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同盟效应分析
国际经济学之经济一体化和关税同盟

3、该国净福利= (a+b+c+d)-a- (c+e)=(b+d)-e 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
三、关税同盟可能增加福利的条件:
(一)成员国之间原来的贸易壁垒较高。(因为这种 情况下产生贸易创造的效应会更大) (二)关税同盟成员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贸易壁垒较 低。(因为这种情况下产生贸易转移的可能性较小) (三)建立关税同盟的国家数量多,规模大。(因为 这种情况下产生低成本生产者或贸易创造可能性较大)
第二节 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
(一)特惠贸易协定:指成员国通过协定,实施相互 间的特别优惠关税待遇,对组织外则仍然各自实行较 高关税。这是一种较为松散和初级的一体化形式。
(二)自由贸易区:指成员国之间通过协定,取消相 互之间的贸易壁垒,使商品在各成员国之间自由流动。 但各成员国仍可保持各自独立的对非成员国的贸易壁 垒。(贸易偏转、原产地规则)
图10.2:贸易转移关税同盟
FIGURE 10-2 A Trade-Diverting Customs Union.
(二)相关结论: 1、B国与C国组成关税同盟后,B国转而从C国进口, 进口量为45X,其中30X进口是从A国转移到C国的, 此即为贸易转移效应。
2、结成关税同盟后,B国总福利所得为(a+b+c+d) 面积,其中a为生产者剩余的损失。同时,B国损失了 (c+e)面积关税收入。
(二)结论:
1、组建关税同盟后,B国双边贸易量从30X扩大到60X, 即为贸易创造效应。 2、贸易创造型关税同盟中,B国的净福利效应为正, 即图中两个阴影三角形的面积。
二、贸易转移效应
(一)贸易转移:当一国的进口从一个非关税同盟的 低成本国家被另一个作为关税同盟成员的高成本国家 所代替时,就发生所谓的贸易转移。
关税同盟经济效应的局部均衡分析

O
Q1 Q2
Q3 Q4
Q
国际经济学 主讲教师:张文科
8-9 关税同盟经济效应的局部均衡分析
2.关税同盟静态福利效应 A国因为消费量增加,消费者剩余增加
(a+b+c+d), 生 产 者 剩 余 减 少 a 。 b 为 生 产 效 应,d为消费效应,e为贸易转移效应。
P
PA
PT
a
b
c
d
PB
e
国际经济学
谢 谢!
1.关税效应局部均衡分析 下图为关税效应一般均衡分析示意图。
假 设 图 中 PC=$100 , PT=$200, PB=$150 , PA=$250。
P
PA PT
PB PC
O
Q1 Q2
Q3 Q4
Q
国际经济学 主讲教师:张文科
8-9 关税同盟经济效应的局部均C国进口,其进口成本最低,为$200。
第八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 9 讲 关税同盟经济效应的 局部均衡分析
国际经济学
主讲教师:张文科
8-9 关税同盟经济效应的局部均衡分析
第 9 讲 关税同盟经济效应的 局部均衡分析
1.关税效应局部均衡分析 2.关税同盟静态福利效应 3.关税同盟静态福利效应的影响因素
国际经济学
主讲教师:张文科
8-9 关税同盟经济效应的局部均衡分析
本讲关键词
本讲分析方法
1.局部均衡分析 2.静态分析 3.因果分析
国际经济学
主讲教师:张文科
8-9 关税同盟经济效应的局部均衡分析
本讲思考问题:
➢ 局部均衡分析的是关税同盟的什么效应? ➢ 关税同盟建立后净福利效应会发生什么变
关税同盟理论

1
2
3
4
简介
关税同盟的优点 关税同盟的缺点 关税同盟理论的发展
1
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是一种经济一体化形式,其成员国之间实行统一的 对外关税政策,并对非成员国进行共同的关税减让
关税同盟的目的是通过消除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促进商品和服务的自由 流动,从而增进成员国的经济福利
此后,经济学家们对关税同盟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他们 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关税同盟,如完全经济一体化、自由贸易区和共同 市场等。这些不同类型的关税同盟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缺点,对成员 国和非成员国的影响也不同。此外,经济学家们还研究了关税同盟的 动态效应,如经济增长、就业增加和技术进步等。这些动态效应进一 步丰富了关税同盟理论的内容
增进经济福利
通过消除关税壁垒和促进贸易自由化,关税同盟能够增进成员国的经济福利。消费者可以 获得更多种类和更低价格的商品和服务,企业可以扩大同盟的共同关税 政策会对非成员国产 生不利影响。由于成 员国之间实行统一的 关税政策,非成员国 的产品和服务在进入 这些市场时可能会遇 到更高的壁垒,从而 限制了它们的出口
17
谢
谢
排他性影响
关税同盟的排他性影响可能会导致非成员国被排除在某些市场之外。由于成员国之间的贸 易自由化,它们可能会减少从非成员国的进口,这会对这些国家的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难以达成共识
建立关税同盟需要成员国之间达成广泛的共识和协议。这可能需要长时间的谈判和协商, 并且可能受到各种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因此,达成关税同盟的难度较大,需要 各方做出较大的妥协和让步
4
关税同盟理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美国经济学家 瓦伊纳(Viner)提出了关税同盟的基本原理,认为通过消除成员国之间 的关税壁垒,可以实现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贸易创造效应 是指新的贸易机会的产生,而贸易转移效应是指从非成员国向成员国 的贸易转移。瓦伊纳的理论奠定了关税同盟理论的基础
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

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同盟从欧洲开始,是经济⼀体化的组织形式之⼀。
对内产⾏减免关税和贸易限制,商品⾃由流动;对外实⾏统⼀的关税和对外贸易政策。
关税同盟有两种经济效应,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
静态效应有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
贸易创造效应是指产⽣由⽣产成本较⾼的国内⽣产转向成本较低的贸易对象国⽣产,本国从其他成员国进⼝产品所带来的利益。
贸易转移效庆是指产品过去从⽣产成本较低的⾮成员国进⼝转向从成本较⾼的成员国进⼝的损失。
这是参加关税同盟的代价。
当贸易创造效应⼤于转移效应时,参加关税同盟给成员国带来的综合效应就是净效应,意味着成员国的经济福利⽔平的提⾼;反之,则为净损失和经济福利⽔平的下降。
动态效应关税同盟不仅会给参加国会带来静态影响,还会给它们带来某些动态影响。
有时,这种动态效应⽐其静态效应更为重要,对成员国的经济增长有重要的影响。
关税同盟的动态优势:1、关税同盟的第⼀个动态效应就是⼤市场效应(或规模经济效应)。
关税同盟建⽴以后,为成员国之间产品的相互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这种市场范围的扩⼤促进了企业⽣产的发展,使⽣产者可以不断扩⼤⽣产规模,降低成本,享受到规模经济的利益,并且可进⼀步增强同盟内的企业对外,特别是对⾮成员国同类企业的竞争能⼒。
因此关税同盟所创造的⼤市场效应引发了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
2、关税同盟的建⽴促进了成员国之间企业的竞争。
在各成员国组成关税同盟以前,许多部门已经形成了国内的垄断,⼏家企业长期占居国内市场,获取超额垄断利润。
因⽽不利于各国的资源配置和技术进步。
组成关税同盟以后,由于各国市场的相互开放,各国企业⾯临着来⾃于其他成员国同类企业的竞争。
结果各企业为在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必然会纷纷改善⽣产经营效率,增加研究与开发投⼊,增强采⽤新技术的意识,不断降低⽣产成本,从⽽在同盟内营造⼀种浓烈的竞争⽓氛,提⾼经济效率,促进技术进步。
3、关税同盟的建⽴有助于吸引外部投资。
关税同盟的建⽴意味着对来⾃⾮成员产品的排斥,同盟外的国家为了抵消这种不利影响,可能会将⽣产点转移到关税同盟内的⼀些国家,在当地直接⽣产并销售,以便绕过统⼀的关税和⾮关税壁垒。
关税同盟静态效应研究

纵轴代表商品价格,横轴代表成员国
国内市场商 品供求数量 , x D 代表 国内市场
需求 , × S 代表 国内厂商 的供 给 , 1 S 为同盟 国国 内商品价格 , 1 T S + 为成 员国给商 品征 收关税并转嫁给消费者后其 国内商品价格。
在未形成关税 同盟 之前 ,成 员国从 同
P
图1
影响便是综合考虑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
贸易创造 大于 贸易转移 则福 利水平 净增 , 反之则净减 。笔者认 为不能一概 而论 ,分
析 如下 :
税和非关税壁 垒 ,从而成员 国国内商品价 格恢复到 O 。 O A 在 A价格水平 之下 , 员 成 国国 内商 品需 求为 O w,而 其国 内厂商仅
同的 。
过 程 自始至终都是发 生在双方之 问,而
没有第三国 的参与 ;贸易创 造扩大 了贸易 规模 ,提 高 了两 国之 间的福 利水平 。 由于相 互之 间取 消关税 和关税 壁垒 , 同盟 国的进 口商 品不会 因为关税转嫁而提 高价 格 ,故其商 品价格相 对于取消关税之 前有大幅度地 降低 ,价 格的降低会 引致消 费者需求膨胀 ,需 求的扩 大会产生两个直
图3显示会展活动物流网络的核心在于由会展现场会展场馆和会展仓储配送中心所组成的物资信息综合体从宽泛的层面讲它是会展活动物流起点参展企业群和物流终点购买者群体l进行物资传送和信息互动的交换器物资流分别从参展商向购买者呈现出单向脉状传递形态
维普资讯
剩余缩 小到 三角O C, A 政府 关税 收入 因取
本文讨论 关税 同盟 的静态效应 ,从理
论 的角度来考 察加入关税 同盟给成 员国带
来的影响。从理论上讲,关税同盟包括两
什么是关税同盟的镜头效应和动态效应?

什么是关税同盟的镜头效应和动态效应?关税同盟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对于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很难进⾏准确估算,但许多学者认为,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静态效应更有价值。
发展中国家⼀些经济学家更重视经济⼀体化的以下两点动态效应:为尚未建⽴的⼯业提供创业机会;为⼯业发展合作计划提供了可能性。
对于静态效应,发展中国家也较为乐观,认为贸易转移效应有可能从对落后的保护,转变为对幼稚⼯业的保护,从⽽使该效应成为未来潜在的规模经济,即⽬前关税同盟的静态贸易转移效应,有可能成为动态的贸易创造效应。
对关税同盟、⾃由贸易区的实证研究,过去多集中于欧共体。
但是,早期的实证研究⼤多认为区域经济⼀体化的利益很有限。
荷兰经济学家(P.J.Verdoorn)的研究指出,欧洲经济共同体成⽴后使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量增加17%,远低于⽐荷卢关税同盟的50%,贸易增长带动的经济福利的增加,只有EEC最初6个成员国国民收⼊的0.05%。
这可能是偏低了。
但其他⼀些学者也得出了利益甚微的结论。
然⽽,EEC和欧洲⾃由贸易联盟成⽴⼏年之后,实证研究的结论有了较⼤的变化,⼤多认为EEC将对扩⼤成员国之①也有的学者认为,市场的扩⼤会提供规模经济,反⽽容易产⽣垄断②也有的学者认为,由于从成员国的进⼝增⼤和区外投资增加。
区内有关产业的⼚商会减少投资,同盟内总的投资不⼀定会增加。
间的贸易和提⾼福利⽔平作出重⼤贡献。
这可能是由于关税同盟的作⽤需要⼀个逐渐显露的过程。
北美⾃由贸易区的建⽴,成为实证研究的⼜⼀个关注对象。
对于北美⾃由贸易区的效果,⼀些学者进⾏了预测(表3—1)。
从中可以看出以下⼏点:(1)所有测算都显⽰,⾃由贸易区有提⾼所有成员国福利⽔平的正效果,尤其是认为,墨西哥可以获得最⼤利益。
其中,学者Brown和Sobarzo在预测社会福利效果时,都考虑了外国直接投资这⼀因素。
⽽在不包括这⼀因素的预测值中,墨西哥的福利增长则很⼩。
这⽅⾯⼀个重要原因是墨西哥经济规模较⼩,其GNP只有美国的4%。
关税同盟的概念

关税同盟的概念
关税同盟是一种国际关系的形式,其定义为一组成员国彼此之间保持贸易关系及同样对非成员国施加相同的关税或海关程序。
在关税同盟中,成员国之间将不再相互征收关税,或采取其他贸易限制措施,并统一对非成员国征税,形成一个共同市场。
首先,关税同盟的设立旨在促进贸易自由化。
在这个阶段,成员国将减少彼此之间的贸易壁垒,以便实现更为自由和平等的贸易关系,提高成员国的贸易水平。
因此,关税同盟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效益,从而增加成员国的收入和就业。
其次,关税同盟可以促进成员国之间的政治稳定。
通过减少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可以降低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和贸易摩擦。
这有助于缓解因贸易争端引起的政治和战争问题,并保障成员国之间在经济和政治方面的合作。
此外,关税同盟可以倡导贸易的创新和技术发展。
在贸易自由化后,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将更自由和开放,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可以通过技术、技能和经验的传递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同时,它也可以促进新的产品和服务的开发,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在世界贸易系统中,关税同盟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税同盟不但可以鼓励自由贸易,而且可以稳定经济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全球的和平和繁荣。
因此,建立关税同盟是需要认真思考的。
它需要成员国之间有共同的目标和经济利益,并需要制定具体的法规和规定以确保关税同盟的顺利运作。
除此之外,关税同盟还需要考虑到非成员国的反应,以及如何应对国内政治压力等问题。
总的来说,建立关税同盟可以为成员国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政治稳定和技术创新。
借助关税同盟的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国际贸易和全球繁荣,并提高世界经济的运作效率。
关税同盟理论

关税同盟理论关税同盟是指一些国家通过相互协议,建立起一种贸易安排,以便减少或消除彼此之间的关税壁垒,从而促进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合作。
关税同盟理论是指对关税同盟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理论框架的学术研究领域。
本文将介绍关税同盟理论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并分析其优势和局限性。
一、关税同盟的概念和历史背景关税同盟是指多个国家为了促进贸易自由化,通过协议建立起的一个区域性贸易安排。
在关税同盟中,参与国承诺减少或消除彼此之间的关税壁垒,并同时对第三方国家保持一致的关税政策。
关税同盟的建立旨在提高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便利性和经济合作程度,推动市场的整合和经济的繁荣。
关税同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
首个被称为关税同盟的例子是德意志关税同盟,成立于1834年。
德意志关税同盟由普鲁士王国和其他德意志国家组成,旨在消除内部贸易障碍,形成一个统一的市场。
这一关税同盟的成立标志着欧洲贸易自由化的先例。
二、关税同盟理论的主要内容关税同盟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贸易自由化原则:关税同盟的核心原则是通过减少或消除关税壁垒,推动贸易自由化。
贸易自由化可以促进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流动,提高市场效率和经济福利。
2. 关税同盟的构建和管理:关税同盟的建立需要有参与国之间的协议和合作机制。
参与国需要达成一致的关税政策,并共同管理关税同盟的运作和发展。
3. 市场整合和经济合作:关税同盟旨在促进市场的整合和经济的合作。
通过消除关税壁垒和统一市场规则,成员国可以更加便利地进行贸易和投资活动,推动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4. 关税同盟的效果评估:关税同盟的效果可以通过各种指标进行评估,包括贸易增长、经济增长、就业机会等。
评估关税同盟的效果有助于了解其对成员国和整个区域经济的影响。
三、关税同盟的优势与局限关税同盟具有以下优势:1. 贸易自由化和市场整合:关税同盟促进了贸易自由化和市场整合,加强了成员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合作。
成员国可以更自由地进行贸易和投资活动,享受到更加便利的市场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税同盟效应分析
鞠萍
【摘要】文章介绍了关税同盟的含义及其具备的条件,分析了关税同盟静态、动态效应,阐述了加入关税同盟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期刊名称】《江苏科技信息》
【年(卷),期】2013(000)012
【总页数】2页(P14-15)
【关键词】关税同盟;贸易创造;贸易转移;福利效应;规模经济
【作者】鞠萍
【作者单位】青岛黄海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1.关税同盟的含义及其具备的条件
关税同盟(Customsunion)是指2个或2个以上国家完全取消关税或其他贸易壁垒,并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关税壁垒而结成的同盟。
关税同盟具备的条件:①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的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②对来自非成员国或地区的商品实行统一的关税;③通过协商方式分配成员国间的关税收入。
关税同盟的目的在于使成员国的商品在统一关税的保护下,在内部市场上排除非成员国的竞争。
关税同盟从欧洲开始,是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之一。
对内产行减免关税和贸易限制,商品自由流动;对外实行统一的关税和对外贸易政策。
2.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
(1)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益分析。
贸易转移建立关税同盟之后,成员国之间的相互贸易代替了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从而造成贸易方向的转移。
贸易转移对关税同盟外设立统一的关税壁垒,使一些成员国不能以低价购买非同盟国生产的更低廉的商品,只能转向同盟内高价产品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贸易创造由于取消了同盟内的关税壁垒,使生产转向同盟内最有效率的供应者所产生的经净收益,贸易创造效应会给参加国带来净收益,使一国经济水平上升,贸易转移效应通常会使一国经济水平下降,给参加国带来损失。
因此判断加入关税同盟,从静态效应的角度分析对本国是否有利,主要取决于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是否能抵消贸易转移的福利效应。
具体分析如下。
假设A,B,C三个国家都生产同质的手套,以C国为例,关税同盟成立前,C国对外征收200%的关税。
B、C两个国家缔结关税同盟,C国取消对B国关税,对
A国征收200%关税。
在关税同盟成立前,C国市场3种价格分别为3美元、4.5
美元、4美元,由于同质商品A国的价格最低,所以C国市场上商品价格会逐渐
趋向3美元。
在此价格条件下,C国商品的需求量为1000副,而供给量只有800副,因此,C国需从A国进口200副手套。
在关税同盟成立后,C国取消了对B
国的关税,而对A国仍然保持200%的关税。
此时,C国市场同质手套的价格分
别为3美元、1.5美元、4美元。
由于商品的同质性,此时C国市场上手套的价格会逐渐趋向1.5美元。
在此价格下,C国手套供给量为700副,需求量为1200副,C国需从B国进口500副手套。
综合以上分析发现:①C国的贸易对象发生了变化。
在同盟成立前为A国;在同盟成立后变为B国,即C国的贸易对象由A国转移到了B国——贸易转移效应。
②在关税同盟成立前,C国进口手套数为200副,关税同盟成立后,由于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C国进口手套数变为500副,即
关税同盟成立后B、C两国的贸易量与AC两国贸易相比增加了;新的贸易创造了
出来——贸易创造效应。
(2)福利效应分析。
关税同盟成立后,C国市场商品的价格由PA+T降为PB,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格下降,使消费者剩余增加。
同时,由于商品价格降低,本国生产者剩余减少。
此外,关税同盟成立前,C国从A国进口商品,还可以取得部分关税收入;关税同盟成
立后,C国丧失了这部分收入。
因此,C国加入关税同盟,对本国净收益还是损失,则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关系,C 国的损益 F=a+b+c+d-a-(c+m)=b+d-m。
即:F=b+d-e=75+150-100=125>0,即C国加入关税同盟会促进本国经济的
增长和福利水平提高。
3.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
(1)规模经济。
所谓经济效益,是指随着规模的加大,生产成本和经营费用都降低,从而能够取得一种成本优势。
例如,一百万台收音机比只生产一万台收音机的高,也划算得多。
关税同盟成立后,成员国内商品自由流动,同盟国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市场,需求增加。
在短期内,企业的经济资源是一定的,无法根据扩大的市场需求转换生产。
因此,区域经济一体化会使区域的很多企业实现规模经济,获得规模效益。
但具体到一个企业则具体分析如图1所示。
I点为最小产量的经济临界点。
如果项目规模小W,则会发生亏损。
Ⅱ点为最大产量的经济临界点。
如果项目规模大于H,企业将亏损。
Ⅲ点为经济区域内经济的
最优点,在此点上项目收入最大,成本费用最低,利润最高。
(2)刺激投资效益。
图1 规模效益曲线分析
关税同盟的刺激投资效应表现在2方面。
一方面,由于关税同盟建立后,对成员
国取消了关税而对非成员国仍然保持较高关税,这就迫使一些非成员国的企业为了绕过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纷纷到成员国投资设厂,间接为成员国吸引大量外资。
另一方面,企业为了在成员国充分占有和扩大市场份额,增强企业竞争优势,势必会加大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方面的投资。
(3)企业竞争加剧效应。
关税同盟建立之后,政府对本国企业的保护作用消失,同类商品的竞争对手增加,市场份额的争夺更加激烈,企业为了在竞争中获胜,纷纷改善经营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资源的配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