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审美问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常生活中得审美问题

朱志荣教授在苏州大学得演讲

演讲者小传:朱志荣196 1年生,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现为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从事美学、文艺学研究。主要论著有:《中国艺术哲学》、《康德美学思想研究》、《中国文学艺术论》、《古近代西方文艺理论》、《商代审美意识研究》、《中国审美理论》、《中西美学之间》等

美学在2 0世纪8 0年代曾经风行一时,当时一本美学著作一版常常能够销售到几万册,这在世界学术史上都就是罕见得。后来市场经济时代到来,人们渐渐失去了对于纯学术得兴趣,更多人趋于务实。这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多元得价值趋向与多元兴趣,就是一个好得现象,另外一方面过于务实,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漠视美学也就是偏颇得.到了新世纪,我们对于美学得研究,不但要继承前人得学理研究,而且要面对现实得问题,回答日常生活中得审美问题。

我得一位前辈师长几年前说过,美学不应该庸俗化,美学从来不就是教人如何梳妆、打扮、抹口红得。我认为这种瞧法也对也不对. 任何学术,不管多么艰深,都要落实到具体、纷繁复杂得现象.作为一门学科,美学当然不能只就是停留在各种现象得浅层与表面,而必须上升到理论层次,但它同时也必须能够解释日常生活中得各种具体、感性得现象。我得一位前辈师长几年前说过,美学不应该庸俗化,美学从来不就是教人如何梳妆、打扮、抹口红得。我认为这种瞧法也对也不对。美学作为一门科学确实不能庸俗化,它就是研究学理性问题得,不就是一门指导人们如何获取感官享受得庸俗化科学。但就是, 美学得学理研究也必须面对现实得时尚,必须能够指导具体得审美活动,指导人们得梳妆、打扮、抹口红与日常生活中得审美欣赏。美学得原理必须与审美现象相适应,必须能够解释日常生活中得审美现象。

对日常生活中得审美问题得关注就是很重要得.日常生活中得审美现象虽然不像艺术中那么专门,那么自觉,显得比较零散、随意与偶然,但却就是原生态得,而且音乐、绘画、舞蹈等本身就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得休闲。日常生活中得许

多现象,通俗得文学艺术与文化现象,也常常具有极高得审美价值。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精彩纷呈得审美现象,以其精妙绝伦得姿态,给最广大得民众带来审美得享受,诸如家居得装潢、环境得绿化、小礼品得包装等等, 都在显露出艺术化、审美化得追求,这就是任何精英文化所不能替代得.随着网络传媒得迅速发展,日常生活中得审美趣味获得了迅速得传播与交流,为日常生活得艺术化提供了越来越便利得条件。在这样得背景下,有些学院派学者只把自己封闭在书斋里,只以文化经典从事审美研究,做概念得游戏,完全漠视日常生活中得审美现象,就是不能完整地把握审美现象得,其研究也就是缺乏生命力得。因此,对于审美问题得研究,必须重视日常生活中得审美现象,把审美活动与对它得研究推向崭新得领域与境界。

审美问题在我们青少年中显得特别受关注。一位女生听说我就是搞美学研究得,就问我到底什么就是美?我当时觉得一两句话说不清楚,就随口说“d elicious ",就是“美味得”、“有滋味"得。其实我们古人就常常用味觉得快感来比拟与形容视觉与听觉得快感,我们今天还经常说某人“有味道”。所以中国古代得文学与艺术理论,常常用“滋味”或“味”来形容美得作品,以“滋味”或“味”作为文学艺术得评价标准.

人们在现代都市生活中得情感诉求,对温情得强烈渴望,展示自我得个性化得追求,瞧二人转得休闲娱乐方式,对一束温情脉脉得红玫瑰或康乃馨得期待等等,同样都就是日常生活中得审美问题。丰富多彩得审美现象,包括日常生活中得审美现象,与精英艺术等并没有本质得区别,与学院派得书斋研究并非格格不入,审美价值从来就不就是精英艺术得专利。

大亨富翁们得豪华装饰可以作为审美得对象,但美学家们不能蜕变为大亨富翁们或纨绔子弟们得装饰美容得师爷.

目前,对日常生活中得审美研究存在着泛化与庸俗化得倾向,以单纯得感官快适取代美感,导致美学学科得不确定,以为就是在颠覆传统得审美价值,面向未来,建立了前所未有得新得美学原则。这其实就是一个误解.美学得泛化,乃至失去自我,从而使经典美学被解构,不就是一个值得称赞得现象,而应该引起深刻得反思.泛化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美学研究得一种堕落行为。日常生活中得审

美现象并没有颠覆美学研究中得思辨价值,也没有让数千年积淀下来得美学理论在一朝之间发生表达得困难。我们不可能在一朝一夕,蓦然回首,就发现既往得文化传统都如同过期得船票一样.我们也要有足够得理性去避免日常生活中得审美研究所存在得泛化与庸俗化得倾向,认清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庸俗化得不同。

2001年我在韩国期间,见有店面用“美学"两个繁体汉字,粗瞧以为就是书店、学术讲座或美学研究所一类,走近一瞧,才知道原来就是理发美容店.美容固然与美化与审美活动相关,但美学研究得对象如果仅仅停留在理发给人带来得形式美感就是不够得。豪华轿车要让人从形式上获得愉快,豪宅别墅、美女也都让人心旷神怡。但就是,如果将对轿车、别墅与美女得占有性得享受瞧成就是日常生活中得审美活动,那么,这种庸俗化得审美趣尚便就是要不得得. 我们首先应该将审美得愉快与感官得享乐区别开来。审美得心灵在体验中通过情理统一净化情色、狭隘得功利与纯粹得技术,并使其内涵得到升华。庸俗化得审美倾向对于穷奢极欲得生理得满足,永远不能上升到审美享受得境界。那种将感官得快适等同于美感得做法,显然就是违背美学常识得. 物质享乐得欲求只有在与精神相关联时,才可能具有审美得价值。因此,审美活动永远不能停留在视听感官得层面上,视听得魅力最终要感动心灵,必须实现眼与心、耳与心得贯通。孤立地讲“眼睛得美学”、“耳朵得美学”,将视听感觉与心灵割裂开来得做法,无疑就是不当得。

审美活动最早起源于修饰,修饰与爱美密切地关联着,但如果修饰得目得仅仅停留在视觉得生理快感效果上,显然还不就是审美活动。在现实生活中,享乐就是多层次得,审美愉悦也就是一种享乐。但审美愉悦就是感官享乐与精神享乐得统一,而且只有实现了感官与精神愉悦得统一,感官得快适才可能就是审美得愉悦。康德认为真与善就是有自己独立地盘得,而美没有自己独立得地盘,实际上也就就是说,审美得领域就是没有限制得。任何对象都可以进入审美得领域,获得审美得正价值或负价值得评价.日常生活也不例外。不过, 一旦进入到审美活动,日常生活就跳出了现实得领域,进入到理想得境界。它至少在想象中与寻常得生活相分离了。以舞厅为例,舞厅作为一个娱乐环境一旦进入审美领域,便可以在想象中超出日常生活环境,独立地构成一个理想得艺术化得境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