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态势及其策略分析——以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为例
浅谈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旅游服务贸易是国际服务贸易的一种,是指一国或地区旅游从业人员运用可控制的旅游资源向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旅游服务消费者提供旅游服务并获得报酬的活动。
旅游服务贸易既包括外国旅游者的人境游,即国际收入游,也包括本国旅游者的出境游,即国际支出游。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凭借国内旅游资源的独特优势,经过不断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从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现状着手,分析了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中国旅游服务贸易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旅游服务贸易问题对策现状正文一、我国旅游贸易的发展现状旅游服务贸易是指一国旅游从业人员向其他国家的旅游服务消费者提供旅游服务并获得报酬的活动,既包括本国旅游者的出境旅游,即国际支出旅游;又包括外国旅游者的入境旅游,即国际收入旅游。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得到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支柱,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
近年来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迅速,经受住了金融危机和各种突发事件,以及不利因素的冲击和考验,旅游服务贸易总额迅速增长,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发展最好和开发程度最高的服务贸易。
一、我国旅游服务贸易优势分析1我国旅游资源丰富(一)自然风光。
我国有许多令人心往神驰的名山秀水、涌泉飞瀑、雪山险峰等宝贵的自然旅游资源。
其中,长江三峡、桂林山水、安徽黄山、等都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
此外,杭州的西湖的湖光山色,海南岛南端的“天涯海角”,吉林白头山的天池等,也都是旅游者向往的地方。
(二)古代文化艺术宝藏。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古迹和著名的古代建筑工程。
其中,西安、洛阳、北京、南京、承德、敦煌、拉萨等地的古代建筑和艺术宝藏都十分丰富。
例如,从山海关到嘉峪关的万里长城,西安附近的秦陵兵马俑,北京的故宫和明代十三陵,南京的明孝陵,承德的避暑山庄,洛阳的龙门石窟,敦煌石窟的壁画,拉萨的布达拉宫等等,都举世闻名。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研究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研究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研究近年来,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迅猛。
旅游服务贸易作为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国内旅游业发展、提升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岗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发展动力、面临的挑战以及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旅游资源的国家,拥有长城、故宫、丽江古城等众多世界闻名的旅游景点。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旅游服务贸易持续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尤其是近年来,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在国内经济发展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首先,中国成为全球旅游消费的增长引擎。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内旅游需求不断增长。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中国居民出境旅游人数逐年增加,境内旅游人数也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中国人在旅游过程中的消费也在逐年提升,对全球旅游市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中国旅游服务贸易模式不断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移动支付等新技术的应用为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带来了新的机遇。
在线旅游、民宿分享经济等新兴业态崛起,推动了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和创新。
最后,中国政府的支持政策不断改善。
中国政府重视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扩大开放、放宽市场准入、提供便利贸易环境等,促进了旅游服务贸易的繁荣发展。
二、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动力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动力主要包括市场需求、政策支持和国际交流等因素。
市场需求是推动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
随着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中国旅游市场的巨大潜力吸引了众多国际旅游企业和投资者的目光,不断推动了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
政策支持是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保障。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简化签证办理流程、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扶持等,为旅游服务贸易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政策支持,吸引了更多的国际旅游企业来华投资。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现状及发展策略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现状及发展策略作者:韩雪申燕霞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9年第11期[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支柱,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
本文具体分析了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促进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旅游服务贸易现状问题对策作者简介:韩雪,女,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商学院。
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迅速,总收入从1978年的2.63亿美元快速增长到2007年的419.19亿美元,增长幅度超过了150倍,业已成为我国发展最好和开发程度最高的服务贸易。
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2007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显示,2007年,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稳步发展,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达419.1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5%。
入境旅游人数达13187.3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5%。
其中:外国人2610.9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6%;香港同胞7794.8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5%;澳门同胞2318.68万人次,比上年下降5.0%;台湾同胞462.7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9%。
有关资料显示,在国际市场占有率方面,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基本是连年上升,从1997年的2.74%上升到了2005年的4.20%,这反映了我国旅游业在世界整体旅游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现已成为世界旅游大国之一。
但是,从贸易竞争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方面来考虑,我国并不是旅游强国。
贸易竞争指数,即TC指数,是指一国某产业或产品的净出口与其进出口总额相比,衡量一国某产品的净进口(净出口)的规模。
从出口角度讲,该指标值越接近1,则国际竞争力越强。
从1997年到2005的数据来看,我国指标值一直为正,但是即使是1997年的最高值0.1952,也没有超过0.2;而且涨落形势不稳定。
这说明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净出口的规模不大。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相关推荐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WTO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服务贸易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旅游服务贸易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希望能帮助到您。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1)近年来,旅游进出口贸易总额已占到服务贸易总额的最大比重。
但近年来,中国的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下降,特别是自2009以来一直处于逆差状态,因此本文研究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对中国的旅游服务贸易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旅游业;服务贸易;对策一、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现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完成了历史性的跨越,从旅游资源大国转变为旅游大国,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将旅游业的发展纳入国家战略体系。
与此同时,旅游业发展迅猛,进出口总额不断增加,出入境旅游人数也不断增长。
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公报显示,2005年,我国旅游业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12029.23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达到292.96亿美元;中国公民出境游客人数达3102.63万人次;我国旅游业实现7686亿元人民币总收入。
20xx年,我国旅游业入境游客人数达1.34亿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达到1136.5亿美元;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1.17亿人次,旅游共计花费1045亿美元;全年实现旅游业4.13万亿人民币总收入。
2005年至20xx年这11年间,旅游业总收入增加了4倍多。
2016年12月26日,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这份发展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时期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路线、目标及主要任务,成为在未来五年内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纲领和依据。
这有助于中国把握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促进中国的旅游业稳定正常发展,实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推进、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实现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转型。
我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分析

姓名:王宪广学号:1205 班级:管理学院2班我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分析一、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涵义国际旅游服务是指旅游经营者为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各种需要所提供的各种服务主要包括住宿服务、旅行代理服务、餐饮服务、导游翻译服务、游览娱乐服务、旅游交通和通讯服务等。
二、我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历程:自本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国际旅游业已成为现代新兴产业。
1997年来华过夜旅游者人数居世界第6位,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居世界第8位。
据WTO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接待大国,第四大客源输出国,这无疑对我国国际旅游业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近几年国际经济环境动荡不定,国际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旅游目的地之间竞争手段提升,获得客源的边际成本递增。
三、我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与现状自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旅游业步入快速发展时期。
1999年接待入境旅游者7280万人次,其中外国游客843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41亿美元,这两项分别比1978年增长39倍和53倍。
2009年中国旅游业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
其中入境旅游人数1.26亿人次,入境过夜旅游人数5088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397亿美元,旅游总收入1.29万亿元。
2010年,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1.34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58.14亿美元,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5738.65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1.57万亿元人民币。
目前,中国已是亚洲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更是在2011年取代了西班牙成为世界第三大旅游国。
截止2011年6月24日中国已有41处世界遗产,仅次于意大利(45处)和西班牙(43处),居世界第三位。
世界文化遗产其中文化遗产29项(其中文化景观3项),自然遗产8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
截至2010年底,全国纳入星级饭店统计管理系统的星级饭店共计13991家,其中有11779家完成了2010年财务状况表的填报,并通过省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审核。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与对策浅析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与对策浅析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国家,旅游服务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因此,对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
首先,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规模逐年扩大,出境旅游的人数逐年增加,但我国的进境旅游收入却相对较低。
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
另一方面,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主要是以低附加值的传统旅游产品为主。
同时,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市场环境和政策支持等方面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针对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现状所存在的问题,可以提出以下对策:首先,在提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方面,可以加强旅游品牌建设。
鼓励旅游企业进行品牌战略的培育和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国际旅游市场竞争力。
同时,加强旅游市场营销,打造独具特色和世界知名度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
另外,加强旅游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提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专业人才的素质和国际交流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和竞争力。
其次,在优化旅游服务贸易结构方面,可以加大旅游产品创新力度。
鼓励旅游企业创新旅游产品,开发具有高附加值和特色的旅游服务,提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同时,加强旅游服务外包,引入国际先进的旅游服务工具和技术,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另外,推动旅游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更多的旅游服务产品和综合性旅游体验,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最后,在改善旅游服务贸易市场环境和政策支持方面,可以加大对旅游服务贸易的支持力度。
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降低旅游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门槛,减少各类隐性壁垒,提高旅游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便利性。
同时,完善旅游服务贸易的监管机制,保护游客权益,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我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对策建议

(上接第158页) 产业链中旅游购物是我国旅游发展中极其薄弱的环节。所
以,我国应当重点发展旅游购物,激发入境游客的旅游消费行为, 将时尚、艺术等各类元素与当地区域内的文化体系有机融合,将现 代工艺、地方特色与当代文化体系有机融合,研发适合当地旅游业 发展的纪念品,尽可能增加旅游购物在旅游消费中的比重。在此基 础上,还可充分借鉴国外成功的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模式,并对其营 销方式进行总结,如有条件可在旅游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打造购 物天堂,体现人性化的设计特色,使其产生规模效应、品牌效应。 与此同时,还应构建营销网络体系,保证服务水准,为境外游客提 供退税以及免税的便利,使境外游客在购物过程中可利用网络、 信用卡进行支付,从而使服务更加便捷、有效、快速。
2018年11月下半月刊
我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对策建议
施张新
自从2009年起,我国旅游贸易服务出现逆差,而且逆差规模日渐扩大。因此,我 国必须着重发展旅游行业,增强旅游服务贸易发展能力,坚持走出去原则,保证我国 入境旅游服务的质量,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旅游服务的贸易逆差,推动我国旅游服务 贸易稳健、持续地发展。
3.国际竞争力相对薄弱。2004-2006年中国的发展情况,虽说 整体情况存在好转现象,但从全局性角度来讲,我国旅游服务贸 易国际竞争力仍旧薄弱。纵观2011-2013年的发展情况,我国出口 仅增长6%,进口却增长77%,在逆差逐年增加的发展形势下,旅 游服务贸易TC指数也逐步接近-1,这导致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 力直接下降,很难与域外旅游服务贸易相匹敌。
一、现阶段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1.贸易总额趋于增长。2001~2013年,我国旅游服务贸易 增长速度不断加快,贸易总额从2001年的310余亿美元,增加至 2013年的1 800余亿美元,共增长近5倍。2001年我国旅游服务 贸易占据世界旅游服务贸易3.5%的比重,2013年我国旅游服务 贸易占世界旅游服务贸易7.9%的比重。旅游服务贸易进口额由 130余亿美元增长至1 200余亿美元,世界排名跃居首位,已超 过美国以及德国等相关国家,成为全世界第一大旅游客源地。 除此之外,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额也从170余亿美元增长至 510余亿美元,增长近2倍,世界排名中位居第五,由此可见, 当下,我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旅游服务贸易大国。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与对策浅析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与对策浅析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与对策浅析近年来,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的重要领域之一。
本文旨在对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其更持续、健康的发展。
一、现状分析1.快速增长:我国旅游服务贸易近年来呈现出高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我国旅游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1,500亿美元,同比增长15.9%。
这一增长得益于中国日益扩大的中产阶级、旅游产业升级以及提高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2.差距存在:尽管旅游服务贸易在规模上呈现出快速增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
对外旅游人数、旅游消费支出在国际上排名较低,同时中国游客在境外旅游消费中的比重也相对较小。
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我国旅游服务贸易仍面临供给能力、服务质量、行业标准以及国际市场拓展等方面的挑战。
3.新机遇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旅游服务贸易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海外旅游市场需求增长迅猛,优质旅游服务供给亦有所增加,为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市场竞争以及安全风险等问题也对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问题分析目前,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供给侧不足:旅游服务供给方面存在一定“短板”,旅游业企业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创新不足,产品质量和服务能力相对较弱。
2.服务质量不高:旅游服务质量方面仍有待提高,游客在旅途中的投诉较多,游客满意度相对较低。
3.缺乏国际标准:我国旅游服务贸易标准体系相对不完善,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标准,难以形成自主品牌。
4.国际市场拓展不足: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我国旅游服务贸易面临着来自发达国家旅游目的地的激烈竞争,国际化营销和品牌建设方面还有待加强。
三、对策建议为了促进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更持续、健康发展,应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供给侧改革: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和改革创新,鼓励企业提升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增加投资力度,完善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态势及其策略分析——以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为例学号:姓名: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指导教师:指导成绩:_______________答辩成绩:_______________综合成绩:_______________2015年4月12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态势及策略分析——以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为例【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高速发展的今天,国际经济竞争更加激烈,贸易往来更加频繁,单一的货物贸易已经不再符合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服务贸易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面对严峻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竞争形势,我国正在努力由贸易大国发展成为贸易强国,提高我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势在必行。
而旅游业作为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对我国发展服务贸易的作用更是不容小觑。
【关键词】服务贸易经济旅游发展【 Abstracts 】 In today's rapidly developing of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competition is more intense, the trade is more frequent, single goods trade is no longer meet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development of service trade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aced with the grim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competition situation, the country is trying to from a big trading country development as a trade power country, improving our service trade competitiveness, enhancing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be imperative. Tourism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ervice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service trade's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service trade in our country is also not be underestimated.【 Key words 】service trade economics tourism development一、服务贸易概述(一)服务贸易的含义服务贸易的概念正式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近五十年来,由于科技革命的发展,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国际货物贸易量的增加,以及国际资本向服务业的倾斜,促使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
服务是相对于产品的一个经济学概念,是指以提供活劳动形式满足他人某种需求并取得报酬的活动,服务贸易和商品贸易的区别是,商品贸易交换的是物化为产品的劳动,而服务贸易所交换的是服务者所提供的劳动本身。
①因此,服务贸易具有贸易标的无形性、交易过程与生产消费过程的同时性、贸易主体地位的多重性、市场的高垄断性、贸易保护方式的钢性和隐蔽性、营销管理的高难度和复杂性、惯例及约束相对的灵活性等特点。
(二)旅游服务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关系旅游服务贸易是国际服务贸易的一种,是指一国或地区旅游从业人员运用可控制的旅游资源向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旅游服务消费者提供旅游服务并获得报酬的活动。
②据《2000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告》及《2013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告》得知,2000年全年旅游业总收入545.9亿美元,而2013年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高达4763.3亿美元,增长近9倍,可见旅游业的发展对服务贸易总收入的作用举足轻重;③根据《国家统计年鉴》可得,2012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4705.8亿美元,其中旅游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520.1亿美元,占总额的32.3%;到2013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突破5000亿美元,高达5396.4亿美元,其中旅游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1802.4亿美元,占总额的33.4%。
④旅游进出口总额在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中所占比例远远高于其他服务业的比重,可见旅游业的发展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的作用。
二、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贸易以年均17.7%的速度增长,远远高于世界服务贸易年均8.4%的增长速度,获得了巨大发展。
1982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只有44亿美元,居世界第34位,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的比重仅为0.6%;2000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扩大到660亿美元,居世界第11位,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的比重为2.2%;到2007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扩大到2556亿美元,居世界第5位,占世界的比重上升到4%;金融危机的2009年,虽然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出现下降,但占世界的比重却上升到4.5%,居世界第4位,仅次于美国、德国、英国三国。
⑤2012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达4705.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3%,超过世界服务进出口平均增幅10.3个百分点,占世界服务进出口总额的5.6%,服务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三位,位于美国和德国之后;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为10.8%,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
⑥2013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①黄晓玲.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第二版)[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8),347-348②李军.国际技术与服务贸易(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1),204③/html/2014-9/2014-9-24-%7B@hur%7D-47-90095.html④/tjsj/ndsj/2014/indexch.htm⑤ /s/blog_af67441b0101behj.html⑥/a/2013-04-18/220158.shtml高达5397亿美元,但是服务贸易逆差仍有继续扩大的趋势,由2012年的621亿美元扩大到1184亿美元。
从表1可以看出,从2000年-2013年,我国服务贸易长期连续逆差,贸易赤字规模不断扩大。
其中交通运输、旅游、保险服务、金融服务、以及专有权利使用和特许费电影音像等行业的贸易逆差比较明显。
而类似于商业服务,建筑服务,计算机通讯和信息服务则出现较大的顺差数据。
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仅旅游逆差就达到了200多亿美元,并且存在增加态势。
表1 2000-2013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4年)⑦而且,从贸易竞争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方面来考虑,我国并不是旅游强国。
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Trade competitive Power Index),即TC指数,是对一国(地区)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时较常使用的测度指标之一,它表示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其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常用于测定一国某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该指标作为一个与贸易总额的相对值,剔除了经济膨胀、通货膨胀等宏观方面波动的影响,即无论进出口的绝对量是多少,它均在±1之间。
指数值越接近0表示竞争力越接近于平均水平;指数值越接近于1则竞争力越大,等于1时表示该产业只出口不进口;指数值越接近于-1表示竞争力越薄弱,等于-1表示该产业只进口不出口。
⑧表2 2000-2013年中国服务贸易TC指数⑧黄晓玲.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第二版)[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8),37812.其他0.0732 0.1181 0.2796 0.3993 0.3059 0.2852 0.271 0.1929 0.0591 0.1356 0.3485 0.215 0.185 0.3172 商业服务(数据来源:根据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国家外汇统计局网站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历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整理计算而来)⑨图1 我国服务贸易总体TC指数从表1及图1可以看出,从总体上来看,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一直为负数,表示多年来我国服务贸易中服务进口大于出口,国际竞争力不足,对服务进口依赖性比较大,不利于我国服务贸易长期稳定的发展。
服务贸易整体国际竞争力薄弱,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比较劣势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服务贸易的发展。
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国际贸易重点的转移,我国业开始对服务贸易的发展重视起来,2004年到2008年,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略有升高,这表明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有一定的提高。
但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之后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又呈下降趋势,国际竞争力也相应的开始下降,直到2013年仍无完全好转。
从各个具体行业来看,2000年至2013年,各个行业贸易竞争力指数有负有正,表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国际竞争力的强弱也不尽相同,十几年来,也就只有通讯服务、建筑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广告和宣传及其他商业服务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一直保持在正数状态,表示出口大于进口,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但是运输、保险服务、金融服务、专有权使用费和特许费、电影和音像等一直处于负数状态,表示国际竞争力非常薄弱,有待进一步发展提高。
2000年至2008年,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一直为⑨/tjsj/ndsj/2014/indexce.htm正增长的状态,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逐渐成为我国服务贸易的支柱行业,但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开始就开始下降,呈负数状态,竞争力明显不足,需要不断的发展和进步。
图2 我国旅游业TC指数从图2可知,2000年到2013年,我国旅游业贸易竞争力指数整体上呈下降趋势,2008年之前,贸易竞争力指数大于0,表明我国旅游出口大于进口,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优势;但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贸易竞争力指数小于0,呈负数状态,出口小于进口,说明我国旅游行业在国际服务贸易竞争中处于竞争劣势,国际竞争力比较薄弱。
再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情况。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简称RCA指数)由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提出,是衡量一国产品或产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力最具说服力的指标。
它旨在定量地描述一个国家内各个产业(产品组)相对出口的表现。
通过RCA指数可以判定一国的哪些产业更具出口竞争力,从而揭示一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