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善鼓琴》练习题及答案
《伯牙善鼓琴》阅读原文及练习答案

《伯牙善鼓琴》阅读原文及练习答案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10.填空(3分)(1)《邹忌讽齐王纳谏》“王曰:‘善’”一句中“善”是“好”的意思,《送东阳马生序》“是可谓善学者矣”一句中“善”是“善于”的意思,本文“伯牙善鼓琴”一句中“善”的意思是,“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一句中“善”的意思是。
(2)《曹刿论战》“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一句中“于”是“在”的意思,《鱼我所欲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一句中“于”是“比”的意思,本文“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一句中“于”是的意思。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4分)(1)心悲,乃援琴而鼓之《伯牙善鼓琴》阅读及答案《伯牙善鼓琴》阅读及答案。
翻译:(2)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翻译:12.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他不但欣赏对方,而且从不吝惜表达自己的强烈赞美之情。
请结合具体语句,从句式角度进行分析。
(3分) 答:10.(1)善于(擅长)好(2)在(共3分。
每空1分)11.(1)他心中十分悲苦,于是拿起琴弹奏起来。
(2)每奏一支乐曲,钟了期都能立刻领会其中的旨趣。
12.答案示例一:从语气上看,钟子期评价都用感叹句,如“善哉!峨峨兮者泰山!”就使对琴技高超的赞美表达的强烈真诚。
答案示例二:从结构上看,钟子期的评价都用倒装句,先用“善哉!”表达强烈的赞美,然后再以“洋洋兮若江河!”具体描写琴技高超。
(共3分。
句式特点1分,具体分析2分)1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伯牙善鼓琴(弹)C.乃援琴而鼓之(拿,拿过来)B.志在登高山(意念,心情)D.穷其趣(贫穷)1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伯牙善鼓琴。
《伯牙善鼓琴》练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一)阅读(12分)
伯牙善鼓琴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
⑴伯牙善鼓琴()⑵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⑶更造崩山之音()⑷志想象犹吾心也()
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伯牙善鼓琴。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B.乃援琴而鼓之。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C.止于岩下。
吾于何逃声哉。
D.钟子期必得之。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伯牙士传说中的善弹琴的人,钟子期是善听音的人。
与此典故相关的成语是:________,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4、翻译下列句子(3分)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译文:
1/1。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阅读答案附翻译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阅读答案附翻译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4题。
(10分)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①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②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③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④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⑤,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选自《列子·汤问》)【注释】①志:志趣、心意。
②峨峨:高耸的样子。
③洋洋:宽广的样子。
④卒:通“猝”,突然。
⑤操:琴曲。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1)伯牙善鼓琴善:(2)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2. 给文中划线句子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2分)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3.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译文:4.“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3分)附加题:译文参考: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
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
钟子期说:“好啊!高峻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水势浩荡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钟子期必然了解它的。
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下;心里伤感,于是取过琴而弹了起来。
起先是连绵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声音。
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
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您听曲子好啊,好啊!心里想象就好像我的心意啊。
我从哪里让我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答案参考:1.(1)擅长(2)好(2分。
每空1分)2.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④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每错、加、漏一处就扣1分,扣完为止)3.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
伯牙善鼓琴练习题

一、(16分)【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乙】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注释】子猷,是王羲之的第三个儿子即王徽之,.子敬,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即王献之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何以都不闻.消息一老河兵闻.之B、钟子期必得.之果得.于数里外C、人琴俱亡.河曲智叟亡.以应D、月余亦卒.卒.逢暴雨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2)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3、用“/”给划线句子断句。
(断两处)(2分)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4、古人常常用琴来抒发情感,寄托理想。
【甲】【乙】两文分别借琴抒发了什么感情?(4分)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1)伯牙乃舍琴而叹曰舍琴..(2)伯牙善鼓琴鼓琴..(3)吾于何逃声哉?逃声..二、【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乙】荀勖善解音声,时论谓之暗解①。
遂调律吕,正雅乐②。
每至正会,殿庭作乐自调宫商无不谐韵。
伯牙善鼓琴练习题

一、(16分)【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
钟子期曰:“善 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 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 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 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 【乙】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子猷问左右: “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 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 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 I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 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注释】子猷,是王羲之的 第三个儿子即王徽之,.子敬,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即王献之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消息 之 1、B 、 何以都不闻 钟子期必得 人琴俱亡.月余亦卒.一老河兵闻.之 果得于数里外 河曲智叟亡.以应 卒逢暴雨 )(3 分)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 (1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4 分) (2)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3、用“/”给划线句子断句。
(断两处)( 2分) 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4、古人常常用琴来抒发情感,寄托理想。
【甲】【乙】两文分别借琴抒发了什么感情? (4分)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 分) (1)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舍琴 (2) 伯牙善鼓琴 鼓琴 (3 )吾于何逃声哉?逃声二、【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
钟子期曰: “善 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 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 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 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乙】荀勖善解音声,时论谓之暗解①。
伯牙善鼓琴练习题1

一、(16分)【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乙】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注释】子猷,是王羲之的第三个儿子即王徽之,.子敬,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即王献之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何以都不闻.消息一老河兵闻.之B、钟子期必得.之果得.于数里外C、人琴俱亡.河曲智叟亡.以应D、月余亦卒.卒.逢暴雨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2)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3、用“/”给划线句子断句。
(断两处)(2分)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4、古人常常用琴来抒发情感,寄托理想。
【甲】【乙】两文分别借琴抒发了什么感情?(4分)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1)伯牙乃舍琴而叹曰舍琴..(2)伯牙善鼓琴鼓琴..(3)吾于何逃声哉?逃声..二、【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乙】荀勖善解音声,时论谓之暗解①。
遂调律吕,正雅乐②。
每至正会,殿庭作乐自调宫商无不谐韵。
《伯牙善鼓琴》文言文答案

《伯牙善鼓琴》文言文答案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⑴伯牙善鼓琴(弹)⑵伯牙游于泰山之阴(指山的北边,河流的`南边)⑶更造崩山之音(再,进一步)⑷志想象犹吾心也(好像)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
伯牙善鼓琴。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B。
乃援琴而鼓之。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C。
止于岩下。
吾于何逃声哉。
D。
钟子期必得之。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伯牙士传说中的善弹琴的人,钟子期是善听音的人。
与此典故相关的成语是:_高山流水,_______,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比喻知己相赏或知音。
也比喻乐曲高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4、翻译下列句子(3分)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译文: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
答案:(二)1、(1)弹(2)指山的北边,河流的南边(3)再,进一步(4)好像2、B3、高山流水,解释:比喻知己相赏或知音。
也比喻乐曲高妙。
4、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
伯牙善鼓琴练习题

一、(16分)【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乙】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注释】子猷,是王羲之的第三个儿子即王徽之,.子敬,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即王献之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何以都不闻.消息一老河兵闻.之B、钟子期必得.之果得.于数里外C、人琴俱亡.河曲智叟亡.以应D、月余亦卒.卒.逢暴雨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2)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3、用“/”给划线句子断句。
(断两处)(2分)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4、古人常常用琴来抒发情感,寄托理想。
【甲】【乙】两文分别借琴抒发了什么感情?(4分)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1)伯牙乃舍琴而叹曰舍琴..(2)伯牙善鼓琴鼓琴..(3)吾于何逃声哉?逃声..二、【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乙】荀勖善解音声,时论谓之暗解①。
遂调律吕,正雅乐②。
每至正会,殿庭作乐自调宫商无不谐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令狐采学创作
文言文阅读(12分)
令狐采学
伯牙善鼓琴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
1、下列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伯牙善鼓琴。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B.乃援琴而鼓之。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C.止于岩下。
吾于何逃声哉。
D.钟子期必得之。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
⑴伯牙善鼓琴()⑵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⑶更造崩山之音()⑷志想象犹吾心也()3、伯牙士传说中的善弹琴的人,钟子期是善听音的人。
与此典故相关的成语是:________,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4、翻译下列句子(3分)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译文:
令狐采学创作。