肤变黑一些。

但是,研究人员称,UVA可以引发白内障,并对视网膜造成损害。

虽然研究人员依然认为UVB会更有可能让皮肤晒黑,但是UBA也是给人造成损害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也会引发皮肤癌的恶性发展。

许多防晒油可以阻止UVB,但是对于UVA来讲,效果不是太好。

而UVA也可以引发皮肤癌,着实让人担心。

研究人员称,65%的黑素瘤、90%的基部细胞癌和鳞状上皮细胞癌,
是紫外线(UV)的照射引发的。

科学家正在研究可以阻止所有紫外线的新一代的防晒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