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国开作业《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 (32)

国开作业《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 (32)

题目:1.紫外线杀菌法适用于( )。

选项A:牛奶选项B:培养基选项C:手术室空气选项D:皮肤选项E:注射器答案:手术室空气题目:2.滤菌器不能除去( )。

选项A:细菌选项B:真菌选项C:放线菌选项D:支原体选项E:螺旋体答案:支原体题目:1.引起毒性休克综合征的病原菌是()。

选项A:肺炎球菌选项B:脑膜炎奈氏菌选项C:金黄色葡萄球菌选项D:甲型溶血性链球菌选项E: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答案:金黄色葡萄球菌题目:2.下列疾病中,通常不是由葡萄球菌引起的的是()。

选项A:痈选项B:败血症选项C:食物中毒选项D:烫伤样皮肤综合征选项E:风湿热答案:风湿热题目:3.与链球菌无关的疾病是()。

选项A:过敏性鼻炎选项B:扁桃体炎选项C:感染性心内膜炎选项D:中耳炎选项E:猩红热答案:过敏性鼻炎题目:4.下列细菌中,对外界环境抵抗力最强的是()。

选项A:肺炎链球菌选项B:A群链球菌选项C:甲型溶血性链球菌选项D:淋病奈瑟菌选项E:金黄色葡萄球菌答案:金黄色葡萄球菌题目:5.各型链球菌中,致病力最强的是()。

选项A:B群链球菌选项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选项C:丙型链球菌选项D:甲型溶血性链球菌选项E:D群链球菌答案: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题目:6.引起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细菌是()。

选项A:表皮葡萄球菌选项B:流感嗜血杆菌选项C:布鲁杆菌选项D:绿脓杆菌选项E: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答案:甲型溶血性链球菌题目:7.能引起人类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是()。

选项A:M蛋白选项B:溶血素选项C:链激酶选项D:透明质酸酶选项E:致热外毒素(红疹毒素)答案:致热外毒素(红疹毒素)题目:8.脑膜炎奈瑟菌感染可引起()。

选项A:菌血症选项B:毒血症选项C:败血症选项D:脓毒血症选项E:外毒素血症答案:败血症题目:9.肺炎链球菌的致病物质主要是()。

选项A:内毒素选项B:外毒素选项C:侵袭性酶选项D:荚膜选项E:菌毛答案:荚膜题目:1.鉴别肠道细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依据是()。

2024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20)

2024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20)

2024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20)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20)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填写在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40分)1.机体受抗原刺激后发生免疫应答的部位是()。

A.胸腺B.骨髓C.淋巴结D.腔上囊E.阑尾2.B细胞表面标志中不包括()。

A.EB病毒受体B.MHC-II类分子C.MHC-I类分子D.补体受体E.CD3分子3.在黏膜表面发挥抗感染作用的抗体是()。

A.lgGB.IgMC.IgAD.lgAE.IgE4.唯一能够通过胎盘的抗体是()。

A.IgGB.IgMC:lgAD.IgDE.IgE5.下列作用特点中细胞因子所不具备的有()。

A.高效性B.特异性C.多效性D.重叠性E.网络性6.胸腺依赖抗原是指()。

A.在胸腺中加工处理的抗原B.能直接激活B细胞的抗原C.只引起细胞免疫应答的抗原D.只引起体液免疫应答的抗原E.既引起细胞免疫又引起体液免疫应答的抗原7.参与I型超敏反应的抗体是()。

A.IgAB.IgGC.IgMD.IgDE.IgE8.下列抗菌物质中可抑制细菌肽聚糖合成的是()。

A.青霉素B.抗体C.补体D.细菌素E.氯霉素9.革兰阳性菌类似菌毛黏附细胞的结构是()。

A.肽聚糖B.特异性多糖c.壁磷壁酸D.膜磷壁酸E.葡萄球菌A 蛋白10.细菌芽胞在医学中重要的意义是()。

A.多层膜结构B.细菌的繁殖体C.灭菌指标D.有抗原性E.革兰染色阳性11.正常菌群对机体的益处不包括()。

A.刺激免疫系统成熟B.抗肿瘤C.抗致病菌定居D.产生干扰素E.提供营养12.细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游离DNA片段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过程称为(A.转化B.转导C.接合D.溶原性转换E.基因突变13.内毒素的毒性作用中不包括()。

A.发热B.白细胞反应C.选择性作用于靶细胞,引起特殊症状D.DICE.休克14.巴氏消毒法常用于消毒的物品是()。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免疫防御功能正常时表现为_______________,如水平过低可导致__________________。

2.具有____________性而缺乏 ____________性的物质称为半抗原。

3.经典的Ⅰ类基因和Ⅱ类基因的二个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4.CK通常以___________的方式作用于产生CK的细胞本身,或以___________方式作用于邻近细胞。

5.TCR-CD3复合体中,TCR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CD3分子则通过胞浆内的______________结构,将抗原信号转导到细胞内。

6.细菌结构中缺乏_____________,称为细菌L型。

7.肠热症主要由______________引起。

8.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是________________。

9.汉坦病毒是_________________的病原。

10.细菌内毒素的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异嗜性抗原2.单克隆抗体3.细胞因子4.败血症5.微生态失调三、单选题:从下列A、B、C、D 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并将其英文字母填在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1.适应性免疫的特征是()A.出生时即具有B.反应迅速C.特异性D.无记忆性2.下列对抗毒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类毒素免疫动物的免疫血清制成B.注射前需作皮肤试验C.既可中和外毒素,又可能引起超敏反应D.用于人工自动免疫3.下列哪类Ig升高可提示机体近期感染()A.IgGB.IgMC.IgED.IgA4.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患者血清中升高的补体成分是()A.C1qB.C2aC.C4aD.C95.既具有调理作用,又具有免疫黏附作用的补体裂解成分是()A.C2aB.C2bC.C5bD.C3b6.下列对MHC的描述是正确的,除了()A.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B.人的MHC称为HLA复合体C.HLA复合体位于第17号染色体D.与细胞间的识别及将抗原肽递呈给T细胞有关7.根据单元型遗传规律,同胞之间2个单元型部分相同的几率是()A.0%B.25%C.50%D.100%8.HLAⅡ类分子主要表达于()A.树突状细胞B.中性粒细胞C.T细胞D.NK细胞9.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是()A.特异性B.受MHC限制C.通过细胞因子受体发挥作用D.主要以内分泌形式发挥作用10.对于T细胞活化第二信号的描述,错误的是()A. 又称协同刺激信号B. 有抗原特异性C. 如无第二信号,T细胞成为无能D. CD28分子与B7分子的结合是最重要的第二信号11.对NK细胞的错误描述是()A. 胞内含嗜天青颗粒,故又称大颗粒淋巴细胞B. 能直接杀伤某些肿瘤细胞C. 也可通过ADCC杀伤靶细胞D.杀伤靶细胞受MHC限制12.所谓TCR对抗原的识别是指()A. TCR对抗原肽的识别B. TCR对MHC分子的识别C. TCR对MHC:抗原肽的双识别D. TCR对完整抗原分子的识别13.CD8 CTL杀伤靶细胞的特点是()A.无抗原特异性B.受MHCⅡ类分子限制C.靶细胞发生裂解和凋亡D.CTL自身亦受损伤14.在Ⅳ型超敏反应中,CD4 T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其主要炎症细胞是()A.巨噬细胞B.NK细胞C.中性粒细胞D.CTL15.再次抗体应答在医学实践中的意义是()A.预防接种两次以上B.血清学试验诊断传染病时,应在发病初期和恢复期各做一次,进行结果比较C.血清学诊断应鉴别非特异性回忆反应D.以上全对16.Ⅰ型超敏反应的特点是()A. 由抗体IgG介导B. 由补体、NK细胞等破坏靶细胞C. 不引起组织损伤D. 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17.对异种免疫血清脱敏疗法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适用于已查明变应原而又难以避免接触此变应原的个体B. 采用小剂量、短间隔、多次注射的方法C. 机体靶细胞分批脱敏,最后致敏状态全部解除D. 脱敏是暂时的18.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表示()A. 从未接触过结核杆菌B. 正在患严重的结核病C. 已感染过结核而获得了抗结核杆菌的细胞免疫能力D. 体内有抗结核杆菌的抗体19.病人反复局部注射胰岛素,引起局部红肿、出血和坏死,与此有关的超敏反应是()A.Ⅰ型超敏反应B.Ⅱ型超敏反应C.Ⅲ型超敏反应D.Ⅳ型超敏反应20.新生儿能从母体获得自然被动免疫的Ig是()A.IgG和IgMB.IgG和SIgAC.IgA和IgMD.IgD和IgE21.感染后只产生短暂免疫力的病毒是()A.麻疹病毒B.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C.丙型肝炎病毒D.流行性感冒病毒22.与急性肾小球肾炎发病有关的主要细菌是()A.A群链球菌B.大肠埃希菌C.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D.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3.破伤风梭菌的致病物质主要是()A.内毒素B.外毒素C.荚膜D.菌毛24.现有抗生素治疗无效的微生物是()A.支原体B.衣原体C.病毒D.真菌25.下列各项关于甲型肝炎病毒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只引起急性感染B.对外界抵抗力强C.有包膜D.疫苗预防效果好26.下列各项关于HIV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病毒含有反转录酶B.对外界抵抗力强C.有包膜D.主要感染Th细胞和巨噬细胞27.引起鹅口疮的微生物是()A.鼠疫耶氏菌B.白假丝酵母菌C.幽门螺杆菌D.钩端螺旋体28.下列各病毒中,核酸是DNA的是()A.甲型肝炎病毒B.乙型肝炎病毒C.狂犬病病毒D.SARS冠状病毒29.下列各物质中,经甲醛处理后能制成类毒素的是()A.抗生素B.内毒素C.抗毒素D.外毒素30.不正规使用抗生素能导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和假膜性结肠炎,其病原是()A.白假丝酵母菌B.产气荚膜梭菌C.艰难梭菌D.炭疽芽孢杆菌四、更正题:(每小题2分,共16分)答题注意:1)下列各小题的叙述都有错误,请先仔细阅读各小题找出错误处;2)将正确的叙述写于小题下面的空行内,切不可在小题上改动;3)要针对题目回答,不要简单的答是或不是、有或无,也不是作“名词解释”,应将正确的含义表达出来,也不是作“名词解释”。

(完整)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 试题答案及评分

(完整)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  试题答案及评分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抗原2.超敏反应3.败血症4.细菌的毒力5.病毒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1.干扰素的生物学活性包括抗病毒、-—-—-——- 和--———--2.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传播,引起____。

3.质粒是细菌染色体以外的—-—---———,为双股环状DNA。

三、单项选择题I1.浆细胞( )。

A.有吞噬功能 B.由T细胞分化而来C.属于嗜酸性粒细胞 D.是产生抗体的效应细胞E.与肥大细胞有共同特性2.实验动物新生期摘除胸腺将表现为( )。

A.对免疫功能无影响 B.体液免疫受影响C.细胞免疫受影响 D.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受影响E.免疫功能可由淋巴结代偿3.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抗体类型是( )。

A. IgA B.IgGC.IgM D.IgDE.IgE4.由单核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是()。

A.IL—1 B.IL-2C.IL-3 D—IL-13E.IL-55.决定抗原物质免疫原性的因素不包括( )。

A.高分子量 B.异物性C.复杂的化学结构 D.免疫途径E.免疫次数6.对人而言,HLA抗原属于( )。

A.异种抗原 B.改变的自身抗原C同种异型抗原 D.隐蔽抗原E.肿瘤相关抗原7.细菌致病性的强弱主要取决于细菌的( ).A.荚膜 B.菌毛C.侵袭性酶 D.毒素E.毒力8.可传递的细菌遗传物质是( )。

A.菌毛 B.鞭毛C.芽胞 D.质粒E.荚膜9.外毒素的毒性作用特点是( ).A.发热 B.白细胞反应C.选择性作用于靶细胞,引起特殊症状 D.DICE.休克10。

湿热灭菌法中杀菌效果最彻底的是( )。

A.煮沸法 B.巴氏消毒法C.间歇灭菌法 D.高压蒸汽灭菌法E.流通蒸汽灭菌法11.葡萄球菌引起急性胃肠炎的致病物质是( )。

A.杀白细胞素B.溶血毒素C.肠毒素D.红疹毒素E.DNA酶12.决定痢疾杆菌侵袭力的首要因素是()。

A.内毒素 B.外毒素C.侵袭性酶 D.菌毛E.肠毒素13.不引起毒血症的毒素是()。

医学免疫学:医学免疫与微生物学考试答案(最新版)

医学免疫学:医学免疫与微生物学考试答案(最新版)

医学免疫学:医学免疫与微生物学考试答案(最新版)1、单选用石炭酸消毒器械和排泄物的常用浓度是().A.1%~5%B.2%~5%C.7%~9%D.10%E.20%正确答案:B2、单选关于I型超敏反应叙述错误的(江南博哥)是().A.有明显个体差异B.发生迅速C.是细胞免疫造成的损伤D.IgE介导正确答案:C3、单选B淋巴细胞主要定居在淋巴结的哪个区()。

A、皮质区B、深皮质区C、浅皮质区D、副皮质区E、髓窦正确答案:E4、多选可以引起神经系统感染的病毒有()。

A.乙脑病毒B.狂犬病毒C.疱疹病毒D.脊髓灰质炎病毒E.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正确答案:A, B, C, D, E5、单选下列哪种细胞不属于专职APC()。

A、辅助性T细胞B、巨噬细胞C、朗罕氏细胞D、B细胞E、树突状细胞正确答案:A6、名词解释干扰素(IFN)正确答案:由病毒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机体细胞所产生的一种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生物学作用的糖蛋白7、填空题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与不育症的文原体是()。

正确答案:溶脲脲原体8、单选下列有关IFN描述,不正确的是()。

A.干扰素有广谱抗病毒作用B.有相对种属特异性C.直接抑制病毒蛋白合成D.早期发挥作用E.不能直接杀灭病毒正确答案:A9、单选麻疹活疫苗的初种年龄是()。

A、8月龄婴儿B、6月龄婴儿C、2月龄婴儿D、新生儿E、l周岁正确答案:D10、问答题HIV的致病机制是什么?正确答案:某些细胞表面的CD4分子是HIV的受体,与HIV包膜具有高度亲和性。

HIV侵入人体后,能选择性的侵犯表达CD4分子的细胞,其中主要是辅助性T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也可表达少量CD4分子,故HIV也可侵犯这些细胞。

HIV主要通过刺突糖蛋白与易感细胞膜上的CD4分子结合,引起包膜蛋白构型改变,影响融合蛋白gp41,促进病毒包膜与细胞膜的融合,进而进入细胞。

可能通过下列机制导致CD4+T细胞损伤:1.HIV对细胞的直接损伤作用;2.病理免疫反应所致的细胞损伤。

免疫与微生物试题及答案

免疫与微生物试题及答案

免疫与微生物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识别和清除病原体B. 促进伤口愈合C. 调节体温D. 维持血压稳定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微生物的特征?A. 需要氧气生存B. 能进行自我复制C. 个体微小D. 种类繁多答案:A(微生物不一定需要氧气生存)3. 以下哪种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主要细胞?A. 红细胞B. 白细胞C. 血小板D. 肌肉细胞答案:B4. 人体免疫系统分为哪两大类?A. 先天免疫和后天免疫B.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C. 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D. 以上都是答案:D5. 以下哪种微生物可以引起食物中毒?A. 病毒B. 细菌C. 真菌D. 原生动物答案:B二、填空题6. 免疫系统的第三道防线是________。

答案:特异性免疫7. 微生物的分类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________。

答案:原生动物8. 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是________。

答案:脾脏9. 免疫球蛋白是免疫系统中的一种________。

答案:蛋白质10. 微生物的繁殖方式通常是________。

答案:二分裂三、简答题11. 请简述免疫记忆的概念。

答案:免疫记忆是指免疫系统对曾经接触过的抗原具有记忆能力,当同一抗原再次入侵时,免疫系统能迅速识别并产生更强烈的免疫反应。

12. 什么是病原体,它们如何影响人体健康?答案:病原体是能够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它们通过侵入人体,繁殖并产生毒素或直接损害组织,导致疾病的发生。

四、论述题13. 论述微生物在医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答案:微生物在医学研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它们不仅是许多疾病的病原体,而且在疫苗开发、抗生素研究、生物技术等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

通过研究微生物,科学家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高公共卫生水平。

结束语:通过上述试题,我们可以看到免疫学和微生物学是医学领域中两个紧密相连且极其重要的分支。

了解它们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对于提高我们对疾病的认识和防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word版)医学三基微生物学和免疫学试题及答案,文档

(word版)医学三基微生物学和免疫学试题及答案,文档

§1.1.5微生物学和免疫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A型题】1.关于外毒素的表达,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 )A.是活菌释放至菌体外的一种蛋白质 B.主要由革兰阳性菌产生,少数革兰阴性菌也能产生C.性质稳定,耐热D.毒性强,引起特殊病变E.抗原性强2.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造成机体严重损伤,引起严重的病症称为( )A.毒血症 B菌血症C.败血症D.脓毒血症 E.病毒血症3.免疫系统包括( )A.胸腺、骨髓 B.免疫器官、免疫分子C.免疫器官、免疫细胞D.T细胞、B细胞E免疫组织、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4.关于“流脑〞的表达,以下哪一项为哪一项错误的( )A.主要致病因素为内毒素B.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C.人为唯一的传染源D.爆发型以儿童罹患为主 E.95%以上由B群脑膜炎球菌引起5.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属于( )A.I型超敏反响 B.Ⅱ型超敏反响 C.Ⅲ型超敏反响D.Ⅳ型超敏反响E.免疫耐受6.被狂犬咬伤的伤口最好采用( )A.弱酸冲洗B.20%肥皂水冲洗C.过氧化氢溶液冲洗 D.食醋冲洗E.90~,6乙醇冲洗7.新生儿抗感染的主要抗体是( )A.IgG B.IgM D.IgD E.IgE8.担负细胞免疫功能的细胞是( )A.T细胞B.K细胞C.B细胞D.NK细胞E.巨噬细胞【X型题】9.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包括、( )A.发病与进食有关 B.发病有群体性 C.从呕吐物、粪便及剩余食物中别离出同一病原体D.发病人数超过进食人数的50%E.有急性胃肠炎病症10.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有( )A.肺炎支原体 B.SARS冠状病毒C.肺炎双球菌D.肺炎衣原体E.结核分枝杆菌11.病毒灭活的概念包括()A.失去感染性 B.保存抗原性 C.保存血凝特性D.保存细胞融合特性E.保存遗传特性12.乙型肝炎传播的途径有( )A.消化道传播 B.呼吸道传播C母婴传播D.性接触传播E.血行传播13.引起性病的病原体有()A.淋病奈瑟菌 B.梅毒螺旋体C.衣原体D.HIVE.HAV14.免疫三大标记技术是( )A.免疫荧光技术 B.酶免疫测定集E.免疫电泳15.以下哪些病原体可引起食物中毒A.霍乱弧菌B.肉毒杆菌C.放射免疫测定( )C蜡样芽胞杆菌D.协同凝D.黄曲霉毒素E.产气荚膜梭菌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需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细菌特殊结构是菌毛,细菌繁殖的方式为,对热抵抗力最强的病毒为。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什么的主要科学?A. 病原体的分类与治疗B. 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C. 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D. 药物的免疫调节作用答案:B2. 以下哪种细胞不属于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A. 巨噬细胞B. 树突状细胞C. 红细胞D. T淋巴细胞答案:C3. 微生物学中的“培养基”是指什么?A. 用于培养植物的土壤B. 用于培养微生物的营养物质C. 用于培养动物的饲料D. 用于培养人类的食物答案:B4. 以下哪种微生物是厌氧菌?A. 链球菌B. 金黄色葡萄球菌C. 大肠杆菌D. 梭状芽孢杆菌答案:D5. 在免疫应答中,哪种细胞负责产生抗体?A. 树突状细胞B. B淋巴细胞C. T淋巴细胞D. 巨噬细胞答案:B二、填空题1. 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皮肤、粘膜、体温调节2. 微生物按照其对氧气的需求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好氧微生物、厌氧微生物、微氧微生物3. 在体液免疫中,______细胞负责识别并呈递抗原,而______细胞负责产生抗体。

答案:抗原呈递细胞、B淋巴细胞4. 微生物的______和______是微生物学研究的两个基本方面。

答案:分类、生理三、简答题1. 简述免疫耐受的概念及其在医学上的重要性。

答案:免疫耐受是指免疫系统对某些抗原不产生免疫反应的状态。

这通常发生在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的识别过程中,以防止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

在医学上,免疫耐受对于维持机体的免疫稳态和预防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2. 描述细菌的生长曲线及其在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答案:细菌的生长曲线通常分为四个阶段:滞后期、对数期(指数生长期)、稳定期和死亡期。

在微生物学研究中,通过观察细菌的生长曲线,可以了解细菌的生长特性、繁殖速度以及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存能力,这对于研究细菌的生理特性和制定有效的抗菌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对抗病原微生物和其他异物侵袭的科学,下列哪项不属于免疫学范畴?
A. 疾病预防和控制
B. 免疫诊断和治疗
C. 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D. 生物化学反应的机制
2. 以下关于免疫系统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A. 免疫系统可以识别并攻击病原微生物
B. 免疫系统可以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
C. 免疫系统可以合成抗体来中和病原微生物
D. 免疫系统不能产生记忆作用
3. 具有免疫应答功能的细胞是下列哪一种?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小板
D. 血浆细胞
4. 免疫球蛋白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一般分为几类?
A. 3类
B. 4类
C. 5类
D. 6类
5. 关于抗体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A. 抗体只能与特定的抗原结合
B. 抗体可以杀死病原微生物
C. 抗体只存在于血液中
D. 抗体只由B细胞产生
二、判断题
1. 免疫系统是人体的自我保护系统,它不会与病原微生物发生相互作用。

()
2. 免疫应答是一种高度特异性的防御机制,能够针对不同病原微生物产生独特的抗体。

()
3. 整合素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表面受体,能够通过与其他细胞表面分子的结合来介导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
4. 天然免疫是指人体先天具备的针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机制,主要包括皮肤、粘膜屏障以及巨噬细胞等。

()
5.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免疫功能会逐渐下降,导致易患各类疾病。

()
三、简答题
1. 请简要说明病毒的传播途径及人体的免疫应答机制。

2. 什么是免疫调节?请列举两种免疫调节的方式。

3. 请解释细菌耐药性的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法。

四、问答题
1. 请简要介绍急性炎症的发生机制。

2. 免疫缺陷疾病有哪些常见类型?请说明其发病机制。

3. 请解释感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及其诊断方法。

答案:
一、选择题
1. D
2. D
3. B
4. B
5. A
二、判断题
1. 错误
2. 正确
3. 正确
4. 正确
5. 正确
三、简答题
1. 病毒可以通过直接接触、空气飞沫、血液传播等途径进入人体。

人体对病毒感染的免疫应答主要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来完成。

细胞免疫主要通过T淋巴细胞,尤其是细胞毒性T细胞来识别并杀伤病毒感染的细胞。

体液免疫则通过抗体中和和其他效应来清除病毒。

2. 免疫调节是指免疫系统通过不同的机制来维持免疫平衡。

其中两种主要的免疫调节方式包括:正调节和负调节。

正调节主要通过刺激免疫细胞分化和活化,增强免疫应答;负调节则通过抑制免疫细胞活性,调控免疫应答的幅度和持续时间。

3. 细菌耐药性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过度使用抗生素、抗菌药物的滥用、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细菌基因突变等。

为了控制细菌耐药性,需要采取合适的抗生素使用策略、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和控制、提倡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措施。

四、问答题
1. 急性炎症的发生机制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血管反应阶段、细
胞浸润阶段和修复重建阶段。

在血管反应阶段,受损组织释放炎症介质,引起血管扩张和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病灶的局部充血和水肿。

细胞浸润阶段主要是炎性细胞移行到病灶区域,进一步引发炎症反应,并对病原微生物进行清除。

修复重建阶段则是组织修复和炎症反应的
逐渐消退。

2. 免疫缺陷疾病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

先天性免疫缺陷疾病是
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如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症(SCID);后天性免疫缺
陷疾病则是由感染、药物或其他疾病导致的,如艾滋病。

免疫缺陷疾
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导致机体无法有效对抗病原
微生物,易患感染。

3. 感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淋巴结肿大、肝脾
肿大、全身乏力、咽痛等。

诊断方法包括检查外周血涂片和骨髓涂片,以观察大量单核细胞的存在以及异常形态;同时可以进行免疫分析检
测来确定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