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料入库检验规范
进料检验规范

类别□新制定■修订□废止版次A2 页次1/5
- 1 -
1.0目的:
为确保公司进料品质,保证生产能够顺畅,特制订本检验规范书。
2.0范围:
适用于所有原材料之进料确认与检验。
3.0权责:
3.1品保部:负责依标准要求对原材料进行检验确认
3.2仓库: 负责原材料的接收、数量核对、储存、帐目登记及退货处理作业;
3.3采购: 负责原材料购买及供应商质量信息的传达;
3.4工程部:负责参与原材料质量异常的确认.
4.0作业内容:
4.1 抽样计划
4.1.1依MIL-STD-105E表,一般水准,正常,单次允收水准AQL=0.4
4.1.2针对客人特需要求 R099所使用的材料进行加严检验如下表。
原材料进料检验规范

原材料进料检验规范原材料进料检验是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其目的是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在后续的生产中避免出现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原材料进料检验规范主要包括进料样品的采集、仪器设备的校准、检验方法的选择和检验结果的评定等内容。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原材料进料检验规范的具体要求,以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
首先,进料样品的采集是原材料进料检验的重要环节。
采集样品时,应根据生产需要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避免样品污染和变质。
采样时应尽量避免手工接触,采用无菌采样器具或自动取样系统。
采样前应对采样容器进行洗净和消毒,确保容器内无杂质。
采样时应注意避免氧化、水解和挥发等影响样品质量的因素。
其次,仪器设备的校准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
检验设备应定期校准,并有相应的校准记录。
校准应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确保校准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同时,仪器设备的使用也应符合操作规程,避免误操作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第三,对进料样品的检验方法应根据具体的原材料特点和生产工艺要求进行选择。
常见的原材料检验方法包括外观检查、理化指标检测、微生物检测和残留物检测等。
在选择检验方法时,应注意方法的准确性、可靠性和适用性。
同时,还应考虑检验方法的费用和检验周期,避免因检验周期过长而影响生产进度。
在进行原材料进料检验时,还应建立完善的检验记录和档案,确保检验结果可追溯。
检验记录应包括样品信息、检测项目、检验方法、检验结果等内容。
同时,还应保存样品的备样,以备日后需要进行复检。
综上所述,原材料进料检验规范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制造企业应根据自身生产需要制定和执行相应的原材料进料检验规范,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并能有效应对潜在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进料检验规范标准[详]
![进料检验规范标准[详]](https://img.taocdn.com/s3/m/0c4fb9732cc58bd63186bdd8.png)
进料检验规
修订记录
1.目的:
制定公司的来料检验标准
2.围:
适用于公司IQC来料检验
3.定义:
3.1缺陷种类定义
3.1.1严重缺陷(Critical-CR):
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会危害人身安全,财产损失,或产品丧失功能无法
使用
3.1.2主要缺陷(Major-MA):
不属于严重缺陷,但会造成功能降级,或部分缺失,或变形等而无法组装以
及按用户设计目的无常使用的
3.1.3次要缺陷(Minor-MI):
非上述缺陷,不影响产品功能的使用,不易造成客户投诉的缺陷。
如包装
方式,可擦去的脏污等,一般为外观或组装上的问题
3.3检验条件
3.4.1照度:白色荧光灯,光源距离产品50(+/-5)cm左右,检验台照度在
500~1000Lux
3.4.2检验距离:距离被检产品面30cm,产品相对视线在30~135度围倾斜,持
续注视5秒左右
4.工作容
4.1包装材料类
4.2塑胶五金类
4.3线材类
4.4电子元件/组件类
4.4.1电子元件/组件功能测试表
4.5 PCB板
5. 记录
将检验结果填入下面附件中,对于未列出的项目需参照本程序.发现问题时在相关栏位作备注
IQC检验报告.pdf
6. 作业流程
参照ITI-QP-QA002【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7. 参考文件
7.1 ITI-WI-QA003【AQL转换原则指引】
7.2 ITI-QP-QA003【有害物质管理程序】。
进料检验规范

设备有限企业
抽样原则 项 检查 次 项目
1 外观
2 粘性 3 尺寸
贴标类检查项目对照表
MIL-STD-105E
如下列
正常抽样
0
对照表:
抽样原则
MAJ
MIN
0
0
项 次
检验 检验 项目 依据
检验 方式
应抽 样本 数
缺点 分析
CRI
不良判定
M J
MIN
视公 备 注 差
6.检查流程: 参照《产品旳检测控制程序》。 6.1 抽样 抽样原则应依应抽样本数进行抽样。 6.2 检查记录填写: 进检人员将检查情形记录于《进料检查登记表》内。 根据规定抽样方式、检查程序、检查水准、AQL、样品数填写有关项目。
于测定 304 材料) (4) 若无红色出现直接生成淡黄色或淡白色, 表明该材料含 NI<7.5%。(Ni8 测定液: 用 于测定 304 材料) (5) 若生成玫瑰红络合物且不褪色, 表明该材料含 MO≥2%。( MO2 测定液: 用于测定 316 材
料) (6) 若生成红色络合物立即褪色, 表明该材料不含 MO.( MO2 测定液: 用于测定 316 材料) (7) 若生成玫瑰红络合物且立即褪色为深黄色, 表明该材料含 MO<2%.( MO2 测定液:用于测
定 316 材料) (8) 316 材料是无磁性旳。 五.鉴定根据: 尺寸、材质项目鉴定:AC=0pcs Re =1pcs。 六. 常用不锈钢材质由厂商每六个月提供材质汇报, (特殊状况下, 如:客户规定时, 由厂商 提供当批旳材质汇报或证明)。 六. 常用不锈钢材质由厂商每六个月提供材质汇报,(特殊状况下,如:客户规定时,由厂商 提供当批旳材质汇报或证明)。 六. 常用不锈钢材质由厂商每六个月提供材质汇报,(特殊状况下,如: 客户规定时,由厂商 提供当批旳材质汇报或证明)。 六. 常用不锈钢材质由厂商每六个月提供材质汇报,(特殊状况下,如:客户规定时,由厂商 提供当批旳材质汇报或证明)。
进料检验规范标准[详]
![进料检验规范标准[详]](https://img.taocdn.com/s3/m/f129528967ec102de3bd8934.png)
进料检验规生效日期2010/01/01版本A版进料检验流程图编制:审核:批准:进料检验规生效日期2010/01/01 版本A版塑性铜合金带材进料检验规检验依据:原材料技术要求、塑性铜合金带材进料检验规1、来料由仓库开立送检单,IQC接单后应首先对物料进行初检,对来料名称、规格型号、牌号、数量、质量保证书、环保证明书等进行核对,对各物料规格进行随机抽样一件,检查来料硬度、尺寸是否符合要求,表面应无氧化、脱层、翻边、扎痕、破损、表面不光洁等异常现象,同时记录于检验记录单,若发现以上异常应立即开立《不合格品处置单》上报上级部门进行审核,审核结果出现退货由检验员与仓库进行退货处理事宜。
检验方案如下:A、在每件料带中任取一段(距端部100mm除外),样段尺寸为:长度大于等于100mm,宽度为原供货尺寸。
B、在样段约100mm长度围和边距不小于5mm处测量斜对角两点的厚度(如下图示)。
2、初检合格后由检验员将样段材料转交生产车间进行试料,由试料车间对试料进行试生产。
3、试料完成后,由试料车间将成型产品(完全完好不少于一整段料带)交送IQC进行外观、尺寸破坏性等检验,外观应无折痕、断裂、表面不光洁等不良现象,破坏性试验应对成型产品进行90度弯曲循环一次,试件不得出现断裂等现象,同时将检验记录记录于检验记录单。
4、检验完成后将试品进行成品组装,并对组装后成品进行尺寸检验,并如实将检验结果记录于检验记录单。
5、IQC检验完成后应将试件及检验通知单转送实验室进行相关试验。
如:插拔力试验、盐雾试验等,并将试验记过如实记录于检验通知单,并进行判定,将检验记录单、送检单交由质量部负责人签字确认,由检验负责人将送检单回执仓库作为物料入库、退货之依据,检验联由质量部存档。
6、检验结果完全符合要求则判定为合格,并对物料进行合格标识,若产品状况出现1-5项任一条件不相符,应判定为不合格处理,在检验通知单及不合格品处置单上描述不合格原因及处理要求,对物料进行不良标识,如实对送检单进行判定返送仓库,并协作仓库办理退货处理。
进货检验流程及规范

1.0目的: 确保未经检验或验证合格的原材料、外协件及供方提供的物品不投入使用或加工,防止不合格物料进入生产流程,保证过程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外协、外购产品的检验。
3.0职责:3.1 物流部:3.2 品管部:3.3采购部:3.4 生产部:5.1 入库送检:物流部在规定时间完成物料点收(含质量证明文件或检测报告)、标识,填写《送检单》,填写内容要求完整,物料到库半小时内送品管部报检。
5.2 进货检验流程:5.2.1品管部收到《送捡单》(含质量证明文件或检测报告)半小时内回复检验及完成时间。
5.2.2 标准确认: 来料检验员根据具体来料标识卡、物流部报检单,查找相对应来料检验标准。
5.2.3抽样: 根据来料数量按《产品抽样检验管理办法》确定抽样方案并取样。
5.2.4测量/实验:5.2.4.1 进料检验进行来料标识确认:送货单位、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日期、是否环保等内容标识完整;标识卡内容不完整或者无物流标识,物流部负责纠正,品管部进行跟踪验证。
5.2.4.2 检测实验报告及其他质量证明文件的确认、点收:确认无误按《文件控制程序》归档备查,如送货单位无检测实验报告及其他质量证明文件,内部联络采购部,依《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控制程序》处理。
5.2.4.3 产品包装防护确认:目测检查产品包装外箱是否满足搬运、运输及储存要求,不符合要求,内部联络采购部,依《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控制程序》处理。
5.2.4.4外观检查:不允许有麻点,色差、锈迹、裂纹、油污、碰伤、字迹清楚、破损、缩水、水纹、变形等,按品管部检验标准执行。
5.2.4.5尺寸测量:按品管部图纸及检验标准执行。
5.2.4.6性能实验:按品管部图纸及检验标准执行。
5.2.4.7报告填写:依据来料标识及《报检单》填写《来料检验报告》抬头栏:供应商名称、来料日期、数量、客户名称、合同编号、检验员、检验日期及抽样方案Ac-----接收数 Re------拒收数等。
进料检验作业规范

进料检验作业规范摘要本文旨在制定进料检验作业规范,以确保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质量,保证成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进料检验作业程序、检验操作流程、检验数据处理、记录和报告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希望对企业进料检验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1. 进料检验工作程序1.1 进料检验申请生产部门应当按照生产需求,提前向质量部门提交进料检验申请。
进料检验申请中应包含以下内容:- 检验物料名称和批号 - 检验标准、检验依据和检验方法 - 检验数量和检验要求1.2 进料检验计划质量部门应当按照进料检验申请中的要求和检验标准,制定进料检验计划,并将计划告知生产部门。
进料检验计划应包含以下内容: - 检验时间、地点、人员和检验设备 - 检验样品获取和样品数量 - 检验方法和检验结果判定标准 - 检验结果处理和告知生产部门的方式1.3 进料检验执行进料检验应按照进料检验计划的要求,由检验人员进行执行。
检验人员根据检验标准和检验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测,获得检验结果,并进行记录。
1.4 检验结果处理与告知检验人员对检验结果进行处理,判断是否符合检验标准和要求,如不符合,应及时告知生产部门,并进行处置处理。
如符合要求,则应将检验结果录入质量记录,并告知生产部门。
1.5 质量记录质量记录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 进料检验申请 - 进料检验计划 - 检验结果 - 检验报告 - 处理和评审记录 - 相关证明文件2. 进料检验操作流程2.1 样品的获取样品的获取是检验操作的关键步骤之一,必须准确无误地获取样品。
样品应当按照生产要求,随机抽样,并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有效性。
2.2 样品的标识样品的标识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 产品名称、规格、批号 - 生产厂家和生产日期 - 样品编号 - 取样日期和取样人员2.3 检验设备的校验和保养检验设备的校验和保养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应当按照设备说明书和内部质量控制标准进行操作,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01.进料检验规范

更改记录1、目的规范来料检验作业,确保只有通过检验且合格的物料才投入使用。
2、适用范围外协厂商供应的生产原材料与辅助材料及部份外协加工成品的检验和试验。
3、定义:(无)4、职责4.1品管部IQC负责对进料进行规定的检验和试验及记录判定。
4.2品管主管负责进料检验不合格之审核、特采事项的审核。
4.3仓管人员负责进料之点收,送检及储存作业。
4.4采购负责进料不合格之退货及特采申请作业及与外协厂商联系的工作。
4.5总经理负责进料特采事项的核准。
5、工作程序5.1进料点收外协厂商交货时,需随货(或电传)附交送货单(或物料清单),并交由仓管依公司订购单(或物料清单)之规格、数量对其进行清点,核对无误后,将物料置于待检区或进行待检标识。
5.2物料送检仓库将物料置于待检区或用“待检卡”标示待检状态,并以“送货单”方式送检,送检数量即为检验批量。
5.3检验与判定生产性原料与包装材料的检验:5.3.1 IQC接到“送货单”后前往存放区核对品名、规格,同时进行抽样,检查样本所在最小单位数量,对规定检验项目依下表及采购订单要求进行抽检和判定。
5.3.2 经IQC判定合格,于该批料件的进料记录“进料检验报告”填写签名和标注检验日期后交仓管人员办理入库作业。
5.4生产原料与包装材料不合格物料处理5.4.1 IQC对于不合格物料,在标识卡标明不合格,并在“进料检验报告”上注明不良内容及数量,反馈给采购人员,相关采购员负责通知供应商进行处置。
5.4.2 若生产急用或供应商要求,且生产部有合理处理方案且要求对该批进货作特采处理时,采购人员应填写“特采申请单”申请特采。
经过生产部试用材料质量问题可以用后工序比较简单方法或低成本处理好。
则同意特采,并由生产厂长、品管主管签字确认后,特采品方可投入使用。
5.4.3 来料还未检验,但生产单位对来料紧急需要时,生产部可以申请紧急放行,由品管部签认,仓库在发料时在紧急放行产品上标签上标注“紧急放行”标记,记录紧急放行产品的用途(用于哪个订单)、放行的数量与紧急放行的原因,进料品管抓紧未发产品的抽样检测,制程品管认真跟踪使用中产品质量,二者如有发现异常立即隔离紧急放行标注的产品,并对己生产完成的产品进行产品质量的确认(加大抽样检查、全检、试验判定等方法),待问题处理好后再续生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料入库检验规范
(ISO9001-2015)
1.0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公司进料的入库检验项目、抽样方案、检验方法和质量判定。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产品用的原材料-云母板、电木粉、银铜线材、银铜带材、衬套、加固环;辅助材料—外包装箱、内吸塑包装盒、塑料芯等材料的入库检验。
2.0入库物资检验的一般规定
物资进入本公司,仓库人员填写进料入库检验通知单,通知品保部派人员检验,仓管员按“检验与测试标准作业程序”规定指定放置待检区。
2.1公司不实施紧急放行,进料一律按本规程规定进行检验。
3.0检验规范
3.9 内吸塑包装盒的入库
内吸塑包装盒予以免检,只需按采购要求进行验货,仓库验货合格即可入库。
4.0其它与产品质量有直接关系的材料应按相关的检验指导书进行检验或验
证。
5.0发现不合格时,按公司“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办理有关手续,并及时处置。
6.0参考文件
6.1《云母板采购规范》
6.2《银铜线材采购规范》
6.3《银铜带材采购规范》
6.4《衬套采购规范》
6.5《电木粉采购规范》
6.6《加固环采购规范》
6.7《包装箱采购规范》
7.0特别要求:ROHS规定的几种物质限值:
镉(Cd)100PPM;铅(Pb)1000PPM,铜合金(如铜套)中铅的限值是40000PPM;汞(Hg)1000PPM;六价铬(Cr Ⅵ)1000PPM;多溴联苯(PBBs)1000PPM;多溴联苯醚(PBDEs)1000PPM
为了所有材料符合ROHS规定的要求,对每一批材料进料后,都要核对SGS报告是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