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研究

合集下载

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经验撷菁

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经验撷菁
us
a
lt
oe
a
t.Ano
r
ex
i
ac
anl
e
adt
oimba
l
anc
ei
ng
r
owt
h
andde
ve
l
opmen
tandas
e
r
i
e
so
fs
s
t
emi
cd
i
s
e
a
s
e
s.Th
e
r
e
f
o
r
e,t
h
ep
r
e
v
e
n
t
i
ona
ndt
r
e
a
tme
n
to
fa
no
r
e
x
i
an
e
r
v
o
s
a
y
ha
sbe
c
omeaho
度更大.故辨证过程中,“望闻切”方是诊疗之重点.
衡则百病不生.脾气阻滞,气机紊乱,脏腑阴阳失调
t
hodo
f"r
unn
i
ngt
hr
oughupanddownandr
egu
l
a
t
i
onbe
twe
en
y,Pr
be
f
o
r
eanda
f
t
e
r
"i
nc
l
i
n
i
c
a
ls
e
l
e
c

小儿推拿配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32例

小儿推拿配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32例

小儿推拿配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32例小儿厌食症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指小儿长期食欲不振,见食不贪,厌恶进食,大便干稀不调为特征,本人自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采用推拿配合醒脾养儿颗粒的方法治疗小儿厌食症,取得满意疗效。

1.临床资料采集近两年来32例门诊治疗小儿厌食症患者,年龄3个月~10岁,平均年龄5.3岁,以上病例均符合《中医儿科学》第五版教材的诊断标准。

主要表现:厌食2月以上,次症:大便不调、面色不华、形体消瘦、发枯不泽、多汗。

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夜不能寐、易出汗,精神尚好,活动如常,均有喜好零食杂物及偏食。

2.治疗方法推拿取穴:补脾经,揉中脘,按揉足三里,揉脾腧,揉胃腧,每穴二百次,摩腹250次,捏脊20次,应用滑石粉为介质;脾胃不和型加揉板门,逆运内八卦,掐揉推四横纹,每穴200次,清大肠2分钟;脾胃气虚型:加揉外劳宫,揉关元,推三关各2分钟;脾胃阴虚型:加补脾经,揉二马,清天河水,水底捞明月各2分钟。

十天为一疗程,一般1~3个疗程;配合口服醒脾养儿颗粒,一次一袋,一天三次。

3.疗效标准治愈:自觉症状消失,食量明显增加,大便成形,每天一次,一月内体重增加2公斤以上。

好转:自觉症状消失,食量明显增加,大便成形,每天一到两次,一月内体重增加不到2公斤。

无效:自觉症状无明显改善,食量无明显增加者。

4.治疗结果32例中,其中治愈26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8%。

5.病案举例刘某,男,6岁,体重18公斤,初诊,食欲不振,持续约半年,近三月来厌食,拒食,每天勉强进食,不足100克,喜好进零食平时易感冒。

经服用健胃消食片、乳酶生、锌制剂等食物,未见明显效果。

诊见:小儿形体消瘦,面色不华,神情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大便溏,舌淡、脉细弱。

辩证为脾胃气虚型:治宜健脾益气,佐以助运。

推拿取穴:补脾经,揉中脘,按揉足三里,揉脾腧,揉胃腧,每穴二百次,摩腹250次,捏脊20次,揉外劳宫,揉关元,推三关各2分钟;口服醒脾养儿颗粒,一次一袋,一天三次。

小儿推拿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弱型厌食症患儿的临床疗效

小儿推拿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弱型厌食症患儿的临床疗效

小儿推拿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弱型厌食症患儿的临床疗效朱佳会;丁玉玲;苏恺;周小骏;王亚飞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24(43)1
【摘要】目的:探讨脾胃虚弱型厌食症患儿采取不同干预技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儿童保健科中医保健门诊2021年1月-2022年6月诊断为脾胃虚弱型厌
食症的12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诊疗时间分为两组,各60例。

对照组采用健
脾消食口服液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试验组采用健脾消食口服液、小儿推拿联合穴位
贴敷治疗,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各项临床数据。

结果:随着诊疗进行,两组上述两项指标的差异显著变化,试验组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胃激素水平优于
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攀升(P<0.05)。

结论:小儿推拿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弱型厌食症患儿,不仅能够改善临床症状,也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总页数】3页(P111-113)
【作者】朱佳会;丁玉玲;苏恺;周小骏;王亚飞
【作者单位】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2
【相关文献】
1.小儿推拿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的疗效观察
2.中药健脾贴敷联合推拿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的疗效观察
3.小儿推拿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胃肠激素和炎症指标的影响4.小儿推拿联合艾灸、穴位贴敷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疗效5.小儿推拿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弱型厌食症的效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推拿手法在小儿积食症上的应用研究

推拿手法在小儿积食症上的应用研究
推拿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无需使用药物,避 免了药物副作用的风险,且操作简便,易于被家长 和患儿接受。
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重要性
针对不同年龄段和症状表现的小儿积食症患 者,需要制定个体化的推拿治疗方案,以达 到最佳治疗效果。
对临床实践的启示和建议
推广小儿推拿疗法
鉴于推拿手法在小儿积食症上的 显著疗效,建议在儿科临床中积 极推广小儿推拿疗法,让更多的 医生和家长了解并掌握这一治疗 方法。
实验组小儿在推拿手法治疗后 ,食欲、腹胀、便秘等积食症 状均有明显改善。
安全性评估
推拿手法治疗过程中,未出现 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安全性良 好。
结果分析和解释
1 2 3
推拿手法的作用机制
通过推拿手法刺激小儿特定穴位和经络,可以调 节脏腑功能,促进气血流通,从而改善积食症状 。
症状改善原因分析
推拿手法能够缓解胃肠道痉挛,促进胃肠道蠕动 ,增加消化液分泌,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从而改善小儿积食症状。
THANK YOU
感谢聆听
80%
捏脊法
通过捏拿脊柱两侧的皮肤和肌肉 ,刺激背部穴位和经络,促进气 血流通,改善脾胃功能,缓解小 儿积食症状。
100%
揉腹法
以手掌或指腹在腹部进行顺时针 或逆时针方向的按摩,可以促进 肠道蠕动,帮助消化食物和排泄 废物。
80%
推脾经法
在小儿拇指桡侧缘进行推拿按摩 ,可以清补脾经、和胃消食,对 于小儿积食引起的腹胀、食欲不 振等症状有良好效果。
研究假设
推拿手法可以通过调节患儿的脾胃功能,改善其消化系统的症状 ,从而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研究范围和限制
研究范围
本研究将针对小儿积食症患者,采用推拿手法进行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和 安全性。

中医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效果分析

中医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效果分析

中医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效果分析摘要:目的观察中医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卫生服务站门诊2022年1月-12月收治的80例小儿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入中医小儿推拿疗法,主要推拿补脾经、运板门、掐揉四横纹、点揉足三里捏脊等穴位,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食欲、饮食量变化及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治疗后,治疗组食欲、饮食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医小儿推拿法可以明显改善小儿厌食症患儿食欲及饮食量,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厌食症;中医推拿;食欲;饮食量;疗效。

小儿厌食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饮食量减少,严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临床上以2-6岁儿童较多见,发病率在3%-5%。

这会导致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问题。

西医治疗以饮食指导、药物及心理治疗为主,但临床疗效仍然不甚满意。

中医学认为,小儿厌食症的发生与脾胃运化功能减退、气机升降运行不畅等密切相关。

可以通过推拿疗法巩固脾胃,调节气机,疏通经络,提高患儿食欲。

现代研究也证实,推拿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脾胃消化吸收能力,还可提高患儿免疫功能,改善情绪状态。

因此,应用中医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可发挥中医学独特优势。

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观察中医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社区卫生服务站2022年1月-12月收治的80例小儿厌食症住院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

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6岁,平均(4.5±1.2)岁;病程2个月至1年。

治疗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3-6岁,平均(4.3±1.1)岁;病程1-10个月。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概况

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概况

3 推拿 治疗
杨 闯等 推拿按 摩治疗厌食 症 , 运用补
有4 J 乐于接受 、 ,b 疗效肯定 、 副作用 少等优点 。笔者对2 0 年 31 单纯推拿 治疗 00 .
脾经、 揉板 门 、 内八 卦 、 三关 、 运 推 摩腹 、 中脘 、 脊 、 揉 捏 揉足 三 里等方法 , 和对 照组药 物治疗 比较 , 疗效 肯定 , 有显著 性差 异 ( < .1 。史颖 等 [ P 00 ) 3 推拿运用顺 运内八卦 、 捏揉 四横纹 、 天 清 河水 、 分手阴 阳等 , 口渴咽干 , 足心热 ( 伴 手 胃阴不足型 )n a 运 水人土 ; 伴大便稀 薄 , 食少稀烂 ( 胃虚弱 型 )n 脾 a 补脾土 、 板 运
厌食症 5 例 , O 结果 总有效率 10 0 %。徐静艳 针灸 配合 推拿治 ”
疗该 病 , 疗效肯定 。主穴取 足三里 、 中脘 、 关元 、 天枢 、 内关 、 滑
脾 胃气 虚型 , 胃阴虚型 , 脾 肝旺脾虚型。 赵莹等“将 其分为实热 o
收稿 日期 :0 1 0 — 5 2 1_ 4 2
化失 司 , 形成 厌食症 。张巍 巍等H 为A J 肺腑 娇嫩 , 认 ,L 形气 未 充 , 胃不足 , 过食生冷 、 腻 的食 物 , 脾 如 肥 或者进食 不定 , 饿 饥 无 度等 , 可以损伤脾 胃导致 厌食症 。另外 , 都 有些4 J 因某些 ,L 厌 食症 。 陈金凤 为 : 以 由于饮食不节 , 喂养不 当 , 或父母缺乏 有 因婴儿期未按时添加辅食 , 断奶后不能适应普通饮食 , 因 或
[ ]高镜 如 , 阿冬. 8 宋 推拿手穴 治疗小儿厌 食症4 例 [ ] 2 J. 河北
中 医 ,0 12 (0 :3 . 20 ,3 1 )7 9

小儿推拿治疗各年龄层小儿厌食的临床效果比较

小儿推拿治疗各年龄层小儿厌食的临床效果比较

小儿推拿治疗各年龄层小儿厌食的临床效果比较发表时间:2015-08-04T16:50:23.383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14期供稿作者:汝玉江[导读] 对小儿厌食患儿给予小儿推拿治疗,疗效理想,且年龄越小的患儿治疗效果越好,值得普及。

汝玉江(安徽省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院安徽淮南232001)【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小儿推拿治疗各年龄层小儿厌食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接收的小儿厌食患儿69例为主要对象,按照患儿年龄分成<1岁组、1~3岁组、3~6岁组以及6~8岁组。

所有患儿均给予小儿推拿治疗。

观察和比较各个年龄段的治疗效果。

结果:在总有效率比较上,6~8岁组相比其余年龄段更低,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1岁组、1~3岁组以及3~6岁组在总有效率比较上,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提示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小儿厌食患儿给予小儿推拿治疗,疗效理想,且年龄越小的患儿治疗效果越好,值得普及。

【关键词】小儿推拿;小儿厌食;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27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4-0314-02目前,社会不断进步以及发展,人们对儿童的健康更为关注。

然而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儿童亚健康的比率不断上升。

本院以收治的69例小儿厌食患儿为主要对象,结合年龄段进行分组,旨在总结小儿推拿治疗各个年龄段小儿厌食的治疗效果。

详细报道如下所示: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接收的小儿厌食患儿69例为主要对象。

男患儿38例,女患儿31例。

年龄范围10个月到8岁,平均年龄为(3.3±1.0)岁。

按照患儿年龄段分成<1岁组、1~3岁组、3~6岁组以及6~8岁组。

其中<1岁组有11例患儿,1~3岁组有21例患儿,3~6岁组有24例患儿,6~8岁组有13例患儿。

所有患者均表现为长时间食欲下降,且不存在其余合并症,精神情况无异常,机体偏瘦,脸色不佳。

使用中药脐疗配合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30例的疗效观察

使用中药脐疗配合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30例的疗效观察

中药 饮片是 中因 临 床治 疗的 主要载体 和体现形式 , 其质量 优劣直接 影 响到 临床用 药 的安 全 陛和 有效性 。 目前 由于 中药市 场的需 求量 日益增 大 , 中药 专业 技 术人 员相对 缺 乏 , 对传 统缺 乏继 承导 致饮片质 量下 降 。 中药 饮 片 市场 以假 乱真 、 以次充 好 的现象 时有 发生 , 致医 院门诊 中药房饮 片质 导
导报 ,0 1I ()l2 4 2 I,7 j :0 ~l . 0 【】 曹海 山, 3 杨莉 珠 浅谈 医院 中药饮片质 量管理 实践经验【 J ]云南 中医 中
药杂 志 ,0 93 ( )3 ~3 . 20 ,05 :7 8
先进 先 出、 贮新为 原则 , 发陈 经常清 理药斗 里的 陈药 , 忌陈药 留底 又装新 切
药。
【] 王兵 娥 , 4 王超辉 , 万宏 医 院中药饮 片质 量存在 问题与对 策[ J ]中医 药
加大 对 中药饮 片贮 藏条件 的 投入 , 装除 湿 安 管理 杂 志 ,0 0 I( )6 ~6 . 2 1 ,8 1: 1 2
33 改 善 贮藏和保 管 条件 .
器 、 风扇等 , 排 保持适 宜的 温、 湿度 , 并每 日 录 。 中药 房排列 药斗 时采用 记 在
应 及时处 理_。 3 】
4 讨 论
淡薄。 对需要 自行炮制或临用时炮制的中药饮片炮制操作不规范 。 2 贮藏 务件差 基层 医院条件 有限 , 中药饮片 的贮藏设 施建 设方面投 . 3 在
入的 人力和 物力 不足 , 之前 的贮藏期 常 由于 库房环 境温度和 ( 湿 度 调配 或) 不达 标, 中药饮片 会发生虫蛀 、 变等变 质现象 。 床用量较 小的 饮片装 入 霉 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7-11-01T15:42:54.453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下第14期作者:曹燕萍
[导读] 研究并分析中医推拿法对于小儿厌食症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

(郑州市第一按摩医院;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中医推拿法对于小儿厌食症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6月到2016年10月接收并治疗的小儿厌食症患者66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小儿推拿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比较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中医小儿推拿法对于小儿厌食症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相对于西医治疗来说没有毒副作用,容易被患儿接受,可以作为临床对小儿厌食症进行治疗的理想治疗方法。

【关键词】中医推拿;小儿厌食症;临床治疗
厌食症在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小儿疾病,小儿在较长时间内饮食不振或者是出现进食较少等情况,这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儿科疾病[1]。

患者的病因大多是因为先天脾胃虚弱和后天喂养饮食不当而导致的,所以在儿童备受关注的今天为患儿进行治疗时,厌食症开始成为很多父母较为苦恼的一个问题[2]。

小儿推拿在我国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这种治疗被广泛的应用在儿科疾病当中,而且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本研究针对于此主要分析中医对于小儿推拿的应用来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效果,结果取得满意成果,现将主要研究情况作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在2015年6月到2016年10月接收并治疗的小儿厌食症患者共涉及到66例,将所有患儿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进行分组研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均为33例。

对照组中患儿的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6例和17例,患儿的最大年龄和最小年龄分别为7岁和2岁,患儿的平均年龄为(4.2±1.4)岁;观察组患儿当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5例和18例,而最大年龄和最小年龄分别为8岁和2岁,平均年龄为(4.6±1.7)岁。

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为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西医药物。

观察组患儿选择中医推拿方法进行,及推拿主要选择的穴位为补脾经、大肠经和运八卦。

对于四横纹进行掐揉,并同时对于中脘足三里等进行揉捏,并且捏脊。

患儿点血的内容主要是对于脊进行捏的过程中,需选择足三里的双侧,同时选择内关肾俞脾俞胃俞和气海等穴位,选择通过拇指对其进行按压。

对于食滞伤脾型的患儿,需要对贲门进行轻柔,如果患儿的胃阴不足,那么需要增加分手阴阳,对于三阴交和二马等进行轻柔。

对于脾胃虚弱型的患儿,应该推三关以上到七节骨,每个穴位大约进行三分钟左右的推拿,每日为患儿进行一次一个疗程,大约为27天左右。

1.3效果评价
对本研究所有患儿治疗以后,如果患儿的食欲增强,饭量增大,患儿的体质逐渐恢复到正常的范围,表示患儿治疗显效;如果患儿在治疗以后,患儿的食欲和饭量都有所改善,患儿的体质改善,则表示治疗有效;如果患儿经过治疗以后,食欲和饭量没有任何的变化,则表示治疗无效。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有涉及到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IBM SPSS23.0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具体情况请参见表1所示。

3.讨论
在临床上厌食症被诊断为小儿长时间食欲不振或拒绝饮食,而中医将这种症状称之为纳呆。

产生这种疾病的原因主要是脾胃功能出现异常,因为脾胃的主要作用就是以运化水湿为主,所以胃的主要作用是收纳[3]。

小儿的体质较柔弱,脏腑并没有完全生长,所以在临床当中称之为“五脏六腑,发育未全”。

这种情况会出现喂养不当,极易导致小儿出现脾胃积食等情况,所以最终会导致脾胃功能出现异常。

对这种情况来说,在治疗过程中主要以健脾为主,而小儿的脏腑并没有完全发育,所以会涉及到很多系统的相关疾病,可能会导致一些不必要的损伤发生。

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选择恰当的方法十分重要。

针对于此的研究,主要分析中医小儿推拿方法对于小儿厌食症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这种治疗方法主要以穴位为主,并将其延伸到各个经络的各个方面,从而实现了病情治疗的目的。

方法当中的捏脊就是对于督脉和足太阳经等进行拿捏,它能有效的实现阴阳调理和通经这一目的,进而能够对患儿的脾胃失常进行调整治疗厌食症,并且取得较好的效果。

除此之外,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小儿厌食症和消化腺分泌都较为柔弱,所以在选择推拿穴位的时候应该对足三里和四横纹等穴位进行揉捏,这样就能够对足三里进行轻微的刺激,以达到健脾的效果。

本研究当中所提到的穴位,可以协助小儿将胃液以及蛋白酶等进行激活处理,这能够提升血清当中的淀粉和尿淀粉酶的活
性,能够促进肠吸收。

小儿厌食症,还和微量元素存在有直接的联系,所以如果长时间对小儿进行推拿而不重视锌元素摄入,也无法达到根本性的治疗,所以在推拿停止以后可能会出现反复复发的情况,因此需要重视这种症状。

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对小儿厌食症治疗的价值。

综上所述,中医小儿推拿法对于小儿厌食症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相对于西医治疗来说没有毒副作用,容易被患儿接受,可以作为临床对小儿厌食症进行治疗的理想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王佳琪,余娴,杨敏,佘继林.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的随机对照文献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05(05):48-49.
[2]熊霖.小儿厌食症的中医治疗进展[J].中医儿科杂志,2014,11(01):264-266.
[3]王世兵,王艾琳,林连美.中医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研究进展[J].湖北中医杂志,2014,07(04):63-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