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伯成《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宏观经济学)》(第7版)单项选择题详解-第十八~二十二单元【圣才出品
尹伯成《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微观经济学)》(第7版)单项选择题详解-第五~十一单元【圣才出品】

第五单元成本理论1.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划分取决于()。
A.时间长短B.可否调整产量C.可否调整产品价格D.可否调整生产规模【答案】D【解析】短期就是说在一定的时间内,生产者没有办法调整全部生产要素,而长期就是可以调整全部的生产要素。
因此,是否能调整生产规模,是判断长期和短期的依据。
2.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称为()。
A.平均成本B.固定成本C.长期成本D.总成本【答案】B【解析】平均成本随着总产量的上升,先是递减的,后是递增的;长期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递增的;长期平均成本是随着产量增加,先上升后下降的;长期边际成本也是先上升后下降的;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增加。
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包括厂房、机器等都属于固定成本。
3.在长期中,下列成本中哪一项是不存在的?()A.固定成本B.平均成本C.机会成本D.隐含成本【答案】A【解析】在长期中,厂商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所以此时所有的生产要素均是可变的,因此不存在固定成本。
4.使用自有资金也应计算利息收入,这种利息从成本角度看是()。
A.固定成本B.隐含成本C.会计成本D.生产成本【答案】B【解析】隐含成本是指企业使用自有生产要素时所花费的成本。
如:厂房、设备租给别的企业用可得租金,资金借给别人用可得利息,现都为自己所有,失去为别的企业所用所获报酬的成本即隐含成本。
5.由企业购买或使用任何生产要素所发生的成本是指()。
A.显性成本B.隐性成本C.变动成本D.固定成本【答案】A【解析】显性成本指厂商使用或者购买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时的成本支付;隐性成本指厂商使用自己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时应该得到的收入报酬。
6.如果企业能随时无偿解雇所雇佣劳动的一部分,那么企业付出的总工资和薪水必须被考虑为()。
A.固定成本B.可变成本C.部分固定成本和部分可变成本D.隐性成本【答案】C【解析】固定成本是企业不能随便改变的,可变成本是企业可以随时按需要变化的,因此,企业可以随时无偿解雇的那部分工人就属于可变成本,而不能无偿解雇的那部分工人就属于固定成本。
尹伯成《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微观经济学)》-第十单元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圣才出品】

第十单元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1.在两个个人(甲和乙)、两种商品(X 和Y )的经济中,达到交换的全面均衡的条件为( )。
A .对甲和乙,XY XY MRT MRS =B .对甲和乙,/XY X Y MRS P P =C .()()XY XY MRS MRS =甲乙D .上述所有条件【答案】C【解析】达到交换的全面均衡就要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任何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对所有的消费者都相等,用公式表示为:XYXY MRS MRS =甲乙。
2.在两种商品(X 和Y )、两种生产要素(L 和K )的经济中,达到生产的全面均衡的条件为( )。
A ./LK L K MRTS P P =B .LK XY MRTS MRS =C .XY XY MRT MRS =D .()()LK LK X Y MRTS MRTS =【答案】D【解析】达到生产的全面均衡就要满足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任何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两生产者来说都相等,用公式表示为:X Y LK LK MRTS MRTS =。
3.在两个个人(A 和B )、两种商品(X 和Y )的经济中,生产和交换的全面均衡发生在( )。
A ./XY X Y MRT P P =B .A 与B 的/XY X Y MRS P P =C .()()XY XY A B MRS MRS =D .()()XY XY XY A B MRT MRS MRS ==【答案】D【解析】达到生产和交换的全面均衡就要满足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两种商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用公式表示为:XY XY MRT MRS =。
4.一个社会要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率,得到最大的经济福利,进入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 )。
A .满足交换的边际条件:()()XY XY AB MRS MRS =B .满足生产的边际条件:()()LK LK X Y MRTS MRTS =C .满足替代的边际条件:XYXY MRS MRT =D .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答案】D【解析】一个社会要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率,得到最大的经济福利,进入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同时满足帕累托最优的三个条件,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尹伯成《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微观经济学)》单项选择题详解(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圣才出品】

尹伯成《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微观经济学)》单项选择题详解(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圣才出品】第十一单元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1.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出现低效率的资源配置是因为产品价格()边际成本。
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不等于【答案】A【解析】与竞争性厂商相比,垄断厂商的产量低而价格高,因为垄断厂商可通过限制产量以抬高价格的方式向消费者榨取高额垄断利润。
由于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位于边际收益曲线的上方,垄断厂商按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原则定价时,价格高于边际成本,从而使消费者福利受到损失。
故垄断使得资源配置低效率是因为其产品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价格调节资源配置的作用失灵。
2.由于垄断会使效率下降,因此任何垄断都是要不得的,这一命题()。
A.一定是正确的B.并不正确C.可能是正确的D.基本上是正确的【答案】B【解析】垄断包括三种类型: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
其中,垄断竞争可以提供有差异的产品和差异的服务,并且也是社会的常态。
有些自然垄断行业,垄断经营反而会降低成本,对社会有利。
3.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对竞争性行业厂商的垄断行为是()。
A.限制的B.提倡的C.不管的D.有条件地加以支持的【答案】A【解析】因为垄断容易造成价格高于完全竞争价格,不仅会造成消费者剩余的减少,而且也会造成社会的无谓损失,从而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因此政府会对竞争性行业厂商的垄断行为加以管制。
4.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对自然垄断部门的垄断行为是()。
A.不管的B.加以管制的C.尽量支持的D.坚决反对的【答案】B【解析】对于自然垄断行业,政府会加以管制,目的不只是为了消除不合理的垄断利润,而且还着眼于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5.某一经济活动存在外部不经济是指该活动的()。
A.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B.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C.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D.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答案】B【解析】外部不经济是指生产者或消费者在自己的活动中对他人或别的厂商产生了一种不利影响,这种有害影响带来的损失都不是消费者和生产者本人所承担的。
(NEW)尹伯成《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宏观经济学)》(第7版)单项选择题详解

目 录第十二单元 宏观经济学导论第十三单元 国民收入决定:收入一支出模型第十四单元 消费和投资理论第十五单元 货币的需求和供给第十六单元 国民收入决定:IS-LM模型第十七单元 宏观经济政策及其效果第十八单元 国民收入决定: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第十九单元 通货膨胀与失业第二十单元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第二十一单元 当代宏观经济学流派第二十二单元 国际经济部门第十二单元 宏观经济学导论1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答案】B【解析】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属于转移支付,而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把收入从一些人或一些组织转移到另一些人或另一些组织,没有相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交换发生,因此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2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答案】A【解析】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在于:国内生产总值指的是在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是一个地域概念;而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是一个国民概念。
具体来讲,国民生产总值中有一部分是本国拥有的生产要素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从量上看,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大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本国公民在外国取得的收入大于外国公民在本国取得的收入,反之亦然。
3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 )。
A.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答案】D【解析】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那个时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价值。
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并不具有可比性。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 国民收入的决定:模型(圣才出品)

第 15 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 IS LM 模型 1.什么是 IS 曲线?为什么 IS 曲线向右下倾斜? 答: IS 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利率与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 IS 曲线向右下倾斜是因为它假定投资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以及储蓄是收入的增函数。 即利率上升时,投资要减少,利率下降时,投资要增加,以及收入增加时,储蓄要随之增加, 收入减少时,储蓄要随之减少。如果这些条件成立,那么,当利率下降时,投资必然增加, 为了达到产品市场的均衡,或者说储蓄和投资相等,则储蓄必须增加,而储蓄又只有在收入 增加时才能增加。这样,较低的利率必须和较高的收入配合,才能保证产品市场上总供给和 总需求相等。于是当坐标图形上纵轴表示利率,横轴表示收入时, IS 曲线就必然向右下倾 斜。如果上述前提条件不存在,则 IS 曲线就不会向右下倾斜。例如,当投资需求的利率弹 性无限大时,即投资需求曲线为水平状时,则 IS 曲线将成为一条水平线。再如,如果储蓄 不随收入增加而增加,即边际消费倾向如果等于 1,则 IS 曲线也成为水平状。由于西方学 者一般认为投资随利率下降而增加,储蓄随收入下降而减少,因此一般可假定 IS 曲线为向 右下倾斜的。
(2)比较(a)和(b),说明投资对利率更敏感时,明边际消费倾向变动时, IS 曲线斜率发生什么变化。
解:(1)由 C a bY , I e dr 和 Y C I 可知: Y a bY e dr
此时 IS 曲线将为: r a e 1 b Y 。 dd
4.假定货币需求函数为 L 0.2y 5r 。要求: (1)画出利率为 10%、8%和 6%(即 r 10 , r 8 , r 6 ),而收入为 800、900 和
3 / 11
尹伯成《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微观经济学)》(第7版)单项选择题详解

尹伯成《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微观经济学)》(第7版)单项选择题详解尹伯成《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微观经济学)》(第7版)单项选择题详解第一单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1(经济学可定义为( )。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B(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用途 CD(人们靠收入生活【答案】C【解析】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和社会如何做出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多种用途的稀缺的经济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物品,并把物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的一门社会科学。
2(说“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D(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殆尽【答案】B【解析】相对于人的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以及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就是稀缺性。
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类对经济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另一方面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是有限的。
故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3(经济物品是指( )。
A(有用的物品B(稀缺的物品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答案】D【解析】经济物品是指人类必须付出代价方可得到的产品或服务,必须借助生产资源通过人类加工出来的物品,其数量有限,即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4(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一点表示( )。
A(通货膨胀B(失业或者说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C(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D(一种生产品最适度水平【答案】B【解析】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指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利用现有资源可能生产的最大产量组合;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任何一点,说明生产还有潜力,即还有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存在资源闲置或失业的状况。
5(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基本原理是( )。
A(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B(假定所有经济资源能得到充分的有效利用,则只有减少物品生产才能增加物品的生产C(改进技术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D(经济能力增长唯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答案】B【解析】生产可能性曲线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反映了资源稀缺性与选择性的经济学特征。
尹伯成《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宏观经济学)》单项选择题详解(消费和投资理论)【圣才】

第十四单元消费和投资理论1.边际消费倾向是指()。
A.在任何收入水平上,总消费对总收入的比率B.在任何收入水平上,由于收入变化而引起的消费支出的变化C.在任何收入水平上,当收入发生微小变化时,由此而导致的消费支出变化对收入水平变化的比率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答案】C【解析】在消费函数中,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收入之比率,也就是新增加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部分,称之为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也可以表述为:在任何收入水平上,当收入发生微小变化时,由此而导致的消费支出变化对收入水平变化的比率。
A项,在任何收入水平上,总消费对总收入的比率是平均消费倾向。
2.在国民收入和生产中的个人储蓄可以明确表示为()。
A.家庭所有资产的总额B.当期所得收入中不用于消费部分C.当期所得收入中仅用于购买证券或存入银行的部分D.家庭所持有的所有资产总额减去他们的负债总额【答案】B【解析】在国民收入和生产中,储蓄分为个人储蓄和政府储蓄,对于个人来讲其收入有两个去处,即消费和储蓄。
所以,个人储蓄可以表示为当期所得收入中不用于消费的部分,即S Y C =-。
3.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的关系为( )。
A .由于某些边际收入必然转化为边际消费支出,其余部分则转化为储蓄,因而他们之和必定等于1B .由于可支配收入必定划分为消费和储蓄,他们之和必然表示现期收到的可支配收入的总额C .他们之间的比例一定表示平均消费倾向D .他们之和必等于0【答案】A【解析】由Y C S =+知,d d d d d d Y C S Y Y Y=+,即1MPC MPS +=。
所以,由于某些边际收入必然转化为边际的消费支出,其余部分则转化为储蓄,因而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和必定等于1。
4.如果人们不是消费其所有收入,而是将未消费部分存入银行或购买证券,这在国民收入的生产中是( )。
A .储蓄而不是投资B .投资而不是储蓄C.既非储蓄又非投资D.是储蓄,但购买证券部分是投资【答案】A【解析】经济学上的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大类。
尹伯成《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宏观经济学)》单项选择题详解(国民收入决定:收入一支出模型)【圣才】

第十三单元国民收入决定:收入一支出模型1.关于总支出曲线的描述,以下哪种描述是正确的?()A.截距为负,斜率小于45°线的斜率B.截距为负,斜率大于45°线的斜率C.截距为正,斜率小于45°线的斜率D.截距为正,斜率大于45°线的斜率【答案】C【解析】总支出曲线是截距为正,斜率小于45°线的曲线,如图13-1所示。
图13-1 总支出曲线2.如果在消费—收入图形上,消费曲线向上移动,这意味着消费者()。
A.由于减少收入而减少储蓄SB.由于增加收入而增加了储蓄SC .不是由于增加收入,而是其他原因使储蓄S 增加D .不是由于增加收入,而是其他原因使储蓄S 减少【答案】D【解析】在消费—收入图形上,消费曲线向上移动,这意味着消费者将拿出更多的储蓄用于消费,并不是因为收入的增加。
3.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 )之时。
A .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B .实际的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值C .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 .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答案】C【解析】由两部门的收入恒等式:Y C I C S =+=+,可知当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时,经济便进入均衡状态。
这是经济均衡的条件,即计划投资不一定等于计划储蓄,只有二者相等时,收入才处于均衡状态;而国民收入核算中的I S =指的实际投资和实际储蓄是根据定义而得到的实际数字,从而必然相等。
4.当消费函数为C a bY =+,0a >,01b <<,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 )。
A .大于边际消费倾向B .小于边际消费倾向C .等于边际消费倾向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答案】A 【解析】当消费函数为C a bY =+时,平均消费倾向C a APC b Y Y==+,边际消费倾向MPC b =,可以看出平均消费倾向大于边际消费倾向。
5.在凯恩斯的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值为0.8,那么自发支出乘数值必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八单元国民收入决定: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
1.价格水平上升时,会()。
A.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右移
B.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左移
C.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右移
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左移
【答案】B
【解析】实际货币供给等于名义货币供给除以价格水平,即s M。
当价格水平P上升时,
P
减少,若货币需求既定,从而使得利率上升,LM曲线左移。
实际货币供给s M
P
2.下列哪一观点是不正确的?()
A.当价格水平的上升幅度大于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时,实际货币供给减少
B.当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大于价格水平的上升幅度时,实际货币供给增加
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减少
D.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卜,价格水平下降,实际货币供给减少
【答案】D
【解析】实际货币供给等于名义货币供给除以价格水平,用公式表示为:s M。
若价格
P
增加。
水平P下降,则实际货币供给s M
P
3.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
B.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
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
D.以上几个因素都是
【答案】D
【解析】总需求曲线是描述与每一总物价水平相适应的均衡支出或者说国民收人的图形。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假定其他情况不变,则价格水平的上升(下降)将导致总支出水平下降(上升)。
在开放经济中,总支出是由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构成的。
4.当()时,总需求曲线更平缓。
A.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较敏感
B.支出乘数较小
C.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较敏感
D.货币供给量较大
【答案】A
【解析】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较敏感时,若物价水平上升,则实际货币余额减少,利率上升,引起投资支出大幅度减少,从而使得均衡收人或支出大幅度减少,因此价格水平小幅度变动引起均衡支出大幅度变动,因而总需求曲线比较平缓。
5.当()时,总需求曲线变得陡峭。
A.货币需求变动对收入变动的敏感变小
B.私人部门投资变动对利率变动不敏感
C.支出乘数较小
D.货币需求变动对收入变动的敏感变大
【答案】B
【解析】私人部门投资变动对利率变动不敏感,此时若物价上升,则实际货币余额减少,利率上升所引起投资小幅度减少,因而价格水平的大幅度变动只能引起均衡支出的小幅度变动,因此总需求曲线变得陡峭。
6.总需求曲线()。
A.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支出减少时会右移
B.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左移
C.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税收减少会左移
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右移
【答案】D
【解析】当其他条件不变,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使得利率下降,投资和消费增加,总支出增加,总需求曲线右移;政府支出减少,总支出减少,从而使得总需求曲线左移;税收减少,会使得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总支出增加,从而使得总需求曲线右移;价格水平的变
动,只会引起收入水平在既定需求曲线上移动,而不会引起总需求曲线本身移动。
7.在既定的劳动需求函数中()。
A.产品价格上升时,劳动需求减少
B.产品价格上升时,劳动需求增加
C.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同比例增加时,劳动需求增加
D.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同比例增加时,劳动需求减少
【答案】B
【解析】产品价格P上升,工人的实际工资水平/
W P下降,由于劳动需求是实际工资水平的减函数,因而劳动需求增加。
同时产品价格上升,企业盈利增加,企业将扩大生产,从而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劳动需求增加。
8.当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函数是8002N
(N是使用劳动的数量),产品的价格水平是2美元,每单位劳动的成本是4美元时,劳动力的需求量是()。
A.20单位
B.399单位
C.800单位
D.80单位
【答案】B
【解析】在生产要素市场上,由厂商获得最大利润的均衡条件:
L W MP P =,则有480022N =-,解得399N =。
9.当( ),古典总供给曲线存在。
A .产出水平是由劳动力供给等于劳动力需求的就业水平决定时
B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供给曲线移动的影响时
C .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作出调整时
D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需求曲线移动的影响时
【答案】C
【解析】古典总供给曲线为一条位于充分就业产量水平的垂直线,它表明在长期,实际产出主要由潜在产出决定,因而不受价格水平的影响,即当价格水平发生变动,实际工资相应调整后,产出量不会相应变化。
古典总供给曲线建立的前提条件是:货币工资具有完全的伸缩性,货币工资随劳动供求关系变动而变化。
10.如果( ),总供给与价格水平正相关。
A .摩擦性与结构性失业存在
B .劳动力供给立即对劳动力需求的变化作出调整
C .劳动力需求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作出调整,但劳动力供给却不受影响
D .劳动力供给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作出调整,但劳动力需求却不受影响
【答案】C
【解析】根据凯恩斯的工资和价格刚性理论,在短期,在劳动合同制约下,名义工资不易因物价上升而改变,劳动的供给量只会随货币工资的上升而提高,因而劳动供给曲线为一条斜率为正但位置不会移动的曲线。
能够移动的是劳动需求曲线,因为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取决于实际工资水平,当价格上升,实际工资水平降低,劳动需求量增加,从而最终使得总供给增加,总需求曲线向上方倾斜,
11.假定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减税将()。
A.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
B.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
C.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
D.对价格水平和产出均无影响
【答案】B
【解析】若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为垂直线,减税只会引起总需求增加,而总供给不变,因而使得价格水平上升,但实际产出不变。
12.与11题中假定相同,若政府支出增加,则()。
A.利率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减少
B.利率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增加
C.利率水平上升,不影响实际货币供给
D.对利率水平和实际货币供给均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